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任慧波 崔清明 +9 位作者 杜丽飞 朱吉 邓缘 胡雄贵 左剑波 刘莹莹 李华丽 喻国均 陈晨 彭英林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为了评价PIC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试验屠宰了健康的PIC猪9头,测定了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和肌肉成分等相关指标,并分析了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宰前活重为123.78 kg的PIC猪,屠宰率为75.58%,瘦肉率为60.8%,平均背膘厚25.62 mm,... 为了评价PIC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试验屠宰了健康的PIC猪9头,测定了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和肌肉成分等相关指标,并分析了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宰前活重为123.78 kg的PIC猪,屠宰率为75.58%,瘦肉率为60.8%,平均背膘厚25.62 mm,眼肌面积45.95 cm 2,滴水损失2.14%,嫩度43.56N,肌内脂肪含量2.23%,总氨基酸含量20.3%,饱和脂肪酸含量41.54%,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8.44%。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PIC猪的宰前活重与屠宰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肌内脂肪与MUF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UFA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水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肌内脂肪与水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718,二者间线性模型Y=-0.9985x+75.299,决定系数R^(2)为0.5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猪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脂肪酸 氨基酸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分析
2
作者 季华员 张枫琳 +5 位作者 卢丹 刘晨龙 周泉勇 谭美芳 蒋红萍 万明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9-1066,共8页
【目的】充分了解杭猪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为杭猪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同一营养水平下饲养的20头(公母各半)10月龄杭猪进行屠宰测定,并对杭猪的胴体品质、肉品质及肉质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阉公猪瘦肉率... 【目的】充分了解杭猪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为杭猪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同一营养水平下饲养的20头(公母各半)10月龄杭猪进行屠宰测定,并对杭猪的胴体品质、肉品质及肉质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阉公猪瘦肉率极显著低于母猪(P<0.01),阉公猪肉色、肌肉亮度、大理石纹评分显著优于母猪(P<0.05),阉公猪肌肉的肌纤维密度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母猪(P<0.05),阉公猪肌内脂肪含量、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高于母猪;杭猪屠宰率76.40%、瘦肉率40.07%、肉色4.30分、大理石纹评分3.23分、滴水损失1.36%、剪切力值3.22 kg/cm^(2)、肌内脂肪含量3.95%、肌纤维直径0.051 mm、肌苷酸含量1960.10 mg/kg、呈味氨基酸含量8.19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0.10%。【结论】杭猪阉公猪屠宰性能及肉质性能均优于母猪;杭猪具有较高屠宰率,肉色鲜红、肉质细嫩、多汁、肌肉营养丰富、价值高、风味好,是优良的地方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猪 屠宰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饲粮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肠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袁建敏 尹达菲 +1 位作者 于耀 刘菀秦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共7页
随着全球禽肉需求的快速增长,饲料蛋白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挑战。传统高蛋白饲粮虽能提高肉鸡生产性能,但其导致的氮排放,加剧了环境负担;同时,未消化的蛋白质在肠道发酵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文章系统综述了低蛋白... 随着全球禽肉需求的快速增长,饲料蛋白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挑战。传统高蛋白饲粮虽能提高肉鸡生产性能,但其导致的氮排放,加剧了环境负担;同时,未消化的蛋白质在肠道发酵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文章系统综述了低蛋白饲粮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其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潜在贡献,以推动家禽养殖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饲粮 肉鸡 生长性能 胴体品质 肠道健康 氮排放 环境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对育肥后期肉牛生长性能、胴体性状、抗氧化性能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4
作者 蔡鑫毓 李林 +2 位作者 陈群 邱玉朗 赵可欣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08-461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对育肥后期西门塔尔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胴体性状、抗氧化性能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健康、体况良好、体重在(503.32±4.43) 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 本试验旨在研究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对育肥后期西门塔尔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胴体性状、抗氧化性能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健康、体况良好、体重在(503.32±4.43) 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额外补充0.5 g/kg胍基乙酸+0.4 g/kg甜菜碱(Ⅰ组)、1.0 g/kg胍基乙酸+0.8 g/kg甜菜碱(Ⅱ组)、1.5 g/kg胍基乙酸+1.2 g/kg甜菜碱(Ⅲ组)。试验期74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Ⅲ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背膘厚度显著降低(P<0.05);Ⅰ、Ⅱ、Ⅲ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瘤胃液pH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含量及乙丙比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在育肥牛饲粮中添加1.0 g/kg胍基乙酸+0.8 g/kg甜菜碱,可以改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瘤胃降解营养物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基乙酸 甜菜碱 肉牛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抗氧化性能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屠宰体重对绿嘉黑猪胴体性状和肉质风味的影响
5
作者 费俊男 王彬彬 +1 位作者 门小明 徐子伟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9-567,共9页
研究屠宰体重对屠宰胴体和肉质风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优质猪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自主培育的优质黑猪绿嘉黑为对象,选取体重分别为90、100、110、120、130 kg的绿嘉黑阉公猪,在标准化屠宰企业统一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同时... 研究屠宰体重对屠宰胴体和肉质风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优质猪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自主培育的优质黑猪绿嘉黑为对象,选取体重分别为90、100、110、120、130 kg的绿嘉黑阉公猪,在标准化屠宰企业统一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同时采集肌肉组织样品,分析背最长肌的肉质风味指标,确定适宜的屠宰体重范围。结果表明,胴体直长、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与屠宰体重呈显著正相关;体重为100、110 kg的绿嘉黑猪胴体直长显著(P<0.05)大于体重为90 kg的,但显著(P<0.05)小于体重为130 kg的;背膘厚度分布在2.83~3.71 cm,体重为120 kg和130 kg的绿嘉黑猪胴体的背膘厚度显著(P<0.05)大于体重为90 kg和100 kg的;体重为130 kg的绿嘉黑猪胴体的眼肌面积显著(P<0.05)大于体重为90 kg的。屠宰体重与大理石花纹评分、肉色评分、红度a^(*)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压榨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体重为130 kg的绿嘉黑猪的大理石花纹评分、压榨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与体重为90 kg的绿嘉黑猪之间差异显著(P<0.05);体重为110 kg的绿嘉黑猪的肉色评分和红度a^(*)值显著(P<0.05)高于体重为90 kg的,并与其他体重差异不显著;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分布在3.41%~4.61%,在数值上随体重增加呈升高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体重为90、110、130 kg的绿嘉黑猪背最长肌中,油酸、亚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比例在不同屠宰体重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油酸和MUFA比例随体重增加而升高,亚油酸与PUFA比例逐渐降低;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HSL)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的活性均在体重为110 kg绿嘉黑猪中最高,排序为110 kg>130 kg>90 kg。综上所述,绿嘉黑猪的屠宰体重达到100~110 kg时,其背膘厚度为2.9~3.3 cm,IMF含量达到4%以上,肉色红度a^(*)值高于18,肌肉品质接近甚至超过部分地方土猪。研究结果可以为绿嘉黑猪种群扩繁生产与产业化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嘉黑 屠宰体重 胴体性状 肉质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珠穆沁羊屠宰性能与不同部位肉品质测定分析
6
作者 兰茗熙 秦箐 +7 位作者 张崇妍 刘治辰 张景文 赵丹 吴丹妮 秦湉 王志新 刘志红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77-3187,共11页
旨在通过研究乌珠穆沁羊的屠宰性能、生产性能以及不同部位肉的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物质,深入挖掘并评价乌珠穆沁羊的不同部位肉品质特征,为乌珠穆沁羊的优化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同一生长条件下,健康的60头6月龄乌珠穆... 旨在通过研究乌珠穆沁羊的屠宰性能、生产性能以及不同部位肉的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物质,深入挖掘并评价乌珠穆沁羊的不同部位肉品质特征,为乌珠穆沁羊的优化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同一生长条件下,健康的60头6月龄乌珠穆沁羔羊作为研究对象,宰前活重为(33.84±3.22)kg。屠宰后对其屠宰性能、胴体指数以及肉品质进行测定,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LA8090)、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5977B)对其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 muscle,LD)和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 muscle,BF)的营养价值进行测定和分析,每个指标重复3次。结果表明:6月龄乌珠穆沁羊的平均宰前活重为(33.84±3.22)kg,平均胴体重为(14.69±1.77)kg,屠宰率为(45.17±2.64)%。在肉品质方面,BF的失水率为(3.77±0.15)%,显著低于LD(5.18±0.19)%(P<0.05);BF的粗蛋白含量为(19.66±0.61)%,显著低于LD(20.00±0.78)%(P<0.05);BF的剪切力为(61.14±8.88)N,显著高于LD(55.57±12.57)N(P<0.05)。在色泽方面,两部位的L*值并无明显差异,LD的a*值(23.93±5.87)显著低于BF,b*值(4.29±2.38)显著高于BF(P<0.05)。在质构特性上,BF的硬度为(78.18±18.74)N,显著低于LD的硬度(85.90±23.95)N(P<0.05)。在营养价值方面,BF的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显著优于背最长肌(P<0.05),尤其是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非必需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五烯酸。乌珠穆沁羊股二头肌在肉品质和营养价值方面优于背最长肌,其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以及更优的n-6:n-3比例,使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珠穆沁羊 屠宰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和屠宰体重对广益黑猪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丽华 李华丽 +10 位作者 任慧波 罗保明 刘莹莹 崔清明 邓缘 朱吉 胡雄贵 罗建辉 左剑波 陈晨 彭英林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12-2625,共14页
【目的】研究性别及不同屠宰体重阶段对广益黑猪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了解其种质特性,为广益黑猪的科学饲喂、肉品质调控及合理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30头广益黑猪(公母各半)胴体性能、肉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 【目的】研究性别及不同屠宰体重阶段对广益黑猪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了解其种质特性,为广益黑猪的科学饲喂、肉品质调控及合理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30头广益黑猪(公母各半)胴体性能、肉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将数据按照不同性别和屠宰体重阶段(80~90、91~100、101~110 kg)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90 kg广益黑猪的胃、心脏和肝脏重量均显著低于101~110 kg猪(P<0.05)。广益黑猪屠宰率和瘦肉率分别为74.02%和56.93%;与91~100和101~110 kg猪相比,80~90 kg猪胴体长最小(P<0.01)。广益黑猪肌肉肉色评分(45 min)和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3.77和4.52%;与91~100和101~110 kg猪相比,80~90 kg猪肌肉pH_(24 h)(P<0.01)和肌苷酸含量(P<0.05)最低。广益黑猪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0.26%、15.48%和9.04%,其中80~90和91~100 kg阶段存在显著差异(P<0.05)。广益黑猪肌肉中钙、铜、镁、钠和锌含量分别为35.25、0.36、275.47、433.43和14.82 mg/kg,钾含量为0.41%,其中80~90 kg猪肌肉中钠含量显著高于91~100 kg猪(P<0.05),镁含量显著低于101~110 kg猪(P<0.05)。广益黑猪肌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5.25%、9.25%、54.50%和45.25%。性别对广益黑猪胴体性能和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广益黑猪平均背膘厚与眼肌面积、腿臀比例和脂率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瘦肉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大理石纹评分与肌内脂肪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广益黑猪肉品佳,肌肉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均很丰富,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比例理想;其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与性别无关,与屠宰体重有关,91~100 kg为其最适宜上市屠宰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益黑猪 性别 屠宰体重 胴体性能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酵酱酒糟和谷物酒糟糖浆组合的饲粮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张文辉 马晓阳 +7 位作者 李狄科 林柏羽 韦晓芳 张飞 苏海涯 沈水宝 方运雄 陆建府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850-586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发酵酱酒糟和谷物酒糟糖浆组合的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约为56 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白)育肥猪共120头,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发酵酱酒糟和谷物酒糟糖浆组合的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约为56 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白)育肥猪共120头,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试验Ⅰ组(F1组)和试验Ⅱ组(F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90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83 d。正试期分为2个阶段,育肥前期(55~100 kg阶段)52 d、育肥后期(100~125 kg阶段)31 d。在保持净能和蛋白质水平一致的条件下,通过添加发酵酱酒糟和谷物酒糟糖浆调整饲粮NDF水平,育肥前期3组饲粮NDF水平分别设置为14%(CON组)、15%(F1组)、16%(F2组),育肥后期3组饲粮NDF水平分别设置为16%(CON组)、17%(F1组)、18%(F2组)。结果显示:1)育肥前期,与CON组相比,F1组和F2组的结束均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均极显著降低(P<0.01);育肥后期,与CON组相比,F1组和F2组的体重增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育肥全期,与CON组相比,F1组和F2组的结束均重以及F1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F2组的屠宰率显著降低(P<0.05),F1组和F2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提高(P<0.01)。3)育肥前期,与CON组相比,F1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F2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育肥后期,与CON组相比,F2组血清中Ig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4)育肥前期,与CON组相比,F1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F2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F2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育肥后期,与CON组相比,F1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F2组血清中CAT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F2组血清中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5)育肥前期,与CON组相比,F1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与F2组血清中IL-1β、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F1组和F2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F2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提高(P<0.05);育肥后期,与CON组相比,F1组血清中IL-1β、TGF-β含量和F2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TGF-β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F1组和F2组血清中IL-4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基于发酵酱酒糟和谷物酒糟糖浆组合提高育肥猪饲粮NDF水平,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调节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综合来看,以育肥前期饲粮NDF水平为15%、育肥后期饲粮NDF水平为17%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 发酵酱酒糟 谷物酒糟糖浆 中性洗涤纤维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精油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何立威 王晓东 +2 位作者 郑菊红 曹乐平 梁剑平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7,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牛至精油替代抗生素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80头体重为(40.44±1.66)kg的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 试验旨在探究牛至精油替代抗生素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80头体重为(40.44±1.66)kg的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0 mg/kg金霉素;牛至精油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0(A2组)和500 mg/kg牛至精油(A3组)。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A1组、A2组和A3组的末重与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A3组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与CK组相比,A1组、A2组和A3组的宰前活重与胴体重显著提高(P<0.05),A3组的屠宰率和腿肌中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腿肌中总氨基酸含量,降低腹泻率,改善肉品质和风味,且500 mg/kg牛至精油的添加效果优于抗生素,可达到替代抗生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油 生长育肥猪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来源饲粮对育肥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刘帅 何振涛 +5 位作者 吴绮雯 陈少珍 温晓鹿 蒋宗勇 王丽 曹舒婷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23,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不同蛋白来源部分或完全替代豆粕对育肥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72头体重为(97.27±0.2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菜籽粕组以菜籽粕代替部分豆...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不同蛋白来源部分或完全替代豆粕对育肥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72头体重为(97.27±0.2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菜籽粕组以菜籽粕代替部分豆粕,棉籽粕组以棉籽粕替代部分豆粕,葵花粕组以葵花粕替代部分豆粕,混合杂粕组以菜籽粕、棉籽粕和葵花粕等比例混合完全替代豆粕。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6 d。结果显示,饲粮蛋白来源不同,育肥猪的胴体性状、脏器指数和肉品质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以菜籽粕、棉籽粕和葵花粕为蛋白来源的饲粮对育肥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可替代部分豆粕在育肥猪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来源 育肥猪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萝卜叶青贮对育肥期莱芜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与肌肉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王薇 姜少艺 +3 位作者 高新雨 邵怡豪 王煜琦 肖发沂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43-148,共6页
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萝卜叶青贮对育肥期莱芜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70.39±1.50)kg]相近、体况良好的莱芜猪6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由85%基... 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萝卜叶青贮对育肥期莱芜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70.39±1.50)kg]相近、体况良好的莱芜猪6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由85%基础饲粮和15%萝卜叶青贮组成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9 d。试验结束时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2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②试验组莱芜猪的肌肉亮度和系水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肌肉黄度和剪切力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降低(P<0.01)。③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肌肉中的苏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天冬氨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④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肌肉中的硬脂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花生四烯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萝卜叶青贮能够提高育肥期莱芜猪的生长性能与屠宰性能,改善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叶青贮 莱芜猪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棉籽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性状的影响
12
作者 王玥玮 翟尉萱 +3 位作者 张千振 顾地周 丁震宇 李艳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文章旨在分析发酵棉籽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将96头体重(83.62±1.95)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饲喂含5%、10%、15%发酵棉籽粕的等氮试验日粮。预... 文章旨在分析发酵棉籽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将96头体重(83.62±1.95)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饲喂含5%、10%、15%发酵棉籽粕的等氮试验日粮。预饲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显示:(1)5%发酵棉籽粕组育肥猪生长性能最佳,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5.01%(P>0.05),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4.43%(P>0.05)。15%发酵棉籽粕组育肥猪生长性能最差,平均日增重比5%发酵棉籽粕组显著降低9.45%(P<0.05),料重比比5%发酵棉籽粕组显著提高10.72%(P<0.05)。(2)5%发酵棉籽粕组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0%发酵棉籽粕组、15%发酵棉籽粕组(P<0.05)。15%发酵棉籽粕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5%发酵棉籽粕组(P<0.05)。(3)15%发酵棉籽粕组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显著低于5%发酵棉籽粕组(P<0.05)。结论:使用含5%发酵棉籽粕的等氮饲料饲喂育肥猪,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猪只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性状。而使用含15%发酵棉籽粕的等氮饲料饲喂育肥猪,超标的游离棉酚容易对各项生理机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育肥猪饲料中发酵棉籽粕的建议添加量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棉籽粕 育肥猪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胴体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米曲霉培养物的固态厌氧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胃肠健康的影响
13
作者 张涛 李小明 +4 位作者 王凯 张梦洁 熊辉 王娜 马贵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9-36,共8页
试验旨在探究米曲霉培养物固态厌氧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胃组织修复及肠道绒毛结构的影响。选取216头初始体重(50.78±1.66)kg的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3%发酵饲料... 试验旨在探究米曲霉培养物固态厌氧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胃组织修复及肠道绒毛结构的影响。选取216头初始体重(50.78±1.66)kg的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3%发酵饲料。试验期间系统测定两组猪的生长性能(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屠宰性能(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及肉品质分级),并同步评估胃组织健康状态(充血、糜烂及溃疡发生率)及十二指肠形态学特征(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绒隐比)。结果表明:试验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料重比呈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屠宰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胴体肉品质分级(一、二、三级肉占比)显著优化;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胃充血、糜烂及溃疡发生率显著降低,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提高(P<0.01),肠道黏膜形态结构明显改善。综上,含米曲霉培养物的固态厌氧发酵饲料可显著提升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胃肠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厌氧发酵饲料 米曲霉培养物 生长育肥猪 生长性能 胴体品质 胃组织损伤 肠道绒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和猪生长与胴体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孝义 赖金花 +4 位作者 鲁绍雄 卢薇霖 陈强 何家书 李明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5-109,118,共6页
为了揭示宣和猪生长与胴体性状的内在关系,选择了122头体重30 kg左右的宣和仔猪,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测定其生长性能,在体重达100 kg左右时进行屠宰测定,并对7个生长性状和6个胴体性状进行Pearson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揭示宣和猪生长与胴体性状的内在关系,选择了122头体重30 kg左右的宣和仔猪,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测定其生长性能,在体重达100 kg左右时进行屠宰测定,并对7个生长性状和6个胴体性状进行Pearson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生长性状之间的Pearson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P<0.01),其中,料重比与平均日增重的相关系数最高(r=-0.5851,P<0.01);胴体瘦肉率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平均日增重、体长与胴体直长,胸围、活体背膘厚与平均背膘厚,宰前活重与屠宰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但料重比与平均背膘厚、胴体直长,体长、体高与胴体瘦肉率,胸围、活体背膘厚与后腿比例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生长与胴体性状的第1、第2对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7(P<0.001)和0.4797(P<0.001),共解释总相关信息的79.79%;两类性状之间的典型相关主要是由料重比与屠宰率、平均背膘厚的相关所引起的。综上,在宣和猪育种实践中,选择料重比有助于提高宣和猪的生长速率,同时也可能会降低屠宰率和增加平均背膘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猪 生长性状 胴体性状 Pearson相关 典型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民猪胴体及肉品质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冬杰 汪亮 +5 位作者 王芳 李忠秋 李淼 吴赛辉 王文涛 刘娣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1期97-103,共7页
该试验选取43头8月龄、 48头12月龄和30头16月龄民猪,对其胴体性状和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胴体方面,16月龄胴体重极显著高于12月龄和8月龄(P<0.01)。8月龄直长、背膘厚极显著低于12月龄和16月龄(P<0.01), 8月龄斜长显著低于1... 该试验选取43头8月龄、 48头12月龄和30头16月龄民猪,对其胴体性状和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胴体方面,16月龄胴体重极显著高于12月龄和8月龄(P<0.01)。8月龄直长、背膘厚极显著低于12月龄和16月龄(P<0.01), 8月龄斜长显著低于12月龄和16月龄(P<0.05)。肉品质方面,8月龄组pH45min值极显著高于16月龄(P<0.01)。肉色值随着月龄的增加表现出升高趋势,但仅在8月龄组红度和黄度显著低于16月龄(P<0.05)。在剪切力方面,8月龄和16月龄组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极显著高于12月龄组(P<0.05)。营养成分方面,8月龄组脯氨酸和赖氨酸显著高于16月龄组(P<0.05),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不同月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8月龄组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12月龄和16月龄组(P<0.01),但12月龄和16月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8月龄民猪个体在胴体和肉品质方面与12月龄和16月龄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而12月龄和16月龄个体间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胴体性状 肉品质 氨基酸 肌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民和松巴民杂交猪生长性能、胴体和肉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李忠秋 何鑫淼 +10 位作者 王文涛 吴赛辉 田明 张海峰 亓美玉 何海娟 刘自广 陈赫书 刘春龙 龚林明 刘娣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38,共5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巴克夏公猪与民猪母猪的二元杂交猪(简称巴民猪)和松辽黑猪公猪与巴民母猪的三元杂交猪(简称松巴民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和肉质性状,比较分析利用地方品种、地方培育品种和引进品种进行三元杂交的优势和可行性。试验...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巴克夏公猪与民猪母猪的二元杂交猪(简称巴民猪)和松辽黑猪公猪与巴民母猪的三元杂交猪(简称松巴民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和肉质性状,比较分析利用地方品种、地方培育品种和引进品种进行三元杂交的优势和可行性。试验选用出生日龄相近的巴民猪200头,松巴民猪196头,用于生长性能测定;选用100 kg体重的巴民猪50头,松巴民猪45头,屠宰用于测定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松巴民猪日增重和饲粮转化率显著高于巴民猪(P<0.05),校正至100 kg日龄和校正至100 kg体重背膘厚均显著低于巴民猪(P<0.05);松巴民猪平均背膘厚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巴民猪(P<0.05),瘦肉率显著高于巴民猪(P<0.05),其他肉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松巴民猪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均高于巴民猪,瘦肉率亦有所提高,肌内脂肪含量虽有所下降,但也达到了4%,保持了民猪的优良肉质特性,因此饲养松巴民三元杂交猪将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民 松巴民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MYOG基因遗传多态性与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
17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3 位作者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_(1)代、梅山×大白F_(1)代、长白×大白F_(1)代、大白×长白F_(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_(1)代、梅山×大白F_(1)代、长白×大白F_(1)代、大白×长白F_(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_(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生成素基因 多态性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中草药对育肥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张勇刚 张学文 董改香 《饲料博览》 CAS 2024年第3期1-4,12,共5页
为了探讨益生菌发酵中草药对育肥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72头体重为(25.00±0.5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 为了探讨益生菌发酵中草药对育肥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72头体重为(25.00±0.5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基础日粮+1%发酵中草药)、试验Ⅲ组(基础日粮+2%发酵中草药)和试验Ⅳ组(基础日粮+3%发酵中草药)。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统计分析各试验组的胴体性状指标和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Ⅲ和Ⅳ组显著提高了育肥猪的胴体重、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P<0.05);育肥猪的肌肉嫩度、肌内脂肪和大理石花纹明显改善(P<0.05),同时提高了猪肉中蛋白水平,降低了粗脂肪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P<0.05)。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中草药可以提高育肥猪的胴体性状指标及改善猪肉品质,发酵中草药适宜添加量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草药 育肥猪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粗纤维水平对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贠红梅 赵鑫宇 +6 位作者 赵晓磊 赵燕 杨阳 牛瑾 郭晓红 李步高 曹果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87-2798,共12页
【目的】探讨饲粮粗纤维(CF)水平对育肥期马身猪和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杜长大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为猪精准营养需要量构建和优质猪肉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体重为(49.67±5.85) kg的健... 【目的】探讨饲粮粗纤维(CF)水平对育肥期马身猪和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杜长大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为猪精准营养需要量构建和优质猪肉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体重为(49.67±5.85) kg的健康马身猪和杜长大猪各80头,品种内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各组猪分别饲喂粗纤维水平为2%、5%、8%和11%的饲粮,分别记为2%CF、5%CF、8%CF、11%CF组。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挑选体重接近平均值的3头猪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指标。【结果】饲粮粗纤维水平显著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其中11%CF组马身猪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11%CF组杜长大猪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饲粮粗纤维水平对猪的背膘厚、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等胴体性状有显著影响,其中2%CF组马身猪背膘厚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CF组杜长大猪背膘厚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随着粗纤维水平的提高,眼肌面积呈逐渐增大趋势,在马身猪和杜长大猪中均表现为11%CF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8%CF组显著高于2%CF和5%CF组(P<0.05);5%CF和8%CF组马身猪后腿比例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饲粮粗纤维水平对猪肉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2%和5%CF组马身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5%CF组马身猪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CF组蛋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8%CF组马身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均为最高,而杜长大猪的变化趋势则相反。【结论】马身猪在饲喂8%粗纤维水平饲粮时,饲料转化率升高,背膘厚降低,眼肌面积增大,肉色得到改善;杜长大猪在饲喂5%粗纤维水平饲粮时,日增重增加,饲料转化率提高,眼肌面积增大,胴体性状和肌肉嫩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纤维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鹅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粪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作兰 陈英 +6 位作者 薛佳佳 黄晓凤 钟航 罗艺 谢群 王启贵 汪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34-5243,共10页
【目的】研究在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植酸酶对28~70日龄鹅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和粪中氮、磷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8日龄四川白鹅母鹅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正对照组(PC组)饲喂总磷含量为0.... 【目的】研究在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植酸酶对28~70日龄鹅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和粪中氮、磷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8日龄四川白鹅母鹅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正对照组(PC组)饲喂总磷含量为0.7%(有效磷为0.35%)的常规饲粮;负对照组(NC组)饲喂总磷含量为0.5%(有效磷为0.15%)的低磷饲粮;试验组饲喂在NC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00(NC1000)、2000(NC2000)和4000 IU/kg(NC4000)植酸酶的饲粮,试验期42 d。以重复为单位记录各组试验鹅采食量、初始体重和终末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70日龄时,从每重复选取2只鹅翅静脉采血,测定血浆生化指标;从每重复选取与该重复平均体重接近的1只鹅屠宰,测定屠宰性能;从每重复选取2只接近平均体重的鹅收集新鲜粪样,测定粪中总氮、总磷含量。【结果】①PC、NC1000、NC2000、NC4000组鹅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NC组(P<0.05),各组间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②PC、NC1000、NC2000、NC4000组鹅血浆磷含量均显著高于NC组(P<0.05),NC2000和NC4000组鹅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低于NC和NC1000组(P<0.05),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鹅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钙含量和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③PC、NC1000、NC2000、NC4000组鹅屠宰率和半净膛率均显著高于NC组(P<0.05),植酸酶对鹅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瘦肉率、皮脂率、腹脂率、肠道重量和长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④植酸酶对鹅粪中总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NC、NC1000、NC2000、NC4000组鹅粪总磷含量显著低于PC组(P<0.05)。【结论】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改善28~70日龄鹅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降低磷排放。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总磷含量为0.5%的低磷饲粮中添加1000 IU/kg植酸酶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生长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