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ITEK MS及VITEK2 Compact的更年宁微生物污染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23-3528,共6页
目的研究更年宁微生物负载状况。方法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全部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分离培养检查中出现的污染菌,使用VITEK MS飞行时间质谱及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样品需氧菌总数存在... 目的研究更年宁微生物负载状况。方法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全部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分离培养检查中出现的污染菌,使用VITEK MS飞行时间质谱及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样品需氧菌总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问题,霉菌、酵母菌总数及控制菌各项指标良好。需氧菌污染菌株以芽孢杆菌属为主,其他种类需氧菌较少被检出,2种方法对菌种的鉴定结果存在差异。结论更年宁需氧菌总数微生物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但未发现有严重致病性微生物。VITEK MS及VITEK2 Compact联用时结果展现更丰富、直观、高效,可为调查污染来源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宁 微生物污染 VITEK MS VITEK2 compact 菌种鉴定 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erview on Soil Compaction and Sugar Beet Growth 被引量:1
2
作者 ZHOU Yanli SUN Qunying +3 位作者 YU Lihua LIU Na LU Bingfu LIU Xiaoxue 《中国糖料》 2024年第4期68-77,共10页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soil compac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oil compaction can increase soil bulk density and firmness,reduc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and deteriora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soil compac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oil compaction can increase soil bulk density and firmness,reduc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and deteriorate soil structure,ultimately inhibit sugar beet growth and reduce both root yield and sugar content.However,few farmers recognize the link between soil compaction and these adverse effects.Soil compaction has a cumulative effect,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the vertical range of compaction accumulation.The most significant soil compaction occurs in the topsoil of 0-10 cm,and the influence depth can reach 70 cm,but it is small in deep soil,and the inflection point is at a soil depth of 10 cm.The degree of soil compaction is related to soil type,water content,tractor shaft load,tyre type,tyre pressure and operation speed,etc.Therefore,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ugar beet,it is advisable to avoid high-humidity operations,use low pressure tyres,reduce the number of tractor-units passes over the farmland,and implement agricultural and agronomic measures to minimize soil compaction.These practices will help protect the soil environment and ensur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sugar be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gar beet CROP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oil comp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才辉 周小松 +1 位作者 乔建伟 李鑫磊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为了给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工法)处理Q_(2)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方案提供优化参数,以西安灞桥某地基处理项目为背景,基于离散元数值方法和原位测试技术,研究不同黄土地层参数、不同SDDC工法设计参数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挤密效果的影响,并... 为了给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工法)处理Q_(2)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方案提供优化参数,以西安灞桥某地基处理项目为背景,基于离散元数值方法和原位测试技术,研究不同黄土地层参数、不同SDDC工法设计参数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挤密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最后基于试验段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SDDC工法对细粒径、粒径比小和刚度低的地基挤密效果更显著,土体的初始孔隙率、剪切模量和泊松比变化对地基挤密效果的影响较小。适当增大夯击能和成孔直径,可有效提高地基挤密效果,橄榄型锤对地基的挤密宽度影响更显著,矩形锤对挤密影响深度更有优势。本场地建议SDDC工法的设计参数是:采取橄榄型锤施工,单次夯击能不宜低于800 kJ、成孔直径D=1.2~1.4 m;受施工扰动影响,地表以下及桩底以上2 m范围内挤密效果较差,建议采取其他辅助压实手段消除端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工法) 湿陷性黄土 加固效果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发射技术检测套筒灌浆饱满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虞爱平 吴晓蔓 +2 位作者 石津旭 虞小平 李翔昊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4-208,214,共6页
灌浆套筒连接是预制装配结构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而套筒中灌浆料的饱满度是影响套筒连接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灌浆饱满度的定量评价与控制一直是灌浆套筒连接性能研究的焦点。研究基于声发射技术,通过竖直灌浆饱满度为60%、70%、80%、... 灌浆套筒连接是预制装配结构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而套筒中灌浆料的饱满度是影响套筒连接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灌浆饱满度的定量评价与控制一直是灌浆套筒连接性能研究的焦点。研究基于声发射技术,通过竖直灌浆饱满度为60%、70%、80%、90%、100%的套筒测试试验,结合声发射特征参数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了不同灌浆饱满度套筒声发射能量、幅值、频谱随饱满度变化的衰减规律,建立了声发射信号参数与灌浆饱满度的变化规律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声发射信号能量、幅值衰减随灌浆饱满度增加不断增大,衰减系数分别从0.006 77、0.010 0,增长至0.019 4和0.013 1;随着灌浆饱满度增加,信号频率衰减的速率增快,且高频信号较低频信号衰减快。声发射信号传输一定距离后,接收到的留存信号频率界限值与灌浆饱满度值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套筒 竖直灌浆饱满度 声发射 特征参数 传播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数字契约迈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理念、行动机制与实践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阚阅 刘林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2,共10页
为应对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数字契约”为核心的转型框架,展现出一种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足于人文主义与社会契约的治理观念、借助全球报告与新兴概念推进思想实验,并以区域化... 为应对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数字契约”为核心的转型框架,展现出一种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足于人文主义与社会契约的治理观念、借助全球报告与新兴概念推进思想实验,并以区域化与本土化布局形成合作边界。通过在全球机制复合体中引领政策战略、在多元利益相关方中创新转型生态、在高等教育权力格局中促进资源流动等举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效内化于高等教育系统的职能使命与管理效率之中。尽管面临全球教育与技术格局的复杂张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依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且可持续的转型路径,为我国参与构建开放、协同、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导向的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生态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全球数字契约 复杂适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型医联体背景下专科联盟模式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李莉 贾红燕 +5 位作者 王彤 黄河 郭冬娜 庞敏 刘文媛 弓玉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91,共3页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牵头与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以专科联盟形式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基于组织—利益—流程—信息—文化“五位一体”协同管理框架,从组织建设、绩效考核、双向转诊、信息互联互通和建立利益共同体等5个方面进行了...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牵头与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以专科联盟形式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基于组织—利益—流程—信息—文化“五位一体”协同管理框架,从组织建设、绩效考核、双向转诊、信息互联互通和建立利益共同体等5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实现诊疗与制度规范的硬约束与专科联盟文化的软融合,提升专科联盟运行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医联体 专科联盟 双向转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预测方法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付广 张鑫尧 +2 位作者 梁木桂 邓春 蒋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对于准确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至关重要,以往主要是通过断层埋深、倾角、停止活动至今时期、相同深度深围岩压实成岩时期和围岩压实系数,预测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所得结果偏小难以准确地反映地下的实际情况。为此在断... 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对于准确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至关重要,以往主要是通过断层埋深、倾角、停止活动至今时期、相同深度深围岩压实成岩时期和围岩压实系数,预测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所得结果偏小难以准确地反映地下的实际情况。为此在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与相同深度围岩压实成岩埋深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以往的方法进行改进,提出通过断层岩压实成岩程度和围岩压实成岩程度与压实成岩埋深之间关系,确定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的预测方法,并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F3断层为例对改进前后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后方法预测出的F3断层在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内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分别约为2450、2350和2300 m,明显大于利用改进前方法预测出的F3断层在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内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分别约为1974.4、1267.7和1329.5 m),与改进前方法相比,改进后方法预测出的F3断层在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内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更合理地解释了F3断层附近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目前已发现的油气分布,更符合地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压实成岩埋深 改进前预测方法 改进后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悬浮体系下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小兵 刘威力 +2 位作者 肖杰 刘李香 高举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69,共9页
将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视为粗骨料加砂浆的固液两相悬浮体系,设计了4组基础砂浆来制备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每组在1.5~2.9 mm范围内设置8种砂浆膜厚,研究了基础砂浆流变特性、强度及膜厚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 将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视为粗骨料加砂浆的固液两相悬浮体系,设计了4组基础砂浆来制备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每组在1.5~2.9 mm范围内设置8种砂浆膜厚,研究了基础砂浆流变特性、强度及膜厚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基础砂浆性能及膜厚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预测公式.结果表明:为保证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其优化砂浆膜厚范围为1.9~2.3 mm,对应的基础砂浆最大初始屈服剪切应力范围为51.9~65.2 Pa;预测公式拟合相关系数均达0.90以上,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自密实混凝土 两相悬浮体系 流变参数 工作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淑云 刘建波 +2 位作者 杨旭龙 李强 白苗苗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0,共9页
为探究机制砂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5根机制砂掺量分别为0%、30%、60%、80%、100%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不同机制砂掺量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曲线、跨中挠... 为探究机制砂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5根机制砂掺量分别为0%、30%、60%、80%、100%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不同机制砂掺量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曲线、跨中挠度和裂缝分布形态,探究机制砂掺量对其开裂弯矩和受弯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试验梁截面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荷载-挠度曲线基本相似。随着机制砂掺量的增加,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产生次裂缝更多、裂缝分布更加均匀,在屈服前的同级荷载作用下,最大裂缝宽度减小;而跨中挠度和极限承载力在机制砂掺量为80%时达到最大,相较于全河砂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分别提高了16.13%和6.62%。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挠度计算公式得到的各试验梁挠度计算值与试验值有所差异。试验梁开裂弯矩采用规范公式计算,计算值与试验值差异较大。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和受弯承载力计算,得出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机制砂最优掺量为6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 机制砂 受弯性能 破坏形态 开裂弯矩 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致密灰岩储层构造缝地质意义、预测及应用
10
作者 付勋勋 范立勇 +9 位作者 裴文超 赵小会 石磊 董国栋 王怀厂 刘晓鹏 卢子兴 殷亮亮 高星 陈娟萍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2-397,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高产气流井储层段往往受构造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对于构造缝是否与储集层的优劣、天然气的成藏富集有关,缺少系统分析。文章首次系统总结了太原组灰岩构造缝特征,通过单轴载荷下岩石核磁共振(NMR)、CT扫描等技术分析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高产气流井储层段往往受构造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对于构造缝是否与储集层的优劣、天然气的成藏富集有关,缺少系统分析。文章首次系统总结了太原组灰岩构造缝特征,通过单轴载荷下岩石核磁共振(NMR)、CT扫描等技术分析构造裂缝对储层的影响,剖析缝网系统在成藏过程中的输导作用,根据研究区地质背景构建了改进的高斯曲率法(IGC)预测有利构造缝的发育区,并在横山地区井位部署中应用。结果表明:1)相对低角度缝、斜交缝,高角度张裂缝充填程度低,有效性好,常贯穿、切割、错动其他类型的裂缝使灰岩储集性能变好,同时形成的缝网系统利于烃类的高效运移;2)构造缝对致密灰岩储层物性有极大贡献作用。岩石物理实验表明,在裂缝发育的情况下,平均孔隙度由2.1%增加到4.2%,增加1倍。裂缝对总孔隙度的贡献率在14.3%~72.7%,平均值43.4%,三种储集岩性中,粉晶灰岩孔隙度增加最大、藻粘结灰岩次之,泥晶灰岩最小;3)改进的高斯曲率法(IGC)可预测有利构造缝的发育区,IGC值越大,高角度张性裂缝越发育,天然气富集条件越有利。该方法在横山地区取得了成功应用。上述认识将进一步指导盆地范围内太原组灰岩的大面积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太原组 致密灰岩 裂缝预测 勘探目标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钻进振冲碎石桩密实度检测试验研究
11
作者 曹瑞琅 王玉杰 +2 位作者 王猛 赵宇飞 肖浩汉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0-118,共9页
振冲碎石桩作为典型的隐蔽性工程,随深度加大质量检测愈加困难,阻碍了其推广应用,为此提出基于数字钻进振冲碎石桩密实度检测的新设备和新方法。研制地质钻机数字钻进监测系统并开展预设密实度碎石体的室内检测试验,在剖析钻进过程曲线... 振冲碎石桩作为典型的隐蔽性工程,随深度加大质量检测愈加困难,阻碍了其推广应用,为此提出基于数字钻进振冲碎石桩密实度检测的新设备和新方法。研制地质钻机数字钻进监测系统并开展预设密实度碎石体的室内检测试验,在剖析钻进过程曲线变化获得钻进响应数据特征后,定义特定钻速新指标。通过探讨和滤除检测深度对特定钻速的影响,建立特定钻速与密实度的映射关系,并采用工程应用验证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碎石体挤密水平决定钻头切削难易程度,特定钻速对碎石体密实度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将桩体分为很密实、密实、较密实和松散4种状态,可发展为直接评价振冲碎石桩质量的新指标;试验揭示影响特定钻速的关键因素,提出数字钻进检测深度修正系数,因而能实现20m深度以下桩体的定量评价;数字钻进克服传统重型动力触探单点检测缺陷,实现连续检测,且数据处理、状态判别和检测报告能够实现自动化,可减少人工繁冗工作,保障检测的客观性。数字钻进有望能为深部振冲碎石桩密实度评价提供解决思路,形成新型检测设备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钻进 振冲碎石桩 密实度 检测 特定钻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能源桩承载力受热冷循环影响的离心机试验
12
作者 陈龙 胡逸凡 +2 位作者 陈永辉 朱蕾 张体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2,共10页
为研究砂土中能源桩在热冷循环温度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开展不同密实度奉浦砂土中细长能源桩的离心机模型试验.试验中进行20次热—冷温度循环作用,获得能源桩轴力、侧摩阻力、单桩承载力等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 为研究砂土中能源桩在热冷循环温度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开展不同密实度奉浦砂土中细长能源桩的离心机模型试验.试验中进行20次热—冷温度循环作用,获得能源桩轴力、侧摩阻力、单桩承载力等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循环次数增加,能源桩桩身轴力均逐渐衰减并趋于稳定,且中密砂中能源桩最大轴力衰减值远高于密砂中能源桩;在热冷温度循环过程中,中密砂中能源桩桩身中下部存在中性点,在冷循环过程中中性点以上存在正的附加侧摩阻力,下部存在负的附加侧摩阻力,而在热循环过程中中性点以上存在负的附加侧摩阻力,下部存在正的附加侧摩阻力;密砂对能源桩下部存在明显的约束作用,使其在冷循环过程中全桩身相对桩周土体存在向下的位移趋势,产生全桩身正的附加侧摩阻力,而热循环过程中产生负的附加侧摩阻力;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使得能源桩的桩基承载力发生折减,与相应原型桩相比,埋设于中密砂和密砂中的能源桩承载力分别减小了7.3%和15.6%;密砂中的原型桩及能源桩承载力均高于中密砂中原型桩约11%;当实际工程中能源桩处于不同密实度的砂土层中时,需采取合理的措施,以满足能源桩的承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 离心机试验 承载力 温度循环 密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城市:历史进程中人居环境营建的自然愿景
13
作者 王向荣 张晋石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92,共11页
【目的】厘清“自然城市”概念的理论根基与实践价值,探讨其作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范式的可行路径。【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结合自然观的发展阶段,通过系统梳理风景园林与城乡规划领域出现的经典理论和代表性模型,总结其... 【目的】厘清“自然城市”概念的理论根基与实践价值,探讨其作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范式的可行路径。【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结合自然观的发展阶段,通过系统梳理风景园林与城乡规划领域出现的经典理论和代表性模型,总结其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当代意义的认知视角。【结果】研究表明,自然是人居环境营建和理想城市模型的内在属性和永续内涵,自然城市的核心特征可以从空间布局、城市文化、环境健康、发展模式、社会公平和城市美学6个方面加以构建。【结论】自然城市可以作为一种融合历史营城经验与前瞻性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模式,为推动城市的可持续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城市 紧凑 地域 生态 有机 共享 诗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振杆密实法处理疏浚粉土地基对比试验研究
14
作者 杜广印 朱哲宇 +3 位作者 韩时捷 庄仲旬 吴恺一 吴恺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2-130,共9页
为了提高疏浚粉土地基密实度并消除其液化风险,开展了气动振杆密实法处理疏浚粉土地基的现场试验。根据施工全过程的孔隙水压力监测结果,计算出单个振点的有效加固范围,确定了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时的振点间距。研究结果表明,气动振杆密实... 为了提高疏浚粉土地基密实度并消除其液化风险,开展了气动振杆密实法处理疏浚粉土地基的现场试验。根据施工全过程的孔隙水压力监测结果,计算出单个振点的有效加固范围,确定了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时的振点间距。研究结果表明,气动振杆密实法处理后土层含水率降低了5.9%~25.7%;孔隙比降低了6.1%~23.9%,各土层标准贯入试验击数提升1倍左右,CPT锥尖阻力提升39%~75%,面波波速提高18%左右。此外,与无填料振冲法和降水强夯法对比可知,气动振杆密实法的处理效果是无填料振冲法的1.5倍左右;降水强夯法在8 m深度以浅处理效果较好,但在其他土层,气动振杆密实法的处理效果约是降水强夯法的2~5倍。综上所述,气动振杆密实法可有效加固疏浚粉土地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粉土 气动振杆密实法 降水强夯法 孔压比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教学实验平台设计及应用
15
作者 唐建辉 王玉锁 周晓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6,82,共6页
为了研究应力波在砂浆锚杆中的传播规律,明晰锚杆质量检测结果的评定方法,设计了一套室内模拟全长黏结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教学实验平台。选用外径90mm的聚氯乙烯(PVC)管模拟锚杆孔,以螺纹钢筋模拟锚杆,利用珍珠棉泡沫管模拟锚杆锚固不密实... 为了研究应力波在砂浆锚杆中的传播规律,明晰锚杆质量检测结果的评定方法,设计了一套室内模拟全长黏结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教学实验平台。选用外径90mm的聚氯乙烯(PVC)管模拟锚杆孔,以螺纹钢筋模拟锚杆,利用珍珠棉泡沫管模拟锚杆锚固不密实段,注浆材料则采用水泥砂浆。通过超磁致声波发射震源对锚杆质量开展检测,进而分析不同锚固密实度以及不同缺陷位置锚杆的波形特征。实验结果显示,锚杆检测结果与所设计的锚杆锚固密实度基本相符;干扰信号对锚杆质量检测信号影响较大,但若选择合适的频率范围实施数字滤波,便能获取较为理想的波形;当锚杆长度、缺陷位置难以确定时,可结合相位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无损检测 锚固密实度 缺陷位置 教学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筒灌浆饱满度对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影响
16
作者 虞爱平 李秀鑫 +2 位作者 吴晓蔓 邓雪莲 李翔昊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1-758,共8页
为了解决对套筒灌浆饱满度的定量检测这一难题,提出了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灌浆饱满度检测方法。根据水平灌浆和竖直灌浆这两种灌浆方式下的灌浆饱满度声发射技术检测试验,利用小波包分析不同灌浆饱满度声发射波形信号参数变化规律,探寻灌... 为了解决对套筒灌浆饱满度的定量检测这一难题,提出了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灌浆饱满度检测方法。根据水平灌浆和竖直灌浆这两种灌浆方式下的灌浆饱满度声发射技术检测试验,利用小波包分析不同灌浆饱满度声发射波形信号参数变化规律,探寻灌浆饱满度声发射检测方法。试验表明:两种灌浆方式下,自动传感器测试激发信号在套筒内部均出现高频向低频转移的特征;通过小波包能量占比建立不同灌浆饱满度与饱满度灌浆缺陷指标(GDI)的关系模型,随着饱满度的增大,GDI呈线性减小趋势,可以定量评估不同灌浆方式下套筒灌浆饱满度;GDI值与饱满度的相关性极大,且与灌浆料的分布状态有关。利用声发射技术并基于研究所提方法定量检测分析套筒灌浆饱满度是合理有效的,适用于大部分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灌浆 饱满度 声发射 小波包分析 灌浆缺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机器人紧凑型仓储系统单轨道取货调度研究
17
作者 马云峰 陈磊 +2 位作者 胡依娜 任亮 周志刚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3,共7页
架空机器人紧凑型仓储系统是一种密集型仓储系统,该系统在拥有超高存储密度的同时还保证了较高的存取速度。为解决架空机器人紧凑型仓储系统中的单轨道取货这一基本问题,以最小化翻箱次数和拣选机器人负载移动距离为目标,建立了整数规... 架空机器人紧凑型仓储系统是一种密集型仓储系统,该系统在拥有超高存储密度的同时还保证了较高的存取速度。为解决架空机器人紧凑型仓储系统中的单轨道取货这一基本问题,以最小化翻箱次数和拣选机器人负载移动距离为目标,建立了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集束搜索的启发式算法(BSH)。数值实验表明,对于小规模算例,整数规划模型可以在合理时间得到最优解,启发式算法也可以在短时间得出近似最优解并且与整数规划模型的gap维持在1%左右;对于中到大规模算例,整数规划模型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得出最优解,BSH算法可以在短时间得出优质解,与企业常用的贪心算法对比均能降低20%以上的取货成本;与传统的集束搜索算法相比,BSH算法的性能提升了7%到12%,证明了BSH算法改进的有效性;在系统配置方面,得出了随着轨道中货位数量增加,最优堆栈层数也在增加的结论,为企业的实际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 紧致化仓储系统 ORCSRS 整数规划模型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流速小型潮流能水轮机导流罩性能分析
18
作者 谭俊哲 郎咸鹏 +2 位作者 袁鹏 司先才 杜修茂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5,共9页
针对海洋仪器自供电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带有紧凑型导流罩的小型潮流能水轮机。该水轮机旨在低流速下提高潮流能利用效率,具备制造方便、施工简单以及便携性良好等特点。为了深入研究导流罩的水动力性能,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 针对海洋仪器自供电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带有紧凑型导流罩的小型潮流能水轮机。该水轮机旨在低流速下提高潮流能利用效率,具备制造方便、施工简单以及便携性良好等特点。为了深入研究导流罩的水动力性能,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通过与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数值仿真方法的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不同型式的导流罩,对导流罩的聚流效果进行仿真分析,选取了摆线型尾缘式导流罩作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加装导流罩可以使内部流场的流速提升约1.9倍,水轮机的最大获能系数提升约33%,水轮机叶尖与导流罩喉部之间的间隙为0.05D时获能系数达到最高。对导流罩尾缘形状参数进行研究发现,合适的尾缘高度以及尾缘倾角可以进一步增强导流罩对水轮机的获能效果。因此,本研究对小型潮流能水轮机的导流罩设计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水轮机 紧凑型导流罩 计算流体动力学 低流速 水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粒膨润土振动密实性与恒刚度约束膨胀行为
19
作者 谈云志 吴克宇 +1 位作者 明华军 孙德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99-2408,共10页
压缩空气地下储能是实现大规模物理储能的理想方式,关键是要保证地下储气库长期气密性,据此,提出用膨润土-薄钢板构建复合密封层的概念。为验证利用膨润土辅助构建密封层的可行性,开展膨润土团粒振实试验与恒刚度膨胀试验。结果表明:由... 压缩空气地下储能是实现大规模物理储能的理想方式,关键是要保证地下储气库长期气密性,据此,提出用膨润土-薄钢板构建复合密封层的概念。为验证利用膨润土辅助构建密封层的可行性,开展膨润土团粒振实试验与恒刚度膨胀试验。结果表明:由膨润土通过压实再破碎形成不同尺寸团粒,团粒按比例重新组合成混合物,经过振动210 s后达到稳定密实状态;以最大尺寸5 mm的团粒为例,依据Andreasen公式,取级配指数n=0.5时混合,其振动堆积密度最大可达1.35 g/cm^(3);所有双粒组团粒混合物,粗粒组含量70%时达到最大振动堆积密度,基于等粒径团粒堆积状态理论解释了该现象的原因。膨润土团粒振动离析会降低堆积均匀度,但水化膨胀蠕动后,能挤密充填团粒间的大孔隙,调整了密实度的整体均匀性,保证薄钢板与围岩的均匀受力。恒刚度约束下膨润土的膨胀变形释放了部分膨胀潜势,剩余膨胀潜势以剩余膨胀力形式展现,建立了恒刚度约束下剩余膨胀力与膨胀变形率关系,可为构建膨润土-薄钢板复合密封层提供设计参考依据,避免薄钢板发生屈曲变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储能 团粒膨润土 振动密实 恒刚度 膨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条件对碾压混凝土强度相关性影响分析
20
作者 张清峰 艾长发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5,共5页
研究目的:抗弯拉强度是碾压混凝土基层(RCC)的材料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指标,由于碾压混凝土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与水泥混凝土等存在明显差异,现有抗弯拉强度换算公式是否适宜于碾压混凝土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 研究目的:抗弯拉强度是碾压混凝土基层(RCC)的材料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指标,由于碾压混凝土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与水泥混凝土等存在明显差异,现有抗弯拉强度换算公式是否适宜于碾压混凝土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f_(c))和抗弯拉强度(f_(f))试验,分析室内标准养护、现场洒水养护以及养护不当条件下的碾压混凝土抗弯拉与抗压强度发展规律,探究两者之间的定量相关关系,并建立适宜于RCC基层的抗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换算模型。研究结论:(1)现有规范推荐的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预估模型不适宜于碾压混凝土,其显著低估了碾压混凝土的抗弯拉能力;(2)养护条件对RCC早期强度形成及长期强度发展影响极为显著:养护不当条件下,1d抗弯拉强度仅为标准养护的50%,28d抗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约为标准养护的82%和66%;早期充分保湿养护对保障RCC基层最终强度与耐久性至关重要;(3)与碎石混凝土、卵石混凝土及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RCC具有更大的折压比;(4)本文研究成果可应用在道路路面基层工程领域,为碾压混凝土基层材料设计与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基层 抗弯拉强度预估 养护条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