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ior drainage treated by combinational technique of biologic contact oxidation and constructed wetland
1
作者 胡学斌 徐志恒 +1 位作者 柴宏祥 龙腾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292-297,共6页
The superior drainage was pre-treated by biologic contact oxidation on BOD5 load of 0.72 kg/(m3·d),and then post-treated by constructed wetland. The results about the effect on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post-treatm... The superior drainage was pre-treated by biologic contact oxidation on BOD5 load of 0.72 kg/(m3·d),and then post-treated by constructed wetland. The results about the effect on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post-treatment show that the total nitrogen (TN) is the restrictive index of the combinational technique treatment effect. To meet the reclaimed water quality standard and reuse for waterscape,the peak hydraulic load of constructed wetland is 0.50 m/d in summer (30-36 ℃) and 0.33 m/d in winter (8-12℃),and the load ratio of the peak hydraulic under the two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s 3-2. The results are combined of reclaimed water quantity requirements in different seasons of green building. Reasonable scale of the reclaimed water treatment systems can be determined. The treatment efficacy can be well predicted,and both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s can be effectively guided,by which the reclaimed water treatment systems regard superior drainage as the source and are purified by combinational technique of contact oxidation and artificial wet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building biologIC contact oxidation CONSTRUCTED WETLANDS reclaimed 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Removal Technology Used on the Treatment of Groundwater with Low-Iron and High-Manganese
2
作者 Hong Yang~(1,3),Chen Lü~2,Zhongyue Lu~3,Weixing Zhu~3,Min Gao~4,Chuang Chen~4 1.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China 2.China Northea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Changchun 130021,China 3.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4.Department of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of Hunnan New Developed Area,Shenyang 110179,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9-39,共1页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water belongs to low iron but high manganese in Shenyang Hunnan New Developed Area.The first stage engineering of The WTP of Shenyang Hunnan industry Area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he techno...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water belongs to low iron but high manganese in Shenyang Hunnan New Developed Area.The first stage engineering of The WTP of Shenyang Hunnan industry Area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he technology of aerated-contact oxidation,and the water quality couldn’t reach to the standard after the WTP putted into production,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with low-iron and high MANGANESE biological REMOVAL aerated-contact OXI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生产废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磊 太祥飞 +3 位作者 郭佩超 郑力 李剑锋 樊海涛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46,共4页
某疫苗生产企业360 m^(3)/d污水处理站原采用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处理工艺,工艺简单,且系统运行20多年,出水水质无法满足新的排放标准,现对原污水处理站进行提标改造。提高出水水质指标,充分利用原先设施,通过新增A/O反应池等措施,将污水... 某疫苗生产企业360 m^(3)/d污水处理站原采用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处理工艺,工艺简单,且系统运行20多年,出水水质无法满足新的排放标准,现对原污水处理站进行提标改造。提高出水水质指标,充分利用原先设施,通过新增A/O反应池等措施,将污水处理工艺改造为:预处理+A/O+二沉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接触沉淀池+超滤系统+回用池。新工艺出水水质稳定且满足回用水水质要求,中水可用于景观、绿化灌溉、冷却塔冷却循环水补水、冲厕、道路清洗等,可有效节约水资源,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号召。该处理工艺将是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生产 中水回用 生物接触氧化池 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水来源的弧菌拮抗菌的筛选、应用以及抑菌机制初探
4
作者 李嘉鑫 王宝杰 +2 位作者 刘梅 蒋克勇 王雷 《海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6,共14页
针对引起凡纳滨对虾高致死率的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生物拮抗是一种环保、有效、可持续的防治方式。本研究从山东东营对虾工厂化养殖场的尾水中取样,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筛选出目标菌株后,通过16SrDNA、gyrB-ropD... 针对引起凡纳滨对虾高致死率的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生物拮抗是一种环保、有效、可持续的防治方式。本研究从山东东营对虾工厂化养殖场的尾水中取样,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筛选出目标菌株后,通过16SrDNA、gyrB-ropD基因序列比对的方式进行菌种鉴定。使用打孔法评估目标菌株拮抗VpAHPND能力,通过抑菌物质定位和共培养实验初步探究其抗VpAHPND机制。使用浸泡法测定该菌株对PL12虾苗的生物安全性,通过在水体添加拮抗菌养殖实验探究其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和弧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株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strain 1125(以下简称Ps1125)具有良好的抑制VpAHPND能力,抑菌作用需要菌体活细胞接触,与上清液和死亡菌体无关。Ps1125对PL12的虾苗具有安全性。Ps1125加入水体养殖前期,具有降低养殖水体和对虾肝胰腺内的弧菌数量的效果。攻毒前期显著降低对虾肝胰腺弧菌数量,攻毒后期观察到对虾存活率显著提高。本实验证明一株海洋来源的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strain 1125通过活细胞接触抑制抗菌,通过养殖水体添加的方式降低了对虾肝胰腺内弧菌数量、水体弧菌数量,在凡纳滨对虾副溶血弧菌生物防控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交替单胞菌属 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接触抑制 拮抗 凡纳滨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潜流型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应用案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郭伟杰 贡丹丹 +2 位作者 何起利 赵伟华 汤显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1,147,共5页
以浙江省永康市某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及灌溉回用工程为例,对“生物接触氧化-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设计参数、运行效果和工程效益等进行了分析。该工程设计规模为30 m^(3)/d,研究期间实际处理规模12~20 m^(3)/d,出水... 以浙江省永康市某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及灌溉回用工程为例,对“生物接触氧化-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设计参数、运行效果和工程效益等进行了分析。该工程设计规模为30 m^(3)/d,研究期间实际处理规模12~20 m^(3)/d,出水中TP、NH_(3)-N、COD、BOD5、SS、粪大肠菌群等11项主要指标灌溉期(4月至10月)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作为该村苗木基地灌溉用水,非灌溉期(11月至次年3月)出水满足《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该村荷花种植塘的用水。工程运行期间对TP、NH_(3)-N、COD、BOD_(5)、粪大肠菌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色度、SS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4.3%、65.3%、63.8%、61.7%、76.2%、65.7%、74.2%、54.3%和5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 潜流人工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R-BCO耦合工艺净化模拟微污染河水及除磷机理研究
6
作者 孙广垠 潘晓敏 +1 位作者 马柏龙 王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2,共6页
针对传统生物膜法对微污染河水脱氮除磷效率不佳的问题,设计了电极生物膜耦合生物接触氧化(BER-BCO)装置,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了不同碳源、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填料填充比对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阳... 针对传统生物膜法对微污染河水脱氮除磷效率不佳的问题,设计了电极生物膜耦合生物接触氧化(BER-BCO)装置,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了不同碳源、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填料填充比对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阳极附近沉淀物表面特征官能团,探究系统除磷机理。结果表明,在使用乙酸钠为碳源、电流密度为0.09 mA/cm^(2)、水力停留时间控制为24 h、填料比为40%的条件下,BER-BCO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得到了显著优化;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3.10%、56.46%、97.93%;最终出水除TN外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Ⅳ类水质标准;红外光谱分析显示阳极附近形成的含磷沉淀物中含有Fe-O键、P-O键、Fe-OH键,表明铁阳极具有高效除磷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生物膜法 生物接触氧化 微污染河水 脱氮除磷 铁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同步收金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永群 田立国 +2 位作者 张耀军 潘祖鸿 毛世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7,共8页
开展生物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同步收金技术研究,通过改良缺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成功驯化增殖了以硫杆菌、特吕珀菌、假单胞菌为主的CN^(-)、SCN^(-)高效降解菌群。在工业应用上,生物法对SCN^(-)、COD、CN^(-)、NH_(3)-N的平均去除率... 开展生物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同步收金技术研究,通过改良缺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成功驯化增殖了以硫杆菌、特吕珀菌、假单胞菌为主的CN^(-)、SCN^(-)高效降解菌群。在工业应用上,生物法对SCN^(-)、COD、CN^(-)、NH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99%、97.54%、93.92%和98.92%,处理后的出水各项污染物指标远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微生物在降解废水污染物的同时,通过自身的氧化、吸附、絮凝沉降等作用,对起始浓度低的混合含金废水进行金回收,金的回收率可达到91%,富集金品位300~400 g t,不仅深度处理了废水中各项污染物,同时回收了有价金属,是一种环境友好且无公害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氰废水 SCN- 微生物 氨氮 生物接触氧化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顿-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朱亚飞 刘峻 +1 位作者 杨伟纳 李文达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且成分复杂的特点,通过研究废水特征,探索一种高效稳定的处理工艺。以某工程为例,采用芬顿氧化-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混凝沉淀-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对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化验结果显示,废水COD、BO...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且成分复杂的特点,通过研究废水特征,探索一种高效稳定的处理工艺。以某工程为例,采用芬顿氧化-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混凝沉淀-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对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化验结果显示,废水COD、BOD_(5)、SS、NH_(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200~5400 mg·L^(-1)、1100~1250 mg·L^(-1)、180~200 mg·L^(-1)、50~60 mg·L^(-1)、色度为80~100度。经105 d系统调试,不断优化运行控制参数,出水COD、BOD_(5)、SS、NH_(3)-N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80 mg·L^(-1)、30 mg·L^(-1)、10 mg·L^(-1)、20 mg·L^(-1)以下,色度达到10度以下,主要污染物指标可达到《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756—2012)中的B级标准。针对此类化学合成制药废水,采用芬顿-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技术可行,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氧化 ABR厌氧 生物接触氧化法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氧生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对癸二酸废水的处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军 史新星 +4 位作者 王开春 李坤 刘冠 董自斌 曲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4,共8页
癸二酸废水属于典型难降解工业废水,废水处理难度大,且富含的高硫酸盐极易被还原为硫化氢释放,导致环境污染。采用微氧生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癸二酸废水,考察其对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当进水负荷逐渐趋于稳定,在进水... 癸二酸废水属于典型难降解工业废水,废水处理难度大,且富含的高硫酸盐极易被还原为硫化氢释放,导致环境污染。采用微氧生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癸二酸废水,考察其对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当进水负荷逐渐趋于稳定,在进水COD 4500~5500 mg/L、挥发酚150~200 mg/L的情况下,经微氧生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出水COD<400 mg/L,挥发酚<0.5 mg/L。系统中出水硫化物质量浓度均低于0.2 mg/L,表明系统内不易产生H2S。在微氧段构建及启动阶段,伴随着DO升高,出水浊度不断降低;当整体工艺连续稳定运行时,系统除浊率保持在70%~90%之间,表明整体工艺对降低出水浊度有很好的效果。系统中MLSS 6000~8000 mg/L,SVI 100~150 mL/g,表明系统中污泥沉降性较好。系统运行稳定性评价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和耐盐度变化能力,可广泛应用于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治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二酸废水 微氧生化 生物接触氧化 硫化物 抗负荷冲击 耐盐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全腰椎有限元接触模型 被引量:47
10
作者 苏晋 赵文志 +3 位作者 陈秉智 李斌 何盛为 方旭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应用自编软件和HyperMesh软件并结合接触理论建立全腰椎有限元模型。方法以正常自愿者全腰椎节段螺旋CT扫描图像的基础,利用自编软件和HyperMesh软件,生成全椎体的骨性有限元模型,补充建立终板、关节突软骨、椎间盘及韧带等结构,建... 目的应用自编软件和HyperMesh软件并结合接触理论建立全腰椎有限元模型。方法以正常自愿者全腰椎节段螺旋CT扫描图像的基础,利用自编软件和HyperMesh软件,生成全椎体的骨性有限元模型,补充建立终板、关节突软骨、椎间盘及韧带等结构,建立全腰椎有限元分析模型。引入接触理论处理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面-面接触问题。结果所建模型几何外型较真实,组织结构更完整,外观表现更细腻。生理载荷下的模拟结果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更加吻合。结论利用自编软件和HyperMesh软件可以提高有限元模型建立的速度和准确度,引入接触理论可提高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接触 生物建模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生物膜工艺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向连城 龙飞 +4 位作者 郑炳辉 刘佑华 邱向阳 苏一兵 宋永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50,共5页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曝气生物滤池以悬浮填料为生物载体,进水ρ(CODCr)为50-150 mg/L,实验规模均为12-36 m3/d.结果表明,采用生物膜法的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低浓度有机污水均有较好的...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曝气生物滤池以悬浮填料为生物载体,进水ρ(CODCr)为50-150 mg/L,实验规模均为12-36 m3/d.结果表明,采用生物膜法的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低浓度有机污水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CODCr的去除率为40%-70%,NH3-N的去除率受水力停留时间影响较大,为3%-90%;对比采用颗粒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与生物接触氧化2种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稍好,但差别并不明显;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相比,采用新开发的中空悬浮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CODCr去除率提高25%,NH3-N去除率提高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生物接触氧化 低浓度有机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组合技术净化景观水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戴栋超 黄廷林 +3 位作者 王震 解岳 钟建红 宋李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6-789,共4页
生态浮床和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技术是依据陆生植物的养分吸收特性,利用无土栽培技术,通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富集污染水体中的N、P等营养元素,同时利用在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对水体进行净化.从而实现改善水质,美化水域环境和... 生态浮床和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技术是依据陆生植物的养分吸收特性,利用无土栽培技术,通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富集污染水体中的N、P等营养元素,同时利用在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对水体进行净化.从而实现改善水质,美化水域环境和保护水生态环境的目的.通过对公园水体的静态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技术对水体中N、P等的去除率要高于单一的生态浮床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浮床 生物接触氧化 景观水体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BAF生物组合工艺处理皮革废水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谢文玉 钟华文 +3 位作者 廖艳 李德豪 张丽凤 李玉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9,41,共4页
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上向流生物曝气滤池(H—O—BAF)组合工艺对皮革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实验。分析了皮革废水水质和可生化性,研究了溶解氧质量浓度(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该工艺处理皮革废水合适... 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上向流生物曝气滤池(H—O—BAF)组合工艺对皮革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实验。分析了皮革废水水质和可生化性,研究了溶解氧质量浓度(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该工艺处理皮革废水合适的HRT为:水解酸化10h,生物接触氧化6h,生物曝气滤池3h左右。在合适的操作条件下该工艺对皮革废水COD、色度和总铬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2.8%、80.0%和66.6%,处理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废水 生物处理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曝气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被引量:34
14
作者 赵毅 杨景亮 +2 位作者 任洪强 罗人明 刘三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1-284,共4页
采用硫酸盐还原-硫化物生物氧化-产烷-接触化工艺处理青霉废素废水,硫酸盐还原与有机物甲烷化分别在两个反应器中进行,有效地避免了硫酸盐还原菌对产烷菌的竞争抑制;
关键词 硫酸盐 生物还原 青霉素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成文 卢平 +2 位作者 罗国维 黄俊伟 李志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27,共4页
采用接触氧化—水解 (酸化 )—两段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养猪场废水 ,通过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试验条件下 ,进水 CODcr小于 50 0 0 mg/L,经处理后出水 CODcr平均去除率大于 97% ,BOD5 去除率大于 98% ,氨氮去除率大于 ... 采用接触氧化—水解 (酸化 )—两段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养猪场废水 ,通过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试验条件下 ,进水 CODcr小于 50 0 0 mg/L,经处理后出水 CODcr平均去除率大于 97% ,BOD5 去除率大于 98% ,氨氮去除率大于 96 % ,各项主要指标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场 废水处理 水解 氧化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油田含聚污水室内模拟实验 被引量:15
16
作者 包木太 骆克峻 +3 位作者 陈庆国 王海峰 郭省学 李希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4,共6页
在对胜利油田含聚污水水质分析和可生化性分析的基础上,在对含聚污水进行可生化性调整和生物膜的培养与训化后,运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了含聚污水处理现场模拟试验.监测了污水接种PM-1菌后聚丙烯酰胺的含量变化以及生化处理后污水中的... 在对胜利油田含聚污水水质分析和可生化性分析的基础上,在对含聚污水进行可生化性调整和生物膜的培养与训化后,运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了含聚污水处理现场模拟试验.监测了污水接种PM-1菌后聚丙烯酰胺的含量变化以及生化处理后污水中的油含量、悬浮物含量、CODCr、BOD5、平均腐蚀率和微生物种群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生化处理后的含聚污水基本达到回注水A级标准.由于污水中聚合物还不能被彻底降解,矿化度仍比较高,还要有相应的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污水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慧 文湘华 +2 位作者 刘广利 黄霞 施汉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研究了中和混凝-厌氧十好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在不同工况和运行参数条件下处理聚醚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中和混凝能有效地降低生物处理的污泥负荷,调节pH值6.7,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l00mg/L时.聚醚废水COD去除率可达28%,当... 研究了中和混凝-厌氧十好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在不同工况和运行参数条件下处理聚醚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中和混凝能有效地降低生物处理的污泥负荷,调节pH值6.7,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l00mg/L时.聚醚废水COD去除率可达28%,当进水的COD为3000~4000mg/L时,聚醚废水经此组合工艺处理后,COD的总去除率达96%以上,出水COD值约15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废水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活性炭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试剂氧化-微电解-接触氧化法处理丙烯腈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邹东雷 王红艳 +3 位作者 杨金玲 张春利 张广明 张思相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3-796,共4页
实验采用Fenton试剂氧化-微电解-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丙烯腈废水。研究了各单元工艺的最佳控制参数和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3左右、反应时间2 h的前提下,双氧水投加量40mL/L,二价铁离子质量浓度为0.4 g/L,再经过微电解处理... 实验采用Fenton试剂氧化-微电解-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丙烯腈废水。研究了各单元工艺的最佳控制参数和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3左右、反应时间2 h的前提下,双氧水投加量40mL/L,二价铁离子质量浓度为0.4 g/L,再经过微电解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接触氧化阶段。在溶解氧为4.5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容积负荷1.0 kg CODCr/(m3.d)左右的条件下,出水CODCr小于100mg/L,可达到国家对丙烯腈废水处理要求的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废水 FENTON试剂氧化 微电解 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生化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任健 马宏瑞 +1 位作者 马炜宁 王立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87,共4页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抗生素生产废水,Fe/C微电解单元主要讨论了铁炭体积比、HRT、pH曝气量大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Fenton氧化单元主要讨论了H2O2投加量、pH、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混凝沉淀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主...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抗生素生产废水,Fe/C微电解单元主要讨论了铁炭体积比、HRT、pH曝气量大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Fenton氧化单元主要讨论了H2O2投加量、pH、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混凝沉淀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主要讨论了pH和HRT对各自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参数条件下,废水的色度、COD总的去除率分别为99.93%和99.73%,最终出水色度≤10倍,COD≤5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废水 铁碳微电解 FENTON氧化 生物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石建敏 黄新文 +1 位作者 林春绵 周红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97-100,共4页
研究了无机盐分 ( Na Cl和 Na2 SO4 )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的影响 ,提出无机盐氯化钠和硫酸钠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的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接触氧化法对 Na Cl和 Na2 SO4 的忍受程度的研究中 ,发现当该生化系统驯化到一定... 研究了无机盐分 ( Na Cl和 Na2 SO4 )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的影响 ,提出无机盐氯化钠和硫酸钠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的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接触氧化法对 Na Cl和 Na2 SO4 的忍受程度的研究中 ,发现当该生化系统驯化到一定时间时 ,水体会变成淡红色 ,这主要由于随着驯化的不断进行 ,生化池中的微生物不断更新演变 ,最后嗜盐细菌占了大多数 ,由于嗜盐细菌通体为淡红色 ,其游离在水中 ,故水体变为淡红色。同时 ,在接触氧化法处理系统中 ,系统耐 Na2 SO4 的能力高于 Na Cl,这说明氯离子比硫酸根离子对微生物体更易致细胞壁破裂和原生质解体 ,从而降低了活性污泥的活性 ,削减了其处理能力。为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法在工程应用中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 含盐废水 盐份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