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wards Breaking through Bottlenecks of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1
作者 Chen Huih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5-289,共5页
With the effective measure of curriculum maturity,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bottleneck period,ultimately providing an ex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effective study on subs... With the effective measure of curriculum maturity,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bottleneck period,ultimately providing an ex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effective study on substance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quality evaluation b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which encourages the quality-oriented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thus forming a substantive breakthrough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课程 课程开发 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成熟度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产教融合:内涵、难点与突破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宏强 岳炫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6-50,共5页
产教融合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则转变为指导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应在观念上重视产教融合的思维性和方法性,在组织形态上促进“以点带面、以链成片”的产教... 产教融合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则转变为指导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应在观念上重视产教融合的思维性和方法性,在组织形态上促进“以点带面、以链成片”的产教融合新格局的形成,在实施模式上促进普适性模式的本土化和再创新。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实施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中还存在高质量的治理模式、组织实施、绩效目标三个关键难题,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形式和功能、数量和实效的关系。为此,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产教融合,要促进产教融合能力和自主办学权力相统一;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绩评价改革;以组织治理改革发挥联合体、共同体功能;优化政府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17
3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1,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新质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生产逻辑上聚焦新质生产的变革成效,在治理逻辑上助推新质治理的向善发展。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强化顶层设计,创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长效机制;重塑育人方案,确立基于创新能力生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创新协同,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打造;聚焦跨界属性,提升在新质社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功能效应、价值审思与优化空间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芳芳 闫志军 +1 位作者 高绣叶 臧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机制有待优化、助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尚待拓宽、助力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亟待创新以及辐射职业教育吸引力效应功能仍需加强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优化教学能力比赛功能的路径:建立比赛与日常教学和基层教研的互动机制;完善行动导向的教学标准,健全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建立比赛结果与教学质量之间的解释模型;建立教学能力比赛的过程性监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 职教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国战略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德全 彭洪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在本质要义上要求“质”与“量”双向维度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在本质要义上要求“质”与“量”双向维度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作为一项涉及多元利益相关参与主体的系统性工程,在基本特征上以适应和引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劳动需求为社会表征、以彰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类型属性为教育表征、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价值表征。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强教育”、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科技”、以赋能每个个体高质量发展“强人才”,进而实现“教育强”“科技强”“人才强”的强国战略。为此,宏观层面要以政策制度顶层设计牵引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观层面要以数字产业转型升级激活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微观层面要以关键办学能力提升驱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战略 高等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本科发展的问题域与消解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宇文 刘艳琴 白雪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5,共10页
发展职教本科是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但是,职教本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基于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将什么是真正的职教本科、高职院校升格为职教本科的根本性变化是什么、什么是职教本科文... 发展职教本科是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但是,职教本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基于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将什么是真正的职教本科、高职院校升格为职教本科的根本性变化是什么、什么是职教本科文化、职教本科应有的精神气质是什么以及什么是职教本科最为适切的治理等作为职教本科发展的问题域进行深入阐释与分析。职教本科发展问题域的消解,需要以类型特征与层次边界为把握职教本科本质的关键要点,以理念突破与开放创新为廓清职教本科根本变化的基本路径,以继承传统与打造共识为明确职教本科内涵的主要做法,以彰显特色与重构内涵为形塑职教本科精神气质的具体指向,以权力配置与制度安排为探索职教本科适切治理的根本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本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升格 精神气质 适切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的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晓 钱鉴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1,共9页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提出的重要教育改革内容,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稳步扩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加快提高国家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提出的重要教育改革内容,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稳步扩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加快提高国家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开辟高等教育对技能精英选育评通道的重要之举。作为我国自上而下设计并推进的新兴事物,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既要关注微观的学校办学实践,又要兼顾宏观的政策推动。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仍面临着稳步发展的政策导向与快速扩张的实践需求、择适而办的发展逻辑与盲目升格的实践动力以及职教特色的类型发展与摇摆不定的实践路径三重冲突,需要以下放地方自主办学权限为突破,聚焦区域发展规划个性办学布局;以完善学校办学评价标准为核心,针对主体差异打造独特办学路径;以优化“双高计划”遴选条件为抓手,围绕职教特色探寻类型办学内涵;以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为重点,对接产业发展夯实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本科教育 高质量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尹玉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双师双能”培育现代匠才;聚焦科创属性、科技赋能、科教融汇,提高科技支撑力;推进高质量教育教学,确保民生保障力;加强协同育人能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加强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高效协同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育创新活力;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打造职教“金师”;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提升“双师”素质的内驱力;营造正面社会舆论氛围,提高教师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巴特尔 刘延翠 路宝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6,112,共7页
教育家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为建设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精神引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有待加强、专业核心能力不足与社... 教育家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为建设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精神引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有待加强、专业核心能力不足与社会服务意识欠缺等。基于教育家精神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优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有助于增强“双师型”教师的精神信念,引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问题审视与发展路径——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远 许朝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36,共8页
依托产业学院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发展的重点之一。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从合规制性、合规范性、合文化-认知性三方面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 依托产业学院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发展的重点之一。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从合规制性、合规范性、合文化-认知性三方面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规制性欠缺、规范性不足、文化—认知性薄弱等问题,需要从加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法律研究和规制、完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运行规范、促进高职产业学院建设的共同认知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开辟实践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关联、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11
作者 龙献忠 黄明勇 李莹莹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质态和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较强的关联耦合,二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孵化、文化创新等方面存在相互契合、相互促进...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质态和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较强的关联耦合,二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孵化、文化创新等方面存在相互契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从价值意蕴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指引、注入新动能以及催生新变革。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引领新质生产力创新科技,构筑科学研究高地;布局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逻辑关联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创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兴洲 龙语兮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共11页
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于支持和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遵循指标体系创建的普遍原则和常规做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创建应当以基本概念为逻辑起点,抓住“可比”“领先”“... 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于支持和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遵循指标体系创建的普遍原则和常规做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创建应当以基本概念为逻辑起点,抓住“可比”“领先”“特色”三个衡量要点,在一定质量观、教育观和评价观的指导下,依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意蕴、政策规定、评估经验进行创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应当全面评估职业教育发展在背景、输入、过程、输出各维度的高质量,具体可分解为基础条件、核心机制、内生能力、办学成效、社会贡献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观测点,突出“充裕度”“协调性”“类型化”“认可性”“服务力”等多元评估关注点,体现量化和质性相结合、分值评定与等级判定相综合的评价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成效、现实困境与调适路径——基于首期“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21,共7页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首期“双高计划”建设中,专业群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站...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首期“双高计划”建设中,专业群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站在第二期“双高计划”建设的新起点,对专业群建设困境进行多维解构,发现仍存在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治理底层逻辑不清晰、资源整合缺乏系统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促进第二期“双高计划”中专业群建设实现突破创新,应发挥复杂系统要素协同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群生态系统;优化群内要素协同演化网络,充分发挥专业群协同创新溢出效应;明晰多元利益主体治理权限,提升专业群生态系统治理整体效能;聚焦发展情境建立有效评价,加快推进专业群整体生态协同优化。在的现实困境,立足第二期“双高计划”启动的现实背景,围绕职业教育服务新发展格局的使命,探讨教育强国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的调适路径,以期推进专业群建设的能级提升,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群 院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二元体系: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协同创新的“汉堡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莉花 占梦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3-82,共10页
面对劳动世界、教育体系和个人需求端的新诉求和新挑战,教育领域之间的协同和融通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中,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协同创新超越了传统二元体系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有助于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体系的优化。... 面对劳动世界、教育体系和个人需求端的新诉求和新挑战,教育领域之间的协同和融通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中,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协同创新超越了传统二元体系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有助于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体系的优化。德国近年来着力于建设渗透、融通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协同的“汉堡模式”尤具特色。该模式在制度设计上,打破教育区隔,实现职普协同;在办学体制上,各方资源互惠,提供多样化选择;在课程教学上,多元优势整合,塑造职普复合能力。基于德国经验,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协同创新应丰富教育选择、多样供给,等价供应、优势互补,衔接沟通、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术教育 协同创新 “三教”统筹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 职普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形态、机制与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旻 陈晓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均衡布局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是促进区域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公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采用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莫兰指数测算我国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结果表明,优质校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全国范围广泛分布基础上的... 均衡布局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是促进区域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公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采用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莫兰指数测算我国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结果表明,优质校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全国范围广泛分布基础上的集聚状态,即广泛性与不平衡性并存、关联性与集聚性并存、多种关联模式并存。全国七大地理区域的优质校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其集聚在东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成为明显的洼地;集聚主要发生在直辖市和省会等较发达城市,偏远城市成为空白区。进一步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实证分析高职教育资源空间分布机制的结果显示:多重政策共同影响优质校分布,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布局体现着国家和地方意志;职业教育优质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种不同类型教育之间存在竞合关系;人口规模、结构与素质均对高职教育产生重要作用。在教育强国建设及“新双高计划”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发挥优质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应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均衡视域下的差异化发展;坚持优质资源共享,发挥热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特色发展,实现职教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优质校 教育资源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养邑 马婷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共6页
高等教育是国家最宝贵的创新型资源,具有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独特优势。新质生产力彰显出全新生产驱动内力、生产全新要素和生产价值旨趣的新质态。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在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 高等教育是国家最宝贵的创新型资源,具有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独特优势。新质生产力彰显出全新生产驱动内力、生产全新要素和生产价值旨趣的新质态。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在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的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只有立足新主体、新介质、新对象,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知识、技术和产业协同的最大优势,释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不竭动能。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是:创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调整学科结构,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在优势;加速人才培养,蓄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资本;创新产教融合格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扩大教育开放,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质生产力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学科结构 产教融合 教育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价值诉求、逻辑遵循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德全 曹渡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57,共8页
西部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职普融通,职普融通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的关键在教材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承载了更多的价值诉求,加快职普融通教材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是西部... 西部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职普融通,职普融通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的关键在教材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承载了更多的价值诉求,加快职普融通教材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是西部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更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程,要遵循“区域适配”的社会逻辑、“多元一体”的文化逻辑,以及“知行合一”的教育逻辑,进而以教材为载体打破职普分离的壁垒,精准满足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未来,西部地区职普融通教材建设要以“素质提升”为目标,以“理实共融”为重点,以“区域特色”为资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持久的教育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 职普融通 职业教育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人口高质量发展:应然逻辑与使然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旭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人口高质量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提出了战略性要求。在破解少子化、老龄化以及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方面,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职业教育赋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逻辑在于:人口高质量发展创新理论的内在要求,“两种生产”... 人口高质量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提出了战略性要求。在破解少子化、老龄化以及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方面,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职业教育赋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逻辑在于:人口高质量发展创新理论的内在要求,“两种生产”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逻辑必然,发挥技术技能溢出效应的现实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应促进职普生态性融通,缓解教育焦虑;推进职业教育适老化改革,激发长寿红利;促进职业教育在地化发展,增强区域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口高质量发展 职普融通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国大数据分析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匹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如荣 张可 周晶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7-73,共7页
聚焦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面向产业需求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高技能人才支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使命。基于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高职状态数据库等数据来源及大数据模... 聚焦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面向产业需求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高技能人才支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使命。基于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高职状态数据库等数据来源及大数据模型对高职教育人才供需匹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基于专业布点数据,分析各地高职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紧密度;基于招生结构的变化,考察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匹配度;基于就业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高职教育人才供给质量以及供需匹配情况。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整体统筹规划,注重跨地区协作,以优质资源共享平衡区域差异;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立足人才培养为本,持续优化以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布局 产业结构 匹配度 就业质量 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双高”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分类评价:现实诉求、实施框架与行动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晓 刘晓宁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1,共9页
分类评价已成为我国“双高计划”建设提质增效、增值赋能形成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依据。基于国家“双高计划”整体评价范式统一、指标异化的省思以及高职教育多元化发展现实、多层次服务面向诉求,如何使双高院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成为... 分类评价已成为我国“双高计划”建设提质增效、增值赋能形成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依据。基于国家“双高计划”整体评价范式统一、指标异化的省思以及高职教育多元化发展现实、多层次服务面向诉求,如何使双高院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成为高职教育需要直面的时代之问、社会之问。分类评价作为能够充分尊重办学规律、引领内涵发展的科学方法,为第二期“双高计划”理性建设提供新思路。对此,以比较优势为前提、以增量思维为导向、以动态诊断为抓手,架构分类评价的价值理念,并分层次、分赛道、分面向系统观察分类评价相关指标,形成覆盖“入口—过程—出口”的闭环式、全域化、柔性化行动机制,促进“双高计划”实现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新双高 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