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群血蜱和长角血蜱ITS-2、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变异与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古小彬 余增莹 +4 位作者 杨光友 孙家刚 魏洪 李开均 王淑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6-754,共9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基因(COⅡ)片段,并进行测序,进而分析其基因变异与系统发育。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的ITS-2、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的大小存在差异,长角血蜱3种基因分别为361、479和647bp,嗜群血蜱基因分别为354、474和661bp。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ITS-2、COⅠ和CO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4.2%、89.0%和88.4%。以3种基因构建的NJ进化树中,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均聚类。因此,认为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间ITS-2、COI和COII基因间变异较小,它们是血蜱属中亲缘关系较近的2个有效种,支持传统形态学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角血蜱 嗜群血蜱 ITS-2 COⅠ coⅱ 序列变异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霉素A抑制PC12细胞线粒体COⅡ基因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邱小忠 欧阳钧 +5 位作者 余磊 张黎声 陆云涛 陈瑗 周玫 钟世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抗霉素 A(一种能提高线粒体内活性氧水平的线粒体抑制剂 )处理 PC12细胞 ,利用血细胞计数、台盼蓝排除法以及 MTT法进行细胞活性检测。实验证明 ,当抗霉素 A的浓度达到 15 0 μmol/L时 ,PC12细胞开始出现损伤 ;进一步采用... 采用不同浓度的抗霉素 A(一种能提高线粒体内活性氧水平的线粒体抑制剂 )处理 PC12细胞 ,利用血细胞计数、台盼蓝排除法以及 MTT法进行细胞活性检测。实验证明 ,当抗霉素 A的浓度达到 15 0 μmol/L时 ,PC12细胞开始出现损伤 ;进一步采用 RNA斑点杂交和 RT-PCR技术分析发现抗霉素 A所致的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内细胞色素 C氧化酶亚基 (CO )基因表达下降有关。本研究证实线粒体介导的活性氧的产生能早期诱导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的改变 ,逐步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霉素A PCI2细胞 线粒体 coⅱ 基因表达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活性氧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蚜细胞色素氧化酶Ⅱ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捕食性天敌昆虫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高红秀 韩岚岚 +2 位作者 赵奎军 樊东 刘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4-758,共5页
利用通用引物,对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umura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测得的序列长度为810 bp,并与已在GenBank上登录的其他蚜虫COⅡ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其同源性,同时将该序列在GenBank进行了登记(... 利用通用引物,对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umura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测得的序列长度为810 bp,并与已在GenBank上登录的其他蚜虫COⅡ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其同源性,同时将该序列在GenBank进行了登记(登录号为DQ265743)。根据此片段的碱基序列设计了1对大豆蚜特异引物,其扩增片段约为270 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引物只对大豆蚜具有扩增能力,对其他相关蚜虫种类不具有扩增效果;并用此引物对大豆蚜捕食性天敌进行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取食过大豆蚜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幼虫以及小花蝽Orius similes成虫和幼虫等捕食性昆虫的中肠中均能检测到大豆蚜的DNA片段;而在未取食蚜虫的上述天敌中却未能扩增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 克隆 天敌 捕食性昆虫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甲基槲皮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毛张凡 孙宗全 杜心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研究五甲基槲皮素(PMQ)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诱导的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试验持续21 d。①空白组:每晨生理盐水灌胃;②PMQ组:每晨PMQ 50 mg.kg-1灌胃;③AngⅡ组:于d 15开始皮下注射Ang... 目的研究五甲基槲皮素(PMQ)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诱导的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试验持续21 d。①空白组:每晨生理盐水灌胃;②PMQ组:每晨PMQ 50 mg.kg-1灌胃;③AngⅡ组:于d 15开始皮下注射AngⅡ288μg.kg-1.d-1;④PMQ+AngⅡ组:PMQ和AngⅡ处理同前;⑤溶剂+AngⅡ组:每晨溶剂灌胃,AngⅡ处理同前。d 22处死大鼠,测量心肌羟脯氨酸含量,SOD活力、MDA含量,RT-PCR检测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NADPH oxidase亚单位Nox2和p47phox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测collagenⅠ、colla-genⅢ容积分数(CVF)及其比值CVFⅠ/CVFⅢ。结果AngⅡ能明显提高大鼠心肌羟脯氨酸含量,上调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NADPHoxidase亚单位Nox2和p47phox的mRNA表达,增加collagenⅠ、Ⅲ容积分数及CVFⅠ/CVFⅢ比值,并降低心肌SOD活力、增加MDA含量。PMQ能明显抑制AngⅡ引起的上述改变。结论PMQ能对抗AngⅡ引起的心肌间质纤维化,此效应可能与其抗氧化及下调NADPH oxidase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甲基槲皮素 血管紧张素 纤维化 心肌重构 NADPH oxid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地区二尾蛱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Ⅱ的DNA序列差异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戎疆 万宏 +1 位作者 雷光春 李绍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5-779,共5页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二尾蛱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Ⅱ (COⅡ )DNA部分序列的比较分析 ,研究了二尾蛱蝶的遗传分化以及台湾海峡对其分化的影响。台湾和大陆二尾蛱蝶的COⅡ基因有0 75 %~ 1%的差异 ,估算其分化时间大约在 37 5~ 5 0万年...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二尾蛱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Ⅱ (COⅡ )DNA部分序列的比较分析 ,研究了二尾蛱蝶的遗传分化以及台湾海峡对其分化的影响。台湾和大陆二尾蛱蝶的COⅡ基因有0 75 %~ 1%的差异 ,估算其分化时间大约在 37 5~ 5 0万年前 ,台湾海峡可能有效地阻隔了两岸二尾蛱蝶的基因交流 ;台湾和大陆二尾蛱蝶间明显的基因差异可能与它们分属不同亚种有关 ,而大陆上不同地区的二尾蛱蝶也有较大的基因差异 ,推测大陆二尾蛱蝶可能存在 2个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尾蛱蝶 细胞色素氧化酶 遗传分化 台湾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肝星状细胞内NADPH氧化酶的活化及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涛 何文华 +4 位作者 朱萱 黄雯 余珊珊 陈标 黄德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分析熊果酸(U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起肝星状细胞(HSC)NADPH氧化酶(NOX)激活及其下游的PI3K/Akt、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培养激活的HSC-T6细胞株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AngⅡ组,给予AngⅡ(1μmol/L)刺激细胞;各干预... 目的分析熊果酸(U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起肝星状细胞(HSC)NADPH氧化酶(NOX)激活及其下游的PI3K/Akt、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培养激活的HSC-T6细胞株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AngⅡ组,给予AngⅡ(1μmol/L)刺激细胞;各干预组分别给予UA(50μmol/L)、NOX抑制剂DPI(20μmol/L)、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10μmol/L)预处理30 min,再加入AngⅡ处理不同时间。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膜上NOX亚基p47Phox蛋白、细胞总PI3K蛋白和磷酸化的Akt、P38MAPK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UA对AngⅡ诱导的Ⅰ型胶原表达,CCK-8比色法检测HSC-T6的增殖率。结果用AngⅡ处理15 min后,细胞膜上p47phox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给予UA及DPI进行干预后,细胞膜上p47phox蛋白的表达较AngⅡ组明显降低(P<0.05)。用AngⅡ处理30 min后,PI3K、p-Akt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分别给予UA、LY294002、DPI进行干预后,PI3K、p-Akt蛋白的表达较AngⅡ组均降低(P<0.05)。用AngⅡ处理30 min后,p-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给予UA、SB203580、DPI干预后,p-P38MAPK蛋白的表达较AngⅡ组明显降低(P<0.05)。AngⅡ处理12 h后,Ⅰ型胶原的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给予UA、DPI、SB203580、LY294002干预后,Ⅰ型胶原的mRNA表达较AngⅡ组均明显降低(P<0.05)。AngⅡ刺激12、24、48 h后,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分别给予UA、DPI、SB203580、LY294002干预后,细胞增殖率均低于AngⅡ组(P<0.05)。结论 UA能够通过抑制NOX活化阻断AngⅡ在肝星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血管紧张素 熊果酸 NADPH氧化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化瘀Ⅱ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Bcl-2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毛德文 邱华 +2 位作者 农朝赞 刘洁 石清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解毒化瘀Ⅱ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Bcl-2、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SPF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 目的通过观察解毒化瘀Ⅱ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Bcl-2、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SPF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高剂量组,安宫牛黄丸组,乳果糖组;造模前3d开始灌胃给药,共给药5.5d;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Bcl-2表达及细胞色素C在肝线粒体和细胞质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线粒体内Bcl-2表达强度显著降低,细胞色素C在细胞质中的表达增强,在线粒体中的表达减弱;解毒化瘀Ⅱ方能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内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色素C从肝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解毒化瘀Ⅱ方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有可能是通过增强肝细胞线粒体Bcl-2表达,抑制肝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阻止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抑制肝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 急性肝衰竭 线粒体 BCL-2 细胞色素C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黄酮合成酶Ⅱ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8
8
作者 乔小燕 马春雷 陈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7-354,共8页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茶叶中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酶基因—黄酮合成酶Ⅱ,该基因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在GenBank登录号为FJ169499。黄酮合成酶ⅡcDNA全长序列1824bp,其中1605bp为编码区,编码53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0.4kD。通...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茶叶中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酶基因—黄酮合成酶Ⅱ,该基因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在GenBank登录号为FJ169499。黄酮合成酶ⅡcDNA全长序列1824bp,其中1605bp为编码区,编码53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0.4kD。通过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黄酮合成酶Ⅱ在茶树一芽二叶春梢、当季成熟叶、花瓣、花蕊、种子中都有表达,成熟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四种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黄酮合成酶 实时荧光PCR 细胞色素P450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等8种野生哺乳动物蛔虫的线粒体COXⅠ和COXⅡ基因的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牛李丽 陈世界 +9 位作者 汪涛 古小彬 严玉宝 余华 邓家波 严慧娟 余星明 陈维刚 王淑贤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45-1650,共6页
为了探讨寄生于大熊猫、小熊猫、北极熊、棕熊东北亚种、棕熊西藏亚种、黑熊四川亚种、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蛔虫的分类地位,采用PCR技术扩增了这些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蛔虫的线粒体COXⅠ、COXⅡ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同源性序列... 为了探讨寄生于大熊猫、小熊猫、北极熊、棕熊东北亚种、棕熊西藏亚种、黑熊四川亚种、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蛔虫的分类地位,采用PCR技术扩增了这些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蛔虫的线粒体COXⅠ、COXⅡ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同源性序列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8种野生哺乳动物蛔虫的COXⅠ、COXⅡ基因长度均分别为393和582bp,其中大熊猫与小熊猫及4种熊科动物蛔虫COXⅠ和COX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4.8%~95.0%和94.9%~95.5%;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蛔虫的COXⅠ、COX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9.8%和99.5%。分子系统树(NJ/MP/ML)表明,寄生在大熊猫、小熊猫和4种熊科动物体内的蛔虫均为贝蛔属(Baylisascaris)蛔虫;而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寄生的蛔虫应为蛔属(Ascaris)蛔虫。同时,分析结果也揭示了蛔虫与宿主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野生哺乳动物 蛔虫 线粒体 COXⅠ COX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蚊虫线粒体COⅡ基因的分子进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朝晖 王金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7-460,共4页
测定和比较了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基因全序列,并与其他几种蚊虫的CO 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根据CO 基因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对这些蚊虫的进化年代及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这3种蚊虫以中华按蚊... 测定和比较了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基因全序列,并与其他几种蚊虫的CO 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根据CO 基因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对这些蚊虫的进化年代及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这3种蚊虫以中华按蚊比较原始,在CO 分子结构上,白纹伊蚊与致倦库蚊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CO 基因是蚊类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有效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白纹伊蚊 致倦库蚊 线粒体 coⅱ基因 分子进化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黄连苷Ⅱ对脑缺血损伤后血清自由基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丹 赵丽 +2 位作者 郭云良 逄芳芳 常翠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7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胡黄连苷Ⅱ在大鼠脑缺血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最佳治疗剂量和时间窗。方法: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前脑缺血模型,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分组,经腹腔注射胡黄连苷Ⅱ干预治疗,并通过硫代巴比妥酸法、硝酸还...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胡黄连苷Ⅱ在大鼠脑缺血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最佳治疗剂量和时间窗。方法: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前脑缺血模型,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分组,经腹腔注射胡黄连苷Ⅱ干预治疗,并通过硫代巴比妥酸法、硝酸还原酶法和光化学方法分别测定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化学比色法和光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胡黄连苷Ⅱ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和剂量,根据血清中MDA、NO和H2O2的含量分析,分别为1.5 h/10 mg、1.5 h/20 mg和1.5 h/10mg;根据血清中SOD、GSHPx和CAT的活性分析,分别为1.5 h/20 mg、1.5 h/10 mg和1.5 h/20 mg。结论:根据用药剂量最小化和治疗时间窗最大化的原则综合评价,胡黄连苷Ⅱ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和剂量为脑缺血1.5 h腹腔注射10~20 mg/kg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黄连苷 脑缺血 剂量 时间窗 自由基 抗氧化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Ⅱ对腹膜间皮细胞ROS和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家云 刘章锁 +3 位作者 马沙 娄丹 王宜娟 卢丹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AngⅡ对腹膜间皮细胞ROS和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表达的影响及二代腹膜间皮细胞经黄芪注射液(AGI)预处理后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至2代,静止24 h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AngⅡ(10-7mol/L)组(B组... 目的探讨AngⅡ对腹膜间皮细胞ROS和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表达的影响及二代腹膜间皮细胞经黄芪注射液(AGI)预处理后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至2代,静止24 h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AngⅡ(10-7mol/L)组(B组),AngⅡ+AGI(2 g/mL)组(C组),AngⅡ+AGI(1 g/mL)组(D组)。用荧光染料(DCF)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RT-PCR检测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47phox的蛋白表达。结果①AngⅡ可显著增加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OS产生,刺激20 min后,ROS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AGI可显著抑制AngⅡ刺激后ROS的产生,且AGI对ROS的抑制程度与AGI的浓度呈正相关,B组、C组、D组三组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②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经AngⅡ刺激后,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上升,AGI可抑制AngⅡ诱导的p47phox mRNA的表达上调,C、D两组分别与B组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AngⅡ可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产生的ROS增加、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表达上调;AGI可抑制NADPH氧化酶的表达和活性及ROS的产生,从而为AGI防治腹膜纤维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间皮细胞 血管紧张素 活性氧 NADPH氧化酶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廷福 李家富 +2 位作者 何涛 冯健 龚武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血管紧张素Ⅱ的促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其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用组织贴块法培养的第2~4代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作为实验标本;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比色...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血管紧张素Ⅱ的促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其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用组织贴块法培养的第2~4代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作为实验标本;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比色测定各组平滑肌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被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标记的细胞内活性氧;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p22phox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血管紧张素Ⅱ药物组的细胞增殖率、细胞内活性氧物质生成量、细胞内p22phox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2)与浓度为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孵育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和阿托伐他汀钙共孵育组的细胞增殖率[阿托伐他汀组(0.242±0.018)比血管紧张素Ⅱ组(0.359±0.024),P〈0.01]、细胞内活性氧[阿托伐他汀组(130±29)比血管紧张素Ⅱ组(180±34),P〈0.01]、细胞内p22phox蛋白mRNA的表达[阿托伐他汀组(0.47±0.07)比血管紧张素Ⅱ组(0.71±0.05),P〈0.01]均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以部分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促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其诱导的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NADPH氧化酶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皂苷Ⅱ通过阻断NOX/ROS/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海峰 姚立杰 +6 位作者 杜凤霞 姜杨 李雪梅 张彧婷 王冠 刘吉成 周忠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Ⅱ(AS-Ⅱ)对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过度增生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大鼠原代PASMC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联合(20、40、80)μmol/L AS-Ⅱ处理组、低氧联合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Ⅱ(AS-Ⅱ)对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过度增生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大鼠原代PASMC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联合(20、40、80)μmol/L AS-Ⅱ处理组、低氧联合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抑制剂VAS2870处理组,在常氧(210 mL/L O_(2))或低氧(20 mL/L O_(2))条件下培养24 h。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的mTOR(p-mTO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NOX1、NOX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PASMC明显增生,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升高,PCNA、p-AKT、p-mTOR、NOX1、NOX4蛋白均表达增加。AS-Ⅱ处理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增生,降低细胞ROS水平,并抑制PCNA、p-AKT、p-mTOR、NOX1、NOX4的蛋白表达。VAS2870处理后也有类似改变。结论AS-Ⅱ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增生,可能与阻断NOX/ROS/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AS-) 缺氧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 活性氧(ROS) NADPH氧化酶(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马来松香酰乙二胺-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在固定化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宇 史伯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60-63,共4页
介绍了聚马来松香酰乙二胺-Cu(Ⅱ)高分子配合物的制备和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方法,测定了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米氏常数,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重复催化活性。结果表... 介绍了聚马来松香酰乙二胺-Cu(Ⅱ)高分子配合物的制备和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方法,测定了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米氏常数,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重复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聚马来松香酰乙二胺-Cu(Ⅱ)高分子配合物,是香蕉多酚氧化酶的良好固定化载体,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米氏常数Km=4.56×10-3mol.L-1,小于天然香蕉多酚氧化酶的米氏常数(1.95×10-2mol.L-1),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均优于天然香蕉多酚氧化酶,并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对香蕉多酚氧化酶的固定化方式和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催化反应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马来松香酰乙二胺 Cu()-高分子配合物载体 香蕉多酚氧化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ADPH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林化 黄文新 +3 位作者 谭宁 倪琦 李全忠 阳跃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477-34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ADPH氧化酶2(N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n=6):空白对照组、AngⅡ(10-8mol/L)组、AngⅡ(10-7mol/L)组和AngⅡ(...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ADPH氧化酶2(N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n=6):空白对照组、AngⅡ(10-8mol/L)组、AngⅡ(10-7mol/L)组和AngⅡ(10-6mol/L)组。RT-PCR检测NOX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gⅡ(10-8、10-7mol/L)组NOX2 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NOX2蛋白的表达升高(P<0.01),AngⅡ(10-6mol/L)组NOX2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AngⅡ可以促进高血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X2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近交SHR 血管紧张素 NADPH氧化酶2 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AT1R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17
作者 余珊珊 朱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8-1261,共4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修复过程引起的肝脏疾病,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生和降解失衡导致过度沉积为特征。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中的主要效应成...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修复过程引起的肝脏疾病,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生和降解失衡导致过度沉积为特征。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中的主要效应成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ngⅡ及其1型受体(angiotensin receptor 1,AT1R)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对长期肝脏损伤引起的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包括促进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活化、增殖及收缩,诱导人类活化型HSCs产生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促进胶原合成及沉积等。本文就AngⅡ及其受体AT1R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及抗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受体1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对血管紧张肽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双 王波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56-1559,共4页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血管紧张肽II(Ang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羟脯氨酸法检测胶原含量,[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胶原合成速率,免疫荧光法观察成纤维细胞形...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血管紧张肽II(Ang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羟脯氨酸法检测胶原含量,[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胶原合成速率,免疫荧光法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学改变。Western-blot测定还原型辅酶II(NADPH)亚单位p47phox蛋白表达。结果 AngⅡ能够明显上调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含量、胶原合成速率及p47phox表达。经熊果酸处理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下调。结论熊果酸能减轻Ang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分泌及合成速率,机制与抑制p47phox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血管紧张肽 心肌成纤维细胞 增殖 辅酶 还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鱼藤酮诱导的多巴胺能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洪锐 吴亮 +6 位作者 田有勇 高擎 曹洁 欧洲 沙志涛 耿丛 张颖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6-771,共6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多巴胺能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CATH.a细胞,鱼藤酮和(或)AngⅡ处理细胞24 h。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印...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多巴胺能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CATH.a细胞,鱼藤酮和(或)AngⅡ处理细胞24 h。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2receptor,AT2R)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和p67phox基因表达,免疫荧光检测gp91phox蛋白表达。结果:AngⅡ通过AT1R导致鱼藤酮诱导的CATH.a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AngⅡ使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和p67phox表达增加(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促进细胞内ROS产生。AT1R阻滞剂氯沙坦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夹竹桃麻素使AngⅡ诱导的ROS产生减少(P<0.01)。结论:AngⅡ作用于AT1R,通过NADPH氧化酶产生ROS,促进鱼藤酮诱导的多巴胺能细胞损伤,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鱼藤酮 NADPH氧化酶 活性氧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氧化酶及铜(Ⅱ)络合物催化抗坏血酸的有氧氧化
20
作者 陈广平 阎蓓 +1 位作者 任建人 庞贻慧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5期386-388,共3页
在生理pH下,研究了抗坏血酸氧化酶(AAO),Cu(Ⅱ)-白蛋白,Cu(Ⅱ)-甘氨酸及Cu(Ⅱ)催化抗坏血酸(AA)有氧氧化的动力学;用化学方法检测了催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OH及C_2^-自由基。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AAO及Cu(Ⅱ)-白蛋白催化AA的... 在生理pH下,研究了抗坏血酸氧化酶(AAO),Cu(Ⅱ)-白蛋白,Cu(Ⅱ)-甘氨酸及Cu(Ⅱ)催化抗坏血酸(AA)有氧氧化的动力学;用化学方法检测了催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OH及C_2^-自由基。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AAO及Cu(Ⅱ)-白蛋白催化AA的反应中不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其中,AAO催化AA的反应符合一般酶催化反应动力学机制;Cu(Ⅱ)-甘氨酸及Cu(Ⅱ)的催化反应过程中有·OH及O_2^-生成,其中·OH的生成速率方程符合d[OH]/dt=K"[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 铜()络合物 活性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