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Matching of Magnetic Pulse Compressor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建仓 孙鉴 +2 位作者 刘国治 刘纯亮 丁臻捷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29-233,共5页
Energy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the magnetic pulse generators varies with saturated time of magnetic switch. An optimal matching time exists and depends on the compression ratio, under which, the energy transmission... Energy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the magnetic pulse generators varies with saturated time of magnetic switch. An optimal matching time exists and depends on the compression ratio, under which, the energy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approximate 100%. The equation of required magnetic core volume is obtained by taken into account the optimal matching mode. It indicates that a great reduction on the volume is feasible under the optimal matching mode. The circuit simulation code-PSPICE is also introduced to simulate a 3-stage magnetic pulse compressor, and the result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ose of equivalent circuit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pulse compressor magnetic switch optimal matching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控制技术在采气场站往复式压缩机节能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别念兵 胡云 朱功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7期184-187,共4页
随着涪陵页岩气田的开采年限延长,气井压力和流量逐渐下降,导致压缩机偏离高效运行区,能耗增加。该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集成智能控制算法和机械结构优化的技术方案。通过应用变控制模糊匹配算法,动态调节压缩机运行参数,并结合PID... 随着涪陵页岩气田的开采年限延长,气井压力和流量逐渐下降,导致压缩机偏离高效运行区,能耗增加。该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集成智能控制算法和机械结构优化的技术方案。通过应用变控制模糊匹配算法,动态调节压缩机运行参数,并结合PID控制器实现智能冷却系统的高效运作。为进一步提升能效,设计前置增压多级变控制装置,以改善气井压力不足引发的压缩机低效运行问题。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显著降低系统的单位能耗,提高压缩机整体效率,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页岩气 压缩机 变控制模糊匹配 智能冷却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调叶高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构型流动机理研究
3
作者 李紫良 赵江彬 +1 位作者 卢新根 朱俊强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350,共8页
离心叶轮/扩压器匹配关系恶化直接限制了离心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以Radiver离心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借助经过校核的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基于可调叶高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叶轮/扩压器匹配关系及流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能够指导扩... 离心叶轮/扩压器匹配关系恶化直接限制了离心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以Radiver离心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借助经过校核的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基于可调叶高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叶轮/扩压器匹配关系及流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能够指导扩压器叶高调节方向和量值的“压气机工作流量-扩压器最佳叶高”正相关对应关系,即可在压气机近失稳点等小流量点主动降低扩压器叶高以改善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在设计转速下,引入可调叶高扩压器能够使离心压气机的稳定裕度提升18.8%、流量范围拓宽385%且峰值效率提高0.45%;随着压气机工作点向小流量工况偏移,降低扩压器叶高可以抑制扩压器来流正攻角,优化重构其通道内部涡系结构,减小扩压器吸力面和压力面/轮毂角区的低速区,进而改善叶轮/扩压器匹配关系,抑制扩压器内部流动失稳发生,提升离心压气机稳定裕度和效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可调叶高扩压器 叶轮/扩压器匹配 流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维数值仿真的变循环压缩系统部件匹配分析
4
作者 李晓庆 孟德君 尹松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为了研究变循环压缩系统中各部件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在整机调节时的表现,采用3维数值仿真软件对变循环发动机的风扇、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DFS)、高压压气机和外涵道开展联合数值仿真,并对比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差异。针对单、双涵工作模... 为了研究变循环压缩系统中各部件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在整机调节时的表现,采用3维数值仿真软件对变循环发动机的风扇、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DFS)、高压压气机和外涵道开展联合数值仿真,并对比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差异。针对单、双涵工作模式,开展内、外涵出口节流特性计算,分析了内、外涵出口压力调节导致的各部件匹配关系的变化,获得了涵道比的变化范围以及极限调节状态下的各部件表现出的流动特征,确定了制约整个压缩系统喘振裕度的关键部件。结果表明:在双涵模式下,外涵节流导致风扇匹配点明显提高,首先到达喘振边界;在单涵模式下,外涵节流导致风扇和CDFS匹配点同时提高,几乎同时到达喘振边界;在单、双涵模式下,内涵节流均使高压压气机首先到达喘振边界。仿真得到的外涵道损失与试验偏差在4%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循环 风扇 高压压气机 节流特性 涵道比 匹配性能 数值模拟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增压器热力学模型与柴油机动态仿真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海燕 赫伟建 +1 位作者 张旭升 刘冲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热力学定律的离心式压气机动态模型,该模型仅使用压气机的基本结构参数而不需要试验图谱。压气机模型与涡轮模型一起构成涡轮增压器动态模型,并与柴油机模型进行了联合匹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可信,扩大了压气... 建立了一种基于热力学定律的离心式压气机动态模型,该模型仅使用压气机的基本结构参数而不需要试验图谱。压气机模型与涡轮模型一起构成涡轮增压器动态模型,并与柴油机模型进行了联合匹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可信,扩大了压气机模型的工作范围,可有效改善柴油机模型在低负荷、低转速时的动态性能。模型计算速度快,实时性好,可用于柴油机性能优化、控制系统开发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涡轮增压器 压气机 热力学模型 匹配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动机匹配的涡轮增压器压气机优化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泓 吴孝勤 +3 位作者 石秀勇 倪计民 彭益源 李思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48-4455,共8页
为了优化一款3L增压中冷柴油机压气机的性能,应用CFturbo软件对压气机进行初始结构设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CFX计算初始设计压气机性能,并结合AVL BOOST软件完成初始设计压气机与柴油机的性能匹配研究,根据性能匹配结果对压气... 为了优化一款3L增压中冷柴油机压气机的性能,应用CFturbo软件对压气机进行初始结构设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CFX计算初始设计压气机性能,并结合AVL BOOST软件完成初始设计压气机与柴油机的性能匹配研究,根据性能匹配结果对压气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初始设计压气机基本满足性能匹配要求,与原柴油机相比,在整个转速范围内动力性无明显变化,低转速时有效燃油消耗率下降;优化设计压气机与初始设计压气机相比,发动机扭矩增加了约2.8%,有效燃油消耗率在整个转速范围内下降,低转速时下降了约2.5%;优化设计压气机喘振裕度为40%左右,且联合运行曲线高效率范围扩大。优化设计的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提升了柴油机的整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涡轮增压器 压气机 发动机匹配 计算流体力学 CFturbo软件 CFX软件 BOOS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空调压缩机选择与速比匹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强 曹皇亲 吕慧 《汽车实用技术》 2016年第4期32-35,共4页
减少汽车的空调功率消耗对于气候控制工程师来说是他们面临的关键性挑战之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某平台商用车型更换发动机后,在不降低空调系统性能前提下,通过选择合适的压缩机速比降低压缩机排量,从而达到减小压缩机排量,降低成本... 减少汽车的空调功率消耗对于气候控制工程师来说是他们面临的关键性挑战之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某平台商用车型更换发动机后,在不降低空调系统性能前提下,通过选择合适的压缩机速比降低压缩机排量,从而达到减小压缩机排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机选择 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ATR涡轮/压气机匹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洋 蒲晓航 +2 位作者 李江 王伟 刘诗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8-384,共7页
为了获得固体燃料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中涡轮和压气机的匹配工作特性,建立了涡轮和压气机的工作特性模型,根据SP-ATR转速、功率和背压平衡的工作特点,分别基于涡轮和压气机的工作环境先后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了二者的匹配。... 为了获得固体燃料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中涡轮和压气机的匹配工作特性,建立了涡轮和压气机的工作特性模型,根据SP-ATR转速、功率和背压平衡的工作特点,分别基于涡轮和压气机的工作环境先后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了二者的匹配。对比两种匹配方法得出结论:(1)基于涡轮的匹配方法与转速稳定过程一致,可确定特定飞行环境中发动机的转速;(2)基于压气机的匹配方法需要条件更少、适用范围更广,可用于特定转速调控方案下驱涡燃气流量的确定。两种匹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对Ax STREAM仿真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0.75%,两种匹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差不超过8%。将建立的匹配方法应用于HARM弹自主爬升飞行过程,得到SP-ATR驱涡燃气流量的定量调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方法 固体燃料空气涡轮火箭 涡轮 压气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空调器综合性能优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平 张士友 董际鼎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4年第3期314-320,共7页
制冷量、制热量、能效比和噪声是房间空调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通过对空调器的噪声控制和降低噪声方法进行研究,合理处理空调器噪声、节能与产品成本的关系;采用提高空调器配机系数和高传热系数的热交换器提升空调器能效系数和冷重比。... 制冷量、制热量、能效比和噪声是房间空调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通过对空调器的噪声控制和降低噪声方法进行研究,合理处理空调器噪声、节能与产品成本的关系;采用提高空调器配机系数和高传热系数的热交换器提升空调器能效系数和冷重比。从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操作方法,介绍了在降低噪声和产品成本的同时,提高空调器产品能效比、冷重比、配机系数等性能优化方法,并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等级 噪声 冷重比 配机系数 压缩机 全性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船用中央空调故障与维修
10
作者 赵军凯 陈卓明 +1 位作者 王启明 葛勇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简要介绍了渤海曹妃甸油田FPSO船用中央空调系统,对冷却海水进入空调系统、压缩机与蒸发器容量不匹配以及压缩机滑阀损坏等故障进行分析并维修,可供其它海上油田参考。
关键词 船用中央空调 压缩机 冷凝器 容量匹配 滑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34a/R23复叠制冷系统级间容量比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乔亦圆 杨东方 +1 位作者 曹锋 黄振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了提高复叠制冷系统的性能以及优化系统设计时各循环压缩机的匹配问题,提出了无量纲参数——级间容量比,即低温循环压缩机进口处的体积流量与高温循环压缩机进口处的体积流量之比。建立了复叠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级间容量比对... 为了提高复叠制冷系统的性能以及优化系统设计时各循环压缩机的匹配问题,提出了无量纲参数——级间容量比,即低温循环压缩机进口处的体积流量与高温循环压缩机进口处的体积流量之比。建立了复叠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级间容量比对中间温度和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并在蒸发温度为-75^-55℃、冷凝温度为20~50℃及复叠温差为5~13℃的各种工况下,探究了最优级间容量比与工况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若级间容量比增加,则中间温度增加,COP先增加后缓慢减小,存在使COP最大的最优级间容量比;工况温度对COP的影响大于级间容量比对COP的影响,随冷凝温度上升,最优级间容量增大,蒸发温度上升,最优级间容量比增大;复叠温差增大,最优级间容量比减小;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及复叠温差平均每上升10℃,最优级间容量比变化范围为0.1~0.2。由工况参数和最优级间容量比的计算结果拟合得到了优化关联式,其计算思路和结果分析可为实际设计中各循环压缩机排量的选型匹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制冷系统 压缩机匹配 变工况分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时域方法实现的高速数字脉冲压缩器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培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12,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时域上用FIR滤波器实现高速数字脉冲压缩器的方案设计 ,并给出了该数字脉冲压缩器对小时带积截断高斯窗非线性调频 (NLFM)信号进行修正型匹配滤波处理的性能实测结果。
关键词 机载雷达 时域法 数字脉冲压缩器 FIR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匣处理作用下高负荷轴流压气机转/静子匹配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维 李轩 +2 位作者 卢金玲 罗兴锜 楚武利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05-1513,共9页
为了探索机匣处理作用下转/静子的轴向匹配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压气机级的失速裕度,研究了静子的叶型安装角及"弯"、"掠"规律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针对机匣处理与优化静子的组合结构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阐述了该结构... 为了探索机匣处理作用下转/静子的轴向匹配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压气机级的失速裕度,研究了静子的叶型安装角及"弯"、"掠"规律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针对机匣处理与优化静子的组合结构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阐述了该结构的扩稳机理以及压气机新的失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机匣处理作用下,静子成为压气机失速的触发因素,通过对静子叶型安装角及"弯"、"掠"规律的优化均可进一步提高压气机级的失速裕度,其中改变静子"弯"型对压气机级失速裕度的改善最大。组合应用机匣处理与尖部反弯根部正弯静子后,压气机效率基本不变,失速裕度提升了80.2%,较单独使用机匣处理提升30.9%。在该组合结构作用下,压气机的失速由静子触发,静子叶根吸力面在激波作用下发生附面层分离,且与轮毂表面附面层相互作用形成角区涡,接近失速边界时,静子叶根形成"前缘溢流,尾缘反流"现象,造成静子通道的大范围堵塞,诱发压气机失速。压气机级的扩稳应充分考虑机匣处理的影响,对静子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机匣处理 转/静子匹配 失速裕度 静子“弯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结构法的间接式功交换网络综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滕佳志 庄钰 +4 位作者 杨蕊 武杨 刘琳琳 张磊 都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1-448,共8页
由于间接式功交换网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提出了基于超结构模型的间接式功交换网络综合方法.通过构建分级超结构,以年度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根据设备操作曲线提出压力与流量的约束,实现了间接式功交换网络中... 由于间接式功交换网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提出了基于超结构模型的间接式功交换网络综合方法.通过构建分级超结构,以年度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根据设备操作曲线提出压力与流量的约束,实现了间接式功交换网络中流股间的可行匹配,得到了最优功交换网络结构.算例结果分析表明,最优功交换网络结构的年度总费用比未进行流股匹配的基础结构减少了29.04%,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网络结构优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式功交换网络 超结构模型 同轴涡轮压缩机 流股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9级轴流压气机级间匹配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胜波 赵世全 +5 位作者 艾松 王欢乐 程国强 吴文彭 王建 李建华 《东方汽轮机》 2018年第4期24-26,共3页
文章针对轴流压气机级间匹配的试验分析,提出了一种试验与数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某9级轴流压气机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深刻揭示压气机内部各级的运行特点和匹配情况。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气动性能 级间匹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共轨柴油机高海拔增压匹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董素荣 刘卓学 +2 位作者 刘瑞林 刘泽坤 任露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0,共7页
基于柴油机高海拔模拟试验系统,对高压共轨柴油机不同海拔动力性和经济性、压气机特性、压气机与柴油机联合运行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涡轮膨胀比及膨胀功均降低,压气机压比及效率逐渐下降,增压迟滞更加明显;废气放气... 基于柴油机高海拔模拟试验系统,对高压共轨柴油机不同海拔动力性和经济性、压气机特性、压气机与柴油机联合运行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涡轮膨胀比及膨胀功均降低,压气机压比及效率逐渐下降,增压迟滞更加明显;废气放气阀开启时刻对应的柴油机转速升高,柴油机动力性及经济性下降.相同海拔下,压气机压比及效率在柴油机中低转速下随转速增加较快,在高转速时变化趋于平缓.此外,在海拔0~5 500 m,压气机与柴油机匹配良好,柴油机最大转矩工况点均位于压气机最高效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柴油机 高海拔 离心压气机 匹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轴流压气机反问题级间气动匹配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昭威 吴虎 +1 位作者 梁言 侯朝山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87-1994,共8页
为提高多级轴流压气机气动性能,采用轴流压气机叶片全三维粘性反问题求解方法,对多级轴流压气机反问题级间气动匹配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压气机级出口旋流角为设计目标,叶片表面载荷分布为设计对象,通过动量矩守恒方程,建立起叶片出... 为提高多级轴流压气机气动性能,采用轴流压气机叶片全三维粘性反问题求解方法,对多级轴流压气机反问题级间气动匹配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压气机级出口旋流角为设计目标,叶片表面载荷分布为设计对象,通过动量矩守恒方程,建立起叶片出口旋流角与叶片表面载荷分布的关系,从而实现计算过程中载荷的自动调整,修正气流在叶片出口旋流角分布。为了让压气机每一级都工作在设计给定的进口条件下,对上游级静子叶片进行反问题改型设计,使得其出口旋流角分布满足设计给定值。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采用四级高压压气机作为算例,对其初始设计进行反问题匹配改型设计。通过计算,修正了三个级间位置的旋流角分布,改善了下游级进口工作条件。气流在改型后压气机内部流动更加符合设计意图,级与级之间流动匹配更好。与原型相比,总压比和绝热效率分别提高了2.8%和1.3%,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匹配 反问题设计方法 多级轴流压气机 载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曲线的机械式风力提水机组匹配性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雷 邢作霞 +2 位作者 陈明阳 徐健 王湘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470,共6页
为改善风力提水机组设计中的部件匹配性问题,提高提水机组运行效率,提出一种机泵分离式风力提水机组匹配性设计方法。通过各部件运行曲线之间的工作点追踪与交叉确定风轮、空气压缩机以及隔膜泵之间相匹配的最佳设计点。并依照该方法设... 为改善风力提水机组设计中的部件匹配性问题,提高提水机组运行效率,提出一种机泵分离式风力提水机组匹配性设计方法。通过各部件运行曲线之间的工作点追踪与交叉确定风轮、空气压缩机以及隔膜泵之间相匹配的最佳设计点。并依照该方法设计试验样机,通过对样机的监测,各个运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与理论一致,样机运行稳定。该匹配性设计方法可普遍适用于机泵分离式风力提水机组,提高机组的寿命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适配性设计 曲线拟合 风力提水 空气压缩机 隔膜泵 机泵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气动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松廷 刘锡阳 +1 位作者 董学智 谭春青 《燃气轮机技术》 2016年第2期21-27,33,共8页
设计了单级总压比9.5、流量1.95 kg/s的离心压气机,该压气机分为叶轮、径向扩压器和轴向扩压器三个部分。叶轮初步设计采用自编程的方法,叶型使用了双分流叶片,通过软件Numeca对叶轮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入口激波和出口射流尾迹等流动... 设计了单级总压比9.5、流量1.95 kg/s的离心压气机,该压气机分为叶轮、径向扩压器和轴向扩压器三个部分。叶轮初步设计采用自编程的方法,叶型使用了双分流叶片,通过软件Numeca对叶轮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入口激波和出口射流尾迹等流动结构;从性能和流场细节两方面比较了三种形式的径向扩压器。结果发现,扩压器入口收缩可以抑制回流,楔形扩压器的扩压性能明显优于无叶扩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设计 高压比 双分流叶片 扩压器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机与空调器的自动匹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宝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7,共5页
研究了利用计算机仿真手段进行压缩机与空调器的自动匹配技术。首先,建立了压缩机与空调器自动匹配的系统流程。以系统冷媒的质量流量保持不变为联系纽带,将整个空调系统分为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毛细管等几部分分别进行模拟计算。... 研究了利用计算机仿真手段进行压缩机与空调器的自动匹配技术。首先,建立了压缩机与空调器自动匹配的系统流程。以系统冷媒的质量流量保持不变为联系纽带,将整个空调系统分为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毛细管等几部分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其次,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换热器进行模拟时,将系统的过冷度、过热度转化为焓差进行处理。对压缩机进行模拟时,考虑了冷冻油中溶解的冷媒量。最后,使用VBA语言在Excel软件上实现了压缩机与空调器自动匹配的模拟程序。与实际空调匹配实验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其Excel宏文件的编制使其更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空调器 压缩机 模拟 自动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