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对应学习的大跨桥梁涡激振动识别方法研究
1
作者 万春风 赵文龙 +2 位作者 周珍伟 曹素功 胡皓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0,共8页
为解决部分大跨桥梁缺少历史涡激振动数据而无法进行涡激振动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对应学习(Structural Correspondence Learning,SCL)的大跨桥梁涡激振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含有涡激振动数据与标签的参考桥梁数据集设为源域... 为解决部分大跨桥梁缺少历史涡激振动数据而无法进行涡激振动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对应学习(Structural Correspondence Learning,SCL)的大跨桥梁涡激振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含有涡激振动数据与标签的参考桥梁数据集设为源域,需要识别的目标桥梁数据作为目标域,在时间序列上截取加速度数据提取涡激振动特征;然后使用SCL方法对领域间特征样本进行对齐,将源域变为自适应源域;最后使用自适应源域样本训练实现目标桥梁的实时涡激振动智能识别。选取内陆地区某一较少发生涡激振动的钢-混组合大跨悬索桥作为目标桥梁,沿海地区某一较为频繁发生涡激振动的大跨悬索桥作为参考桥梁,采用所提方法对目标桥梁进行涡激振动智能识别与早期预警,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利用其它已发生涡激振动桥梁的振动信号,通过迁移学习来识别目标桥梁的涡激振动;相较于不使用迁移学习的基准模型,所提方法取得了更优的结果,且更早地探测到了涡激振动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可为大跨桥梁涡激振动早期预警与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桥梁 涡激振动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对应学习 迁移学习 特征向量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江干流春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驱动因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多鹏 刘洋 +8 位作者 白雪 罗鑫 杨佳莉 李正飞 刘振元 蒋玄空 莫扬新 陈娟娟 谢志才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3,共13页
开展西江干流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为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科学支撑。2021年春季从源头(曲靖市马雄山)至河口(肇庆市沙浦镇)设置50个采样点,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的全面调查,评估该水域的物种多样... 开展西江干流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为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科学支撑。2021年春季从源头(曲靖市马雄山)至河口(肇庆市沙浦镇)设置50个采样点,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的全面调查,评估该水域的物种多样性,刻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并甄别关键驱动因子和生态过程。调查共鉴定出底栖动物143种,隶属于5门10纲21目66科117属。其中,水生昆虫85种,软体动物34种,环节动物15种,软甲类6种,其他类群3种。全干流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39.58±206.9)个/m^(2)和(39.11±61.0)g/m^(2)。群落结构在不同河段间差异极显著(P=0.001),上中下游底栖动物的密度差异不显著,而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上游和下游的密度较高,分别为275.50和276.30个/m^(2);上游生物量较高,为62.84 g/m^(2)。全流域的优势种为摇蚊属(Chironomus sp.)和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不同河段的优势种各异。方差分解显示,局域环境、土地利用和空间因子共同解释了22%的群落变异。其中,空间(6%)和环境因子(5%)的独立作用相当,表明局域环境过滤和空间制约(主要是扩散限制)是驱动群落变异的关键生态过程。典范对应分析进一步甄别出驱动群落变异的关键局域环境因子(海拔、河宽、水深、盐度和高锰酸盐指数)、空间变量(包括大尺度的PCNM1、PCNM2、PCNM3、PCNM4、PCNM5、PCNM7、PCNM8和小尺度的PCNM23、PCNM34、PCNM35、PCNM37、PCNM39)和土地利用因子(耕地和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 西江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无芒雀麦不同部位营养价值差异及其分子结构特征解析
3
作者 李阜灿 蔡晓蕊 +5 位作者 格绒多吉 斯郎洛布 王茜 黄艳玲 李胜利 史海涛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46-2057,共12页
为比较青藏高原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全株及其不同部位(茎、叶和穗)的营养价值,并探究其相应的分子结构特征,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评估无芒雀麦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为比较青藏高原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全株及其不同部位(茎、叶和穗)的营养价值,并探究其相应的分子结构特征,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评估无芒雀麦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其分子结构特征,并研究各部位分子结构参数与其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芒雀麦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组成和分子结构差异显著(P<0.05)。叶片中粗蛋白含量、α-螺旋和β-折叠的峰高值最高(P<0.01)。茎中不可消化纤维含量、纤维素化合物的峰高值和峰面积值均最高(P<0.01)。无芒雀麦不同部位的分子结构参数与营养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无芒雀麦作为青藏高原地区优良的高原牧草,其叶片和穗的营养价值较高,因此在育种时需要注重提高叶片和穗的占比。此外,分子光谱技术结合化学分析方法,在饲草营养价值评定和育种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能够为高原地区反刍动物日粮配方的高效开发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牧草 营养价值 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 分子结构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羽病病毒非结构蛋白的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黄俊杰 张苗苗 +7 位作者 赵登率 李平 张远航 赵孟孟 覃丽梅 陈胜锋 高寒 张克山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3,共7页
赤羽病毒也称阿卡斑病毒(AKAV),主要引起以牛羊流产、早产、死胎、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A-H syndrome)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非结构蛋白NSs和NSm在病毒的复制、致病性和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非结构蛋... 赤羽病毒也称阿卡斑病毒(AKAV),主要引起以牛羊流产、早产、死胎、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A-H syndrome)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非结构蛋白NSs和NSm在病毒的复制、致病性和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非结构蛋白NSs和NSm在AKAV中的功能和特点,对AKAV复制和进化的影响,以及引发的宿主细胞免疫反应,以期为深入了解AKAV非结构蛋白的致病机制,设计有效疫苗和免疫防控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病毒 非结构蛋白 功能 免疫逃逸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4
5
作者 白海锋 赵乃锡 +3 位作者 殷旭旺 鲁媛媛 武玮 徐宗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0-266,共7页
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9—10月对整个流域内60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流域浮游动物种类有35属76种,浮游动物密度为0~198.6 ind./L,平均为29.6 ind./L,生物量为0... 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9—10月对整个流域内60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流域浮游动物种类有35属76种,浮游动物密度为0~198.6 ind./L,平均为29.6 ind./L,生物量为0~0.604 mg/L,平均为0.035 mg/L;不同水域的浮游动物总密度和总生物量依次均为渭河(901.75 ind./L、1.021 8 mg/L)&gt;北洛河(750.05 ind./L、0.915 6mg/L)&gt;泾河(126.15 ind./L、0.145 3 mg/L),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驱动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形成的水环境因子为水温、饱和度、流量和pH。研究表明,渭河流域水质处于轻度污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浮游动物 典范对应分析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被引量:58
6
作者 王华 杨树平 +3 位作者 房晟忠 余富朝 冯文波 刘丽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4-552,共9页
2013年3、5、7和11月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进行监测,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1属,主要由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组成.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值7482×10-4 cells/L,3月绿藻门占优势,优势种为栅藻;5、7、11月均以蓝藻门占优势,优势种均为微囊藻.... 2013年3、5、7和11月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进行监测,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1属,主要由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组成.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值7482×10-4 cells/L,3月绿藻门占优势,优势种为栅藻;5、7、11月均以蓝藻门占优势,优势种均为微囊藻.对31属浮游植物与10个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表明:电导率、DO、TN、TP、COD_(Mn)是影响滇池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蓝藻能适应较高氮磷营养盐,还受到电导率、COD_(Mn)、DO、pH值影响;绿藻能适应高的水温、pH值和COD_(Mn),同时受到氮磷营养盐、DO、电导率的影响;硅藻能适应高的pH值、COD_(Mn),还受到氮磷营养盐、水温、DO、电导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50
7
作者 江源 王博 +2 位作者 杨浩春 刘全儒 周云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00-1705,共6页
2009年7月,调查了东江干流浮游植物的属类组成、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并将水质理化参数与藻类的群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47个采样点中共发现7门78属藻类,浮游植物的密度范围在0.72×104~853.86×104 cells.L-1之间。其中蓝藻... 2009年7月,调查了东江干流浮游植物的属类组成、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并将水质理化参数与藻类的群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47个采样点中共发现7门78属藻类,浮游植物的密度范围在0.72×104~853.86×104 cells.L-1之间。其中蓝藻门、硅藻门、绿藻门和隐藻门占总浮游植物密度的96.12%,优势属为颤藻属、隐藻属、小环藻属、菱形藻属、栅藻属。根据藻类各项指标值显示,东江干流水质良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密度以及属类数均与CODMn及电导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并且CCA分析表明CODMn浓度是影响这一区域物种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应分析技术的煤体结构判别:以沁水盆地安泽区块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侯月华 姚艳斌 +2 位作者 杨延辉 蔡益栋 陈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41-2049,共9页
准确预测煤体结构平面与纵向分布规律对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安泽区块13口探井88个煤样的6种测井数据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由煤芯获得的不同煤体结构的样品点在对应分析获得的因子载荷图中聚类分布(对应分析划分结果... 准确预测煤体结构平面与纵向分布规律对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安泽区块13口探井88个煤样的6种测井数据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由煤芯获得的不同煤体结构的样品点在对应分析获得的因子载荷图中聚类分布(对应分析划分结果与岩芯获得的煤体结构类型吻合度高达97.7%),可据此划分区内其他井的煤体结构类型并预测全区煤体结构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纵向上,原生结构煤发育于煤层的顶底两端,碎粒结构煤发育于煤层中部,碎裂结构煤多发育于原生、碎粒结构煤之间;平面上,北部及南部An12井附近原生煤和碎裂结构煤发育(Ⅰ区),南部An28井与An22井附近和中南部断层F1与F2附近发育碎粒结构煤(Ⅱ区);安泽区块Ⅰ区较南部和中南部Ⅱ区储层条件相对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结构 对应分析 测井 安泽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丰、枯水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综合健康评价 被引量:58
9
作者 殷旭旺 李庆南 +3 位作者 朱美桦 宋佳 武玮 徐宗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784-4796,共13页
以渭河为研究范例,分别于丰水期(2011年10月)和枯水期(2012年4月)对渭河全流域范围内45个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跟踪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丰、枯水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数(B-IBI)对渭河流域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健康评价。结果表... 以渭河为研究范例,分别于丰水期(2011年10月)和枯水期(2012年4月)对渭河全流域范围内45个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跟踪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丰、枯水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数(B-IBI)对渭河流域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枯水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单一,物种数量、生物量和香农多样性明显少于丰水期,但单位密度差异不显著。综合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渭河上游、洛河中上游地区的健康状况较好,而渭河中下游、泾河全流域及洛河下游地区的健康状况较差。相关分析显示,渭河全流域范围内丰水期和枯水期底栖动物群落的B-IBI得分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表明在不同水文过程时期,渭河全流域大尺度范围内底栖动物群落的生物完整性特征较为一致。在河流丰、枯水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了渭河流域不同区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完整性 底栖动物 主成分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1
10
作者 白海锋 李丽娟 +5 位作者 项珍龙 王博涵 殷旭旺 徐宗学 沈红保 问思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1-297,共7页
为了解渭河流域最大支流——泾河水系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2年10月对该水系15个采样断面的浮游动物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并运用Canoco 4.5软件对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泾河... 为了解渭河流域最大支流——泾河水系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2年10月对该水系15个采样断面的浮游动物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并运用Canoco 4.5软件对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种类共有28属42种,其中轮虫占主导,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次之,分别占种类总数的85.72%、7.14%和7.14%;游动物密度为0.9-36.0 ind./L,平均值为8.5 ind./L,生物量为0.001 1-0.042 5 mg/L,平均值为0.009 7 mg/L;浮游动物优势种有8种;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38,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75;浮游动物密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泾河水系各断面浮游动物可分为4大类群;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驱动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形成的水环境因子为水温、海拔和河宽。基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泾河水系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泾河水系水质属于β-中污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需要加强流域生态建设及污染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水系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灞河城市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6
11
作者 陈红 刘清 +2 位作者 潘建雄 王松 王在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3-184,共12页
为了解灞河城市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每2个月进行一次采样分析。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3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34.9%),其次为硅藻门(30.2%);浮游动物4类45种,以轮虫(48.9%)和... 为了解灞河城市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每2个月进行一次采样分析。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3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34.9%),其次为硅藻门(30.2%);浮游动物4类45种,以轮虫(48.9%)和原生动物(24.4%)为主。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丰度分别为0.73×10~4—98.5×10~4个/L和20—1084个/L,在时空分布上均呈现下游高于上游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夏季。根据水体透明度、溶解氧、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重金属等理化指标、浮游生物丰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灞河城市段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所研究流域总体为中污状态,上游景观河道内的水生植物对水体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总氮、pH、溶解氧和汞是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为水温、总氮、总磷、叶绿素a和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时空分布 生物多样性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97
12
作者 邓建明 蔡永久 +1 位作者 陈宇炜 张路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研究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8年3月(枯水期)及7月(丰水期)在洪湖进行采样分析.两次采样共鉴定有浮游植物6门46属95种,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2.00×10^5-284×10^5eells/L.硅藻为两个季节绝对... 为研究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8年3月(枯水期)及7月(丰水期)在洪湖进行采样分析.两次采样共鉴定有浮游植物6门46属95种,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2.00×10^5-284×10^5eells/L.硅藻为两个季节绝对优势门类,其次为绿藻及蓝藻;主要种属为直链藻、脆杆藻、栅藻等.丰水期与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差异较大;在枯水期由于硅藻对水温和光照较好的适应能力使其处于优势门类;丰水期由于其他藻类对营养盐的竞争及水体中硅含量充足使得绿藻等生长同时硅藻能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洪湖富营养化水平及水体中离子类型、水体中物质组成和污染程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三类主要因素;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温、溶解氧及悬浮物浓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主成分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花织物结构设计的一一对应原则 被引量:22
13
作者 周赳 吴文正 沈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7,共4页
提花织物是交织织物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种其结构设计是设计环节中的关键点,而一一对应原则是结构设计中最具特色的设计原理之一,该原则是传统设计模式下完成提花织物结构设计的基础,也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下创新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基... 提花织物是交织织物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种其结构设计是设计环节中的关键点,而一一对应原则是结构设计中最具特色的设计原理之一,该原则是传统设计模式下完成提花织物结构设计的基础,也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下创新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数码设计技术的应用,对提花织物结构设计一一对应原则的实质内容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实例说明各种结构类型的提花织物应用一一对应原则的方法,并提出数码设计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创新设计方法都是以此为基础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 提花织物 结构设计 一一对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地区裸露含金构造的地球化学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纪宏金 孙丰月 +3 位作者 陈满 胡大千 时艳香 潘向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为评价裸露含金构造,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案,包括纵向采样布局和数据解释的对应分类法。用新的采样布局代替常规布局,能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在平度地区以2 439 个样品发现了84条有价值的含金构造。对应分类法继承... 为评价裸露含金构造,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案,包括纵向采样布局和数据解释的对应分类法。用新的采样布局代替常规布局,能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在平度地区以2 439 个样品发现了84条有价值的含金构造。对应分类法继承和改善了常规方法,能用较简单步骤和单一图件更有效地揭示数据中的核心信息。在纪山地区,据此单一图件提供了不同元素组合类型、不同地球化学单元类型、单元的等距性、单元的分带性、已知矿单元的各种地球化学特征和靶区等,特别是显示了区内一个典型地球化学分带序列。对应分类法还可用于其它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构造 金矿 分类法 对应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枫湖秋季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任启飞 陈椽 +2 位作者 李荔 王叁 龙胜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9-64,共6页
于2008年9~11月,对贵州红枫湖进行了每周一次采样监测,选取浮游植物及总磷、总氮、氨氮、pH值、水温、溶解氧、化学耗氧量、透明度等环境因子进行同步调查和研究,利用多样性指数法分析了浮游植物的多样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典范对应分... 于2008年9~11月,对贵州红枫湖进行了每周一次采样监测,选取浮游植物及总磷、总氮、氨氮、pH值、水温、溶解氧、化学耗氧量、透明度等环境因子进行同步调查和研究,利用多样性指数法分析了浮游植物的多样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运用绿藻指数和藻类综合指数水库的富营养化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2种,隶属于5门23科40属,浮游植物丰度在3.828×106~210.2375×106cell/L之间,生物量在1.310~26.965mg/L之间,其中蓝藻占总浮游植物丰度的95%,占总生物量的56.7%,以微囊藻属(Microcystis Kutz)为绝对优势属。Ⅰ~Ⅲ库区藻类Marglef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459、3.681和3.95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藻类种类数、细胞密度对数与水体pH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多样性指数d与pH值、水温、溶解氧、透明度呈显著的正或负相关关系;浮游植物种类与环境因子相关系数在轴1上达到0.967,隐藻主要受水温、总磷的影响;硅藻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适应较高的pH值和较低的水温;蓝藻、绿藻与氮磷营养盐、pH值表现出明显正负相关性。绿藻指数和藻类综合指数评价水体为富富营养至重富营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湖主要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叶艳婷 胡胜华 +1 位作者 王燕燕 吴振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213-14216,共4页
[目的]了解东湖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为今后东湖的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2010年对武汉东湖4个主要子湖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每月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23种(绿藻58种,硅藻26种,蓝藻16种,裸藻14种,其... [目的]了解东湖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为今后东湖的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2010年对武汉东湖4个主要子湖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每月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23种(绿藻58种,硅藻26种,蓝藻16种,裸藻14种,其他9种),4个子湖中蓝藻、绿藻和硅藻的数量之和占总数量的98%以上,为东湖的优势藻门;东湖不同子湖的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均在1~3,属中污水质,湖泊水质为牛巢湖>汤菱湖>郭郑湖>后湖;CCA排序分析表明东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硝态氮和氨氮的影响,说明东湖是一个氮营养盐限制型湖泊;对比郭郑湖2010年与20世纪80年代的生物和理化指标,发现水体中硝态氮、氨氮含量和蓝绿藻的现存量都有显著提高。[结论]近年来,东湖从磷限制转变为氮限制型湖泊,富营养化正在日益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流河水库及其流域河流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媛 赵文 +4 位作者 张家卫 魏杰 蔡志龙 谢在刚 陈慧黠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70-74,共5页
为评价碧流河水库污染状况和对未来发展提供指导依据,于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按季度采样研究碧流河水库及其流域河流理化因子、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结合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为评价碧流河水库污染状况和对未来发展提供指导依据,于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按季度采样研究碧流河水库及其流域河流理化因子、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结合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124属310种,其中蓝藻门17属35种,硅藻门26属86种,裸藻门9属20种,绿藻门59属148种,其它分别是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及隐藻门。碧流河流域4个季度优势种种类多,且优势度不高。河流附着藻优势种为硅藻,库区优势种存在季节差异。碧流河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变化在0.28~1.23×107ind./L和1.41~5.50 mg/L之间,从数量上看,浮游植物密度5月最高,8月次之,之后是10月和1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好,群落结构较为稳定。CCA分析表明TP、TN、DO、亚硝酸氮,氨氮与整个库区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具有相关性。库区内整体营养状态处于中营养型,并与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表明碧流河近年来水质状况趋于稳定,未有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流河水库 河流 附着藻 群落结构 典型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养草鱼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瑞娇 吕元蛟 +4 位作者 张念 赵峰 周琼 何绪刚 谢从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7-82,共6页
2012年5—10月,调查和分析了湖北省公安县崇湖渔场主养草鱼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各种水环境因子,并利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CCA)对池塘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水体浮游植物隶属8个门102属240种,其... 2012年5—10月,调查和分析了湖北省公安县崇湖渔场主养草鱼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各种水环境因子,并利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CCA)对池塘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水体浮游植物隶属8个门102属240种,其中绿藻门44属114种,蓝藻门20属44种,硅藻门12属19种,裸藻门10属38种,金藻门5属7种,甲藻门4属6种,隐藻门2属4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1.77~8.83×10^7ind/L,平均密度为4.23×10^7ind/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2.24~298.58mg/L,平均生物量为44.13mg/L;池塘的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范围为1.80~3.69,Margalef指数为3.12~6.74,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31~0.61;影响浮游植物数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透明度、溶氧、pH、亚硝态氮和悬浮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池塘养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典范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州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思阳 韩志勇 +5 位作者 许振成 赵学敏 姚玲爱 魏东洋 张娟 胡芳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4,共9页
为探究高州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对高州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动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州水库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97种,库区浮游植物密度年变化范围为7.8×10^5-72... 为探究高州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对高州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动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州水库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97种,库区浮游植物密度年变化范围为7.8×10^5-72×10^6个/L;全年主要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与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meneghinian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结果显示,高州水库各区域属于中污染状态;CCA分析表明,氮磷营养盐是影响高州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因子,温度、pH与CODMn对浮游植物群落分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春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肖欢欢 张崇良 +4 位作者 徐宾铎 薛莹 刘鸿 李增光 任一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4-47,共14页
根据2015年春季在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鱼类浮游生物大型浮游生物网水平拖网数据,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 根据2015年春季在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鱼类浮游生物大型浮游生物网水平拖网数据,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浮游生物35种,其中鱼卵21种,仔稚鱼23种。鱼类浮游生物隶属于8目18科34属,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鲬(Platycephalus indicus)、鱼衔属(Callionymus spp.)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其中,鳀和鱼衔属主要分布于海州湾渔场海域,鲬主要分布于吕泗渔场海域,小黄鱼多分布于吕泗渔场北部海域。生态类型包括半咸水型、沿岸型和近海型种类。聚类分析表明,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可划分为以鱼衔属、鳀为优势种的站位组A(主要分布于海州湾海域)、以小黄鱼、黄鲫(Setipinna taty)等为优势种的站位组B(主要位于江苏沿岸海域)和以鲬为优势种的站位组C(主要位于江苏沿岸-近海海域),以站位组B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各站位组的鱼类浮游生物的生态类型和适温类型组成不同,这与其所处的海域生境有关。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春季黄海中南部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和表层温度。同时也受洋流、底质类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可为今后科学制定该海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资源量化管理等资源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类型 优势种 多元统计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