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per bound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of shallow unsymmetrical loading tunnels 被引量:7
1
作者 雷明锋 彭立敏 +2 位作者 施成华 谢友均 谭立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339-2347,共9页
By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model tests with relevant flow rules, the failure mode of shallow unsymmetrical loading tunnels and the corresponding velocity field we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 By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model tests with relevant flow rules, the failure mode of shallow unsymmetrical loading tunnels and the corresponding velocity field we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virtual power, the upper bound solution for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of shallow unsymmetrical loading tunnel was derived and verified by an exampl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derived upper bound method for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of shallow unsymmetrical loading tunnels are relatively close to those of the existing "code method" and test results, which mean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easible. The current code method underestimates the unsymmetrical loading feature of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of shallow unsymmetrical loading tunnels, so it is unsafe; when the burial depth is less or greater than two times of the tunnel span and the unsymmetrical loading angle is less than 45°, the upper bound method or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e upper bound method and code method respectively, is comparatively reasonable. When the burial depth is greater than two times of the tunnel span and the unsymmetrical loading angle is greater than 45°, the code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shallow buried tunnel unsymmetrical loading ultimate analysis method upper bound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failure mechanism for deep cavity and upper bound solution of supporting pressure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道兵 刘智振 张佳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2082-2091,共10页
The investigation of supporting press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sig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Based on the kinematical approach of limit analysis,an improved failure mechanism is proposed,and the supportin... The investigation of supporting press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sig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Based on the kinematical approach of limit analysis,an improved failure mechanism is proposed,and the supporting pressure is investigated for deep buried cavity.Three failure mechanisms are first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failure mechanisms of geotechnical structures of limit analysis.A comparison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mal failure mechanisms and the upper bound solutions provided among these three mechanisms are then conducted in an attempt to obtain the improved failure mechanism.The results provided by the improved failure mechanism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by the existing method,the numerical solution and field monitoring,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failure mechanism is effective for the upper bound analysis of supporting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cavity failure mechanism limit analysis upper bound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限解的膨胀土边坡首次滑动区域分析
3
作者 贺伟明 石胜伟 +1 位作者 蔡强 梁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受膨胀土胀缩性、裂隙性及超固结性的影响,膨胀土滑坡灾害易发、频发,而传统的计算分析方法难以反映出膨胀土边坡“渐进性”失稳破坏的特点,并有效估算其首次滑动的区域。为揭示膨胀土边坡的成灾特性,量化膨胀土边坡的阶段性成灾规模,... 受膨胀土胀缩性、裂隙性及超固结性的影响,膨胀土滑坡灾害易发、频发,而传统的计算分析方法难以反映出膨胀土边坡“渐进性”失稳破坏的特点,并有效估算其首次滑动的区域。为揭示膨胀土边坡的成灾特性,量化膨胀土边坡的阶段性成灾规模,基于膨胀土吸水膨胀变形而引起部分土条底切向力方向可能改变的特性,根据Morgenstern-Price静力平衡分析法,严格地导出了膨胀土边坡滑动趋势临界点的位置,分析了边坡首次滑动区域的上限解与下限解,并以某工程为例进行了计算说明,同时分析了抗剪强度对上下限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膨胀作用影响,按经典分析方法判定为稳定的边坡仍有可能发生局部失稳渐进破坏,其首次滑动区域的上限解受有效抗剪强度的影响较小,而残余抗剪强度对下限解的影响尤为显著;上限解及其变化速率随有效黏聚力与有效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下限解及其变化速率则随残余内摩擦角与残余黏聚力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可基于上下限解的大小关系,判定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膨胀土滑坡的成灾规模评价及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边坡 首次滑动区域 边坡稳定性 上下限解 Morgenstern-Price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运动效应下水声信号传播速度未知的TOA/TOA-AOA水下无源定位方法
4
作者 孙霆 王威 +3 位作者 高婧洁 陈鹏 董阳阳 董春曦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9-419,共11页
现有无源定位模型均假定运动传感器的位置在电磁波信号传播过程中不变或近似不变,该模型对于自由空间中电磁波信号定位场景较为合理.然而在声波、地震波等慢信号定位场景中,传感器与目标相对运动导致的定位移动距离与信号传播距离的比... 现有无源定位模型均假定运动传感器的位置在电磁波信号传播过程中不变或近似不变,该模型对于自由空间中电磁波信号定位场景较为合理.然而在声波、地震波等慢信号定位场景中,传感器与目标相对运动导致的定位移动距离与信号传播距离的比值不容忽略,继续采用现有无源定位模型可能会带来较大性能损失.针对该问题,本文以水声定位为例,开展存在传感器运动效应(Sensor Motion Effect,SME)和未知水声信号传播速度的无源定位方法研究.首先建立存在SME的水下无源定位观测模型,分析现有定位模型未考虑SME的性能损失原因,并导出新模型下的克拉美-罗下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随后提出联合估计合作目标位置与水声信号传播速度的闭式解;最后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传感器运动效应 未知水声信号传播速度 克拉美-罗下界 闭式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限模型的临界滑动面理论与数值解法
5
作者 郑颖人 张金良 +4 位作者 尹德文 邵颖 苏凯 吴昊 张智沛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8-442,共5页
临界滑动面对岩土工程的加固处理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临界滑动面的研究多采用上限法,基于下限定理或下限模型的临界滑动面理论与数值解法目前尚未见到。在下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下限模型的临界滑动面理论,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解法... 临界滑动面对岩土工程的加固处理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临界滑动面的研究多采用上限法,基于下限定理或下限模型的临界滑动面理论与数值解法目前尚未见到。在下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下限模型的临界滑动面理论,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解法;并以黏性土体直立边坡的临界高度问题为例,验证了临界滑动面理论与数值解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限模型 临界滑动面 数值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线性薛定谔方程组在有界区域上的正规化解
6
作者 张倩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共30页
该文关注以下非线性耦合方程组{−Δu_(1)+ω_(1)u_(1)−1/2Δ(u_(1)^(2))u_(1)=μ_(1)|u_(1)|^(p−1)u_(1)+β|u_(2)|p+1/2|u_(1)|p−3/2u_(1),−Δu_(2)+ω_(2)u_(2)−1/2Δ(u_(2)^(2))u_(2)=μ_(2)|u_(2)|^(p−1)u_(2)+β|u_(1)|p+1/2|u_(2)... 该文关注以下非线性耦合方程组{−Δu_(1)+ω_(1)u_(1)−1/2Δ(u_(1)^(2))u_(1)=μ_(1)|u_(1)|^(p−1)u_(1)+β|u_(2)|p+1/2|u_(1)|p−3/2u_(1),−Δu_(2)+ω_(2)u_(2)−1/2Δ(u_(2)^(2))u_(2)=μ_(2)|u_(2)|^(p−1)u_(2)+β|u_(1)|p+1/2|u_(2)|p−3/2u_(2),∫_(Ω)|u_(i)|^(2) dx=ρ_(i),i=1,2,(u_(1),u_(2))∈H_(0)^(1)(Ω;R^(2))以及线性耦合方程组{−Δu_(1)+ω_(1)u_(1)−1/2Δ(u_(1)^(2))u_(1)=μ_(1)|u_(1)|^(p−1)u_(1)+βu_(2),−Δu_(2)+ω_(2)u_(2)−1/2Δ(u_(2)^(2))u_(2)=μ_(2)|u_(2)|^(p−1)u_(2)+βu_(1),∫_(Ω)|u_(i)|^(2) dx=ρ_(i),i=1,2,(u_(1),u_(2))∈H_(0)^(1)(Ω;R^(2))其中Ω⊂R^(N)(N≥1)是一个有界光滑区域,ω_(i),β∈R,μ_(i),ρ_(i)>0,i=1,2.而且,若p>1,N=1,2且若1<p≤3N+2/N-2,N≥3.应用变量替换,一方面,证明了非线性耦合方程组正规化解的存在性和轨道稳定性,以及当β→−∞时正规化解的极限行为.另一方面,应用极小化约束方法来获得线性耦合方程组的正规化解的存在性.与之前的一些结果相比,将现有结果扩展到了拟线性薛定谔方程组,并获得了线性耦合情形下的正规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与非线性耦合 有界区域 变量替换 正规化解 极限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推力线位置的边坡线性规划模型与极限平衡上下限解
7
作者 江沂键 李焕焕 +1 位作者 朱大勇 凌道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5-1754,共10页
针对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线性规划模型,将安全系数求解转化为确定水平地震力影响系数的线性规划问题。除正应力凸性特征、摩尔−库仑准则等约束外,该模型还将推力线位置约束纳入线性规划模型中,进一步缩减了边坡极限平... 针对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线性规划模型,将安全系数求解转化为确定水平地震力影响系数的线性规划问题。除正应力凸性特征、摩尔−库仑准则等约束外,该模型还将推力线位置约束纳入线性规划模型中,进一步缩减了边坡极限平衡求解的上下限范围,提高了计算准确性。该研究通过设定合理的条间力分布假设,对推力作用点的范围进行有效地约束,实现了推力线位置的快速求解,指导了边坡加固措施。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所得安全系数上下限解范围较小,虽然安全系数与改进的Morgenstern-Price法的结果接近,但推力线位置更加合理。该方法可以避免局部破坏,排除应力突变,保证推力线位置在合理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推力线位置 严格极限平衡 安全系数 上下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变指数源项的Petrovsky方程解的爆破性质
8
作者 陈静 王建 廖梦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8-124,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变指数源项的Petrovsky方程解的爆破性质。在初始能量有界的情况下,作者运用能量泛函、构造辅助函数等方法,证明了解在有限时刻发生爆破,并得到了爆破时间的上下界估计。
关键词 解的爆破 变指数源项 爆破时间 上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一类线性多乘积规划问题的自适应分支定界算法
9
作者 梁雨欣 申培萍 尹建菲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3,共7页
本文针对一类线性多乘积规划问题(LMP)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分支规则的分支定界算法.首先将问题(LMP)转化为等价问题,然后利用分段线性近似逼近其非凸约束的凹部分,通过所提出的自适应分支规则分割盒子并迭代细化分段线性近似,将问题(LMP... 本文针对一类线性多乘积规划问题(LMP)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分支规则的分支定界算法.首先将问题(LMP)转化为等价问题,然后利用分段线性近似逼近其非凸约束的凹部分,通过所提出的自适应分支规则分割盒子并迭代细化分段线性近似,将问题(LMP)的求解过程转化为求解一系列二阶锥松弛问题(SOCR).此外,证明算法的收敛性和复杂度.最后,数值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多乘积规划 全局最优解 自适应分支定界 二阶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边值问题有限差分格式数值正解的存在性
10
作者 漆调艳 路艳琼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5-674,共10页
利用临界点理论证明三点边值问题{-u″(x)=f(x,u(x)),x∈[a,b],u(a)=au(η),u(b)=0的有限差分格式{-Δ^(2)u(k-1)=f_(k)(u(k)),k∈[1,n]z,u(0)=au(η),u(u+1)=0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并得到了上述连续问题数值相关解的存在性结果,其中:n≥3... 利用临界点理论证明三点边值问题{-u″(x)=f(x,u(x)),x∈[a,b],u(a)=au(η),u(b)=0的有限差分格式{-Δ^(2)u(k-1)=f_(k)(u(k)),k∈[1,n]z,u(0)=au(η),u(u+1)=0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并得到了上述连续问题数值相关解的存在性结果,其中:n≥3为正整数;α,η是常数,且[1-η/n+1]≠1;对任意的k∈[1,n]_(z),f_(k):R→R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点理论 先验界 GREEN函数 收敛 数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生成和分支定界算法的两阶段二次装箱问题
11
作者 杨玉冰 杨松坡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1-354,共14页
为将切割和装箱问题作为一条完整的生产物流链进行研究,设计考虑将两者契合在一起,构建了两阶段二次装箱模型,第一阶段为二维切割问题,第二阶段为二维装箱问题。为求解上述问题,提出了两阶段基于列生成和分支定界算法的求解方式。利用... 为将切割和装箱问题作为一条完整的生产物流链进行研究,设计考虑将两者契合在一起,构建了两阶段二次装箱模型,第一阶段为二维切割问题,第二阶段为二维装箱问题。为求解上述问题,提出了两阶段基于列生成和分支定界算法的求解方式。利用列生成算法对问题的线性松弛主问题进行求解后,使用分支定界进行后续问题的求解,最终原整数规划问题通过该方法得到了最优解。通过二次装箱策略将装箱问题分解为一次装箱和二次装箱,进而简化其求解复杂度。一次装箱类似于快递包装,在箱子上进行标记,记录箱子内装载货物的规格和数量位置,二次装箱类似于包裹的转载运输。二次装箱策略可以对货物进行分类包装,能够跟踪货物的后续搬运过程,进而减少物流企业在各需求地的搬运成本,帮助物流企业在后续配送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实例的测试,结果表明列生成和分支定界算法适用于所提出模型的求解,研究成果为二维切割和装箱组合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工程 二维装箱问题 二次装箱策略 列生成算法 分支定界 两阶段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底部塑性区的深埋隧洞围岩压力上限解 被引量:2
12
作者 傅鹤林 易海东 +1 位作者 胡凯巽 李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25-2634,共10页
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软弱围岩的深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考虑隧道底部塑性变形区的影响,构建纺锤形的破坏模型。基于该破坏模型构建围岩速度场,引入侧压系数λ_(1)和底压系数λ_(2),推导围岩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根据... 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软弱围岩的深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考虑隧道底部塑性变形区的影响,构建纺锤形的破坏模型。基于该破坏模型构建围岩速度场,引入侧压系数λ_(1)和底压系数λ_(2),推导围岩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根据计算公式进行编程优化计算,分析不同非线性系数m下,侧压系数λ_(1)、底压系数λ_(2)对围岩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内摩擦角减小,“纺锤”上下两端塑性区不断向外延伸;非线性系数m对围岩压力有显著影响,当非线性系数一致时,提高侧压系数λ_(1)可以降低拱顶和隧道底部压力,提高底压系数λ_(2)可以降低拱顶和边墙压力;在岩土体非线性特征明显的地区,计算深埋隧洞围岩压力时应考虑底部塑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极限分析 围岩压力 上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渗流作用下隧道掌子面支护力上限解
13
作者 丁海萍 唐钱龙 +1 位作者 邹洋 杨玉山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111,共7页
为有效估计渗流作用下隧道掌子面的临界支护力,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和复合切线方法提出饱和渗流岩质地层中隧道掌子面稳定性评估的多锥失稳机制。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的框架内,推导失稳块体和渗流力的外力功率以及岩体阻滑的内能耗散... 为有效估计渗流作用下隧道掌子面的临界支护力,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和复合切线方法提出饱和渗流岩质地层中隧道掌子面稳定性评估的多锥失稳机制。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的框架内,推导失稳块体和渗流力的外力功率以及岩体阻滑的内能耗散率,通过功能平衡方程求解得到临界支护力的上限解析解。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切线法相较于传统广义切线法具备更高的计算精度;地下水对掌子面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是隧道安全施工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详细评估不同参数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稳定性响应图表。研究结果可为富水区岩质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掌子面 渗流 临界支护力 上限解 掌子面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块体上限法的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力分析
14
作者 徐东升 刘洋 侯传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928,共8页
为研究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能力,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构建了适用于层状砂土的多块体破坏机构,推导了外力功率与内能耗散率的计算公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算法,建立了层状珊瑚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上限分析方法.通过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对... 为研究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能力,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构建了适用于层状砂土的多块体破坏机构,推导了外力功率与内能耗散率的计算公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算法,建立了层状珊瑚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上限分析方法.通过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有效性,所构建的破坏机构突破了现有分层地基破坏机构下层必须为黏土的局限.结果表明,当破坏机构穿过不同层状地层时,基于层状地基模型与均质地基模型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和临界破坏机构有显著不同,因此有必要考虑不同分层性质.相比于地基载荷试验,所提出的上限分析方法通过调整不同地层土体参数,能够快速得到地基承载力上限值,为珊瑚砂地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承载力 极限分析 多块体上限解 层状珊瑚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求解线性比式和问题的迭代算法
15
作者 申培萍 李厚 杨炳慧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26,共6页
本文针对一类线性比式和问题(SLR)提出一种迭代算法.首先将问题(SLR)转化为等价问题,然后通过提出的松弛技术将等价问题松弛为线性规划问题,并利用区域缩减技术加速算法的迭代.最后给出算法的收敛性以及复杂度,数值实验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线性比式和问题 全局最优解 分支定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规划法求解边坡安全系数最小上限解 被引量:14
16
作者 范鹏贤 朱大勇 +1 位作者 郭志昆 陈万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7-470,共4页
基于Sarma法的基本假设,将滑体划分为若干斜条块,由条块力的平衡条件得到条块间推力递推方程。根据推力最大原理,将寻求安全系数最小问题转化为寻求剩余推力最大问题。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将斜条块划分问题转化为多阶段决策问题。给出了... 基于Sarma法的基本假设,将滑体划分为若干斜条块,由条块力的平衡条件得到条块间推力递推方程。根据推力最大原理,将寻求安全系数最小问题转化为寻求剩余推力最大问题。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将斜条块划分问题转化为多阶段决策问题。给出了基于条间推力递推方程的最优决策方法和步骤,对边坡斜条块划分组合进行了优化,找到剩余推力最大的划分组合。由于Sarma法本身是上限解,因此优化得到安全系数本质上是最小上限解。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搜索的最优斜条块划分组合,可以充分接近塑性力学解,安全系数一般大于并接近基于垂直条块的严格极限平衡条分法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安全系数 上限解 动态规划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上限法解析解 被引量:32
17
作者 邱业建 彭立敏 雷明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113,共8页
结合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和相关联流动法则,构建了浅埋偏压隧道破坏模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速度场,根据虚功率原理推导得到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极限上限解,并进行实例验证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推导得到的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极限上... 结合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和相关联流动法则,构建了浅埋偏压隧道破坏模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速度场,根据虚功率原理推导得到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极限上限解,并进行实例验证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推导得到的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极限上限法计算结果与既有"规范法"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较为接近,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从深、浅埋侧荷载差值而言,当前的"规范法"低估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偏压特性,是欠安全的;当埋深h1<2D,或h1≥2D且偏压角度α<45°时,采用上限法、或上限法与"规范法"两者的平均值更为合理;当埋深h1≥2D且偏压角度α≥45°时,采用"规范法"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浅埋 偏压 极限分析 上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连续变量的二阶中立型差分方程 被引量:22
18
作者 黄梅 申建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共3页
研究一类具有连续变量的二阶中立型时滞差分方程Δ2τ[x(t)-cx(t-τ)]=p(t)x(t-σ),t≥t0>0的解的振动性,给出了其有界解振动的几个充分条件.
关键词 中立型差分方程 有界解 振动 非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体平动运动单元的上限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峰 赵炼恒 +1 位作者 张箭 阳军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82-1786,1808,共6页
刚性块体极限分析上限法常应用于岩土工程稳定性研究,然而应用时需假定刚性块体破坏模式并递推繁琐的几何关系。为此,提出一种适应性更广的基于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法,并解决了其优化模型初始值的确定问题。通... 刚性块体极限分析上限法常应用于岩土工程稳定性研究,然而应用时需假定刚性块体破坏模式并递推繁琐的几何关系。为此,提出一种适应性更广的基于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法,并解决了其优化模型初始值的确定问题。通过引入有限单元思想,将计算区域离散成刚体单元,同时以单元速度和节点坐标作为决策变量,由上限定理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获得上限解。利用编制的上限有限元程序进行边坡和浅埋隧道稳定性算例验证,表明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法能调整速度间断线至较优方位,所得破坏模式特征鲜明,上限解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边坡、隧道等稳定性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 上限法 刚体运动单元 有限元法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层间错动的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根龙 伍法权 蔡晓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58,64,共5页
渝怀线DK385+470~DK385+700段为典型的顺层岩质边坡,当采用滑面为直线型的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计算时,由于无法考虑滑体内的层间错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直接导致稳定系数计算结果偏大。根据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结合工程实例,提出... 渝怀线DK385+470~DK385+700段为典型的顺层岩质边坡,当采用滑面为直线型的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计算时,由于无法考虑滑体内的层间错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直接导致稳定系数计算结果偏大。根据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考虑层间错动的顺层岩质边坡极限分析上限法,并推导了这种方法的稳定系数计算公式。该方法可以将层间错动产生的内能耗散计入到虚功率方程中,因而可以考虑层间错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渝怀线典型顺层岩质边坡为例,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极限分析上限法分别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两种方法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系数 极限分析 上限解 层间错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