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Lily Bulb Scale Cultures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Shasha WANG Jingang FAN Jinping CHE Daid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8年第4期11-14,共4页
Abstract: Somatic embryogenesis from lily bulb scales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details, although tissue culture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propagation for decad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kinds and concentratio... Abstract: Somatic embryogenesis from lily bulb scales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details, although tissue culture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propagation for decad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kinds and concentration of auxins for oriental lily somatic embryogenesis were investigated (Lilium hybrida var. Sorbonne). 2, 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 4-D), thidiazuron (TDZ) and 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 media with benzyladenine(6-BA) and lactalbumin hydrolysate (LH) were used for embryogenic callus in the darkness. The best response on embryogenic callus formation was obtained on MS media supplemented 2, 4-D 2.0 mg·L^-1, 6-BA 0.5 mg·L^-1 and LH 300 mg·L^-1. Transfer embryogenic callus to the media with TDZ, 6-BA, kinetin (KT) supplemented 2, 4-D. The highest number of somatic embryos has been produced on medium with 0.5 mg·L^-1 2, 4-D and 0.3 mg·L^-1 KT. Germinated embryos with shoot axes were changed to MS media with 6-BA 0.5 mg·L^-1.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vitro culture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from lily bulb scales can be used for plant r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LY bulb scales embryogenic callus somatic embryos in vitr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鲜切百合鳞茎片紫红色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文广 白鹏 +3 位作者 郭涛 田亚琴 田辉 柴佳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3-89,共7页
在百合鳞茎的贮藏和加工过程中,鳞茎片经常发生紫红色变化的现象。为研究温度对鲜切百合鳞茎片紫红色变化的影响,采用不同温度(4、20、35℃)贮藏兰州百合鳞茎片,测定了百合鳞茎片表面色泽、总酚含量、总花青素含量、花青素合成相关酶及... 在百合鳞茎的贮藏和加工过程中,鳞茎片经常发生紫红色变化的现象。为研究温度对鲜切百合鳞茎片紫红色变化的影响,采用不同温度(4、20、35℃)贮藏兰州百合鳞茎片,测定了百合鳞茎片表面色泽、总酚含量、总花青素含量、花青素合成相关酶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较高的温度提高了百合鳞茎片总酚含量。在贮藏中期,温度通过促进PPO和POD的活力,增加了百合鳞茎片的褐变度,导致其表面品质下降。同时,较高的温度促进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reductase,DFR)和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n synthase,ANS)等花青素合成相关酶的活力,且20℃的贮藏温度可以显著增加百合鳞茎片中花青素的积累,但都不足以使百合鳞茎片表面呈现紫红色。因此,温度不是影响鲜切百合鳞茎片紫红色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鳞茎片 紫红色 温度 鲜切果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百合器官离体培养及结鳞茎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狄翠霞 安黎哲 +1 位作者 张满效 谢忠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31-1936,共6页
通过对西伯利亚百合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结鳞茎的研究,建立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诱导鳞茎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BA+0.5 NAA,大于2 cm叶片长的分化率达到135.67%;诱导叶柄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 通过对西伯利亚百合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结鳞茎的研究,建立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诱导鳞茎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BA+0.5 NAA,大于2 cm叶片长的分化率达到135.67%;诱导叶柄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BA+1.0 NAA,分化率达到28%;诱导叶片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BA+1.0 NAA+0.1 KT,分化率达到12.50%.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0.2 NAA,60 d后增值率达到318%;最佳结鳞茎和生根培养基为MS+9%蔗糖,蔗糖浓度为3%~9%时,对结鳞茎和生根具有促进作用,11%时,对其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鳞片 叶柄 叶片 蔗糖 结鳞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金香鳞片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胡新颖 王锦霞 +1 位作者 代汉萍 雷家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4-307,共4页
为探索郁金香的快繁方法,并为转基因分子水平研究奠定基础,对4个郁金香品种‘Parade’,‘Merry Widow’,‘Golden Parade’,‘Pink Diamond’的鳞片组织培养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0.1%HgCl2 10min+5%NaClO 20min是最佳的消毒方法。... 为探索郁金香的快繁方法,并为转基因分子水平研究奠定基础,对4个郁金香品种‘Parade’,‘Merry Widow’,‘Golden Parade’,‘Pink Diamond’的鳞片组织培养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0.1%HgCl2 10min+5%NaClO 20min是最佳的消毒方法。‘Parade’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NAA1.0mg·L-1+BA1.0mg·L-1,诱导率可达100%。‘Parade’和‘Merry Widow’适宜诱导芽的培养基分别为MS+NAA2.0mg·L-1+BA0.5mg·L-1和MS+NAA0.5mg·L-1+BA1.0mg·L-1,芽的直接再生率均为15.4%。中层鳞片易诱导成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内层鳞片较易直接诱导生芽,再生率可达26.7%。培养基中添加50~200mg·L-1的维生素C有利于直接再生芽,而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鳞片接种后暗处理5d和15d可以使芽的直接再生率分别达到12.5%和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 鳞片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亚洲百合品种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艳萍 郑红娟 贾桂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以亚洲百合‘普瑞头’、‘布耐罗’2个品种的外中层鳞片为外植体,培养基以MS为基础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及NAA,成功诱导出了不定芽,得出:‘普瑞头’鳞片再生较适宜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6-BA2.0mg/L+NAA0.2mg/L(单位下同),... 以亚洲百合‘普瑞头’、‘布耐罗’2个品种的外中层鳞片为外植体,培养基以MS为基础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及NAA,成功诱导出了不定芽,得出:‘普瑞头’鳞片再生较适宜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6-BA2.0mg/L+NAA0.2mg/L(单位下同),‘布耐罗’为MS+6-BA0.5+NAA1.0.通过对再生苗叶片不同部位的再分化实验,比较得出小鳞茎叶的叶片基部分化能力非常强,而叶片上部基本不分化,鳞茎叶基部是建立高频快速再生体系的首选材料.该文进一步探讨了适宜鳞茎叶基再生的生长调节剂配比,适宜两个品种鳞茎叶基再生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6-BA2.0+NAA0.2、MS+6-BA1.0+NAA1.0、MS+6-BA0.5+NAA0.5.最后,研究了母株不同继代次数对叶基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株继代培养5—6代后,叶基的分化能力略微下降,约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百合 组培 再生体系 鳞片 小鳞茎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扦插鳞片控温成球过程中4种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爱葵 江如兰 周厚高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1-354,共4页
以东方型(火百合Stargazer品种)、亚洲型(新中心Nove Cento品种)和麝香型(新铁炮Lilium formolongii品种)百合鳞片为试验材料,连续在25℃保留8周、17℃保留4周、4~5℃保留8周后分析温控成球过程中鳞片淀粉、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等含... 以东方型(火百合Stargazer品种)、亚洲型(新中心Nove Cento品种)和麝香型(新铁炮Lilium formolongii品种)百合鳞片为试验材料,连续在25℃保留8周、17℃保留4周、4~5℃保留8周后分析温控成球过程中鳞片淀粉、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百合鳞片在控温成球过程中,4种物质的变化与鳞片控温成球处理的不同阶段有密切关系,火百合品种在整个温控成球过程中所测的4种物质含量变化较平缓,而新中心和新铁炮2个品种在整个温控成球过程中4种物质含量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鳞片 淀粉 总糖 还原糖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bonne’百合器官离体培养再生鳞茎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蔡宣梅 方少忠 +1 位作者 郭文杰 张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54-259,共6页
通过对东方百合索蚌鳞片、鳞片叶分段诱导再生鳞茎以及鳞茎膨大的研究,建立了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诱导鳞片及鳞片叶产生再生鳞茎的最佳培养基都为MS+6-BA0.2(单位:mg·L-1,下同)+NAA0.2+2,4-D0.1;三种放置鳞片的方式对诱导... 通过对东方百合索蚌鳞片、鳞片叶分段诱导再生鳞茎以及鳞茎膨大的研究,建立了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诱导鳞片及鳞片叶产生再生鳞茎的最佳培养基都为MS+6-BA0.2(单位:mg·L-1,下同)+NAA0.2+2,4-D0.1;三种放置鳞片的方式对诱导生成的鳞茎的数量、鲜重、诱导率影响不显著;鳞片叶基部切段再生鳞茎的诱导率最高,其次为中部切段,由下向上再生鳞茎的诱导率逐渐降低;最适合诱导再生鳞茎的蔗糖浓度为30~60 g·L-1,黑暗条件下促使鳞茎膨大的蔗糖浓度以低于90 g·L-1为宜,散射光条件下促使鳞茎膨大的蔗糖浓度以低于120 g·L-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蚌百合 鳞片 鳞片叶 膨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丹的组织培养及快繁研究初报 被引量:8
8
作者 徐皓 杨培君 李会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0-293,共4页
以卷丹的鳞片作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鳞片的诱导增殖效果。结果表明,卷丹鳞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2 mg/L,可诱导出生长势较强、数量较多的不定芽;最适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2 mg/L。
关键词 卷丹 鳞片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兰F3′5′H基因转化OT杂种百合Robina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爱玲 刘雅莉 +1 位作者 娄倩 张海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4-880,共7页
为了定向育种获得蓝色百合,该研究以百合Robina为蓝色基因最佳受体,以其花丝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和再生小植株小鳞片作为转化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蝴蝶兰F3′5′H基因导入百合Robina中。结果表明:以小鳞片为转化材料,预培养3d,OD... 为了定向育种获得蓝色百合,该研究以百合Robina为蓝色基因最佳受体,以其花丝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和再生小植株小鳞片作为转化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蝴蝶兰F3′5′H基因导入百合Robina中。结果表明:以小鳞片为转化材料,预培养3d,OD_(600)为0.8,侵染10min,共培养3d,加入100μmol/L AS稳定转化率最高为12.78%;而以胚性愈伤为转化材料,预培养2d,OD_(600)为0.8,侵染10min,共培养3d,加入100μmol/L AS稳定转化率最高为12.22%。2种转化材料的最适潮霉素筛选浓度均为20mg/L。对抗性植株分别进行PCR和反转录PCR检测,获得9个阳性株系,Southern印记分析进一步确定了6株转基因百合中携带蓝色基因F3′5′H,为后续进一步获得蓝色百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3′5′H Robina百合 胚性愈伤组织 小鳞片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丹组培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利平 宋晓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1,30,共6页
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鳞茎和珠芽为试验材料,接种于MS附加不同激素和蔗糖配比组成的9种培养基上。初代培养60d后统计,鳞茎鳞片在MS+6-BA 2.00mg/L+NAA 0.20mg/L+糖30g/L培养基上诱导率较高,产生不定芽最多。鳞片着生位置... 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鳞茎和珠芽为试验材料,接种于MS附加不同激素和蔗糖配比组成的9种培养基上。初代培养60d后统计,鳞茎鳞片在MS+6-BA 2.00mg/L+NAA 0.20mg/L+糖30g/L培养基上诱导率较高,产生不定芽最多。鳞片着生位置与其分化不定芽能力相关,即中层鳞片(2.67)>内层鳞片(2.21)>外层鳞片(2.17)。珠芽鳞片在MS+6-BA 2.00mg/L+NAA 0.20mg/L+糖30g/L的诱导率虽然不高,只有47.50%,但平均每接种鳞片产生不定芽数最多(1.40)。继代增殖培养60d统计,在MS+6-BA2.00mg/L+NAA 0.30mg/L+糖50g/L培养,芽的增值倍数最大(2.88),芽体也比较粗壮。在上述任意培养基中连续培养90d,芽体生根率均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 组织培养 鳞片 珠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鳞片扦插法高效再生麝香百合(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菊华 张静 +4 位作者 金志强 谭光兰 贾彩红 杨小亮 徐碧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92-197,共6页
采用鳞片扦插法有效地繁殖了麝香百合鳞茎。研究不同部位的鳞片、不同的培养基质、不同浓度的NAA或IBA对繁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部鳞片迅速蘸入NAA(100mg/L)和IBA(1.5mg/L)后插入由等体积的砂,椰糠和壤士配比的培养基质中,所再... 采用鳞片扦插法有效地繁殖了麝香百合鳞茎。研究不同部位的鳞片、不同的培养基质、不同浓度的NAA或IBA对繁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部鳞片迅速蘸入NAA(100mg/L)和IBA(1.5mg/L)后插入由等体积的砂,椰糠和壤士配比的培养基质中,所再生小鳞茎的效果最好。研究中还发现,小鳞茎的形成与生长受光照的影响很大。该技术具有繁殖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是一条快速繁殖麝香百合种球的良好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百合 繁殖 鳞片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花百合鳞片离体培养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雷家军 徐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以垂花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垂花百合鳞片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是用70%酒精处理30 s再用0.1%升汞浸泡12 min,污染率为13.3%,成活率为92.6%;鳞片不同部位诱导不定芽的能力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下部、中部... 以垂花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垂花百合鳞片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是用70%酒精处理30 s再用0.1%升汞浸泡12 min,污染率为13.3%,成活率为92.6%;鳞片不同部位诱导不定芽的能力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下部、中部、上部鳞片诱导率分别为75.0%、68.3%、38.3%,平均每个外植体诱导不定芽数分别为2.7个、2.3个、1.5个,下部鳞片的诱导率和平均每鳞片诱导不定芽数均最高,显著高于上部鳞片;鳞片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 0.5 mg·L-1+NAA 0.5 mg·L-1和MS+BA 1.0 mg·L-1+NAA 1.0 mg·L-1,诱导率分别为67.5%和72.5%,平均每个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分别为2.4个和2.2个;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 0.5 mg·L-1+NAA1.0 mg·L-1,增殖系数为2.9;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1,生根率99.4%,平均单株生根数9.6条;最适扦插基质为河沙,成活率可达9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花百合 鳞片 离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毒剂对百合埋片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颜范悦 胡新颖 +3 位作者 左金富 裴新辉 杨佳明 刘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消毒剂对百合埋片繁殖的影响。[方法]以福美双700倍液、百菌清900倍液、嘧酶胺1 0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3种消毒剂和"耀眼"、"布鲁塞尔"2个百合品种鳞片为试材,研究3种消毒剂对百合鳞片生成籽球数... [目的]探讨不同消毒剂对百合埋片繁殖的影响。[方法]以福美双700倍液、百菌清900倍液、嘧酶胺1 0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3种消毒剂和"耀眼"、"布鲁塞尔"2个百合品种鳞片为试材,研究3种消毒剂对百合鳞片生成籽球数量和体积大小的影响。[结果]嘧酶胺1 0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和福美双700倍液有利于百合鳞片生成较多籽球,福美双700倍液有利于百合鳞片产生较大籽球。[结论]为防止百合理片繁殖中鳞片感染病害以及进行百合种球规模化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消毒剂 埋片 籽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金香鳞片离体培养再生小鳞茎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龚明霞 何铁光 +2 位作者 方锋学 董文斌 方峰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11期1158-1160,共3页
以两个郁金香品种小天使和圣诞节的种球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接种方式、不同部位鳞片、不同基因型和激素浓度对郁金香鳞片离体培养再生小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鳞片凸面朝上进行培养,其成活率较高,达76.67%;以内层鳞片进行培养,其成... 以两个郁金香品种小天使和圣诞节的种球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接种方式、不同部位鳞片、不同基因型和激素浓度对郁金香鳞片离体培养再生小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鳞片凸面朝上进行培养,其成活率较高,达76.67%;以内层鳞片进行培养,其成活率达85.00%;小天使鳞片在添加1.0 mg/L 6-BA、0.5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的成活率和分化率均最高,而圣诞节在含2.0 mg/L 6-BA、0.5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的分化率较高;两个品种的小鳞茎在含3.0 mg/L 6-BA、0.2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 鳞片 离体培养 小鳞茎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新铁炮百合鳞片籽球的形成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郝京辉 康欣 义鸣放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19-21,26,共4页
 以新铁炮百合品种"雷山一号"为试料,用其实生一代的种球进行鳞片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籽球形态建成有明显影响,在自然光条件下,鳞片形成籽球数量多,但个小,每个籽球平均产生叶片2~3枚,在黑暗条件下,形成籽球...  以新铁炮百合品种"雷山一号"为试料,用其实生一代的种球进行鳞片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籽球形态建成有明显影响,在自然光条件下,鳞片形成籽球数量多,但个小,每个籽球平均产生叶片2~3枚,在黑暗条件下,形成籽球数量少,但个大,且极少产生叶片;不同层次鳞片扦插产生籽球的数量不同.各层鳞片产生的籽球按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外层鳞片>中层鳞片>内层鳞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新铁炮百合 光照条件 鳞片 籽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属‘普瑞头’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彦妮 李文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77-1083,共7页
以亚洲百合‘普瑞头’(Lilium asitic hybrids cv.Prato)鳞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增加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进行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mg.L-1 6-BA+0.1mg.L-1 NAA,诱导率最高... 以亚洲百合‘普瑞头’(Lilium asitic hybrids cv.Prato)鳞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增加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进行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mg.L-1 6-BA+0.1mg.L-1 NAA,诱导率最高达85.0%,平均每块分化的芽数最多(3.6个);再生小鳞茎鳞片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mg.L-1 6-BA;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0.5mg.L-1 IBA,生根率为86.7%;移栽后生长良好,成活率达到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头’ 鳞片 组织培养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对东方百合埋片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颜范悦 胡新颖 +1 位作者 裴新辉 印东生 《辽宁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20-22,共3页
将‘索蚌’和‘提伯’两个百合品种的鳞片在浓度为150 mg/L的吲哚丁酸+2%萘乙酸、吲哚乙酸和萘乙酸三种激素中浸泡处理后,再进行鳞片包埋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处理对百合鳞片产生籽球总数和单个球体积的影响不同。吲哚乙酸有利... 将‘索蚌’和‘提伯’两个百合品种的鳞片在浓度为150 mg/L的吲哚丁酸+2%萘乙酸、吲哚乙酸和萘乙酸三种激素中浸泡处理后,再进行鳞片包埋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处理对百合鳞片产生籽球总数和单个球体积的影响不同。吲哚乙酸有利于百合鳞片生成更多籽球,萘乙酸处理有利鳞片产生较大籽球,繁殖系数与繁殖的籽球体积成反比。‘索蚌’基质包埋繁殖籽球能力比‘提伯’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激素 埋片 籽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NO和H_2O_2对洋葱鳞片外表皮气孔开度的调控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兆玉 余君彤 +1 位作者 王永飞 谭建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5-318,共4页
以洋葱(Allium cepa L.)肉质鳞片外表皮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外源NO和H2O2对洋葱鳞片外表皮上气孔开度的调节作用,并结合NO清除剂血红蛋白(Hb)和H2O2清除剂过氧化氢酶(CAT)研究调控过程中NO和H2O2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 以洋葱(Allium cepa L.)肉质鳞片外表皮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外源NO和H2O2对洋葱鳞片外表皮上气孔开度的调节作用,并结合NO清除剂血红蛋白(Hb)和H2O2清除剂过氧化氢酶(CAT)研究调控过程中NO和H2O2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单独施用不同浓度的NO和H2O2均可诱导洋葱鳞片外表皮气孔不同程度关闭,并且浓度越大时间越长,其诱导气孔关闭效应越明显;NO和H2O2共同施用所诱导气孔关闭的效应大于其单独施用效应;Hb和CAT能明显减弱NO和H2O2诱导的气孔关闭.研究表明,NO和H2O2能有效诱导洋葱鳞片上气孔关闭,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且两者可能互相依赖,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H2O2 气孔关闭 洋葱 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野百合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岚 付素静 李艺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9-43,共5页
以梵净山野百合鳞片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旨在建立野百合鳞片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mg/L+2,4-D 0.2mg/L+NAA 0.1mg/L,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 以梵净山野百合鳞片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旨在建立野百合鳞片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mg/L+2,4-D 0.2mg/L+NAA 0.1mg/L,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mg/L+2,4-D 0.1mg/L+NAA 0.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野百合 鳞片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顶红鳞茎仔球与鳞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永朋 原雅玲 +2 位作者 李淑娟 杨群力 吴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1,共4页
为研究朱顶红仔球产生的位置和仔球与母球鳞片的关系,对朱顶红鳞茎进行了解剖。结果发现:在朱顶红母球上叶芽和花芽同方向的位置仔球产生率为95.1%,在母球上与这个方向成45°角的仔球率为2.94%,成90°角仔球率为1.96%。说明母... 为研究朱顶红仔球产生的位置和仔球与母球鳞片的关系,对朱顶红鳞茎进行了解剖。结果发现:在朱顶红母球上叶芽和花芽同方向的位置仔球产生率为95.1%,在母球上与这个方向成45°角的仔球率为2.94%,成90°角仔球率为1.96%。说明母球上这个位置更容易分生仔球。在鳞茎中0层鳞片上仔球率为31.81%,内1层鳞片上为40.90%,内2—5层为6.81%。鳞茎内1层仔球产生率最高。对带仔球的鳞茎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仔球直径(y)和鳞茎层数(x)之间的回归线性关系显著,回归方程为y=0.244x+1.521(R^2=0.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顶红 鳞茎仔球 鳞片层数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