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Se on Reducing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of Soybean under Continuous Cropping Stress 被引量:2
1
作者 LIUYuang-ying SUNLe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2年第1期1-8,共8页
Reports the effects of selenium on lipid peroxidation of soybean under continuous cropping stress.Results of pot culture and plo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appropriate amount of Se addition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glut... Reports the effects of selenium on lipid peroxidation of soybean under continuous cropping stress.Results of pot culture and plo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appropriate amount of Se addition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significantly,and cleared away the excessive free radicals existing in soybean plant under continuous cropping stress,de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malonaldehyde(MDA),which is the end product of lipid peroxidation,maintained the perfection of chloroplast and mitochondrion structure,enhanced the resistance of continuous cropped soybean,and therefore increased the dry weight of seedlong and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id peroxidation continuous cropping SELENIUM soybe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吉东 周长军 +6 位作者 高中奎 马兰 李建英 吴耀坤 刘冰 李娜 宫秀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1-477,共7页
为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2022-2023年以农庆豆28为材料,在连作5年大豆的试验地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大豆分枝期喷施缩节胺、烯效唑、矮壮素、玉黄金、吨田宝、壳聚糖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不同调... 为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2022-2023年以农庆豆28为材料,在连作5年大豆的试验地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大豆分枝期喷施缩节胺、烯效唑、矮壮素、玉黄金、吨田宝、壳聚糖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不同调节剂对连作大豆生理性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吨田宝、玉黄金、烯效唑、壳聚糖等4种调节剂显著增加产量,两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5.55%~10.3%和1.95%~11.59%,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聚糖>烯效唑>玉黄金>吨田宝。此外,吨田宝、玉黄金、烯效唑、壳聚糖4种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增加了大豆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且降低了株高,增加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连作大豆 农艺性状 生理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配施木霉菌剂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3
作者 李新程 孟令鑫 +4 位作者 吴京静 常洪艳 赵政 王呈玉 刘淑霞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6-1146,共11页
大豆连作种植模式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和土壤酶活性降低,为缓解连作障碍,促进大豆高产,本研究在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和木霉菌剂,并探究其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配施哈茨木霉(Trichoderma... 大豆连作种植模式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和土壤酶活性降低,为缓解连作障碍,促进大豆高产,本研究在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和木霉菌剂,并探究其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配施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剂处理和生物炭配施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剂处理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及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大豆的促生效果总体上优于单一施用生物炭处理、哈茨木霉菌剂处理、绿色木霉菌剂处理。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速效钾含量、碱解氮含量、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大豆农艺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是影响大豆农艺性状的关键土壤因子。本研究结果为改良连作土壤、提升大豆生产力提供了一种生态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连作障碍 生物炭 木霉菌剂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海伦市耐重茬大豆品种筛选
4
作者 陆欣春 邹文秀 +4 位作者 陈旭 韩晓增 李梦琪 朱园辰 严君 《大豆科技》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其大豆生产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大豆产业振兴。随着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上大面积重茬种植现象普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为筛选适宜黑龙江省海伦地区种植耐重茬、高产、稳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文章以16个大...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其大豆生产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大豆产业振兴。随着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上大面积重茬种植现象普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为筛选适宜黑龙江省海伦地区种植耐重茬、高产、稳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文章以16个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耐重茬大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沃豆29、克山1号、东生17、鑫兴1号、五豆188抗重茬能力强,为适宜黑龙江省海伦地区耐重茬种植的主推大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重茬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配合氮肥减施对辣椒–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余众 刘圆圆 +4 位作者 夏懿 张仕颖 王豹 岳献荣 夏运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目的】叶菜及经济效益较高的茄果类如辣椒、番茄等占云南省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的62.19%,蔬菜连作以及氮肥的大量施用制约了设施蔬菜高产优质,降低了土壤质量。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土壤氮残留及生物相关特性... 【目的】叶菜及经济效益较高的茄果类如辣椒、番茄等占云南省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的62.19%,蔬菜连作以及氮肥的大量施用制约了设施蔬菜高产优质,降低了土壤质量。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土壤氮残留及生物相关特性的影响,为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减少氮肥施用量,降低土壤氮残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和辣椒间作为种植模式进行盆栽试验。设计了接种AMF、氮肥用量、种植模式三因素试验。在大豆、辣椒单作、大豆辣椒间作3个种植模式下,分别设3个施氮(N)水平:0、100、200 mg/kg土(N0、N1、N2);每个氮水平下,再设土壤不接种、接种AMF菌剂处理(NM、AMF),共组成18个处理。在蔬菜收获期,取样测定蔬菜生物量、根系长度、AMF侵染率,测定根际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氮代谢酶活性以及菌丝密度。【结果】接种AMF、施氮量、种植模式及三者的交互作用对辣椒和大豆根系AMF侵染率、植株生物量和根长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P<0.01)。N1处理显著增加了辣椒、大豆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且在间作条件下的增幅最高;N1处理下,接种AMF和间作均显著增加了辣椒、大豆植株生物量和氮吸收量,抑制了根系的伸长。N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接种AMF显著降低了辣椒、大豆植株根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间作则显著降低了辣椒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大豆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接种AMF、间作均明显增加了植物根际土壤中蛋白酶、脲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N1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菌丝密度,间作条件下接种AMF显著增加了辣椒根际土壤菌丝密度。【结论】配合间作和接种AMF措施,氮肥减施可提高蔬菜根际菌根侵染率,增加土壤中菌丝密度,提高氮代谢酶活性,从而促进蔬菜生长和氮素吸收,减少土壤氮残留,因此,蔬菜间作种植下,接种AMF配合氮肥减施有望成为改善设施土壤肥力,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促进蔬菜健康生长,减少土壤氮素残留的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设施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辣椒大豆间作 氮肥减施 土壤氮循环相关酶活性 菌丝密度 土壤氮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良剂对黑土区大豆连作土壤养分平衡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义卓 蔡姗姗 +7 位作者 陈雪丽 王伟 郭伟 高中超 刘媛媛 刘慧莹 孙海燕 孙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5,共9页
为明确不同碱性土壤改良剂对黑土区大豆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于2023年设置6种不同施肥处理,即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磷肥减量+钙镁磷肥改良剂(CPK)、常规施肥+生物炭(CBK)、常规施肥+生石灰(CNK)及常规施肥+腐植酸肥料(CHK),测定土... 为明确不同碱性土壤改良剂对黑土区大豆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于2023年设置6种不同施肥处理,即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磷肥减量+钙镁磷肥改良剂(CPK)、常规施肥+生物炭(CBK)、常规施肥+生石灰(CNK)及常规施肥+腐植酸肥料(CHK),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CF处理相比,施用改良剂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3.9%~6.9%,全氮含量增加17.0%~41.0%,速效钾含量增加13.9%~21.8%;大豆产量提升9.8%~32.1%,其中CBK处理下大豆产量提升幅度最大。改良后土壤细菌的优势菌门与改良前相同,但细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升高;与CK和CF处理相比,除CNK处理外的其他改良剂处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提高10.6%~16.6%。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多呈正相关关系,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则与Alpha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效磷含量与Simpson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施用改良剂能优化大豆连作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环境,同时提高大豆产量,常规施肥配施生物炭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连作大豆 土壤酸化 土壤养分 细菌群落结构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荒集团大豆重迎茬单产提升集成配套技术指导意见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冬 周伟鑫 +2 位作者 包荣军 张景云 王平 《大豆科技》 2024年第2期46-50,共5页
近年来,随着北大荒集团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豆重迎茬现象普遍,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制约大豆产业发展。文章以“良田良种良法配套”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为技术载体,以土壤、品种、栽培、植保等为技术发力方向,形成... 近年来,随着北大荒集团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豆重迎茬现象普遍,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制约大豆产业发展。文章以“良田良种良法配套”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为技术载体,以土壤、品种、栽培、植保等为技术发力方向,形成大豆重迎茬单产提升集成配套技术指导意见,以期为北大荒集团大豆科学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助力大豆油料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重迎茬 单产提升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的扩增及连作胁迫应答
8
作者 韩蓓 李晨 +2 位作者 庞园园 方淑梅 梁喜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7,97,共9页
利用数据库Phytozome获得大豆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基因4个成员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序列,以大豆叶片和根中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获得Glyma10g03740和Glyma02g16010基因,二者大小均为1638 bp,基因结构相... 利用数据库Phytozome获得大豆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基因4个成员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序列,以大豆叶片和根中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获得Glyma10g03740和Glyma02g16010基因,二者大小均为1638 bp,基因结构相似;获得Glyma16g27210和Glyma02g08180基因,二者结构相似,基因大小均为1506 bp。系统进化分析显示,Glyma10g03740/Glyma02g16010和Glyma16g27210/Glyma02g08180蛋白聚类于不同分支,但分别都与豇豆、尖叶菜豆和芸豆亲缘关系最近。4个成员的结构域相同,均含有FAD/NAD-binding_dom结构域和Pyr_nucl-dis_OxRdtase_dimer结构域。三级结构显示Glyma16g27210和Glyma02g08180构象相似,Glyma10g03740和Glyma02g16010构象相似,4个蛋白均以二聚体结构存在,互作蛋白完全相同,包括2个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和8个硫氧还蛋白。RT-qPCR方法分析GRs基因对连作逆境的响应,结果显示,在连作胁迫下,敏感品种HF55的GRs基因表达在根中启动较早(出苗后15 d内),而叶片中启动较晚,出苗后45 d时表达仍呈上升趋势;对于抗性品种KX8,根和叶片中GRs基因各成员均在出苗后15~45 d表达量达到最高,30 d时根中GRs基因总表达量增加达19.03倍,叶片中GRs基因总表达量增加2.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谷胱甘肽还原酶 连作逆境 基因扩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DNA测序的连作大豆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研究
9
作者 曲晓华 戴艳婷 赵晓燕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2-640,共9页
为寻找连作障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联系,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的角度研究大豆连作障碍的机理,以大豆正茬、连作4,6,8和10年的大豆盛花期土体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6S/18S rDNA PCR-DGGE方法,对比连作不同年份土壤中细菌和真菌... 为寻找连作障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联系,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的角度研究大豆连作障碍的机理,以大豆正茬、连作4,6,8和10年的大豆盛花期土体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6S/18S rDNA PCR-DGGE方法,对比连作不同年份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种群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对差异性电泳条带进行测序比对。结果显示:聚类分析表明,连作不同年份的土体土聚在一簇,根际土聚在另一簇,土体土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于根际土壤;16S rDNA的DGGE图谱表明,土体细菌群落没有发现明显的条带变化,根际细菌种群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变化较大的细菌种群经序列比对表明多为Proteobacterium,是一种固氮菌;18S rDNA的DGGE图谱表明,各处理间真菌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和变化,不同处理间一些条带出现或消失,变化较大的真菌种群经序列比对表明多为Trichosporon pullulans、Temellomycete、Phoma sp.、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Trichosporon pullulans和Cyathus striatus。结果说明细菌和真菌的根际效应很明显,连作大豆细菌种群变化不大,对真菌种群结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大豆连作障碍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连作 土壤微生物 细菌 真菌 种群结构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连作障碍机制研究初报 被引量:108
10
作者 于广武 许艳丽 +2 位作者 刘晓冰 王光华 鲁振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7-243,共7页
大豆连作减产早已为生产实践所证实。本文在对连作大豆减产规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大豆—土壤两个生态系统出发,对减产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导致大豆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是由土壤营养元素亏缺,物理、化学及生物活性改变,病虫害加剧等原... 大豆连作减产早已为生产实践所证实。本文在对连作大豆减产规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大豆—土壤两个生态系统出发,对减产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导致大豆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是由土壤营养元素亏缺,物理、化学及生物活性改变,病虫害加剧等原因综合作用于大豆,使大豆生育受阻,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连作 障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地上部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的鉴定 被引量:91
11
作者 韩丽梅 沈其荣 +2 位作者 鞠会艳 阎石 阎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425-1432,共8页
研究了重迎茬大豆花荚期植株地上部水浸液及其提取物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并鉴定了有明显化感作用组分的物质。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比 ,0 .1 0 g DW/ ml重茬大豆水浸液显著地抑制了大豆胚根生长 ;3 .75× 1 0 - 2g D... 研究了重迎茬大豆花荚期植株地上部水浸液及其提取物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并鉴定了有明显化感作用组分的物质。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比 ,0 .1 0 g DW/ ml重茬大豆水浸液显著地抑制了大豆胚根生长 ;3 .75× 1 0 - 2g DW/ ml、7.5 0× 1 0 - 2 g DW/ ml正茬、重茬、迎茬大豆水浸液对砂培大豆苗的生长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 ;重茬、正茬大豆水浸液乙酸乙酯提取的酸性组分、XAD-4树脂提取组分 ,在 0 .6~ 1 .2 g DW/ ml浓度下 ,对大豆种子萌发初期的萌发率及萌发过程中的胚根生长亦表现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 ;重茬水浸液乙酸乙酯提取的中性、碱性组分在 1 .2 g DW/ ml浓度下 ,对大豆胚根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上述各组分化感作用大小随组分浓度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浓度处理下水浸液及其提取物的化感抑制作用有重茬大于正茬的趋势 ,统计检验差异均不显著。 GC-MS鉴定结果显示 ,正茬、重茬乙酸乙酯酸性组分、XAD-4树脂提取组分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 :丁二酸、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肉桂酸、2 -甲基苯酚、2 -甲氧基 -4-乙烯基苯酚、间苯三酚、2 -甲基苯甲醛、3 -甲基苯甲醛、5 ,6,7,7a-四氢 -4,4,7a-三甲基 -2 (4 H) -苯并呋喃酮、2 ,4-戊二烯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地上部水浸液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鉴定 GC-MS分析 重迎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根茬腐解产物的鉴定及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9
12
作者 韩丽梅 王树起 +3 位作者 鞠会艳 阎雪 阎飞 杨振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71-778,共8页
采用 GC-MS分析法鉴定了培养试验获得的大豆根茬腐解 2周、4周产生的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组分产物 ,并对腐解 2周、4周、8周各组分产物进行了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根茬腐解产物 (含微生物菌源根际土中的有机化合物 )十分丰... 采用 GC-MS分析法鉴定了培养试验获得的大豆根茬腐解 2周、4周产生的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组分产物 ,并对腐解 2周、4周、8周各组分产物进行了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根茬腐解产物 (含微生物菌源根际土中的有机化合物 )十分丰富 ,有酸类、酯类、醇类、醛类、酚类、酮类、烃类等物质 ,其中有些有机化合物已被研究证明是化感物质 ,还有些未见报道 ;不同腐解时间产生的有机化合物有一定差异 ;对腐解产物进行生物检测试验 ,发现大豆根茬腐解 2周、4周、8周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其酸性、碱性组分均抑制了大豆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 ;根茬腐解产物酸、碱性组分处理的胚根长与对照比较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酸性组分的化感抑制作用大于碱性组分。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茬 腐解产物 GC-MS分析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重迎茬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杨庆凯 宁海龙 +3 位作者 周育中 许艳丽 刘发 王继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0,共4页
本文通过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不同轮作方式的定位试验 ,研究了重迎茬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二者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试验点 ,迎茬对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脂肪总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性。迎茬大豆的脂肪含量略有增加 ,并且不同... 本文通过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不同轮作方式的定位试验 ,研究了重迎茬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二者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试验点 ,迎茬对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脂肪总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性。迎茬大豆的脂肪含量略有增加 ,并且不同迎茬轮作方式的影响幅度不同。重茬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 ,并且增加幅度随着重茬年限增长而加大。在短期内 (重茬 2年 ) ,重茬对脂肪含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性 ,在重茬 3年以后 ,重茬使脂肪含量降低 ,并且降低幅度随重茬年份增长而加大。重茬使蛋白质与脂肪总量增加 ,增加幅度随重茬年份增长而加大 (重茬 2年以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重迎茬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生态条件 化学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甲烷土壤灭菌对大豆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阮维斌 王敬国 +3 位作者 张福锁 李小鸣 王玉峰 宿庆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59-764,共6页
利用溴甲烷田间土壤灭菌 ,研究灭菌对正茬、重茬大豆苗期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灭菌处理后重茬 (连续种植 3a)地大豆根系生长良好 ,根系形态明显改善 ,总根长、主根长、植株鲜重和根瘤数增加、孢囊线虫孢囊数为0。而灭... 利用溴甲烷田间土壤灭菌 ,研究灭菌对正茬、重茬大豆苗期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灭菌处理后重茬 (连续种植 3a)地大豆根系生长良好 ,根系形态明显改善 ,总根长、主根长、植株鲜重和根瘤数增加、孢囊线虫孢囊数为0。而灭菌处理后 ,正茬地大豆根系前期生长受到一定抑制 ,主根长、总根长、植株鲜重和侧根数有降低的趋势 ,但随时间推移 ,抑制幅度降低。溴甲烷处理促进大豆结瘤。灭菌后 ,重茬大豆与正茬大豆根系生长差异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溴甲烷 灭菌 连作障碍 苗期 根系生长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连作下土壤环境条件变化的概述 被引量:36
15
作者 王金龙 徐冉 +1 位作者 陈存来 王彩洁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7-371,共5页
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对大豆连作障碍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尚有争论。本文就大豆连作障碍机理研究作简要概述,目的是为解决大豆连作障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连作障碍 障碍机理 土壤环境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连作对土体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5
16
作者 李春格 李晓鸣 王敬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44-1150,共7页
试验采用Biolog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大豆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和土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AWCD均显著高于土体。在结荚期迎茬和连作8... 试验采用Biolog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大豆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和土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AWCD均显著高于土体。在结荚期迎茬和连作8a的土体微生物多样性、AWCD均高于正茬和连作4a土体;在收获期正茬和迎茬处理的土体微生物多样性、AWCD高于连作4a和8a。结荚期迎茬、连作4a和8a处理的根际微生物群落AWCD均显著高于收获期,说明在大豆植株生长旺盛的结荚期微生物群落的根际效应比收获期更明显。在这两个生长期降解氨基酸,糖类和羧酸类碳源的微生物可能是连作影响的主要土体微生物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土壤 微生物群落 连作障碍 BIOL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对大豆根部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9
17
作者 邹莉 袁晓颖 +1 位作者 李玲 王欣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30,共4页
研究了正茬与连作大豆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总数占绝对优势,连作低于正茬。放线菌数量总体变化幅度不大,真菌数量有显著变化,连作明显高于正茬。连作使土壤pH、含水率和微生物主要生理类群数量明显下降,土... 研究了正茬与连作大豆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总数占绝对优势,连作低于正茬。放线菌数量总体变化幅度不大,真菌数量有显著变化,连作明显高于正茬。连作使土壤pH、含水率和微生物主要生理类群数量明显下降,土壤肥力降低。无论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正茬及连作大豆根际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大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黑土大豆轮作与连作不同年限土壤酶活性及相关肥力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树起 韩晓增 +3 位作者 乔云发 王守宇 李晓慧 许艳丽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1-615,共5页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寒地黑土大豆轮作与连作不同年限土壤酶活性与相关肥力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和土壤C、N和C/N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轮作与连作不同年限,土壤酶活性、有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寒地黑土大豆轮作与连作不同年限土壤酶活性与相关肥力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和土壤C、N和C/N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轮作与连作不同年限,土壤酶活性、有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和土壤C、N及C/N均有较大变化,与正茬相比,迎茬、连作土壤酶活性均降低,其中连作二年,脲酶、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降低幅度最大,分别比正茬降低了29.6%、51.0%和41.9%;土壤C、N和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也是大豆连作二年降低最多,分别比正茬降低了18.0%、35.3%和40.4%、53.6%、41.3%,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C、N及有效养分含量均有所恢复,但大豆长期连作,上述各种成分又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与土壤C、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脲酶、转化酶、磷酸酶与各种养分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大豆连作使土壤酶活性降低,有效养分含量下降,是造成大豆连作障碍而导致大豆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 土壤养分 轮作 连作 大豆 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和种间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57
19
作者 雍太文 刘小明 +5 位作者 宋春 周丽 李星辰 杨峰 王小春 杨文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9-667,共9页
为探寻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作物间的资源竞争关系,揭示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增产机理,本研究以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简称玉豆套作)为对象,通过2 a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玉豆套作带状连作(A1)、玉豆套作带状轮作(A2)、玉豆套作等行距种植(A3)... 为探寻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作物间的资源竞争关系,揭示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增产机理,本研究以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简称玉豆套作)为对象,通过2 a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玉豆套作带状连作(A1)、玉豆套作带状轮作(A2)、玉豆套作等行距种植(A3)、玉米单作(A4)、大豆单作(A5)5种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的产量、养分吸收及种间竞争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和等行距种植相比,带状种植的玉米产量降低、大豆产量显著增加,A2的大豆产量分别比A5和A3高25.5%和89.2%。与带状连作相比,带状轮作促进玉米增产和对N、P、K的吸收,玉米籽粒产量及植株N、P、K的吸收总量分别提高7.5%、18.5%、9.1%、14.1%。与大豆单作相比,带状套作显著增加了大豆的经济系数和养分收获指数,A2的经济系数和植株N、P、K收获指数分别增加40.9%、11.9%、20.6%、39.9%。带状种植方式下,玉米对N、P、K的竞争力弱于大豆(Ams<0,CRms<1),但带状轮作提高了玉米的种间竞争力和营养竞争比率。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相对带状连作和等行距种植,带状轮作种植有利于玉米与大豆间的和谐共生,促进了玉米、大豆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了系统的产量和土地当量比率(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套作 连作 轮作 产量 养分吸收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障碍因素对大豆养分吸收和固氮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1
20
作者 阮维斌 王敬国 张福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9,共8页
采用分室装置 ,利用不同孔径的膜研究大豆连作条件下 ,化感物质、土壤有害生物和大豆胞囊线虫等因素不断累加对植株生长、生物固氮作用和矿质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各因素不断累加 ,植株的地上部、根系和根瘤干重逐渐降... 采用分室装置 ,利用不同孔径的膜研究大豆连作条件下 ,化感物质、土壤有害生物和大豆胞囊线虫等因素不断累加对植株生长、生物固氮作用和矿质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各因素不断累加 ,植株的地上部、根系和根瘤干重逐渐降低 ;除 Ca元素外 ,植株组织的 P、K等矿质元素单位含量下降 ,吸收总量下降 ,地上部分配的养分比例下降。在化感物质和土壤有害生物因素的基础上接种线虫 ,对生物固氮和矿质养分的吸收和分配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因素 大豆 养分吸收 固氮作用 影响 胞囊线虫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