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B灰渣的抗碳化侵蚀性能研究
1
作者 谢来坤 秦晓晗 +1 位作者 郭文斌 周明凯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8-2537,共10页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煤灰渣存在大量的含硫矿物,用于水泥混凝土时会水化生成钙矾石,导致安定性不良,因而制约了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规模化应用。本文以三种CFB飞灰和三种CFB炉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常压中温保湿工艺制备CFB灰渣试块,研究...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煤灰渣存在大量的含硫矿物,用于水泥混凝土时会水化生成钙矾石,导致安定性不良,因而制约了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规模化应用。本文以三种CFB飞灰和三种CFB炉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常压中温保湿工艺制备CFB灰渣试块,研究了碳化侵蚀对CFB灰渣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XRD、TG-DTG和SEM测试分析了CFB灰渣试块的抗碳化侵蚀机理。结果表明,CFB灰渣试块经过碳化侵蚀后抗压强度显著降低。XRD和TG-DTG测试表明,碳化侵蚀导致CFB灰渣中的水化产物钙矾石分解,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钙;SEM微观形貌分析表明,碳化侵蚀使得试块裂缝中的针棒状钙矾石分解,生成碳酸钙,而原先填充CFB灰渣试块裂缝空隙的钙矾石被碳化分解后,空隙没有钙矾石的填充,导致试块抗压强度显著降低。相关研究揭示了CFB灰渣的抗碳化侵蚀性能及机理,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灰渣 钙矾石 碳酸钙 碳化侵蚀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对350 MW CFB锅炉深调运行特性影响
2
作者 王家兴 彭建升 +4 位作者 李凡 贺建平 杨天亮 董永胜 王帅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6,共9页
为解决超临界CFB锅炉超低负荷时流化安全性及NO_(x)超低排放,引入烟气再循环技术,以某电厂超临界350 MW CFB锅炉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循环半干法脱硫后烟气的再循环辅助调峰系统,基于运行实测数据,研究该锅炉在30%~60%负荷率下烟气再循环... 为解决超临界CFB锅炉超低负荷时流化安全性及NO_(x)超低排放,引入烟气再循环技术,以某电厂超临界350 MW CFB锅炉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循环半干法脱硫后烟气的再循环辅助调峰系统,基于运行实测数据,研究该锅炉在30%~60%负荷率下烟气再循环对平均床温、分离器入口温度、排烟温度、炉膛出口烟气NO_(x)、CO质量浓度、飞灰及底渣可燃物含量、汽水参数等运行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协同下,30%~60%负荷SNCR脱硝后NO_(x)最终排放小于50 mg/m^(3),30%负荷实现锅炉原始NO_(x)超低排放;床温降低15~22℃,炉膛出口烟温提高10~13℃,主再热汽温在558℃以上;随锅炉负荷降低,飞灰及底渣含碳量升高,CO质量浓度未见大幅增加;40%负荷炉膛二次风SNCR脱硝NO_(x)降幅约15 mg/m^(3);负荷上升/下降变化最小速率1.23%Pe;30%负荷及以上保持干态运行,水冷壁壁温最大偏差55℃,屏过及屏再最大壁温差分别55、47℃,均未出现壁温超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深度调峰 烟气再循环 NO_(x)超低排放 锅炉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sm Study of Lateral Bed Pressure Wave of Large Scale CFB Boilers
3
作者 HU Nan LI Jinjing +2 位作者 LIU Xuemin YANG Hairui LV Junf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I0001-I0016,共16页
When large-scal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boilers are working under a 1ow load condition.severe bed pressure swing often occurs and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boiler stability and safety.Up to now,there are not en... When large-scal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boilers are working under a 1ow load condition.severe bed pressure swing often occurs and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boiler stability and safety.Up to now,there are not enough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bed pressure swing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scal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boiler bed pressure swing resonance fluidization re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固碳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燕伟 李驰 +1 位作者 邢渊浩 高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5,共7页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CFB)固体废弃物—“非常规”粉煤灰(CFB-FA)、炉渣(CFB-S)、脱硫石膏(CFB-FGD)利用率,减少水泥建材中的水泥用量,以CFB-FA、CFB-S、CFB-FGD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基于碳化养护技...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CFB)固体废弃物—“非常规”粉煤灰(CFB-FA)、炉渣(CFB-S)、脱硫石膏(CFB-FGD)利用率,减少水泥建材中的水泥用量,以CFB-FA、CFB-S、CFB-FGD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基于碳化养护技术提升其力学性能,并分析固碳效果。结果表明:(1)三种材料以m(CFB-FA)∶m(CFB-S)∶m(CFB-FGD)=3∶2∶1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的胶砂试件碳化养护7 d时的抗压强度为43.8 MPa,满足普通水泥胶砂标准养护28 d时的抗压强度要求;(2)对比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碳化前后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发现,碳化28 d后试件表层和内部有大量CaCO_(3)生成;(3)计算分析得出其自然养护28 d后CO_(2)吸收量为21.8%,较普通水泥胶砂28 d自然碳化吸收量高约10%。该种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经碳化养护后不仅具备较高力学性能,而且自身固碳能力突出,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并发挥一定的“碳中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利用 循环流化床(cfb) 粉煤灰基水泥胶砂 力学性能 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时水冷壁流动不稳定特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维腾 郭泽瑞 +1 位作者 韩磊 杨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92,共11页
针对深度调峰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描述管道内汽液流体流动稳定性的传递函... 针对深度调峰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描述管道内汽液流体流动稳定性的传递函数,通过图解奈奎斯特图的方法判断管内工质流动的稳定性。然后,通过该模型计算了某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段的不稳定边界并研究了不同参数对流动不稳定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选回路在20%和50%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负荷发生流动不稳定时,热负荷分别为76.09 kW·m^(-2)和113.52 kW·m^(-2),水冷壁管道流动稳定且安全;入口过冷度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呈非单值性;增大质量流速使流体的进口和出口密度差减小,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增大入口节流系数,可以抑制入口处流量的脉动,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改变管段倾斜角度会对流动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流动不稳定性 频域法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全负荷调峰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乔磊磊 王孝全 +7 位作者 聂浩 柳成亮 魏绍青 郝海俊 李绍军 冯浩 吕俊复 柯希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3,I0015,共11页
基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可实现长周期压火热备运行与快速启停,即具备全负荷调峰能力。在某300 MW亚临界CFB锅炉上的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功率能够以10.4%Pe/min的速率快速降至1 MW,后在1%极... 基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可实现长周期压火热备运行与快速启停,即具备全负荷调峰能力。在某300 MW亚临界CFB锅炉上的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功率能够以10.4%Pe/min的速率快速降至1 MW,后在1%极低负荷率下维持长时间稳定运行,总压火时长超过110 min,压火结束后又能以3.5%Pe/min的速率实现热态再启。压火期间,平均床温以2.2℃/min的速度从800℃降至553℃;主汽温度和主汽压力分别下降了165℃和1.7 MPa;各受热面横向温度偏差基本在10℃以内;汽轮机和发电机运行平稳,各项参数都在安全限值以内。扬火瞬时烟气CO浓度急剧上升超过1%,但无爆燃风险。调峰全过程尘硫氮污染物排放小时均值满足超低排放要求。该研究为深入挖掘煤电机组灵活性提供了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对高比例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煤电 循环流化床(cfb) 全负荷调峰 快速启停 压火热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动态特性与负荷和煤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仇韬 丁艳军 +3 位作者 孔亮 张毅 张雪 吴占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46-51,共6页
在已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流动和换热的机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个模拟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特性的综合数学模型。将上述模型应用于南京金陵石化热电厂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态特性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平均误... 在已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流动和换热的机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个模拟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特性的综合数学模型。将上述模型应用于南京金陵石化热电厂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态特性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平均误差小于4%,表明了上述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给煤量扰动、一次风量扰动仿真基础上,分析了床温、主汽流量、主汽温和主汽压对各调节量的关系。论文定义了3种煤种燃烧特性指标,对煤质进行量化,并根据仿真结果,得出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各被调量的动态特性参数与负荷和煤种燃烧性能指标的关系,从而可根据当前负荷和煤质预测锅炉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动态特性 仿真 变工况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CFB锅炉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严谨 卢啸风 +5 位作者 王泉海 李建波 李瑞欣 雷秀坚 陈晔 刘昌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7-405,共9页
在一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负荷下一、二次风优化后距布风板25和38m沿炉膛四周的烟气成分分布及炉膛出口的氧量分布。研究表明:给煤分布决定了烟气的主要分布趋势,二次风... 在一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负荷下一、二次风优化后距布风板25和38m沿炉膛四周的烟气成分分布及炉膛出口的氧量分布。研究表明:给煤分布决定了烟气的主要分布趋势,二次风标高处的炉内烟气成分分布对炉膛出口烟气成分分布有重要影响。当距布风板25m处的炉膛前后墙烟气氧量标准差达到2.8%时,烟气向上流动到距布风板38m处后仍存在1.8%烟气氧量的标准差。在60%至75%的中低负荷时,距布风板25~38m区域内炉膛单位高度(1m)的耗氧量约为0.13%。通过补充试验与回归分析,得到了炉膛稀相区氧量扩散速率的计算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二次风 烟气成分 燃烧份额 600M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研发600MW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孙献斌 李志伟 +2 位作者 时正海 黄中 蒋敏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5,共5页
为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大容量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在研制首台国产210MW和33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CFB锅炉大型化的关键技术,开展了国产600MW超临界CFB锅炉的方案设计,对锅炉的炉型结构、关键部件、汽水系统及辅... 为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大容量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在研制首台国产210MW和33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CFB锅炉大型化的关键技术,开展了国产600MW超临界CFB锅炉的方案设计,对锅炉的炉型结构、关键部件、汽水系统及辅助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研究。介绍了国产600MW超临界CFB锅炉结构:采用"H"型整体布置,6台高温旋风分离器布置在炉膛两侧,配有相应的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CHE),炉膛水冷壁为垂直管圈结构,双回路给煤系统可保证均匀可靠地向炉内送入燃料。该锅炉技术方案可为工程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大型化 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肖红亮 柯希玮 +6 位作者 潘帅 郎丽萍 王君峰 祁海鹰 张守玉 吕俊复 黄中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共13页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我国发电行业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炉膛燃烧系统具有多参数、多变量、非线性、时变性等强耦合特征,使系统的精确建模和预测困难。机器学习凭借强大的非线性处理能力和预测性能,在CFB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探讨...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我国发电行业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炉膛燃烧系统具有多参数、多变量、非线性、时变性等强耦合特征,使系统的精确建模和预测困难。机器学习凭借强大的非线性处理能力和预测性能,在CFB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探讨了机器学习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包括最小流化速度预测、污染物排放预测、床层压力预测、床层温度/热效率预测、颗粒循环流率预测、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场的降阶模型、锅炉安全控制系统模型等方面。分析了这些技术在不同场景中的优势和局限,展望了CFB锅炉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关注模型解释性、泛化能力提升、数据质量多样性、模型结合传统方法、实验验证等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cfb锅炉 机器学习 非线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CFB锅炉并联布置分离器烟气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强 王泉海 +2 位作者 卢啸风 李建波 徐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851-3858,共8页
针对大型CFB锅炉并联布置分离器的气固流动均匀性问题,采用1:1的实炉结构尺寸建立计算模型,完成了5种分离器出口烟道布置条件下的并联分离器烟气流动均匀性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分离器出口烟道的布置形式,对并联三分离器的烟气... 针对大型CFB锅炉并联布置分离器的气固流动均匀性问题,采用1:1的实炉结构尺寸建立计算模型,完成了5种分离器出口烟道布置条件下的并联分离器烟气流动均匀性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分离器出口烟道的布置形式,对并联三分离器的烟气流动均匀性有重大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采用单独的分离器出口烟道布置方式,可以显著改善各分离器的烟气流动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分离器并联布置 出口烟道结构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压火调峰试验研究
12
作者 佟博恒 李玉 +8 位作者 马乐乐 许永伟 赵彬彬 杨军 杨雪婷 李金晶 程亮 黄中 吕俊复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90,共9页
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具有热惯性大、蓄热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实现近零出力的压火调峰。然而,目前业内对于大型CFB机组压火调峰相关试验研究较少,缺乏压火调峰期间关键参数变化和相关控制策略的研究。对此,以某3... 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具有热惯性大、蓄热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实现近零出力的压火调峰。然而,目前业内对于大型CFB机组压火调峰相关试验研究较少,缺乏压火调峰期间关键参数变化和相关控制策略的研究。对此,以某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对象,完成了压火调峰试验,研究了机组压火期间重要参数变化规律,提出了锅炉给水流量和汽轮机综合阀位控制策略优化方案,旨在保障机组运行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压火调峰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超临界CFB机组可以实现85 min机组负荷5~8 MW的压火调峰;试验期间锅炉全程维持干态运行,主、再热蒸汽温度从566.0、553.0℃下降至482.0、472.0℃,平均下降速率为0.99、0.95℃/min;锅炉平均床温从875.8℃下降至730.9℃,平均下降速率为1.70℃/min;试验过程中,高压缸排汽温度最高为380.0℃,调节级蒸汽温度高于内缸内壁温度,锅炉水冷壁及水冷中隔墙出口壁温偏差随压火时间逐渐减小,最高为97.5℃。研究结果证明了超临界CFB机组小时级压火调峰的可行性,可为同类型机组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压火调峰 干态运行 床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B-FGD技术的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性能测试评估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茹 马德彭 +3 位作者 莫华 朱杰 吴家玉 徐海红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1,共5页
以基于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除尘技术的中国中部地区某新建35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超低排放工程为研究对象,对100%和75%负荷工况下SO_2、颗粒物等常规污染物和PM_(2.5)、SO_3、汞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现场检测,评估CFB锅炉炉内脱硫+炉外... 以基于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除尘技术的中国中部地区某新建35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超低排放工程为研究对象,对100%和75%负荷工况下SO_2、颗粒物等常规污染物和PM_(2.5)、SO_3、汞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现场检测,评估CFB锅炉炉内脱硫+炉外CFB-FGD脱硫除尘技术实现SO_2和颗粒物超低排放的达标能力。现场监测及评估结果表明,该技术组合能实现SO_2小于35 mg/m^3和颗粒物小于10 mg/m^3的超低排放要求,对SO_3、汞等非常规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协同脱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 环境保护 超低排放 cfb-FGD 循环流化床机组 性能测试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燃烧生物质及RDF燃料的广谱污染物排放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鹏勃 茹宇 +7 位作者 王鹏利 肖平 王海涛 孙献斌 高洪培 刘海峰 袁野 李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01-2211,共11页
在热功率1MW的CFB燃烧试验台上对3类生物质和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成型燃料进行试烧试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生物质及RDF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燃料NO_(x)排放浓度随温度和氧量的升高而... 在热功率1MW的CFB燃烧试验台上对3类生物质和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成型燃料进行试烧试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生物质及RDF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燃料NO_(x)排放浓度随温度和氧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炉膛燃烧温度的升高N_(2)O排放量明显降低。设计燃料在床温860℃左右时,其SO_(2)排放量最低,自脱硫效率最高;脱硫效率随着Ca/S的增加而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的速度趋缓;设计燃料按Ca/S=1.5添加生石灰粉脱硫,炉膛平均燃烧温度为880℃左右时,脱硫效率最高。试验典型工况烟气中二恶英类以及飞灰、底渣中的二恶英含量均满足国家的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生物质 垃圾衍生燃料 污染物 二恶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燃烧过程模型及其在CFB锅炉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建春 黄逸群 +3 位作者 张缦 刘爱成 杨海瑞 吕俊复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为了研究热值<8.374 MJ/kg煤矸石的燃烧利用情况,模型研究了煤矸石的燃烧过程,预测了不同粒径和不同煤矸石的燃尽时间及停留时间,获得了入炉煤矸石的最大直径和相应的床存量、一次风机压头要求,并在220 t/h CFB锅炉设计中运用。4 a... 为了研究热值<8.374 MJ/kg煤矸石的燃烧利用情况,模型研究了煤矸石的燃烧过程,预测了不同粒径和不同煤矸石的燃尽时间及停留时间,获得了入炉煤矸石的最大直径和相应的床存量、一次风机压头要求,并在220 t/h CFB锅炉设计中运用。4 a的运行实践表明,根据模型计算确定的采用大布风板、低流化速度、大动量二次风、高效分离器等是合理的,实现了热值约为6.281 MJ/kg煤矸石的稳定燃烧和锅炉带负荷能力,入炉煤矸石热值甚至降低至3.350 MJ/kg也能稳定运行。额定负荷下运行风室风压为11 kPa,床温为890℃,分离器进出口和返料温度均在910℃左右。锅炉实际热效率79.37%,主要的热损失是底渣和排烟损失。底渣和飞灰的烧失量均小于3%。SO_2和NO_x达到排放标准,连续运行时间超过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燃烧 cfb锅炉 超低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煤灰成分判别CFB锅炉磨损特性的新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妮乐 黄明达 +2 位作者 高胜斌 李震 陈秀彬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通过分析CFB锅炉磨损的情况、磨损机理和各种影响磨损因素,对比几种灰磨损特性判据,指出用硅铝比SiO2/Al2O3和碱酸比J能更加简单、全面地考虑灰中各种成分对磨损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灰磨损特性的新判据KJ。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 灰成份 磨损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添加剂对CFB锅炉SNCR脱硝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硕 周子博 由长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79-2483,共5页
为提高SNCR脱硝技术在低温下的脱硝效率,选取乙醇、NaCl、Na OH三种液态物质作为添加剂,在小型机理脱硝实验台和中等规模脱硝实验台上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实验台上,650℃、添加剂加入比例0~0.6条件下,乙醇可将脱硝效率从5%... 为提高SNCR脱硝技术在低温下的脱硝效率,选取乙醇、NaCl、Na OH三种液态物质作为添加剂,在小型机理脱硝实验台和中等规模脱硝实验台上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实验台上,650℃、添加剂加入比例0~0.6条件下,乙醇可将脱硝效率从5%提升到45%,微量的(20×10^-6)NaCl可以提高800℃以上的脱硝效率。在中等规模脱硝实验台上,乙醇因具有最佳的混合条件不同温度下对脱硝的促进作用差异明显,NaCl,NaOH因床料含有Na对脱硝无明显促进作用。添加剂与还原剂混合条件、床料成分等会使添加剂在CFB锅炉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与机理实验相差较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添加剂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流化床冷渣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尹斌 章明川 +3 位作者 宋玉宝 吴江 施伯红 卢啸风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20,共4页
对引进410t/h CFB锅炉流化床冷渣器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冷渣器内的床层压降、流化烟气、冷却水、脉冲阀开关时间等参数对冷渣器的运行状态有较大的影响。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cfb 锅炉 流化床 冷渣器 试验 炉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内石灰石同时煅烧/硫化反应动力学及孔结构演变模拟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亮 王春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952-6963,共12页
综合考虑石灰石的分解、CaO烧结和硫化,建立石灰石同时煅烧/硫化反应的随机孔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并采用该模型研究温度、粒径和SO2浓度等因素对同时煅烧/硫化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循环流化床内石灰石煅烧反应... 综合考虑石灰石的分解、CaO烧结和硫化,建立石灰石同时煅烧/硫化反应的随机孔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并采用该模型研究温度、粒径和SO2浓度等因素对同时煅烧/硫化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循环流化床内石灰石煅烧反应同时发生硫化反应,所生成的CaSO4阻碍了煅烧反应,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孔壁面CaSO4产物层阻碍CO2从煅烧部位向颗粒孔道扩散,以及CaSO4阻碍颗粒孔道内CO2向颗粒外扩散。硫化反应中,由于CaSO4的生成而导致的颗粒表层孔隙的快速堵塞是颗粒整体硫化速度下降、硫化程度低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850~910℃范围内反应温度升高明显加速石灰石分解的速度;温度升高增加快速硫化反应阶段的反应速度,但由于颗粒表层以更快的速度发生堵塞而更早地进入慢速硫化反应阶段,导致反应进行到90min时的硫化转化率变化不大。颗粒粒径下降加速硫化反应速度;对于0.4%SO2气氛中850℃下的反应,粒径对煅烧速度在100s前后的影响不同。在100s之前,硫化反应进行程度较低,煅烧反应速度受CaSO4的阻碍作用弱,煅烧速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加;100s之后CaSO4对煅烧速度的阻碍作用显现,粒径越小,CaSO4积累量越大,对煅烧速度的阻碍越明显,致使100s后煅烧速度随粒径减小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 煅烧 硫化 随机孔 模型 循环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燃烧福建无烟煤的工业性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宏舟 骆仲泱 +2 位作者 邹峥 俞建洪 岑可法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72,共5页
用石灰石做脱硫剂 ,在一台 35 t/h循环流化床 ( CFB)锅炉上进行工业试验 .采用炉内添加石灰石混烧的脱硫工艺 ,测试钙硫比和石灰石颗粒径变化对脱硫及锅炉运行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 1 )时均脱硫效率与瞬态最高脱硫效率均随 Ca/S... 用石灰石做脱硫剂 ,在一台 35 t/h循环流化床 ( CFB)锅炉上进行工业试验 .采用炉内添加石灰石混烧的脱硫工艺 ,测试钙硫比和石灰石颗粒径变化对脱硫及锅炉运行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 1 )时均脱硫效率与瞬态最高脱硫效率均随 Ca/S比的增加而增大 ,但在 Ca/S<2 .5时增加缓慢 .当 Ca/S摩尔比为 3.1 5时 ,时均脱硫效率有 5 3.5 % ,瞬态最高脱硫效率可达 77% ;( 2 )石灰石的平均颗粒径越细 ,脱硫效率越高 .当平均颗粒径为 0 .36mm时 ,时均脱硫效率接近于5 0 % ;( 3)加入石灰石脱硫会引起炉床温度波动 ,但波动幅度不大 .当钙硫比较小时 ,炉床温度先升后降 ;而在钙硫比较大情况下 ,炉床温度则是先降后升 ;( 4 )在 Ca/S比较小的情况下 ,添加石灰石混烧会使锅炉炉床平均温度下降 ,而使炉膛中部、上部和出口处的温度上升 ;在高 Ca/S比情况下 ( >3.0 )却使锅炉整体的运行温度都下降 .从试验结果推断 ,当钙硫比取 2 .5~ 3.0 ,石灰石平均粒径取 0 .2 mm~ 1 .0 mm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燃烧 福建 无烟煤 工业性试验 循环流化床锅炉 炉内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