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目山近自然毛竹林空间结构与生物量的关系 被引量:32
1
作者 汤孟平 徐文兵 +2 位作者 陈永刚 邓英英 赵明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共6页
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近自然毛竹林内设置1块100m×100m的固定标准地,用相邻网格调查法划分100个调查单元,用全站仪对每株毛竹进行精确定位调查,基于GIS的Voronoi图空间分析功能,确定空间结构单元,选择聚集指数、年... 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近自然毛竹林内设置1块100m×100m的固定标准地,用相邻网格调查法划分100个调查单元,用全站仪对每株毛竹进行精确定位调查,基于GIS的Voronoi图空间分析功能,确定空间结构单元,选择聚集指数、年龄隔离度、竞争指数和目标竹最近邻竹株数4个空间结构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近自然毛竹林空间结构与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空间结构因子的重要性表现为聚集指数>年龄隔离度>最近邻竹株数>竞争指数;聚集指数与单位面积生物量的负相关关系最明显,较高聚集程度是提高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前提条件;年龄隔离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毛竹林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产毛竹林的年龄隔离度≥0.5;单位面积生物量随最近邻竹株数增加而降低,当目标竹有4株最近邻竹时,最有可能获得高产;随竞争指数增加,毛竹林单位面积生物量有下降趋势,但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毛竹林 空间结构 生物量 主成分分析 VORONOI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天然林表型特征的地理变异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正才 傅懋毅 +2 位作者 姜景民 杨校生 肖基浒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4-659,共6页
调查研究了我国17个天然毛竹林的胸径、中央直径、杆高、枝下高、全杆节数、枝下节数、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胸高处竹壁厚度、竹腔径、壁腔比等表型特征。研究表明,胸径、杆高、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竹腔径、壁腔比呈... 调查研究了我国17个天然毛竹林的胸径、中央直径、杆高、枝下高、全杆节数、枝下节数、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胸高处竹壁厚度、竹腔径、壁腔比等表型特征。研究表明,胸径、杆高、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竹腔径、壁腔比呈现随纬度变化的地理模式,与经度无关;全杆节数受经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所调查的表型特征均没有表现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的地理变异模式。研究还表明部分表型特征与气候条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变异 毛竹 天然林 表型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遥感监测 被引量:61
3
作者 丁丽霞 王祖良 +1 位作者 周国模 杜晴洲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均4.47 hm.a-1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张,并有继续快速蔓延的趋势,严重蚕食了周围原始植被(特别是阔叶林分),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认为毛竹林迅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极少,毛竹林盖度大(>79%),林下其他植被更新难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毛竹林 生物多样性 遥感监测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条件对毛竹株数和竹壁材积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邓英英 汤孟平 +5 位作者 徐文兵 娄明华 赵明水 邱星考 王理鑫 朱孟涛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67-71,共5页
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近自然毛竹林为对象,基于DEM在群落尺度上分析不同地形条件对毛竹株数和竹壁材积的影响,对单一地形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近自然毛竹林中,毛竹株数随坡度增加有增加的趋势;毛竹株数相对于竹壁材积,对坡... 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近自然毛竹林为对象,基于DEM在群落尺度上分析不同地形条件对毛竹株数和竹壁材积的影响,对单一地形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近自然毛竹林中,毛竹株数随坡度增加有增加的趋势;毛竹株数相对于竹壁材积,对坡向较为敏感;毛竹株数和竹壁材积受地表起伏变化的影响不明显。对组合地形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坡向、坡度和粗糙度的不同组合,均会对毛竹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近自然毛竹林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