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种中药成分对单层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孔祥峰 胡元亮 +3 位作者 刘家国 张宝康 陈玉库 王德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4-87,共4页
将安全浓度范围内的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多糖、板蓝根多糖、黄芪黄酮、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黄芪皂苷和人参皂苷等 10种中药成分分别加入已培养 2 4h、刚形成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 ,在加药后12 ,2 4 ,36 ,4 ... 将安全浓度范围内的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多糖、板蓝根多糖、黄芪黄酮、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黄芪皂苷和人参皂苷等 10种中药成分分别加入已培养 2 4h、刚形成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 ,在加药后12 ,2 4 ,36 ,4 8和 6 0h用MTT法测定它们对CEF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芪皂苷、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和蜂胶黄酮主要表现为促进增殖 ;淫羊藿多糖主要具抑制效应 ;其他 5种中药成分在某些浓度和时间点能促进增殖 ,而在某些浓度和时间点则抑制增殖 ,并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中药成分 时效关系 量效关系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禽脑脊髓炎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秦卓明 赵继勋 +5 位作者 杨建民 金维江 张世栋 贾强 徐怀英 何叶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共3页
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培养禽脑脊髓炎病毒 (AEV) ,经过六次盲传发现 :AEV在 CEF上无细胞病变 (CPE) ,但利用 CEF细胞上清接种 SPF鸡胚 ,可产生不同程度的 AE鸡胚病变。分别取不同时间的感染细胞上清 ,测定 AEV浓度 ,结合培养条件 ,... 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培养禽脑脊髓炎病毒 (AEV) ,经过六次盲传发现 :AEV在 CEF上无细胞病变 (CPE) ,但利用 CEF细胞上清接种 SPF鸡胚 ,可产生不同程度的 AE鸡胚病变。分别取不同时间的感染细胞上清 ,测定 AEV浓度 ,结合培养条件 ,进而确定 AEV培养的最佳时机。结果表明 :以 AEV在 CEF上培养 7天最好 ,病毒滴度可达 10 2 .8EID50 / 0 .2 ml。将经 CEF培养的 AEV差速离心 (浓缩约 5 0 0倍 ) ,接种 SPF鸡胚 ,可产生典型的鸡胚病变 ,其滴度为 8× 10 5.0 EID50 / 0 .2 m l。通过 Cs Cl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病毒 ,在电镜下观察到了大小基本一致的病毒粒子 ,病毒直径约为 2 5 nm。利用 AEV感染的 CEF或通过“细胞飞片”制备荧光片 ,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快速检验 CEF是否感染 AEV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禽脑脊髓炎病毒 病毒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癌鸡胚模型的建立及其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斌 阮喜云 +5 位作者 陈杰 张士宝 刘双庆 王全颖 杨广笑 刘庆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建立人肾癌鸡胚模型,探讨其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肾癌细胞系RLC-310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观察影响肾癌鸡胚移植瘤成活的因素、移植瘤生长特性、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结果成功建立了人肾癌鸡胚移植瘤模型;移植瘤易于生长并... 目的建立人肾癌鸡胚模型,探讨其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肾癌细胞系RLC-310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观察影响肾癌鸡胚移植瘤成活的因素、移植瘤生长特性、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结果成功建立了人肾癌鸡胚移植瘤模型;移植瘤易于生长并具有较强的血管诱导作用;光镜下移植瘤具有与人肾癌类似的组织结构。结论该模型容易建立,能动态观察肾癌诱导血管生成的全过程,可用于肾癌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鸡胚绒毛尿囊膜 动物模型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子实体多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及对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汪雯翰 贾爱卿 +4 位作者 张劲松 杨焱 张赫男 孙文博 贾薇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84,共7页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子实体经脱脂、水提、醇沉、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得到多糖组分FVP30A、FVP30B、FVP60A和FVP60B。用先加多糖后接种病毒(A)、先接种病毒后加多糖(B)、病毒与多糖同时添加(C)3种给药方式研究分离得到的4个多...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子实体经脱脂、水提、醇沉、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得到多糖组分FVP30A、FVP30B、FVP60A和FVP60B。用先加多糖后接种病毒(A)、先接种病毒后加多糖(B)、病毒与多糖同时添加(C)3种给药方式研究分离得到的4个多糖组分对成纤维鸡胚细胞抗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药方式A和C下,FVP30A和FVP30B在50、100μg/mL作用浓度下,能显著减轻NDV病毒对成纤维鸡胚细胞的损伤,其中FVP30A效果明显好于FVP30B,并且其作用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分别用添加0.01%和0.04%FVP30A的饲料饲喂5日龄白羽肉鸡30d,添加量为0.01%处理中成鸡的脾脏、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比正常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0.6%、24.5%和15.0%。实验表明:金针菇子实体中具有抗NDV活性的多糖,将活性多糖按一定量添加在饲料中,对鸡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鸡胚细胞 存活率 免疫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及禽类细胞系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婧 杨海峰 +1 位作者 王妲妲 陈晓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83-3791,共9页
鸡胚因发育过程清楚,长久以来作为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领域重要的实验模型,尤其在鸡胚发育早期绒毛尿囊膜阶段,因其血管丰富,是天然的免疫缺陷宿主,是病理学、药理学和肿瘤学等研究领域的理想实验模型。作者简述了发育早期的鸡胚组织结构... 鸡胚因发育过程清楚,长久以来作为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领域重要的实验模型,尤其在鸡胚发育早期绒毛尿囊膜阶段,因其血管丰富,是天然的免疫缺陷宿主,是病理学、药理学和肿瘤学等研究领域的理想实验模型。作者简述了发育早期的鸡胚组织结构,并介绍了鸡胚绒毛尿囊膜在肿瘤研究、血管生成、器官移植、烧伤等疾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在鸡胚病理模型基础上进行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鸡胚及禽类细胞系在病毒繁殖和疫苗生产、治疗性蛋白和单抗生产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多种人源病毒、禽源病毒、支原体等可在鸡胚及禽类细胞上增殖,并用于疫苗生产。作者对常用的禽类纤维原细胞和多能干细胞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商业化的禽类细胞系来源以及部分易感病毒。鸡胚表达系统能够在目的蛋白特定位点产生人源化糖基,减少目的蛋白对人的过敏反应,且禽蛋廉价易得,可作为生产人用单克隆抗体和治疗性蛋白的合适供体。作者介绍了鸡胚及禽类细胞系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对鸡胚作为动物模型在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细胞系 鸡胚绒毛尿囊膜(CAM)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免疫器官发育中肥大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郭俊峰 李进国 +1 位作者 高登慧 姚红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为了探讨肥大细胞(MC)在鸡胚免疫器官中的作用,并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对不同日龄鸡胚胸腺、法氏囊、脾脏采用Carony’s液固定,阿尔新兰染色-藏红O复染(alcian blue-safrianin O,AB/SO)并对其肥大细胞(Mast cell,MC)的形态、分布及数量... 为了探讨肥大细胞(MC)在鸡胚免疫器官中的作用,并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对不同日龄鸡胚胸腺、法氏囊、脾脏采用Carony’s液固定,阿尔新兰染色-藏红O复染(alcian blue-safrianin O,AB/SO)并对其肥大细胞(Mast cell,MC)的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arnoy’s液固定,AB/SO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MC的组织结构,MC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大小不一;胸腺中MC主要分布在髓质,并有少量分布于血管和小叶间结缔组织;法氏囊中MC在淋巴小结周围的组织中分布;脾脏中MC分布在淋巴小结周围,血窦、血管中偶见。18日龄前脾脏、19日龄前法氏囊、20日龄前胸腺中MC的数量与器官发育呈正相关,其后MC的数量下降是否与MC的排出有关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肥大细胞 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1
7
作者 李敏 钱晓萍 刘宝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67-17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抗肿瘤研究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在小剂量、高频率的给药方式下可以选择性地显著...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抗肿瘤研究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在小剂量、高频率的给药方式下可以选择性地显著抑制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使肿瘤细胞因为血供不足而生长受阻。这称为小剂量化疗或抗血管生成化疗。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独到的疗效,近年来发现许多中药制剂及中药来源的药物有抗血管新生作用。本研究旨在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板,观察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VEC迁移的影响;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HUVEC和LoVo细胞对不同浓度两种药物进行联合的敏感性不同。2μg/m l奥沙利铂和25μl/m l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VEC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1.6%、32.1%,联合应用后的抑制率为54.4%,具有协同作用;0.5μg/m l奥沙利铂和6.25μl/m l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HUVEC迁移的作用,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作用。结论:小剂量L-OHP和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体外有抑制细胞生长,在体内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两者联合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铺 复方苦参注射液 血管生成 内皮细胞 抗血管生成 迁移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提取物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文明 郑群 +4 位作者 刘振龙 平国玲 丁丽新 石伟先 刘海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 研究从中药儿茶中提取的药物成分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培养法观察儿茶提取物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用鸡胚培养法观察儿茶提取物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增生的作用;用红细胞凝集试验观察儿茶提取... 目的 研究从中药儿茶中提取的药物成分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培养法观察儿茶提取物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用鸡胚培养法观察儿茶提取物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增生的作用;用红细胞凝集试验观察儿茶提取物体外直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结果 1)儿茶提取物的细胞毒性较低,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细胞(P<0.05);2)儿茶提取物在一定范围内可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在鸡胚内的增生,经红细胞凝集试验测定抑制病毒效价为8倍或8倍以上;3)儿茶提取物直接与甲型流感病毒作用后可抑制病毒血凝效价达16 倍以上。结论 儿茶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提取物 病毒作用 实验研究 抗甲型流感病毒 致细胞病变作用 红细胞凝集试验 病毒感染细胞 抑制病毒 细胞培养法 药物成分 MDCK 试验观察 细胞毒性 血凝效价 增生 鸡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抑制鸡胚脊髓神经嵴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4
9
作者 耿丹丹 崔慧先 +3 位作者 张三兵 王磊 康林 苏玉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draxin)在鸡胚脊髓神经嵴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神经嵴细胞特异性标记物HNK-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不同发育阶段正常鸡全胚脊髓神经嵴细胞迁移特性;鸡draxin表达载体质粒转染COS7细胞株,收... 目的:初步探讨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draxin)在鸡胚脊髓神经嵴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神经嵴细胞特异性标记物HNK-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不同发育阶段正常鸡全胚脊髓神经嵴细胞迁移特性;鸡draxin表达载体质粒转染COS7细胞株,收集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分别用含draxin的条件培养液处理体外培养的鸡全胚和鸡胚脊髓神经管,观察在体和离体条件下draxin对脊髓神经嵴细胞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HH12-13到HH18-19阶段正常鸡胚脊髓发育过程中,神经嵴形成明显的从头侧到尾侧的渐进性、节段性迁移特性;draxin对体外培养的全胚和神经管内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均具有明显抑制性调控作用。结论:Draxin抑制早期鸡胚脊髓神经嵴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xin 神经嵴 细胞迁移 条件培养液 鸡全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四川道地药材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封海波 刘娟 +5 位作者 曾宪垠 赵冰 唐静 王振华 杜林林 吕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1,共6页
该实验通过MTT法观察丹参、川木香、菊花、川郁金、川黄柏、川佛手、川牛膝、川莪术、川明参、川续断、川麦冬、川白芷、川芎、杜仲、川党参和乌梅等16种四川产道地药材对体外培养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体积质量分数,并观察各种... 该实验通过MTT法观察丹参、川木香、菊花、川郁金、川黄柏、川佛手、川牛膝、川莪术、川明参、川续断、川麦冬、川白芷、川芎、杜仲、川党参和乌梅等16种四川产道地药材对体外培养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体积质量分数,并观察各种中药提取液对CEF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各种药材的最大安全体积质量分数:川黄柏为3.907mg/L,丹参、川木香、川续断和川党参均为7.813mg/L,菊花为15.625mg/L,杜仲、川佛手、川麦冬、川芎和白芷均为31.25mg/L,川郁金、杜仲、川乌梅和川牛膝均为62.5mg/L,川明参为1 000mg/L.当川郁金在1.954~31.25mg/L,川牛膝在3.907~31.25mg/L,川明参在1.954~500mg/L,川续断在1.954~3.907mg/L,川麦冬在1.954~15.625mg/L,杜仲在1.954~31.25mg/L的体积质量分数范围内可显著促进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道地药材 鸡胚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安全体积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移动和增殖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利存 孙公甲 张维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2-573,I000,共3页
关键词 鸡胚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对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璇 陶宇 +4 位作者 裴静娴 李明琰 陈建威 刘城 吴平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6-689,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402-Ala803,简称Ad-HIF-1α-564/402/803)对体外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前期构建的Ad-HIF-1α-564/402/803在HEK293A细胞中进行扩增,用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法进行腺病...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402-Ala803,简称Ad-HIF-1α-564/402/803)对体外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前期构建的Ad-HIF-1α-564/402/803在HEK293A细胞中进行扩增,用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法进行腺病毒纯化,终点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提取病毒DNA,进行PCR及PCR产物测序鉴定三突变型HIF-1α基因;X-Gal染色法测定重组腺病毒转染效率;Ad-HIF-1α-564/402/803、Ad-HIF-1αnature、Ad-Null分别转染hMVECs后,观察hMVECs在Matrigel上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的形成情况;Ad-HIF-1α-564/402/803、Ad-HIF-1αnature、Ad-Null和PBS分别转染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后,利用Image Pro Plus6.0软件收集数据并计算各组CAM血管面积比。结果经PCR及基因测序鉴定,扩增纯化后的腺病毒所携带的目的基因信息无丢失或变异,病毒滴度达1011~1012PFU/ml;X-gal染色显示MOI为100pfu/cell时,转染效率趋于稳定;Ad-HIF-1α-564/402/803转染hMVECs后Matrigel上的管腔数目显著多于Ad-HIF-1α-nature组、Ad-Null及对照组;基因转染CAM72h后,Ad-HIF-1α-564/402/803组CAM上微小血管数目较Ad-HIF-1α-nature组、Ad-Null组、PBS组明显增多;Ad-HIF-1α-564/402/803组血管面积比与Ad-HIF-1α-nature组、Ad-Null组、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0、0.000)。结论Ad-HIF-1α-564/402/803能明显促进hMVECs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的形成,同时可以促进CAM模型上微小血管新生,证实了Ad-HIF-1α-564/402/803在常氧情况下对血管新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重组腺病毒 血管新生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蛋黄为对象对细胞增殖过程中卟啉代谢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荣 郑荣儿 +2 位作者 李颖 马君 孟继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4-607,共4页
在以鸡胚胎为细胞繁殖模型,对细胞增殖过程中卟啉代谢规律的研究中,为了寻求能够更好的反映原卟啉Ⅸ(PpⅨ)代谢水平的监测对象,采用4 0 5nm的激发波长,分别对鸡胚胎发育进程中的种蛋中的蛋黄、蛋清和尿囊液的荧光光谱进行测量分析。结... 在以鸡胚胎为细胞繁殖模型,对细胞增殖过程中卟啉代谢规律的研究中,为了寻求能够更好的反映原卟啉Ⅸ(PpⅨ)代谢水平的监测对象,采用4 0 5nm的激发波长,分别对鸡胚胎发育进程中的种蛋中的蛋黄、蛋清和尿囊液的荧光光谱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和蛋清相比,蛋黄中PpⅨ的荧光峰相对背景更为明显,在整个鸡胚发育过程中存在的时间也较长,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对鸡胚胎发育进程中卟啉代谢规律进行研究的监测对象;同时发现在胚胎发育的初级阶段,蛋黄中PpⅨ的代谢水平随着发育的进程而逐渐升高,在第1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在发育后期代谢水平又逐渐降低。鸡胚胎发育进程中PpⅨ的这一代谢规律与其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代谢规律极为相似,进一步支持了卟啉代谢异常与细胞无限的迅速增殖相关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规律 细胞增殖 蛋黄 代谢水平 发育进程 监测对象 鸡胚胎 细胞繁殖 原卟啉Ⅸ 激发波长 测量分析 荧光光谱 发育过程 初级阶段 胚胎发育 发展过程 恶性肿瘤 代谢异常 尿囊液 Pp 最大值 蛋清 种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胎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细胞的发生及其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玉琴 刘英 崔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6-269,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第3.5~20.5 d鸡胚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亚单位(TSH撸┫赴姆⑸⑹亢托翁植急浠媛山辛搜芯俊=峁允荆杭ε叻⒂牡?0.5 d,有少量TSH呦赴植加谙俅固迩耙叮赴派常伲舜螅患ε叻⒂牡?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第3.5~20.5 d鸡胚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亚单位(TSH撸┫赴姆⑸⑹亢托翁植急浠媛山辛搜芯俊=峁允荆杭ε叻⒂牡?0.5 d,有少量TSH呦赴植加谙俅固迩耙叮赴派常伲舜螅患ε叻⒂牡?4.5 d以后,TSH呦赴灾黾樱≒ < 0.05),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增多,细胞着色浓,分布于腺垂体前叶边缘区,少量分布于后叶背侧。研究结果证明,鸡胚腺垂体TSH呦赴⑸谂咛シ⒂闹衅冢幌赴脑鲋撤只谭⑸诩ε叻⒂闹泻笃冢籘SH的合成和分泌功能在胚胎发育的后期最旺盛。TSH呦赴植加谙俅固迩耙逗秃笠侗巢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腺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β亚单位(TSHβ)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磷酸酯酶基因在鸡胚和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15
作者 刘影 陈立侨 黄伟达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7-19,23,共4页
通过PCR方法从pSEAP2-control质粒获得人胎盘碱性磷酸酯酶(PLAP)基因,并克隆到鸡输卵管特异性表达载体(pAB-Sig-SV40)卵清蛋白基因调控区下游。pSEAP2-control和pAB-Sig-AP-SV40质粒转染鸡胚细胞和乳腺癌细胞(MCF-7),转染48h后以对硝基... 通过PCR方法从pSEAP2-control质粒获得人胎盘碱性磷酸酯酶(PLAP)基因,并克隆到鸡输卵管特异性表达载体(pAB-Sig-SV40)卵清蛋白基因调控区下游。pSEAP2-control和pAB-Sig-AP-SV40质粒转染鸡胚细胞和乳腺癌细胞(MCF-7),转染48h后以对硝基苯磷酸钠(pNPP)为底物检测PLAP的活性,结果pSEAP2-control在鸡胚细胞和MCF-7细胞中表达PLAP,pAB-Sig-AP-SV40在鸡胚细胞中不表达,而在MCF-7细胞中表达。说明鸡胚细胞可以表达有活性的人源糖蛋白,另外也说明在雌激素受体细胞中,鸡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可启动外源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 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 鸡胚细胞 MCF-7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鸡痘病毒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履中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0年第2期15-16,共2页
用丹麦产NUNC一次性细胞培养瓶、199培养基加小牛血清培养鸡胚成纤维细胞 ,结果显示 ,细胞生长快 ,贴壁良好 ,2 4h单层细胞即长满瓶底 ,无卷边脱落现象发生。将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适应了的鸡痘病毒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 ,4d后细胞出现预... 用丹麦产NUNC一次性细胞培养瓶、199培养基加小牛血清培养鸡胚成纤维细胞 ,结果显示 ,细胞生长快 ,贴壁良好 ,2 4h单层细胞即长满瓶底 ,无卷边脱落现象发生。将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适应了的鸡痘病毒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 ,4d后细胞出现预期的典型病变 ,并且可见大量多核巨细胞形成 ,证明鸡痘病毒具有诱发细胞融合的功能 ,而且说明 ,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鸡痘病毒 ,可获得数量可观的病毒粒子。将细胞毒回归鸡胚绒毛尿囊膜 ,形成白色典型痘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痘病毒 鸡胚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白色痘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与鸡胚脊髓神经嵴细胞迁移的空间及时间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吉倩 路楚凡 +3 位作者 杜鹃 薛睿 李宽 苏玉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鸡胚脊髓发育过程中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部位与鸡胚脊髓神经嵴细胞迁移过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鸡胚脊髓内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部位及神经嵴细... 目的:探讨正常鸡胚脊髓发育过程中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部位与鸡胚脊髓神经嵴细胞迁移过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鸡胚脊髓内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部位及神经嵴细胞迁移路径,同时比较两者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电穿孔的方法在正常鸡胚一侧脊髓内过表达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观察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过表达对鸡胚脊髓内神经嵴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正常鸡胚脊髓发育过程中,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早于神经嵴细胞开始迁移的时间。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表达由颅侧向尾侧呈节段性分布,而神经嵴细胞在节段性分布的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之间进行迁移;电穿孔过表达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引起相邻部位神经嵴细胞迁移路径的异常。结论: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部位与脊髓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 神经嵴细胞 迁移 脊髓 鸡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体外培养方法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永清 张妍 +1 位作者 郑明学 王丽霞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5期41-44,共4页
鸡球虫的体外培养方法有鸡胚培养和细胞培养两种,即球虫在鸡胚和体外培养细胞中完成从子孢子到卵囊的内生性发育过程。体外培养对深入研究球虫学及球虫病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细胞和鸡胚两个方面对球虫体外培养进行分析和讨论... 鸡球虫的体外培养方法有鸡胚培养和细胞培养两种,即球虫在鸡胚和体外培养细胞中完成从子孢子到卵囊的内生性发育过程。体外培养对深入研究球虫学及球虫病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细胞和鸡胚两个方面对球虫体外培养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为球虫病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 鸡胚培养 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同方法培养鸡胚成纤维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洪斌 孙心 郑桂军 《中国兽药杂志》 2009年第12期14-16,共3页
采用胰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培养了大量优质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了冻存和复苏,建立了一套较完备、快速的鸡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模式。并探讨这两种培养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鸡胚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l_3对鸡胚的毒性与致畸效应研究(Ⅱ)
20
作者 孙亚平 程延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92-96,共5页
利用来航鸡胚,于孵育第3d,从气室注入0.2ml/卵AlCl_3水溶液(1.708μmol/卵)。取给药组与对照组第4d和第6d神经管及第6d以后小脑,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并用~3H-TdR或~3H-methionine标记。发现鸡胚神经管形成后,生发层细胞的~3H-TdR标记率... 利用来航鸡胚,于孵育第3d,从气室注入0.2ml/卵AlCl_3水溶液(1.708μmol/卵)。取给药组与对照组第4d和第6d神经管及第6d以后小脑,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并用~3H-TdR或~3H-methionine标记。发现鸡胚神经管形成后,生发层细胞的~3H-TdR标记率以翼板区最高,其次是基板区;给药组标记率低于对照组;神经管生发层细胞有丝分裂相减少;套层细胞的尼氏体(光镜下)、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蛋白体(电镜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毒性 畸变 超微结构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