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膜光伏组件可靠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陶海全 方振雷 +1 位作者 孙勇 田玮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0-415,共6页
为确保薄膜光伏组件在25 a的使用年限内具有较高可靠性,依据国际著名检测机构和实验室的加严测试序列,综合光伏组件合格性测试标准、安全性测试标准、现有可靠性测试序列以及环境应力加速模型,推导出涵盖热循环、机械性能、综合材料性... 为确保薄膜光伏组件在25 a的使用年限内具有较高可靠性,依据国际著名检测机构和实验室的加严测试序列,综合光伏组件合格性测试标准、安全性测试标准、现有可靠性测试序列以及环境应力加速模型,推导出涵盖热循环、机械性能、综合材料性能、湿热阻水性能、抗PID性能、室外曝晒和对比试验7个子序列,适用于评估薄膜光伏组件生命周期内环境耐久性和材料性能的可靠性测试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电池 薄膜光伏组件 可靠性 生命周期 测试序列 累积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变量相关性分析与全周期操作优化
2
作者 袁梦星 孙琳 罗雄麟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13-2827,共15页
多效蒸发是当前最为主要的海水淡化方法之一,其包含多个操纵变量且变量间相互耦合共同作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以满足一定淡水产量要求和造水比最优为目标进行操作优化。同时随着生产运行,操作条件和要求也时常发生变化,根据工艺设计... 多效蒸发是当前最为主要的海水淡化方法之一,其包含多个操纵变量且变量间相互耦合共同作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以满足一定淡水产量要求和造水比最优为目标进行操作优化。同时随着生产运行,操作条件和要求也时常发生变化,根据工艺设计的操作方案难以在全周期运行过程中实现持续优化。首先提出一种操作变量决策策略,通过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确定各操作变量与二次蒸汽产量的内在联系以及作用机制,并综合考虑系统各效间的关联性以及装置能量回收,最终确定优化决策变量。同时,考虑到稳态优化大多基于初始状态,兼顾全运行周期,引入滚动优化方法,以最大化全周期累积造水比为目标,提出一种全周期操作优化策略。结果表明,相比于示例仿真,全周期操作优化方法的累积造水比显著提升了1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蒸发 耦合特性 相关分析 全周期 累积造水比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多周期累积冻融变形特性及其微观机制试验研究
3
作者 吕志涛 朱小宝 +2 位作者 罗嗣成 夏才初 曾祥太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401,共13页
寒区岩石常因经受冻融循环作用而产生冻融变形累积,对工程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对岩石累积冻融变形及其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基于砂岩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砂岩多周期累积变形特性,并探究了冻结温度、降温速率、饱和度、孔隙率对其累积冻... 寒区岩石常因经受冻融循环作用而产生冻融变形累积,对工程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对岩石累积冻融变形及其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基于砂岩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砂岩多周期累积变形特性,并探究了冻结温度、降温速率、饱和度、孔隙率对其累积冻融变形特性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压汞法对冻融作用前后砂岩微观孔裂隙分布、孔径分布演化进行测试,以揭示砂岩宏观冻融变形特性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砂岩累积冻胀应变和残余应变均远大于首周期冻胀应变和残余应变,寒区工程以单周期冻融应变为依据进行工程响应分析存在显著风险,以累积冻融变形为依据更合理。冻结温度降低、降温速率增大或孔隙率增大时,砂岩累积冻胀应变和残余应变均增大。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内部微观孔隙、裂隙逐渐发育,颗粒间的连接也逐渐松散,内部孔隙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孔径范围内孔隙明显增多,孔隙总体积也相应增大,产生无法恢复的塑性变形,从而产生宏观上随冻融循环次数逐渐增长的累积冻胀应变和残余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累积冻融变形 多周期 残余应变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初始压密阶段的充填节理岩石干湿循环单轴压缩损伤力学模型
4
作者 柴少波 宋博阳 +4 位作者 文成伍 宋浪 刘晋豪 史雷 赵川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196,共12页
充填节理岩石在干湿循环工况下的压缩过程出现明显的初始压密阶段,而现有岩石损伤模型很少考虑节理充填特性,并且不易准确描述初始压密阶段的非线性变形。鉴于此,本文将充填节理岩石抽象为由空隙和非空隙两部分组成,依据空隙部分的变形... 充填节理岩石在干湿循环工况下的压缩过程出现明显的初始压密阶段,而现有岩石损伤模型很少考虑节理充填特性,并且不易准确描述初始压密阶段的非线性变形。鉴于此,本文将充填节理岩石抽象为由空隙和非空隙两部分组成,依据空隙部分的变形协调关系,计算充填节理岩石的压密变形;基于统计损伤理论,以岩石微元强度为界限分析充填节理岩石的受力变形过程,建立了充填节理岩石的压密-弹塑性单轴压缩损伤力学方程。然后,提供了损伤力学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依据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充填节理岩石试样压缩试验数据完成了损伤力学模型的验证以及参数分析和损伤度分析。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引起的岩样损伤程度随循环作用次数增加而逐渐提高,表现为空隙部分占比不断增加;由压缩作用引起的损伤逐渐滞后,反映出充填节理岩石的环境致劣特征。本文构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分析充填节理岩石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压缩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节理 初始压密变形 损伤力学模型 干湿循环 累积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冲击作用下冻融红砂岩动力学特性与损伤机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蓉蓉 沈永辉 +2 位作者 马冬冬 平琦 杨毅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46,共16页
为探索循环动力扰动作用下冻融岩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及损伤机理,开展了两种冲击气压下冻融红砂岩的循环冲击试验,研究了循环冲击次数和冻融次数对应力波传播、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的影响规律;基于Lemaitre应变等效原... 为探索循环动力扰动作用下冻融岩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及损伤机理,开展了两种冲击气压下冻融红砂岩的循环冲击试验,研究了循环冲击次数和冻融次数对应力波传播、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的影响规律;基于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提出了能够综合考虑循环冲击和冻融影响的累积损伤因子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冻融和循环冲击作用后红砂岩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循环冲击荷载下不同冻融次数处理后的红砂岩试样均呈拉伸破坏模式;红砂岩试样可承受的循环冲击次数与冻融次数呈负相关,冻融75次后试样在首次冲击后即达到破坏状态;循环冲击次数主要影响透射波的起跳点、峰值点对应的横坐标和振幅以及反射波的振幅,而冻融循环次数对第一次冲击时透射波的起跳点、峰值点对应的横坐标和振幅影响较大;红砂岩试样累积损伤因子与动态峰值应力呈现较好的负相关变化规律;冻融和循环冲击复合作用后红砂岩内部裂纹沿颗粒边界扩展且与孔洞连接形成较为复杂的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冲击 红砂岩 冻融循环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 累积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累积塑性应变演变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唐鑫 张吾渝 +2 位作者 董超凡 唐富春 刘成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为探究黄土路基在冻融循环和交通荷载耦合作用下的累积塑性应变变化规律,选取西宁地区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GDS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对其进行一系列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围压、动应力幅值以及频率对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规... 为探究黄土路基在冻融循环和交通荷载耦合作用下的累积塑性应变变化规律,选取西宁地区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GDS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对其进行一系列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围压、动应力幅值以及频率对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引入拟合参数建立考虑多因素的累积塑性应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累积塑性应变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大,在6次冻融循环后增长速率减缓且趋于稳定;减小动应力幅值和增大围压能显著抑制累积塑性应变的发展;加载初期累积塑性应变随频率变化不明显,随着振次的增加,频率作用凸显,累积塑性应变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基于试样的累积塑性应变演变规律,分别采用幂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进行拟合,发现后者拟合效果好;综合考虑4种因素对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建立累积塑性应变预测模型,并对试验的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季冻区黄土路基永久变形的计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累积塑性应变 冻融循环 动应力比 频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须弥山石窟红砂岩劣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明可 崔德山 +1 位作者 刘煜 杨赫楠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50,157,共10页
须弥山石窟处于我国季节性冻土区域,长期的冻融循环条件对岩体造成了很严重的风化损伤。将采自须弥山石窟的红砂岩制备成天然组、60%饱水组和饱水组3组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记录冻融循环10、20、40和120次时岩样的物理性质参数,研究冻... 须弥山石窟处于我国季节性冻土区域,长期的冻融循环条件对岩体造成了很严重的风化损伤。将采自须弥山石窟的红砂岩制备成天然组、60%饱水组和饱水组3组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记录冻融循环10、20、40和120次时岩样的物理性质参数,研究冻融循环下砂岩的劣化规律。结果表明:岩样在经过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后质量、体积、硬度和波速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其下降的趋势逐渐变得平缓;岩样各物理性质参数的劣化率在冻融循环后逐渐增加,前40次冻融循环周期内物理性质参数劣化速率较快,之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其劣化逐渐趋于平缓;在对3组不同含水率的岩样进行相同次数的冻融循环试验后发现,在经过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岩样物理性质参数劣化更加显著;根据砂岩的质量、体积、波速的劣化率定义了砂岩的累积损伤度,建立了累积损伤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非线性模型,揭示了累积损伤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变化的非线性增长规律。该研究成果能够为须弥山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红砂岩 冻融循环 劣化试验 物理性质参数 累积损伤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疲劳下对接焊缝累积塑性损伤的金属磁记忆表征研究
8
作者 杨熠奕 马小平 +1 位作者 苏三庆 王威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8,共12页
地震载荷下的钢构件,因低周疲劳所致的塑性损伤累积而诱发严重的断裂破坏。金属磁记忆作为一种新兴无损检测技术,已被证明可用于钢构件的疲劳损伤表征。为改善既有力-磁耦合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的局限性,实现焊接件塑性损伤的无损评估,... 地震载荷下的钢构件,因低周疲劳所致的塑性损伤累积而诱发严重的断裂破坏。金属磁记忆作为一种新兴无损检测技术,已被证明可用于钢构件的疲劳损伤表征。为改善既有力-磁耦合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的局限性,实现焊接件塑性损伤的无损评估,本文利用磁记忆技术对低周疲劳下对接焊缝的累积塑性损伤进行了表征分析。针对焊接构件的非均匀磁化问题,基于既有理论模型并改进模拟方法,实现了低周疲劳下焊接件的力-磁耦合有限元模拟。同时,通过Q345qC焊接件的低周疲劳及磁信号检测实验,分析了法向磁信号H_(SF)(z)及其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由对比实验与模拟结果可以发现,磁信号曲线在焊接位置均出现明显的突变现象,磁信号峰-谷梯度K_(p-v)随累积塑性损伤D的增大均呈指数递减,二者平均误差不超过5%,证明了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低周疲劳下焊接件K_(p-v)与D的量化关系,验证了磁信号峰-谷梯度具有表征钢材塑性累积损伤程度的潜在可能,可为定量评价焊接试件的塑性损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周疲劳 累积塑性损伤 金属磁记忆 力-磁耦合 损伤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洪锋 吴海红 +4 位作者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7,共13页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四大类,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小类,粒度概率累计曲线表现为悬浮一段式、低斜两段式、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4种类型,具有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平直形5种测井相标志,发育前积、丘状、杂乱状、亚平行状4种地震相。(2)研究区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和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纵向上可分为Ⅰ,Ⅱ,Ⅲ共3个砂组,Ⅱ砂组和Ⅲ砂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广泛,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发育;Ⅰ砂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最大,砂体变细、变薄。(3)研究区阿四段自下而上表现为水进沉积序列,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前缘,预测B51-71井区和B51-74井区发育的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利储集相带,B51-19井区发育的河口坝为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水进-退积旋回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测井相标志 地震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阿四段 白垩系 巴音都兰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推进剂药柱在变温环境下的累积损伤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玉峰 张勇 +1 位作者 曲凯 张旭东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139,143,共5页
为研究变温环境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影响,基于热粘弹性模型和累积损伤模型,对某HTPB推进剂药柱在变温环境下的应力响应和累积损伤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药柱损伤随着环境严酷度的增大而增大,温度冲击环境比温度循环对药柱产生的损伤... 为研究变温环境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影响,基于热粘弹性模型和累积损伤模型,对某HTPB推进剂药柱在变温环境下的应力响应和累积损伤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药柱损伤随着环境严酷度的增大而增大,温度冲击环境比温度循环对药柱产生的损伤要大。在温度冲击环境下,温度范围、推进剂材料参数对药柱的损伤有较大的影响,平衡模量和膨胀系数的影响有相同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贮存和使用寿命预估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柱 温度循环 温度冲击 累积损伤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标Q235钢屈曲约束支撑低周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黄波 陈泉 +2 位作者 李涛 王春林 吴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4,43,共7页
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利用金属屈服滞回耗能的装置,具有性能稳定、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通过对国标Q235钢屈曲约束支撑进行低周疲劳试验,评估其累积滞回性能,分析影响其失效模式的因素,并与国外同类型屈曲约束支撑进行对比。试验结... 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利用金属屈服滞回耗能的装置,具有性能稳定、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通过对国标Q235钢屈曲约束支撑进行低周疲劳试验,评估其累积滞回性能,分析影响其失效模式的因素,并与国外同类型屈曲约束支撑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支撑滞回曲线饱满,累积塑性变形远大于AISC规程的建议值;支撑屈服段内的焊缝对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显著,试验表明大应变幅值下焊缝影响被削弱;核心板的多波屈曲是导致屈曲约束支撑的低周疲劳性能小于核心板材的低周疲劳性能的主要原因;与同期在国外开展的屈曲约束支撑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相比,在相同加载幅值下,国标Q235钢屈曲约束支撑表现出与SM400A钢屈曲约束支撑相当的性能,国产普通钢支撑完全可以替代同等级钢材进口屈曲约束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低周疲劳试验 累积塑性变形 焊接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型桥梁伸缩缝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立成 王清湘 +1 位作者 司炳君 赖尚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4-49,共6页
模块型桥梁伸缩缝 (MBEJ)由于其伸缩变形能力大、密封防潮性能优良 ,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工程界所接受。模块型桥梁伸缩缝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历数百万次的车轮疲劳循环荷载的作用 ,因此疲劳性能就成为评价模块型桥梁伸缩缝的一... 模块型桥梁伸缩缝 (MBEJ)由于其伸缩变形能力大、密封防潮性能优良 ,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工程界所接受。模块型桥梁伸缩缝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历数百万次的车轮疲劳循环荷载的作用 ,因此疲劳性能就成为评价模块型桥梁伸缩缝的一个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利用MTS疲劳试验机和设计加工的加载设备 ,同时施加伸缩缝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承受的垂直和水平荷载 ,对标准模块型桥梁伸缩缝产品试件进行了静载和先后两次 2 0 0万次不同荷载幅值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伸缩缝中心梁和支撑梁的残余应变随疲劳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而荷载幅值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累计残余应变的增长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型桥梁伸缩缝 (MBEJ) 疲劳 循环次数 残余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海洋环境下的贮存及寿命预估 被引量:31
13
作者 王玉峰 李高春 王晓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87-90,共4页
分析了海洋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推进剂的湿热老化试验。基于累积损伤模型和艾林(Eyring)寿命模型,建立了Eyring-累积损伤模型。用该模型预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恒温和交变温度载荷下的寿命。研究表明... 分析了海洋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推进剂的湿热老化试验。基于累积损伤模型和艾林(Eyring)寿命模型,建立了Eyring-累积损伤模型。用该模型预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恒温和交变温度载荷下的寿命。研究表明,Eyring和Arrhenius两种累积损伤模型在恒温载荷下的应用效果是比较一致的;交变温度幅值的变化对寿命的影响较大,即昼夜温差和年温差越大,寿命损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固体火箭发动机 累积损伤 寿命预估 交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循环条件下固体装药应力及累积损伤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玉峰 邢耀国 +2 位作者 李高春 曲凯 张旭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2-1137,共6页
为考察外界环境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影响,基于热粘弹性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装药进行了温度循环条件下的顺序热应力耦合模拟,给出了温度场和应力场,建立了基于应力的累积损伤模型,研究了其累积损伤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循环... 为考察外界环境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影响,基于热粘弹性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装药进行了温度循环条件下的顺序热应力耦合模拟,给出了温度场和应力场,建立了基于应力的累积损伤模型,研究了其累积损伤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循环条件下,装药内部产生交变应力,导致损伤累积。温度转换期间累积损伤增长较快,特别是在高温向低温转换期间,影响最大,并且随着升降温速率的增加,累积损伤显著增加。这为准确评估外界环境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温度循环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 热应力 累积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钢材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126
15
作者 石永久 王萌 王元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300,共8页
为准确模拟结构的地震响应,寻找在循环荷载下钢材的本构关系,采用工程常用Q235B及Q345B钢材共50个试件,施加多种加载制度,分析其单调性能、滞回性能、宏观微观破坏形态、延性特征以及损伤退化特性,并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对循环加载... 为准确模拟结构的地震响应,寻找在循环荷载下钢材的本构关系,采用工程常用Q235B及Q345B钢材共50个试件,施加多种加载制度,分析其单调性能、滞回性能、宏观微观破坏形态、延性特征以及损伤退化特性,并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对循环加载骨架曲线进行拟合,进而得到Q235B及Q345B钢材在循环荷载下的一维应力应变关系骨架曲线;在Chaboche钢材塑性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标定,确定了两种等级钢材本构模型的关键材料参数,并结合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试验结果进行有效模拟,为今后准确计算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反应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钢材在循环荷载下的反应与在单调荷载下的本构关系有很大差别,循环荷载下的骨架曲线对于准确的数值模拟起到重要作用;循环的圈数以及幅值会严重影响构件的断裂延性,钢材在循环荷载下的破坏应变不能按照单调荷载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周疲劳 单调性能 滞回性能 累积损伤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周疲劳载荷作用下焊接接头线性累计损伤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涛 王东坡 +1 位作者 邓彩艳 吴良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5,116,共5页
采用自制的超声频分量双周疲劳(CCF)试验装置,对16Mn的焊接接头试件进行低频疲劳载荷与超声频分量(高频)载荷复合加载,采用线性累计损伤理论来估算双周疲劳载荷作用下16Mn对接接头的疲劳寿命,并计算两个疲劳载荷分量各自造成的累计损伤... 采用自制的超声频分量双周疲劳(CCF)试验装置,对16Mn的焊接接头试件进行低频疲劳载荷与超声频分量(高频)载荷复合加载,采用线性累计损伤理论来估算双周疲劳载荷作用下16Mn对接接头的疲劳寿命,并计算两个疲劳载荷分量各自造成的累计损伤比例.结果表明,使用Miner法则计算双周疲劳试件的疲劳累积损伤时,如果高低周疲劳载荷只是简单按照比例计算,会严重低估两个分量疲劳载荷之间的耦合作用;而低周疲劳载荷按外包络线计算的方法则能够很好的考虑到高低周疲劳载荷间的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双周疲劳 线性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周复合载荷下的钛合金疲劳寿命估算 被引量:24
17
作者 赵振华 陈伟 吴铁鹰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9-632,共4页
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等在工作中常受到高低周复合载荷的作用。对TC11钛合金试件进行低周、高周和高低周复合疲劳性能试验,得到不同载荷类型下的中值寿命。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线性累积、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的... 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等在工作中常受到高低周复合载荷的作用。对TC11钛合金试件进行低周、高周和高低周复合疲劳性能试验,得到不同载荷类型下的中值寿命。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线性累积、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的寿命进行估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高低周复合循环降低了TC11的抗疲劳性能;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对试验结果的预测偏于危险,非线性累积损伤准则的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高低周复合疲劳 累积损伤模型 钛合金TC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自适应调制信号的调制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聪杰 彭华 +1 位作者 吴迪 赵国庆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7-424,共8页
针对突发自适应调制信号中的PSK和QAM调制方式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BPSK、QPSK、8PSK以及16QAM、32QAM、64QAM、128QAM、256QAM八种信号类型的盲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信号的循环平稳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利用循环高... 针对突发自适应调制信号中的PSK和QAM调制方式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BPSK、QPSK、8PSK以及16QAM、32QAM、64QAM、128QAM、256QAM八种信号类型的盲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信号的循环平稳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利用循环高阶累积量的特征实现信号识别分类的理论依据。然后,提出了三种基于循环累积量的特征分别实现了QAM和PSK类间识别、MPSK类内识别以及方形QAM与十字形QAM的识别。最后通过对MQAM信号的瞬时幅度分布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包络平方的方差的特征实现了QAM的类内识别。该算法选择了二叉树支持向量机作为识别分类器,并设计了一种新的识别流程完成了对上述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该算法无需精确同步,对载波相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能够对中频信号进行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突发信号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自适应调制信号 调制识别 循环累计量 瞬时包络 二叉树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HRBF500钢筋的高速铁路圆端形桥墩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秉南 戴航 张继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1,共6页
采用1∶7.5的比例尺制作3个配置HRBF500钢筋的圆端形桥墩试件,进行不同位移幅值下的等幅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主筋采用500MPa级细晶粒钢筋的高速铁路桥墩的低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在低周反复加载过程中,试件的低周疲劳破坏过程分为损伤迅... 采用1∶7.5的比例尺制作3个配置HRBF500钢筋的圆端形桥墩试件,进行不同位移幅值下的等幅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主筋采用500MPa级细晶粒钢筋的高速铁路桥墩的低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在低周反复加载过程中,试件的低周疲劳破坏过程分为损伤迅速发育、相持和快速破坏3个阶段;随着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加,试件的损伤不断累积,强度、刚度和耗能能力等同步发生退化;循环加载的位移幅值是影响试件低周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随着循环加载位移幅值的增大,试件累积损伤发展的速度加快,低周疲劳寿命大幅减小,单个循环的滞回耗能增大,但低周疲劳破坏时总的累积滞回耗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高强钢筋 低周疲劳 累积损伤 抗震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钢和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益 宁翠萍 +1 位作者 程瑞芳 李萍萍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182-186,192,共6页
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利用冻融循环试验,对掺钢和玄武岩纤维的混凝土抗冻性能及其冻融损伤计算模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冻性受到纤维种类和纤维体积掺量影响明显,当掺加体积率1.5%钢纤维和0.05%玄... 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利用冻融循环试验,对掺钢和玄武岩纤维的混凝土抗冻性能及其冻融损伤计算模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冻性受到纤维种类和纤维体积掺量影响明显,当掺加体积率1.5%钢纤维和0.05%玄武岩纤维时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优,可达到F250等级水平。并对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机理和纤维的增强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了基于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冻融损伤计算模式和基于冻融累积损伤的冻融损伤计算模式。经过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基于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冻融损伤计算模式精度更高,拟合而成的一元二次函数衰减模式比指数函数衰减模式具有更高的精度,相关系数均达到0.99以上,更适合用来预测纤维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冻融循环试验 损伤计算模式 相对动弹性模量 冻融累积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