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爆炸温度响应的Wre5/26热电偶时间常数研究
1
作者 张梁栋 蒋海燕 +2 位作者 姬建荣 严家佳 苏健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0-255,共6页
采用Wre5/26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爆炸产生的流体介质温度,可为热毁伤威力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为了估计Wre5/26热电偶测量爆炸产物温度的时间常数,选用结点直径为0.28、0.4 mm的Wre5/26热电偶传感器在不同爆心距离下进行试验,得到的温度响应... 采用Wre5/26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爆炸产生的流体介质温度,可为热毁伤威力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为了估计Wre5/26热电偶测量爆炸产物温度的时间常数,选用结点直径为0.28、0.4 mm的Wre5/26热电偶传感器在不同爆心距离下进行试验,得到的温度响应曲线,通过滑动窗口拟合的方式对温度响应曲线进行处理,从而估计热电偶传感器的时变时间常数。结果表明,在本次爆炸测量试验场景中,距离爆心2.5~4 m范围热电偶时间常数变化并不明显,热电偶传感器时间常数与结点直径有关,结点直径越小,时间常数越小。结点直径为0.28 mm的热电偶最小时间常数约0.9 ms,结点直径为0.4 mm的热电偶时间常数约1.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e5/26热电偶 爆炸温度场 时间常数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温度和恒温时间对锦界煤焦-CO_2气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鸿伟 索新良 +2 位作者 陈江涛 赵振虎 杨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6,共5页
在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实验条件下,利用自建固定床实验台研究了常压、不同气化温度下热解温度(650℃、800℃、900℃)、恒温时间(8 min、30 min、60 min)对锦界煤焦等温CO2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并用不同模型求算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在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实验条件下,利用自建固定床实验台研究了常压、不同气化温度下热解温度(650℃、800℃、900℃)、恒温时间(8 min、30 min、60 min)对锦界煤焦等温CO2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并用不同模型求算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和恒温时间的延长,锦界煤焦的气化活性逐渐降低,活化能逐渐增加。热解温度对锦界煤焦气化活性的影响比恒温时间的影响显著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温度 恒温时间 煤焦 CO2气化 气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温盐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平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磊 田雨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71,共11页
在海洋剖面观测和基于移动平台的观测中,海洋温盐传感器的动态性能直接影响其数据质量。目前,国内已开展了海洋温盐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平台研制,并开展相关海洋温度和电导率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测试。该文详细阐述基于双扩散原理的海洋温... 在海洋剖面观测和基于移动平台的观测中,海洋温盐传感器的动态性能直接影响其数据质量。目前,国内已开展了海洋温盐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平台研制,并开展相关海洋温度和电导率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测试。该文详细阐述基于双扩散原理的海洋温盐跃层模拟装置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该装置高5 m,有效模拟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垂直跃层现象,是对自然界真实跃层的最佳模拟,实现温度跃层温度差10℃,盐度跃层差10 mS/cm,运动控制子系统可模拟0.1~3.0 m/s传感器运动状态。通过SBE3温度传感器、SBE4电导率传感器和MSCTI 125快速温盐测量仪的测试,试验表明:该平台复现的垂直分层的温盐跃层能有效测试温度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时间常数算法结果与传感器标称值基本一致。从试验结果分析出,该平台更适合于点状感应元件的测试,同时感应元件的封装结构对于动态响应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该平台的研制成果为后续开展海洋温盐动态特性研究提供新的测试平台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盐跃层 双扩散原理 温度 电导率 动态特性 时间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校准恒温恒速水槽研究
4
作者 郑伟 刘波 王志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7-1261,共5页
动态响应是安全重要场合温度传感器的关键性能,恒温恒速水槽是温度传感器水流环境动态响应校准的核心设备。针对典型环形旋转水槽升温慢的问题,研制了基于精密滑环的电加热环形旋转水槽,开展了温场性能和流场性能测试,并与现有射流旋转... 动态响应是安全重要场合温度传感器的关键性能,恒温恒速水槽是温度传感器水流环境动态响应校准的核心设备。针对典型环形旋转水槽升温慢的问题,研制了基于精密滑环的电加热环形旋转水槽,开展了温场性能和流场性能测试,并与现有射流旋转水槽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校准装置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研制的基于精密滑环的电加热环形旋转水槽升温时间缩短,温度波动度显著小于温度阶跃量的±1.0%,竖直方向流速均匀度显著优于10%的要求。对铠装热电阻和热电偶时间常数进行了测量,与现有装置测量结果的偏差分别为4.1%和7.5%,满足工程应用要求,为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校准提供了良好的恒温恒速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计量 温度传感器 动态响应 时间常数 恒温恒速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恒温时间加热下花岗岩冲击压缩力学特性及破碎特征
5
作者 贾宇 翟越 +3 位作者 李宇白 谢梓涵 王奥晨 殷溥隆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94-3504,共11页
为研究不同恒温时间的实时高温作用对花岗岩冲击压缩力学特性与破碎特征的影响,开展了高温时SHPB冲击压缩试验及筛分试验。首先,将花岗岩加热到700℃并进行0、30、60、90及120 min这5种不同时间的恒温热处理;其次,不对试样做冷却处理,... 为研究不同恒温时间的实时高温作用对花岗岩冲击压缩力学特性与破碎特征的影响,开展了高温时SHPB冲击压缩试验及筛分试验。首先,将花岗岩加热到700℃并进行0、30、60、90及120 min这5种不同时间的恒温热处理;其次,不对试样做冷却处理,利用同步对杆装置进行高温时SHPB试验,收集破碎试件并开展筛分试验;最后,结合抗压强度、分形维数等数据,分析花岗岩的力学特性及破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恒温时间对花岗岩动态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试件抗压强度随恒温时间增加而呈明显下降趋势;花岗岩破碎程度随恒温时间增加而不断加剧,表现在破碎试件中细块数量逐渐减少,细粒数量不断增多。不同恒温时间加热下花岗岩冲击压缩破坏的分形维数集中在2.2~2.7之间,且与恒温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实时高温作用下花岗岩动态抗压能力与宏观破碎分形特征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时间 花岗岩 高温时SHPB 冲击压缩力学特性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温总压组合式受感器设计
6
作者 张卓利 李本亮 邓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3,共8页
由于一般总温传感器体积大、功能单一,不能适应小型飞行器安装使用,因此设计了一种小型总温总压组合式受感器。其中,对受感器外形结构、屏蔽罩、密封结构等进行设计,并设计一种温度压力一体式敏感组件,采用玻璃烧结工艺解决敏感组件的... 由于一般总温传感器体积大、功能单一,不能适应小型飞行器安装使用,因此设计了一种小型总温总压组合式受感器。其中,对受感器外形结构、屏蔽罩、密封结构等进行设计,并设计一种温度压力一体式敏感组件,采用玻璃烧结工艺解决敏感组件的耐高温、密封、绝缘等关键技术。通过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受感器流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引压管对受感器内部流场的影响,结合仿真结果对受感器进行优化设计。经风洞试验校准,在Ma=0.3至Ma=0.9范围内,受感器总温恢复系数≥0.970;Ma=0.3(高度H=0)条件下,受感器时间常数小于0.9 s。1 MPa压力条件下进行气密性测试,1 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300 Pa;在Ma=0.3至Ma=1.0范围内总压误差优于±0.02,达到较高的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温 总压 敏感组件 屏蔽罩 总温恢复系数 时间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芯电缆热时间常数的理论计算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8
7
作者 张尧 周鑫 +4 位作者 牛海清 王晓兵 汤毅 赵健康 樊友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01-2806,共6页
由于电缆热容的存在,当施加阶跃电流时,电缆温度随时间逐渐变化,经一段时间后达到热稳态,导体温度变化的速度一般用热时间常数来反映。为此,以单芯电缆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电缆热时间常数;建立了电缆本体及周围介质的暂态热路模型并进行... 由于电缆热容的存在,当施加阶跃电流时,电缆温度随时间逐渐变化,经一段时间后达到热稳态,导体温度变化的速度一般用热时间常数来反映。为此,以单芯电缆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电缆热时间常数;建立了电缆本体及周围介质的暂态热路模型并进行简化等效;计算了空气敷设和直埋敷设单芯电缆的热时间常数;并在试验现场进行了阶跃电流下的单芯电缆温升试验,通过对实测导体温度暂态过程的曲线拟合求得了电缆实际的热时间常数,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电缆的热时间常数可用于估算阶跃电流作用下的导体暂态温度响应、以及到达最高允许温度所需要的升温时间,为电缆的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体温度 热时间常数 单芯电缆 暂态热路模型 计算 试验 升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番茄植株体温与气温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谦 李胜利 +4 位作者 孙治强 陈景玲 曹静 延旭 张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5-189,共5页
植物群体间隙的空气温度不能准确地反映植物体实际的温度。该文用热电偶测定了日光温室内番茄茎、叶、果实的温度与同高度空气温度的差异。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番茄植株体温与同高度空气温度有明显的差异。不同部位二者差异不同。果实与... 植物群体间隙的空气温度不能准确地反映植物体实际的温度。该文用热电偶测定了日光温室内番茄茎、叶、果实的温度与同高度空气温度的差异。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番茄植株体温与同高度空气温度有明显的差异。不同部位二者差异不同。果实与空气温度差异最大,其次是茎、叶。这样环境温度测定后,结合植物体温与气温差异便可知植物体温。对番茄叶片测定了热时间常数,其均值为174 s,绝对偏差为73.1 s。热时间常数的测定,间接测定了综合热阻项,这为较难测定的植物表面传热热阻找到了一种易于得到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植物温度 热时间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活塞表面瞬态温度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崔云先 赵家慧 +3 位作者 刘友 丁万昱 盛晓幸 宫刻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42-1147,共6页
针对内燃机活塞表面温度变化迅速的特点,研制了一种瞬态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活塞表面温度。采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的方法将NiCr薄膜直接溅射沉积在高温烧结后嵌有NiCr、NiSi丝的陶瓷元件端面,NiCr薄膜外侧溅射Si3N4保护膜。传感器外壁选... 针对内燃机活塞表面温度变化迅速的特点,研制了一种瞬态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活塞表面温度。采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的方法将NiCr薄膜直接溅射沉积在高温烧结后嵌有NiCr、NiSi丝的陶瓷元件端面,NiCr薄膜外侧溅射Si3N4保护膜。传感器外壁选用带螺纹的304不锈钢作为铠装套筒。采用自行研制的薄膜热电偶静动态标定系统对所研制的瞬态温度传感器进行标定,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传感器在50-40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和热稳定性,其塞贝克系数在39-41μV/K之间,非线性误差小于0.34%,重复性好;热接点薄膜厚度为355nm时,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41.7μs,且响应时间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大而增加;该瞬态温度传感器可以满足曲轴转速为1800r/min的内燃机活塞表面瞬态温度测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活塞 瞬态温度 塞贝克系数 时间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海洋微藻的碱性磷酸酶性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洪杰 杨茹君 +3 位作者 张传松 李雁宾 祝陈坚 王修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64,共4页
对5种海洋微藻产生的碱性磷酸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确定了碱性磷酸酶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pH8.2的环境中,各藻产生的碱性磷酸酶最佳反应温度在40~50℃内,且存在一定差异;40℃下酶促反应恒速时间及米氏常数也有所不同,酶... 对5种海洋微藻产生的碱性磷酸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确定了碱性磷酸酶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pH8.2的环境中,各藻产生的碱性磷酸酶最佳反应温度在40~50℃内,且存在一定差异;40℃下酶促反应恒速时间及米氏常数也有所不同,酶活恒速时间顺序为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rn)〈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rnarense);米氏常数大小顺序为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强壮前沟藻〈旋链角毛藻。碱性磷酸酶测定条件为:温度40℃,反应时间90min,底物浓度26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碱性磷酸酶 恒速时间 最适温度 米氏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温度场测试中的传感器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赵学敏 王文廉 +1 位作者 李岩峰 孟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8-372,共5页
在诸如爆炸火焰温度场的瞬态测试中,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是影响测试结果的重要指标,而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动态响应特性通常通过时间常数来反映。针对这种特殊测温环境下对热电偶时间常数的标定要求,采用火焰温度源法,对OMEGA生产的热... 在诸如爆炸火焰温度场的瞬态测试中,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是影响测试结果的重要指标,而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动态响应特性通常通过时间常数来反映。针对这种特殊测温环境下对热电偶时间常数的标定要求,采用火焰温度源法,对OMEGA生产的热电偶的时间常数进行了标定分析,获得其时间常数为846.992 ms,标定系统的动态重复性为1.17%。结果表明,用此标定方法得到的时间常数能更真实地反映热电偶在火焰温度场中的动态响应性能,且标定系统的动态重复性好,测试精度高,对分析弹药爆炸过程中的热毁伤效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温度场 传感器 动态响应特性 时间常数 火焰温度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热电偶的制作与时间常数标定方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立新 谢建斌 +1 位作者 杨智伟 周富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3-1028,共6页
在瞬态温度测量中,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要求热电偶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特性,其时间常数越小越好。借助于数字显微放大镜观察,以微细铜丝和康铜丝(0.05 mm)焊接制备了快速响应热电偶;为了对时间常数准确标定,采用单片机控制电子开... 在瞬态温度测量中,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要求热电偶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特性,其时间常数越小越好。借助于数字显微放大镜观察,以微细铜丝和康铜丝(0.05 mm)焊接制备了快速响应热电偶;为了对时间常数准确标定,采用单片机控制电子开关闭合让激光器立即工作产生瞬时温度阶跃,建立了测定热电偶动态特性的实验系统,并用该系统测定了Cu/Cu Ni快速响应热电偶的时间常数。结果表明,制备的微热电偶响应时间达到(118.8±1.64)ms;利用该系统对时间常数进行标定,结果准确可靠、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实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热电偶 时间常数 阶跃温度 阶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主变压器热点温度实时计算解析模型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志超 吴奕 +4 位作者 王坚 崔莉 蒋春容 朱海兵 葛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7-151,共5页
基于油浸式变压器的顶层油温-绕组等效热路,提出了一种主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的解析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当前采集的主变负载系数和顶层油温数据,实时计算热点温度。相应提出了绕组时间常数的确定方案。通过对某334 MV·A/500 k V主... 基于油浸式变压器的顶层油温-绕组等效热路,提出了一种主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的解析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当前采集的主变负载系数和顶层油温数据,实时计算热点温度。相应提出了绕组时间常数的确定方案。通过对某334 MV·A/500 k V主变压器进行实例计算与分析,并将结果与通过GB/T 15164—1994标准中的热点温度计算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热点温度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指出了GB/T 15164—1994标准中热点温度计算公式存在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主变压器 等效热路 热点温度 顶层油温 绕组时间常数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依赖于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温度传感器热时间常数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路立平 鹿晓力 高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38,76,共4页
基于温度传感器与其所处介质环境交换热能的速率和温度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无关这样的认识,提出了无需利用温度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热时间常数测量方法,推导出了温度传感器的热时间常数方程.该方法用两个不同大小的功率对同一个温度传感器进... 基于温度传感器与其所处介质环境交换热能的速率和温度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无关这样的认识,提出了无需利用温度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热时间常数测量方法,推导出了温度传感器的热时间常数方程.该方法用两个不同大小的功率对同一个温度传感器进行两次恒功率加热,在这两次加热过程中,温度传感器的介质环境、传感器加热开始时的温度和传感器加热截止时的温度分别相同.根据两次加热过程所用的时间和功率就可以计算出温度传感器的热时间常数.该方法理论严谨,技术可行,无由温度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离散性和非线性带来的测量误差,为准确测量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热时间常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热时间常数 测量算法 动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变压器油纸绝缘系统回复电压参数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刘刚 廖瑞金 +3 位作者 冯运 唐超 周天春 杨华云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回复电压法可以方便地对变压器的绝缘状态进行现场诊断。绝缘系统温度对回复电压参数测量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掌握绝缘系统不同温度下回复电压参数的变化规律,对绝缘系统不同温度下的回复电压参数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对由25... 回复电压法可以方便地对变压器的绝缘状态进行现场诊断。绝缘系统温度对回复电压参数测量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掌握绝缘系统不同温度下回复电压参数的变化规律,对绝缘系统不同温度下的回复电压参数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对由25号变压器油和普通纤维素绝缘纸组成的绝缘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回复电压测试,研究了回复电压参数在绝缘系统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回复电压最大值和初始斜率随绝缘系统温度升高呈指数规律增加,而中心时间常数随绝缘系统温度升高呈指数规律下降;绝缘系统温度较低时,测量数据的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复电压 绝缘系统温度 回复电压最大值 中心时间常数 初始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卷烟料液中糖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高峰 张强 +2 位作者 王浩雅 李红武 和智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85-87,共3页
为了分析不同温度和恒温时间条件下,卷烟料液中糖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对不同温度和恒温时间条件下料液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山梨糖醇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在处理温度为60、70℃时,随着恒温时间的增加料液中... 为了分析不同温度和恒温时间条件下,卷烟料液中糖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对不同温度和恒温时间条件下料液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山梨糖醇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在处理温度为60、70℃时,随着恒温时间的增加料液中糖类成分的含量无明显的变化;处理温度为80℃时,果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含量随着恒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蔗糖含量下降,麦芽糖含量无明显变化。(2)相同恒温时间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料液中的糖类成分含量有较明显的变化。(3)经过加热处理后的料液中的糖类成分含量要高于未经加热处理的料液中的糖类成分含量;山梨糖醇在未加热的样品中未检出,在加热后的样品中都有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恒温时间 卷烟料液 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特性补偿的绝热加速量热仪温度随动控制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炯 王继晨 +3 位作者 郭璐 许启跃 杨遂军 叶树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05-1810,共6页
针对绝热加速量热仪测试反应剧烈的样品时温度传感器存在动态测量误差,导致在进行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中出现偏差的现象,提出一种绝热反应过程中实时在系统动态特性补偿的方法。首先采用基于集中参数的方法对绝热反应过程进行模拟仿... 针对绝热加速量热仪测试反应剧烈的样品时温度传感器存在动态测量误差,导致在进行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中出现偏差的现象,提出一种绝热反应过程中实时在系统动态特性补偿的方法。首先采用基于集中参数的方法对绝热反应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了影响进行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求取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其次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得到动态补偿器参数,并将其运用到绝热加速量热仪温度随动控制算法中。最后,通过标准样品对该补偿方法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化学反应热危险性评估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动态特性补偿 动力学分析 时间常数 随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固化体抗高温性能及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漫彤 黄彩菊 +2 位作者 邵江平 许杭俊 王连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地聚物对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固化飞灰后的地聚物固化体的抗环境侵蚀性能,开展了固化体高温—恒温时间—地聚物抗压强度的研究及经受高温后固化体的重金属浸出试验,探讨抗压强度与高温、恒温时间之间... 地聚物对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固化飞灰后的地聚物固化体的抗环境侵蚀性能,开展了固化体高温—恒温时间—地聚物抗压强度的研究及经受高温后固化体的重金属浸出试验,探讨抗压强度与高温、恒温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聚物固化垃圾焚烧飞灰的稳定性.通过对固化体试块的高温试验以及对不同温度、不同恒温时间下固化体抗压强度试验,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温度—恒温时间—抗压强度的三维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抗压强度 高温 恒温时间 固化体 浸出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型爆燃发生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标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炯 唐宵 +1 位作者 杨遂军 叶树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1,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激波管及热风洞的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标定方法存在装置体积大、成本高、阶跃幅度小或边沿斜率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以自反应物质热分解瞬间释放大量气体为基础,通过压力膜片破裂产生高速爆燃气流的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标定方... 针对现有基于激波管及热风洞的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标定方法存在装置体积大、成本高、阶跃幅度小或边沿斜率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以自反应物质热分解瞬间释放大量气体为基础,通过压力膜片破裂产生高速爆燃气流的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标定方法,建立了标定过程非稳态传热模型,分析了影响标定结果的重要因素,设计了相应的小型化标定装置。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所获时间常数与气流流速呈负相关,与阶跃温度幅度呈正相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几十毫秒级时间常数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标定,对应用于高压、强对流的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标定及选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动态特性标定 时间常数 自加速分解 冲击气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风洞流场总温测量装置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海滨 胥继斌 +2 位作者 白本奇 张伟 黄飓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8-273,共6页
总温测量装置用于高超声速风洞流场的温度校测,为克服原有装置响应慢、密封性能差的缺点,研制了新的总温测量装置。本文提出了装置的总体设计思路,对装置的结构形式、热电偶选型、屏蔽罩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对关键技术难点采取了解决措施... 总温测量装置用于高超声速风洞流场的温度校测,为克服原有装置响应慢、密封性能差的缺点,研制了新的总温测量装置。本文提出了装置的总体设计思路,对装置的结构形式、热电偶选型、屏蔽罩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对关键技术难点采取了解决措施。装配完成后测试了装置的密封性能和时间常数,对装置校准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测试结果满足指标要求。目前该装置已成功应用于风洞试验中,经过了所有典型试验状态的考验,完全能满足风洞使用要求。由此证明了新装置设计中所采用的小直径偶丝配合屏蔽罩的方式以及一体化加工等特殊工艺方案对于克服原有装置存在的缺点是完全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装置 总温 研制 热电偶 时间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