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测度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7
1
作者 曾庆均 易露 唐菁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4,共15页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的高级形态载体。从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消费满意度五个维度构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对其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收敛性分析、修正...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的高级形态载体。从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消费满意度五个维度构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对其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收敛性分析、修正的引力模型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25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为样本,剖析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2017—2022年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城市间发展差距大且呈现出梯队层级分布态势;从各维度看,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和消费满意度四个维度发展水平表现为上升趋势,消费繁荣度涨幅最大,到达便利度发展水平较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间发展的绝对差距较大,但城市的追赶效应使得相对差距缩小;从空间格局看,城市初步形成了北部“北京+天津”集聚圈、南部“广州+深圳”集聚圈以及以上海为首的长江联系带的“两圈一带”总体空间网络格局,表现出“高者全局集聚、低者局部扩散”的集散效应特征,城市间有着“核心城市占据主导,边缘城市结构优化”的非均衡空间联系。因此,应立足城市比较优势、深入挖掘并梯次培育特色消费增长点,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打造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积极把握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多层级优化城市消费资源空间配置,重视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圈扩容、结构优化的消费空间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动态演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 被引量:26
2
作者 严盛虎 李宇 +2 位作者 董锁成 柳泽 郑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7,共5页
应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2010年中国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因子既有共同点又有显著差异,其中生态环境建设因子和生活设施建设因子是影响各层级城... 应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2010年中国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因子既有共同点又有显著差异,其中生态环境建设因子和生活设施建设因子是影响各层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的基本因子。东部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地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的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居中。县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各省省内城市间的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差异要远大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市政基础设施 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变视角的生态脆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发展研究——以西宁市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闫璐璐 王小梅 +1 位作者 柴彦威 高晓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9-43,共5页
基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关联视角,通过建立西宁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物理学熵变原理和熵值法及构建PSE模型对西宁市2000—2014年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及交互耦合演化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探讨快速城市... 基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关联视角,通过建立西宁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物理学熵变原理和熵值法及构建PSE模型对西宁市2000—2014年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及交互耦合演化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探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共同演进的规律性特征。结果表明:在西宁市城市化综合水平呈不断上升进程中,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现明显的"U"型发展格局,即先下降后上升,且经济城市化和生态弹性分别对城市化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贡献份额最大;西宁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在协调型和拮抗型之间徘徊,2005年后呈现为协调型的良好发展趋势,其中2002、2003、2005年为对应的"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市 城市化 生态环境 综合发展水平 交互耦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的灰色综合评价与非均衡差异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生鹏 曾鹏 孙永龙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48,共8页
中国十大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因此,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通过构建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中国十... 中国十大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因此,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通过构建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估及比较,研究发现,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领先型集团、挑战型集团、追赶型集团、后进型集团的非均衡区域差异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短四大集团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非均衡差异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大城市群 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 灰色综合评价 非均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两型社会发展评价与对策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明辉 邹滨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6-130,共5页
评价两型社会发展状况,提出其构建模式、途径和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是当前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理论与方法难题。在分析两型社会发展背景基础上,构建了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以常德市为例开展了城市两型社会发展程度与对策... 评价两型社会发展状况,提出其构建模式、途径和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是当前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理论与方法难题。在分析两型社会发展背景基础上,构建了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以常德市为例开展了城市两型社会发展程度与对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0年,常德市两型社会发展程度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良好态势;(2)发展度、协调度与社会综合发展程度之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0.988,P<0.05);(3)可持续度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但与社会综合发展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可见,2005—2010年间常德市两型社会建设成果主要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能源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有待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综合发展程度 定量评价 常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济南市水资源资产与负债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曹升乐 刘春彤 +2 位作者 李福臻 张玺 常乐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97,共10页
考虑到唯GDP论考核中存在的缺陷,以及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视角,联合考虑水资源的水质、水量问题,以全国各省(自治区、市)为参照构建全国平均用水水平、先进用水水平的计算标准,开展水资... 考虑到唯GDP论考核中存在的缺陷,以及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视角,联合考虑水资源的水质、水量问题,以全国各省(自治区、市)为参照构建全国平均用水水平、先进用水水平的计算标准,开展水资源资产的价值量计算。以产值与用水的关联为依据划分农业、工业、建筑与服务业和虚拟生态业,以综合用水效率系数判断用水效率高低,以综合水质系数判别水质状况的好坏,结合区域拥有的水资源量,构建了完整、全面、可适用于全国的水资源资产与负债计算体系,并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对象,计算用水效率与水质作用下的相应系数,得到资产与负债综合系数,并以此为基础对济南市的水资源总资产与负债以及人均资产与负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5—2015年,济南市的综合用水效率不断提高,均高于全国平均用水水平,但与全国先进用水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整体的水质状况正在逐年改善;基于全国不同用水水平的水资源总资产与人均资产变化情况趋于一致,资产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波动。以全国平均用水水平为计算标准时,2006年水资源总资产以及人均资产最低,分别为55. 25亿元、924. 85元; 2013年水资源总资产以及人均资产最高,分别为171. 99亿元、2 878. 75元。以全国先进用水水平为计算标准时,2006年水资源总资产以及人均资产最低,分别为47. 96亿元、802. 76元; 2013年水资源总资产以及人均资产最高,分别为143. 82亿元、2 407. 27元; 2014年水资源总负债以及人均负债最低,分别为40亿元、669. 51元; 2005年水资源总负债以及人均负债最高,分别为168. 20亿元、2 815. 3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资产与负债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综合用水效率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春应 黄涛珍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37-40,共4页
中心城市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各个中心城市一直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路者”。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因... 中心城市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各个中心城市一直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路者”。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6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计划单列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宗军 冯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3年第8期29-40,共12页
城市的发展常可决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和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通过多种方式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把握城市发展动向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我国计划单列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分析。进而又提出一种基于Fuzz... 城市的发展常可决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和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通过多种方式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把握城市发展动向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我国计划单列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分析。进而又提出一种基于Fuzzy集理论的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不同评价原则下的模糊运算模型、多目标权系数赋值方法及其选择策略、评价矩阵隶属度确定方法作了探讨。实践表明,应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将诸多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通过不同层次、不同阶段较为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较好地保证了城市评价的客观性。整个评价过程已在微机上用Turbo C、FORTRAN 77和FOXBASE^+语言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规划 多目标决策 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对象系统多目标综合评价的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宗军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1995年第1期26-33,共8页
复杂对象系统多目标综合评价是一个典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决策问题。本文将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复杂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杂对象系统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并对神经网络的结构、神经网络输入指标... 复杂对象系统多目标综合评价是一个典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决策问题。本文将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复杂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杂对象系统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并对神经网络的结构、神经网络输入指标属性值的量化方法、神经网络学习及其应用神经网络综合评价的计算机实现算法做了讨论。本文最后介绍了该方法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复杂对象系统 多目标 综合评价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型武汉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宗军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1996年第1期30-39,共10页
本文综合运用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模糊集、神经网络等理论方法,提出了武汉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给出了智能型武汉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支持系统(IWCESS)的基本结构模式,描述了IWCESS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本文综合运用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模糊集、神经网络等理论方法,提出了武汉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给出了智能型武汉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支持系统(IWCESS)的基本结构模式,描述了IWCESS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介绍了IWCESS中综合信息查询子系统、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子系统、政策模拟子系统的设计特点,讨论了IWCESS的实现技术与方法,给出了IWCESS的应用实例。整个IWCESS原型系统已在IBM微型机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型 决策支持系统 综合评价 城市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从剖析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入手,判析衡量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综合指数法,定量地评定出我国部分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各城市分值的比较,确定武汉市的综合发展状况。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城市 综合发展水平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Shel的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作者 王宗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19,共9页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和专家系统Shel(ESS),提出一种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专家系统(CCEES)的基本结构模式,并对CCEES中评价指标规范化方法、基于ANN的知识获取方法、基于决策表的知识库自动生成方法以...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和专家系统Shel(ESS),提出一种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专家系统(CCEES)的基本结构模式,并对CCEES中评价指标规范化方法、基于ANN的知识获取方法、基于决策表的知识库自动生成方法以及推理机的工作原理作了描述。CCEES现已在IBMPC386/486微机上用ESS—VP-Expert和TurboC、FOXBASE+语言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神经网络 综合评价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口-土地-产业”耦合测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姝妍 蒋冬梅 +1 位作者 李效顺 洪江涛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0期57-65,共9页
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是否协调是衡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标识。为科学揭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水平及协调关系,本文以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13个地级市为例,通过构建“人-... 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是否协调是衡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标识。为科学揭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水平及协调关系,本文以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13个地级市为例,通过构建“人-地-业”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发展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地级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耦合协调度,分析了协调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人口系统总体呈现较高的发展程度,土地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东部地区“人-地-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东北地区较低;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耦合协调水平较低,总体处于勉强耦合或初级耦合阶段,人口、土地、产业共振性较差;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特征,表现为东部地区城市“人-地-业”耦合协调程度较高,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人-地-业”濒临失调。最后,本文从培育接续产业和延伸产业链、优化人才政策和城市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人-地-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业”耦合 综合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以绍兴市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群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7,共3页
为加快绍兴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根据现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0~2010年绍兴市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测算了该市在此期间各年度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目前绍兴市已处于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的快速发展期。在此基础... 为加快绍兴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根据现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0~2010年绍兴市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测算了该市在此期间各年度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目前绍兴市已处于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的快速发展期。在此基础上,结合绍兴市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推进绍兴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 措施与建议 绍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总体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丽敏 周益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9,34,共4页
为加快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利用2000-2010年金华市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结合现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计算了该市在此期间各年度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金华市"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十五"... 为加快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利用2000-2010年金华市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结合现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计算了该市在此期间各年度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金华市"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十五"有了较大提高,且农业机械化发展已进入中级阶段。同时,结合金华市农业机械化现状,提出了促进该市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 金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总体评价和地区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旭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23,共4页
为提高金华市农业机械化水平,根据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结合现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金华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评价标准,并采用专家法对各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利用2006年金华市和其所属9个县(市)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出... 为提高金华市农业机械化水平,根据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结合现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金华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评价标准,并采用专家法对各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利用2006年金华市和其所属9个县(市)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出金华市及各县(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最后,结合金华市实际,给出了提高金华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 金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总体评价的研究
17
作者 钮杭 郑文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2年第11期10-12,共3页
根据2000-2010年杭州市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利用国内现有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测算了杭州市在此期间各年度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计算结果表明,目前杭州市处于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且"十一五"农机化发展速度较&q... 根据2000-2010年杭州市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利用国内现有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测算了杭州市在此期间各年度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计算结果表明,目前杭州市处于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且"十一五"农机化发展速度较"十五"有了较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杭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