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lex field network-coded cooperation based on multi-user det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被引量:2
1
作者 Jing Wang Xiangyang Liu +1 位作者 Kaikai Chi Xiangmo Z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215-221,共7页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an achieve spatial diversity gains,and consequently combats signal fading due to multipath propag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powerfully.A novel complex field network-coded cooperation(CFNCC...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an achieve spatial diversity gains,and consequently combats signal fading due to multipath propag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powerfully.A novel complex field network-coded cooperation(CFNCC) scheme based on multi-user detection for the multiple unicast transmission is proposed.Theoretic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operation(CC) scheme and network-coded cooperation(NCC) scheme,CFNCC would obtain higher network throughput and consumes less time slots.Moreover,a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made for the symbol error probability(SEP) performance of CFNCC scheme,and SEPs of CFNCC scheme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CC scheme in various scenarios for different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coding complex field wireless network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multi-user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噪声下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码码率半盲识别算法
2
作者 袁磊 杨艳娟 +1 位作者 郭毅 戴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5-1345,共11页
为了正确识别相关噪声下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和高阶调制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参数,在已知候选码率集合和相应奇偶校验矩阵的假定下,提出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码率半盲识别算法。所提神经网络由降噪子网络和码率识别子网络构成,降噪... 为了正确识别相关噪声下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和高阶调制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参数,在已知候选码率集合和相应奇偶校验矩阵的假定下,提出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码率半盲识别算法。所提神经网络由降噪子网络和码率识别子网络构成,降噪子网络设计实数降噪子网络和复数降噪子网络。相比于实数降噪子网络,复数降噪子网络以高复杂度为代价,获得更好的处理复信号的能力。进一步,为了降低复数降噪子网络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剪枝技术的网络压缩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使用联合优化降噪损失函数和码率识别损失函数的多任务学习策略:一方面,在相关噪声下提出的神经网络比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另一方面,当利用网络压缩算法将基于复数降噪子网络识别算法的复杂度降低到与基于实数降噪的子网络识别算法的复杂度相近时,其性能仍优于基于实数降噪子网络的识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噪声 信道编码盲识别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深度学习 复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Hoey序列的8环QC-LDPC码构造方法
3
作者 袁建国 宋万闯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3-799,共7页
针对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存在短环及纠错性能不好的问题,基于Hoey序列(Hoey Sequence,HS)提出了一种新颖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从HS中选取一些元素,组成呈递增趋势的集合,进... 针对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存在短环及纠错性能不好的问题,基于Hoey序列(Hoey Sequence,HS)提出了一种新颖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从HS中选取一些元素,组成呈递增趋势的集合,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构造出指数矩阵,扩展得到围长至少为8的奇偶校验矩阵,并且可通过改变选取HS元素的数量进而灵活地改变码率和码长。仿真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在误码率为10^(-6)时,该方法所构造的码率为0.5的HS-QC-LDPC(1200,600)码与对比的几种码型相比,其净编码增益至少有0.12 dB的提升;在误码率为10^(-7)时,该方法所构造的码率为0.67的HS-QC-LDPC(3600,2400)码与对比的几种码型相比,其净编码增益至少有0.06 dB的提升。此外,所构造的校验矩阵的复杂度与指数矩阵的行列数乘积呈线性关系,与其他对比文献相比具有较低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码 构造方法 Hoey序列 低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凸混合范数误差编码人脸图像识别方法
4
作者 郭俊博 马祥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5,共8页
针对人脸图像在复杂环境下存在噪声污染、光照变化和遮挡等情况,提出一种新的人脸识别方法,即基于非凸混合范数误差编码的人脸识别方法(NMN),旨在统一基于向量和基于矩阵的回归方法于一个回归模型中,以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的识别挑战。在... 针对人脸图像在复杂环境下存在噪声污染、光照变化和遮挡等情况,提出一种新的人脸识别方法,即基于非凸混合范数误差编码的人脸识别方法(NMN),旨在统一基于向量和基于矩阵的回归方法于一个回归模型中,以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的识别挑战。在考虑重构图像的低秩性质的同时,引入核范数约束捕捉图像的低秩特征。为缓解由异常值引起的偏差问题,引入非凸函数提高模型的鲁棒性。为进一步提升性能,充分考虑标签信息,以更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别之间的特征差异。在分类阶段,综合考虑非连续误差和连续误差,利用类重构误差来判别待识别图像。在Extended Yale B、ORL和AR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对比方法,NMN在遮挡人脸识别方面展现出更为卓越的性能。在Extended Yale B数据集上,针对测试样本添加40%的“狒狒”图像遮挡块,该方法的识别率达到80.40%,比其他对比方法至少高出11.68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非凸函数 核范数约束 混合范数误差编码 复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有错误抑制机制的低复杂度Turbo乘积码译码器
5
作者 巩克现 闫瑾 +1 位作者 刘宏华 王玮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针对Turbo乘积码(Turbo Product Code,TPC)迭代译码过程中的错误传播问题,设计了一种极低复杂度的错误抑制机制,对错误定位精准且简单高效,可有效降低迭代初期的不可靠外信息对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的负面影响。所提译码算法... 针对Turbo乘积码(Turbo Product Code,TPC)迭代译码过程中的错误传播问题,设计了一种极低复杂度的错误抑制机制,对错误定位精准且简单高效,可有效降低迭代初期的不可靠外信息对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的负面影响。所提译码算法的迭代收敛速度较经典的Chase算法优势明显,在第3次迭代时,其误码率曲线基本和Chase算法4次迭代的性能持平,在同等性能下可降低25%译码时延。同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设计了一种软输入软输出(Soft-Input Soft-Output,SISO)译码器,通过将测试序列生成模块与校验子计算模块、欧氏距离计算模块并行化设计获得了较低的译码时延,利用递归运算极大降低了算术复杂度,在与Xilinx官方的TPC译码IP核吞吐量相当的情况下消耗更少的硬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乘积码 软判决译码 低复杂度 低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码自动生成工具Github Copilot生成代码质量的分析
6
作者 王东煜 莫然 +1 位作者 詹文静 蒋颖婕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49,共13页
Github Copilot是Github和OpenAI推出的一款基于生成式AI的代码自动生成工具,它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根据自然语言的描述生成对应的实现代码。这一AI在编程领域的拓展,近年来引起了热议与重视。现阶段人们的关注点主要在AI编程与人类编程... Github Copilot是Github和OpenAI推出的一款基于生成式AI的代码自动生成工具,它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根据自然语言的描述生成对应的实现代码。这一AI在编程领域的拓展,近年来引起了热议与重视。现阶段人们的关注点主要在AI编程与人类编程的对比,比如AI程序员与人类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对比,以及两者所编写的代码性能对比。然而,目前关于Copilot代码本身特征的研究较少,特别是代码质量问题,例如AI生成代码有哪些缺陷,这些缺陷是否会导致程序错误,以及代码是否易于理解等。代码质量对软件开发至关重要,分析AI生成代码的代码质量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改进此类代码生成工具。本文使用工具从LeetCode中提取所有的开源问题(共2033道)作为数据样本对Copilot进行测试,分别生成3种语言(Java,JavaScript,Python)的代码建议,提交并记录代码建议的执行结果。使用SonarQube静态分析这些代码建议文件,结合代码建议的执行结果,从可靠性、可维护性、复杂性3个维度分析Copilot的代码质量特征。结果发现:1)Copilot生成代码较为可靠,对于Java,JavaScript和Python 3种语言,分别收集了7,5,9种Bug类型,且3种语言涉及Bug的代码建议比例不超过3%,但涉及Bug的代码建议50%以上未通过测试;2)Copilot代码建议可维护性较差,对于Java,JavaScript和Python,分别收集了47,23,20种代码异味类类型,3种语言涉及代码建议的比例均超过40%,涉及代码异味的代码建议50%以上未通过测试用例;3)Copilot代码易于理解,多数代码建议的复杂度未超过阈值,且复杂度异常的代码建议比例不超过6%。最后,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了维护Copilot的可行建议,并探讨了此类工具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代码生成 代码质量 代码可靠性 代码可维护性 代码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码的低复杂度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密钥纠错方法
7
作者 尹子欣 刘尉悦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60,共7页
纠错对于星地量子密钥分发(QKD)至关重要。在众多误码纠错算法中,极化码有较高的编码效率和纠错速度。在基于极化码的星地QKD系统中,不仅卫星面临体积和功耗等问题,地面站也在不断追求设备的集成化。为了实现低成本的星地QKD设备,本文... 纠错对于星地量子密钥分发(QKD)至关重要。在众多误码纠错算法中,极化码有较高的编码效率和纠错速度。在基于极化码的星地QKD系统中,不仅卫星面临体积和功耗等问题,地面站也在不断追求设备的集成化。为了实现低成本的星地QKD设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极化码连续删除(SC)译码器,该译码器具有低硬件复杂度结构。分析表明,该译码器在码长N为1024时,能达到29.7 Mbit/s的吞吐率,在硬件资源指标查找表(LUT)和触发器(FF)的消耗个数分别为线型结构译码器的5.7%和10%。进一步的仿真实验表明,在典型系统参数条件下,该译码器在码长为64 K时,其安全成码率达到27.9 k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低硬件复杂度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极化码 误码纠错 成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ect Code问题的加权分治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英磊 宁爱兵 +1 位作者 支志兵 杨晓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4-596,共3页
加权分治技术是算法设计和分析中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处理对象设置不同的权值来更加精确的描述分支子问题规模的大小,其目的是得到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更好的精确算法.Perfect Code问题是一典型的NP难题,基于分支降阶技术为其设... 加权分治技术是算法设计和分析中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处理对象设置不同的权值来更加精确的描述分支子问题规模的大小,其目的是得到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更好的精确算法.Perfect Code问题是一典型的NP难题,基于分支降阶技术为其设计一个快速递归算法;同时使用加权分治技术对算法加以分析,得到一个时间复杂度为O(1.3248np(n))的精确算法,其中p(n)为问题中结点个数n的多项式函数,对比分析表明该时间复杂度低于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分治技术 PERFECT code问题 分支降阶技术 算法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ient fast mode decision using mode complexity for multi-view video coding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凤随 沈庆宏 都思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244-4253,共10页
The variable block-size motion estimation(ME) and disparity estimation(DE) are adopted in multi-view video coding(MVC) to achieve high coding efficiency. However, much high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also introduce... The variable block-size motion estimation(ME) and disparity estimation(DE) are adopted in multi-view video coding(MVC) to achieve high coding efficiency. However, much high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also introduced in coding system, which hinders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VC. An efficient fast mode decision method using mode complexity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the proposed method, mode complexity is firstly computed by using the spatial, temporal and inter-view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macroblock(MB) and its neighboring MB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direct mode is highly possible to be the optimal mode, mode complexity is always checked in advance whether it is below a predefined threshold for providing an efficient early termination opportunity. If this early termination condition is not met, three mode types for the MB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value of mode complexity, i.e., simple mode, medium mode and complex mode, to speed up the encoding process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the variable block modes required to be checked. Furthermore, for simple and medium mode region, the rate distortion(RD) cost of mode 16×16 in the temporal prediction direction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disparity prediction direction, to determine in advance whether the optimal prediction direction is in the temporal prediction direction or not, for skipping unnecessary disparity estim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ble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load by 78.79% and the total bit rate by 0.07% on average, while only incurring a negligible loss of PSNR(about 0.04 d B on average), compared with the full mode decision(FMD) in the reference software of M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view video coding mode decision mode complexity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HEVC编码复杂度优化方法
10
作者 沈玉志 金雪莹 李天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58,共8页
为降低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度优化方法。构建大规模编码单元(CU)划分数据库,为算法设计和神经网络训练提供数据基础;设计一种适用于HEVC的CU划分图模型,高效表征多个邻近CU的划分模式;在此基础... 为降低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度优化方法。构建大规模编码单元(CU)划分数据库,为算法设计和神经网络训练提供数据基础;设计一种适用于HEVC的CU划分图模型,高效表征多个邻近CU的划分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稠密网络的分层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准确预测HEVC中的三级CU划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编码效率前提下,平均节省57%的编码时间,有效解决了HEVC编码复杂度过高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率视频编码 复杂度优化 编码单元 深度学习 稠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optimized framework for degree distribution in LT codes based on power law
11
作者 Asim Muhammad Choi GoangSeo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693-2699,共7页
LT codes are practical realization of digital fountain codes, which provides the concept of rateless coding. In this scheme, encoded symbols are generated infinitely from k information symbols. Decoder uses only(1+α)... LT codes are practical realization of digital fountain codes, which provides the concept of rateless coding. In this scheme, encoded symbols are generated infinitely from k information symbols. Decoder uses only(1+α)k number of encoded symbols to recover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The degree distribution function in the LT codes helps to generate a random graph also referred as tanner graph. The artifact of tanner graph is responsible fo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overhead in the LT codes. Intuitively, a well designed degree distribution can be used for an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LT codes. The degree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power law, and LT code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SFLT and RLT codes. Also, two different degree distributions are proposed and analyzed for SFLT codes which guarantee optimal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overh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NTAIN codeS DEGREE distribution OVERHEA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power LA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F_(2)+uF_(2)+u^(2)F_(2)上低Lee重码的构造
12
作者 张爱仙 张思敏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8,共10页
低重码在秘密共享方案以及认证码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选取的环为R=F_(2)+uF_(2)+u^(2)F_(2),u^(3)=0.首先通过F^(m)_(2)的单纯复形构造了环R上的十类线性码,接着利用特征函数和Gray映射计算了这些码的Lee重量分布。发现它们都是低Le... 低重码在秘密共享方案以及认证码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选取的环为R=F_(2)+uF_(2)+u^(2)F_(2),u^(3)=0.首先通过F^(m)_(2)的单纯复形构造了环R上的十类线性码,接着利用特征函数和Gray映射计算了这些码的Lee重量分布。发现它们都是低Lee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重码 GRAY映射 单纯复形 重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标签冲突低复杂度聚类分离方法
13
作者 郭佳雯 吴海锋 +1 位作者 高威 曾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72-1980,共9页
由于多个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同时与阅读器通信易发生冲突,通信效率较低,因此标签防冲突是RFID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提出一种PCA降维与一维投影结合的聚类方法,解决标签冲突。通过PCA降维找到最大化投影方向进行投影,采用... 由于多个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同时与阅读器通信易发生冲突,通信效率较低,因此标签防冲突是RFID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提出一种PCA降维与一维投影结合的聚类方法,解决标签冲突。通过PCA降维找到最大化投影方向进行投影,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快速找到峰值作为聚类中心,完成信号分离。仿真数据中,不同信道衰落系数下,该方法都能在20 dB后成功解码,分离效率达到100%;实测数据中,该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低于传统算法,吞吐量达到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射频识别 标签冲突 聚类 信号分离 蒙特卡洛 低复杂度 FM0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碰撞攻击的白盒SM4改进方案
14
作者 李科慧 陈杰 刘君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71-1881,共11页
在白盒攻击模型中,攻击者能够访问密码算法的实现过程,观察或修改密码算法的内部细节。基于白盒密码的概念,姚-陈白盒SM4方案探讨了一种扩充内部状态的白盒SM4设计思路,但此方案未能抵抗碰撞攻击,且恢复密钥的时间复杂度仅为O(2^(23.02)... 在白盒攻击模型中,攻击者能够访问密码算法的实现过程,观察或修改密码算法的内部细节。基于白盒密码的概念,姚-陈白盒SM4方案探讨了一种扩充内部状态的白盒SM4设计思路,但此方案未能抵抗碰撞攻击,且恢复密钥的时间复杂度仅为O(2^(23.02))。为了保证白盒SM4在碰撞攻击环境中正常运行,文章提出一种针对碰撞攻击的白盒SM4改进方案。该改进方案引入较多随机仿射变换和随机向量,以复杂化内部编码,从而抵抗碰撞攻击。通过反证法证明,改进方案的轮加密函数不能被转化为碰撞函数,因此无法进行碰撞攻击分析。此外,还论证了该方案可以抵抗BGE攻击、代码提取攻击以及结合差分分析和求解方程组的攻击。针对调整仿射常数的差分分析的攻击方法,该改进方案的密钥空间大小为61200×2^(128),且对仿射等价攻击的时间复杂度为O(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盒攻击环境 白盒密码 碰撞攻击 复杂化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努利生成矩阵码中的统计力学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凡辉 马啸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9-1877,共9页
从统计物理的角度,结合自旋玻璃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伯努利系统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统计力学性质.首先给出系统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伯努利构造、编译码框架,并讨论节点度分布以及正规图与Erdös-Rényi(ER)随机图的联... 从统计物理的角度,结合自旋玻璃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伯努利系统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统计力学性质.首先给出系统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伯努利构造、编译码框架,并讨论节点度分布以及正规图与Erdös-Rényi(ER)随机图的联系.然后研究自旋玻璃理论框架下的编译码模型、码本与微观构型的关系、空腔方法与消息传递方程,提出针对系统码的种群动力学算法来高效分析其渐近性能.最后提出正规图配置模型(Normal Graph Configuration Model,NGCM)生成具有连接偏好性的正规图,研究异配性对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算法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机理.仿真结果表明,种群动力学算法与BP译码算法本质上相同,但前者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码,因此在分析码集的渐近性能时更具优势.此外,适当的异配性能够显著提升BP算法在瀑布区的译码性能,获得更低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并且降低译码迭代次数(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玻璃 复杂网络 系统低密度生成矩阵码 空腔法 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异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和子树约束最小树形图的高编码效率图像删除
16
作者 沙丽娜 吴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5,共7页
图像删除是指从一个压缩图像集中去除一个或多个图像,生成一个新的压缩图像集。针对当前图像删除方法存在搜寻的预测参考图像不佳,导致编码效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和子树约束最小树形图的高编码效率图像删除方法。该方法充分... 图像删除是指从一个压缩图像集中去除一个或多个图像,生成一个新的压缩图像集。针对当前图像删除方法存在搜寻的预测参考图像不佳,导致编码效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和子树约束最小树形图的高编码效率图像删除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所有剩余图像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最佳的预测参考。首先,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分类方法,将所有图像分成需编码图像、无需编码图像和待删除图像等三类;其次,设计一种新的深度和子树约束最小树形图法,深入探究需编码图像之间以及需编码图像和无需编码图像之间的关系,构建新压缩图像集的最小树形图;最后,根据得到的最小树形图对需编码图像进行压缩,生成新的压缩图像集,实现图像删除。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先进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取得了更高的编码效率,同时却有着相近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删除 压缩图像集 深度和子树约束最小树形图 编码效率 计算复杂度 预测参考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离散MU-MIMO:低复杂度、信息理论最优检测与多用户编码
17
作者 陈学辉 池育浩 刘雷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研究了一种实际的大规模离散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系统,涵盖了大规模天线与用户、实用的信道编译码、任意输入分布、仅接收机已知信道状态信息、一般右酉不变信道矩阵、模数转化器等实际通信约束。针对理想和低分辨率模数转换器... 研究了一种实际的大规模离散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系统,涵盖了大规模天线与用户、实用的信道编译码、任意输入分布、仅接收机已知信道状态信息、一般右酉不变信道矩阵、模数转化器等实际通信约束。针对理想和低分辨率模数转换器下的大规模离散MU-MIMO系统,分别提出了低复杂度、信息理论最优接收机和多用户码设计准则,并给出实际多用户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设计。数值实验证实所设计的多用户LDPC比现有的单用户LDPC获得了2~5dB性能增益,同时还解决在信道恶劣和低分辨率模数转换器下单用户码无法准确恢复信息的难题,揭示了现有贝叶斯最优接收机与单用户码直接结合不再是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离散MU-MIMO 低复杂度 信息理论最优 迭代接收机 多用户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轨卫星通信的低复杂度CA-SCL译码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修齐 侯缋玲 +1 位作者 梁广 余金培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5-720,共6页
基于硬件资源有限的低轨卫星通信环境,以极化码作为信道编码方式,将循环冗余校验(CRC)辅助连续取消列表(SCL)译码器(CRC aided SCL,CA-SCL)结合关键集以及自适应算法,提出一种优化的CA-SCL译码器(optimized CA-SCL,OCASCL),该译码器的... 基于硬件资源有限的低轨卫星通信环境,以极化码作为信道编码方式,将循环冗余校验(CRC)辅助连续取消列表(SCL)译码器(CRC aided SCL,CA-SCL)结合关键集以及自适应算法,提出一种优化的CA-SCL译码器(optimized CA-SCL,OCASCL),该译码器的译码性能优于经典CA-SCL译码器,运算复杂度可降低6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 极化码 CA-SCL 关键集 低译码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数旋转码的细粒度数据完整性检验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龙 方新蕾 王国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7-671,共5页
为提高细粒度数据完整性检验方法的错误指示能力,克服现有方法只能指示单个错误的不足,基于复数旋转码原理提出了一种能指示多个错误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独立分组的Hash对数据对象进行交叉检验,每组Hash可独立指示所有数据对象的完整性... 为提高细粒度数据完整性检验方法的错误指示能力,克服现有方法只能指示单个错误的不足,基于复数旋转码原理提出了一种能指示多个错误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独立分组的Hash对数据对象进行交叉检验,每组Hash可独立指示所有数据对象的完整性.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压缩Hash数据;与现有方法相比,其基准错误放大率很低,约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取证 HASH 数据完整性 纠错编码 复数旋转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亏格 g=1 的复数旋转码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爱丽 靳蕃 刘秀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5-60,共6页
提出了亏格g=1的复数旋转码GICR的概念,利用多层环面完全嵌套的方法给出了GICR码的直观模型。GICR码是复数旋转码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推广。利用弱区组设计的概念讨论了该码的极小距离与纠错能力,同时研究了GIC... 提出了亏格g=1的复数旋转码GICR的概念,利用多层环面完全嵌套的方法给出了GICR码的直观模型。GICR码是复数旋转码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推广。利用弱区组设计的概念讨论了该码的极小距离与纠错能力,同时研究了GICR码的对偶码,给出了GICR码及其对偶码的主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组设计 对偶码 复数旋转码 亏格 GICR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