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2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method for measuring distance and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small satellites 被引量:4
1
作者 ZHU Yaowei XU Zhaobin +2 位作者 JIN Xiaojun GUO Xiaoxu JIN Zhongh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3期596-606,共11页
The advancement of small satellites i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satellite systems,and for the latter,it is essential to coordina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relations between mutually visible satellites... The advancement of small satellites i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satellite systems,and for the latter,it is essential to coordina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relations between mutually visible satellites.By now,dual one-way ranging(DOWR)and two-way time transfer(TWTT)are generally integrated in the same software and hardware system to meet the limitations of small satellites in terms of size,weight and power(SWaP)consumption.However,studies show that pseudo-noise regenerative ranging(PNRR)performs better than DOWR if some advanced implementation technologies are employed.Besides,PNRR has no requirement on time synchronization.To apply PNRR to small satellites,and meanwhile,meet the demand for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we propose the round-way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which can be combined with PNRR to form a new integrated system without exceeding the limits of SWaP.The new integrated system can provide distributed small satellite systems with on-orbit high-accuracy and high-precision distance measurement and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in real tim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sion of ranging is about 1.94 cm,and that of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is about 78.4 ps,at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of 80 dB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time synchronization inter-satellite ranging satellite formation autonomous fly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统计测度、区域差异分解与来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钰芬 邓怡 胡思慧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0,共1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合理评估各省域现代化进程并识别其发展症结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明确统计含义,构建由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4个维度组成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合理评估各省域现代化进程并识别其发展症结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明确统计含义,构建由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4个维度组成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开展统计监测。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民生保障和生态保护程度持续加深;第二,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演进态势存在明显的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其中经济现代化发展不均衡是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三,省域现代化发展水平及特征存在空间异质性,各省份的优势和短板各异。本研究旨在客观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各省域现代化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以期为不同地区优化发展结构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测度逻辑 演进态势 差异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研究
3
作者 李春丽 安家浩 +1 位作者 程硕勋 梅蕾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为探讨黄河流域九省(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并为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从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资料3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2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黄河流域... 为探讨黄河流域九省(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并为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从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资料3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2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黄河流域九省(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进行了核密度估计、σ收敛检验和β收敛检验、空间相关性分析、主要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青海和甘肃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山东和陕西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黄河上、中、下游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中黄河下游地区一直远高于中上游地区、黄河上游地区一直低于中下游地区,但各省(区)间的差异不断减小、多极化现象减弱,且存在“追赶效应”,各省(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受邻近省(区)的影响;3)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3个维度看,新劳动对象维度是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加强的“薄弱面”,从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来看,森林覆盖率、R&D人员全时当量、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第三产业增加值、交通网密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占比、产业结构、环境保护力度是制约黄河流域九省(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子。提出了重视人才培养、强化环境保护、激励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测度 区域差异 障碍因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时空演进与影响因素
4
作者 阳荣威 李亚洲 刘思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研究基于2008—2021年平衡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熵值法、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系统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现状、时空演进趋...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研究基于2008—2021年平衡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熵值法、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系统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现状、时空演进趋势和影响因素展开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整体呈现向优发展趋势,但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四大区域间存在显著的水平差异,区域内部差异呈扩大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是空间差异的主导性贡献因素;国际学术交流是准则层主要障碍要素,合作办学机构数等因子是指标层的核心制约要素,且障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动态演变特征。据此建议,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锚定发展障碍要素,健全质量提升体系;创新韧性治理模式,完善长效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 水平测度 区域差异 时空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遥测信号多站时差测量定位技术
5
作者 张旭 杨峻巍 +1 位作者 卢得龙 金素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3-549,共7页
针对海上靶场高精度测量需求,提出了基于遥测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遥测信号测量的多站时差定位基本原理;其次,分析了海上多站测量定位系统各环节主要误差因素,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解及统计;最后,探... 针对海上靶场高精度测量需求,提出了基于遥测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遥测信号测量的多站时差定位基本原理;其次,分析了海上多站测量定位系统各环节主要误差因素,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解及统计;最后,探讨了海上动平台环境下多站时差定位需攻克的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海上靶场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海上多站时差定位系统定位性能满足海上靶场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时差定位 海上动平台 站间同步 遥测信号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时空分异与空间收敛性分析
6
作者 葛明 谭旭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7,共15页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着力点,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意义深远。基于此,构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空间收敛模型,对2012-202...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着力点,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意义深远。基于此,构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空间收敛模型,对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藏外)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时序演进与空间收敛性特征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现加速上升的动态趋势,其均值按照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地区的顺序依次递减;实体性要素的指数值和增速均高于渗透性要素;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总体差异呈缩小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空间分布格局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动态演进中具有重要作用,大部分省份存在“与邻为善”的现象;全国及各区域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教育支出强度、涉农科技经费投入、农业发展水平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农业新质生产力收敛进程。据此,建议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农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构建跨区域合作机制、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水平测度 区域差异 时序演进 空间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能-碳三维足迹的中国碳排放效率研究
7
作者 杨传明 王帆临 沈洁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水-能-碳足迹贯穿经济生产的各个部门,任何单一足迹变化将会产生联动效应,进而影响碳排放效率。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生产过程的直接资源消耗和单一资源投入角度测算碳排放效率,较少考虑碳排放的其他来源以及由中间生产或消费产生的碳排放... 水-能-碳足迹贯穿经济生产的各个部门,任何单一足迹变化将会产生联动效应,进而影响碳排放效率。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生产过程的直接资源消耗和单一资源投入角度测算碳排放效率,较少考虑碳排放的其他来源以及由中间生产或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为此该研究设计超效率EBM模型,分别评估基于水-能-碳三维足迹的直接碳排放效率、间接碳排放效率及综合碳排放效率,选择2002-2022年中国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直接、间接和综合碳排放效率在时间上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综合碳排放效率在不同程度上受直接碳排放效率和间接碳排放效率双重影响;技术进步是提升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直接碳排放效率技术进步指数最高,综合碳排放效率次之,间接碳排放效率最低;碳排放效率在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梯度分布格局,效率重心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是驱动碳排放效率提升的重要动力,城镇化率和产业结构对3种碳排放效率存在异质性影响,耗水强度和能源消耗则对3种碳排放效率起着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对策建议以求更好提升中国各省份基于水-能-碳三维足迹的碳排放效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碳 投入产出 碳排放效率 时空差异 超效率E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猫道设计方案研究
8
作者 赵全成 张栋 蒋本俊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7,共8页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的内外缆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双层钢桁梁悬索桥,具有高低四缆、双缆窄距、小垂跨比、超大跨度、并联索鞍等特点,该桥猫道横向布置困难、索力大、布索空间小、过塔困难、抗风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的内外缆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双层钢桁梁悬索桥,具有高低四缆、双缆窄距、小垂跨比、超大跨度、并联索鞍等特点,该桥猫道横向布置困难、索力大、布索空间小、过塔困难、抗风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跨连续式非对称猫道设计方案。猫道采用等宽非对称断面布置,保证猫道面层、天桥施工效率的同时解决了双缆窄距带来的猫道横向布置难题;猫道承重索采用Φ60 mm标准抗拉强度2160 MPa高强度钢丝绳,减少承重索数量,结合双层承重索受力体系,有效解决了索力大及布索空间小的难题;猫道承重索采用穿塔方案,消除了并联索鞍带来的过塔难题;内、外缆猫道之间设置横向阻尼抗风装置及制振索,大幅降低了内、外缆猫道之间碰撞风险,提升了猫道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不同垂度四主缆 猫道 等宽非对称断面 双层承重索 穿塔方案 抗风措施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邓慧慧 徐昊 +1 位作者 王强 刘芳毅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0,共15页
本文借助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法核算思路,依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的统计标准、口径和范围,首次设计并应用五步法测算2007-2022年我国30个样本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的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利用核密度估计与Da... 本文借助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法核算思路,依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的统计标准、口径和范围,首次设计并应用五步法测算2007-2022年我国30个样本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的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利用核密度估计与Dagum基尼系数考察区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的演进趋势与差异来源,为各地区贯彻落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新经济目标提供量化支撑。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稳步上升且在2013年后显著高于GDP增长率,但存在产业分化和区域分化。具体来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要集中于数字产品制造业与数字技术应用业,且是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结构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省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对规模由“高–低”两极分化向“高–中–低”多极分化转变,且极差有扩大趋势。东部–中部、东部–西部差异有所缓和,但2010年之后南方–北方地区差异超过东部–中部差异,逐渐逼近东部–西部差异。因此,要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必须在深入理解和把握数字产业化的规律、趋势和政策需求基础上,破除其中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形成东西南北中纵横联动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规模测算 动态演进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新质生产力的统计测度与区域协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安博文 许培源 +1 位作者 李海赫 邵传林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34,共6页
文章基于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涵盖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数据,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方差分解法、Markov链和β收敛模型系统考察能源新质生产... 文章基于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涵盖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数据,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方差分解法、Markov链和β收敛模型系统考察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域协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新质生产力及其子要素的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能源新质劳动者是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东部地区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而西部地区增长势头强劲,广东、江苏、北京和浙江的发展水平排名前四,青海和宁夏的年均增速超过10%;四大地区的区域间差异是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能源新质劳动资料是影响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关键因素;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呈现缩小态势,随时间推移其俱乐部收敛趋势逐渐增强,随发展水平提升其β收敛速度逐渐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新质生产力 统计测度 空间差异 空间收敛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评价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国栋 贺先 +4 位作者 缪心玥 方亚琦 王文顺 谷甜甜 牛苗苗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为测度与预测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通过建立超效率松弛测度(SBM)模型测度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利用Malmquist指数揭示效率的动态演变过程,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效率空间格局、差异来源和贡献以及集聚模式进行... 为测度与预测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通过建立超效率松弛测度(SBM)模型测度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利用Malmquist指数揭示效率的动态演变过程,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效率空间格局、差异来源和贡献以及集聚模式进行探索,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预测未来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年期间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波动下降,2022年降至最低点,2023—2026年期间有小幅回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是影响效率水平和造成效率区域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区域间差异是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可为提升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和缩小其空间差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安全管理效率 松弛测度模型 动态演变 空间分布差异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头围预估0~6岁儿童真耳-耦合腔差的研究
12
作者 李颖 金欣 +3 位作者 童仁杰 王雪瑶 刘海红 张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索依据儿童头围预估真耳-耦合腔差(real-ear-to-coupler difference,RECD),以此进一步优化儿童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方案。方法对106例儿童(197耳)采用软尺进行头围测量,采用Otometrics AURICALTM对受试儿童进行个体RECD测试。利... 目的探索依据儿童头围预估真耳-耦合腔差(real-ear-to-coupler difference,RECD),以此进一步优化儿童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方案。方法对106例儿童(197耳)采用软尺进行头围测量,采用Otometrics AURICALTM对受试儿童进行个体RECD测试。利用SPSS软件一元回归分析头围、月龄与儿童各频率RECD值的相关性。结果(1)男孩头围略大于女孩,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一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750~6000 Hz处儿童RECD值与头围呈负相关关系,1000~6000 Hz的RECD值可与头围建立回归方程;(3)依据头围通过回归公式计算出的RECD值,在1000~3000 Hz以及6000 Hz处与儿童实际RECD无显著差异。结论0~6岁儿童的个体RECD值与头围相关,随着头围增大,中高频处RECD值逐渐减小;针对体格发育与生理年龄不符的儿童,可依据头围预估儿童中高频处RECD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真耳测试 真耳-耦合腔差 头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韧性水平测度及动态演进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应苗 袁瑞佳 李永奎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8,共8页
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信息与科技等维度构建中国智慧城市韧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以103个智慧城市试点2013-2022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二次加权因子分析法和核密度估计,测算智慧城市韧性水平各维度的得分与综合水平,揭示各区域在不同时... 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信息与科技等维度构建中国智慧城市韧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以103个智慧城市试点2013-2022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二次加权因子分析法和核密度估计,测算智慧城市韧性水平各维度的得分与综合水平,揭示各区域在不同时间段的动态演进趋势与特征。研究发现:总体水平上,智慧城市韧性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区域之间的韧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及沿海地区表现最佳,而东北地区则相对较低:智慧城市韧性水平各子维度上,东部及沿海地区的智慧城市在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信息与科技韧性方面始终保持领先。研究结果为评估智慧城市韧性水平提供科学的测度指标体系和方法,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以及韧性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价值,有助于推动我国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智慧城市 韧性水平测度 二次加权因子分析法 动态演进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部煤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启示
14
作者 马立涛 吴鹏 +6 位作者 杨江浩 胡维强 黄英 刘成 牛艳伟 王志壮 任大忠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实现煤系气综合开发有助于提高资源动用率和单井产气量。为精准确定“甜点”层,利用有机地化、双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N2吸附和低温CO_(2)吸附等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煤系泥岩...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实现煤系气综合开发有助于提高资源动用率和单井产气量。为精准确定“甜点”层,利用有机地化、双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N2吸附和低温CO_(2)吸附等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煤系泥岩、煤岩和致密砂岩孔隙发育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含量是影响煤系地层泥岩和致密砂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煤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较大,泥岩和致密砂岩主要发育介孔(2~50 nm)尺度的黏土矿物孔隙,二者的介孔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大致相等;煤岩发育大量微孔尺度(<2 nm)的有机质纳米孔隙,微孔比表面积远大于泥岩和致密砂岩的介孔比表面积;致密砂岩同时发育大量宏孔(>50 nm)尺度的黏土矿物孔隙和微裂缝,其连通性好于泥岩。致密砂岩能为游离气提供大量储集空间,泥岩和煤岩孔隙可以吸附大量天然气,砂泥煤组合和砂煤组合是煤系地层的主要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系气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孔隙差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供需差与情境理解度的情境意识模型
15
作者 王一行 刘双 +3 位作者 完颜笑如 冯传宴 周孙夏 钱春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08-3116,共9页
为进一步满足航空器人机界面的研制需求,开展航空器任务和显控界面设计紧密结合特点下作业人员情境意识(SA)水平的理论预测,提出一种基于资源供需差与情境理解度的情境意识量化分析模型。该模型以经典且广泛适用的情境意识评估技术(SART... 为进一步满足航空器人机界面的研制需求,开展航空器任务和显控界面设计紧密结合特点下作业人员情境意识(SA)水平的理论预测,提出一种基于资源供需差与情境理解度的情境意识量化分析模型。该模型以经典且广泛适用的情境意识评估技术(SART)量表对情境意识的定义方式为基础,将人员情境意识表征为资源供需差与情境理解度的加和,并引入多维度人机界面显示格式对情境理解度进行量化,结合任务网络分析与多资源理论对各任务单元的资源供需差进行衡量。为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采用30名被试开展不同情境评估难度下的5边飞行模拟实验,通过调整改变仿真气象条件、仪表显示模式、飞行导航地图显示模式以实现对情境评估难度的调控,并结合主观量表、飞行绩效及眼动指标对作业人员在不同情境评估难度下的情境意识水平进行测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情境意识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主观(SART量表、机组意识评定量表(CARS)、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量表(NASA-TLX))、客观(操纵绩效、注视熵、扫视次数)测量结果均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对模型的效度进行了初步验证。所提情境意识理论模型可结合航空器任务操控流程设计和显控界面设计特征对人员情境意识分析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意识 资源供需差 情境理解度 绩效测量 眼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地物光谱仪和水体光谱仪测量水体光谱差异研究
16
作者 曹晓艺 崔建勇 +2 位作者 董文 许明明 万剑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3-760,共8页
现场实测水体光谱数据是遥感反演的基础,通常采用野外地物光谱仪采集水体光谱数据,但野外地物光谱仪对于水上测量的可用性难以评估。对使用野外地物光谱仪和水体光谱仪水上实验测量的数据,从抗噪能力、测量结果、影响两类仪器的外界环... 现场实测水体光谱数据是遥感反演的基础,通常采用野外地物光谱仪采集水体光谱数据,但野外地物光谱仪对于水上测量的可用性难以评估。对使用野外地物光谱仪和水体光谱仪水上实验测量的数据,从抗噪能力、测量结果、影响两类仪器的外界环境、水质参数反演几个方面进行差异分析。在对比两类光谱仪用于水体光谱测量的差异前,对两种仪器抗噪声能力的对比发现,水体光谱仪的抗噪声能力较强,因此将水体光谱仪的数据作为参照标准进行分析。首先在太阳辐照度差异上,两类仪器测得太阳辐照度的关联系数在0.5~0.75范围内变化,两种仪器太阳辐照度存在关联;其次,在361、411、461、511和561 nm五个波长对比天空光辐亮度变化发现水体光谱仪获得的太阳辐亮度变化范围小,数据获取比野外地物光谱仪稳定,对比不同时间海面总辐亮度变化,发现水体光谱仪在不同时间所得到的辐亮度存在差异,两者变化曲线不同,野外地物光谱仪在太阳光照弱时信噪比降低,导致各波段观测值波动剧烈,计算所得反射率差值,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这种现象明显。最后,对比发现不同风速条件下外界环境对两种仪器处理过程中气-水界面反射率会有影响,需要按照风速对气-水界面反射率的值进行数据修正,这样得到的遥感反射率才更加准确。光谱仪获取水体反射光谱曲线后,通常用于水质参数定量反演,为了对比分析两种光谱仪观测结果对水质参数反演精度的影响,使用两个仪器观测的水体反射光谱曲线,对悬浮物浓度进行反演,分别与对应位置采集水样的实验检测结果对比,发现两个结果差异较大,水体光谱仪精度比野外地物光谱高。此外两种仪器不能混合使用,这样会使结果误差更大。通过对两种光谱仪获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水质参数的反演,对野外地物光谱仪进行水体测量提出建议,以便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水体光谱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仪 水体光谱测量 遥感反射率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统计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华一 张志兵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科技创新涌现、要素渗透融合、产业链扩链延链强链、新型生产关系重构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四个环节。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四个环节,构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2012—2022年我... 科技创新涌现、要素渗透融合、产业链扩链延链强链、新型生产关系重构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四个环节。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四个环节,构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全局莫兰指数以及Kernel密度估计考察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逐年上升,四大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发展格局;四个环节中,科技创新涌现与要素渗透融合契合度较高,但仍是大多数省份的短板。(2)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整体差异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地区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3)科技创新涌现和要素渗透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硬条件,产业链扩链延链强链和新型生产关系重构是软条件,二者分别形成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提升有赖于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来实现,而软实力提升则可以通过省份间的合作实现。(4)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延展性逐年增强,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两极分化特征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统计测度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直流偏磁下的误差计算方法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天超 李志新 +2 位作者 黄奇峰 徐敏锐 刘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3-380,I0116,共9页
直流会使得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铁心饱和造成二次电流畸变,影响电能计量的公平性。利用两段线性直线表示CT铁心励磁特性,结合直流和二次侧基波电流平衡方程,推导得到了直流偏磁下计量用低压CT比差和角差的简便计算公式... 直流会使得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铁心饱和造成二次电流畸变,影响电能计量的公平性。利用两段线性直线表示CT铁心励磁特性,结合直流和二次侧基波电流平衡方程,推导得到了直流偏磁下计量用低压CT比差和角差的简便计算公式。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了CT误差特性与直流,互感器变比和一次侧交流电流有效值之间的变化关系。搭建了CT直流偏磁实验平台,对3种型号CT的角差和比差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实验测量。通过与仿真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公式和分析结论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供工程上快速计算CT直流偏磁下误差数值使用,同时也可为评估实际运行的电流互感器遭受直流电流影响大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用 低压电流互感器 直流偏磁 比差 角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的综合测度及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慧 杜心仪 贺建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6,共6页
文章从覆盖广度、参与深度、满意程度、应用能力4个维度,构建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等对2017—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文章从覆盖广度、参与深度、满意程度、应用能力4个维度,构建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等对2017—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区域层面呈“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态势,所考察省份中的北京、上海位于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的前列;在空间分布上呈非均衡性及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大部分省份数字政府建设处于低水平区且长期无跃迁,保持稳态;总体区域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均具有缩小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三大地区均存在显著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建设 统计测度 时空演变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点时差定位ESM系统的干扰抑制方法
20
作者 王琨 王超锋 +1 位作者 薛坚 舒汀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92,共9页
现代战争中各类反辐射武器对有源定位系统的生存能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基于多点时差定位的电子支援措施(ESM)系统可被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信号进行跟踪定位,具有抗反辐射武器攻击、抗干扰、反侦察和反隐身等诸多优势,是一种重要的无源... 现代战争中各类反辐射武器对有源定位系统的生存能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基于多点时差定位的电子支援措施(ESM)系统可被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信号进行跟踪定位,具有抗反辐射武器攻击、抗干扰、反侦察和反隐身等诸多优势,是一种重要的无源探测手段。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ESM系统在利用通信信号对目标进行时差定位时,由于通信干扰信号的存在,导致ESM系统对通信信号的跟踪定位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文中分析了通信信号和通信干扰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数字滤波器的多频点干扰抑制方法,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及工程实现方法。经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可有效抑制通信干扰,提升ESM系统在干扰情况下对通信信号的探测能力,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差 电子支援措施 干扰抑制 数据链 级联数字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