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O_(2)纳米生物燃油在高压共轨柴油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1
作者 黄烨 梅德清 +2 位作者 闫一维 赵卫东 张占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285,共12页
通过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柴油或柴油-生物柴油-乙醇含氧生物燃油为基液,配制CeO_(2)纳米燃油。采用4B28V16型高压共轨柴油机开展不同燃油的经济性、燃烧性能和排放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eO_(2)-柴油的燃烧与排放特性均比柴... 通过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柴油或柴油-生物柴油-乙醇含氧生物燃油为基液,配制CeO_(2)纳米燃油。采用4B28V16型高压共轨柴油机开展不同燃油的经济性、燃烧性能和排放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eO_(2)-柴油的燃烧与排放特性均比柴油得到改善,且随着CeO_(2)纳米粒子浓度的增加,改善作用更明显;Ce_(50)纳米燃油的燃油经济性、燃烧性能及CO、NO_(x)和碳烟排放性能优于Ce_(20)纳米燃油。其中Ce_(50)^(200)的比油耗较柴油降低8.2%,有效热效率比柴油升高5.5%,HC、CO、NO_(x)和碳烟排放比柴油分别减少10.1%、21.2%、4.1%和20.8%。与CeO_(2)-柴油相比,CeO_(2)-生物燃油的燃烧与排放特性得到进一步改善,HC、CO和碳烟排放进一步减少,Ce_(20)^(100) B5E5的HC、CO和碳烟排放比柴油分别减少24.1%、18.2%和19.9%;CeO_(2)-生物燃油的NO_(x)排放低于柴油,CeO_(2)纳米粒子有效弥补了含氧燃油经济性较低的缺陷。尽管CeO_(2)纳米粒子略提高了燃油成本,但无论用于柴油或含氧生物燃油,都是一种值得研究并推广应用的燃油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 生物燃油 纳米燃油 柴油机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张旭升 李理光 +2 位作者 邓俊 黄成杰 于水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基于高速摄影,采用油泵试验台拍摄了常压下生物柴油和柴油的喷雾图像,并研究了油泵转速、喷孔直径和启喷压力对生物柴油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等喷雾特性的影响,对燃料特性差异与喷雾特性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喷... 基于高速摄影,采用油泵试验台拍摄了常压下生物柴油和柴油的喷雾图像,并研究了油泵转速、喷孔直径和启喷压力对生物柴油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等喷雾特性的影响,对燃料特性差异与喷雾特性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在规律上与柴油基本一致,但生物柴油的喷雾贯穿距离比柴油大,而喷雾锥角约为柴油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喷雾特性 喷雾贯穿距 喷雾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学伟 常杰 +2 位作者 吕鹏梅 谭天伟 张喜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55-858,共4页
利用自制的酶柱反应器,通过改变反应液流量、溶剂的种类、反应时间以及水含量等参数,考察了大豆油和甲醇在固定化脂肪酶(Cand ida sp.99-125)催化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用气相色谱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自制的酶柱反应器,通过改变反应液流量、溶剂的种类、反应时间以及水含量等参数,考察了大豆油和甲醇在固定化脂肪酶(Cand ida sp.99-125)催化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用气相色谱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液流量和水含量对转化率影响比较大,转化率随反应液流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采用正己烷为溶剂要优于其它溶剂。当以固定化的脂肪酶为催化剂、正己烷为溶剂、n(大豆油)∶n(甲醇)=1∶3、m(大豆油)∶m(水)=5∶1、反应时间为24h、反应液流量1.2mL/m in时,产物中主要脂肪酸甲酯的质量分数可以达到9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固定化 脂肪酶 催化 酯交换反应 大豆油 甲醇 正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轨柴油机燃用不同配比生物柴油的性能与排放特性 被引量:33
4
作者 楼狄明 石健 +3 位作者 赵杰 赵泳生 李博 胡志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25,30,共6页
对某共轨柴油机燃用石化柴油、生物柴油及其混合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未对原机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分别燃用了0%、5%、10%、20%和100%的5种不同体积配比的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的混合燃料,分析比较了... 对某共轨柴油机燃用石化柴油、生物柴油及其混合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未对原机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分别燃用了0%、5%、10%、20%和100%的5种不同体积配比的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的混合燃料,分析比较了不同生物柴油配比对发动机功率、燃油消耗率,以及CO、HC、NOx和烟度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共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混合燃料后,功率略有下降,燃油消耗率有所上升;烟度、CO和HC排放减少,且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升高而降低;NOx排放上升,且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共轨柴油机 生物柴油 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的排放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忠 袁银南 +2 位作者 梅德清 孙平 历宝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4,共3页
通过对燃烧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测量和分析,探讨了生物柴油降低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机理。分析了不同配比的生物柴油燃烧污染物随发动机转速、负荷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生物柴油的最佳配比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可以有效地降... 通过对燃烧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测量和分析,探讨了生物柴油降低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机理。分析了不同配比的生物柴油燃烧污染物随发动机转速、负荷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生物柴油的最佳配比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可以有效地降低柴油机的排气污染物,尤其是颗粒污染物;随着生物燃料中油酸甲脂含量的增加,柴油机的各种排气污染物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生物柴油 排放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的常规和非常规排放特性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博 楼狄明 +2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张斌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26,共5页
以轿车用直喷式柴油机为试验样机,分别燃用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的5种不同掺混比例的混合燃油,研究了常规排放物和非常规排放物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加入生物柴油后,发动机烟度、HC和CO的排放量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升高而降低... 以轿车用直喷式柴油机为试验样机,分别燃用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的5种不同掺混比例的混合燃油,研究了常规排放物和非常规排放物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加入生物柴油后,发动机烟度、HC和CO的排放量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升高而降低;NOx排放量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燃用B5、B10、B20油的NOx增幅在4%以内;非常规排放物中醛类排放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增加的幅度较大,B0和B5的醛类排放极低;SO2排放随生物柴油配比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纯生物柴油的SO2排放量极低,不超过2×10-6。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燃用生物柴油可以明显降低轿车柴油机的CO2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生物柴油 常规排放 非常规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含氧燃料成分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覃军 刘海峰 +1 位作者 尧命发 陈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7,共7页
将占体积比8000/的柴油分别掺混2000/乙醇、2000/生物柴油以及1000/乙醇和1000/生物柴油的混合物,连同纯柴油组成E20、B20、E10B10和柴油共4种燃料,在一台4缸柴油机上进行燃烧、性能及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氧燃料成分的不同对... 将占体积比8000/的柴油分别掺混2000/乙醇、2000/生物柴油以及1000/乙醇和1000/生物柴油的混合物,连同纯柴油组成E20、B20、E10B10和柴油共4种燃料,在一台4缸柴油机上进行燃烧、性能及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氧燃料成分的不同对折合油耗率基本不产生影响,但对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较大。发动机燃用E20的缸内最大爆发压力较柴油要大,B20、E10B10较柴油要小;含氧燃料中生物柴油的加入使最大压力升高率减小,燃烧变得柔和;含氧燃料的放热时刻均落后于柴油的放热时刻。含氧燃料成分在中低负荷下对HC和CO的排放影响较大,随着含氧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HC和CO排放增加,在中高负荷下,3种含氧燃料的HC和CO排放基本相当;除了在2300 r/min的中低负荷下含氧燃料的HC和CO排放较柴油高以外,其它工况下含氧燃料的HC和CO排放较柴油要低。含氧燃料成分不同对NOx排放的影响很小,3种含氧燃料的NOx排放都比柴油低。3种含氧燃料的碳烟排放较柴油要低,而且随含氧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碳烟排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燃料 燃料成分 乙醇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檀油的理化性质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光斌 刘苑秋 +6 位作者 黄长干 杜天真 黄忠 邱自兵 闻小刚 夏大全 何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7,共4页
研究了白檀油的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白檀出油率为20.0%;白檀油是以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的油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76.74%以上;白檀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质量分数符... 研究了白檀油的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白檀出油率为20.0%;白檀油是以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的油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76.74%以上;白檀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质量分数符合生物柴油要求;应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白檀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油醇物质的量比1∶6、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转化率为92.0%。对生物柴油性能检测表明,它与0#柴油的主要性能相接近,是一种理想的0#柴油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檀 理化性质 生物柴油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生物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与排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吕兴才 马骏骏 +1 位作者 吉丽斌 黄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研究了气口预喷射乙醇、缸内直喷生物柴油双燃料系统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研究表明,随着乙醇预混合比的增加着火时刻推迟,峰值放热率增加。在较小的总当量比下,峰值放热率增加幅度不大,最大气缸压力和最高温度降低,放热结束时刻... 研究了气口预喷射乙醇、缸内直喷生物柴油双燃料系统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研究表明,随着乙醇预混合比的增加着火时刻推迟,峰值放热率增加。在较小的总当量比下,峰值放热率增加幅度不大,最大气缸压力和最高温度降低,放热结束时刻差别较小。在较大的当量比下,燃烧持续时间拉长;但随着乙醇比例的增加峰值放热率增加很快,放热结束时刻显著提前,最大压力升高率在预混合比例为20%-40%的某点达到极值,此时热效率最高。乙醇的加入使得HC和CO排放明显增加,但是却使得NOx和碳烟排放同时大幅度下降。在1800r/min的各种负荷下,NOx和碳烟排放相对纯生物柴油降低3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乙醇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6
10
作者 孙永明 袁振宏 孙振钧 《可再生能源》 CAS 2006年第2期78-82,共5页
分析了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在解决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三农问题、环境问题上的作用,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中的地位。总结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和利用的现状,阐述了我国未来生物能源和生物质利用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展望和预测了... 分析了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在解决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三农问题、环境问题上的作用,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中的地位。总结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和利用的现状,阐述了我国未来生物能源和生物质利用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展望和预测了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的途径,并对生物质产业发展的组织形式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材料 能源作物 燃料酒精 生物柴油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燃烧过程内窥镜高速摄影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忠 袁银南 +2 位作者 梅德清 孙平 历宝录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6,共4页
采用内窥镜直接高速摄影的方法,对燃烧柴油和生物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柴油、生物柴油、不同比例的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着火延迟期、着火点位置、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燃油喷射过程中... 采用内窥镜直接高速摄影的方法,对燃烧柴油和生物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柴油、生物柴油、不同比例的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着火延迟期、着火点位置、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燃油喷射过程中,柴油的喷雾锥角大于生物柴油的喷雾锥角;生物柴油在预混燃烧阶段的燃烧速度大于柴油,其最高燃烧温度小于柴油。在相同工况下,生物柴油的燃烧终点早于柴油,燃烧持续期也小于柴油。燃烧生物柴油时,高转速工况下的燃烧终点对应的曲轴转角较低转速时有所增加,燃烧持续期对应的角度有所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高速摄影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62
12
作者 梅德清 孙平 +2 位作者 袁银南 陈启龙 刘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生物柴油来自于动植物油脂的单酯衍生物,是一种可再生的替代能源。脂肪酸单酯作为发动机燃料的可行性来自于其分子结构和较高的能量密度。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与0^#柴油具有几乎一致的热效率。在同一稳定工况下,随着生物柴油加入比例... 生物柴油来自于动植物油脂的单酯衍生物,是一种可再生的替代能源。脂肪酸单酯作为发动机燃料的可行性来自于其分子结构和较高的能量密度。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与0^#柴油具有几乎一致的热效率。在同一稳定工况下,随着生物柴油加入比例的增加,生物柴油与0^#柴油混合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物中CO和HC比排放呈现线性下降,NOx比排放有所增加,而CO2比排放维持在同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柴油机 排放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贵升 沈颖刚 +2 位作者 兰洋 翁家庆 张韦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0,共5页
在大气模拟试验台架上进行了不同大气压下直喷式柴油机燃用0#柴油(B0)和纯生物柴油(B100)的动力性、经济性、烟度和噪声声压级测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噪声升高,但海拔对燃用B100发动机的... 在大气模拟试验台架上进行了不同大气压下直喷式柴油机燃用0#柴油(B0)和纯生物柴油(B100)的动力性、经济性、烟度和噪声声压级测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噪声升高,但海拔对燃用B100发动机的影响小于B0;同一海拔下二者相比,燃用B100发动机实测油耗增加,动力性降低,全负荷时烟度减小。低负荷时二者有效热效率和噪声相差不大,但随着负荷的增加,特别是全负荷时,燃用B100发动机有效热效率明显提高,噪声小于B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式柴油机 生物柴油 海拔 大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缸内喷雾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忠 毛功平 +2 位作者 袁银男 杨殿勇 顾士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1,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4102Q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探讨了喷孔结构参数、针阀开启压力、生物柴油的掺混比、发动机转速、负荷和燃油温度对喷雾的贯穿距离和索特平均直径的影响规律,并与柴油进行比较,对计算精度进行了分析。...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4102Q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探讨了喷孔结构参数、针阀开启压力、生物柴油的掺混比、发动机转速、负荷和燃油温度对喷雾的贯穿距离和索特平均直径的影响规律,并与柴油进行比较,对计算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燃料的喷雾特性随上述因素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贯穿距离和索特平均直径均随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因素条件下,生物柴油的贯穿距离和索特平均直径均大于柴油;2种燃料喷雾特性的差别是由其不同的理化特性引起的,密度和黏度是主要因素;数值模拟的精度是足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生物柴油 喷雾特性 柴油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样品中脂肪酸甲酯和脂肪酸甘油酯的含量 被引量:42
15
作者 李长秀 唐忠 杨海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68,共3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生物柴油样品中脂肪酸甘油酯的方法。该方法不需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以耐高温的毛细管柱作分析柱,采用冷柱头柱上进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直接得到生物柴油制备工艺所得产物中脂肪酸甲酯、脂肪酸...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生物柴油样品中脂肪酸甘油酯的方法。该方法不需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以耐高温的毛细管柱作分析柱,采用冷柱头柱上进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直接得到生物柴油制备工艺所得产物中脂肪酸甲酯、脂肪酸甘油单酯、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甘油酯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自由喷雾特性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毛功平 王忠 +2 位作者 杨殿勇 袁银男 黄兆春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49,共5页
运用三维CFD软件,建立了生物柴油和柴油自由喷雾的计算模型,计算了两种燃料自由喷雾的贯穿距离和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模拟了喷雾的发展历程;利用高速摄影装置,拍摄了两种燃料自由喷雾历程的照片。对两种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运用三维CFD软件,建立了生物柴油和柴油自由喷雾的计算模型,计算了两种燃料自由喷雾的贯穿距离和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模拟了喷雾的发展历程;利用高速摄影装置,拍摄了两种燃料自由喷雾历程的照片。对两种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喷雾特性差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计算与高速摄影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生物柴油喷雾的贯穿距离和索特平均直径均较柴油的大,喷雾锥角较柴油的小;燃料的密度、粘度和挥发性的差别是导致喷雾特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生物柴油 自由喷雾 数值模拟 高速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加醇脂肪酶催化菜籽油制备乙酯生物柴油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志强 李堂 +1 位作者 周建红 黄朋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4,共4页
研究了脂肪酶催化菜籽油乙醇解反应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即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并研究了正己烷对反应的影响。得出脂肪酶催化菜籽油乙醇解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比5:1、催化剂用量10%、反应温度4... 研究了脂肪酶催化菜籽油乙醇解反应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即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并研究了正己烷对反应的影响。得出脂肪酶催化菜籽油乙醇解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比5:1、催化剂用量1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为36 h、正己烷15%。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一次加乙醇时转酯率为86%;采用三步加醇能很好改善催化环境,转酯率达到93%。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产物中脂肪酸乙酯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菜籽油 三步加醇 正己烷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校伟 韩秀坤 +1 位作者 何超 谭建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利用高速摄像装置和台架试验对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与生物柴油喷雾特性相关的参数,如喷油器针阀开启时刻、最高喷油压力、喷雾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等。在与石化柴油对比研究后发现: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喷雾贯... 利用高速摄像装置和台架试验对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与生物柴油喷雾特性相关的参数,如喷油器针阀开启时刻、最高喷油压力、喷雾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等。在与石化柴油对比研究后发现: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喷雾贯穿距离和后期喷雾锥角均大于石化柴油,生物柴油的物性指标造成了喷雾特性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生物柴油 柴油 喷雾特性 贯穿距离 喷雾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多环芳香烃形成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忠 黄慧龙 +2 位作者 许广举 毛功平 王小哲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1-415,共5页
通过对癸酸甲酯化学动力学氧化机理与多环芳香烃(PAHs)生成机理的分析,构建了由713个基元反应和125种组分组成的生物柴油PAHs计算模型.研究了激波管条件下,生物柴油/氧气/氩气燃烧过程中苯环的产生过程、主要反应路径及变化规律.结果表... 通过对癸酸甲酯化学动力学氧化机理与多环芳香烃(PAHs)生成机理的分析,构建了由713个基元反应和125种组分组成的生物柴油PAHs计算模型.研究了激波管条件下,生物柴油/氧气/氩气燃烧过程中苯环的产生过程、主要反应路径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生物柴油燃烧过程中间产物浓度的变化规律;丙炔基(C3H3)对于PAHs第1个苯环的形成作用明显,脱氢加乙炔(HACA)反应和苯环间环化反应是形成两环和多环PAHs的主要路径;随着生物柴油和氧气的化学当量比的减小,PAHs生成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酸甲酯 生物柴油 PAHS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酯化酸化油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张海荣 邬国英 林西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介绍了一种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适用于工业精制脂肪酸和泔水油等酸化油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改变了SO42-/粘土催化剂的酸性分布,酸性增强。正丁胺-TPD法的测试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中等强... 介绍了一种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适用于工业精制脂肪酸和泔水油等酸化油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改变了SO42-/粘土催化剂的酸性分布,酸性增强。正丁胺-TPD法的测试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中等强度的酸性催化剂。使用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合成生物柴油,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醇油质量比0.43∶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投料用量的5%,反应时间为6~8h(视原料酸值而定)。在规定的反应条件下,使用工业精制脂肪酸原料,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改性的SO42--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可循环使用20次;使用泔水油为原料,须对原料和粗产品进行精制,能得到合格产品。说明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的酯化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好,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 生物柴油 固体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