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基台几何形状对氧化锆冠轴向固位力的影响
1
作者 张红 俞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1-626,共6页
目的 探讨种植基台龈高度、聚合角度、基台直径对于氧化锆冠轴向拉伸力的影响,以及龈高度、聚合角度、基台直径三者之间有无交互作用。方法 通过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具有聚合角度(12°和6°)、龈高度(3和5 mm)、基台直径(3.5、... 目的 探讨种植基台龈高度、聚合角度、基台直径对于氧化锆冠轴向拉伸力的影响,以及龈高度、聚合角度、基台直径三者之间有无交互作用。方法 通过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具有聚合角度(12°和6°)、龈高度(3和5 mm)、基台直径(3.5、5和6 mm)的12种基台,每种6个,共72个样本,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进行3D打印,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制作相应氧化锆冠共72个,粘接48 h后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轴向拉伸测试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轴向拉伸实验测试中,固位力表现为直径3.5 mm组<5 mm组<6 mm组(P<0.05);固位力表现为聚合度6°组>12°组(P<0.05);固位力表现为龈高度5 mm组>3 mm组(P<0.05)。三者之间不具有交互作用,其中龈高度和直径及聚合度和直径间具有交互作用,当龈高度为3 mm,直径3.5 mm组与直径5 mm组间的固位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聚合度为12°,直径5 mm组与直径6 mm组间的固位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化锆冠固位力随着基台直径的增大,聚合度的减小,龈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龈高度较低时,减小聚合度比增加基台直径更重要;修复间隙较小时,在保证聚合度较小的情况下,选择小直径的基台,也能产生较好的固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基台 高度 聚合度 直径 全冠 固位力 固位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板柱中节点冲切破坏面割线倾角研究
2
作者 郑文忠 曹棒 +1 位作者 郑博文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9,共12页
为考察板受拉纵筋屈服的板柱节点冲切破坏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试验方案,该方案能够在板自由端施加力偶和板周边施加竖向荷载。基于所提试验方案,完成了3个冲跨比和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同的板柱节点冲切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件达到峰值荷载时... 为考察板受拉纵筋屈服的板柱节点冲切破坏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试验方案,该方案能够在板自由端施加力偶和板周边施加竖向荷载。基于所提试验方案,完成了3个冲跨比和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同的板柱节点冲切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件达到峰值荷载时,板受拉纵筋在柱边处均已屈服;板受拉纵筋配筋率从1.04%增加到1.25%,冲切破坏面割线倾角从46.3°降低到39.4°。基于本文和收集到的板柱节点冲切试验数据,建立考虑冲跨比、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板受拉纵筋配筋率和板有效高度影响的板柱节点冲切破坏面割线倾角计算公式。并给出考虑冲跨比、相对受压区高度和冲切破坏面割线倾角影响的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柱中节点 冲切破坏面 割线倾角 冲跨比 受压区高度 受冲切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轮跳轨的有砟轨道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影响规律分析
3
作者 林士财 龚凯 +3 位作者 向俊 董楠 褚卫松 苏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7-408,共12页
为明确提速线路路-桥过渡段提速必要条件,基于列车车轮跳轨全过程计算方法,分析考虑车轮跳轨的路-桥过渡段轨道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列车速度和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和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轮轨密贴时,轮轨力、钢轨竖... 为明确提速线路路-桥过渡段提速必要条件,基于列车车轮跳轨全过程计算方法,分析考虑车轮跳轨的路-桥过渡段轨道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列车速度和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和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轮轨密贴时,轮轨力、钢轨竖向位移等动力学指标随过渡段折角和列车速度的增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过渡段折角对这些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明显比列车速度对其的影响大,如列车速度由160 km/h增至300 km/h,轮轨竖向力由105 kN增至140 kN,增幅33.3%;过渡段折角由0.05%增至0.25%,轮轨竖向力由84 kN增至143 kN,增幅70.2%。考虑轮轨分离时,跳轨持续时间和车轮跳轨高度车轮跳轨高度随列车速度或过渡段折角的增大而增大,且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影响明显,如当列车速度由280 km/h增至320 km/h时,车轮跳轨高度和跳轨持续时间跳轨高度由4 ms、4.12 mm分别增至6 ms、4.52 mm,增幅分别为50%、9.7%;过渡段折角由0.18%增至0.22%,跳轨持续时间和车轮跳轨高度由3.7 ms、2.89 mm分别增至7.9 ms、6.04 mm,增幅分别为113.5%、109.0%;轨道动力响应随列车速度或过渡段折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建议考虑车轮跳轨发生后冲击阶段的轮轨相互作用。250 km/h提速300 km/h有砟轨道线路,路-桥过渡段折角建议不应大于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有砟轨道 跳轨高度 持续时间 过渡段 折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弥散形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疗效的影响
4
作者 王彭禾 吴佳燕 +5 位作者 沈佳怡 宋东宁 朱广平 李刚 高春洪 童培建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7,共8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骨水泥弥散形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平...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骨水泥弥散形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行初次单节段PVP的OVCF患者,共261例。根据PVP术后椎体正位X射线片中骨水泥弥散形态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A组(n=91)大部分骨水泥连续均匀地分布在椎体中;B组(n=76)大部分骨水泥分布在椎体两侧,骨水泥不连接;C组(n=61)骨水泥大部分分布在椎体中央部分;D组(n=33)大部分骨水泥集中在椎体的一侧。观察4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术前及术后3 d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前及术后3 d、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术后1年内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组患者术后3 d的VAS评分与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疼痛明显减轻(P<0.05),但4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患者术后3 d椎体高度恢复明显优于D组(P<0.05),A组、B组术后1年复查椎体高度丢失明显小于D组患者(P<0.05)。1年内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D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骨水泥在椎体内均匀分布或呈现两团块状分布时,不仅可以稳定骨折、减轻疼痛,还可以更好地减缓远期椎体高度丢失,椎体后凸,并可降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弥散形态 椎体高度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楔面双成形角对大断面轴一次轧制成形的影响
5
作者 闫华军 翟晨 +5 位作者 张军改 代学蕊 王宝雨 刘晋平 周兴邦 石小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9,共9页
目的简化楔横轧大断面轴件二次起楔轧制模具,探究不同模具参数对大断面轴件轧制的影响规律。方法将二次起楔轧制改为一次轧制,通过在轧制过程中对坯料进行受力和做功分析,寻找适合大断面轴件轧制的模具楔形。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探... 目的简化楔横轧大断面轴件二次起楔轧制模具,探究不同模具参数对大断面轴件轧制的影响规律。方法将二次起楔轧制改为一次轧制,通过在轧制过程中对坯料进行受力和做功分析,寻找适合大断面轴件轧制的模具楔形。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模具参数对坯料轧制时所受等效应力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调整模具参数进行实际轧制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单成形角模具楔形并不适合大断面轴件一次轧制成形,而底部大角度、顶部小角度的双成形角模具楔形则可以保证坯料受到足够的轧制力使金属顺利流动,又可以避免因金属流动过快而导致的轧制后期应力过度积累和凹心过长缺陷;当楔高比较小时,大轴段和小轴段连接处出现了凹陷现象,当楔高比较大时,大轴段和小轴段连接处出现了折皮缺陷;连接处轴件所受等效应力值随着成形角α_(1)和α_(2)的增大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结论最优模具参数组合如下:楔高比λ=0.75,成形角α_(1)=32°,成形角α_(2)=18°;经实验验证轴件成形质量良好,简化后的一次轧制模具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横轧 大断面轴 单楔面双成形角 楔高比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R法在露采矿山边坡设计中的应用
6
作者 周林松 许宝田 +3 位作者 刘正明 刘开斌 朱凌昊 郑鹤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3,共9页
露采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坡角取值是矿山边坡设计的关键问题。在矿山工程中,随着开采的逐渐推进,坡高逐渐增大,边坡稳定性会发生变化,坡角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文章结合具体矿山边坡,现场布置地质调查点,对岩体工程地质特性进行调查,... 露采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坡角取值是矿山边坡设计的关键问题。在矿山工程中,随着开采的逐渐推进,坡高逐渐增大,边坡稳定性会发生变化,坡角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文章结合具体矿山边坡,现场布置地质调查点,对岩体工程地质特性进行调查,结合室内试验得到岩体质量指标RMR值。根据RMR值和矿山地形,确定本次研究的RMR值和坡高范围。在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首先通过RMR值确定的地质强度指标(GSI)和坡高估算岩体的强度参数,最后通过简化毕肖普法计算边坡稳定性,得到给定安全系数条件下的平均坡角。通过分析RMR值和坡高对坡角的影响,提出平均坡角的理论计算公式,绘制了岩质边坡稳定性判断图。结合苏南地区某石灰岩矿山边坡工程实例,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文章研究结论可为矿山开采边坡设计和露采矿山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R法 平均坡角 坡高 露采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HD、NDVI及EVI光谱植被指数的锡林郭勒盟草地冠层高度遥感反演对比研究
7
作者 兰春阳 郭利彪 +3 位作者 谭维贤 黄平平 李苏和 马铭泽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4,共14页
草地冠层高度是指示植被生长和草地覆盖利用变化的重要物候动态及地表空间异质性指示因子。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地为例,使用MODIS遥感光学多角度冠层观测数据,参考RTLSR辐射传输模型完成了草地植被群落BRDF二向反射分布... 草地冠层高度是指示植被生长和草地覆盖利用变化的重要物候动态及地表空间异质性指示因子。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地为例,使用MODIS遥感光学多角度冠层观测数据,参考RTLSR辐射传输模型完成了草地植被群落BRDF二向反射分布特征的重构,实现了冠层热点和暗点反射率的计算,构建了植被冠层归一化热点和暗点植被指数(NDHD)。研究基于GRNN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以NDHD、NDVI及EVI多种植被指数为驱动参数的草地冠层高度参数动态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RTLSR模型的f_(iso)、f_(vol)和f_(geo)散射核系数,可分别完成草地植被冠层热点和暗点的反射率计算,并可将体散射、几何光学散射特性用于定量描述植被结构特征的光谱响应变化。(2)使用冠层BRDF数据构建的红光、近红外NDHD植被指数可以较好地指示草地植被时序生长所表现的结构变化差异及空间覆盖分布异质性特征。(3)研究区草地冠层高度反演结果空间分布呈现西部低、中部过渡、东北部高的格局,时间序列结果表现为随草地植被物候过程而动态变化。(4)经与NDVI、EVI光谱植被指数反演对比可获知,NDHD时间和空间反演结果的R2分别为0.58和0.89,较NDVI指数(R2=0.44)和EVI指数(R2=0.36)明显改进,且红光和近红外NDHD植被指数对冠层高度反演的贡献比例数值为3.32%和3.57%,显示出较好的植被结构特征指示优势和数值反演驱动潜力。综上,基于RTLSR模型及NDHD植被指数构建的草地冠层GRNN高度反演模型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过程均具有较理想的数值反演精度,并可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植被 多角度遥感 二向反射分布函数 归一化热点和暗点植被指数 冠层高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机V形组合活塞密封的密封性能研究
8
作者 高仕恒 索双富 +1 位作者 高建辉 王海平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196,共8页
V形组合密封圈作为大型液压机内主油缸主要密封形式之一,具有低泄漏、可靠性高等优点。基于ABAQUS软件对大型液压机V形组合密封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压力渗透法解决压力接触边界不准确问题,分析高压下V形组合密封应力分布及受力情况。通... V形组合密封圈作为大型液压机内主油缸主要密封形式之一,具有低泄漏、可靠性高等优点。基于ABAQUS软件对大型液压机V形组合密封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压力渗透法解决压力接触边界不准确问题,分析高压下V形组合密封应力分布及受力情况。通过改变过盈量、唇高及唇口夹角等参数,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对唇口接触应力及反向泵回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接触应力、接触宽度与过盈量和唇高成正比,与唇口夹角成反比;唇口夹角对于改善接触宽度具有最显著效果,唇高对接触应力峰值具有最显著影响;增加过盈量及唇口夹角均不利于提高密封性能,当唇口夹角为10°时,密封环将发生失效;而唇高对密封性能影响很小可忽略。研究结果对V形组合密封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组合密封 液压机 过盈量 唇高 唇口夹角 反向泵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扫路车吸尘盘吸尘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
9
作者 李路阳 关红艳 李勇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3期99-104,116,共7页
由于扫路车吸盘不同的高度和纵向宽度以及肩部斜角会产生不同的吸尘效率,利用Fluent对吸盘模型内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扫路车吸盘在不同高度和宽度时吸盘前进风口、侧边进风口、近地面和吸尘口的气流平均速度变化,得到吸盘在高度160 m... 由于扫路车吸盘不同的高度和纵向宽度以及肩部斜角会产生不同的吸尘效率,利用Fluent对吸盘模型内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扫路车吸盘在不同高度和宽度时吸盘前进风口、侧边进风口、近地面和吸尘口的气流平均速度变化,得到吸盘在高度160 mm、纵向宽度220 mm时取值面速度最大,吸尘能力最佳;采用欧拉-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DPM)对不同肩部斜角的吸盘进行气固两相流模拟,研究吸盘肩部斜角不同时直径为15 mm的尘粒捕获数量,结果表明当吸盘肩部斜角为8°时吸尘口捕获颗粒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盘 纵向宽度 高度 离散相模型 捕获数量 最佳肩部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角衍射光学元件的优化设计
10
作者 杨亮亮 刘成林 +3 位作者 赵勇兵 沈法华 赵琪 刘建利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6-260,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入射角度的增大对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DOE)衍射效率及微结构高度等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入射角度和周期宽度对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影响。基于扩展标量衍射理论,建立了DOE的微结构高度与入射角度和周... 为进一步研究入射角度的增大对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DOE)衍射效率及微结构高度等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入射角度和周期宽度对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影响。基于扩展标量衍射理论,建立了DOE的微结构高度与入射角度和周期宽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工作在一定入射角度范围内,基于复合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comprehensive polychromatic integral diffraction efficiency,CPIDE)最大化实现设计波长和微结构高度等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以工作在红外波段的DOE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相对周期宽度为20,入射角度范围为0°~40°时,该DOE的CPIDE为94.15%,微结构高度为1.3396mm。该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广角DOE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元件 衍射效率 微结构高度 入射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煤层厚硬顶板切顶留巷关键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史卫平 李照迎 +3 位作者 柳昌涛 吕艳伟 张浩然 杨涛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4,共14页
为解决回采巷道倾斜厚硬顶板应力集中问题,降低顶板覆岩突然垮落的冲击扰动风险及提高倾斜厚硬顶板切顶留巷围岩控制效果,以长城六矿1301N运输巷切顶留巷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的研究方法开展倾斜煤层厚硬顶... 为解决回采巷道倾斜厚硬顶板应力集中问题,降低顶板覆岩突然垮落的冲击扰动风险及提高倾斜厚硬顶板切顶留巷围岩控制效果,以长城六矿1301N运输巷切顶留巷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的研究方法开展倾斜煤层厚硬顶板切顶留巷关键参数优化研究。首先,基于岩石碎胀系数、砌体梁理论及现场地质资料,推导计算了1301N运输巷切顶高度和切顶角度的理论最小值。其次,为进一步验证并优化理论推导结果,利用PFC^(2D)数值软件建立了1301N工作面切顶留巷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不同切顶高度和切顶角度下留巷顶板应力、位移及组构张量响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切顶高度与卸压效果之间存在底数大于1的对数增长关系,即随着切顶高度增加,卸压效果逐渐增强但其增长幅度逐渐减小;切顶角度与卸压效果之间存在“S”型增长关系,即随着切顶高度增加,卸压效果先增强后减弱。卸压参数与卸压效果之间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切顶高度选择存在最适值,切顶角度选择存在最优解。综合理论分析、经济收益及数值模拟结果,确定长城六矿1301N运输巷倾斜厚硬顶板切顶留巷过程中最适切顶高度为13 m,最优切顶角度为10°。现场监测获得该切顶参数下围岩控制效果较好,留巷围岩变形量较小,可有效满足下一工作面开采需求,验证了优化切顶参数的有效性,为类似地质条件切顶留巷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倾斜煤层 厚硬顶板 切顶高度 切顶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作物冠层高度的屋脊形大棚形状优化
12
作者 高飞 张锐 +3 位作者 朱德兰 辛科 涂泓滨 赵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4-203,共10页
为提高屋脊形大棚太阳辐射利用率,增强保温蓄热能力。该研究依据大棚内部作物对采光和蓄热保温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冠层高度和恒定体积约束的屋脊形大棚形状优化模型,设置大棚采光面捕获太阳辐射量大及有效种植面积尽可能大的约束条件,在... 为提高屋脊形大棚太阳辐射利用率,增强保温蓄热能力。该研究依据大棚内部作物对采光和蓄热保温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冠层高度和恒定体积约束的屋脊形大棚形状优化模型,设置大棚采光面捕获太阳辐射量大及有效种植面积尽可能大的约束条件,在内部能量需求恒定的条件下分析大棚高度比及方位角对太阳辐射捕获量的影响规律,并优选出不同脊位比大棚在不同地区下的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1)大棚所捕获的太阳辐射量大多随高度比减小而逐渐减小,在高度比k=5时为最大值;相同高度比下,脊位比越大,大棚所捕获的太阳辐射量越大;当高度比k=5时,沈阳地区脊位比为0.65、0.75和0.85的大棚相对于脊位比为0.50时的增长率分别为2.67%、4.42%和6.17%。2)大棚太阳辐射捕获量大多随方位角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在方位角0°~90°的范围内,脊位比越大,大棚所捕获的太阳辐射量越多,在90°~180°的范围内相反;当大棚脊位比为0.65、0.75和0.85时,随着地区纬度的增加,大棚太阳辐射捕获量最低值点所对应的方位角值逐渐减小,不同脊位比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3)大棚在不同地区优选得到的高度比值仅与作物冠层高度有关;地区纬度越高,脊位比及高度比越大,大棚优选得到的方位角相对于南北走向偏转的角度越大。该研究可依据作物冠层高度大小在大棚捕获太阳辐射量尽可能多的前提下减少大棚供热成本,为推进塑料大棚的整体规划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光照 屋脊形大棚 冠层高度 恒定体积 大棚高度比 大棚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同轴并行彩色共聚焦测量系统表面倾斜角度误差分析及校正
13
作者 李姝姝 余卿 +5 位作者 张耀祖 张伟 王寅 刘婷 郑伟峰 李丽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40-2051,共12页
针对非同轴式并行彩色共聚焦测量系统在被测物表面倾斜时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使用两块标准量块搭建的台阶作为被测物进行实验,首先使样品横向运动,对采集的表面高度数据进行直线拟合获得倾斜表面的线性公式,... 针对非同轴式并行彩色共聚焦测量系统在被测物表面倾斜时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使用两块标准量块搭建的台阶作为被测物进行实验,首先使样品横向运动,对采集的表面高度数据进行直线拟合获得倾斜表面的线性公式,再利用获得倾斜表面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度之间的关系,得到表面倾斜角度,并通过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出每个数据点的误差,最终通过补偿的方式消除因表面倾斜产生的数据误差。为了保证彩色相机能够捕获到反射回的光谱信号,不断调试被测物倾斜角度,设置被测物表面倾斜角度在[-4°,4°],在该范围内进行被测物表面在不同倾斜角度时的误差补偿实验,以倾斜角度为4°为例,补偿后的台阶高度测量平均值为101.92μm,相对误差为3.00%,系统的测量精度可达微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彩色共焦测量 倾斜角度 高度测量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白萝卜拔取力关键因素的研究与试验
14
作者 赵周桥 刘大为 +3 位作者 肖霄 谢方平 郑鹏 李旭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研究影响白萝卜拔取力的关键因素,设计一种白萝卜拔取装置。该装置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利用钢丝绳连接夹持器拉拽白萝卜缨叶,并由计算机记录拔取过程中的拔取力峰值和时长。以‘捷夏美50’白萝卜为试验材料,分析白萝卜拔取受力情况,确... 为研究影响白萝卜拔取力的关键因素,设计一种白萝卜拔取装置。该装置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利用钢丝绳连接夹持器拉拽白萝卜缨叶,并由计算机记录拔取过程中的拔取力峰值和时长。以‘捷夏美50’白萝卜为试验材料,分析白萝卜拔取受力情况,确定以白萝卜拔取装置的拔取线速度、拔取角度、夹缨高度和土壤含水率为试验因素,白萝卜拔取力峰值为试验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试验,探究各试验因素对白萝卜拔取力峰值的影响,进而确定白萝卜拔取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为夹缨高度1 cm、拔取线速度0.03 m/s、拔取角度为35°、土壤含水率21.63%,此时,白萝卜拔取力最小,拔取力峰值为52.5 N,该结果与白萝卜最小拔取力峰值预测结果具有良好的拟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萝卜拔取力 拔取线速度 夹缨高度 拔取角度 土壤含水率 响应面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结构参数对角锥结构吸波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宋翔 朱晴 +1 位作者 马峰 刘文言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97,共5页
利用熔融沉积型3D打印技术打印角锥结构,打印材料为PLA(热塑性塑料),制备角锥结构的复合吸波材料。制备的角锥样品为空心结构,单个角锥壁厚1 mm,高度≤20 mm,底座总面积200 mm×200 mm。研究角锥角度和角锥高度的变化对吸波性能的影... 利用熔融沉积型3D打印技术打印角锥结构,打印材料为PLA(热塑性塑料),制备角锥结构的复合吸波材料。制备的角锥样品为空心结构,单个角锥壁厚1 mm,高度≤20 mm,底座总面积200 mm×200 mm。研究角锥角度和角锥高度的变化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用弓形法测试4~18 GHz波段范围的反射率。因为角锥结构吸波材料具有梯度渐变结构,同时具有介质损耗和干涉相消等多种吸波机理。结果发现角锥结构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角锥结构吸波性能随角锥角度(33°~73°范围之间)减小而增大,不同的角锥结构参数在C、X、Ku波段对吸波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吸波材料 角锥角度 角锥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冲击过程动态接触角模型研究
16
作者 王翔宇 柯鹏 杜锋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3-1146,共14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液滴冲击壁面,对于理解液滴在固体壁面铺展的动力学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超疏水结构设计及防除冰涂层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其中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模型中准确刻画接触线及动态接触角的演化过程.总结了四种典型...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液滴冲击壁面,对于理解液滴在固体壁面铺展的动力学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超疏水结构设计及防除冰涂层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其中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模型中准确刻画接触线及动态接触角的演化过程.总结了四种典型的动态接触角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应用范围,借助FLUENT中的UDF功能,将动态接触角模型应用于壁面边界条件.首先对液滴冲击光滑壁面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液滴形态的各项参数变化并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Seebergh动态接触角模型更适用于模拟低毛细数下液滴的运动,Kistler模型与Jiang模型应用范围更广并且可以较准确地描述高毛细数下液滴的运动.随后基于Kistler动态接触角模型,对液滴在微结构表面的冲击与铺展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应用动态接触角模型会导致液滴内部流场在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的阶段内发生变化,并且在平衡状态下液滴接触角的模拟值与理论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冲击 动态接触角 铺展系数 高度系数 微结构壁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的泥石流堰塞坝高度特征研究
17
作者 俞昀晗 陈华勇 +2 位作者 阮合春 江耀 李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5-184,共10页
泥石流堵河堰塞坝高度直接决定了堰塞湖库容与溃决洪水流量,是影响上、下游受灾程度的关键因素。将影响泥石流堵河的主要参数组合成为4个无量纲因子(体积浓度因子、体积因子、黏粒含量因子、流速比),并通过室内水槽实验研究了无量纲因... 泥石流堵河堰塞坝高度直接决定了堰塞湖库容与溃决洪水流量,是影响上、下游受灾程度的关键因素。将影响泥石流堵河的主要参数组合成为4个无量纲因子(体积浓度因子、体积因子、黏粒含量因子、流速比),并通过室内水槽实验研究了无量纲因子作用下高容重泥石流完全堵河形式及堰塞坝高度特征,还构建了直角交汇情况下堰塞坝沟口高度和堵河高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根据主支流量比Q、流速比U的乘积可进一步将泥石流完全堵河模式划分为顶冲对岸式(Q×U≤0.045)和连续推进式(Q×U>0.045)两种形式。(2)对泥石流堰塞坝高度的分析表明,泥石流沟口高度与体积浓度因子、体积因子呈正比,与流速比呈反比;泥石流堵河高度与体积因子呈正比,与体积浓度因子、流速比呈反比,而在黏粒含量因子影响下,泥石流沟口高度和堵河高度均呈现先增后减趋势。(3)构建的模型预测精度良好,实际案例与模型对比相结合的方法验证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泥石流堵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重泥石流 无量纲参数 堰塞坝高度 堵河模式 直角交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值除冰机制下山地输电线路安全服役可靠度研究
18
作者 宋欣欣 陈波 昌明静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91,共9页
导线和地线覆冰往往导致山地覆冰区输电线路断线,采用成熟的除冰技术对线路进行除冰是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针对覆冰区域的山地输电线路安全服役问题,对阈值除冰机制下的山地输电线路安全服役可靠性问题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估。采用含截尾... 导线和地线覆冰往往导致山地覆冰区输电线路断线,采用成熟的除冰技术对线路进行除冰是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针对覆冰区域的山地输电线路安全服役问题,对阈值除冰机制下的山地输电线路安全服役可靠性问题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估。采用含截尾分布的一次二阶矩方法,考虑输电线弧垂最低点和悬挂点,选取除冰阈值、高差角、档距为研究参数,进行阈值除冰机制下山地输电线路可靠度研究。研究表明,高差角和档距是山地输电线安全服役失效概率的显著影响参数;在设定所研究线路除冰阈值时应该重点考虑在10~20 mm区间的取值,在该范围内取值可以兼顾服役安全和除冰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输电线路 阈值除冰 截尾分布 高差角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体表面液滴铺展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彪 郁静静 +3 位作者 杨天艺 张兴华 李柏辰 胡嘉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9,共8页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体表面液滴铺展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纯水液滴撞击煤体的动态铺展过程,探讨撞击高度对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接触角及液滴铺展系数的影响,揭示不同变质程度煤体的润湿机理。测量4种不同煤质...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体表面液滴铺展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纯水液滴撞击煤体的动态铺展过程,探讨撞击高度对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接触角及液滴铺展系数的影响,揭示不同变质程度煤体的润湿机理。测量4种不同煤质的静态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褐煤的润湿性最强,肥煤次之,无烟煤和焦煤的润湿性最差;观察纯水液滴碰撞不同煤样的动态变化发现,撞击高度与纯水液滴的铺展系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相同高度下,纯水液滴铺展系数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状态。该研究结果可为矿井湿式除尘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高度 煤变质程度 接触角 铺展系数 润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BO-PID的联合收获机割台控制系统
20
作者 张峰硕 苑严伟 +2 位作者 刘阳春 王洋 杨悦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0期21-28,共8页
该研究专注于提升无人农场联合收获机在复杂地形作业时,割台高度控制的精确性与响应速度。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倾角传感器的高度检测补偿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割台倾角与高度的相关模型,相关系数0.9958,显著提高测量准确性。随... 该研究专注于提升无人农场联合收获机在复杂地形作业时,割台高度控制的精确性与响应速度。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倾角传感器的高度检测补偿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割台倾角与高度的相关模型,相关系数0.9958,显著提高测量准确性。随后,引入群智能算法优化的PID控制策略,利用Bernoulli混沌映射、粒子群算法(PSO)、t分布扰动改进蜣螂优化算法,解决了传统PID控制的精度低和响应慢等问题。基于这些优化,IDBO-PID控制器在仿真对比中相较于DBO-PID和传统PID,具有更优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试验验证表明,改进的控制策略使割台的上升速度达到0.44m/s、下降速度达到0.32m/s,并且高度误差控制在0.02m内,满足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农场 联合收获机 割台高度 双倾角传感器 改进蜣螂优化算法 IDBO-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