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3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ndom testing for system-level functional verification of system-on-chip 被引量:4
1
作者 Ma Qinsheng Cao Yang +1 位作者 Yang Jun Wang M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6期1378-1383,共6页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limitations during the register transfer level verification, a new functional ver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andom testing for the system-level of system-on-chip is proposed.The validity o...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limitations during the register transfer level verification, a new functional ver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andom testing for the system-level of system-on-chip is proposed.The validity of this method is proven theoretically.Specifically, testcases are generated according to many approaches of randomization.Moreover, the testbench for the system-level ver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esigned by using advanced modeling language.Therefor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 testbench generates testcases quickly, the hardware/software co-simulation and co-verification can be implemented and the hardware/software partitioning planning can be evaluated easily.The comparison method is put to use in the evaluation approach of the testing validity.The evaluation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e partition testing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andom testing only when one or more subdomains are covered over with the area of errors, although the efficiency of the random testing is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artition testing.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is method has a good performance in the functional coverage and the cost of testing and can discover the functional errors as soon as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SI circuit VERIFICATION random process FUNCTION testing SYSTEM-ON-CHIP system-lev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Complex Repairable System with Built-in Test Equipment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学志 于永利 +1 位作者 张柳 任帆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119-125,共7页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built-in test(BIT) on the system and select BITand test strategy,the complex repairable systems with BITequipment are modeled and simulated by using Simulink.Based on the model,the ...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built-in test(BIT) on the system and select BITand test strategy,the complex repairable systems with BITequipment are modeled and simulated by using Simulink.Based on the model,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built-in test equipments,maintenance time and error probabilities on the system usability are evaluat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that they effect on the system differently.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complex system based on Simulink provides a technique approach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BITon the system and select BITand test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application complex system built-in test equipment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into Equivalency of Synthetic Test Circuit Used for Operational Tests of Thyristor Valves for UHVDC
3
作者 ZHOU Hui-gao YANG Xiao-hui XU Fan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15,共7页
With the growth of capacity of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 transmission lines,the ratings of thyristor valves,which are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equipments,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Verification of performan... With the growth of capacity of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 transmission lines,the ratings of thyristor valves,which are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equipments,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Verification of performance of thyristor valves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HVDC proje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andover of products between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client.Conventional test facilities based on philosophy of direct test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modern thyristor valves.New test facilities with high ratings are necessarily built based on philosophy of synthetic test.Over the conventional direct test circuit,the later is an economical and feasible solution with less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higher test capability.However,the equivalency between the synthetic test and the direct test should be analyzed technically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at the condition of verification test in a synthetic test circuit should satisfy the actual operation condition of thyristor valves existing in a real HVDC project,just as in a direct test circuit.Equivalency analysis is focused in this paper,covering the scope of thyristor valves' steady state,and transient state.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achieved,a synthetic test circuit of 6 500 A/50 kV for operational tests of thyristor valves used for up to UHVDC project has newly been set up and already put into service in Xi'an High Voltage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XIHARI),China.Some of the results have been adopted also by a new national standard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ivalency operational test synthetic test circuit thyristor valve UHV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电子电路虚拟仪器实验系统设计
4
作者 殷贤华 张富强 许川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0,共4页
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能够解决线下实验的弊端,但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仅能使学生掌握实验电路原理和理论特性,无法掌握实际电路输入输出动态特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可互换式虚拟仪器(IVI)、仿真电路和自动测试总线设计了... 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能够解决线下实验的弊端,但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仅能使学生掌握实验电路原理和理论特性,无法掌握实际电路输入输出动态特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可互换式虚拟仪器(IVI)、仿真电路和自动测试总线设计了一个虚拟仪器实验系统,由用户登录模块、数据库模块、预习测试模块和虚拟仪器实验模块组成。通过线上线下2种模式完成了28个电子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较好的实验条件和学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路 虚拟仪器 自动测试总线 线上虚拟仿真实验 线下硬件电路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涡流阵列探头在CFRP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程军 刘蒙蒙 +3 位作者 汪步云 许德章 裘进浩 季宏丽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8,206,207,共10页
为了实现高频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线圈阵列探头对碳纤维增强树脂(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复合材料缺陷的涡流检测,提出一种通过将PCB线圈连接不同电缆线以提高深层缺陷检测灵敏度的方法。首先... 为了实现高频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线圈阵列探头对碳纤维增强树脂(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复合材料缺陷的涡流检测,提出一种通过将PCB线圈连接不同电缆线以提高深层缺陷检测灵敏度的方法。首先,分析高频PCB阵列线圈的结构参数对磁感应强度和阻抗特性的影响,并确定线圈的内外径和线径尺寸等参数;其次,建立仿真模型,研究线圈的层数、线径对阻抗谐振频率的影响,并利用阻抗分析仪测量PCB线圈以及线圈连接不同类型同轴电缆接头(bayonet nut connector,简称BNC)电缆线时的阻抗。实验表明,电缆线的寄生电容与谐振频率呈负相关关系,较长的电缆线可提高对深层缺陷的检测能力;最后,建立CFRP检测实验平台,发现当高频PCB阵列线圈在连接不同BNC电缆线时,能够有效检测深层缺陷。该研究为通过调整连接PCB线圈的电阻-电感-电容分支电路参数来提高深层缺陷检测精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阵列检测 高频印制电路板线圈 阻抗分析 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 缺陷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超高压压气式SF_(6)断路器不同燃弧时间对非对称短路电流开断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莹 王达奇 +5 位作者 马飞越 项彬 李龙启 王东宇 杜慧鑫 刘志远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5,共8页
本文基于某型超高压压气式SF_(6)断路器T100a试验,采用纳秒级别的电流零区测量装置,测试超高压压气式SF_(6)断路器的T100a开断试验,研究不同燃弧时间下开断高直流分量非对称短路电流时电弧的关键参数如熄弧尖峰、零前电弧电导、电弧电... 本文基于某型超高压压气式SF_(6)断路器T100a试验,采用纳秒级别的电流零区测量装置,测试超高压压气式SF_(6)断路器的T100a开断试验,研究不同燃弧时间下开断高直流分量非对称短路电流时电弧的关键参数如熄弧尖峰、零前电弧电导、电弧电流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基于断路器的内部结构建立气体电弧焓流物理仿真模型,研究不同燃弧时间时的压气室压力与开距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开断电流下以及一定的燃弧时间内,燃弧时间越长,熄弧尖峰越大,零前电弧电导越小。同时,压气室压力和触头开距也随着燃弧时间正向增加,使得断路器开断更容易,为实际应用中SF_(6)断路器开断非对称短路电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弧时间 SF_(6)断路器 T100a试验 开断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水力旋流器内短路流流量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海 栾智勇 +6 位作者 姬宜朋 安申法 陈家庆 司政 任强 孙丰旭 宋泽润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短路流是影响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然而针对动态水力旋流器中短路流的形式和计算方法鲜有研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动态水力旋流器溢流管口处径向速度变化和流线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动态水力旋流器短路流... 短路流是影响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然而针对动态水力旋流器中短路流的形式和计算方法鲜有研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动态水力旋流器溢流管口处径向速度变化和流线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动态水力旋流器短路流流量计算方法。将量纲为1的动态水力旋流器高灵敏度结构参数作为输入指标,以数值模拟所得的短路流率作为响应目标,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了量纲为1的结构参数与短路流率间的计算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使单管处理量为120m^(3)/h的动态水力旋流器进行结构改进,改进后短路流流量减少了59.6%,分离效率提高了10.4%,基于该方法改进的单管120m^(3)/h处理量动态水力旋流器中试样机通过了海上石油平台上的试验验证,且试验分离性能与模拟预测分离效率间的平均误差仅有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水力旋流器 短路流 计算模型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石墨矿综合回收石墨及伴生钒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建国 戴惠新 +2 位作者 于丽丽 冯嘉颖 王在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5,共9页
国外某石墨钒矿,原矿固定碳含量15.30%、V_(2)O_(5)含量0.51%,以石墨矿回收为主,伴生回收主要含钒矿物钒云母,石墨矿嵌布粒度粗,钒云母嵌布粒度细。对该石墨钒矿进行了石墨浮选-钒云母浮选选矿试验研究,得到适宜的石墨粗选及粗精矿磨矿... 国外某石墨钒矿,原矿固定碳含量15.30%、V_(2)O_(5)含量0.51%,以石墨矿回收为主,伴生回收主要含钒矿物钒云母,石墨矿嵌布粒度粗,钒云母嵌布粒度细。对该石墨钒矿进行了石墨浮选-钒云母浮选选矿试验研究,得到适宜的石墨粗选及粗精矿磨矿细度条件:粗选磨矿细度−0.074 mm占52.66%,捕收剂为煤油与石蜡油1∶1的混合油,用量为70 g/t,水玻璃用量1500 g/t,粗精矿再磨细度−0.074 mm占60.04%;适宜的钒云母粗选及粗精矿磨矿细度条件:粗选捕收剂为P8X,用量为200 g/t,粗精矿磨矿细度−0.074 mm占74.35%,矿样采用一粗三扫四精石墨浮选-一粗二扫二精钒云母浮选流程进行闭路试验,最终获得石墨精矿固定碳含量96.63%、回收率96.28%,以及钒云母精矿V_(2)O_(5)含量1.86%、回收率83.41%的选别指标,为该类矿石综合回收石墨、钒矿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矿 钒云母 磨矿细度 浮选 闭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BT动态测试设备的驱动电路设计
9
作者 杨熙程 郑永军 +2 位作者 闫晗 郭斌 陆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24,共8页
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IGBT模块因其优异的开关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功率场合。为确保IGBT模块的可靠性和稳定性,IGBT出厂前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测,其中包括动态测试。然而,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IGBT产品及其特性均有差异。为此,IGBT... 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IGBT模块因其优异的开关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功率场合。为确保IGBT模块的可靠性和稳定性,IGBT出厂前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测,其中包括动态测试。然而,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IGBT产品及其特性均有差异。为此,IGBT动态测试设备需要一种适应性强、能够提供有效驱动与保护的驱动电路。文中设计一种新型驱动电路,旨在满足测试设备对多样化IGBT模块测试的需求,确保测试过程的安全性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该电路具有栅极电阻调节、驱动电压调节和多采集通道等特点,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测试条件。通过集成的欠压和过压保护机制能够有效地监测驱动电压,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在460 V母线电压和650 A保护电流的实验条件下,验证了电路在IGBT模块测试中的有效性,提升了IGBT动态测试设备在高功率应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驱动电路 动态测试 测试设备 保护机制 驱动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模块无功老化测试系统设计
10
作者 夏彦达 郭斌 +2 位作者 郑永军 陆艺 闫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1,共7页
为了验证IGBT模块成品服役期内的可靠性,需要在模拟工况下对模块进行持续性能测试。因此,文中提出一种检测IGBT模块电流输出能力的无功老化测试方案,改变以往使用电机作为老化测试负载的方式,采用定制的三相电抗器作为负载,最大可对输... 为了验证IGBT模块成品服役期内的可靠性,需要在模拟工况下对模块进行持续性能测试。因此,文中提出一种检测IGBT模块电流输出能力的无功老化测试方案,改变以往使用电机作为老化测试负载的方式,采用定制的三相电抗器作为负载,最大可对输出能力为600 A的IGBT模块进行老化测试,同时采用SPWM调制策略控制IGBT模块在三相电抗器中产生正弦电流,并搭建测试平台、开展实验验证。双脉冲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测试回路的杂散电感仅为19.2 nH,大幅度降低了测试系统自身对IGBT模块老化测试结果的影响。老化测试结果表明:测试系统能够稳定控制IGBT模块输出的电流等级,输出大电流误差在3%以内。可见,设计的无功老化测试系统具有杂散电感低、控制精度高的特点,满足老化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老化测试 采样电路 正弦脉宽调制 过流保护 杂散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放失调电压的激光修调测试
11
作者 李灿 程法勇 +2 位作者 郭晓宇 王建超 韩先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117,共5页
目前高精度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愈发普及,由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限制,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晶体管和负载电阻无法做到完全匹配,因此需要通过修调方式提高运放输入级的匹配度,以此减小失调电压。文中介绍了运放失调电压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 目前高精度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愈发普及,由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限制,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晶体管和负载电阻无法做到完全匹配,因此需要通过修调方式提高运放输入级的匹配度,以此减小失调电压。文中介绍了运放失调电压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失调电压的测试方法,并对常用的失调电压修调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对比,总结了激光修调的优点。然后分析失调电压激光修调的原理,同时基于激光修调常用的几种切割方式,选择帽型电阻双线切割方式。为了达到更高的精度和良品率,提出了一种在线激光修调方法,最终通过测试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在线激光修调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算放大器 失调电压 激光修调 自动测试系统 集成电路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电网220 kV风电汇集站构网型SVG人工三相短路试验分析
12
作者 彭寅章 王海云 +3 位作者 张宝杰 南东亮 段玉 刘国伟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9-477,共9页
随着新能源占比的大幅提升以及发、输、用电各环节电力电子设备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由于缺乏传统常规同步发电机等主动支撑型电压源,系统短路容量、转动惯量下降,频率、电压稳定问题频发,电网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对此... 随着新能源占比的大幅提升以及发、输、用电各环节电力电子设备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由于缺乏传统常规同步发电机等主动支撑型电压源,系统短路容量、转动惯量下降,频率、电压稳定问题频发,电网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对此,重点围绕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进行研究。在构网型SVG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新疆电网220 kV风电汇集站构网型SVG人工三相短路试验,系统性地验证了构网型SVG的同步电压支撑、暂态瞬时响应、3倍10 s的过载能力,并总结了计算值与实测值存在误差的影响因素。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试验表明,构网SVG在短路故障期间,能保持一定的构网特性,具有良好的系统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构网型SVG 人工三相短路试验 短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能动压水堆一回路自然循环试验功率控制研究
13
作者 李文凯 杜炎刚 +3 位作者 韦卓慜 施建锋 秦玉龙 俞景伟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一回路自然循环试验是利用反应堆功率模拟堆芯衰变热,验证堆芯热量能够通过自然循环带出。试验中一回路流量、温度等参数发生剧烈变化,影响反应堆功率稳定控制,本文从反应堆功率监测和控制两方面开展研究。在功率监测方面,通过对比不同... 一回路自然循环试验是利用反应堆功率模拟堆芯衰变热,验证堆芯热量能够通过自然循环带出。试验中一回路流量、温度等参数发生剧烈变化,影响反应堆功率稳定控制,本文从反应堆功率监测和控制两方面开展研究。在功率监测方面,通过对比不同功率指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分析温度变化对功率指示的影响,确定自然循环试验期间监测反应堆功率的策略,解决功率指示不准确的问题。在功率控制方面,通过分析压力容器进出口温差和堆芯引入反应性随堆芯自然循环流量的关系,得到最小自然循环流量下堆芯引入负反应性的大小。根据堆芯引入的负反应性,结合控制棒正常运行范围,获得控制棒最佳控制区间,确保自然循环试验期间能够通过控制棒实现反应堆功率快速稳定控制,为非能动压水堆一回路自然循环试验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回路 自然循环试验 功率监测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雾环境中不同表面处理印制电路板(PCB)的腐蚀行为
14
作者 李玉珠 曾晓彤 +3 位作者 刘洪亮 赵方超 方博 刘杰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9,共14页
目的探究覆铜板(PCB-Cu)、浸银印制电路板(PCB-ImAg)和浸锡印制电路板(PCB-ImSn)在盐雾环境下的腐蚀失效行为和机理。方法开展PCB-Cu、PCB-ImAg、PCB-ImSn的中性盐雾试验,从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表面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等方面研... 目的探究覆铜板(PCB-Cu)、浸银印制电路板(PCB-ImAg)和浸锡印制电路板(PCB-ImSn)在盐雾环境下的腐蚀失效行为和机理。方法开展PCB-Cu、PCB-ImAg、PCB-ImSn的中性盐雾试验,从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表面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等方面研究PCB在盐雾环境下的腐蚀失效机理。结果盐雾试验进行至168 h时,PCB-Cu阻抗值由试验前5.20×10^(3)Ω·cm^(2)增大至2.07×10^(4)Ω·cm^(2),自腐蚀电流密度由1.454μA/cm^(2)降至0.036μA/cm^(2),腐蚀产物(Cu_(2)O、Cu_(2)Cl(OH)_(3))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腐蚀性粒子的传输;PCB-ImAg阻抗值由试验前5.13×10^(3)Ω·cm^(2)增大至1.13×10^(4)Ω·cm^(2),自腐蚀电流密度由0.759μA/cm^(2)增大至2.179μA/cm^(2),浸Ag层发生破损,暴露出Cu基体,导致Cu基体腐蚀速率增大;PCB-ImSn阻抗值由试验前1.72×10^(5)Ω·cm^(2)降至1.35×10^(5)Ω·cm^(2),自腐蚀电流密度由0.016μA/cm^(2)增大至0.069μA/cm^(2),此过程中腐蚀产物逐渐积累,延缓了腐蚀进程。施加电压后,PCB阳极腐蚀严重,PCB-ImSn和PCB-Cu阴极边缘出现腐蚀产物向阳极生长的现象。结论随着盐雾试验时间的延长,PCB-Cu表面腐蚀产物不断积累,PCB-ImSn表面形成致密的腐蚀产物层,PCB-ImAg表面形成大阴极小阳极的电偶体系,Cu基体腐蚀加剧。此外,3种PCB样品阳极区域均出现Cu元素的富集现象。PCB-ImSn的电化学迁移敏感性较高,PCB-ImAg的电化学迁移敏感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盐雾试验 极化曲线 失效行为 电化学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流动的卷扬液压回路动态特性研究
15
作者 高名乾 贺建强 +2 位作者 李固 冀宏 郭敏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9,共9页
汽车起重机卷扬升降作业时,其液压控制回路的微动特性与整机的平稳性以及安全性密切相关。以卷扬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仿真、系统与元件实时联合仿真以及试验测试并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其微动特性。结果表明:原始主阀杆因阀口面... 汽车起重机卷扬升降作业时,其液压控制回路的微动特性与整机的平稳性以及安全性密切相关。以卷扬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仿真、系统与元件实时联合仿真以及试验测试并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其微动特性。结果表明:原始主阀杆因阀口面积梯度突变而产生节流拐点现象,通过优化主控阀节流阀口与回油阀口结构,有效改善了主控阀的节流特性;原有大通径三口阀因弹簧预紧力过大、刚度相对较小时呈现“速关、速开”响应状态,通过按比例缩放三口阀通径、减小调压弹簧预紧力以及合理匹配其刚度参数和优化其阀口面积曲线,有效改善了卷扬系统回路压力超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扬液压回路 动态特性 实时联合仿真 性能改善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换相换流阀可控关断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冲 盛财旺 +3 位作者 王蒲瑞 杨俊 李景波 贺之渊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8-416,I0120,共10页
高压直流可控换相换流(controllable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CLCC)阀采用晶闸管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器件混联的方式,形成主、辅两条支路并联结构,主支路起正常通流作用,发生交流故障时由辅... 高压直流可控换相换流(controllable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CLCC)阀采用晶闸管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器件混联的方式,形成主、辅两条支路并联结构,主支路起正常通流作用,发生交流故障时由辅助支路承接主支路电流,待主支路恢复阻断后主动关断实现强迫换相,从根本上解决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难题,适用于我国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为等效复现可控换相换流阀稳态运行下电热应力以及交流故障期间连续强迫换相过程产生的瞬变高电压、大电流及脉冲能量,需开展阀组件可控关断试验方法研究,验证CLCC换流阀抵御换相失败能力。依托葛南直流改造工程系统仿真结果,分析了逆变侧单相接地故障下各子阀瞬变高压、大电流应力水平,提取实际工况下各子阀关键应力指标;其次,提出了多频谐振电流源、稳态高压源周期性复合试验方法,完成故障电流连续分断试验装置参数设计,实现无外部负向电压施加时桥臂可控阻断恢复能力的模拟。通过试验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及等效性,为后续不同电流等级可控换相换流阀可控关断试验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换相换流阀 合成试验平台 LC多谐波振荡回路 可控关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路耦合的试验变压器短路冲击电流下结构随机可靠性
17
作者 陈志伟 吴雪峰 +2 位作者 厉晓伟 潘仲达 吴胥阳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38,共8页
短路工况下的冲击电流是影响试验变压器结构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出了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变压器结构可靠性分析模型。首先,介绍了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磁-电耦合下短路工况绕组电磁力场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利用... 短路工况下的冲击电流是影响试验变压器结构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出了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变压器结构可靠性分析模型。首先,介绍了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磁-电耦合下短路工况绕组电磁力场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利用Abaqus软件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变压器结构力学数值分析模型。以某AGF型20 kV试验变压器为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论证,选取绕组纵向Mises应力为模型控制变量,给出了结构的应力分布特征和概率密度演化特征,计算了可靠度指标,并进一步讨论了铁芯和绕组的力学极值响应和分布区域。结果表明,短路冲击电流作用下绕组应力显著提升,可达阈值的82%左右,是影响可靠性的控制因素,提高变压器阻抗对于提升可靠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变压器 结构可靠性 绕组 概率密度演化 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速断路器的无感柔性电源切换技术研究
18
作者 余银钢 潘天红 +1 位作者 芮骏 李岭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1,共8页
双电源同期切换方案通常会使用电压电流瞬时DFT算法来计算角度、频率和幅值。该算法需要超过半个工频周期的数据窗口,这使得控制软件的判断和执行时间变长。因此,双电源切换过程通常需要20~60 ms,这会导致电压暂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 双电源同期切换方案通常会使用电压电流瞬时DFT算法来计算角度、频率和幅值。该算法需要超过半个工频周期的数据窗口,这使得控制软件的判断和执行时间变长。因此,双电源切换过程通常需要20~60 ms,这会导致电压暂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感并联柔性切换方法,该方法基于超高速断路器,能够在电网失压或内部短路故障发生时迅速切换到备用电源。文中在明确了超高速断路器的毫秒级响应时间与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后,深入探讨了并联柔性切换技术,并设计了一种通过电抗器并联超高速开关来实现过渡平衡双电源参数模块的方法,从而降低了算法需求,并可在电源故障时实现健全区域电压的无扰动切换。通过高压试验台的验证,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这项研究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断路器 并联柔性切换技术 电压暂降 无感切换 健全区域 高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ral Consideration of Measuring System for Operational Test of Thyristor Valves of Ultra High Voltage DC Power Transmission 被引量:1
19
作者 ZHOU Hui-gao XU Fan +2 位作者 ZHANG Chang-chun HU Zhi-long LIU Pu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共5页
Thyristor valve is one of the key equipments for 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s.Before being installed on site,they need to be tested in a laboratory in order to verify their oper... Thyristor valve is one of the key equipments for 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s.Before being installed on site,they need to be tested in a laboratory in order to verify their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to satisfy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roject related.Test facilities for operational tests of thyristor valves are supposed to enable to undertake more severe electrical stresses than those being applied in the thyristor valves under test(test objects).On the other hand,the stresses applied into the test objects are neither higher nor lower than specified by the specification,because inappropriate stresses applied would result in incorrect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on the test objects,more seriously,would cuase the damage of test objects with expensive cost losing.Generally,the process of operational tests is complicated and performed in a complex synthetic test circuit(hereafter as STC),where there are a lot of sensors used for measuring,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on line to ensure that the test circuit functions in good condition.Therefore,the measuring systems embedded play a core role in STC,acting like "eyes".Based on the first project of building up a STC in China,experience of planning measuring systems is summarized so as to be referenced by related engine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VDC thyristor valves operational test synthetic test circuit measuring system plan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cuum Dielectric Recovery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Breaker Base on Artificial Current Zero 被引量:20
20
作者 JIANG Zhuangxian ZHUANG Jinwu WANG Chen WU Jin LIU Luhu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21-I0021,204,共1页
为了保证新型强迫换流型真空直流限流断路器关断短路电流的可靠性,对该型断路器分断过程的真空介质恢复特性进行研究。设计了与断路器关断过程等效的介质恢复试验方案,通过等效试验结果和理论推演公式的拟合,得到了新型强迫换流型限... 为了保证新型强迫换流型真空直流限流断路器关断短路电流的可靠性,对该型断路器分断过程的真空介质恢复特性进行研究。设计了与断路器关断过程等效的介质恢复试验方案,通过等效试验结果和理论推演公式的拟合,得到了新型强迫换流型限流断路器真空灭弧室触头打开过程的动态介质强度恢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燃弧能量、提高触头运动速度可提高真空灭弧室介质的临界击穿电压;综合考虑燃弧时间与燃弧能量及触头开距的关系,随着燃弧时间的增加,真空灭弧室临界击穿电压先减小后增大。所得介质恢复规律可以作为新型断路器优化设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电流开关 电路断路器 限流断路器 真空灭弧室 恢复特性 介质 人工 直流电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