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9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与果皮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陶俊杰 陈双双 +5 位作者 钟文奇 伍梦婷 黄丽红 黄怡倩 徐艺 黄春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的处理组合,对金奉猕猴桃幼果进行浸果或叶面喷施处理,检测处理后的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果实解剖结构和果皮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的纵径和单果质量,且对果实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100 mg·L^(-1)GA_(3)+5 g·L^(-1)CaCl_(2)处理组合的果实品质最佳,但对果皮厚度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NAA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外果皮厚度。其中,25 mg·L^(-1)NAA叶面喷施处理、25 mg·L^(-1)和50 mg·L^(-1)6-BA浸果处理对金奉猕猴桃外果皮增厚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和果皮厚度的影响,以及操作技术的简单易行,确定25 mg·L^(-1)NAA叶面喷施为最佳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奉猕猴桃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果皮厚度 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冬青奥斯特在滇中地区引种的坐果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解玮佳 彭绿春 +3 位作者 李世峰 汤再祥 段学强 宋杰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37-143,共7页
滇中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北美冬青种植区域。为解决当地北美冬青切枝/盆栽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为滇中地区北美冬青奥斯特的栽培措施制定及挂果期管理提供参考,以安宁种植的北美冬青奥斯特为试验材料,观察其物候期,测定其雄花的花粉活... 滇中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北美冬青种植区域。为解决当地北美冬青切枝/盆栽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为滇中地区北美冬青奥斯特的栽培措施制定及挂果期管理提供参考,以安宁种植的北美冬青奥斯特为试验材料,观察其物候期,测定其雄花的花粉活力及雌花的柱头可授性,并通过人工授粉方式观测其果实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滇中地区种植的北美冬青奥斯特于3月中旬萌发,4月上旬长梢,5月中旬开花,6月上旬至9月上旬果实膨大,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雄花新鲜花粉离体培养1 h的萌发率为8.68%,培养6 h的萌发率为25.12%;新鲜花粉授粉于雌花柱头2 d后的萌发率可达75.23%,平均花粉管长度为1088.70μm,且进入胚珠,结果显示,其雌/雄花育性正常;从人工授粉到果实显红大约需要100 d,到果实成熟大约需要125 d,果实生长呈先快后慢的单S生长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 滇中地区 物候 育性 果实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喷硒浓度对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温明霞 王鹏 +1 位作者 吴韶辉 黄贝 《中国果树》 2025年第1期68-76,共9页
研究不同喷硒浓度对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于指导富硒柑橘生产及其保健功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15年生本地早柑橘为研究对象,分别喷施浓度为40、100、150、20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研究其对柑橘生长、代谢生理和果实品质... 研究不同喷硒浓度对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于指导富硒柑橘生产及其保健功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15年生本地早柑橘为研究对象,分别喷施浓度为40、100、150、20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研究其对柑橘生长、代谢生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富硒柑橘调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柑橘果实发育阶段(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硒肥处理的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和叶片SPAD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以150 mg/L亚硒酸钠处理最佳;硒肥处理提高了柑橘叶片和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各硒肥处理的果实表面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提升,果实总酸含量和果皮厚度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综上,叶面喷施硒肥能改善柑橘生长、代谢生理和果实品质,尤其是喷施150 mg/L亚硒酸钠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本地早 叶面喷硒 生长 代谢生理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对番荔枝冬季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方仁 劳素婵 +4 位作者 安振宇 龙兴 韦媛荣 陈科文 黄伟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3,共6页
为筛选适合广西地区番荔枝冬季果实生产的果袋类型,以5年生“凤梨释迦”番荔枝为试材,采用外白内黄双层纸袋、黄色双层纸袋、外红内黑双层纸袋、白色单层纸袋、黄色单层纸袋等5种果袋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套袋处理的... 为筛选适合广西地区番荔枝冬季果实生产的果袋类型,以5年生“凤梨释迦”番荔枝为试材,采用外白内黄双层纸袋、黄色双层纸袋、外红内黑双层纸袋、白色单层纸袋、黄色单层纸袋等5种果袋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套袋处理的果实内外品质性状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并开展果实内外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套袋处理会降低果实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钾含量,但同时提高果实单果质量、横径、纵径和果皮亮度,并显著增强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其中,黄色单层纸袋处理的效果最好,与对照(不套袋)相比,其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果皮亮度,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0.15%、7.15%、11.35%、13.73%、68.89%、56.52%、42.31%。建议在广西地区番荔枝冬季果实生产上采用黄色单层纸袋套袋处理,以优化果实品质和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 果实套袋 单果质量 生长发育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翠冠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王晓庆 林雪君 +2 位作者 施春晖 蒋爽 骆军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55-60,共6页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豆梨、霉梨砧木对翠冠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野3和j2-29作砧木的翠冠梨树高较高,接穗横截面直径较大。豆5砧嫁接的翠冠梨萌芽率最高,新梢粗度最大。翠冠梨物候期以野3砧和j2-29砧较早。野3砧和j2-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豆梨、霉梨砧木对翠冠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野3和j2-29作砧木的翠冠梨树高较高,接穗横截面直径较大。豆5砧嫁接的翠冠梨萌芽率最高,新梢粗度最大。翠冠梨物候期以野3砧和j2-29砧较早。野3砧和j2-29砧嫁接的翠冠梨花芽数量少、短枝占比高,二者果实大小及产量差异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野3砧最高,为13.03%。野3砧嫁接的翠冠梨汁蔗糖含量最高,为40.74 g∕L,约是其他砧木的2倍,其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均最高,其总酸含量也最高,为2.69 g∕L,且糖酸比值大。以j2-29作砧木的翠冠梨汁含糖量较高,树干轮纹病发生比例最低,为60.00%。对翠冠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12项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值为野3砧>j2-29砧>豆5砧>j1-27砧。综上,野3砧优于其他砧木,适宜与翠冠梨作砧穗组合,翠冠梨品质佳,其次为j2-29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生长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百香果壳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王华 周华林 +5 位作者 顾孝明 韦建云 张秋红 徐雅丽 尹会方 周孝琼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菌酶协同发酵百香果壳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约为29.00 kg、健康的150日龄公湖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湖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 试验旨在探究菌酶协同发酵百香果壳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约为29.00 kg、健康的150日龄公湖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湖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饲喂分别用10%、20%和30%菌酶协同发酵百香果壳替换花生秧的基础饲粮。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湖羊总增重(TWG)、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提高(P<0.01),分别提高了32.10%、32.10%和14.28%;试验Ⅲ组湖羊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湖羊DM、CP和A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湖羊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OB)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10.86%、10.29%、和21.59%;试验Ⅲ组湖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4 (IL-4)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Ⅲ组湖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提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菌酶协同发酵百香果壳能够提高湖羊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其中30%添加量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百香果壳 湖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小芒森和维欧尼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郝燕 朱燕芳 +1 位作者 王元元 白耀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127,共9页
【目的】在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探究不同砧木对小芒森和维欧尼酿酒葡萄的影响,为葡萄品种嫁接的适宜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种砧木(1103P、SO4、5BB、3309M、110R)嫁接小芒森(PM)和维欧尼(VG)为试材,以其自根苗为对照,分析其... 【目的】在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探究不同砧木对小芒森和维欧尼酿酒葡萄的影响,为葡萄品种嫁接的适宜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种砧木(1103P、SO4、5BB、3309M、110R)嫁接小芒森(PM)和维欧尼(VG)为试材,以其自根苗为对照,分析其树体枝条的生长,测定果实品质指标。【结果】SO4、1103P和3309M为砧木的小芒森和维欧尼枝条的年生长量和节间长度均增加,其中SO4对小芒森、110R对维欧尼影响较为明显。5种砧木对小芒森和维欧尼的物候期与自根苗无明显差异。5种砧木提高了小芒森果实的还原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110R提高了小芒森果实的固酸比。SO4、110R、3309M和5BB为砧木的维欧尼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升高,5BB、SO4、3309M和110R显著降低了维欧尼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SO4和3309M显著提高了维欧尼果实的固酸比。5BB、110R、SO4为砧木的小芒森、维欧尼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均低于自根苗。【结论】针对河西走廊产区,本试验初步建议砧木SO4、3309M和110R适宜做小芒森葡萄的砧木,SO4、5BB和110R适宜做‘维欧尼’葡萄的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芒森 维欧尼 砧木 生长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大棚有机种植不同品种番茄的生育进程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
8
作者 项缨 丛建民 +1 位作者 潘丹红 陶永刚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2-1261,共10页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提升和新零售平台渠道兴起,对有机番茄的需求激增,筛选出适合新零售平台流通的有机番茄品种,可以促进有机番茄产业发展。本研究以9个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春大棚中依据GB/T 19630-2019开展有机番茄种植,系...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提升和新零售平台渠道兴起,对有机番茄的需求激增,筛选出适合新零售平台流通的有机番茄品种,可以促进有机番茄产业发展。本研究以9个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春大棚中依据GB/T 19630-2019开展有机番茄种植,系统研究了不同品种番茄的各穗开花期、果实成熟期、各穗平均结果数量、各穗平均单果重、各穗产量、总产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抗坏血酸、总酸、钙、铁、番茄红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和品质指标,使用加权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春大棚有机番茄开花期相对集中在定植后28 d左右,各穗果实发育期44~52 d,平均48.3 d;各穗果成熟间隔期第一二穗果较长约为12 d,后几穗果成熟间隔期约5~6 d,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平均单穗果产量以第一穗果最高,第五穗果最低,呈逐渐下降趋势。桃星、心动、夏之宝石等产量表现突出,综合品质好,可作为春大棚有机番茄种植的主栽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春大棚 生育进程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综合分析
9
作者 宫丽丹 马静 +1 位作者 李志强 吴超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18,共6页
果实性状是澳洲坚果重要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以农业部景洪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中101份澳洲坚果种质为材料,对11个果实性状数据采用三维主成分分析(PCA-3D)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等开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01份澳洲坚果种质的11个果实性状数... 果实性状是澳洲坚果重要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以农业部景洪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中101份澳洲坚果种质为材料,对11个果实性状数据采用三维主成分分析(PCA-3D)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等开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01份澳洲坚果种质的11个果实性状数据总体成正态分布,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范围9.76%~76.33%,果颈长、果实横径的变异系数分别为最大、最小。主成分分析表明,11个果实性状分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1.31%,PCA1主要是壳果纵径、果实横径、壳果横径和果实纵径,PCA2是果颈长、果顶长、果柄长,PCA3是果壳厚度和果皮厚度。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7.0处可将101份澳洲坚果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第Ⅲ类群果皮厚度、果壳厚度均显著低于其他类群,果仁横径、果仁纵径中等,具有较高的果实育种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生物炭对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许传强 张柱熙 +3 位作者 祝玉蕾 武宏熹 刘旭 孙子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1,共9页
[目的]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具有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优点。筛选到适合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的生物炭添加量,为提升日光温室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效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施用10 g(BOF10)、... [目的]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具有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优点。筛选到适合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的生物炭添加量,为提升日光温室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效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施用10 g(BOF10)、20 g(BOF 20)和40 g(BOF 40)秸秆型生物炭为处理,分析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日光温室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条件下的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在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条件下,不同生物炭添加量(BOF10、BOF20、BOF40)在不同程度上均可促进根系生长,提升根系活力和植株光合能力,促进矿质营养的吸收,增加植株的干重和鲜重,其中BOF20处理效果表现最为显著。在果实品质方面,BOF20和BOF40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及单果重。[结论]BOF20处理可作为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的较优生物炭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甜瓜 伴生栽培 生长发育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桑品种资源的春季营养生长特点及利用价值
11
作者 韩世玉 石燕金 +4 位作者 陈海芬 邢丹 余文中 王晓红 张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果桑品种资源的春季营养生长特点及利用价值分析,为果桑春季营养生长产物特别是桑叶的利用以及果桑栽植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林期果桑品种资源10个,调查其春季营养生长发育历期、桑叶特征和农艺性状、枝条... [目的]通过对不同果桑品种资源的春季营养生长特点及利用价值分析,为果桑春季营养生长产物特别是桑叶的利用以及果桑栽植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林期果桑品种资源10个,调查其春季营养生长发育历期、桑叶特征和农艺性状、枝条生长量及桑叶产量表现。[结果]在桑叶的特征特性方面,叶面表现出光滑或微糙、无皱或浅波皱特征,叶面、叶背基本无毛。在春季营养生长的发育历期上,10个果桑品种资源发芽时间以早生或特早生为主,最大相差23 d;桑叶成熟期以早熟为主,最大相差13 d。在芽类比例方面,平均纯叶芽率11.62%,最高为贵云1号,达18.34%,最低为越黔1号,仅7.25%。在枝条生长方面,平均新梢梗重1.20 kg/株,最高为桂花蜜,达1.82 kg/株,最低为黑珍珠,仅0.78 kg/株;新梢平均总长19.60 m/株,最高为桂花蜜,达31.52 m/株,最低为越黔1号,仅14.65 m/株。在桑叶生产方面,条长平均产叶117.67 g/m,最高为贵云2号,达147.15 g/m,最低为桂花蜜,仅46.87 g/m;平均单株总产叶量2.48 kg/株,最高为无籽大十,达3.63 kg/株,最低为黑珍珠,仅1.81 kg/株。[结论]参试的10个果桑品种资源都表现出发芽早和农艺性状较好的特性,桑叶适宜用于养蚕。特别是作为小蚕用叶,有利于提早饲养春蚕,增加春季养蚕批次。在具备较高桑果产量的前提下,同时具有较高产叶量的果桑品种资源应是果桑栽植的选择重点,如无籽大十、贵云1号、贵云2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桑 春季 营养生长 利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梨果肉质地发育动态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晨 田路明 +3 位作者 徐钰清 曹玉芬 董星光 刘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4,共12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类型梨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果肉质地的变化规律,优化梨果质地评价方案。[方法]应用物性分析仪的穿刺法和质地多面分析法(TPA),以脆肉型梨品种和软肉型梨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相关果实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类型梨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果肉质地的变化规律,优化梨果质地评价方案。[方法]应用物性分析仪的穿刺法和质地多面分析法(TPA),以脆肉型梨品种和软肉型梨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相关果实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随着梨果的生长发育,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为上升趋势。穿刺法和TPA法的质地参数指标穿刺果实硬度、穿刺果肉硬度、穿刺果肉脆度、TPA果肉硬度、破裂力、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整体呈现为下降趋势。不同类型梨品种以及不同质地参数指标的下降趋势存在差异,主要集中于花后97~153 d。软肉型梨果的TPA果肉硬度、破裂力、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穿刺果实硬度、穿刺果肉硬度和穿刺果肉脆度比脆肉型梨果大,脆肉型梨果的粘附性比软肉型梨果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梨果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TPA果肉硬度、破裂力、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穿刺果实硬度、穿刺果肉硬度和穿刺果肉脆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与粘附性呈现为正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梨果肉质地参数PCA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64.3%,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3.8%,软肉型梨果主成分综合得分均高于脆肉型梨果的得分,明显区分了软肉型梨果和脆肉型梨果。[结论]研究明确了软肉梨和脆肉梨果实质地动态变化规律,软肉梨和脆肉梨果实质地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可以利用成熟期果肉质地参数建立指标模型以量化评价果肉质地性状和果实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质地 穿刺法 质地多面分析法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品种果实经济性状及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代慧 陈永忠 +5 位作者 张震 刘彩霞 杨小胡 龙玲 陈隆升 王瑞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系统评价油茶品种果实性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变异特征,为油茶品种选育及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4个油茶品种的果实性状与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果实性状和脂肪酸组成存在较... 系统评价油茶品种果实性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变异特征,为油茶品种选育及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4个油茶品种的果实性状与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果实性状和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变异,油茶果实经济性状12项指标的变异范围为9.19%~41.18%,其中,单个鲜果质量变异系数最高,为41.18%,种仁含油率变异系数最小,为9.19%;脂肪酸组成6项指标的变异范围为2.68%~32.23%,硬脂酸变异系数最高,为32.23%,其次为花生烯酸,为28.81%,油酸变异系数最小,为2.68%。果实经济性状、脂肪酸组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单个鲜果质量、果高、干籽含水率、500 g鲜籽数、鲜果出干籽率等性状影响果实的含油率。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油茶果实性状和脂肪酸组成18项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456%。根据油茶各品种主成分上荷载量和主成分得分,得出综合得分排在前5位的品种为‘XL67’‘XL69’‘XL4’‘GY15’‘GY14’。鲜果含油率、干籽含油率、单果含籽数、棕榈酸、亚油酸、鲜果出鲜籽率等6项指标可作为评价油茶果实品质的代表性指标。综合筛选出果实含油率较高的品种为‘XL67’,单果含籽数较高的品种为‘GY14’,棕榈酸、亚油酸含量较高的品种为‘GY13’,鲜果出鲜籽率较高的品种为‘XL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实经济性状 脂肪酸组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添加菌草平菇菌糠基质对莱牧1号幼苗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罗海凌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提高菌草栽培中食用菌菌糠的循环利用效率,以莱牧1号幼苗为试验材料,设在土壤中添加不同质量的平菇菌糠基质,分别为CK(0 g·kg^(-1))、SMS1(10.0 g·kg^(-1))、SMS2(25.0 g·kg^(-1))、SMS3(50.0 g·kg^(-1))、SMS4(7... 为提高菌草栽培中食用菌菌糠的循环利用效率,以莱牧1号幼苗为试验材料,设在土壤中添加不同质量的平菇菌糠基质,分别为CK(0 g·kg^(-1))、SMS1(10.0 g·kg^(-1))、SMS2(25.0 g·kg^(-1))、SMS3(50.0 g·kg^(-1))、SMS4(75.0 g·kg^(-1))、SMS5(100.0 g·kg^(-1))、SMS6(150.0 g·kg^(-1)),研究其对莱牧1号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莱牧1号生长20 d时,SMS4处理表现最佳,株高达26.9 cm,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生长50 d时,SMS4处理茎粗比CK增加35.25%,达到16.50 mm,根长达92.96 cm,优于其他处理组。此外,莱牧1号生长45 d时,SMS4处理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最高。因此,在土壤中添加菌草平菇菌糠基质有利于莱牧1号幼苗的生长,其中添加量达75.0 g·kg^(-1)时,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平菇 菌糠基质 莱牧1号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咖啡果实特征和种子萌发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文艳 罗行 +5 位作者 安娜 王曦奥 闫林 黄丽芳 王宪文 庞永青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7,28,共8页
为明确小粒咖啡种子萌发过程中形态指标变化情况,以22个小粒咖啡品种果实和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指标,分析种子质量、种子吸水特性等,常规沙床催芽育苗后对幼苗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成熟的果实为深红色浆果,有外凸... 为明确小粒咖啡种子萌发过程中形态指标变化情况,以22个小粒咖啡品种果实和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指标,分析种子质量、种子吸水特性等,常规沙床催芽育苗后对幼苗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成熟的果实为深红色浆果,有外凸的果脐,果实整体呈长圆形,种子呈凸平状卵形或椭圆形,果实、种子变异系数较小。1 kg果实制成鲜豆重量为250.00~431.00 g,制成种子重量为105.88~233.41 g,鲜干比在10.59%~23.34%之间,百粒重为14.52~24.27 g,归类为大粒种子,出米率为77.09%~85.68%,种子含水量为45.34%~74.05%,种子吸水呈缓慢吸水再缓慢下降两个阶段,不同品种间种子质量指标变异较小。播种49 d种子发芽,63 d长成两叶苗,不同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具有显著差异,xys141、xys101、xys121、xys133整体发芽率、发芽势也比较高,发芽日数也较短,自身种子活力较强;不同品种的总鲜重、下胚轴鲜重、根鲜重、下胚轴长、主根长、株高等幼苗质量特征有显著差异,xys121、xys123整体幼苗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咖啡 果实特征 种子质量 种子萌发 幼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用酵素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百香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媚 刘迪发 +5 位作者 徐丽 冯红玉 吁健涛 宗京杰 高玲 张荣萍 《中国果树》 2025年第4期73-82,共10页
分别以百香果果皮、百香果秸秆、圣女果秸秆、玉米秸秆4种单一底物酵素为处理,以单施化肥和单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百香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和清水处理相比,农用酵素在减缓土壤酸化和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 分别以百香果果皮、百香果秸秆、圣女果秸秆、玉米秸秆4种单一底物酵素为处理,以单施化肥和单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百香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和清水处理相比,农用酵素在减缓土壤酸化和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脲酶活性方面效果显著,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方面与化肥处理效果相近,其中以百香果果皮酵素和百香果秸秆酵素+百香果果皮酵素的效果较佳;农用酵素有助于提高百香果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及果实可食率、固酸比;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得出,各酵素处理和化肥、清水处理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百香果果皮酵素>百香果秸秆酵素>化肥>圣女果秸秆酵素>百香果秸秆酵素+百香果果皮酵素>玉米秸秆酵素>清水;酵素电导率与果实固酸比,酵素总酸含量与果皮厚度,酵素有机质含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固酸比,均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用酵素部分代替化肥是可行的,百香果果皮酵素在减缓土壤酸化、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百香果生长的作用上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素 底物 土壤 百香果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苹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天龙 李慧奇 +2 位作者 宁瑞渊 刘博文 张满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90,共8页
【目的】探究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嘎啦和富士苹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AMF促进苹果树体生长及提升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自根砧为T337的嘎啦和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在根系生长高峰期和幼果期接种... 【目的】探究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嘎啦和富士苹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AMF促进苹果树体生长及提升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自根砧为T337的嘎啦和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在根系生长高峰期和幼果期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以未接种菌剂为对照,研究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对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营养元素(N、P、K)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在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对嘎啦和富士的接种效果较好,接种后富士根系的菌根侵染率较嘎啦根系显著提高25.49%。与对照相比,接种AMF处理嘎啦和富士苹果树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5.62%和8.12%,营养元素N、P、K含量分别提高5.13%,8.27%,16.9%和5.36%,5.11%,16.79%,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12.12%,7.69%,17.3%和16.67%,15.62%,31.14%,果实的单果质量、红色饱和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8.12%,6.17%,16.24%,5.92%和9.10%,6.18%,6.20%,7.48%,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7.89%和11.76%。【结论】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与嘎啦和富士苹果树可以形成共生体,促进了嘎啦和富士苹果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苹果树 果实品质 果树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覆盖措施对葡萄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江林 徐国前 +5 位作者 杨帆 孙淼 裴泓凯 程春颖 张立霞 薛婷婷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1,共11页
生草、枝条和秸秆等有机覆盖措施作为土壤管理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葡萄栽培管理实践。有机覆盖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稳定性和土壤养分含量,调节葡萄植株生长以及改善葡萄浆果品质,而且能使有机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循... 生草、枝条和秸秆等有机覆盖措施作为土壤管理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葡萄栽培管理实践。有机覆盖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稳定性和土壤养分含量,调节葡萄植株生长以及改善葡萄浆果品质,而且能使有机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基于此,本文围绕葡萄园有机覆盖措施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回顾了有机覆盖措施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综述了有机覆盖措施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植株生长和物候期等葡萄树体生长特性,以及葡萄浆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对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该文可为葡萄园有机覆盖措施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草覆盖 枝条覆盖 秸秆覆盖 葡萄生长特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美冬青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佳琪 邹义萍 +1 位作者 殷雅文 郝明灼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北美冬青果实品质的调控效果,以2年生北美冬青奥斯特地栽苗为材料,将调环酸钙与甲哌鎓进行不同质量浓度的混配,与不同质量浓度的烯效唑和多效唑对比调控效果,并设置清水对照。在北美冬青坐果后的第1次果实膨... 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北美冬青果实品质的调控效果,以2年生北美冬青奥斯特地栽苗为材料,将调环酸钙与甲哌鎓进行不同质量浓度的混配,与不同质量浓度的烯效唑和多效唑对比调控效果,并设置清水对照。在北美冬青坐果后的第1次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对全株叶片表面进行喷施,成熟后采样,测定果实横纵径、单果鲜质量、含水量等形态指标以及果皮色度值和果实硬度值,并对果实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合果实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内含物指标,进行指标间相关性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药剂处理后的果实果形指数均大于对照,表明各处理都有使果实形状规整、饱满的趋势;T4处理(5%烯效唑3.30g/L)处理的单果鲜质量最高,平均单果鲜质量为0.44 g;果实平均含水量最高的处理为T3(5%调环酸钙0.67 g/L+98%甲哌鎓0.30 g/L),含水量为65.73%。各处理均能提高果实亮度,使色泽鲜艳,其中T5处理(5%烯效唑2.00 g/L)下的果实L^(*)和a^(*)均最高,各处理下的果实b^(*)无显著差异。T1处理(5%调环酸钙2.00 g/L+98%甲哌鎓1.00 g/L)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0.022 mg/g;T5处理花青素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为190.57μg/g;果实总黄酮含量随着药剂喷施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2处理(5%调环酸钙1.30 g/L+98%甲哌鎓0.67 g/L)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T3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较对照提高38.34%。各处理组的隶属函数值排名依次为T5>T2=T7>T3>T4>T6>T1>CK,表明在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分别喷施2次5%烯效唑2.00 g/L,果实品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不同种源地胡桃楸果核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惠欣 李明昊 +4 位作者 许金石 仝伯强 鲁仪增 刘丹 胡德昌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目的]开展胡桃楸果核的表型性状差异性研究,掌握其变异规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种质鉴定及资源利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比较东北地区13个种源地胡桃楸果核的质量及数量性状,计算相关指数,检测多样性水平,开展方差分析、相关性分... [目的]开展胡桃楸果核的表型性状差异性研究,掌握其变异规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种质鉴定及资源利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比较东北地区13个种源地胡桃楸果核的质量及数量性状,计算相关指数,检测多样性水平,开展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探究分化程度。[结果](1)供试材料果核质量性状D_(s)与H'指数分别为0.25~0.59和0.41~0.98,数量性状为0.72~0.84与1.41~1.95,多样性丰富;除纵径外,数量性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数量性状表型分化系数为16.44%~52.53%,均值31.53%,主要表现为居群内变异。(3)表型变异系数1.10%~27.45%,平均8.75%,种源地平均变异系数中泰安寺TAS最大(12.99%),黑河市红光林场HHS最小(1.60%)。(4)果形指数与三径均值、质量相关性不显著,其它表型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5)聚类分析结果与种源地位置相关性不明显,推断各居群遗传背景相似,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结论]东北地区的胡桃楸果核多为卵圆形,基部、顶部尖端突出明显,大多数表面纹饰多且刻纹沟深;表型多样性较丰富,数量性状多样性水平明显大于质量性状;果核质量变异幅度大,其余性状较为稳定;居群内变异是该物种果核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果核 表型性状 变异分析 多样性指数 分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