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彩色茧在蚕丝系列床品中的研发和运用分析
1
作者 黄敏娜 《纺织报告》 2025年第2期15-17,共3页
蚕丝床品具有透气、柔软、光滑等优良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以往蚕丝床品大多为白丝、桑蚕丝,而天然彩色茧的出现为蚕丝系列床品创新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文章从种类与颜色分布、色素形成原理、性能优势等方面对天然彩色茧进行简要... 蚕丝床品具有透气、柔软、光滑等优良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以往蚕丝床品大多为白丝、桑蚕丝,而天然彩色茧的出现为蚕丝系列床品创新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文章从种类与颜色分布、色素形成原理、性能优势等方面对天然彩色茧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天然彩色茧到蚕丝纤维的加工工艺,并提出天然彩色茧在蚕丝系列床品中的研发和运用,对天然彩色茧蚕丝床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展望,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茧 加工工艺 蚕丝系列床品 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春季北方蚕区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西点)报告
2
作者 尚小芳 王晨阳 +2 位作者 郭东花 卫红梅 王玉霞 《北方蚕业》 2024年第1期26-28,32,共4页
2023年春,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天然彩色茧家蚕新杂交组合“313×410”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全茧量、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上车茧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茧丝纤度均略高于菁松×皓... 2023年春,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天然彩色茧家蚕新杂交组合“313×410”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全茧量、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上车茧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茧丝纤度均略高于菁松×皓月,茧层量与菁松×皓月相当,万米吊糙低于菁松×皓月。综合分析认为:家蚕新杂交组合“313×410”抗逆性较强,好饲养,茧形大、产量高,茧丝质量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新品种 彩色茧 实验室鉴定 山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 被引量:61
3
作者 徐世清 王建南 +2 位作者 陈息林 戴璇颖 司马杨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3,共2页
系统介绍了彩色茧丝资源的世界分布情况和色彩遗传控制规律,彩色蚕丝与彩色棉的特性差异,以及彩色蚕丝保湿、抗菌、抗氧化和遮蔽紫外线等特殊功能。综合比较了日本、中国、泰国、印度和柬埔寨等国彩色茧丝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 开发 利用 蚕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茧丝资源应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孔庆明 林健荣 +3 位作者 王叶元 廖富蘋 钟杨生 倪惠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我国彩色茧丝资源丰富,彩色茧丝具有保湿、抗菌、抗氧化、防紫外线等特殊性状,作为纯天然纺织材料的彩色茧丝制品充满了新的市场魅力。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天然彩色茧丝资源,将近年来彩色茧丝的有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彩色茧 应用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绿色蚕茧的计算机分色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祝成炎 姚佳 +2 位作者 骆倩倩 李艳清 张红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为找到一种对颜色深浅不一的天然绿色蚕茧进行科学分类的简单方法,选用CIEDE2000色差公式,结合人眼的分色结果,利用DigiEye测色仪对同色系的天然绿色蚕茧进行测色。结果表明:天然绿色蚕茧中,人眼能区分2颗颜色深浅不一的蚕茧所需的最小... 为找到一种对颜色深浅不一的天然绿色蚕茧进行科学分类的简单方法,选用CIEDE2000色差公式,结合人眼的分色结果,利用DigiEye测色仪对同色系的天然绿色蚕茧进行测色。结果表明:天然绿色蚕茧中,人眼能区分2颗颜色深浅不一的蚕茧所需的最小色差是1.8;将一批天然绿色蚕茧的颜色值按b*值大小进行排序,经取整函数后,将b*的固定增量设为6,可将整批蚕茧划分为10个档次;各档中人眼能区分的蚕茧数目占该档蚕茧总数的百分比(误差)最小为0,最大为14.5%;每相邻2档之间的色差最小为1.60,各档分色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绿色蚕茧 分色 颜色 色差 CIEDE2000色差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天然有色茧品种间色素差异及烘茧对茧层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席建 梁海丽 +3 位作者 司马杨虎 牛艳山 甘丽萍 徐世清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9,共5页
测定了不同茧色蚕品种的血液、丝腺、内外茧层中色素含量及成分的差异,调查了烘茧处理对茧层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茧品种几乎不含类胡萝卜素,而其血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与丝腺和茧层的不同;黄红茧系品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高出类... 测定了不同茧色蚕品种的血液、丝腺、内外茧层中色素含量及成分的差异,调查了烘茧处理对茧层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茧品种几乎不含类胡萝卜素,而其血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与丝腺和茧层的不同;黄红茧系品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高出类胡萝卜素10倍以上,其成分有异于绿色茧,另外茧层中类胡萝卜素的成分有异于血液和(或)丝腺。烘茧处理对绿茧、黄茧及红茧的色素含量和成分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天然有色茧 色素 烘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茧丝胶含量和溶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邓一民 狄传霞 张高军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6,共3页
测定了3种有色茧的丝胶含量,探讨了2种有色茧的丝胶溶解特性。结果表明,3种有色茧的丝胶含量均高于生产用白种茧,外层丝胶含量最高。丝胶的溶解特性如同白茧,最先溶解的是易溶性丝胶,依次是较难溶性丝胶和难溶性丝胶。可用3区描述丝胶... 测定了3种有色茧的丝胶含量,探讨了2种有色茧的丝胶溶解特性。结果表明,3种有色茧的丝胶含量均高于生产用白种茧,外层丝胶含量最高。丝胶的溶解特性如同白茧,最先溶解的是易溶性丝胶,依次是较难溶性丝胶和难溶性丝胶。可用3区描述丝胶溶解特性曲线:线形区、混合区、零区。丝胶相对溶解量能较好地反应脱胶和精练中丝胶溶解的实际情况,建议在描述丝胶溶解特性等方面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茧 丝胶含量 溶解特性 相对溶解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丝1号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8
8
作者 胡必利 楚渠 彭云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031-4033,共3页
[目的]介绍天然彩色茧新品种金丝1号的育成经过。[方法]黄茧1号是由中系品种871×白河野桑蚕经16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黄茧2号是由日系品种872×汉滨野桑蚕经12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金丝1号是由黄茧1号和黄茧2号杂交而成。[结果... [目的]介绍天然彩色茧新品种金丝1号的育成经过。[方法]黄茧1号是由中系品种871×白河野桑蚕经16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黄茧2号是由日系品种872×汉滨野桑蚕经12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金丝1号是由黄茧1号和黄茧2号杂交而成。[结果]金丝1号属于天然黄色茧家蚕品种,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已接近对照品种871×872,强健性和产值高于对照品种871×872。实验室与农村生产鉴定金丝1号是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彩色茧家蚕品种。[结论]该研究为拓宽家蚕的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天然彩色茧 品种培育 金丝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绿色茧的煮茧工艺 被引量:3
9
作者 姚佳 骆倩倩 +2 位作者 祝成炎 寇勇绮 俞丹 《纺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38,共4页
为获取天然绿色蚕茧色彩特性与煮茧工艺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煮茧后绿色蚕茧色素流失量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及绿色蚕茧的品种进行研究,探讨煮茧工艺对绿色蚕茧的丝胶溶失率与色彩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煮茧工艺。结果表明:影... 为获取天然绿色蚕茧色彩特性与煮茧工艺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煮茧后绿色蚕茧色素流失量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及绿色蚕茧的品种进行研究,探讨煮茧工艺对绿色蚕茧的丝胶溶失率与色彩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煮茧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煮茧后绿茧丝胶溶失率和色差的工艺参数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时间、品种;随着煮茧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绿茧的丝胶溶失率和色差整体呈增加的趋势。浅色绿茧相对深色绿茧应该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使得煮后的茧子既具有适当丝胶溶失率,又最大化地保留了其天然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绿色茧 煮茧 色差 丝胶溶失率 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cbp基因的表达与幼虫体内类胡萝卜素的水平相关 被引量:3
10
作者 牛艳山 司马杨虎 徐世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7986-17989,共4页
[目的]调查家蚕幼虫期类胡萝卜素水平的变化及cbp基因的mRNA表达特征。[方法]选取黄茧和绿茧品种家蚕3、4和5龄期幼虫的丝腺,参照Takara Trizol plus试剂说明提取总RNA,根据文献提供的cb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T-PCR方法调查不同... [目的]调查家蚕幼虫期类胡萝卜素水平的变化及cbp基因的mRNA表达特征。[方法]选取黄茧和绿茧品种家蚕3、4和5龄期幼虫的丝腺,参照Takara Trizol plus试剂说明提取总RNA,根据文献提供的cb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T-PCR方法调查不同茧色品种家蚕幼虫不同龄期丝腺中cbp基因mRNA的表达特征和主要组织中类胡萝卜素的水平变化。[结果]cbp基因的mRNA表达,在3和5龄期各品种家蚕均维持一定水平,但在4龄期表达量很低或不表达。同一组织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显示,4龄期家蚕丝腺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极低,不同茧色品种cbp基因的mRNA表达也存在差异,绿茧品种仅表达1个缺失第2外显子的转录本,而所有黄色茧品种还可表达1个序列完整的转录本。[结论]家蚕体内类胡萝卜素的水平与cbp基因mRN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茧 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彩色蚕中红色素和丝心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章玉萍 陈明 +4 位作者 张丽丽 代君君 吴传华 刘健 范涛 《北方蚕业》 2016年第4期20-24,共5页
为探讨茧色的形成机理,对红色蚕及其茧、丝腺进行解剖观察,然后测定丝心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最后应用光谱法测定红色素和家蚕丝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红色素在丝腺中全部着色,前部、中部、后部丝腺及吐丝管都完全着色,白... 为探讨茧色的形成机理,对红色蚕及其茧、丝腺进行解剖观察,然后测定丝心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最后应用光谱法测定红色素和家蚕丝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红色素在丝腺中全部着色,前部、中部、后部丝腺及吐丝管都完全着色,白蚕和红蚕丝心蛋白组分及含量的变化基本相同,丝心蛋白上的酪氨酸残基参与了猝灭过程,结合作用为氢键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蚕 丝心蛋白 氨基酸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黄绿茧色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阮氏茉莉 陈芳艳 +1 位作者 钟杨生 林健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15-116,124,共3页
为了研究黄绿茧色性状分离的遗传情况,调查了亲本大造绿和黄白限及其杂交后代经济性状成绩、蚕茧的颜色及丝胶含量。结果表明,杂种(大造绿×黄白限)F1的死笼茧优势率最大,平均为72.93%;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优势率在15.6%~25%... 为了研究黄绿茧色性状分离的遗传情况,调查了亲本大造绿和黄白限及其杂交后代经济性状成绩、蚕茧的颜色及丝胶含量。结果表明,杂种(大造绿×黄白限)F1的死笼茧优势率最大,平均为72.93%;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优势率在15.6%~25%之间,结茧率和茧层率的杂种优势率在2.34%~7.88%之间;(大造绿×黄白限)F1代茧色全为绿色,(大造绿×黄白限)F2代茧色出现分离,有白色、浅绿色、绿色和深绿色,色度值分别为40.18、57.86、71.87、79.29;并对茧色的色度值与丝胶含量的关系作了相关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黄绿茧 茧色 遗传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食色素对家蚕茧质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章玉萍 张丽丽 +4 位作者 陈明 代君君 吴传华 刘健 范涛 《北方蚕业》 2015年第4期14-17,共4页
家蚕是一种产业化生产的经济昆虫,家蚕彩色茧的开发与产业化利用,有望为丝绸业带来新的绿色活力。本实验采用色素添食法生产彩色茧,研究了添食色素对结茧率和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添食红色素对结茧率和茧质无显著影... 家蚕是一种产业化生产的经济昆虫,家蚕彩色茧的开发与产业化利用,有望为丝绸业带来新的绿色活力。本实验采用色素添食法生产彩色茧,研究了添食色素对结茧率和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添食红色素对结茧率和茧质无显著影响,添食橙色2号色素其茧质成绩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添食色素 彩色茧 结茧率 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彩色茧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14
作者 楚渠 彭云武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3-16,共4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安康学院培育的23个彩色茧蚕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576条带,多态率达36.44%;扩增带最多的引物是S0303,多态性扩增带达40条;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47 2~0.958 3之间;遗传距离,最...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安康学院培育的23个彩色茧蚕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576条带,多态率达36.44%;扩增带最多的引物是S0303,多态性扩增带达40条;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47 2~0.958 3之间;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102 3,最大值为1.9162。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23个材料分为2个明显的大类群:第1大类群包括QA、98230101和9813010;第2大类群包括其余的20个彩色茧蚕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 彩色茧蚕品种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茧色判性家蚕黄酮合酶Ⅰ(BmFNS Ⅰ)基因在家蚕组织内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乃霞 张雨青 沈卫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采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不同品种荧光判性家蚕雌、雄家蚕的中肠、丝腺和脂肪体中的黄酮合酶I(BmFNS I)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家蚕BmFNS I基因在各品种荧光判性家蚕中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脂肪体,在丝腺中的表达量较低,说明BmFNS... 采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不同品种荧光判性家蚕雌、雄家蚕的中肠、丝腺和脂肪体中的黄酮合酶I(BmFNS I)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家蚕BmFNS I基因在各品种荧光判性家蚕中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脂肪体,在丝腺中的表达量较低,说明BmFNSI基因在对家蚕食物桑叶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在各品种荧光判性家蚕的雌、雄中肠中的表达并无明显差异,说明荧光判性家蚕雌、雄蚕在对桑叶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代谢途径上不存在差异,至少在FNS I基因所调节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代谢上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茧色判性 家蚕 黄酮合酶Ⅰ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蚕茧茧层中色素含量及抗氧化物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丁农 张金卫 +5 位作者 金瑞丰 李江涛 冯世明 鱼南洋 陆萍 李卫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139-141,共3页
[目的]为彩色茧蚕丝蛋白应用于化妆品等产品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对几个不同颜色的彩色茧蚕品种进行茧层色素含量和抗氧化性能测定。[结果]绿色茧茧壳中类黄酮色素的含量最高,为0.521 mg/g,是白色茧的4.65倍;黄色茧茧壳次之,而白色茧和... [目的]为彩色茧蚕丝蛋白应用于化妆品等产品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对几个不同颜色的彩色茧蚕品种进行茧层色素含量和抗氧化性能测定。[结果]绿色茧茧壳中类黄酮色素的含量最高,为0.521 mg/g,是白色茧的4.65倍;黄色茧茧壳次之,而白色茧和红色茧最低。黄色茧和红色茧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0.5 mg/g以上,是白色茧和绿色茧的8倍以上。绿色茧茧层中抗氧化物活性最高,为217.5U/g;黄茧茧层中抗氧化物活性次之,而红茧和白茧较低。[结论]与白色蚕茧相比,绿色蚕茧含有较高的类黄酮,而黄色茧和红色茧有较高的类胡萝卜素,抗氧化能力也是天然彩色茧显著高于白色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茧 色素含量 抗氧化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加工条件对天然绿色蚕丝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婷 马明波 +1 位作者 李娜 周文龙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33,共7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然绿色蚕丝的抗氧化活性,文章采用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天然绿色蚕丝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常规的烘茧、汽蒸、固色及紫外照射处...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然绿色蚕丝的抗氧化活性,文章采用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天然绿色蚕丝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常规的烘茧、汽蒸、固色及紫外照射处理绿色蚕丝后,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试验结果显示,烘茧和汽蒸处理后,天然绿色茧丝色素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有一部分发生分解,使绿茧丝的抗氧化活性分别降低约36.5%和35.9%,但仍远优于白色蚕丝;固色处理时,由于长时间的浸渍而导致色素的流失,使其抗氧化性急剧下降,但仍优于白色蚕丝;而天然绿色蚕丝有较好的抗紫外照射能力,照射280 h后其色差变化不明显,抗氧化活性仅下降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绿色蚕丝 抗氧化性 烘茧 汽蒸 固色 紫外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