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且余热锅炉不补燃的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power and heat unit,CHP),首先,基于能量守恒建立天然气流量与电力电压、电流的等值关系,进而考虑功率进行变换的物理特性,构建CHP的气电变换等效电路;考虑功率进行传...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且余热锅炉不补燃的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power and heat unit,CHP),首先,基于能量守恒建立天然气流量与电力电压、电流的等值关系,进而考虑功率进行变换的物理特性,构建CHP的气电变换等效电路;考虑功率进行传递、释放的物理特性,构建CHP的气热转换、烟气排放及运行热损失方程;据此,确立CHP的物理特性等值模型,并定义该模型“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策略下的控制参量。其次,利用牛顿法和管网水力计算基本原理,推导电潮流和气、热能流的修正方程及其雅可比元素表达式,提出计及CHP固有特性参数随系统运行状态变化的气-电-热混合能流统一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具有不同CHP控制策略的气-电-热混合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展开更多
随着用户从消费者向产消者转型,越来越多用户有了储电、储热、蓄冷的需求,然而储能的高成本成为了用户侧储能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云储能模式与冷热电联供型(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结合,...随着用户从消费者向产消者转型,越来越多用户有了储电、储热、蓄冷的需求,然而储能的高成本成为了用户侧储能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云储能模式与冷热电联供型(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结合,提出了冷热电联供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首先,构建冷热电联供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结构,并分析其输入、输出转化关系;然后对用户以及云储能提供商的充放能行为进行分析,分别从两主体的角度建立两阶段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第一阶段以用户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用户储能需求进行优化,第二阶段则在云储能提供商整合用户需求后,以云储能提供商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储能配置优化。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云储能模式在储能配置中应用的优势,并对比分析了系统中有无蓄冷以及碳排放因素对储能优化配置的影响。展开更多
为考核微型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热量利用程度,采集了一年中日本某家庭使用的1 k 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微型热-电联产系统各单元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从热量利用的角度,计算各单元热量输入输出效率。结果表明,储热水箱散...为考核微型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热量利用程度,采集了一年中日本某家庭使用的1 k 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微型热-电联产系统各单元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从热量利用的角度,计算各单元热量输入输出效率。结果表明,储热水箱散热与输运管道散热是系统热损失较多的薄弱环节。相关统计与分析,对改进类似热-电联产系统,进一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参考意义。展开更多
针对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在"以热定电"运行方式下可能造成的电能过剩和部分负荷时效率不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太阳能与压缩空气耦合储能(solar and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S-CAES)的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通过...针对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在"以热定电"运行方式下可能造成的电能过剩和部分负荷时效率不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太阳能与压缩空气耦合储能(solar and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S-CAES)的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通过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典型变工况模型和储能系统的Aspen Plus分析模型,获得S-CAES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变工况特性;讨论了各子系统的变工况特性和耦合系统在不同储能率下的运行性能,比较了储能系统释气流量调节与空气透平入口温度调节两种调节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将S-CAES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用于华南地区某宾馆建筑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与无储能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相比,在夏季、过渡季、冬季典型日,该系统每天分别节约能量16.57、15.94、11.87GJ;平均能量利用率分别提高5.68%、7.88%和4.69%。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且余热锅炉不补燃的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power and heat unit,CHP),首先,基于能量守恒建立天然气流量与电力电压、电流的等值关系,进而考虑功率进行变换的物理特性,构建CHP的气电变换等效电路;考虑功率进行传递、释放的物理特性,构建CHP的气热转换、烟气排放及运行热损失方程;据此,确立CHP的物理特性等值模型,并定义该模型“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策略下的控制参量。其次,利用牛顿法和管网水力计算基本原理,推导电潮流和气、热能流的修正方程及其雅可比元素表达式,提出计及CHP固有特性参数随系统运行状态变化的气-电-热混合能流统一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具有不同CHP控制策略的气-电-热混合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文摘随着用户从消费者向产消者转型,越来越多用户有了储电、储热、蓄冷的需求,然而储能的高成本成为了用户侧储能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云储能模式与冷热电联供型(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结合,提出了冷热电联供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首先,构建冷热电联供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结构,并分析其输入、输出转化关系;然后对用户以及云储能提供商的充放能行为进行分析,分别从两主体的角度建立两阶段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第一阶段以用户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用户储能需求进行优化,第二阶段则在云储能提供商整合用户需求后,以云储能提供商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储能配置优化。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云储能模式在储能配置中应用的优势,并对比分析了系统中有无蓄冷以及碳排放因素对储能优化配置的影响。
文摘为考核微型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热量利用程度,采集了一年中日本某家庭使用的1 k 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微型热-电联产系统各单元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从热量利用的角度,计算各单元热量输入输出效率。结果表明,储热水箱散热与输运管道散热是系统热损失较多的薄弱环节。相关统计与分析,对改进类似热-电联产系统,进一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文摘针对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在"以热定电"运行方式下可能造成的电能过剩和部分负荷时效率不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太阳能与压缩空气耦合储能(solar and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S-CAES)的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通过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典型变工况模型和储能系统的Aspen Plus分析模型,获得S-CAES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变工况特性;讨论了各子系统的变工况特性和耦合系统在不同储能率下的运行性能,比较了储能系统释气流量调节与空气透平入口温度调节两种调节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将S-CAES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用于华南地区某宾馆建筑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与无储能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相比,在夏季、过渡季、冬季典型日,该系统每天分别节约能量16.57、15.94、11.87GJ;平均能量利用率分别提高5.68%、7.88%和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