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OFC/GT和掺氢天然气的综合能源系统性能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浩哲 张辉 +2 位作者 盛明珺 戴申华 王玉璋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3-1502,共10页
提出了一种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燃气轮机(GT)为原动机,以掺氢天然气为燃料的综合能源系统。建立了风光发电和制氢设备、SOFC/GT系统、冷热电能源转换和存储设备、碳捕集设备等多种类型能源利用设备的数学模型,在考虑多种负荷平... 提出了一种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燃气轮机(GT)为原动机,以掺氢天然气为燃料的综合能源系统。建立了风光发电和制氢设备、SOFC/GT系统、冷热电能源转换和存储设备、碳捕集设备等多种类型能源利用设备的数学模型,在考虑多种负荷平衡约束、设备运行约束和“双碳”目标约束的情况下研究了综合能源系统的性能与经济性。结果表明:随着燃料掺氢比的增加,SOFC/GT系统发电效率从60.36%增加到64.79%,综合能源利用率从87.80%增加到90.80%;系统使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时,碳排放量最低,尽管考虑了碳交易收益,但高昂的制氢成本导致系统运行成本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气轮机 掺氢比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gravity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system for backfill slurry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钦礼 胡冠宇 王新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5期645-649,共5页
Taking cemented coal gangue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Suncun Coal Mine, Xinwen Mining Group,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approaches and process about gravity pipeline tra... Taking cemented coal gangue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Suncun Coal Mine, Xinwen Mining Group,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approaches and process about gravity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of backfill slurr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ckfill capability of the backfill system should be higher than 74.4 m3/h according to the mining production and backfill times in the mine; the minimum velocity (critical velocity) and practical working velocity of the backfill slurry are 1.44 and 3.82 m/s, respectively. Various formulae give the maximum ratio of total length to vertical height of pipeline (L/H ratio) of the backfill system of 5.4, and then the reliability and capability of the system can be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calculation critical velocity working velocity pipe length-backfill depth ratio backfill cap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移动OFDM系统信干比的低复杂差分计算
3
作者 彭章友 张兴 刘艳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9,共6页
针对高速移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了迭代消除子载波干扰的信干比差分计算方法。该方法把前后两次迭代的子载波干扰进行差分运算,差分运算值的加权作为干扰,每次迭代消除子载波干扰后的信号作为有用信号,实现信干比的计算。误差分析和... 针对高速移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了迭代消除子载波干扰的信干比差分计算方法。该方法把前后两次迭代的子载波干扰进行差分运算,差分运算值的加权作为干扰,每次迭代消除子载波干扰后的信号作为有用信号,实现信干比的计算。误差分析和仿真数据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信干比可以有效估算出系统信干比,同时算法复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迭代算法 差分计算 子载波干扰 信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氢天然气在综合管廊中泄漏扩散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钟委 王雯雪 +2 位作者 汪洪焦 梁天水 宋逸凡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为研究掺氢天然气管道在管廊内泄漏后的扩散特性,采用CFD建立三维管廊内管道泄漏的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掺氢比下,掺氢天然气在管廊内的扩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掺氢比越大气体纵向扩散距离越大,射流区域左侧涡流的纵向长度越大,同时监测... 为研究掺氢天然气管道在管廊内泄漏后的扩散特性,采用CFD建立三维管廊内管道泄漏的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掺氢比下,掺氢天然气在管廊内的扩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掺氢比越大气体纵向扩散距离越大,射流区域左侧涡流的纵向长度越大,同时监测点报警时间也逐渐提前,且泄漏孔上方近顶棚处气体的射流速度随着掺氢比的增大而减小,但气体体积分数随着掺氢比的增大而增大。当掺氢比较高时,泄漏后流场的不稳定性增加且甲烷和氢气的分层现象更加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综合管廊内掺氢天然气的输运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掺氢天然气 泄漏扩散 掺氢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点源理论的掺氢天然气非预混射流火焰轴线温度试验研究
5
作者 蒋宏业 李平 +1 位作者 罗京 路昊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7-464,共8页
掺氢天然气现已在工业和民用领域得到应用,将体积分数较低的氢气掺入天然气管网的氢能输运策略是可行的。但由于氢气性质的活跃性,混合氢气到天然气管道中可能会增加管道发生射流火灾的概率,其中温度特性是导致火灾事故的关键因素。文... 掺氢天然气现已在工业和民用领域得到应用,将体积分数较低的氢气掺入天然气管网的氢能输运策略是可行的。但由于氢气性质的活跃性,混合氢气到天然气管道中可能会增加管道发生射流火灾的概率,其中温度特性是导致火灾事故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设定不同掺氢比、流量和泄漏孔径,对天然气非预混射流火焰轴线温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轴线温度整体随着高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随着流量增大,火焰温度增加,且向火焰上方进行延伸。随着掺氢比增大,火焰整体温度增加。基于虚点源模型对火焰高度进行修正,得到基于虚点源理论的无量纲掺氢天然气轴线温度拟合关系,为掺氢天然气发生射流燃烧火灾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非预混燃烧火焰 掺氢比 温度分布 虚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的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和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新方法
6
作者 江文豪 吕冬强 +3 位作者 张学超 杨智勇 王雷 崔子阳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针对燃料燃烧计算现行方法的不足,从燃烧计算的机理模型出发,推导得到一种通用的燃料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和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新方法,并提出了燃料成分因数和实际干烟气系数的概念。在新方法中,过量空气系数通过烟气成分和燃料成分因数求得... 针对燃料燃烧计算现行方法的不足,从燃烧计算的机理模型出发,推导得到一种通用的燃料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和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新方法,并提出了燃料成分因数和实际干烟气系数的概念。在新方法中,过量空气系数通过烟气成分和燃料成分因数求得,实际干烟气量通过实际干烟气系数和理论干烟气量求得。通过试验数据对新方法与现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计算方法中,现行传统方法较为便捷但仅适用于燃料成分因数近似为零的燃料,现行改进方法精度高但需要进行迭代计算,而新方法是简便的通用计算模型,可适用于任何燃料,且计算结果与现行改进方法一致;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方法中,现行方法需要先求解过量空气系数,而新方法中实际干烟气量为独立求解,且计算结果与现行改进方法一致;实际干烟气系数的提出,使得燃料燃烧计算时,实际干空气量和实际干烟气量的求解模式类似,均可通过相应的理论量值和比例系数求积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计算 过量空气系数 实际干烟气量 燃料成分因数 实际干烟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长细比伸缩臂的稳定系数研究
7
作者 姚峰林 杨浩 +1 位作者 谢长开 孟文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58,63,共6页
伸缩臂作为起重机上的重要受力部件,现有的研究集中在对临界力的求解上,还没有对其稳定系数进行过详细分析。结合最大强度理论,将伸缩臂简化为阶梯柱模型,对其不同截面形式的稳定系数进行数值计算,并利用ANSYS进行仿真验证,证明文中假... 伸缩臂作为起重机上的重要受力部件,现有的研究集中在对临界力的求解上,还没有对其稳定系数进行过详细分析。结合最大强度理论,将伸缩臂简化为阶梯柱模型,对其不同截面形式的稳定系数进行数值计算,并利用ANSYS进行仿真验证,证明文中假设。求解系数值与GB/T3811-2008中的稳定系数表进行对比分析,通过16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在大长细比下二阶阶梯柱模型的稳定系数总是大于等截面直柱模型的稳定系数,结果证明,在对伸缩臂进行稳定性计算时使用现有GB/T3811-2008中的稳定系数是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这里提出一种计算伸缩臂稳定系数的方法,误差最大可控制在1.4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臂 阶梯柱 大长细比稳定系数 稳定性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场作用下氨氢旋流预混燃烧NO_(x)排放特性研究
8
作者 邓凯 刘镇宇 +5 位作者 蔡路茵 陈建林 梁志荣 何艾迪 叶识恒 林文涛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针对声场作用下氨氢旋流预混火焰NO_(x)生成特性,基于OH-PLIF图像测试技术,对声频率为180 Hz和压力振幅为200 Pa的火焰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火焰结构及表面密度分布,探讨了不同当量比和掺氢比下燃烧和声场脉动耦合作用对... 针对声场作用下氨氢旋流预混火焰NO_(x)生成特性,基于OH-PLIF图像测试技术,对声频率为180 Hz和压力振幅为200 Pa的火焰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火焰结构及表面密度分布,探讨了不同当量比和掺氢比下燃烧和声场脉动耦合作用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声场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氨氢旋流预混火焰NO_(x)的生成,其减排效果受到当量比Φ和掺氢比Z_(f)的影响;声场对燃烧流场的影响主要作用于火焰周围的空气,形成周期性脉动流,因此声场对低当量比(Φ≤0.8)、以空气动量主导的燃烧场下产生的NO_(x)有较好的减排作用,对高当量比(Φ>0.8)、以燃料化学反应主导的燃烧场下产生的NO_(x)影响较小;声场作用下贫燃火焰表面密度增大,平均OH强度降低,这是因为声场强化了火焰燃烧强度,加快了燃烧速率以及与周围流场的传热传质;当掺氢比较低(0.20≤Z_(f)<0.30)时,声场作用使火焰面积缩小,NO_(x)减排幅度相对较高;当掺氢比较高(0.30≤Z_(f)≤0.35)时,对火焰面积的压缩效应减弱,NO_(x)减排幅度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燃烧 氨氢旋流预混火焰 NO_(x) 当量比 掺氢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川西红层软岩填料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凤云 郑文凤 +4 位作者 谢飞 罗怀瑞 邱恩喜 王知深 万旭升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7-844,共18页
红层软岩是一种特殊岩土,具有易崩解、易风化、遇水易软化等工程特性。直接将其作为工程填料时,将产生地基开裂、沉陷、滑塌等工程地质问题。为改善红层软岩填料的崩解特性,以川西金堂县和中江县两处红层边坡开挖的红层软岩填料为研究对... 红层软岩是一种特殊岩土,具有易崩解、易风化、遇水易软化等工程特性。直接将其作为工程填料时,将产生地基开裂、沉陷、滑塌等工程地质问题。为改善红层软岩填料的崩解特性,以川西金堂县和中江县两处红层边坡开挖的红层软岩填料为研究对象,选取瓜尔豆胶、木质素纤维、聚丙烯纤维为改良材料,开展川西重塑红层软岩填料在单一和瓜尔豆胶-木质素纤维、瓜尔豆胶-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条件下的崩解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改良条件下川西金堂和中江试样的崩解宏观形貌、崩解率、崩解速率和最终崩解率,分析耐崩解性改良效果,并从微观角度揭示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材料改良时,瓜尔豆胶改良效果最佳,且最佳掺比为1%;聚丙烯纤维改良效果次之,其改良效果与长度和掺量有关,聚丙烯纤维长度6 mm,掺入比为0.8%效果最佳;木质素纤维对川西重塑红层软岩填料的耐崩解性的提升几乎为0。相较于单一材料改良,瓜尔豆胶-聚丙烯纤维与瓜尔豆胶-木质素纤维复合改良对川西重塑红层软岩填料的耐崩解性能的提升效果更显著,且瓜尔豆胶-聚丙烯纤维改良效果最优。研究成果为川西金堂和中江及其他红层软岩地区工程建设和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软岩填料 崩解特性 崩解率 崩解速率 最终崩解率 最佳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精梳纤维卷投料比数学模型构建与应用
10
作者 杨天琪 任家智 +1 位作者 王旭真 陈宇恒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68,共7页
混纺精梳纱线中各种纤维混纺比的准确性影响纱线的品质、风格及纺纱成本。为提高多纤维混合精梳纱中各种纤维混纺比的准确性,根据精梳过程中纤维层喂入量、梳理过程中的落纤量及纤维网输出量的平衡关系,建立精梳机喂入纤维卷投料比的数... 混纺精梳纱线中各种纤维混纺比的准确性影响纱线的品质、风格及纺纱成本。为提高多纤维混合精梳纱中各种纤维混纺比的准确性,根据精梳过程中纤维层喂入量、梳理过程中的落纤量及纤维网输出量的平衡关系,建立精梳机喂入纤维卷投料比的数学模型,可根据纤维设计混纺比及精梳过程中的落纤率计算纤维的投料比。为验证纤维卷中各种纤维投料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设计涤纶/棉/粘胶混纺比为40∶30∶30,实测3种纤维单独精梳的落纤率,计算得到3种纤维的投料比,纺制3种纤维混合的精梳纱。提出“纱线截面纤维根数统计法”测定实际混纺比,利用显微镜对纱线截面内涤纶、棉、粘胶3种纤维的种类进行辨别,并统计、计算了3种纤维的实际混纺比。结果表明:混纺精梳纱线中涤纶、棉、粘胶3种纤维的实际混纺比与设计混纺比的差异率均小于5%,符合GB/T 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规定的控制范围;纱线截面纤维根数统计法检测实际混纺比的效率较传统物理检测方法提高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精梳卷 混纺比 投料比数学模型 精梳纱质量 纱线混纺比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超材料带隙调控的胞元折叠方法及带隙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裘江海 杨德庆 张栗铭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1,共8页
针对减振用的负泊松比力学超材料,提出了基于XOY平面胞元的Z轴维度折叠的带隙调控方法。基于三维折叠胞元的带隙计算方法及对应的三维Bloch-Floquet周期性边界条件,应用有限元法对三类负泊松比超材料构型(箭形、星形和内六角形)的能带... 针对减振用的负泊松比力学超材料,提出了基于XOY平面胞元的Z轴维度折叠的带隙调控方法。基于三维折叠胞元的带隙计算方法及对应的三维Bloch-Floquet周期性边界条件,应用有限元法对三类负泊松比超材料构型(箭形、星形和内六角形)的能带曲线与样件的振级落差进行数值计算,并从振动模态角度分析了这类力学超材料的带隙变化原因。不同能带曲线对折叠角度的敏感性体现在胞元对应振动模态的局部刚度上,刚度变化可以产生或消灭带隙。研究表明,将胞元折叠的带隙调控方式应用于三类超材料胞元后,其能带结构均表现出相似的带隙演变规律,通过折叠角度控制胞元的几何形状可以调控能带曲线的移动。在特定折叠角度下超材料的能带结构中可以产生新的方向带隙,原有方向带隙也会消失。以箭形胞元为例,制作了超材料样件,通过扫频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和带隙变化规律的准确性,其能带结构中第一条方向带隙由3 989.2~4 204.4 Hz变为3 843.4~4 176.5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负泊松比 带隙调控 折叠胞元 三维带隙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丘里管的天然气掺氢流动规律研究
12
作者 何银博 孙恒 +5 位作者 刘楚茹 张姝 王飞 郑国婷 王一凡 卢钰铜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144,共9页
利用现役的天然气管道掺氢混输,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和低成本储运的有效方法。开发高效便捷的掺氢设备,增大天然气和氢气的掺混均匀度,有利于提高氢气输送效率、保障管道长距离输送及下游用气安全。利用文丘里管作为掺氢设备,用甲... 利用现役的天然气管道掺氢混输,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和低成本储运的有效方法。开发高效便捷的掺氢设备,增大天然气和氢气的掺混均匀度,有利于提高氢气输送效率、保障管道长距离输送及下游用气安全。利用文丘里管作为掺氢设备,用甲烷替代天然气,将甲烷和氢气进行掺混,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掺混结构和工况对甲烷和氢气掺混流动过程及掺混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型管道后添加文丘里管可以增大掺混均匀度。在模拟工况下,当管喉比(文丘里管喉管段与直管段直径比)为1/3时,掺混效果最好;当掺氢比(氢气与甲烷的质量分数比)为15%时,掺混效果最好,掺混均匀度随着掺氢比的增大而增大。与静态掺混器相比,即使甲烷流速较小,添加了文丘里管的管道内仍可保持较大的掺混均匀度。运行压力越小,掺混均匀度波动越小,掺混过程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掺氢 文丘里管 掺混均匀度 掺氢比 流体流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条件下发动机性能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影响
13
作者 周磊 陈军 +2 位作者 张萍 聂涛 郑先全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1,共7页
为获取超高压喷射条件下发动机性能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生物柴油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在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前提下,分析了发动机性能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增压装置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能够实现... 为获取超高压喷射条件下发动机性能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生物柴油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在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前提下,分析了发动机性能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增压装置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能够实现超高压和基压喷射,压力大小则由增压装置内部的增压活塞前后两端的面积比决定;在超高压喷射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生物柴油掺混比例(10%),使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同时最优;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增大,发动机的最高缸压、最高温度以及NO排放质量分数均依次降低,但最大爆发压力所对应的曲轴转角基本都处于732°CA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喷射 生物柴油掺混比例 发动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烟丝掺配比例检测研究
14
作者 杨天卓 何晋 +5 位作者 吴恋恋 戴永生 易斌 李华杰 张二强 堵劲松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6,共12页
针对目前卷烟生产线缺乏快速检测烟丝掺配比例方法的问题,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采集不同掺配比例的混合烟丝光谱数据,探讨单一及组合预处理方法对模型构建效果的影响。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建立... 针对目前卷烟生产线缺乏快速检测烟丝掺配比例方法的问题,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采集不同掺配比例的混合烟丝光谱数据,探讨单一及组合预处理方法对模型构建效果的影响。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建立回归模型,并利用最小角回归(LARS)、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重采样(CARS)及遗传算法(GA)进行特征波段选择,建立简化模型。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法的单一或组合使用均会影响回归模型的精度,其中小波变换与SG滤波联用(Wave+SG)方法相比原始数据将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降低了1.2%;基于Wave+SG-GA-PLSR建立的回归模型表现最佳,其在两组分掺配中的训练集和测试集MAPE分别为1.415%和1.531%;基于两组分掺配建立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多组分掺配,在三组分和四组分的预测集中,MAPE均低于8.3615%。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混合烟丝中各组分的掺配比例,可为烟丝掺配均匀性的在线监测及卷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掺配比例 波段选择 机器学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掺氢对燃气热水器燃烧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孙颖楷 杨彩云 +4 位作者 江先明 万忠民 苏海航 蒋利桥 唐志华 《新能源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3,共8页
以民用燃气热水器单火排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方法探索不同当量比(φ)与掺氢比(γ)对燃烧器火焰特性的影响。基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获取不同当量比及掺氢比实验工况下火焰的形貌特征及火焰中OH自由基分布,并通过移动式热电偶探... 以民用燃气热水器单火排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方法探索不同当量比(φ)与掺氢比(γ)对燃烧器火焰特性的影响。基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获取不同当量比及掺氢比实验工况下火焰的形貌特征及火焰中OH自由基分布,并通过移动式热电偶探测不同实验工况下火焰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当量比对燃烧器火焰形貌特征、火焰OH自由基分布的影响较为显著。随着当量比的减小,火焰高度急剧缩短,当量比为1.25时火焰贴近燃烧器出火孔壁面,火焰锋面受燃烧器出火孔结构的影响呈现出细微的锯齿状;在低当量比(φ=1.25)工况下,随着掺氢比的增加,火焰高度略微降低,火焰中OH自由基浓度有所增加。火焰温度主要受当量比的影响,当掺氢比为20%时,在火焰根部,火焰温度随着当量比的减小急剧升高;在火焰中心位置,火焰温度分布相对较为稳定,其温度分布在1400±200℃。研究结果可为掺氢燃气热水器配气工艺参数设计及燃烧器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热水器 掺氢比 火焰结构 火焰温度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 tex赛络纺亚麻/Lyocell混纺纱的工艺实践
16
作者 乔月 张阳 +2 位作者 马莲莲 向永 张楚阁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8,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亚麻产品多样性,充分发挥亚麻和Lyocell纤维各自的特性,采用高比例亚麻与Lyocell纤维充分混合,利用环锭纺纱设备、结合赛络纺纱工艺,纺制28 tex亚麻/Lyocell(75/25)混纺纱,探索各纺纱工序工艺、设备配置,并测试成品纱的各... 为进一步提高亚麻产品多样性,充分发挥亚麻和Lyocell纤维各自的特性,采用高比例亚麻与Lyocell纤维充分混合,利用环锭纺纱设备、结合赛络纺纱工艺,纺制28 tex亚麻/Lyocell(75/25)混纺纱,探索各纺纱工序工艺、设备配置,并测试成品纱的各项质量指标。结果表明:亚麻/Lyocell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平均值为9.49 cN/tex,条干均匀性良好,百米质量偏差、棉结、细节均在可控范围内,可满足后序织造的生产要求,为高比例亚麻/Lyocell混纺纱的纺制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锭纺 亚麻/Lyocell 高比例 混纺纱线 成纱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壳与煤混燃特性试验
17
作者 石炎军 汪红梅 +2 位作者 肖幸 徐开群 张爱华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6,共10页
采用热重(TG)分析仪研究不同质量比(掺混比)油茶壳(CS)和神木煤(SM)的混燃特性,探讨了升温速率和掺混比对CS和SM的混合燃料燃烧的影响,分析了混合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并使用Flynn-Wall-Ozawa(FWO)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KA... 采用热重(TG)分析仪研究不同质量比(掺混比)油茶壳(CS)和神木煤(SM)的混燃特性,探讨了升温速率和掺混比对CS和SM的混合燃料燃烧的影响,分析了混合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并使用Flynn-Wall-Ozawa(FWO)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2种非等温动力学拟合计算燃料的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着火温度低于纯SM,CS/SM的掺混比为7∶3的混合燃料(7CS∶3SM)着火温度最低,为192℃,燃烧稳定性和综合燃烧特性有明显提高;随着掺混比从1∶9增至9∶1时,燃尽温度由784℃降低到636℃,稳燃指数(D_i)的值由2.406×10^(-5)增加至1.522 3×10^(-4),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的值从1.008×10^(-7)增加到9.436×10^(-7)。随着升温速率10℃/min增加至30℃/min,混合燃料的D_(i)增大2.3倍,S增大3.6倍。油茶壳与煤混合燃烧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参数值都大于1.15,且随着油茶壳掺混比例的增加而增大,混合燃烧的协同效应越来越显著。FWO法拟合计算得到SM和CS的活化能分别为224.65和166.46 kJ/mol,混燃时CS可降低混合燃料的表观活化能,其中7CS∶3SM的活化能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壳 掺混比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设计要求下钛合金双层加筋圆柱壳优化设计特性分析
18
作者 李世强 朱时洋 +2 位作者 和卫平 刘均 程远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7-328,共12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长径比和不同计算压力下钛合金双层加筋圆柱壳优化设计方案的特性,建立钛合金双层加筋圆柱壳结构轻量化数学模型。[方法]基于Matlab建立遗传算法主控程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校核,并对比分析不同... [目的]为探究不同长径比和不同计算压力下钛合金双层加筋圆柱壳优化设计方案的特性,建立钛合金双层加筋圆柱壳结构轻量化数学模型。[方法]基于Matlab建立遗传算法主控程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校核,并对比分析不同长径比和不同计算压力下钛合金单、双层加筋圆柱壳优化方案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钛合金加筋圆柱壳优化设计存在2个临界计算压力,优化设计可分为3个优化类型,即极限承载能力约束控制优化设计的稳定性约束型、强度约束控制优化设计的强度约束型以及强度和极限承载能力约束共同控制优化设计的共同约束型。长径比越大,临界计算压力越大;在相同的计算压力和长径比下,双层壳优化方案的重量低于单层壳结构;在相同长径比下,双层壳优化设计的临界计算压力小于单层壳。[结论]研究成果可为钛合金双层加筋圆柱壳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 双层加筋圆柱壳 钛合金 结构优化 结构设计 长径比 计算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剪内框结构体系力学计算与抗震性能
19
作者 张文津 肖绪文 +4 位作者 肖建庄 李水生 丁陶 吕凤悟 周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灵活设计商场、库房等大开间建筑的内部空间,提出了一种外剪内框结构体系,即在普通框架结构四周布置剪力墙,将其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内部框架结构主要承担竖向荷载。推导了外剪内框结构体系的内力分析方法,提出了框架与剪力墙相对刚... 为灵活设计商场、库房等大开间建筑的内部空间,提出了一种外剪内框结构体系,即在普通框架结构四周布置剪力墙,将其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内部框架结构主要承担竖向荷载。推导了外剪内框结构体系的内力分析方法,提出了框架与剪力墙相对刚度控制参数的计算公式与设计方法。基于某4层框架结构,设计了对应的外剪内框结构,评估了外剪内框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与抗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外剪内框结构体系内部框架柱截面面积相对较小,可以实现更大的建筑空间,框架-剪力墙相对刚度的设计方法可用于实际设计。材料用量相同时,外剪内框结构较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更好,其抗侧刚度提升30.3%,极限承载力提高7.3%,罕遇地震下基底剪力减小13.8%,顶点位移减小66.3%,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小7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剪内框结构体系 剪力分担比 弹性计算方法 刚度设计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改燃机燃烧室掺氢燃烧特性研究
20
作者 李嘉斌 丁思宇 +5 位作者 储旭 刘保侠 赵洪亮 杨阳 朱民 王兴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51,I0003,共10页
日益严格的碳减排要求对动力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厘清燃气轮机燃烧室掺氢燃烧特性成为亟待突破的研发重点。该文选用典型航改燃机燃烧室,在保持燃料总发热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探究掺氢体积比对燃烧室实际工况下流场结构... 日益严格的碳减排要求对动力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厘清燃气轮机燃烧室掺氢燃烧特性成为亟待突破的研发重点。该文选用典型航改燃机燃烧室,在保持燃料总发热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探究掺氢体积比对燃烧室实际工况下流场结构、燃烧产物等方面的影响规律,并分析流场动态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掺氢比的提升,燃烧室前端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导致中心回流区缩小,CO_(2)排放降低,高温回流产物逐渐远离燃料喷嘴。同时,喷嘴附近热释率增大,压力波动加剧,可能增强燃烧不稳定性进而影响结构安全性。结果可为现有燃机掺氢燃烧改造以及未来氢燃机设计提供一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燃烧 航改燃机 掺氢比 回流区 压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