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与排放特性试验
1
作者 王天友 夏侯明昊 +3 位作者 张东明 卢天龙 刘浩业 孙凯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基于一台改造的柴油甲醇双直喷单缸机,研究了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和排放特性,并与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能够在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为0.4~1.4 MPa的宽负荷范围内实现90%~97... 基于一台改造的柴油甲醇双直喷单缸机,研究了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和排放特性,并与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能够在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为0.4~1.4 MPa的宽负荷范围内实现90%~97%甲醇替代率的稳定燃烧.在中高负荷下甲醇放热阶段呈现出显著的扩散燃烧特征,而且负荷增加过程中其后燃阶段的燃烧持续期基本保持不变.同时在全负荷范围内一氧化碳和碳氢排放都低于1 g/(kW·h),但NO_(x)排放则随负荷增加而显著升高;相比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方式,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的放热率峰值仅为其一半,因而发动机燃烧相位可提前,指示热效率得以提高4%以上;在全负荷范围内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的碳烟、一氧化碳和碳氢排放均低至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的10%以下,但NO_(x)排放在低负荷较低而在高负荷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 甲醇替代率 热效率 碳烟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船舶DMCC发动机整机性能优化
2
作者 蒋更红 才正 +1 位作者 范金宇 黄加亮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152,共9页
针对柴油发动机推进特性下的中高负荷工况出现的NO_(x)排放峰值现象,以及燃油价格日益上涨带来降低油耗率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通过调节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发动机多种控制参数,在保证动力性前提... 针对柴油发动机推进特性下的中高负荷工况出现的NO_(x)排放峰值现象,以及燃油价格日益上涨带来降低油耗率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通过调节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发动机多种控制参数,在保证动力性前提下,实现NO_(x)排放和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的同步下降。为避免大规模试验带来的成本增加,首先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DMCC发动机排放的NO_(x)体积分数、BSFC和指示功率预测模型;然后将所建模型与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结合,对NO_(x)的体积分数和BSFC进行优化,并将Pareto前沿解集代入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he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寻找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最后将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标定至电子控制单元,与原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大于0.95,均方根误差小于1,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使用NSGA-Ⅱ获取的最佳控制参数与优化前(原机工况)的相比,NO_(x)的排放量下降74.5%,仅为3.47 g/(kW·h),BSFC平均下降6.7%,仅为203.5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 高斯过程回归 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柴油双燃料高压直喷射流火焰相互作用的光学可视化研究
3
作者 张天浩 吴浩卿 吕兴才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8,共8页
为了研究柴油喷射压力、甲醇替代率对甲醇–柴油双直喷火焰发展的火焰形状、反应区性质、反应中间产物分布等的影响,在定容燃烧弹上采用OH^(*)化学发光和火焰自发光高速同步成像技术对甲醇–柴油双直喷火焰进行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柴油喷射压力、甲醇替代率对甲醇–柴油双直喷火焰发展的火焰形状、反应区性质、反应中间产物分布等的影响,在定容燃烧弹上采用OH^(*)化学发光和火焰自发光高速同步成像技术对甲醇–柴油双直喷火焰进行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柴油喷射压力较低时雾化较差,部分油滴与甲醇碰撞后才充分燃烧。喷射压力较高时喷射脉宽变短,助燃效果变弱。甲醇替代率的选择需要平衡燃烧性能和尾气排放,其对双直喷射流火焰的形状、柴油在火焰中的分布也有重要影响。当甲醇替代率从60%升高到90%时,峰值放热速率下降了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柴油双燃料直喷 OH*化学发光 定容燃烧弹 射流火焰 油束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缸内热负荷试验
4
作者 刘利军 钱跃华 +1 位作者 任雪美 刘博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4,共6页
基于船用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开展甲醇进气道喷射缸内引燃技术的试验研究,重点对甲醇和柴油模式下的燃烧和缸内热负荷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发现,发动机75%负荷及以下甲醇模式的滞燃期变长,燃烧持续期变短,同时其涡轮前排气... 基于船用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开展甲醇进气道喷射缸内引燃技术的试验研究,重点对甲醇和柴油模式下的燃烧和缸内热负荷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发现,发动机75%负荷及以下甲醇模式的滞燃期变长,燃烧持续期变短,同时其涡轮前排气温度明显降低。同时通过缸盖和缸套温度场的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甲醇模式的缸盖和缸套温度总体上明显降低,但在局部位置由于燃烧不均匀产生较大温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发动机 甲醇 柴油 双燃料 燃烧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进气压力对船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替代率拓宽研究
5
作者 范金宇 才正 +3 位作者 杨晨曦 李品芳 黄朝霞 黄加亮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使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船用发动机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调节发动机进气压力,拓宽不同负荷下甲醇替代率,进而实现排放和燃油消耗率的同步下降。利用高斯过程... 为使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船用发动机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调节发动机进气压力,拓宽不同负荷下甲醇替代率,进而实现排放和燃油消耗率的同步下降。利用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和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负荷下进气压力对甲醇替代率边界的影响。并绘制了甲醇替代率边界MAP图,进一步分析了拓宽比例。随后建立了发动机有效燃油消耗率和NO_(x)排放的预测模型。将所建模型与非支配排序基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相结合,对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和NO_(x)排放进行优化,获得最优Pareto前沿解集并选取最佳控制参数组合。最后将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标定至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中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调节进气压力可使甲醇最大替代率平均拓宽12.7%。相较纯柴油模式,优化后BSFC平均下降5.6%,NO_(x)排放平均下降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 高斯过程回归 非支配排序基因算法-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忠俊 安志林 +1 位作者 游伏兵 刘文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1-65,共5页
在不改变Z6170发动机结构和参数的基础上,搭建一套基于尾气余热在线重整制氢的甲醇和重整气进气歧管喷射系统,并开展了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柴油/甲醇双燃料模式下,随着替代率增加,燃烧持续期(CA10-90)... 在不改变Z6170发动机结构和参数的基础上,搭建一套基于尾气余热在线重整制氢的甲醇和重整气进气歧管喷射系统,并开展了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柴油/甲醇双燃料模式下,随着替代率增加,燃烧持续期(CA10-90)逐渐减少,着火延迟期逐渐增长,燃烧重心(CA50)表现出先提前后滞后的特性。柴油/醇氢双燃料模式下,在同替代率时相比于甲醇模式,着火延迟期缩短,燃烧持续期反而延长。研究结果为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进一步优化提供了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醇氢双燃料 燃烧特性 替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降低碳烟与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姚春德 李云强 +2 位作者 王银山 段峰 吉庆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59-764,共6页
介绍了在发动机进气系统加入不同预混量甲醇对柴油机碳烟和NOx排放的影响.采用一种组合燃烧模式,该模式是指低负荷时发动机仅燃用柴油,中等以上负荷燃用柴油与预混甲醇.试验在一台改装的喷醇发动机上进行.与原柴油机性能进行的对比表明... 介绍了在发动机进气系统加入不同预混量甲醇对柴油机碳烟和NOx排放的影响.采用一种组合燃烧模式,该模式是指低负荷时发动机仅燃用柴油,中等以上负荷燃用柴油与预混甲醇.试验在一台改装的喷醇发动机上进行.与原柴油机性能进行的对比表明,采用组合燃烧方式的喷醇发动机的碳烟、NOx排放以及经济性明显优于原柴油机.同样工况下碳烟和NOx排放分别可以减少40%和15%以上,同时燃料消耗率也有大幅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甲醇 组合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喷醇方式对柴油机实行柴油/醇组合燃烧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姚春德 段峰 +1 位作者 李云强 王银山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5-410,共6页
提出了柴油/甲醇的组合燃烧方式。在一台高速非增压直喷柴油机上采用组合燃烧方式进行了柴油机燃用甲醇的试验,对比了不同喷醇方式(单点喷醇和多点喷醇)对柴油机实行组合燃烧时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燃烧方式的柴油机燃用... 提出了柴油/甲醇的组合燃烧方式。在一台高速非增压直喷柴油机上采用组合燃烧方式进行了柴油机燃用甲醇的试验,对比了不同喷醇方式(单点喷醇和多点喷醇)对柴油机实行组合燃烧时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燃烧方式的柴油机燃用甲醇时,多点喷醇方式获得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品质等综合性能要优于单点喷醇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甲醇 组合燃烧 经济性分析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燃烧特性与排放 被引量:47
9
作者 姚春德 段峰 +4 位作者 李云强 王银山 程传辉 宋金瓯 姚广涛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4-217,共4页
对一台高速直喷式柴油机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方式及其纯柴油燃烧方式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的发动机,燃烧始点晚于采用纯柴油时的燃烧起点,但是燃烧速度快,气缸峰值压力比燃烧纯柴油时高;与纯柴油的... 对一台高速直喷式柴油机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方式及其纯柴油燃烧方式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的发动机,燃烧始点晚于采用纯柴油时的燃烧起点,但是燃烧速度快,气缸峰值压力比燃烧纯柴油时高;与纯柴油的双峰放热规律不同,组合燃烧的放热率曲线呈单峰形;组合燃烧的最高燃烧温度比燃烧纯柴油时有所降低.进而从燃烧理论上解释了采用组合燃烧可以同时降低碳烟和NOx排放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甲醇 组合燃烧 燃烧特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甲醇的组合燃烧对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姚春德 程传辉 +2 位作者 段峰 王银山 于浩波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研究了在4102型废气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方式后对发动机各种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比油耗降低的同时,碳烟、NOx 和CO2 的排放量也得到减少;虽然HC和CO排放有所升高,但是由于排气温度始终高于400 ℃,可以通... 研究了在4102型废气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方式后对发动机各种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比油耗降低的同时,碳烟、NOx 和CO2 的排放量也得到减少;虽然HC和CO排放有所升高,但是由于排气温度始终高于400 ℃,可以通过催化转换器将其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柴油机 组合燃烧 甲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尾气中甲醛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姚春德 彭红梅 +1 位作者 刘义亭 李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3-237,共5页
在一台经过改装的压燃式组合燃烧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模式进行了台架试验,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了发动机在1800 r/min时尾气中甲醛的排放特性,研究了不同负荷、不同喷醇量对尾气中甲醛排放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催... 在一台经过改装的压燃式组合燃烧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模式进行了台架试验,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了发动机在1800 r/min时尾气中甲醛的排放特性,研究了不同负荷、不同喷醇量对尾气中甲醛排放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催化转化器对甲醛的转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压燃式发动机上采用DMCC模式,低负荷运行时,尾气中甲醛含量随喷醇量的增大而增加,在甲醇对柴油的替代率为45%时,甲醛排放量达到170×10-6(体积分数);在中、高负荷运行时,甲醛排放量随喷醇量的变化趋势不是特别明显,在90×10-6以内。催化转化器对甲醛的转化效率与排气温度关系密切,当排气温度在290℃以下时,催化转化器可以有效降低甲醛排放量;当温度高于300℃时,催化后尾气中的甲醛排放量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 甲醛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DMCC发动机废气排放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姚春德 刘希波 +3 位作者 王洪夫 刘小平 程传辉 王银山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2-407,共6页
为找到全面降低柴油机排放的途径,研究了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对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工作模式下各污染物的排放量。试验结果表明,DMCC模式下NOx和碳烟排放下降幅度较大,但HC和CO排放增加较多,微粒比... 为找到全面降低柴油机排放的途径,研究了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对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工作模式下各污染物的排放量。试验结果表明,DMCC模式下NOx和碳烟排放下降幅度较大,但HC和CO排放增加较多,微粒比排放量也有所增加。经过氧化催化后,HC和CO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降低,微粒(PM)经氧化后比原机也有所下降。DMCC经采用催化转化器后,废气质量得到改善,实现了同时降低柴油机的NOx和PM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甲醇 组合燃烧 排放 氧化催化转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清洁燃用甲醇的组合燃烧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姚春德 王银山 +2 位作者 李云强 段峰 吉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4-27,共4页
提出了柴油机燃用甲醇的组合燃烧法,即在容易产生醛类有害排放的低负荷工况采用柴油,而中大负荷工况采用柴油和甲醇共燃的方式,达到柴油机清洁燃用甲醇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燃烧方式,不仅在燃烧甲醇时避免了醛类排放高的问题,... 提出了柴油机燃用甲醇的组合燃烧法,即在容易产生醛类有害排放的低负荷工况采用柴油,而中大负荷工况采用柴油和甲醇共燃的方式,达到柴油机清洁燃用甲醇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燃烧方式,不仅在燃烧甲醇时避免了醛类排放高的问题,而且使柴油机的碳烟和NOx排放大为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用甲醇 组合燃烧法 碳烟 二氧化氮 排放特性 清洁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增压共轨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 被引量:16
14
作者 姚春德 夏琦 +3 位作者 陈绪平 阳向兰 魏立江 刘军恒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在增压共轨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进行燃烧特性分析和排放特性分析.对DMCC模式下放热率、缸内压力变化和p-V图的分析表明,DMCC模式具有吸热汽化、推迟着火时间、提高定容燃烧度、降低排气温度等优点,从而大幅度提高... 在增压共轨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进行燃烧特性分析和排放特性分析.对DMCC模式下放热率、缸内压力变化和p-V图的分析表明,DMCC模式具有吸热汽化、推迟着火时间、提高定容燃烧度、降低排气温度等优点,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对M100(纯甲醇)和M90(含水10%的甲醇)的排放量进行检测,表明M90比M100更能降低甲醛、NOx、HC和C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 燃烧特性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在甲醇氛围中高效清洁燃烧机理 被引量:15
15
作者 姚春德 夏琦 +2 位作者 陈绪平 阳向兰 魏立江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1-676,共6页
根据内燃机燃烧循环的特点,提出用柴油在甲醇混合气中燃烧以大幅度提高柴油机燃料效率的模式.在柴油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模式,甲醇通过进气道喷射与空气混合形成均质混合气由柴油引燃.与原机相比,该模式下发动机的动力性提高2%,... 根据内燃机燃烧循环的特点,提出用柴油在甲醇混合气中燃烧以大幅度提高柴油机燃料效率的模式.在柴油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模式,甲醇通过进气道喷射与空气混合形成均质混合气由柴油引燃.与原机相比,该模式下发动机的动力性提高2%,比油耗减少2.2%,排气温度降低15%,进气温度降低9.3%,同时实现了NOx和微粒(PM)的大幅度下降,使得在不改变原机机械式喷油系统的前提下,将仅满足国Ⅱ排放的发动机提升到了国Ⅲ排放水平.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柴油在甲醇氛围中燃烧,其燃料效率比原机提高了10%以上.结合采用此种模式工作的发动机p-V图对其实现高效燃烧的热力学机理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可大幅度提高柴油机效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也为甲醇在压燃式发动机上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 燃料效率 排放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甲醇组合发动机燃烧压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夏琦 姚春德 +1 位作者 魏立江 刘军恒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0,15,共6页
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对增压共轨发动机进行缸内燃烧压力特性研究。对比分析了DMCC模式和纯柴油模式下的缸内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最高燃烧压力和燃烧放热率。结果表明:DMCC模式大大改变了放热率的形式,使得着火始点较原... 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对增压共轨发动机进行缸内燃烧压力特性研究。对比分析了DMCC模式和纯柴油模式下的缸内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最高燃烧压力和燃烧放热率。结果表明:DMCC模式大大改变了放热率的形式,使得着火始点较原机推迟很多;并且燃烧过程中的预混燃烧比例明显加大,扩散燃烧的比例减少。该研究结果为大幅度提高柴油机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甲醇 组合燃烧 燃烧压力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混合燃料时的燃烧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4
17
作者 黄佐华 卢红兵 +4 位作者 蒋德明 曾科 刘兵 张俊强 王锡斌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1-410,共10页
通过添加助溶剂形成一种稳定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并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此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预混燃烧阶段的放热率增加,扩散燃烧时间缩短。滞燃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此现象在低负... 通过添加助溶剂形成一种稳定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并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此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预混燃烧阶段的放热率增加,扩散燃烧时间缩短。滞燃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此现象在低负荷和高转速下更为明显。甲醇含量对快燃期长短影响较小,总燃烧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缩短。低转速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移近上止点,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高转速高负荷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移近上止点,高转速低负荷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偏离上止点;高转速下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进一步增加甲醇含量反而使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降低。当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小于6%时,缸内最高压力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增加含氧量时缸内最高压力保持不变或略有降低。缸内最高平均气体温度基本上不随甲醇含量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热率 柴油/甲醇混合燃料 柴油机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混合燃料时的性能与排放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佐华 卢红兵 +4 位作者 蒋德明 曾科 刘兵 张俊强 王锡斌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6,共10页
通过添加助溶剂形成一种稳定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并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此混合燃料的性能与排放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热效率和柴油等热值燃油消耗率随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而改善,这是由于预混燃烧量的增加,燃料富氧以及扩散燃... 通过添加助溶剂形成一种稳定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并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此混合燃料的性能与排放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热效率和柴油等热值燃油消耗率随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而改善,这是由于预混燃烧量的增加,燃料富氧以及扩散燃烧的改善所致。适当增加供油提前角可使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发动机热效率提高。燃用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可显著降低发动机CO和烟度,而对碳氢排放影响不大;在相同平均有效压力的条件下,NOx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甲醇对NOx的影响在大负荷下更为明显。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时存在一个较为平坦的NOx/烟度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柴油/甲醇混合燃料 性能 排放 热效率 扩散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CC技术在高速船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姚春德 王辉 +6 位作者 姚安仁 蔡晓霞 王斌 陈超 刘明宽 李壮壮 吴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使船舶柴油机能够燃用低燃点的甲醇燃料,本研究在一台高压共轨涡轮增压高速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气道安装一套甲醇喷射系统,通过甲醇电控单元(ECU)与柴油ECU协同工作,实现了船用发动机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DMCC)。试验结果表明:改装后的... 为使船舶柴油机能够燃用低燃点的甲醇燃料,本研究在一台高压共轨涡轮增压高速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气道安装一套甲醇喷射系统,通过甲醇电控单元(ECU)与柴油ECU协同工作,实现了船用发动机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DMCC)。试验结果表明:改装后的发动机可以用双燃料模式工作,其燃烧相位都较纯柴油模式时有所提前,主放热时刻更接近上止点,并且最大缸压、放热率峰值和最高压升率都高于纯柴油模式。双燃料模式(加装DOC)时可以满足国Ⅰ排放标准,CO、HC和NOx加权排放均低于纯柴油模式,PM排放与纯柴油模式相当。主要工况的甲醇对柴油的替代率都超过40%,最高达到55%,仅有满负荷工况受最大缸压限制而使替代率为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高速船舶柴油机 替代燃料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 双燃料发动机 船机排放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降低增压中冷发动机排放 被引量:12
20
作者 姚春德 徐元利 +3 位作者 杨建军 陈绪平 张志辉 黄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7-492,共6页
在增压中冷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进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MCC方式,增压中冷发动机的NOx和碳烟及微粒排放同时较大幅度下降,但HC和CO排放增加较多。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后,HC和CO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微... 在增压中冷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进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MCC方式,增压中冷发动机的NOx和碳烟及微粒排放同时较大幅度下降,但HC和CO排放增加较多。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后,HC和CO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微粒(PM)也进一步减少。按照国Ⅲ规定的检测方法,该机的NOx由6.49 g/(kW.h)降到4.33 g/(kW.h),微粒由0.11 g/(kW.h)降到0.05 g/(kW.h),HC由0.49 g/(kW.h)降到0.04 g/(kW.h),CO基本保持不变,使发动机仍在采用原有的泵管嘴燃油喷射系统的情况下,排放品质由国Ⅱ提升至国Ⅲ水平,测试结果显示了该方法具有进一步减少有害排放的潜力,而其燃料经济性与原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中冷柴油机 甲醇/柴油组合燃烧 排放 氧化催化转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