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炭基磁性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付小琴 白延宁 南迪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43-2351,共9页
以废弃生物质火龙果皮为原料,采用炭化-磺化法,制得了火龙皮基磁性固体酸催化剂,利用油酸与乙醇的反应来研究其动力学性能,并通过XRD、FI-IR、SEM和TGA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催化剂稳定性高、耐水性好、磁性易分离,... 以废弃生物质火龙果皮为原料,采用炭化-磺化法,制得了火龙皮基磁性固体酸催化剂,利用油酸与乙醇的反应来研究其动力学性能,并通过XRD、FI-IR、SEM和TGA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催化剂稳定性高、耐水性好、磁性易分离,活化能低、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大。在m_(催化剂):m_(油酸)=7%、n_(油酸):n_(乙醇)=5%、T=80℃、t=8h时,MPCs-0.6-SO_(3)H和MPCs-0.8-SO_(3)H的酯化率分别达到69.5%和88.9%。与商用催化剂Amberlyst-15(酯化率为29%)相比,MPCs-0.6-SO_(3)H和MPCs-0.8-SO_(3)H在含水量达5%时仍保持较高的酯化率(分别为32.7%、31.6%);在重复使用3次时仍有较高的酯化率(54.1%和45.2%)。旨在为废弃生物质的有效利用探索新路径,为固体酸催化剂的合成提供一种低成本、易分离、高效温和的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固体酸催化剂在合成生物柴油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生物质固体酸催化剂 火龙果皮 油酸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丁三醇催化合成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腾 张东培 +5 位作者 李霞 周子淇 严文娟 金鑫 杜峰 杨朝合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6-174,共9页
1,2,4-丁三醇是一种重要的碳四多元醇,在军工、制药和塑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生物发酵法和生物质催化氢解法。传统化学合成法具有工艺简单、产物纯度高等优点,但面临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生物... 1,2,4-丁三醇是一种重要的碳四多元醇,在军工、制药和塑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生物发酵法和生物质催化氢解法。传统化学合成法具有工艺简单、产物纯度高等优点,但面临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生物发酵法以微生物技术为基础,具有环保和可再生的优势,但需关注产率和成本控制。生物质催化氢解法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关于其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为了实现1,2,4-丁三醇的高效绿色合成,未来应着重研究新型催化剂的设计及其构效关系,加速绿色合成工艺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丁三醇 催化合成 生物质 固体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Al-KIT-6(SG)催化剂的简便制备及其催化γ-戊内酯制丁烯研究
3
作者 杨东锐 蔡振坤 +4 位作者 王鹏 杜媛婷 单炜军 熊英 于海彪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110,116,共7页
以三维有序介孔分子筛KIT-6为载体,采用简单固相研磨法合成了一系列xAl-KIT-6(SG)固体酸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γ-戊内酯脱羧制丁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一部分Al物种同晶取代KIT-6载体中的Si^(4+),以铝氧四面体的形... 以三维有序介孔分子筛KIT-6为载体,采用简单固相研磨法合成了一系列xAl-KIT-6(SG)固体酸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γ-戊内酯脱羧制丁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一部分Al物种同晶取代KIT-6载体中的Si^(4+),以铝氧四面体的形式存在于KIT-6骨架中,另一部分则以Al_(2)O_(3)的形式高度分散在催化剂表面,在不破坏KIT-6基体三维有序介孔结构的前提下,有效地创造了大量的Br?nsted和Lewis弱酸位点。在反应温度为300℃、反应时间为240 min、催化剂用量为10%的条件下,γ-戊内酯经4%Al-KIT-6(SG)催化剂催化可实现高达90.06%的丁烯收率。同时,在最佳催化条件下经过6次循环再生实验,4%Al-KIT-6(SG)催化剂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催化活性,丁烯产率约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 固体酸催化剂 γ-戊内酯 KIT-6 催化脱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磁性碳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木糖制备糠醛
4
作者 弋宝霆 许缇雯 +3 位作者 刘嘉璇 王慧梅 王孝辉 孔凡功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8,共10页
为提高玉米芯的利用价值,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利用,以水解后的玉米芯残渣为碳前驱体原料,通过浸渍、炭化、磺化法成功制备了玉米芯磁性碳基固体酸催化剂(Ni-SO_(3)C)。采用SEM、FT-IR、XRD、N2吸附-脱附、元素分析、Boehm测定、XPS及吡啶... 为提高玉米芯的利用价值,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利用,以水解后的玉米芯残渣为碳前驱体原料,通过浸渍、炭化、磺化法成功制备了玉米芯磁性碳基固体酸催化剂(Ni-SO_(3)C)。采用SEM、FT-IR、XRD、N2吸附-脱附、元素分析、Boehm测定、XPS及吡啶红外等分析方法对该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并探究了该催化剂对催化木糖转化为糠醛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235.1 m^(2)/g和0.3 cm^(3)/g,表面总酸度为8.9 mmol/g,催化剂中存在布朗斯特酸和路易斯酸位点;FT-IR分析发现Ni-SO_(3)C催化剂在1205和1032 cm-1处出现O=SO=O及—SO_(3)特征吸收峰,证实磺酸基团的成功引入;XRD分析显示催化剂中存在Ni的特征衍射峰(44.3°、52.0°、76.2°),表明Ni晶相在磺化后仍保持稳定;XPS进一步验证了硫元素以磺酸基和巯基形式存在,C1s和O1s谱显示磺化后催化剂中含氧官能团含量显著增加,共同提升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位点。在水/二氯甲烷(DCM)体积比为6∶4、木糖质量浓度为20 g/L、木糖与催化剂质量比为1∶1条件下Ni-SO_(3)C催化木糖制备糠醛,在200℃下反应60 min时,糠醛得率最高可达67.2%,催化剂5次循环后催化制得糠醛的得率仍有52.0%。Ni-SO_(3)C催化玉米芯水解液制备糠醛也有较好的效果,糠醛得率最高可达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糠醛 木糖 磁性碳固体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节能的CO_(2)捕获吸收剂的催化再生
5
作者 陈曦 黄显著 +4 位作者 王慧珺 薛艳阳 陆诗建 刘玲 康国俊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92,共6页
综述了近年催化剂辅助溶剂再生技术在低温节能CO_(2)脱附中的研究进展。对几类常见的固体酸催化剂进行了讨论,并对每种催化剂的特点、缺点和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述。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催化剂催化CO_(2)脱附的促进机制以及L... 综述了近年催化剂辅助溶剂再生技术在低温节能CO_(2)脱附中的研究进展。对几类常见的固体酸催化剂进行了讨论,并对每种催化剂的特点、缺点和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述。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催化剂催化CO_(2)脱附的促进机制以及Lewis酸、Brønsted酸2种酸活性位点的促进作用。最后,对催化溶剂再生用于燃烧后CO_(2)捕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溶剂再生 CO_(2)捕集 固体酸催化剂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法改性催化剂对于乙醇胺溶液催化再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陈建兵 姚轶榕 +3 位作者 邢兵 任衍伦 张英 张莉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02-1807,1817,共7页
以乙醇胺(MEA)为代表的有机胺化学吸收法是一种高灵活性、高适用性的工业尾气中CO_(2)处理工艺,但其缺点在于热再生能耗高,从而影响其经济效益。引入固体酸催化剂的过程强化手段有助于降低反应温度,并且提升催化反应速率。通过浸渍法改... 以乙醇胺(MEA)为代表的有机胺化学吸收法是一种高灵活性、高适用性的工业尾气中CO_(2)处理工艺,但其缺点在于热再生能耗高,从而影响其经济效益。引入固体酸催化剂的过程强化手段有助于降低反应温度,并且提升催化反应速率。通过浸渍法改性不同载体的催化剂,通过XRD表征证明了各金属氧化物在各载体上成功负载,并分析了其金属氧化物的元素价态。采用正交实验中极差分析方法,实验研究得到催化剂粒径、活性组分含量、载体类型是对胺液催化解吸性能影响最大的3个指标,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优催化剂的相对热负荷为75.64%,显著优于改性前的催化剂载体。通过氮气吸脱附法、PY-IR等表征手段进一步从原理上验证了催化性能与酸性点位/催化剂物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催化剂材料宏观上的物理结构对催化解吸的影响最大,极大地影响了再生出的CO_(2)在胺液中的传质性能,而酸位点的强弱决定了催化反应的反应活化能,为之后催化解吸用催化剂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催化剂 催化解吸 正交实验法 碳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低温催化解吸研究进展及展望
7
作者 初浩展 张洪宇 +2 位作者 李博文 曾少娟 张香平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19,共23页
近年来,工业化石燃料的持续消耗导致CO_(2)排放量快速增长,成为加剧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诱因,如何减少碳排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挑战。以单乙醇胺为代表的醇胺水溶液化学吸收法因其优异的CO_(2)吸收性能和较高的成熟度,被认为是... 近年来,工业化石燃料的持续消耗导致CO_(2)排放量快速增长,成为加剧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诱因,如何减少碳排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挑战。以单乙醇胺为代表的醇胺水溶液化学吸收法因其优异的CO_(2)吸收性能和较高的成熟度,被认为是燃烧后CO_(2)捕集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该技术因再生过程能耗高、高温下溶剂挥发降解造成损耗大等问题,导致其大规模应用受到严重制约。催化解吸技术是在富CO_(2)吸收溶剂中引入固体酸催化剂,通过加速质子转移和促进C—N键断裂来降低CO_(2)解吸过程的活化能,提升CO_(2)解吸效率,降低解吸温度,从而降低溶剂再生所需的显热和潜热,不仅实现再生能耗的大幅降低,同时减少溶剂蒸发和损耗,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系统综述了近5年来CO_(2)催化解吸领域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固体酸催化剂的种类和特点、催化剂结构-解吸性能关系以及强化CO_(2)解吸过程的作用机制,深入探讨了不同催化剂中Lewis酸位点、Brønsted酸位点以及碱性位点等在CO_(2)催化解吸过程中的协同效应与反应路径,最后提出了现有CO_(2)催化解吸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CO_(2)催化解吸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和理论支撑,推动该技术在大规模、低成本碳捕集领域的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固体酸催化剂 溶剂催化再生 CO_(2)催化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负载γ-Al_(2)O_(3)固体酸催化CO_(2)有机胺富液解吸性能
8
作者 邱微 宁一睿 +4 位作者 赵澍 张毅然 李珂 黄震 林赫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108,共10页
有机胺溶液吸收法是一种前景广阔的CO_(2)捕集技术,但高再生能耗导致该方法的成本较高。开发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固体酸催化剂是降低有机胺溶液再生能耗的重要途径。以γ-Al_(2)O_(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负载氧化铝固... 有机胺溶液吸收法是一种前景广阔的CO_(2)捕集技术,但高再生能耗导致该方法的成本较高。开发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固体酸催化剂是降低有机胺溶液再生能耗的重要途径。以γ-Al_(2)O_(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负载氧化铝固体酸催化剂ZrM/γ-Al_(2)O_(3)(M=Ni、Fe、Ce或Cu,Zr和M质量分数均为10%),并对其在富CO_(2)单乙醇胺溶液(MEA富液)中的催化解吸性能和作用机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解吸温度为91℃、搅拌速率为500 r/min和MEA富液CO_(2)负载量为0.5 mol/mol的条件下,ZrNi/γ-Al_(2)O_(3)具有最优的催化解吸性能,其CO_(2)解吸速率峰值、CO_(2)解吸量和相对能耗(与未加入催化剂的空白组相比)分别为1.92 mmol/min、46.53 mmol和55.04%。在吸收温度为40℃、解吸温度为92℃下经历8次吸收-解吸循环后,ZrNi/γ-Al_(2)O_(3)仍具有较好的催化解吸性能,其作用下MEA富液的再生能耗较空白组仍降低了23%左右,因此ZrNi/γ-Al_(2)O_(3)循环稳定性良好。N_(2)吸/脱附、NH3-TPD和Py-IR等表征结果显示,ZrM/γ-Al_(2)O_(3)具有适宜的织构性质和酸性,其丰富的B酸和L酸位点在MEA富液的催化解吸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催化解吸 双金属负载氧化铝 固体酸催化剂 解吸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g-Al催化制备油茶籽油单甘酯的研究
9
作者 徐靖 平洪政 +2 位作者 高雨 董溢洋 王承明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4,共9页
利用固体酸碱双功能催化剂K-Mg-Al催化油茶籽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研究了反应产率、脂肪酸组成和微量营养成分变化,并与NaOH催化对照。结果表明,以K-Mg-Al催化甘油解反应,最优条件为:醇油摩尔比3∶1,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4 h,催化剂质... 利用固体酸碱双功能催化剂K-Mg-Al催化油茶籽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研究了反应产率、脂肪酸组成和微量营养成分变化,并与NaOH催化对照。结果表明,以K-Mg-Al催化甘油解反应,最优条件为:醇油摩尔比3∶1,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4 h,催化剂质量分数1.5%;以NaOH催化甘油解反应,最优条件为:醇油摩尔比4∶1,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3 h,催化剂质量分数0.24%。经过K-Mg-Al或NaOH催化,得到单甘酯产率分别达到90.99%、74.33%,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84.28%、84.13%(油茶籽油中油酸质量分数为85.20%),亚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9.58%、9.48%(油茶籽油中亚油酸质量分数为9.88%),角鲨烯保留率分别为43.16%、32.84%,甾醇保留率分别为85.63%、82.01%,α-生育酚保留率分别为67.43%、50.18%,表明经过K-Mg-Al催化得到的油茶籽油单甘酯更好地保留了营养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甘酯 固体酸碱双功能催化剂 油茶籽油 脂肪酸组成 微量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CO_(2)捕集过程胺溶剂再生的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斌 韩维高 +2 位作者 董芳 冯华 唐志诚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2-393,I0005,I0006,共14页
化石燃料燃烧及工业过程产生的CO_(2)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视为降低CO_(2)排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化学胺吸收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CO_(2)捕集技术,但因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 化石燃料燃烧及工业过程产生的CO_(2)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视为降低CO_(2)排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化学胺吸收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CO_(2)捕集技术,但因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胺吸收法在工业CO_(2)捕集过程中的应用.因此,降低富胺溶液的再生能耗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文献报道固体酸催化剂可显著降低再生能耗.本文对催化胺溶剂再生的各类固体酸催化剂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有望助力我国CO_(2)捕集技术朝着高效、经济、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固体酸催化剂 催化解吸 低能耗 化学胺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框架Brønsted酸位点分布的表征方法进展
11
作者 白云星 袁振轩 黄伟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7-1083,共17页
分子筛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烃类催化裂化等重要反应,其催化性能与框架内Brønsted酸(B酸)位点的限域微环境密切相关。精准表征B酸位点在框架中的分布对分子筛催化剂设计至关重要。综述了B酸位点酸强度的度量指标及其与孔道限域效应的关... 分子筛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烃类催化裂化等重要反应,其催化性能与框架内Brønsted酸(B酸)位点的限域微环境密切相关。精准表征B酸位点在框架中的分布对分子筛催化剂设计至关重要。综述了B酸位点酸强度的度量指标及其与孔道限域效应的关系,介绍了探针反应法在揭示该效应中的应用。系统梳理了包括红外光谱、吸附微量热、固体核磁共振(NMR)以及液相Co^(2+)离子交换滴定法等多种定量表征方法在分子筛B酸位点分布表征中的分辨率优势与局限性,同时介绍了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SR-XRD)、原子探针断层扫描技术(APT)以及集成差分相衬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iDPC-STEM)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展。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信息维度单一问题,提出将多种表征手段相结合,有望为深入研究孔道限域效应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ønsted酸位点 孔道限域效应 铝对 催化剂表征 探针吸附 吸附微量热 固体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分子筛催化芳烃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文鹏 方咏霓 +1 位作者 虞鑫海 裴克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3-316,321,共5页
沸石分子筛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和酸性,其特有的孔道结构有利于分子的传质,在芳烃的烷基化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介绍了近年来芳烃烷基化反应中分子筛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来改良自身的结构、孔道、酸性位点提升分子筛在芳烃的烷基化... 沸石分子筛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和酸性,其特有的孔道结构有利于分子的传质,在芳烃的烷基化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介绍了近年来芳烃烷基化反应中分子筛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来改良自身的结构、孔道、酸性位点提升分子筛在芳烃的烷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研究与应用,主要的改性方法有模板法、后处理法、离子交换法等。以期对研究制备高效绿色环保型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在芳烃烷基化反应的工业化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 固体酸 催化剂 烷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低温等离子法改性粉煤灰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催化木糖制糠醛性能
13
作者 王茜 张鸿伟 +4 位作者 吕世钧 朱劼 王利群 陶昱恒 卿青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采用绿色、高效的方法实现活性基团与载体的连接是非均相催化剂构建的关键。通过二氧化硫(SO_(2))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工业粉煤灰(CFA)表面进行含硫官能团的接枝改性,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CFA-HSO_(3),并将其用于木糖降解制糠醛。采用傅里叶... 采用绿色、高效的方法实现活性基团与载体的连接是非均相催化剂构建的关键。通过二氧化硫(SO_(2))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工业粉煤灰(CFA)表面进行含硫官能团的接枝改性,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CFA-HSO_(3),并将其用于木糖降解制糠醛。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全自动比表面积(BET)及孔径分析仪、有机元素分析仪(OEA)、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了催化反应中糠醛的产率。结果表明,SO_(2)低温等离子改性后,样品表面成功接枝了含硫官能团,该方法还缩短了催化剂的制备时间。在水和4-甲基-2-戊酮(MIBK)体积比为1:3的双相溶剂体系中,加入0.6 g木糖、0.2 g NH_(4)Cl和0.3 g催化剂,于190℃下反应20 min,糠醛的产率可以达到89.6%,相较于纯水体系提高了47.9%。此外,CFA-HSO_(3)还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可回收使用性。采用的绿色高效的催化剂改性方式为糠醛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2)低温等离子技术 粉煤灰 固体酸催化剂 双相溶剂体系 木糖 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醛MPV还原制糠醇中固体酸碱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荣何 李伏坤 +3 位作者 杜子婷 代金杭 曹卿雅 杨德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427,437,共5页
介绍了固体酸碱催化剂在糠醛Meerwein-Ponndorf-Verley(MPV)还原制糠醇中的研究进展。糠醛作为高度商品化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其可通过加氢还原为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学品。MPV还原因其条件温和、安全和环保而受到生物炼制领域青睐。介绍... 介绍了固体酸碱催化剂在糠醛Meerwein-Ponndorf-Verley(MPV)还原制糠醇中的研究进展。糠醛作为高度商品化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其可通过加氢还原为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学品。MPV还原因其条件温和、安全和环保而受到生物炼制领域青睐。介绍MPV典型反应及六元环过渡态的形成过程;对不同固体酸碱催化剂在糠醛MPV还原制糠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其中锆/铪基催化剂具有优异的MPV还原性能被广泛研究;针对固体酸碱催化剂在该领域进行总结,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碱催化剂 糠醛 糠醇 MPV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高质高效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
15
作者 胡杰 丁军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4-1280,共7页
利用HNO_(3)或H_(2)O_(2)氧化活性炭制备得到表面含酸性含氧基团的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利用SEM、N_(2)吸附-脱附、HPLC等分析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对催化剂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 利用HNO_(3)或H_(2)O_(2)氧化活性炭制备得到表面含酸性含氧基团的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利用SEM、N_(2)吸附-脱附、HPLC等分析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对催化剂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含氧基团对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具有适量的介孔比例能有效保障催化剂孔道结构的稳定性,而酚羟基比羧基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因此用H_(2)O_(2)氧化介孔为主的活性炭ECAC得到的ECAC-H表现出较强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采用ECAC-H所得产物中2-巯基苯并噻唑的含量达87.62%(w),收率86.57%。套用10次后,产物中2-巯基苯并噻唑的含量仍有86.93%(w),收率85.92%。该碳基固体酸催化策略可有效抑制副产物的生成,可为实现2-巯基苯并噻唑的高效绿色工业化合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苯并噻唑 改性活性炭 固体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生产针状焦的优质芳烃原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迪 刘倩倩 宋海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2,共7页
针状焦的生产原料性质直接影响针状焦的品质,由此提出将催化裂化柴油(LCO)中双环芳烃定向转化为三、四环芳烃,以制备针状焦的优质生产原料为目的,推进“油转化”。详细介绍了现有双环芳烃的缩聚技术,对萘的催化缩聚反应机理进行了全面... 针状焦的生产原料性质直接影响针状焦的品质,由此提出将催化裂化柴油(LCO)中双环芳烃定向转化为三、四环芳烃,以制备针状焦的优质生产原料为目的,推进“油转化”。详细介绍了现有双环芳烃的缩聚技术,对萘的催化缩聚反应机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不同萘缩聚催化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探讨,包括催化剂性质对催化活性、产物选择性、回收方式的影响。同时,对实现LCO定向转化的工业化应用进行分析,提出未来应深入研究固体超强酸的催化萘缩聚机理,并基于理论指导制备高活性、高选择性的萘缩聚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柴油 针状焦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缩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磷酸催化竹屑液化的反应机理
17
作者 吴斌 何异莞 +1 位作者 唐宏伟 房桂干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42-48,共7页
固体磷酸为催化剂液化竹屑制备生物基多元醇,利用FT-IR、GC-MS、NMR等技术和方法对液化产物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其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Vinyl ethyl carbitol等烯烃类的生成主要是通过固体磷酸催化PEG400一端脱去羟基形成的,而戊二... 固体磷酸为催化剂液化竹屑制备生物基多元醇,利用FT-IR、GC-MS、NMR等技术和方法对液化产物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其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Vinyl ethyl carbitol等烯烃类的生成主要是通过固体磷酸催化PEG400一端脱去羟基形成的,而戊二酸物质等物质主要是由固体磷酸催化纤维素等生物质通过氧化重排而形成,除此之外,固体磷酸还解决液化产物酸值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磷酸 催化剂 生物基多元醇 Vinyl ethyl carbitol 戊二酸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的烷基化性能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周春晖 蔡晔 +3 位作者 罗锡平 葛忠华 李小年 刘华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以酸化后蒙脱土为载体,采用浸渍蒸发法制备了环境友好的蒙脱土负载ZnCl2型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蒙脱土酸化处理、ZnCl2负载量及活化温度对催化剂烷基化活性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比较了几种不同酸催化剂的烷基化活性。利用... 以酸化后蒙脱土为载体,采用浸渍蒸发法制备了环境友好的蒙脱土负载ZnCl2型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蒙脱土酸化处理、ZnCl2负载量及活化温度对催化剂烷基化活性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比较了几种不同酸催化剂的烷基化活性。利用XRD、BET、TG-DTA、吡啶吸附FTIR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蒙脱土酸化处理后形成的孔道有利于负载ZnCl2, ZnCl2与蒙脱土的羟基之间存在着化学键合,经活化后转化成Zn(OH)Cl。蒙脱土负载ZnCl2后明显地提高蒙脱土表面的总酸量,催化剂活性与其表面总酸量之间有关,催化剂表面L酸与B酸的共存有利于其烷基化活性的提高。实验条件下,蒙脱土负载ZnCl2型催化剂在苯与氯苄的烷基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二苯甲烷的收率最高可达83.6%。与其它Lewis酸试剂及酸化蒙脱土相比,蒙脱土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活性大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 烷基化性能 结构 浸渍蒸发法 催化活性 有机反应 氯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代替液体酸催化剂的环境友好新工艺 被引量:70
19
作者 毛东森 卢冠忠 +1 位作者 陈庆龄 卢文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关键词 固体酸 液体酸 催化剂 环境友好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负载ZnCl_2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罗锡平 蔡晔 +2 位作者 周春晖 刘华彦 葛忠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17-219,225,共4页
研究了一种以酸化蒙脱土为载体 ,负载ZnCl2 的新型固体酸催化剂 ,测试了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通过对催化剂的XRD、TG DTG测试表征 ,结果表明制备中酸化时间、活化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活性显著影响。
关键词 酸化蒙脱土 催化剂 氯化锌 ZNCL2 烷基化反应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