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逻辑、框架与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任玉庆 史曙生 潘月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1,58,共8页
包容性发展为破解体质弱势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难题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案。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阐释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成逻辑,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4个维... 包容性发展为破解体质弱势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难题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案。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阐释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成逻辑,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4个维度构建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模式框架。最后提出实践路径:厚植包容性教育理念,构建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教学内容;深耕全面发展导向,创新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教学方法;恪守公平普惠原则,完善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教学评价;嵌入数字信息技术,打造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数字化教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弱势大学生 教学生态系统 体育教学 包容性发展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困境与革新策略:新时代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研究
2
作者 李辉 张琳 刘增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3-160,共8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导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文化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暴露出在理论遵循上依赖西方理论范式、立法进程和制度保障相对滞后...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导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文化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暴露出在理论遵循上依赖西方理论范式、立法进程和制度保障相对滞后、工作内容局限于静态化就业指导、工作育人特质未能充分彰显等典型问题。新时代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实现价值转向、完善顶层设计、彰显育人功能,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改革,助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改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匠劳动之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双成”价值及其实现
3
作者 易希平 张菊香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5,共6页
如何实现“成人”与“成才”在更高层面和更高水平上的相互成全,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发展中亟须探讨的问题,也是关涉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一般理解中,工匠本身是一个具有工具导向色彩的词汇,然而工匠劳动之于人格塑造、... 如何实现“成人”与“成才”在更高层面和更高水平上的相互成全,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发展中亟须探讨的问题,也是关涉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一般理解中,工匠本身是一个具有工具导向色彩的词汇,然而工匠劳动之于人格塑造、生活体验、技艺提升、自主探索与批判精神养成、文化陶冶、审美享受及脑体融合,却具有普遍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劳动形式,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工匠劳动与现代职业教育之间建立一种合而并存的联结方式,进而拓展和彰显这种劳动形式的教育价值与现代性意义,内化和升华这种劳动形式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与恒常意义,为高等职业教育不断超越技术理性和实用理性的物的尺度、回归以人为本的内在尺度,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劳动 高等职业教育 全面发展 “成人” “成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扶志”:高校资助对困难生理想志向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桂雅 郭仕豪 余秀兰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6,共12页
经济困难有可能造成大学生的理想志向被压抑,并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高校资助或可成为“扶志”的手段。基于对南京3所高校1,027名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资助方式对困难生理想志向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保障型资助和发展型资助均可... 经济困难有可能造成大学生的理想志向被压抑,并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高校资助或可成为“扶志”的手段。基于对南京3所高校1,027名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资助方式对困难生理想志向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保障型资助和发展型资助均可提升困难生的理想志向,其中发展型资助更为显著,且社会与情感资助效果最佳;第二,受助学生对资助有效性的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中介作用,感知度越高,资助“扶志”的效果越好;第三,资助的落实时间对于资助的“扶志”效果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落实速度越快,资助越有效。如欲优化资助工作、以资助“扶志”,高校需要结合保障型资助与发展型资助,尤其以发展型资助为主,并根据学生需求精准施助,同时兼顾资助的有效性和尊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保障型资助 发展型资助 理想志向 扶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校园文化适应困境与突围
5
作者 杨玉倩 方士心 +1 位作者 马莹 林荣日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对农村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环境中跨文化适应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教育结构与生态问题。基于对1528名农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54名农村大学生的深度访谈,我们发现:我国农村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类型主要包括双认同型、乡土型、徘... 对农村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环境中跨文化适应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教育结构与生态问题。基于对1528名农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54名农村大学生的深度访谈,我们发现:我国农村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类型主要包括双认同型、乡土型、徘徊型和边缘型四种;双认同型学生在能力发展方面表现最优秀,但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隐忧;乡土型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最佳,学业成绩也略占优势;徘徊型和边缘型学生在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中国城乡文化非对称性的结构关系增加了农村大学生文化适应的难度,这一现象与西方移民社会中的适应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文化适应类型 学生发展 高等教育 城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的编制及效度和信度检验
6
作者 程文彦 程玲 王皓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5-660,共6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CSPTP)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文献归纳法,拟定大学生时间贫困感的维度,并编写初测问卷。选取216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472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 目的:编制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CSPTP)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文献归纳法,拟定大学生时间贫困感的维度,并编写初测问卷。选取216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472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153人于8周后进行重测;选取339名大学生,使用简版一般拖延量表(SGPS)和时间管理问卷(TMQ)的混乱倾向维度进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结果:CSPTP共21个条目,包含时间压力、个人时间需求、学业休闲压力和时间紧迫感4个因子,解释63.48%的方差变异,各条目因子负荷在0.52~0.81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四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3.56,CFI=0.92,IFI=0.92,TLI=0.90,RMSEA=0.07);效标效度显示,CSPTP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SGPS总分、TMQ混乱倾向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32~0.64,均P<0.01)。总量表及4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0.94;重测信度(ICC)为0.61~0.91。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用来评估大学生的主观时间贫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时间贫困 量表编制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睡眠拖延动机问卷的编制
7
作者 张一凡 黄媚娇 +5 位作者 李敏 王璇 虞芷筠 陈海慧 贾润彤 范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1-476,共6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睡眠拖延动机问卷(CS-MBP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对严重睡眠拖延者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形成初始问卷;选取389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691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效度... 目的:编制大学生睡眠拖延动机问卷(CS-MBP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对严重睡眠拖延者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形成初始问卷;选取389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691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效度检验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其中132名大学生在2周后完成重测;使用计划行为理论问卷(TPBQ)的行为意图子量表、睡眠拖延量表(BPS)和自编睡眠拖延频率条目作为效标工具。结果:CS-MBPQ共10个条目,包括情感需求、外界影响、行为态度3个因子,解释63.31%的方差变异;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三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4.90,RMSEA=0.07,CFI=0.96,TLI=0.94)。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按时睡觉意图得分、BPS得分、睡眠拖延频率均呈正相关(ICC=0.14~0.53,均P<0.05)。总问卷与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7、0.89、0.74、0.66,重测信度(ICC)分别为0.74、0.66、0.69、0.58。结论:大学生睡眠拖延动机问卷(CS-MBPQ)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作为评估我国大学生睡眠拖延动机水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睡眠拖延动机 问卷编制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需要继续强化育人功能
8
作者 庞颖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新高考改革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加强育人功能,其在实践中有所成效,亦遇到“瓶颈”。继续强化新高考改革的育人功能,应从强调“价值理性”、促进“招生育人”、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入手,推动生涯教育的组织实... 新高考改革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加强育人功能,其在实践中有所成效,亦遇到“瓶颈”。继续强化新高考改革的育人功能,应从强调“价值理性”、促进“招生育人”、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入手,推动生涯教育的组织实施,使用“大教育观”引领高考育人;提升招生与培养的科学化水平,通过高等教育支持高考育人;促进“两依据一参考”的持续优化,基于制度与技术保障高考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教育功能 育人功能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9
作者 陈宏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42-45,共4页
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能够赋能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内容定制化、教学模式创新化、教学评价精准化。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过... 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能够赋能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内容定制化、教学模式创新化、教学评价精准化。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思政课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思政课学生主体地位的减弱、思政课教师主导权的让渡等现实困境,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夯实思政课意识形态根基;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情感互动;提升教师的数字意识和数字胜任能力,锤炼主导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高校思政课 内涵式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生主体 师生互动 教师数字意识 数字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大学生功能、职业胜任力与职业发展:基于ICF和RCF
10
作者 梁斐 陈西梅 +2 位作者 戚静 王淑荣 梁永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2-929,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残疾大学生的功能和职业胜任力特点,探讨有效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方法。方法采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和成就动机理论,系统分析残疾大学生的功能特点与职业胜任力结构和内容,探讨促进残疾大学生... 目的系统分析残疾大学生的功能和职业胜任力特点,探讨有效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方法。方法采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和成就动机理论,系统分析残疾大学生的功能特点与职业胜任力结构和内容,探讨促进残疾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发展的路径。结果采用职业康复核心分类组合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版,分析残疾大学生在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等维度的功能表现以及对职业活动的影响。借鉴RCF和成就动机理论,分析残疾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架构与内容,提出通过赋能、功能代偿和包容性环境支持3大协同路径促进残疾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发展。基于精准的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评估,通过早期介入、专业职业服务和多方协作机制,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全程、个性化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和支持服务。结论残疾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受个体功能状态、职业胜任力和环境多重因素影响。通过实施赋能、功能代偿以及包容性环境支持的职业发展支持策略,确保残疾大学生在包容性的劳动环境中就业的权利,有效提升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大学生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康复胜任力架构 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浙江省高职院校学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永进 祝鸿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6,共9页
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和动能是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塑造新生中等收入群体的功用。对11万多名学生抽样调查发现,浙江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县城及以下,家庭经济收入以中等及偏下为主,来自乡镇的学生... 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和动能是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塑造新生中等收入群体的功用。对11万多名学生抽样调查发现,浙江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县城及以下,家庭经济收入以中等及偏下为主,来自乡镇的学生有上升的趋势;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师生沟通和学生的时间控制呈现下降趋势;“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学生的满意度总体高于其他院校,而国家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分伯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成效与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性,位于区域经济发展强的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赋能共富示范区建设,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在兜底高等教育的同时增强学生获取和维护技能的意愿和能力,着力培育工匠精神;着力增强学生的数字技能等专业核心能力;在“双高计划”建设中更加强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地位,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评价“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指标;强化省域统筹,协同发展并推进优质高职资源下沉县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浙江省 高职院校 学情调查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型资助模式下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精准扶贫工作研究——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娟 周美丹 汤靖雯 《南方农机》 2024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由于生活及经济负担,高职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解决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方法】课题组基于发展型资助的背景,结合高职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角色冲突分析,对高职... 【目的】由于生活及经济负担,高职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解决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方法】课题组基于发展型资助的背景,结合高职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角色冲突分析,对高职贫困生进行角色拆分并分析其角色冲突,以心理精准扶贫为目标理念,系统性探讨了对高职贫困生心理精准扶贫的思路。【结果】“受助—自助—助人”的发展型资助路径可以助力高职贫困生逐步成为潜心学习、注重实践、思维创新、专业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实现青春理想与人生价值。【结论】精准扶贫视角下,要想全面、彻底实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扶贫工作,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资源,合力构建起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资助网络,从而实现高职贫困生的发展型资助,并帮助高职贫困生群体成为关心父母的好子女、爱学习的好学生、爱生活的休闲者以及爱社会的好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型资助 高职贫困生 角色冲突 心理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晨博 赵雪莲 +2 位作者 赵桂芬 魏麟 车世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4-900,共7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CSSTNF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结合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拟定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理论结构和指标体系编制初始问卷。选取大学生429人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845人进行... 目的:编制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CSSTNF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结合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拟定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理论结构和指标体系编制初始问卷。选取大学生429人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845人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62人2周后重测;另外选取593人进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以受骗易感性量表(VFS)作为效标工具。结果:CSSTNFQ共25个条目,分为网络使用习惯、网络信任倾向、信息加工方式、防诈知识储备、需求偏好和自我控制6个因子,可解释60.33%的方差变异。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6因子结构拟合良好(χ2/df=3.42,GFI=0.92,CFI=0.93,IFI=0.93,TLI=0.92,RMSEA=0.05,SRMR=0.05);效标效度检验显示,CSSTNFQ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VFS总分均正相关(ICC=0.12~0.62,均P<0.01)。CSSTNFQ总问卷与各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73~0.88,重测信度(ICC)为0.77~0.93。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受骗易感性 大学生 量表编制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系统构成及其表现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润亚 张潮 +1 位作者 张珂 吕程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15,共6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衡量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内涵、培育和评价要素的系统梳理和层次分析,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测评模型。测评结果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表现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女大学生的创新...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衡量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内涵、培育和评价要素的系统梳理和层次分析,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测评模型。测评结果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表现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表现层级普遍比男大学生好,非独生子女的创新创业能力表现层级普遍比独生子女好,家庭经济情况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表现层级普遍比家庭经济情况差的大学生好,担任学团干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表现层级均比不担任学团干部的大学生好,班级考核总排名靠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表现层级比班级考核总排名靠后的大学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能力表现模型 高质量发展 评价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劳动视域下职业院校学生数字技能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培养策略 被引量:14
15
作者 马君 马俊琪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6,共13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赋予生产力数字化的时代属性,数字劳动逐渐成为人类劳动的新形态,这也对人们数字技能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数字技能的培养,不仅是对这一劳动形态的积极回应,也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重... 数字技术的发展赋予生产力数字化的时代属性,数字劳动逐渐成为人类劳动的新形态,这也对人们数字技能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数字技能的培养,不仅是对这一劳动形态的积极回应,也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重要抓手,更是对于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有重大意义。通过梳理国际上权威数字技能框架的发展脉络,结合文献分析和我国本土实际情况提出职业院校学生数字技能框架,包括通用数字技能、专业数字技能、综合性软技能和绿色技能四个维度。基于此,建议职业院校从明确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推动专业与数字产业衔接、加快课程与教学的数字化改造以及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推进学生数字技能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数字技能 职业院校学生 职业教育 技能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评教文本挖掘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建龙 李立国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4,共14页
学生评教既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活动,又是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为提高教学评价效果,为授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提供更有参考性的评教结果,区别于主要基于学生结构化评分数据进行的定量研究和基于非结构化评教文本数据进行... 学生评教既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活动,又是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为提高教学评价效果,为授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提供更有参考性的评教结果,区别于主要基于学生结构化评分数据进行的定量研究和基于非结构化评教文本数据进行的定性研究,基于大数据评教文本挖掘的研究方式被提上研究议程。以学生主观评语和客观评分两方面的评教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评教文本挖掘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对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实证检验和应用分析。研究发现,海量学生评教数据兼具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对学生评教文本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有效获取评教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5个维度23个层级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利用学生评教数据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解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了解学生重点关注的维度、预测学生评价分数并揭示教师教学质量与各个评价维度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应用于各类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从而为教师提供精细化的教学诊断,为学校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咨询与服务支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类别课程存在的问题不同。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提高对学生评教数据的利用效率,深度挖掘海量学生评教数据背后的数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并加强与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和AI评教等不同视角评教结果的协同运用,开展基于学生中心和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应用;另一方面需要针对不同类别课程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教学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教学改进,从而更好地服务高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文本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诊断 教学改进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证视域下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探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刚 张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3,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标师范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系统梳理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的内涵、逻辑理路和实践策略。研究认为,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要摒弃以往强化管理、说教、劝导的培养逻辑,而遵循一种更加契合个体道德自...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标师范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系统梳理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的内涵、逻辑理路和实践策略。研究认为,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要摒弃以往强化管理、说教、劝导的培养逻辑,而遵循一种更加契合个体道德自我内在生成的养成逻辑。紧紧围绕专业认证视域下体育师范生师德发展的应然向度,构建其师德养成“价值导向-范式突破-实现向度”的内在逻辑框架。在具体实践策略上,要致力于目标导向、以体铸魂、课程建设、教育教学、考核评价、教育实践等方面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体育师范生 师德 体育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院校大学生美育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泽钰 任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17,共4页
美育能够实现科学、人文、工程之间的深度融合,通过美育实践可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新能力,美育在理工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理工类大学生美育实践的路径是,科学推进美育课程设... 美育能够实现科学、人文、工程之间的深度融合,通过美育实践可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新能力,美育在理工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理工类大学生美育实践的路径是,科学推进美育课程设置,注重美育课程内容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完善美育课程教学的跟踪评价机制以强化功能完备的课程建设;充分发挥美育课堂教学的基础功能,强化美育实践教学的体验功能,利用数字技术拓展美育教学以组织寓美于教的课堂教学;厚植校园美育人文精神特质,提高校园美育文化品味,加强和谐校园美育建设以营造多层次的校园美育人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院校 大学生 美育 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 人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转设后如何拓展生源与促进质量提升——基于口述史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舸 郭一舟 王昕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6,共8页
独立学院转设后正面临发展困境,最关键的便是生源与质量问题。因此,从拓展生源与促进质量提升的耦合关系角度出发,重新研判独立学院转设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口述史研究法走近转设进程亲历者,可以深层次探索独立学院发展... 独立学院转设后正面临发展困境,最关键的便是生源与质量问题。因此,从拓展生源与促进质量提升的耦合关系角度出发,重新研判独立学院转设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口述史研究法走近转设进程亲历者,可以深层次探索独立学院发展模式,能够在充分把握生源与质量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聚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独立学院转设后的生源问题。据此,建议在招生端提高学校知名度、打造多维招生系统、明确职业应用导向直面危机;在质量端打造特色学科,彰显办学优势、瞄准地方需求,校企高阶合作、孵化优质品牌,教育转型升级纾解危机,进而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整体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口述史 高质量发展 生源拓展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发展进路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佳 王海 +1 位作者 郭佳卉 张馨予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高校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在逻辑理路上,高校劳动教育具有自身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和育人逻辑,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还存在一定的主体困境、客体困境、介体困境、环体... 高校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在逻辑理路上,高校劳动教育具有自身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和育人逻辑,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还存在一定的主体困境、客体困境、介体困境、环体困境,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劳动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精神追求的羁绊。要解决一系列困境,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顶层设计、建章立制、舆论宣传、丰富介质、营造氛围等各个方面统筹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劳动教育 逻辑理路 发展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