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玉米田杂草高效精准治理关键技术
1
作者 李美 黄修柱 +9 位作者 张佳 袁善奎 张耀中 高兴祥 李健 金岩 张国福 王丽岩 高传杰 刘学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5期49-55,58,共8页
夏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杂草一直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生产中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除草,但生产中存在不科学用药的问题,造成防效降低或作物药害。为了更好地治理夏玉米田杂草,本文详细介绍了夏玉米田主要... 夏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杂草一直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生产中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除草,但生产中存在不科学用药的问题,造成防效降低或作物药害。为了更好地治理夏玉米田杂草,本文详细介绍了夏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绿色农艺控草技术和科学的化学除草技术,重点阐述了玉米田杂草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杀草谱、施药条件及注意事项等杂草防控关键技术,为夏玉米田杂草高效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杂草 农艺控草技术 化学除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情况调查
2
作者 刘磊 周东来 +3 位作者 陈戈 孙树青 张亚 刘双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3,387,共9页
为明确湖南北部地区(岳阳、常德、益阳)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田的杂草发生与防除情况,选取该地区的种植示范基地和典型田块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杂草共有30科82种,其中阔叶杂草占比82.92%,禾本科杂草占比13.42%,莎草科杂草占比3.66%;... 为明确湖南北部地区(岳阳、常德、益阳)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田的杂草发生与防除情况,选取该地区的种植示范基地和典型田块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杂草共有30科82种,其中阔叶杂草占比82.92%,禾本科杂草占比13.42%,莎草科杂草占比3.66%;一年生杂草占比74.39%,多年生杂草占比25.61%;相对多度大于3%的杂草有10种,分别为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酸模叶蓼Persicaria lapathifolia、艾Artemisia argyi、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其中前6种为优势杂草种群,后4种为区域性优势杂草种群。经物种丰富度、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岳阳地区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常德地区的多样性最低。田间杂草防除采用封闭为主、封定结合的除草方法,常用的除草剂有精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精喹·氟磺胺、硝磺·莠去津等。本研究表明,湘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田的杂草发生危害存在区域性差异,应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化学防治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间作 杂草防除 化学防治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棉田杂草种类及化学防治现状调查
3
作者 张弛 潘浪 +4 位作者 刘敏 叶晓君 邓承宇 黄家腾 胡利锋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7-254,共8页
为明确湖南省棉田杂草的种群分布情况及除草剂使用现状,在岳阳、衡阳、常德、益阳4个市的棉花主产区,以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了棉田杂草的种类及化学防除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棉田杂草共有31科101种。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为明确湖南省棉田杂草的种群分布情况及除草剂使用现状,在岳阳、衡阳、常德、益阳4个市的棉花主产区,以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了棉田杂草的种类及化学防除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棉田杂草共有31科101种。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鳢肠Eclipta prostrat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相对多度在3%以上,为湖南省棉田杂草的优势种群。杂草的主要防除方法为化学防除,处理方式为苗前土壤封闭与苗后多次行间茎叶喷雾处理相结合,难防除恶性杂草主要有牛筋草、马唐、铁苋菜、鳢肠、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碎米莎草C.iria等。湖南省棉田中不同地块的区域性优势杂草存在一定差异,在生产中,要密切关注这些区域性杂草上升为优势杂草的可能,需根据田间草相,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当地的杂草综合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杂草调查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俊荣 孟繁武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6期143-145,共3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重要稳粮扩油种植模式,但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更为复杂,影响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结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控...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重要稳粮扩油种植模式,但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更为复杂,影响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结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控等方面综述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并对该模式下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病虫草害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坪高尔夫草坪上一年生早熟禾的化学防除研究进展
5
作者 尚栋亮 臧辉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236,共14页
一年生早熟禾属禾本科草本植物,已成为成坪高尔夫草坪上一种重要杂草,严重影响草坪的使用价值。目前化学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控制一年生早熟禾的主要措施。本研究详细总结了高尔夫草坪上一年生早熟禾的发生特点、危害及最佳防治时... 一年生早熟禾属禾本科草本植物,已成为成坪高尔夫草坪上一种重要杂草,严重影响草坪的使用价值。目前化学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控制一年生早熟禾的主要措施。本研究详细总结了高尔夫草坪上一年生早熟禾的发生特点、危害及最佳防治时间,对可安全用于不同草坪草上防除一年生早熟禾的化学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效成分信息和田间应用案例进行全面梳理,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芽前组合氨氟乐灵、氟草胺+氟乐灵、氟硫草定、氟硫草定+异噁酰草胺、氟草胺、二甲戊灵、氨氟乐灵+异噁酰草胺、氨氟乐灵+二氯喹啉酸、氨氟乐灵+甲磺草胺、methiozolin、地散磷+噁草酮可安全用于匍匐剪股颖、高羊茅、肯塔基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狗牙根和结缕草;氨氟乐灵、二甲戊灵、氨氟乐灵+异噁酰草胺、氨氟乐灵+甲磺草胺、茚嗪氟草胺、二甲酚草胺+二甲戊灵可安全应用于海滨雀稗、假俭草、野牛草和百喜草。芽后除草剂methiozolin、氨唑草酮、磺酰磺隆可安全用于匍匐剪股颖、高羊茅、肯塔基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细羊茅、狗牙根、结缕草和海滨雀稗;氨唑草酮和磺酰磺隆可安全用于假俭草、野牛草、圣奥古斯丁草和百喜草。同时指出目前国内一年生早熟禾的防除存在重苗后轻芽前、防治时间错误等问题,提出一年生早熟禾的防除应以芽前封闭为主,芽后早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低剂量除草剂混用的施药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化学除草剂对草坪草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夫草坪 杂草 一年生早熟禾 除草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化学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振荡检测装置在乳品检测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技术突破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明宇 冯立玲 +5 位作者 田桂艳 吴学君 高建军 李慧 赵三军 杜爱民 《中国乳业》 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
随着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乳品质量与安全备受关注,精准、高效的检测技术成为关键。恒温振荡检测装置作为现代乳品检测的核心设备,融合先进温控与振荡技术,能模拟复杂环境,确保样品均匀受热、充分反应,为乳品检测提供精准可靠支持。本文... 随着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乳品质量与安全备受关注,精准、高效的检测技术成为关键。恒温振荡检测装置作为现代乳品检测的核心设备,融合先进温控与振荡技术,能模拟复杂环境,确保样品均匀受热、充分反应,为乳品检测提供精准可靠支持。本文深入探讨该装置在乳品检测中的多领域应用,涵盖微生物、营养成分、理化特性及污染物检测等;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与结构组成;全面分析控温精度、振荡性能、稳定性、密封性等性能指标;并从创新设计、技术融合、标准化与智能化等方面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提升乳品检测水平、促进行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振荡检测装置 乳品检测 微生物检测 营养成分分析 理化特性检测 污染物检测 温控技术 振荡技术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库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发展、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8
7
作者 曹晶 袁静 +5 位作者 赵丽 潘正国 闫国凯 高思佳 储昭升 郑丙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7-500,共14页
蓝藻水华暴发会引起供水系统堵塞、水体异味、水生生物死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时还将威胁饮用水安全,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对蓝藻水华防控至关重要。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发展历程,综述... 蓝藻水华暴发会引起供水系统堵塞、水体异味、水生生物死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时还将威胁饮用水安全,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对蓝藻水华防控至关重要。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发展历程,综述了典型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及其适用范围、应用情况及优缺点等。结果表明:蓝藻水华控制技术总体分为物理控藻技术、化学控藻技术和生物控藻技术。从技术文献关键词时间发展脉络看,2010年之前国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关键词多集中在絮凝、混凝等化学控藻技术,2010年后向水生植物抑藻等生物控藻技术发展;我国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关键词2010年前主要集中在鲢鳙鱼控藻、水生植物抑藻等生物控藻技术,2010年后超声波、机械除藻等物理控藻技术和絮凝等化学控藻技术快速发展,2015年后物理控藻技术进一步发展。国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起步于化学控藻技术,2000年后研发了超声波、光波等物理控藻技术,2010年后主要以生物控藻和化学控藻技术为主;国内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于针对小型水体的生物控藻技术,2000年后逐渐发展为针对大型湖库的机械除藻技术(物理控藻技术)。物理控藻、化学控藻技术的应急效果显著,但物理控藻技术存在成本高、长效性不足等缺点,化学控藻技术存在二次污染风险;而生物控藻技术存在见效慢、有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生态系统被扰乱风险等生态安全问题,目前实际应用案例较少。未来应加快推进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优化筛选和示范应用,同时开展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与内外源污染控制、水生态修复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蓝藻水华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库 蓝藻水华 控制技术 物理控藻 化学控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化学防治一体化新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熊钢 刘云峰 +6 位作者 唐永帆 徐晓炜 江藩 李伟 兰云霞 李宏 肖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160,共12页
随着高含硫气田的不断开发,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元素硫沉积堵塞问题。采用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清洗解堵,面临着稳产周期短、清洗频繁、综合治理成本较高等挑战。为此,基于化学预防-治理相结合的理念,分别开展了停产浸泡硫... 随着高含硫气田的不断开发,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元素硫沉积堵塞问题。采用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清洗解堵,面临着稳产周期短、清洗频繁、综合治理成本较高等挑战。为此,基于化学预防-治理相结合的理念,分别开展了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解堵技术及不停产在线加注硫溶剂预防堵塞技术的研究,完成了配方设计、验证和现场试验,提出了防治一体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研发的复合胺高效硫溶剂(CTS-1),较优使用温度为40~60℃,较优清洗时间为1~2 h,饱和溶硫量达45.72 g/100 mL,溶硫能力显著提升,且具有刺激性气味弱、微毒、腐蚀性低等优势,在四川盆地罗家寨气田LJ11H井成功开展了溶硫解堵试验;②创新性提出了不停产在线加注硫溶剂预防元素硫堵塞的技术思路,明确了在线加注硫溶剂的“动态预防-实时溶解”双重作用机制,并针对性地形成了在线加注硫溶剂应用工艺方案;③研发了复合碱硫溶剂(CTS-2),在确保高溶硫能力的同时,有效溶硫时间大幅降低至15~20 min,且适应性良好、环境友好。结论认为:①化学防治一体化技术是有效解决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堵塞的有效手段,新研发的复合胺硫溶剂及复合碱硫溶剂可满足化学防治的技术需求;②下一步需要开展井筒-地面清洗一体化防治、在线加注化学药剂预防堵塞及化学药剂可重复利用等系统性攻关,实现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的长效防治,全面助力高含硫气田长期稳产和规模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田 元素硫沉积 化学防治 一体化技术 在线加注 硫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稻田杂草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何振辉 黄超 +7 位作者 赵宁 毕亚玲 潘月敏 廖敏 张勇 吴向辉 周凤艳 姚卫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4,共9页
安徽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地处南北过渡带,滨江临淮,区位优势明显,地理、气候环境多样,不同水稻种植区逐渐形成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杂草稻Oryza sativa等一种或多... 安徽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地处南北过渡带,滨江临淮,区位优势明显,地理、气候环境多样,不同水稻种植区逐渐形成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杂草稻Oryza sativa等一种或多种恶性杂草为主的差异性分布群落,且伴随耕作及生产活动不断发生演替,对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安徽省稻田杂草防除仍以化学防控为主,单一化学除草剂常年高频超量使用现象突出,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农药残留、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使水稻稳产增收、杂草可持续防控等面临严峻的挑战。笔者在前期跟踪监测和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对安徽省稻田杂草发生、为害及防控现状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安徽省当前稻田杂草防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部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稻田杂草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除 水稻 安徽省 发生现状 化学防控 突出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根结线虫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阳 李长洋 +3 位作者 姚志浩 张腾 慕卫 刘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2,共15页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重要病原生物,对世界上大多数作物都存在负面影响。在我国,随着保护地栽培模式的扩大及作物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日趋严重,而目前的管理措施尚不能完全控制根结线虫的危害...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重要病原生物,对世界上大多数作物都存在负面影响。在我国,随着保护地栽培模式的扩大及作物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日趋严重,而目前的管理措施尚不能完全控制根结线虫的危害。使用化学杀线虫剂仍然是目前防治根结线虫最常见的短期管理策略。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作物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现状,介绍了生产中防治该病害的主要化学药剂,分析了其化学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目前化学杀线虫剂及其应用技术的优化;展望了未来根结线虫化学防治的研究方向;提出根结线虫的化学防治应该与其他管理措施相结合,实现根结线虫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 化学防治 杀线虫剂 农药剂型 施药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藜防除技术研究
11
作者 祁豪男 郭建国 +4 位作者 孙振宇 谢晓丽 薛世鑫 薛应钰 金社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0-305,共6页
为构建适用于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藜的防治技术,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评价了地膜覆盖对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防效以及筛选对箭筈豌豆安全且对藜防效高的除草剂。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对藜的株防效为81.52%,覆盖白色地膜的株防效... 为构建适用于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藜的防治技术,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评价了地膜覆盖对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防效以及筛选对箭筈豌豆安全且对藜防效高的除草剂。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对藜的株防效为81.52%,覆盖白色地膜的株防效为66.3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中330 g/L二甲戊灵EC,33%精异草·丙炔氟SC,480 g/L嗪草酮SC的防效差异不显著。80%唑嘧磺草胺WG 75 g/hm^(2)兑水900 L/hm^(2)播后6 d土壤封闭喷雾对阔叶杂草防效均在90%以上,对藜防效均在95%以上。50%扑草净WP苗期茎叶喷雾的推荐剂量为2450 g/hm^(2),对阔叶杂草防效87.85%~95.70%,对藜防效90.00%~96.50%。使用黑色地膜覆盖防除杂草,播后苗前(播后第6天)80%唑嘧磺草胺WG兑水剂量900 L/hm^(2)土壤封闭喷雾,苗期采用推荐选择剂量2450 g/hm^(2)50%扑草净WP茎叶喷雾,安全且防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除 箭筈豌豆 防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米知风草对不同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及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项晶 杨飞 +3 位作者 蒋丽琳 范良英 范玉洁 毕亚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1383,共13页
碎米知风草(Eragrostis japonica)是稻田恶性禾本科杂草之一。为明确影响碎米知风草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并筛选有效的化学防除药剂,采用培养皿法和盆钵法分别测定了温度、光照、pH、盐胁迫、渗透势、埋土深度对碎米知风草种子萌发... 碎米知风草(Eragrostis japonica)是稻田恶性禾本科杂草之一。为明确影响碎米知风草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并筛选有效的化学防除药剂,采用培养皿法和盆钵法分别测定了温度、光照、pH、盐胁迫、渗透势、埋土深度对碎米知风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并评价了27种稻田除草剂对碎米知风草的活性。结果表明,碎米知风草种子在20~40℃内均能萌发,恒温条件下最适萌发温度为35℃,变温条件下为35℃/25℃;其种子对光照较为敏感,黑暗条件下无法萌发;pH在4~10时种子萌发率在80.67%以上;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呈下降趋势,当NaCl浓度达到160 mmol·L^(-1)时种子停止萌发;碎米知风草种子对水势较为敏感,抑制萌发率50%时水势为-0.35 MPa;当埋土深度达到0.8 cm时可完全抑制种子萌发。活性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土壤处理乙氧氟草醚、噁草酮、丁草胺、异噁草松、硝磺草酮、丙草胺、莎稗磷、二甲戊灵、仲丁灵、扑草净、环戊噁草酮11种药剂对碎米知风草的抑制效果较强,鲜重抑制率在96.28%以上;茎叶处理药剂噁唑酰草胺、禾草丹、敌稗、吡唑喹草酯、苯丙草酮5种药剂对碎米知风草的鲜重抑制率在92.16%~99.36%。该结果可为稻田碎米知风草的化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特性 杂草 化学防除 除草活性 种子 水稻田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 被引量:16
13
作者 廖堂清 王竹信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6期53-56,共4页
为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探索科学有效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营林技术等策略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均具有... 为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探索科学有效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营林技术等策略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均具有明显效果,可综合地理、气候和林情等情况,合理选择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 营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园除草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文磊 吴甜 +8 位作者 贾博轩 曹振亮 夏体渊 钟宇 王艳红 吴程 任禛 唐佐芯 殷根深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咖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咖啡种植过程中,杂草与咖啡争肥争水,是咖啡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探究咖啡园除草技术对我国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综述了目前咖啡园除草技术的... 咖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咖啡种植过程中,杂草与咖啡争肥争水,是咖啡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探究咖啡园除草技术对我国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综述了目前咖啡园除草技术的两大类型,即传统除草方法和生态除草技术,探讨了未来咖啡园除草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保护耕地生态、降低除草成本及发展生态除草产品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大力推广生态除草技术、加强咖啡园的生态环境和提高除草作业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园 除草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地区马铃薯田杂草种类及药剂优选试验
15
作者 林金秀 李扬 +3 位作者 魏毅 凌永胜 陈朝文 郑雅超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8-13,共6页
为了明确泉州地区马铃薯田杂草发生种类和防除适宜药剂,系统调查本地区马铃薯田杂草种类,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4种苗前除草剂和2种苗后除草剂对马铃薯泉薯5号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泉州地区马铃薯田杂草种类有30种以上,其中,有害阔... 为了明确泉州地区马铃薯田杂草发生种类和防除适宜药剂,系统调查本地区马铃薯田杂草种类,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4种苗前除草剂和2种苗后除草剂对马铃薯泉薯5号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泉州地区马铃薯田杂草种类有30种以上,其中,有害阔叶杂草有藿香蓟、刺苋、习见蓼、蓼、地锦、鸭跖草、小蓬草、鬼针草、猪殃殃、藜、地肤、繁缕;常见阔叶杂草有凹头苋、莲子草、丁香蓼、荠菜、风轮菜、龙葵;常见禾本科杂草有狗牙根和马唐;常见莎草科杂草有香附和碎米莎草。苗前除草剂60%丁草胺和48%止芽素的45 d相对鲜重防效分别为75.85%和73.67%;苗后除草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的45 d相对鲜重防效为89.3%。在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综合防除效果方面,以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最好,60%丁草胺和48%止芽素表现较好,均可作为泉州地区马铃薯田的除草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杂草 除草剂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普茶加工工艺及其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16
作者 彭兴兴 吴颖茹 +3 位作者 彭飞飞 刘小玉 陈晓丽 张景秀 《中国茶叶》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柑普茶是一种由柑皮和普洱茶组成的特色再加工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柑普茶的研究进展,包括加工工艺、内含成分、功能特性和质量控制等。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梳理和评价,旨在为柑普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柑普茶 加工工艺 化学成分 功能特性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配方对大豆田抗性反枝苋防除效果的研究
17
作者 邓佳佳 盖世武 +3 位作者 张传文 夏杰 董爱书 石红军 《大豆科技》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为探索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主产区抗性反枝苋最佳防治方法,文章优选4种苗前封闭除草剂及4种苗后茎叶除草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分析不同药剂组合对反枝苋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苗前封闭处理,90%乙草胺EC 1800 g a.i./hm^(2)和30%丙炔氟草胺SC... 为探索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主产区抗性反枝苋最佳防治方法,文章优选4种苗前封闭除草剂及4种苗后茎叶除草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分析不同药剂组合对反枝苋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苗前封闭处理,90%乙草胺EC 1800 g a.i./hm^(2)和30%丙炔氟草胺SC 51 g a.i./hm^(2)对反枝苋防效较高,施药45 d后,反枝苋防效为87.79%;苗后茎叶处理,250 g/L氟磺胺草醚AS(科坦见露灵)750 g a.i./hm^(2)+助剂(伴豆一生)2000 m L/hm^(2)对反枝苋的防效较高,且持效期长;苗前封闭结合苗后茎叶处理,90%乙草胺EC 1800 g a.i./hm^(2)+30%丙炔氟草胺SC 51 g a.i./hm^(2)+250 g/L氟磺胺草醚AS 500 g a.i./hm^(2)+480 g/L灭草松AS 1680 g a.i./hm^(2)+助剂(迪增)225 m L/hm^(2)对反枝苋的防效达93%,且持效期长。大豆田抗性反枝苋防控方法中,苗前封闭处理防效显著高于苗后茎叶处理。生产中建议以苗前封闭除草为主,结合苗后化学除草、轮作等措施综合防治反枝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大豆 化学防除技术 抗性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顺县推进茶园“绿色双减技术”工作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碎典 黄海辉 孙淑娟 《中国茶叶》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近年来,浙江省泰顺县开展茶园“绿色双减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实施了“数字化色板诱集技术+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诱杀技术+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技术”防控模式,取得诸多成效和亮点。然而,实践中仍存在技术广泛推广困难、推广缺乏长效... 近年来,浙江省泰顺县开展茶园“绿色双减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实施了“数字化色板诱集技术+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诱杀技术+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技术”防控模式,取得诸多成效和亮点。然而,实践中仍存在技术广泛推广困难、推广缺乏长效机制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和政策引导,加强认证管理和监管执法,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以及推进产学研合作等发展建议,以期为提高泰顺县茶产业的科技支撑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顺县 茶园 绿色防控 绿色双减技术 化肥减施 农药减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除草剂苗后喷施对小麦生长和杂草的影响
19
作者 孟自力 朱倩 +4 位作者 倪雪峰 王祁 吕侠雷 闫向泉 朱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4期40-46,共7页
为探究封闭式除草剂苗后喷施对小麦生长和杂草的影响,以周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砜吡草唑用量125(T1)、250(T2)、500(T3)、1000(T4)、2000(T5)g a.i./hm^(2)和氟噻草胺用量184.5(T6)、369(T7)、738(T8)、1476(T9)g a.i./hm^(2)9个喷药处理... 为探究封闭式除草剂苗后喷施对小麦生长和杂草的影响,以周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砜吡草唑用量125(T1)、250(T2)、500(T3)、1000(T4)、2000(T5)g a.i./hm^(2)和氟噻草胺用量184.5(T6)、369(T7)、738(T8)、1476(T9)g a.i./hm^(2)9个喷药处理和1个空白(清水)对照,研究不同除草剂对小麦光合特性、叶绿素SPAD值、光合有效辐射(IPAR)、叶面积指数(LAI)、鲜质量的影响及对杂草的化除效果。结果表明:T1、T6处理下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9个处理蒸腾速率均低于对照,T6、T1处理数值较大,气孔导度T1处理最大;胞间CO_(2)浓度T9处理最大,T1处理最小。在除草剂施用21 d时,T1处理SPAD值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T2、T3、T6、T7处理下,小麦IPAR和LAI均高于对照,且以T1处理下值最大,较对照分别增加18.37%、37.77%,T2次之。砜吡草唑施药剂量在125、250 g a.i./hm^(2)时(T1和T2)对小麦株高和鲜质量没有显著性影响;当剂量>250 g a.i./hm^(2)时,则会出现抑制症状,氟噻草胺不同用量小麦株高和鲜质量均受抑制。可见,T1和T2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小。T4、T5和T93个处理对所试杂草鲜质量防效均高于95%,T1和T62个处理对野燕麦的防效不明显。考虑到对小麦生长安全和用药成本,在对节节麦和野燕麦鲜质量防效达到50%~95%且对其余供试杂草鲜质量防效均高于95%的6个处理(T2、T3、T4、T5、T8、T9)中,推荐T2处理用于麦田苗后喷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除草剂 光合特性 光合有效辐射 杂草 化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田间机械除草装备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6
20
作者 马旭 齐龙 +2 位作者 梁柏 谭祖庭 左彦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168,共7页
水稻田间机械除草技术在减量除草剂防治和有机稻草害控制的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水稻田间机械除草装备与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除草装备的不足之处,并总结了水稻田间机械除草技术的类型和特点,... 水稻田间机械除草技术在减量除草剂防治和有机稻草害控制的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水稻田间机械除草装备与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除草装备的不足之处,并总结了水稻田间机械除草技术的类型和特点,最后提出水稻田间机械除草技术应向着智能化、仿生化和多种除草技术联合化发展,进而提高除草精度,使其在水稻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 装备 技术 水田除草机 智能识别 机械仿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