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PIV技术在絮凝池流场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龙华 唐洪武 +1 位作者 严忠民 吴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利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技术对往复隔板絮凝池中的复杂流场进行测量,分析池内水流特性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絮凝池廊道头部流场对絮凝效果有很大影响.为改善絮凝池的流场,可增大池内的有效空间.
关键词 絮凝池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水翼空化流动速度分布的DPIV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向宾 刘淑艳 +2 位作者 王国玉 张博 张敏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6-281,共6页
利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DPIV)系统,对绕Hydronautics水翼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数的降低,空化结构的发展决定了整个流场的速度分布;低速高脉动区域的范围基本上对应于空化区域;空化区域核心处的最低速度分... 利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DPIV)系统,对绕Hydronautics水翼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数的降低,空化结构的发展决定了整个流场的速度分布;低速高脉动区域的范围基本上对应于空化区域;空化区域核心处的最低速度分布变得更为均匀,并在向下游移动的过程中影响范围逐渐变小;水翼后部主流区速度分布经历了一个均匀—震荡—逐渐均匀的发展过程;在超空化阶段,水翼吸力面前缘相对应的空化区域与主流区有相近的速度分布,而其它空化区域仍为低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Hydronautics超空化水翼 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构透镜的实验力学测试技术初探
3
作者 张炜 赵洲 +3 位作者 嵇煜 曾飞 陈沐谷 施圣贤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60,共12页
超构透镜是一种新兴的平面纳米光学元件,具有超薄、超轻的显著优点以及对入射光高度灵活的调控能力,正逐步展现出替代传统光学透镜的潜质.当前,有关超构透镜的研究集中于其光学性能提升及超材料迭代等,鲜有研究尝试将超构透镜应用于传... 超构透镜是一种新兴的平面纳米光学元件,具有超薄、超轻的显著优点以及对入射光高度灵活的调控能力,正逐步展现出替代传统光学透镜的潜质.当前,有关超构透镜的研究集中于其光学性能提升及超材料迭代等,鲜有研究尝试将超构透镜应用于传统力学测试领域,且超构透镜在先进光学诊断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尚不明确.文章据此分别介绍了基于自主设计的双目超构透镜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Meta-PIV)以及数字图像相关技术(Meta-DIC)及其前期研究结论,并分别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雷诺数为2000的涡环实验验证,所提出的双目超构透镜PIV系统可以实现2D-3C速度场的测量,并具有时间分辨的流动分析能力.涡环验证实验中,Meta-PIV系统对涡环直径的测量误差约为1.25%;基于双目超构透镜的DIC测试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X,Y和Z三方向的位移与应变场测量,测量精度与传统Stereo-DIC系统相比误差低于10%,且在Y方向测量误差低于1%.涉及的研究工作旨在为超构透镜在力学测试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透镜 粒子图像测速 数字图像相关 光场成像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IV的河工模型试验流速数据处理与分析
4
作者 王鹏涛 李彬 +1 位作者 于国辉 孙东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利用水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对DPIV测量结果中的错误信息进行了判别和剔除;以MATLAB为工具,采用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Kriging方法等对剔除错误信息后的有效数据进行离散数据点的网格插值,可得到全流场以及各个量测断面的流速分布;利用计... 利用水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对DPIV测量结果中的错误信息进行了判别和剔除;以MATLAB为工具,采用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Kriging方法等对剔除错误信息后的有效数据进行离散数据点的网格插值,可得到全流场以及各个量测断面的流速分布;利用计算水力学理论,进一步探讨了流线、等流速线、涡度和涡线等流场特征参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MATLAB 流速矢量 KRIGING插值 河工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IV技术及其在电厂取水流道物理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5
作者 栗献锋 《山西水利科技》 2006年第3期28-30,共3页
文中简要回顾了流动显示技术的发展过程,主要对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技术的原理、系统的组成及其在电厂取水流道物理模型试验流道流场测量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流道流场的测试结果,指出DPIV技术将会在无接触流场测试中得到... 文中简要回顾了流动显示技术的发展过程,主要对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技术的原理、系统的组成及其在电厂取水流道物理模型试验流道流场测量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流道流场的测试结果,指出DPIV技术将会在无接触流场测试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iv 流动显示 模型试验 取水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喷雾瞬态速度场的DPIV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光明 张煜盛 张辉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对二甲醚(DME)瞬态喷雾的速度场进行了测量,获得了DME瞬态喷雾的内部微细结构、速度矢与涡量分布等信息,并探讨了启喷压力、喷孔直径、环境压力等参数对喷雾速度场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任一喷雾断... 采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对二甲醚(DME)瞬态喷雾的速度场进行了测量,获得了DME瞬态喷雾的内部微细结构、速度矢与涡量分布等信息,并探讨了启喷压力、喷孔直径、环境压力等参数对喷雾速度场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任一喷雾断面的轴向速度以轴心处为最大,向外沿径向逐渐减小,基本呈对称分布;喷雾轴心速度随喷雾贯穿距离的增大而不断减小,且喷孔直径越小、环境压力越大,其轴向速度衰减率越大,而启喷压力对轴向速度衰减率影响不大;启喷压力、喷孔直径、环境压力对喷雾发展的稳定性、液滴尺寸和速度矢的空间分布均匀性,以及喷雾发展的形态等均具较大影响。数据分析发现,DME喷雾断面的速度分布具有自模性,并据此提出了DME喷雾速度的无因次分布数学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二甲醚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喷雾速度场 无因次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游动机理研究进展
7
作者 孙伟 柳素娉 +2 位作者 吴罡 周寅鑫 任效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707,共10页
为了解决仿生机器鱼研制的关键问题,本文探究了鱼类的运动特征、受力及与水体的相互作用等游动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鱼类的演化过程,且对环境保护、仿生设计、农业与养殖业等领域提供了科学参考和创新思路。鱼类游动包括身体/尾鳍(B... 为了解决仿生机器鱼研制的关键问题,本文探究了鱼类的运动特征、受力及与水体的相互作用等游动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鱼类的演化过程,且对环境保护、仿生设计、农业与养殖业等领域提供了科学参考和创新思路。鱼类游动包括身体/尾鳍(BCF)和中间鳍/对鳍(MPF)两种模式,本文从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和数值研究3个方面综述了鱼类游动机理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鱼类游动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应在生物鱼推进系统、仿生鱼应用和多机器鱼协同作用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期为海洋渔业和海洋产业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动机理 仿生机器鱼 dpiv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可视化试验研究
8
作者 郜会彩 陈柳安 +2 位作者 胡云进 肖玉福 田金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湿地独特的地形结构,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复杂,传统现场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难以很好地刻画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对此,基于透明土原理,利用水凝胶颗粒和蒸馏水,配制成饱和透明土,构建湿地结构可视化模型,并... 湿地独特的地形结构,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复杂,传统现场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难以很好地刻画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对此,基于透明土原理,利用水凝胶颗粒和蒸馏水,配制成饱和透明土,构建湿地结构可视化模型,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获得不同试验工况下的湿地内部流场图;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揭示湿地内部水流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湿地丰水期时主要以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为主,降雨量增大,河流对湿地两岸入渗效果影响区域增大,湿地表面积水深度由0 mm增加至2.5 mm;随着降雨量增大,湿地地表水补给到地下水系统的时间越短,降雨量为10 mm是降雨量为20 mm地表水补给到地下水系统时间的1.2倍。湿地枯水期时主要以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为主,随着地下水压力增大,地下水向上补给的入渗速率依次增大,相同时间内地下水向上补给的距离依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地表水 湿地地下水 透明土 粒子图像测速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土实验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9
9
作者 隋旺华 高岳 LIU Jin-yuan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7-582,共6页
回顾和评述了透明土实验技术的起源、材料的制备、岩土工程性质、实验设备与技术、图像捕捉与处理方法以及透明土实验技术的应用。模型实验中,采用激光散斑技术对透明土体内部的变形和渗流过程进行观测,得到相应过程的数字图像,再利用... 回顾和评述了透明土实验技术的起源、材料的制备、岩土工程性质、实验设备与技术、图像捕捉与处理方法以及透明土实验技术的应用。模型实验中,采用激光散斑技术对透明土体内部的变形和渗流过程进行观测,得到相应过程的数字图像,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土体内部变形和渗流变化。对透明土实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目前急需建立透明土试样制备、指标测试和实验技术标准,并健全基于透明土的模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土 无定型硅粉 无定形硅胶 熔融石英 数字图像处理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量柴油瞬态喷雾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志军 朱志勇 黄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72-1275,共4页
分析了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套柴油喷雾激光测量试验系统,运用DPIV技术对柴油喷雾结构进行了可视化测量,并测量了柴油的瞬态喷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燃油喷雾速度随着喷雾时间的推延逐步降低,在喷雾后期喷雾速... 分析了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套柴油喷雾激光测量试验系统,运用DPIV技术对柴油喷雾结构进行了可视化测量,并测量了柴油的瞬态喷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燃油喷雾速度随着喷雾时间的推延逐步降低,在喷雾后期喷雾速度降低尤为迅速;柴油瞬态喷雾具有典型的“树枝”状拟序结构;油粒速度沿轴线方向增加,外围油粒速度远小于核心油粒;喷雾与周边空气发生了“卷吸”作用,在喷雾内部形成了复杂的涡旋运动,涡度沿喷雾轴线方向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喷射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柴油瞬态喷射 喷雾可视化 油粒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圆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流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磊 王国玉 付细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483,共9页
为了解绕圆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的流场特性,采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和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观测了绕圆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的空泡形态发展变化过程和尾迹流场。研究结果表明:在通气超空化空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空泡区域内前部流... 为了解绕圆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的流场特性,采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和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观测了绕圆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的空泡形态发展变化过程和尾迹流场。研究结果表明:在通气超空化空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空泡区域内前部流场比较平稳,为稳定的透明气相区;空泡尾流区域出现气相和水气两相混合区且存在显著的旋涡结构,此旋涡结构与主流相互作用产生大尺度的脱落空泡团,最终形成超空化尾迹。与不通气相比,通气超空泡化产生的脱落空泡团对回转体尾流区域流场影响较大,使尾迹区低速区域的范围明显增大,且低速区域内各个剖面上的速度明显减小;上下涡量带随着空泡区域的延伸而向后拉长,作用范围亦逐渐扩大,涡量聚集区由最初的涡量带转化为多个分散的涡量团,并逐渐向下游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通气超空化 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系统 空泡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点排列对图像校正的影响及重复校正 被引量:6
12
作者 赖国俊 申功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4-1219,共6页
针对在DSPIV(Digital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的图像几何校正中,校正板上控制点的排列方式对图像校正误差所产生的影响,在使用双调和样条函数构建校正映射函数的条件下,分别使用了11列×21行、21列×21行、11列... 针对在DSPIV(Digital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的图像几何校正中,校正板上控制点的排列方式对图像校正误差所产生的影响,在使用双调和样条函数构建校正映射函数的条件下,分别使用了11列×21行、21列×21行、11列×41行、21列×41行和16列×31行5种控制点等列距、等行距排列的校正板来进行图像校正,计算了这5种控制点排列方式对应的校正准度和校正精度.另外,为进一步减小图像校正误差,还提出了对经过校正所得的图像进行重复图像校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控制点数目的增加,校正准度和校正精度会相应提高;经过重复图像校正的校正准度和校正精度优于一次校正的结果,但需要耗费更多的图像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SPIV) 双调和样条函数 控制点排列方式 重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E闪急沸腾喷雾结构及其发展过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辉亚 张煜盛 +1 位作者 周光明 肖合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9-303,共5页
在环境温度为293 K、压力为0.1 MPa条件下,采用数字粒子图像速度场仪研究了单孔直喷式柴油喷嘴形成的二甲醚(DME)闪急沸腾喷雾的结构及发展过程.为得到喷雾图像,采用Nd:YAG激光光片将喷雾照亮.喷雾图像采用高分辨率的CCD照相机来记录,... 在环境温度为293 K、压力为0.1 MPa条件下,采用数字粒子图像速度场仪研究了单孔直喷式柴油喷嘴形成的二甲醚(DME)闪急沸腾喷雾的结构及发展过程.为得到喷雾图像,采用Nd:YAG激光光片将喷雾照亮.喷雾图像采用高分辨率的CCD照相机来记录,通过图像采集卡传输到计算机硬盘进行保存.结果表明,DME闪急沸腾喷雾由初始核区、闪急沸腾主体区和涡环形成区3部分组成;根据涡环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变化,可将DME闪急沸腾喷雾扩展过程分为涡环结构形成、涡环结构发展与变形、涡环结构破碎和闪急沸腾喷雾充分发展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闪急沸腾喷雾 数字粒子图像速度场仪 喷雾结构 喷雾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压印中抗蚀剂三维微流场可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军 魏正英 +1 位作者 何威 耿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71-1876,共6页
为了研究微纳米压印中抗蚀剂的填充行为,采用三维数字离焦微流场测速技术对抗蚀剂内分散的荧光示踪粒子进行粒子离焦图像采集.针对粒子离焦图像的特殊性,提出基于两帧离焦图像的三维粒子跟踪测速(3DPTV)算法.实现了对粒子三维运动轨迹... 为了研究微纳米压印中抗蚀剂的填充行为,采用三维数字离焦微流场测速技术对抗蚀剂内分散的荧光示踪粒子进行粒子离焦图像采集.针对粒子离焦图像的特殊性,提出基于两帧离焦图像的三维粒子跟踪测速(3DPTV)算法.实现了对粒子三维运动轨迹的追踪,构建示踪粒子三维速度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微压印抗蚀剂填充行为数值计算模型,将可视化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证明三维数字离焦微流场测速技术在构建抗蚀剂填充过程微流场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压印 抗蚀剂 填充行为 数字离焦三维微流场测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成像测速图像的模糊聚类识别 被引量:3
15
作者 双凯 董守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2000年第6期66-68,71,共4页
聚类是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聚类由几个相邻的粒子开始。随着流体的运动 ,粒子簇在第二次曝光时改变其形状及位置 ,通过模糊聚类可获得粒子运动的规律。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可改善非标识PIV图像的处理效率。将粒子运动轨迹追踪算法应用于PI... 聚类是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聚类由几个相邻的粒子开始。随着流体的运动 ,粒子簇在第二次曝光时改变其形状及位置 ,通过模糊聚类可获得粒子运动的规律。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可改善非标识PIV图像的处理效率。将粒子运动轨迹追踪算法应用于PIV图像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运动 粒子成像测速 模糊聚类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蜻蜓翼三维流动结构的演变 被引量:4
16
作者 赖国俊 申功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1-716,共6页
为了与蜻蜓前后翼流动干扰的流动结构作比较,首先研究了悬停飞行状态下单个蜻蜓翼周围的三维流动结构,利用一套机电拍动翼运动模拟机构模拟了一个蜻蜓翼的拍动,使用数字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SPIV,Digital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 为了与蜻蜓前后翼流动干扰的流动结构作比较,首先研究了悬停飞行状态下单个蜻蜓翼周围的三维流动结构,利用一套机电拍动翼运动模拟机构模拟了一个蜻蜓翼的拍动,使用数字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SPIV,Digital Stereo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和多切面锁相技术分别测量了两个下拍拍动相位时刻(t=0.25T,0.375T)和两个上拍拍动相位时刻(t=0.75T,0.875T)蜻蜓翼周围的瞬时空间三维流场,运用局部涡识别准则中的λci准则来识别和显示了流场中的三维涡结构,还展示了蜻蜓翼各个展向测量截面中的|ωz|等值线、蜻蜓翼前缘涡的涡核线相对于蜻蜓翼上翼面的空间位置以及前缘涡在各个展向测量截面中的截面环量等.实验结果揭示了蜻蜓翼周围的三维流动结构在蜻蜓翼拍动时的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测量 数字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蜻蜓 悬停飞行 流动结构 流动分离 前缘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的激光熔覆粉末粒子运动行为分析
17
作者 王春娴 李会山 王风忠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0-302,319,共4页
为研究送粉参量(送粉量和送粉气流量)变化对激光熔覆过程同轴载气粉末粒子运动行为的影响,建立了数字粒子图像测速试验装置,开发了图像处理软件,得到了不同送粉参量精确的速度场云图以及z轴方向(垂直方向)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送... 为研究送粉参量(送粉量和送粉气流量)变化对激光熔覆过程同轴载气粉末粒子运动行为的影响,建立了数字粒子图像测速试验装置,开发了图像处理软件,得到了不同送粉参量精确的速度场云图以及z轴方向(垂直方向)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送粉量一定的情况下,随送粉气流量的增加,粉末粒子的初始速度呈线性增大,并使z轴方向速度的增加值加大,而对粉末流浓度影响较小。在气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送粉量与粒子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比例关系,超出送粉量0.33g/s~0.83g/s范围,其影响将减弱。由于粉嘴结构的原因,沿出粉方向存在粉末发散汇聚再发散的变化。汇聚的实现与气体流量关系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溶覆 图像处理 粉末粒子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中目标分割算法的实现
18
作者 王春娴 李会山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41-43,共3页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digitalparticleimagevelocimetry)关键技术在于提取流场中粒子的运动信息,涉及连续两幅图像中粒子群的对应(互相关性)等图像处理问题.本研究提出改进的互相关算法,将数字成像系统的连续两幅图像中的目标搜寻区域...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digitalparticleimagevelocimetry)关键技术在于提取流场中粒子的运动信息,涉及连续两幅图像中粒子群的对应(互相关性)等图像处理问题.本研究提出改进的互相关算法,将数字成像系统的连续两幅图像中的目标搜寻区域进行自动分割,将其划分为互不交叠,各自具有一致属性的区域图,然后依次将第一幅的判读小区在第二幅的大搜索小区中移动,搜索与第一幅判读小区最匹配的粒子图像.此方法完全适用粒子速度在1.2~3.5m/s范围的粒子流速度测量,运算速度和精度均满足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相关算法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像的表面位移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9
作者 张煜 姜清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88,共6页
非接触式表面位移测量是一种无损测量技术,在诸多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针对混凝土应力应变测试和河道瞬时全流场测量的应用,详细地描述了数字散斑测量和粒子成像测速这2个典型的基于成像的表面位移分析系统的研发,指出了具有共性的... 非接触式表面位移测量是一种无损测量技术,在诸多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针对混凝土应力应变测试和河道瞬时全流场测量的应用,详细地描述了数字散斑测量和粒子成像测速这2个典型的基于成像的表面位移分析系统的研发,指出了具有共性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难点,并提供了对应的解决方法。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然而,该方法仍存在较多技术缺失,包括多视角CCD相机的三维测速、多目标全轨迹追踪、不同场景测量数据高精度融合等,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成像测速 数字散斑测量 表面位移 松弛匹配 光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血流动力学体外实验研究
20
作者 颜文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3年第4期383-390,共8页
基于CTA数据建立患者特异性的主动脉模型,采用改造后ViVitro脉动台的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试验方法,研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前和术后的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性能和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临床数据一致,验证了... 基于CTA数据建立患者特异性的主动脉模型,采用改造后ViVitro脉动台的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试验方法,研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前和术后的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性能和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临床数据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从术前和术后有效开口面积(0.33 cm~2和1.78 cm~2)、平均跨瓣压差(58 mmHg和9 mmHg,1 mmHg=133.32 Pa)、返流百分比(52%和8%)、峰值流速(4.60 m/s和1.81 m/s)和流场分布(偏心射流和均匀射流)对比研究来看,TAVR术后的即刻有效性良好。从黏性切应力和雷诺切应力的角度,术前和术后患者特异性模型发生溶血和血栓问题的风险可能性低。该研究提供了一套可靠的用于主动脉流场的DPIV测试方法,从血流动力学性能和流场特征的角度为TAVR术式即刻和长期有效性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在临床诊断、术式治疗和远期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硅胶模型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血流动力学 流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