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型臂导航下后路截骨与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王灿锋 章永权 +4 位作者 楼宇梁 李长明 洪锋 李伟 全仁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4-621,共8页
目的:探讨后路“O”型臂导航内固定+截骨矫形术和前路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后路“O”型臂导航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3年6月期间,本院... 目的:探讨后路“O”型臂导航内固定+截骨矫形术和前路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后路“O”型臂导航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3年6月期间,本院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5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后路“O”型臂导航内固定+截骨矫形组(A组,20例)和前路OLIF+后路“O”型臂导航内固定组(B组,25例)。A组男8例,女12例;年龄47~81岁(66.4±7.4岁);B组男8例,女17例;年龄52~81岁(67.4±8.2岁)。记录患者围术期数据,于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填写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评估临床疗效;同时拍摄脊柱全长站立位X线片,测量冠状位侧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椎间隙高度、椎体融合率等数据,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A组18~38个月(26.5±5.3个月);B组20~36个月(24.3±4.2个月),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起床时间、输血人次分别为219.0±25.7min、1087.5±353.1mL、364.7±22.9mL、11.0±3.4d、18次;B组为169.4±25.6min、672.5±308.6mL、109.3±25.3mL、6.3±1.8d、8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A组为6.2±0.9分、1.8±0.8分;B组为4.4±0.9分、1.3±0.5分,B组均低于A组(P<0.05)。术后A组ODI为(22.8±4.8)%,B组为(19.9±2.9)%,B组低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末次随访时矢状面SVA为47.0±11.5mm、43.9±19.7mm;B组为35.2±19.9mm、30.9±19.9mm,A组矢状面矫正均优于B组(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冠状面Cobb角、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为48.1±8.2mm、46.1±8.5mm;B组为57.4±5.4mm、56.3±5.6mm,B组优于A组(P<0.05)。A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漏2例,切口愈合延迟2例,钉棒断裂1例,螺钉松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6/20);B组患者2例术后出现左大腿前内侧疼痛,2例患者出现短暂的左侧屈髋无力,均在随访时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16%(4/2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高于B组(P<0.05),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脊髓损伤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植骨及融合器均骨性融合。结论:后路“O”型臂导航内固定+截骨矫形术和前路OLIF+后路“O”型臂导航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均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前者矢状面矫形效果更好,但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卧床时间久、并发症多等问题,后者冠状面侧弯矫形效果不亚于前者,同时具有微创、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微创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疾病 脊柱侧凸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导板的制作及CAD-CAM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7
2
作者 白石柱 刘宝林 +2 位作者 陈小文 毕云鹏 魏洪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在牙科种植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以修复体为指导的种植观念的出现克服了早期种植体植入后易出现位置不正的问题。CT扫描提供了关于植入区骨、软组织及相邻重要解剖结构的详细数据,医生在手术前能够在相关软件中参考种植体与修复体、邻牙及... 在牙科种植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以修复体为指导的种植观念的出现克服了早期种植体植入后易出现位置不正的问题。CT扫描提供了关于植入区骨、软组织及相邻重要解剖结构的详细数据,医生在手术前能够在相关软件中参考种植体与修复体、邻牙及相邻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进行种植体类型、尺寸、植入位置、角度的设计,进一步设计并加工制作种植导板,以将电脑中的虚拟设计准确地转化到实际手术中。该技术在种植领域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种植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科种植体 计算机辅助外科 牙科修复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内扫描配准种植机器人在种植牙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靳能皓 乔波 +6 位作者 朱亮 孟凡皓 林权泉 李粮博 邢乐君 赵睿 张海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4-809,共6页
目的探讨口内扫描与锥形束CT(CBCT)术前配准在口腔种植机器人辅助种植牙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月—2024年5月机器人辅助种植的牙列缺损病例资料40例,手术前将佩戴定位标志物的口内扫描数据与CBCT数据分别与初始CBCT图像... 目的探讨口内扫描与锥形束CT(CBCT)术前配准在口腔种植机器人辅助种植牙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月—2024年5月机器人辅助种植的牙列缺损病例资料40例,手术前将佩戴定位标志物的口内扫描数据与CBCT数据分别与初始CBCT图像自动配准融合并计算配准误差,术中计算定位标志物注册平均误差并对术后的植入精度进行分析。结果40例牙列缺损患者佩戴定位标志物的口内扫描数据和CBCT数据分别与初始CBCT影像均成功配准融合,配准误差值分别为(0.157±0.026)mm和(0.154±0.033)mm,统计学分析表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位标志物注册误差值为(0.0373±0.0036)mm。共完成55枚种植体植入,植入点、根尖点的总误差分别为(0.78±0.41)、(0.89±0.28)mm,横向误差分别为(0.44±0.36)、(0.58±0.25)mm,深度误差分别为(0.51±0.32)、(0.54±0.36)mm;植入角度误差为1.24°±0.67°。结论基于口内扫描与CBCT配准融合技术能够满足口腔种植机器人术前配准的精度需求,增加了机器人辅助种植牙手术术前配准方式的选择并减少了患者多次辐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机器人外科手术 口内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病人决策辅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潭蓉 徐彩娟 +1 位作者 章亚平 王淑婵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0-1014,共5页
介绍病人决策辅助的定义、使用情景、意义、内涵、形式以及开发的理论基础、质量评价、应用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手术 决策辅助 共享决策 病人参与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硬化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葛欣婷 唐旭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58,共5页
耳硬化症是一种原发于骨迷路的骨质重建障碍,可导致各种类型的听力下降。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常规助听器、镫骨成形术、植入式电子听觉系统及人工耳蜗等。对于听力无明显下降的早期耳硬化症或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药物... 耳硬化症是一种原发于骨迷路的骨质重建障碍,可导致各种类型的听力下降。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常规助听器、镫骨成形术、植入式电子听觉系统及人工耳蜗等。对于听力无明显下降的早期耳硬化症或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或助听器;对于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的前庭窗型耳硬化症,镫骨手术常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对于感音神经性或混合型听力下降的耳蜗型及混合型耳硬化症,可以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选择植入式电子听觉系统或人工耳蜗。在决定治疗方案时,要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听力损失类型、程度、自身诉求、费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做到个体化分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硬化症 治疗 镫骨手术 助听器 人工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平等”理念下国际体育仲裁院法律援助制度的价值取向和规则释义
6
作者 刘韵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2,共10页
“制造平等”理念旨在平衡纠纷双方当事人间的势能差距,强调双方当事人的“武器平等”。在国际体育仲裁院“接近仲裁”的价值取向下,法律援助成为“制造平等”理念的具体化展开方式。国际体育仲裁院法律援助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经济弱势... “制造平等”理念旨在平衡纠纷双方当事人间的势能差距,强调双方当事人的“武器平等”。在国际体育仲裁院“接近仲裁”的价值取向下,法律援助成为“制造平等”理念的具体化展开方式。国际体育仲裁院法律援助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经济弱势当事人特别是运动员一方的仲裁权益。法律援助制度的参与主体、构成要件和生效效力等具体规则不仅是“制造平等”理念的具体体现,还呈现出法律援助权利化和社会保障化的现代发展倾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律援助呈现援助主体扩大化和援助方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法律援助成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构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环节。我国体育仲裁法律援助发展的具体路径应融入构建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大局,借鉴和参考国际体育纠纷解决机制或他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中的相关规定,契合《体育法》的价值追求并满足体育仲裁规则的体系性和合目的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仲裁院 法律援助 接近cas仲裁 体育法 运动员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信噪比下的导频联合编码辅助载波同步算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史治平 唐发建 +1 位作者 晏辉 龚万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06-2510,共5页
针对深空通信系统中编码辅助载波同步算法存在精度受限和同步范围小的问题,该文提出两种导频联合编码辅助载波同步算法。首先按照最大似然估计准则推导出编码辅助载波估计的对数似然函数;按麦克劳林级数将其展开并简化或将其导数展开并... 针对深空通信系统中编码辅助载波同步算法存在精度受限和同步范围小的问题,该文提出两种导频联合编码辅助载波同步算法。首先按照最大似然估计准则推导出编码辅助载波估计的对数似然函数;按麦克劳林级数将其展开并简化或将其导数展开并简化,得到两种具有解析表达式的编码辅助精同步算法。然后为扩大同步范围,设计了一种插入导频的帧结构,提出了基于导频的粗同步算法,推导出它的理论方差。最后将粗同步与精同步顺序地结合起来,同时利用导频来辅助精同步,得到两种大频偏大相偏情况下的载波同步算法,并采用码率为1/12的低码率LDPC-Hadamard码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大幅提高同步参数的估计精度和范围,在一定的导频长度下可逼近理想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通信 载波同步 编码辅助 导频 LDPC—Hadamard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修复结合牙周手术解决复杂前牙美学缺陷 被引量:39
8
作者 李峥 柳玉树 +3 位作者 叶红强 刘云松 胡文杰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针对伴有牙周软组织形态不良的复杂前牙美学缺陷病例,探索一种全程数字化修复的治疗流程,为解决复杂前牙美学诊疗问题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复杂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12例,通过口内和面部三维扫描获取牙列和面部三维数据并进行配准,... 目的:针对伴有牙周软组织形态不良的复杂前牙美学缺陷病例,探索一种全程数字化修复的治疗流程,为解决复杂前牙美学诊疗问题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复杂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12例,通过口内和面部三维扫描获取牙列和面部三维数据并进行配准,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软件中进行两种美学设计(仅考虑"白色美学"、综合考虑"粉白美学"),结合数码摄影得到相应的彩色三维数字化修复效果模拟图。以患者评分为标准评价两种美学设计,并由患者自主选择,针对选择后一种设计的患者,三维打印其诊断模型并制作导板指导牙周手术,后续采用数字化方法完成前牙美学修复。结果:患者针对基于口内和面部三维扫描及数码摄影的两种数字化美学设计进行评价,综合考虑"粉白美学"设计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且更多患者(66.7%)选择牙周手术改善软组织形态后再行修复;将该设计通过三维打印制作诊断模型及导板指导牙周手术,实现了数字化设计向最终手术效果的转移;后续数字化方法制作最终修复体,实现全程数字化。结论:通过数字化美学分析和设计,修复效果预测,三维打印诊断模型制作导板指导牙周手术,并用数字化方法完成前牙美学修复诊疗流程的方法可行,临床显著提高医生、患者、技师相互间的沟通效率,体现了多学科联合治疗复杂前牙美学诊疗问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化 白色美学 粉白美学 牙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低码率LDPC码的编码与导频联合辅助载波同步算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晏辉 唐发建 张忠培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0-474,共5页
针对深空通信系统中编码和导频辅助载波同步算法分别存在同步范围与精度受限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编码与导频联合辅助的载波同步算法。首先按照最优导频放置方式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关函数和的粗同步算法,其频率估计量的精度接近CRB界;... 针对深空通信系统中编码和导频辅助载波同步算法分别存在同步范围与精度受限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编码与导频联合辅助的载波同步算法。首先按照最优导频放置方式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关函数和的粗同步算法,其频率估计量的精度接近CRB界;然后分析了导频结构对算法估计精度与范围的影响机理;接着通过加入导频及频率积分器的方式对基于期望最大的细同步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用码率为1/12的低码率LDPC-Hadamard码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大幅提高同步参数的估计范围与精度,在一定的导频长度下能达到理想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通信 载波同步 编码辅助 LDPC-Hadamard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人保护的乘用车前部造型设计优化 被引量:26
10
作者 吕晓江 王纯 +3 位作者 刘卫国 马芳武 吴成明 赵福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06-211,共6页
汽车前部造型是获得良好的行人保护性能的关键。基于《欧盟行人保护法规》之条款Directive78/2009/EC及《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中的相关规定,运用计算机辅助造型(CAS)技术,考虑到行人保护头部碰撞区域及腿部碰撞区域的划分要求... 汽车前部造型是获得良好的行人保护性能的关键。基于《欧盟行人保护法规》之条款Directive78/2009/EC及《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中的相关规定,运用计算机辅助造型(CAS)技术,考虑到行人保护头部碰撞区域及腿部碰撞区域的划分要求,对某乘用车的前部造型(发动机罩、翼子板、通风盖板和前保险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前部造型有效地控制了碰撞区域,有利于提升该车型的行人保护性能。因此,该结果可为新车造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乘用车 行人保护 汽车前部造型 设计优化:计算机辅助造型(ca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的模型外科在治疗面中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明 律娜 +5 位作者 后军 薛浩伟 胡玉坤 杨文宇 李承靖 张令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5-397,共3页
选取面中部骨折患者17例,术前行三维CT重建,将所获得CT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制成三维实体模型。对模型进行手术设计,模拟手术及个体化钛板的预制。计算机辅助的模型可以快速、立体、准确的显示骨折部位的三维解剖结构,模型外科可以使... 选取面中部骨折患者17例,术前行三维CT重建,将所获得CT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制成三维实体模型。对模型进行手术设计,模拟手术及个体化钛板的预制。计算机辅助的模型可以快速、立体、准确的显示骨折部位的三维解剖结构,模型外科可以使面中部骨折的治疗做到术前准确设计、术中参照定位,简化了手术步骤,提高了手术效果。患者术后效果满意。计算机辅助的模型外科是诊治面中部骨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模型外科 面中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TK的口腔种植手术导航系统的图像配准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晓军 阎士举 +1 位作者 吴轶群 王成焘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4-6,共3页
讨论了口腔种植手术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图像配准的实现全过程。制作了聚丙烯树脂模板专用配准装置,以基于外部标志点的无创配准方法,在基于VTK的平台环境下,开发了软件系统获取虚拟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下的基准点坐标,并以ICP算法完... 讨论了口腔种植手术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图像配准的实现全过程。制作了聚丙烯树脂模板专用配准装置,以基于外部标志点的无创配准方法,在基于VTK的平台环境下,开发了软件系统获取虚拟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下的基准点坐标,并以ICP算法完成配准。应用实例表明,配准误差小于1mm,可以满足口腔种植手术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计算机辅助手术 配准 手术导航 V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对预防腰椎骨折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23
13
作者 高东红 李玖利 +2 位作者 潘佩婵 高小霞 邹小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对预防腰椎骨折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术后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术后予以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辅助进行踝泵运动... 目的:探讨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对预防腰椎骨折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术后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术后予以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辅助进行踝泵运动,对照组予以常规踝泵运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两组病人下肢DVT形成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及术后48 h 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变化。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术后48 h治疗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下肢DVT发生率(2%)低于对照组(6%)。结论: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应用于腰椎骨折术后可以有效预防下肢DVT形成,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术后 踝泵运动 深静脉血栓 辅助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多工具协同的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涛 石琳 +2 位作者 宋梦蝶 李守斌 王青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19-2026,共8页
软件开发流程中越来越依赖各种计算机辅助软件(CAS)。在使用多种工具的情况下,会遇到开发流程不可定制、流程数据不一致和流程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支持多工具协同工作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系统。通过分析软件开发过... 软件开发流程中越来越依赖各种计算机辅助软件(CAS)。在使用多种工具的情况下,会遇到开发流程不可定制、流程数据不一致和流程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支持多工具协同工作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系统。通过分析软件开发过程,研究支持快速迭代、偏向流程管理的软件工程开发模式,结合工作流思想设计分层架构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系统。该系统经过严格的测试用例检测,在设计的576个测试用例下通过率达到85%,能够完成工具协同的大部分需求,包括流程可定义、保持数据一致和开发流程管理。该系统在7个软件开发组,共约200人的规模下推广试用。根据管理组、开发组和测试组的反馈结果,该系统比传统方式节省了每周例会的时间,方便了开发任务的管理,从而提高了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流程 流程管理 工作流 计算机辅助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壶腹神经的三维解剖研究及计算机辅助手术径路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朴 方耀云 姜泗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3-94,共2页
利用连续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重建了后壶腹神经及其重要毗邻结构,取得了逼真的三维图像及大量解剖参数,据此对圆窗区结构的立体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后壶腹神经切断术的三维手术图像模拟,提出了以圆窗膜底缘中... 利用连续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重建了后壶腹神经及其重要毗邻结构,取得了逼真的三维图像及大量解剖参数,据此对圆窗区结构的立体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后壶腹神经切断术的三维手术图像模拟,提出了以圆窗膜底缘中点为参照点寻找后壶腹神经的数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壶腹神经 解剖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 手术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化搜索的迭代载波同步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海鸥 王永民 +1 位作者 许华 李晓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0-234,共5页
码辅助的迭代同步算法将编码增益引入到同步环路中,能够有效实现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载波同步。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码辅助同步算法存在参数估计范围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优化搜索的迭代载波同步算法。该算法通过研究载波偏差与译码软信息... 码辅助的迭代同步算法将编码增益引入到同步环路中,能够有效实现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载波同步。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码辅助同步算法存在参数估计范围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优化搜索的迭代载波同步算法。该算法通过研究载波偏差与译码软信息的关系,得出一种较简单的评价函数,再利用均匀搜索方式结合改进的Powell算法来获取同步参数的最佳估计,以实现准确的载波恢复。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能够有效补偿载波偏移,且具有较大的同步范围,在一定迭代次数之后可逼近理想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信噪比 码辅助 载波恢复 最优化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家电产品的人机工程设计与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昶 王小平 +1 位作者 余隋怀 李雪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1,共5页
结合家电产品的人机工程学特点,对人机工程设计与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依据传统的虚拟人体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虚拟人快速几何建模方法。运用反向运动学知识,构建了虚拟人的运动学模型,并结合关键帧动画和人体姿态库实现了虚拟人的人机... 结合家电产品的人机工程学特点,对人机工程设计与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依据传统的虚拟人体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虚拟人快速几何建模方法。运用反向运动学知识,构建了虚拟人的运动学模型,并结合关键帧动画和人体姿态库实现了虚拟人的人机工程仿真。基于人体测量学人机数据库和碰撞检测算法,实现了虚拟人的舒适度、视域和可达域检测与评价。最后通过人机检测系统的实现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对设计师进行人机设计和工程仿真分析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 工业设计 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设计 人机仿真 人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叉树搜索算法在计算机辅助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晓军 舒宽 +2 位作者 张建国 钱理为 王成焘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6-18,共3页
讨论基于八叉树的空间搜索与求交算法,包括基于八叉树的单元格分配及求交运算2个步骤。该算法可有效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手术,实现解剖标志点的空间定位、距离测量、骨厚测量、三维模型间的干涉与距离检测等。其运算效率较高,具有良好的通... 讨论基于八叉树的空间搜索与求交算法,包括基于八叉树的单元格分配及求交运算2个步骤。该算法可有效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手术,实现解剖标志点的空间定位、距离测量、骨厚测量、三维模型间的干涉与距离检测等。其运算效率较高,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适用于各类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与手术导航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叉树 空间搜索 计算机辅助手术 距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静 袁荣涛 董苻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5-728,共4页
数字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交叉学科,数字医学的快速发展,绐临床医学带来厂革命性变化。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的信息时代,其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推动了精准外科手术的发展,引发外科领域... 数字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交叉学科,数字医学的快速发展,绐临床医学带来厂革命性变化。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的信息时代,其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推动了精准外科手术的发展,引发外科领域的技术革命,促进外科治疗发生质的飞跃。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重建具有复杂性与高要求的特点,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这一领域的面貌。本文对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与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 3D打印技术 颌面部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TK的颌面缺损修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洋 白石柱 +3 位作者 张曦 李宝娟 张国鹏 卢虹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7-210,共4页
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可用于颌面缺损修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系统使用视觉化工具函式库(visualization toolkit,VTK)作为开发工具。数据源可以是CT扫描获得的三维数据,也可是已经存在的.stl格式的三维表面数据。系统主要通过将健康... 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可用于颌面缺损修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系统使用视觉化工具函式库(visualization toolkit,VTK)作为开发工具。数据源可以是CT扫描获得的三维数据,也可是已经存在的.stl格式的三维表面数据。系统主要通过将健康侧数据镜像到患侧,或读入本地数据库中的数据,对缺损部位进行填充、平滑等处理,从而生成贋复体。系统还可将生成的贋复体以.stl格式输出;并利用快速成型加工系统进行加工。该系统的建立可实现颌面缺损修复中赝复体的个性化快速制作,从而提高制作质量,降低其操作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化工具函式库 计算机辅助设计 颌面外科 贋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