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酸添加工艺对葡萄酒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贾鑫 张珍珍 +4 位作者 陈健 李记明 庞红勋 周元 乔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4,共6页
干红葡萄酒随着陈酿时间延长,酒体颜色黄化严重,影响葡萄酒的色泽稳定性。为此,该研究通过在葡萄醪中添加酒石酸、苹果酸和乳酸等不同比例、浓度有机酸进行发酵,采用Foss全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酒精发酵结束和陈酿6个月的葡萄... 干红葡萄酒随着陈酿时间延长,酒体颜色黄化严重,影响葡萄酒的色泽稳定性。为此,该研究通过在葡萄醪中添加酒石酸、苹果酸和乳酸等不同比例、浓度有机酸进行发酵,采用Foss全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酒精发酵结束和陈酿6个月的葡萄酒基础理化指标(酒精度、还原糖、总酸、挥发酸、pH),颜色参数(L^(*)、a^(*)、b^(*)、C_(ab)^(*)、H_(ab))以及6种有机酸含量(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葡萄醪中添加复合酸的葡萄酒酒体颜色更加鲜亮,其中酒石酸添加量为2 g/L、苹果酸添加量为1 g/L、乳酸添加量为1 g/L的葡萄酒酒体红/绿色度值a^(*)较高,蓝/黄色度值b^(*)显著降低。此外,复合酸对色泽的影响是由多个成分协同产生的结果,该工艺将为改善新疆产区干红葡萄酒的颜色稳定性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有机酸 色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北红葡萄果实品质及有机酸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佳悦 李光宗 +2 位作者 李娟 单守明 李翔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6-275,共10页
【目的】探究水分胁迫对北红葡萄果实品质及有机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以9年生北红葡萄为试材,在花后18 d,开始进行无胁迫(对照CK)、水涝胁迫(T1)和干旱胁迫(T2)处理,测定葡萄百粒质量及总酚、单宁和有机酸含量等生理指... 【目的】探究水分胁迫对北红葡萄果实品质及有机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以9年生北红葡萄为试材,在花后18 d,开始进行无胁迫(对照CK)、水涝胁迫(T1)和干旱胁迫(T2)处理,测定葡萄百粒质量及总酚、单宁和有机酸含量等生理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与有机酸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相比,在花后85~105 d时,T2处理可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和有机酸含量。和T2处理相比,T1处理可提高IDH、PEPC和MDH基因的表达量,T1处理的PEPC基因表达量在各生长阶段均有所上升,在花后25~45 d时,T2处理抑制了IDH和CS基因的表达。【结论】适度的水分胁迫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和有机酸含量,研究结果为贺兰山东麓北红葡萄栽培管理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水分胁迫 葡萄品质 有机酸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国产主栽猕猴桃品种果酒风味物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子贤 杨金雨 +4 位作者 汪梦诗 魏梦媛 马婷婷 房玉林 孙翔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188,共11页
对12种不同国产猕猴桃品种酿造的果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猕猴桃果酒中有机酸质量浓度为1291.04~1848.62 mg/L,单体酚总含量为20.57~332.66μg/g。12款酒共检测出102种香气成分,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1的挥发性物质38... 对12种不同国产猕猴桃品种酿造的果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猕猴桃果酒中有机酸质量浓度为1291.04~1848.62 mg/L,单体酚总含量为20.57~332.66μg/g。12款酒共检测出102种香气成分,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1的挥发性物质38种,酯类物质含量要远大于其他挥发性化合物。12种猕猴桃果酒共有的挥发性物质有10种,其中OAV>1的只有丁酸乙酯和正己酸乙酯,赋予酒体苹果、菠萝、香蕉、青草的气味以及白兰地的醇香。根据挥发性化合物总量而言,金艳果酒表现较为优异(47313.91μg/L),其次是翠香(42807.25μg/L)和贵长(42823.38μg/L)。就香气物质的种类丰富度来看,金桃果酒含有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70种),其次是米良1号(63种)、徐香(61种)。感官品评总得分结果显示,红实2号的总分最高,整体更受欢迎,其次是东红和贵长。12款猕猴桃果酒均有其独特风味特征。本实验以期为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生产实践与消费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果酒 单体酚 有机酸 风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酿酒酵母对地参发酵酒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洁 刘玥 +5 位作者 王丹 王逾涵 任雪杨 杜慧慧 马强 周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8-1148,共11页
为探究不同酵母对地参发酵酒风味的影响,选用自筛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DY9菌株和商业化的安琪SY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采用气相-质谱法测定地参发酵酒中有机酸、氨基酸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2种... 为探究不同酵母对地参发酵酒风味的影响,选用自筛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DY9菌株和商业化的安琪SY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采用气相-质谱法测定地参发酵酒中有机酸、氨基酸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2种不同地参发酵酒均检测出6种有机酸,DY9地参发酵酒有机酸总含量比SY地参发酵酒高1.126 g/L;地参发酵酒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脯氨酸和苏氨酸为主要氨基酸,主要呈味是甘味;2种地参发酵酒共鉴定出44种香气物质,其中DY9发酵酒香气物质种类最丰富为37种,二者共有香气成分25种。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酵母发酵的地参酒,并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大于1筛选出9种差异挥发性物质。整体而言,DY9酵母酿造的地参发酵酒风味更加丰富,本研究为后期地参发酵酒的风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香气成分 有机酸 酿酒酵母 地参发酵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二号’刺葡萄有机酸在浆果中的分布及酿造中的演变
5
作者 王家琪 王潇敏 +2 位作者 聂子轩 余欢欢 靳国杰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3,共8页
为了探究‘高山二号’刺葡萄('Gaoshan Ⅱ' Vitis davidii)酒酿造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排斥法(HPLIEC)检测‘高山二号’刺葡萄浆果中有机酸的组成与分布,监测有机酸在葡萄酒酿造中的演变,并考察不同... 为了探究‘高山二号’刺葡萄('Gaoshan Ⅱ' Vitis davidii)酒酿造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排斥法(HPLIEC)检测‘高山二号’刺葡萄浆果中有机酸的组成与分布,监测有机酸在葡萄酒酿造中的演变,并考察不同发酵条件对各有机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果中的有机酸主要分布在肉囊和皮囊中,主要为苹果酸、酒石酸、草酸和乳酸,其中苹果酸和酒石酸分别占55.24%和33.29%。在28 ℃ 、低通气量(用4层纱布覆盖500 mL玻璃罐口)、ACTIFLORE F33纯发酵的条件下苹果酸浓度下降了78.48%,在此发酵条件下的最终葡萄酒中,酒石酸的浓度较高,乳酸的浓度较低。较低的发酵温度有利于酒石酸浓度的降低,促进乳酸的生成。高通气量使得葡萄酒中醋酸的合成增强,混菌发酵则降低了醋酸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葡萄 有机酸 葡萄酒 发酵温度 混菌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香型白酒制备杨梅浸泡酒品质分析
6
作者 宋亚 金家若 +7 位作者 刘雨婷 马跃 王典 冯鑫鑫 张旭 李东 郑华艳 喻仕瑞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2,共8页
该研究使用6种香型(酱香、特香、豉香、老白干香、清香、浓香)白酒浸泡杨梅制备杨梅浸泡酒,分别对其浸泡过程中的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及浸泡结束时有机酸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泡结束时,酱香型杨梅浸泡酒中总酸含... 该研究使用6种香型(酱香、特香、豉香、老白干香、清香、浓香)白酒浸泡杨梅制备杨梅浸泡酒,分别对其浸泡过程中的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及浸泡结束时有机酸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泡结束时,酱香型杨梅浸泡酒中总酸含量(5.88 g/L)高于其他香型;豉香型杨梅浸泡酒中总糖(193.43 mg/L)、花色苷(2.05 mg/L)含量高于其他香型,且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抗氧化能力强于其他香型;老白干香型杨梅浸泡酒色调、色度高于其他香型;特香型杨梅浸泡酒中总酯(10.60 g/L)、总酚(0.87 mg/L)、总黄酮(21 mg/L)含量及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其他香型;浓香型杨梅浸泡酒中透光度和柠檬酸含量(850.16 mg/L)高于其他香型。不同香型杨梅浸泡酒中共检出2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酯类。典型香味物质石竹烯在清香型杨梅浸泡酒中相对含量(54.55%)高于其他香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香型 杨梅浸泡酒 挥发性风味物质 有机酸 功能性成分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果实糖酸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牛锐敏 沈甜 +2 位作者 黄小晶 许泽华 徐美隆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8期42-48,53,共8页
以4种砧木嫁接的赤霞珠葡萄苗木及其自根苗为材料,研究砧木在赤霞珠果实发育过程中对糖酸积累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葡萄果实中的糖分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以蔗糖为辅,有机酸以酒石酸和苹果酸为主。3309C和SO4显著降低... 以4种砧木嫁接的赤霞珠葡萄苗木及其自根苗为材料,研究砧木在赤霞珠果实发育过程中对糖酸积累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葡萄果实中的糖分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以蔗糖为辅,有机酸以酒石酸和苹果酸为主。3309C和SO4显著降低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质量分数,提高蔗糖质量分数。3309C显著提高果实中酒石酸和苹果酸质量分数;SO4显著提高果实中酒石酸、苹果酸质量分数,降低柠檬酸质量分数;1103P显著提高果实中苹果酸质量分数;5BB显著降低果实中柠檬酸质量分数。从浆果膨大期到成熟期,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I)的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苹果酸脱氢酶(NAD-MDH)、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活性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苹果酸酶(NADP-ME)、柠檬酸合成酶(CS)的活性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SO4降低S-AI、SS-c、NADP-ME、CS活性,提高SPS、NAD-MDH、PEPC活性;3309C降低S-AI、SS-c、NADP-ME活性,提高SPS、NAD-MDH、PEPC活性;5BB提高果实发育后期S-AI活性;1103P降低SPS和NADP-ME活性,提高NAD-MDH和CS活性。4种砧木通过影响S-AI、SS-c、SPS、NAD-MDH、PEPC、NADP-ME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酶活性调控果实糖酸积累和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砧木 有机酸 转化酶 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发酵型果酒制备及其风味品质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小雨 李梦丽 张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0-299,共10页
为了探究发酵型百香果果酒品质特征,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电子鼻技术,结合感官评价方法,通过检测有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挥发性物质及感官特性等指标综合分析发酵... 为了探究发酵型百香果果酒品质特征,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电子鼻技术,结合感官评价方法,通过检测有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挥发性物质及感官特性等指标综合分析发酵型百香果果酒的风味与品质。结果表明,酒精发酵后,百香果果酒柠檬酸含量最高,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2.08 mg/100 g,样品色泽强度显著(P<0.05)降低。感官评价表明,酒体整体感觉柔爽、酒香浓郁。在风味方面,百香果果酒中共检测出88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酯、醇和酮。其中,主要呈香物质(OAV>1)为丁酸乙酯、苯乙醇、己酸乙酯等。综上,经酵母发酵后的百香果果酒风味与原果汁区别较大,果酒的香气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发酵果酒 有机酸 氨基酸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酸及有机酸辅色对山楂酒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蒋文鸿 张纯 +1 位作者 刘素稳 常学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2-300,共9页
为了解决山楂酒在贮藏期色泽丢失品质下降的问题,本实验通过构建模拟体系,从8种酚酸及有机酸中选出辅色能力较强的3种酸,通过CIELab颜色系统以及对色度色调、多酚、花色苷及黄酮的测定,综合评价了三种酚酸及有机酸对模拟体系(0~30 d)和... 为了解决山楂酒在贮藏期色泽丢失品质下降的问题,本实验通过构建模拟体系,从8种酚酸及有机酸中选出辅色能力较强的3种酸,通过CIELab颜色系统以及对色度色调、多酚、花色苷及黄酮的测定,综合评价了三种酚酸及有机酸对模拟体系(0~30 d)和发酵山楂酒(贮藏时间0~120 d)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酚酸及有机酸的处理辅色效果不同,模拟体系中不同酚酸及有机酸处理在CIELab颜色系统中对酒体的L^(*)、a^(*)、b^(*)、C^(*)_(ab)和h_(ab)以及色度色调均有较好的作用,阿魏酸和香草酸处理的酒体总酚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8.00%和20.88%,经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处理的模拟体系中花色苷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7.27%和15.74%。在发酵山楂酒贮藏期间,对羟基苯甲酸能显著提高色度(P<0.05),经阿魏酸和香草酸处理的发酵酒总酚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7.42%和34.44%,经香草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的发酵酒花色苷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22.93%和6.92%。表明酚酸及有机酸辅色处理能减少色泽和酚类物质的损失,提高山楂酒的品质,对山楂酒具有一定的辅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酒 贮藏品质 酚酸及有机酸 模拟体系 色泽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商用酿酒酵母对软枣猕猴桃果酒有机酸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温锦丽 孙怡宁 +5 位作者 原鹏强 何艳丽 孙博位 严一平 谭越 路文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0-251,共12页
为研究不同酿酒酵母对软枣猕猴桃果酒风味品质的影响,选用了9种市场常见的活性干酵母酿制软枣猕猴桃果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 为研究不同酿酒酵母对软枣猕猴桃果酒风味品质的影响,选用了9种市场常见的活性干酵母酿制软枣猕猴桃果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IMS)测定果酒的有机酸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并对果酒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酵母酿制的软枣猕猴桃果酒中有机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有机酸是柠檬酸和奎宁酸,酵母NSD有降酸作用,其发酵软枣猕猴桃果酒的有机酸总量为13.004 g/L。不同发酵条件下软枣猕猴桃酒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相似,含量上存在差异。GC-IMS共定性出51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包含酯类24种、醇类11种、醛类9种、酮类4种、萜烯类2种、酸类1种;酵母NSD发酵的软枣猕猴桃酒样挥发性化合物总量最高,为75125.01μg/L。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酵母发酵的软枣猕猴桃果酒,并根据P值<0.05且VIP值>1筛选出了7种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己酸乙酯、乙酸异戊酯、3-甲基-1-丁醇、2-甲基-1-丙醇、乙酸异丁酯、4-甲基-1-戊醇和己酸甲酯。感官评定结果显示,酵母NSD发酵的酒样香气浓郁,酸度适中,口感醇厚,滋味最佳,感官评分最高。总体表明:酵母NSD可提高软枣猕猴桃酒的风味品质,是一种适合软枣猕猴桃果酒酿制的优良酵母。本研究为软枣猕猴桃酒的风味物质分析提供了研究思路,研究结果为软枣猕猴桃果酒后期的风味提升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果酒 酿酒酵母 HPLC HS-GC-IMS 有机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阳网颜色和宽度对‘马瑟兰’葡萄果实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磊 谷威杰 +3 位作者 苏旺春 陈可钦 张克坤 房玉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5-1364,共10页
【目的】炎热产区栽培的酿酒葡萄糖积累过快而有机酸降解严重,考察遮阳网对该区酿酒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为解决葡萄品质不协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田间定植主栽酿酒葡萄‘马瑟兰’为材料,从转色期至采收期,... 【目的】炎热产区栽培的酿酒葡萄糖积累过快而有机酸降解严重,考察遮阳网对该区酿酒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为解决葡萄品质不协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田间定植主栽酿酒葡萄‘马瑟兰’为材料,从转色期至采收期,在葡萄两侧搭建不同宽度(1.0,0.6 m)和颜色(黑、红、白色)的遮阳网,测定成熟期葡萄和葡萄酒的糖组分、有机酸、酚类物质含量。【结果】(1)1.0 m红色遮阳网显著降低了葡萄果实含糖量,显著抑制葡萄果实和葡萄酒中有机酸降解;(2)遮阳网能够提高葡萄果实中总类黄酮含量,降低其总单宁、总花色苷和总黄烷三醇含量;(3)遮阳网降低了葡萄酒中总花色苷含量,0.6 m黑色遮阳网提高了葡萄酒总单宁、总酚、总类黄酮和总黄烷三醇含量。【结论】遮阳网宽度对葡萄果实和葡萄酒糖酸含量调节效果更好,而遮阳网颜色对葡萄果实和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物质含量提高效果更佳,应结合具体葡萄生产目标选择遮阳网颜色和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阳网 酿酒葡萄 可溶性糖 有机酸 酚类物质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气候类型下酿酒葡萄果实有机酸代谢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帅 冯铭鑫 +3 位作者 雷煜璐 白世践 孟江飞 许腾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4-663,共10页
有机酸是葡萄果实中重要的风味化合物。在浆果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会影响有机酸的积累。以酿酒葡萄‘赤霞珠’和‘马瑟兰’为试材,比较了新疆鄯善为代表的的炎热气候与山西乡宁地区为代表的冷凉气候两种栽培条件下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积累... 有机酸是葡萄果实中重要的风味化合物。在浆果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会影响有机酸的积累。以酿酒葡萄‘赤霞珠’和‘马瑟兰’为试材,比较了新疆鄯善为代表的的炎热气候与山西乡宁地区为代表的冷凉气候两种栽培条件下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山西乡宁葡萄果实更大,果粒百粒质量、横纵径均高于鄯善产区;鄯善地区葡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乡宁,pH则高于乡宁。转色前有机酸持续积累,包括酒石酸、苹果酸及少量柠檬酸;转色后鄯善和乡宁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分别降低84.8%和78.5%,其中以苹果酸的降解尤为显著。鄯善地区成熟葡萄果实酒石酸含量保持在7.23~8.96 mg/粒,乡宁葡萄果实酒石酸含量显著高于鄯善,达到9.06~10.75 mg/粒;在葡萄发育的整个周期,乡宁葡萄果实中酒石酸、苹果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均高于鄯善,两个供试品种表现趋势一致。此外,相较于苹果酸合成与降解相关基因,液泡膜质子泵基因VvVHP在响应高温转运苹果酸并改变可滴定酸含量中可能发挥了更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有机酸 高温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酸和多酚组成的贵州5种特色水果酿酒特性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秋竹 谢菡怡 +2 位作者 何娇娇 吴芳 王春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6,共9页
为评价贵州特色水果的发酵潜力,本研究以水晶葡萄、刺葡萄、猕猴桃、金刺梨和蓝莓为原料开展实验室发酵实验,分析果汁与果酒中有机酸与多酚含量变化,并与商业果酒中相应物质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种水果之间有机酸和多酚含量差... 为评价贵州特色水果的发酵潜力,本研究以水晶葡萄、刺葡萄、猕猴桃、金刺梨和蓝莓为原料开展实验室发酵实验,分析果汁与果酒中有机酸与多酚含量变化,并与商业果酒中相应物质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种水果之间有机酸和多酚含量差异显著,其中金刺梨汁有机酸(72.30g/L)、总酚(2457.16mg/L)和单宁(1112.84mg/L)质量浓度最高,而水晶葡萄汁质量浓度最低(有机酸7.63g/L、总酚8.52mg/L、单宁7.45mg/L)。发酵过程改变了有机酸和多酚含量,所有果酒总有机酸含量明显降低,蓝莓酒和刺葡萄酒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增加,猕猴桃酒和金刺梨酒总酚和单宁含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水晶葡萄酒变化不明显。只有商业红葡萄酒和商业蓝莓酒中检测出了少量白藜芦醇,质量浓度在0.29~5.98mg/L之间。对比商业果酒,实验室酿造金刺梨酒和猕猴桃酒有机酸含量偏高,金刺梨酒总酚和单宁偏高,实验室酿造刺葡萄酒花色苷含量最高,是所有商业果酒的2~3倍。贵州特色水果具有各自有机酸和多酚组成特征,呈现不同的发酵变化,本研究为贵州特色果酒加工过程中工艺方法的选择如浸渍、复合果酒酒体设计等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有机酸 白藜芦醇 花色苷 单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外源SA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徐菲 李光宗 +1 位作者 李娟 单守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50-53,70,共5页
以8年生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验材料,在葡萄转色期7月下旬到8月上旬喷施SA,探究在果实发育中SA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改善酿酒葡萄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对葡萄叶面喷施SA,整个生长周期“赤霞珠”百粒重无显著差异,葡萄进入转色期... 以8年生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验材料,在葡萄转色期7月下旬到8月上旬喷施SA,探究在果实发育中SA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改善酿酒葡萄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对葡萄叶面喷施SA,整个生长周期“赤霞珠”百粒重无显著差异,葡萄进入转色期后,各SA处理下葡萄果实中糖类物质均逐渐增加,有机酸含量逐渐减少,采收期时,糖类物质含量达到最高,有机酸含量达到最低。采收期(花后110 d),5 mmol/L SA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葡萄中可滴定酸含量,3 mmol/L S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葡萄果实中糖类物质和酚类物质含量。3 mmol/L SA处理有利于“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SA 果实品质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土壤调酸对蓝莓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沐婵 钱荣青 +7 位作者 李竑阳 蔡述江 王宏伟 姚照兵 王学芳 张翠萍 林姣姣 杨绍聪 《农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4-59,共6页
为探明玉溪市中性土壤种植蓝莓的调酸方法,以‘珠宝’蓝莓为对象,设计L1(蓝莓专用有机肥1kg/株+土壤改良酸性基质10L/株+硫磺粉100g/株)、L2(蓝莓专用有机肥1kg/株+土壤改良酸性基质10L/株)、L3(泥炭10L/株+硫磺粉100g/株)、L4(泥炭10L/... 为探明玉溪市中性土壤种植蓝莓的调酸方法,以‘珠宝’蓝莓为对象,设计L1(蓝莓专用有机肥1kg/株+土壤改良酸性基质10L/株+硫磺粉100g/株)、L2(蓝莓专用有机肥1kg/株+土壤改良酸性基质10L/株)、L3(泥炭10L/株+硫磺粉100g/株)、L4(泥炭10L/株+硫磺粉200g/株)、L5(土壤改良酸性基质10L/株+硫磺粉100g/株)、L6(土壤改良酸性基质10L/株+硫磺粉200g/株)6个处理,在塑料大棚内的中性土壤上研究不同调酸材料搭配对蓝莓种植根际土壤pH、蓝莓生长指标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94的中性土壤上,不同调酸材料搭配处理对土壤pH、蓝莓生长及养分吸收量均有显著影响。收获时,根际土壤pH,L1和L6为5.05和5.00、L4和L5为5.23和5.31、L3为5.64、L2为6.25;蓝莓株高、分枝数及冠幅等生长指标,以及单株果实鲜重和枝叶鲜重均为L1>L6>L4>L5>L3>L2。因此,在中性土壤上采用L1或L6处理方法,整个生育期的根际土壤pH维持在4.28~5.05,有利于蓝莓的正常生长,可为中性土壤种植蓝莓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土壤 酸性有机物料 硫磺 pH 蓝莓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蓝莓酒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呈味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管春成 阳志锐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96-101,共6页
本研究以“顶峰”等7个主栽蓝莓品种发酵的蓝莓酒为试验材料,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蓝莓酒中的游离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7种蓝莓酒共检测出15种游离氨基酸,分别是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赖氨... 本研究以“顶峰”等7个主栽蓝莓品种发酵的蓝莓酒为试验材料,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蓝莓酒中的游离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7种蓝莓酒共检测出15种游离氨基酸,分别是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其中“顶峰”蓝莓酒中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75.19和42.15mg/L。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品种蓝莓酒的氨基酸之间绝大多数呈正相关关系(P<0.01),蓝莓在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协同积累。蓝莓酒呈味氨基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酸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顶峰”蓝莓酒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酸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灿烂”蓝莓酒芳香族氨基酸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蓝莓酒 游离氨基酸 呈味特征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碳源对猕猴桃酒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7
作者 黄小兰 何旭峰 +2 位作者 熊双 张椿翊 郑容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5,共7页
[目的]优化猕猴桃酒发酵工艺,提升综合品质,比较不同外碳源对其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红糖、果葡糖浆、糯米和大米糖化液作为外碳源,调整发酵液初始糖度为23%进行猕猴桃酒发酵,测定生物量变化... [目的]优化猕猴桃酒发酵工艺,提升综合品质,比较不同外碳源对其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红糖、果葡糖浆、糯米和大米糖化液作为外碳源,调整发酵液初始糖度为23%进行猕猴桃酒发酵,测定生物量变化、酒精度、有机酸、单体酚、挥发性成分和感官特性等指标。[结果]在主发酵阶段,大米、糯米糖化液组发酵速度最快,增加了奎宁酸、乳酸和酒石酸等有机酸含量,降低了绿原酸、咖啡酸等单体酚含量;麦芽糖组发酵速率最慢,酒精度最低,有机酸积累最少;红糖组中单体酚总量最高,其中没食子酸(217.45 mg/L)是所有组别中最高的单体酚类物质,提高了抗氧化能力,降低了甲醇含量。在挥发性成分方面,7种碳源发酵组共分离鉴定出53种挥发性成分,醇类(8.985 mg/kg)和酯类(1.625 mg/kg)平均含量最高,占比71.1%和12.7%;葡萄糖组和果葡糖浆组的挥发性成分总量最高,麦芽糖组最低,红糖组种类最多。[结论]葡萄糖、蔗糖、果葡糖浆和红糖均可作为猕猴桃发酵的理想外碳源,红糖可进一步挖掘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碳源 猕猴桃酒 理化指标 有机酸 单体酚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蓝莓汁及其发酵酒中9种有机酸 被引量:29
18
作者 胡小露 刘卉 +2 位作者 鲁宁 刘佳 高学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29-232,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莓汁及其发酵酒中有机酸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 8(4.6mm×250mm,5μm);流动相:NH4H2PO4(4g/100mL)溶液(磷酸调pH值为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室温。通过该方法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莓汁及其发酵酒中有机酸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 8(4.6mm×250mm,5μm);流动相:NH4H2PO4(4g/100mL)溶液(磷酸调pH值为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室温。通过该方法检测蓝莓汁及其发酵酒中9种主要有机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异柠檬酸、莽草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其平均回收率为99.52%,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0.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蓝莓汁 蓝莓酒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黄酒中的13种有机酸 被引量:26
19
作者 林晓婕 魏巍 +1 位作者 何志刚 林晓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建立了离子排斥色谱法( ion-exclusion chromatography,IEC)测定黄酒中有机酸含量的分析方法。使用Waters 离子排斥色谱柱(300 mm×7.8 mm,7μm),流动相为 H 2 SO 4溶液( A)与乙腈( B)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98:2),线... 建立了离子排斥色谱法( ion-exclusion chromatography,IEC)测定黄酒中有机酸含量的分析方法。使用Waters 离子排斥色谱柱(300 mm×7.8 mm,7μm),流动相为 H 2 SO 4溶液( A)与乙腈( B)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98:2),线性梯度程序:0~40 min,流动相 A 的浓度由0.01 mol / L 上升到0.02 mol / L;40~50 min,流动相 A 的浓度为0.01 mol / L ;流速为0.5 mL / min,柱温5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30 min内实现草酸、马来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琥珀酸、乳酸、富马酸、乙酸、丙酸、异丁酸和丁酸的完全分离与定量,13种有机酸在0.001~1.000 g / 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7以上。黄酒中13种有机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3.4%~103.8%,相对标准偏差为0.1%~1.5%(n =5)。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酒中有机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排斥色谱法 有机酸 黄酒 ION-EXCLUSION chromatography(I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蓝莓果实中8个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50
20
作者 徐玉涛 李珂珂 +2 位作者 王贺新 陈丽荣 弓晓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27-131,共5页
建立同时测定蓝莓果实中8个有机酸类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利用该方法测定26个不同品种蓝莓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所测品种中塞拉的有机酸含量最高,达25.135 26 mg/g鲜果,最低的为克瑞顿,仅含2.368 31 mg/g鲜果。该方法... 建立同时测定蓝莓果实中8个有机酸类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利用该方法测定26个不同品种蓝莓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所测品种中塞拉的有机酸含量最高,达25.135 26 mg/g鲜果,最低的为克瑞顿,仅含2.368 31 mg/g鲜果。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蓝莓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有机酸 柠檬酸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