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明距离的SSVEP-BCI脑电信号编码与识别
1
作者 赵耀 阎文婕 +3 位作者 王学栋 侯殿妮 张星宇 李丹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073-5082,共10页
传统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脑机接口系统通常使用少量频率进行编码,导致编码数量限制在几十个,无法满足有大量指令需求的环境作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海明距离的多频编码(Hamming... 传统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脑机接口系统通常使用少量频率进行编码,导致编码数量限制在几十个,无法满足有大量指令需求的环境作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海明距离的多频编码(Hamming distance multi-frequency code,HDMFC)范式及相应的识别算法,将海明距离同刺激范式编码和信号识别算法结合,利用8个频率信号可编码120个指令,并对7名受试者进行数据采集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海明距离的120编码在线实验准确率可达90.60%。研究成果为SSVEP范式编码数量的增加和分类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验证了海明距离在这一领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 脑机接口(bci) 海明距离 多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300电位的新型BCI中文输入虚拟键盘系统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边 苏煜 +4 位作者 张剑慧 李昕 张吉财 陈卫东 郑筱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33-1738,1745,共7页
近年来各种信号处理技术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取得了巨大进展,推动了人机交互(HCI)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BCI)是一种特殊的人机交互通道,在最近几年引起广泛关注.P300电位是一种事件相关电位,利用诱发人类P300的原理,可以实现基于P300的BC... 近年来各种信号处理技术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取得了巨大进展,推动了人机交互(HCI)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BCI)是一种特殊的人机交互通道,在最近几年引起广泛关注.P300电位是一种事件相关电位,利用诱发人类P300的原理,可以实现基于P300的BCI系统.此类系统以往常用于英文字母的输入,本研究首次设计并开发了一套进行汉字输入的在线P300-BCI系统.系统利用汉字基于笔画的特性简化了P300诱发界面,并据此设计了相应的汉字虚拟键盘.利用此系统进行的在线输入实验表明,此中文BCI的设计是可行的,对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将可以为汉语系的瘫痪患者的机能恢复提供新的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P300 中文输入 虚拟键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手部自然动作脑电识别
3
作者 薛沐辉 徐宝国 +1 位作者 李浪 宋爱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在脑机接口(BCI)领域,手部自然动作脑电识别对实现自然而精确的人机交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针对手部自然动作范式的研究中,利用迁移学习提高模型在不同被试之间泛化能力的尝试仍然较少.本文选择掌握、指捏和旋拧三种手部自然动作开展... 在脑机接口(BCI)领域,手部自然动作脑电识别对实现自然而精确的人机交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针对手部自然动作范式的研究中,利用迁移学习提高模型在不同被试之间泛化能力的尝试仍然较少.本文选择掌握、指捏和旋拧三种手部自然动作开展脑电实验,并在实验数据集上验证了CA-MDM(协方差中心对齐-黎曼均值最小距离)和CA-JDA(协方差中心对齐-联合分布适应)这两种迁移学习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CA-JDA在二分类和四分类任务中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60.51%±5.78%和34.89%±4.42%,而CA-MDM在相同分类任务中的表现分别为63.88%±4.59%和35.71%±4.84%.该结果凸显了基于黎曼空间的分类器在处理协方差特征时的优势.本文的研究不仅证实了迁移学习在手部自然动作范式中的可行性,也可为缩短BCI系统的校准时间,实现自然人机交互策略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手部自然动作 迁移学习 黎曼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标签”下的运动想象多尺度时空特征学习
4
作者 刘卓恒 杨丰 詹长安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1-831,共11页
在运动想象脑电信号采集过程中,因受试者注意力不集中而未严格遵从提示进行对应的运动想象,导致所采集脑电数据与提示(标签)不一致,即出现“噪声标签”,降低了模型捕捉关键特征的能力,影响模型在新受试者上的泛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 在运动想象脑电信号采集过程中,因受试者注意力不集中而未严格遵从提示进行对应的运动想象,导致所采集脑电数据与提示(标签)不一致,即出现“噪声标签”,降低了模型捕捉关键特征的能力,影响模型在新受试者上的泛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噪声标签”下多尺度时空特征学习的运动想象分类方法。首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脑电信号多尺度局部时间特征,降低个体间差异性影响;其次,在时空维度上分块划分特征图,作为Transformer模块输入,利用时空特征融合模块,优化全局时空特征;最后,引入对称交叉熵损失,将交叉熵计算方式扩展到所有类别,降低“噪声标签”的影响。在PhysioNet和BCI IV 2a运动想象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平均准确率优于其他方法,其中在PhysioNet数据集上引入对称交叉熵损失,二、三和四分类的平均准确率分别提升0.09%、0.65%和0.66%。此外,在不同比例的“噪声标签”干扰下,无需增加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对称交叉熵损失就能改善模型的分类性能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脑电信号分类 TRANSFORMER 对称交叉熵损失 脑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降噪自编码器在IR-BCI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瑞娟 官金安 谢国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7-171,共5页
针对脑-机接口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监督学习的稀疏降噪自编码器,对刺激诱发的脑电信号进行自主学习,构建原始数据的深层特征表达。该编码器引用稀疏自编码神经网络,通过加入噪声,增强其学习的泛化能力,增加了神经网络的鲁... 针对脑-机接口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监督学习的稀疏降噪自编码器,对刺激诱发的脑电信号进行自主学习,构建原始数据的深层特征表达。该编码器引用稀疏自编码神经网络,通过加入噪声,增强其学习的泛化能力,增加了神经网络的鲁棒性。首先对多导联信号进行重新拼接,输入稀疏降噪自编码器,得到原始数据的稀疏特征表达;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将学习到的特征进行分类;最后,同直接使用最优单通道相对比。实验结果为:稀疏降噪自编码器的分类准确率要优于单通道,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学习到特征,并提高了"模拟阅读"脑-机接口的识别正确率,为脑-机接口系统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阅读 脑-机接口 非监督学习 稀疏降噪自编码器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与Matlab混编的在线BCI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晓明 杨帮华 +1 位作者 陆文宇 何美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9,共4页
基于LabWindows/CVI和Matlab设计一个BCI在线控制系统,对8Hz~30Hz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提取时域均值、中值偏差估计、瞬时能量均值、AR模型参数等特征,应用增量式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实现人脑对虚拟汽车直接控制。系统采用了多线程技术,... 基于LabWindows/CVI和Matlab设计一个BCI在线控制系统,对8Hz~30Hz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提取时域均值、中值偏差估计、瞬时能量均值、AR模型参数等特征,应用增量式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实现人脑对虚拟汽车直接控制。系统采用了多线程技术,保证各项工作的同时进行,在CVI中完成脑电数据采集、Matlab调用和控制指令的发送,在Matlab中进行脑电模式识别,两个程序共同完成对虚拟汽车的运动控制。经过实际测试证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界面友好、可扩展性强、效率和可靠性高等优点,进一步推动了BCI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程 LABWINDOWS/CVI 虚拟仪器 MATLAB ACTIVEX 混合编程 脑电识别 脑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MI-BCI特征调制及分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边琰 赵丽 孙永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4-230,共7页
基于运动想象(MI)的脑-机接口(BCI)近年来被应用于肢体运动功能的可塑性康复。采用视觉辅助刺激可以有效增强MI-BCI系统的分类性能,但视觉障碍患者无法使用。因此本文设计了基于听觉辅助刺激的ASMI-BCI,发现动态声音辅助刺激可以提高大... 基于运动想象(MI)的脑-机接口(BCI)近年来被应用于肢体运动功能的可塑性康复。采用视觉辅助刺激可以有效增强MI-BCI系统的分类性能,但视觉障碍患者无法使用。因此本文设计了基于听觉辅助刺激的ASMI-BCI,发现动态声音辅助刺激可以提高大脑运动相关皮层的兴奋性,增强系统的可分性特征。10名在校大学生(5男5女,平均22.6岁)3类实验范式(C-SW、C-DA、C-DV)的平均结果表明,C-SW范式分类正确率最低、C-DA次之、C-DV范式正确率最高。听觉辅助刺激范式的最优分类正确率可达76.03%,相比传统MI-BCI范式显著性提升了8.83%,且60%的被试使用该范式的分类正确率可高于70%。使用动态听觉辅助刺激范式可以为视觉障碍患者提供一种特征调制和BCI性能增强的新模式、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听觉辅助刺激 特征调制 分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连续中文语言语义解码与重建
8
作者 马磊 崔文浩 +1 位作者 杨汶汶 王朝欣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36,共21页
语言是沟通和认知的基础,大脑多功能区域通过复杂神经网络共同参与语言的感知、理解与生成,深入探索中文语义解码的神经机制对于中文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的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 语言是沟通和认知的基础,大脑多功能区域通过复杂神经网络共同参与语言的感知、理解与生成,深入探索中文语义解码的神经机制对于中文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的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长序列中文连续语义解码方法,称为中文长序列连续语义解码器(Chinese long-sequence continuous semantic decoder,CLCSD),通过信号处理流程和算法优化,实现连续中文语义的高效解码。CLCSD包含神经响应降维、编码模型、语速模型和束搜索解码模型4个部分。神经响应降维通过皮层重建、图像配准和脑区划定等方法,将4维脑响应数据降为2维矩阵。编码模型采用L2正则化回归(岭回归)建立刺激特征与脑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自举法估计噪声协方差以增强泛化。语速模型采用与编码模型类似的思路,将脑响应特征映射到预测的语速。束搜索解码模型利用语言模型的先验概率和编码模型的似然概率,通过束搜索生成最可能的语义序列。CLCSD在公开数据集SMN4Lang上取得了0.674的BERTScore,高于其他长序列中文连续语义解码模型。本研究提出一种高效的长序列中文连续语义解码方法,为中文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中文语义解码 岭回归 语速模型 束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脑-机接口实验教学模式设计
9
作者 龚晓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8-221,共4页
聚焦“软硬协同、交叉创新”培养理念,针对传统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进口设备昂贵、实验设计单一、本科生实践不充分等问题,设计了BCI实验教学模式。在课内实验中集成脑电信号采集、特征解码及... 聚焦“软硬协同、交叉创新”培养理念,针对传统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进口设备昂贵、实验设计单一、本科生实践不充分等问题,设计了BCI实验教学模式。在课内实验中集成脑电信号采集、特征解码及控制反馈模块,形成“硬件层—算法层—应用层”全链条实验教学载体;在课外鼓励学生积极交叉创新实践,使学生经历“问题发现—方案设计—应用实现”过程。该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在生物电子系统设计、智能信息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等领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技术 软硬协调 交叉创新 智能信息处理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的EEG-fNIRS运动想象分类决策层融合方法
10
作者 康冉斓 李玉榕 +1 位作者 史武翔 李吉祥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950,共10页
为解决传统基于脑电信号(Electroenc Ephalo Graphy,EEG)的单模态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存在的空间分辨率低、易受噪声干扰等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基于EEG信号和功能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 为解决传统基于脑电信号(Electroenc Ephalo Graphy,EEG)的单模态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存在的空间分辨率低、易受噪声干扰等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基于EEG信号和功能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信号融合的BCI研究.然而,这两种异构信号之间的融合具有挑战性,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证据理论的端对端信号融合方法,用于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分类.对于EEG信号,本文通过双尺度时间卷积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提取其时空特征信息,并引入混合注意力模块以增强网络对重要特征的感知能力.对于fNIRS信号,本文通过全通道的空间卷积探索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激活差异,并通过并联时间卷积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模块捕获更丰富的时间特征信息.在决策融合阶段,首先将两种信号分别解码得到的决策输出利用Dirichlet分布参数估计,以量化不确定性;然后使用Dempster-Shafer理论(Dempster-Shafer Theory,DST)进行双层推理,从而融合来自两种基本信念分配(Basic Belief Assignment,BBA)方法和不同模态的证据,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本文基于公开数据集TU-Berlin-A进行模型的测试评估,获得了83.26%的平均准确率,相较于最先进研究提升了3.78个百分点,该结果为基于EEG和fNIRS信号的融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脑机接口(bci) 运动想象(MI) 深度学习 DEMPSTER-SHAFER理论 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S)信号 脑电信号(EEG)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创脑-机接口的耳脑电电极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广利 刘熊浩岚 +2 位作者 陈娜羽 许谭妙 刘苹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0,共11页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研究中,头皮表面头发限制了传统头皮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电极采集脑神经信号的能力,耳脑电电极避免与头发的接触,能够采集到与头皮相当的EEG信号,为EEG信号采集带来了新突破口。本...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研究中,头皮表面头发限制了传统头皮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电极采集脑神经信号的能力,耳脑电电极避免与头发的接触,能够采集到与头皮相当的EEG信号,为EEG信号采集带来了新突破口。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耳EEG电极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各类耳内电极和耳周电极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性能,分析了耳EEG电极与传统头皮EEG电极相比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的方法,并对耳EEG电极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EEG信号 耳脑电电极 耳内电极 耳周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BCI)系统的实时数据传输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胥彪 石锐 何庆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7-109,共3页
脑机接口(BCI)系统包含两大模块:脑电信号采集与处理。其中采集和处理程序间实时数据传输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系统采用LabVIEW语言开发信号采集程序,考虑程序运行速度,信号处理程序用Visual C^(++)设计。本文对各种Windows下... 脑机接口(BCI)系统包含两大模块:脑电信号采集与处理。其中采集和处理程序间实时数据传输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系统采用LabVIEW语言开发信号采集程序,考虑程序运行速度,信号处理程序用Visual C^(++)设计。本文对各种Windows下进程间通信(IPC)机制研究之后,提出用动态链接库(DLL)来实现基于文件映射的共享内存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采集数据的大批量、高频率和多通道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bci) 脑电 共享内存 文件映射 实时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SEP提升下肢MI-BCI系统性能及其多维脑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力新 常美榕 +2 位作者 王仲朋 陈龙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9-437,共9页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MI-BCI)可解码用户运动意图,为无法自主运动患者提供一种额外交互控制通道,辅助或改善其生活方式。针对现有下肢MI-BCI分类性能较低等关键问题,引入了体感电刺激(ES)用于下肢MI-BCI构建混合范式(MI+ES),并与传统单一...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MI-BCI)可解码用户运动意图,为无法自主运动患者提供一种额外交互控制通道,辅助或改善其生活方式。针对现有下肢MI-BCI分类性能较低等关键问题,引入了体感电刺激(ES)用于下肢MI-BCI构建混合范式(MI+ES),并与传统单一范式(MI)对比。共20名年轻健康右利手受试参与实验,5名参与最优诱发频率验证试验,15名参与正式实验。随后采集了参与正式实验的15名受试不同条件下脑电(EEG)数据,应用傅里叶变换(FFT)和事件相关谱扰动(ERSP)算法提取EEG频域响应、时频特征等,并计算alpha(8~14 Hz)、低beta(15~24 Hz)和高beta(25~35 Hz)等多频段能量变化。此外,分别探索了MI/(MI+ES)条件、共空间模式(CSP)/基于多频率成分的共空间模式(FBCSP)特征提取方法对下肢MI-BCI系统分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体感电刺激策略可诱发明显的SSSEP特征,MI+ES条件分类准确率较单一MI条件有显著性提升(P<0.001),且应用FBCSP方法的系统分类准确率显著优于经典CSP方法(P<0.01):CSP特征提取方法下MI+ES条件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70.2%,其中受试S15的分类准确率达84.2%;FBCSP方法下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71.7%,受试S15的分类结果达到90%。初步证实了受试在体感电刺激条件下可诱发出明显的SSSEP特征,而且其融合MI可有效提升下肢MI-BCI分类性能,可支撑下肢MI-BCI系统的实用化进程,也为外周神经相关体感刺激调控方法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运动想象 脑-机接口(bci) 稳态体感诱发电位(SSSEP) 事件相关谱扰动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VEP-BCI抗自由眨眼稳定性的ANFIS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竹风 张小栋 +2 位作者 张黎明 李瀚哲 李睿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732,901,共7页
针对伪迹干扰下脑机接口稳定性问题,以自由眨眼动作下稳态视觉诱发脑机接口的稳定性为切入点,进行了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去眼电伪迹(electroculography,简称EOG)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uro-fuzzy infe... 针对伪迹干扰下脑机接口稳定性问题,以自由眨眼动作下稳态视觉诱发脑机接口的稳定性为切入点,进行了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去眼电伪迹(electroculography,简称EOG)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y system,简称ANFIS)的无眼电电极下脑电信号眼电伪迹的自适应消除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对自由眨眼动作下稳态视觉诱发脑机接口稳定性的提高。该伪迹消除方法通过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逼近眼电信号源至眼电伪迹的非线性变换函数,达到消除脑电信号中眼电伪迹的目的。算法通过前额叶区脑电信号获得替代性眼电信号源,经延时处理后,输入自适应噪声消除器中以消除各通道脑电信号中的眼电伪迹。通过自由眨眼动作下稳态视觉刺激实验,对该伪迹消除方法中各参数及函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并将该方法与经典滤波和传统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ICA)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在消除眼电伪迹的情况下保留了稳态视觉刺激的有效信息,识别正确率较经典滤波相比最高提高了6.25%,较传统ICA相比最高提高10%,保证了稳态视觉诱发脑机接口在自由眨眼动作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脑电信号 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 眼电伪迹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贝叶斯动态停止策略对SSVEP-BCIs的性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江京 许敏鹏 +2 位作者 印二威 王春慧 明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2,共8页
由于大脑的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提取自脑电图中的特征,其质量并不总是足够高以保证脑-机接口(BCI)的可靠输出。提出了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动态停止(DS)策略,并将其整合到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BCI系统中,以进一步优化和... 由于大脑的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提取自脑电图中的特征,其质量并不总是足够高以保证脑-机接口(BCI)的可靠输出。提出了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动态停止(DS)策略,并将其整合到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BCI系统中,以进一步优化和提升SSVEP-BCIs的性能。10人次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静态停止(FS)策略,DS策略能有效提升信息传输率(ITR),尤其是使用扩展的典型相关分析的DS策略相比FS策略提升了7.85%。另外,使用总体任务相关成分分析的DS策略得到的平均和最高ITR分别是352.3和435.7 bits/min。因此,证明了通过整合DS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SSVEP-BCIs的性能,并有希望推广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脑电图 动态停止策略 典型相关分析 任务相关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D特征的FBCCA脑电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学军 杨京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1417,共7页
当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s,BCIs)使用的都是单一识别算法,针对不同时间长度的识别准确率较低。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组的典型相关分析(filter bank c... 当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s,BCIs)使用的都是单一识别算法,针对不同时间长度的识别准确率较低。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组的典型相关分析(filter bank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FBCCA)与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分析相结合的SSVEP识别算法,可以提高SSVEP识别的普适性与准确率。该方法使用FBCCA寻找高相似度的参考频率信号,再通过多组PSD分析来锁定最终的响应频率,完成频率识别。该方法无需经过训练就能得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刺激时长为1 s时,该方法能达到86.61%的准确率,比PSD分析方法提升了5.44%,比典型相关性分析方法(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提升了10.38%的准确率,比FBCCA提升了8.86%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bci)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 滤波器组的典型相关分析(FBCCA) 功率谱密度(PSD) 频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的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脑-机接口系统研究进展综述
17
作者 魏玮 邱爽 +3 位作者 李叙锦 毛嘉宇 王妍紫 何晖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3-455,共13页
脑-机接口(BCI)系统建立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交流通路,结合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SVP)范式能够实现利用人类视觉系统进行高流通量图像目标检索。近些年来,RSVP-BCI系统在范式编码、脑电(EEG)解码和系统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 脑-机接口(BCI)系统建立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交流通路,结合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SVP)范式能够实现利用人类视觉系统进行高流通量图像目标检索。近些年来,RSVP-BCI系统在范式编码、脑电(EEG)解码和系统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范式编码的研究揭示不同范式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促进提升系统性能;脑电解码的研究在提升算法分类性能的同时推动少训练、零训练样本、多模态等场景下的应用;对RSVP-BCI系统应用的研究实现推动系统走向实际应用并拓宽了应用领域。同时,系统仍面临着迈向实际时可应用领域范围窄、脑电跨域解码难题以及计算机视觉飞速进步带来的挑战。该文对RSVP-BCI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快速序列视觉呈现 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不构成对具身认知的挑战
18
作者 何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将主体大脑中的神经信号转化为控制外部设备的指令,从而实现了从思想到行动的直接转化。不少研究者认为,脑机接口表明了认知过程能够以非具身方式实现,因而身体的感知运动过程对于认知来说并非不可或缺。从预测加工的...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将主体大脑中的神经信号转化为控制外部设备的指令,从而实现了从思想到行动的直接转化。不少研究者认为,脑机接口表明了认知过程能够以非具身方式实现,因而身体的感知运动过程对于认知来说并非不可或缺。从预测加工的视角看,脑机接口的实现仍然高度依赖主体先验的身体性知识以及“虚拟”的身体行动模式,身体的经验结构对于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这样的探究不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脑机接口的原理、技术实现、应用前景等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拓展人们对具身认知相关哲学立场的理解,并在新的视域中重新思考大脑、身体和世界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具身性 非具身 预测加工 具身认知 闭锁综合征 感知运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中脑电图-近红外光谱联合分析进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力新 周鸿展 +3 位作者 王东 孟佳圆 许敏鹏 明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0-797,共8页
脑机接口(BCI)能将受试者意图相关的大脑活动转化为外部设备控制指令,在神经疾病治疗、运动康复等方面具有较高应用潜力。BCI的实现需从人脑获取有意义的信号,而脑电图(EEG)可以反映神经电活动,主要用于对反映实时性要求较高的BCI系统;... 脑机接口(BCI)能将受试者意图相关的大脑活动转化为外部设备控制指令,在神经疾病治疗、运动康复等方面具有较高应用潜力。BCI的实现需从人脑获取有意义的信号,而脑电图(EEG)可以反映神经电活动,主要用于对反映实时性要求较高的BCI系统;近红外光谱(NIRS)主要反映血流动力学水平,一般用于神经生理状态等需要精确定位脑活跃区域的研究。EEG和NIRS因其非侵入、方便穿戴、成本较低等优点,成为BCI的重要信号获取方法。相比于单模态BCI系统,基于EEG-NIRS联合分析的混合BCI系统由于具有更丰富的信号特征,在生理状态检测、运动想象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该文从EEG-NIRS联合分析在脑机接口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出发,在数据和特征融合程度、层面上归纳最近的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并对EEG-NIRS信号处理手段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脑机接口 脑电图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系统中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编解码算法综述
20
作者 于钦雯 周王成 +1 位作者 戴亚康 刘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0-65,共16页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信息传输通路,使用户能够对外部设备进行直接控制。近年来,基于运动想象范式的脑-机接口编解码算法研究在医疗健康、教育娱乐及日常生活设备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些算法通常需要嵌入到硬...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信息传输通路,使用户能够对外部设备进行直接控制。近年来,基于运动想象范式的脑-机接口编解码算法研究在医疗健康、教育娱乐及日常生活设备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些算法通常需要嵌入到硬件设备中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介绍了近年来嵌入式系统中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编解码算法研究现状,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两个角度指出其对应的优缺点。重点介绍四类常用嵌入式平台的代表性设备及其优缺点,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给出相应的硬件选型建议。归纳了更适用于嵌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的评价指标并最终总结了领域内现存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脑电信号编解码算法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