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rication, property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al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plates based on tetradecanol-myristic acid binary eutectic mixture/expanded perlite and expanded vermiculite for building applic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YANG Hua CHEN Wan-he +1 位作者 KONG Xiang-fei RONG X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9期2578-2595,共18页
A binary eutectic mixture composed of tetradecanol(TD)and myristic acid(MA)was maximally absorbed into the microstructures of expanded perlite(EP)and expanded vermiculite(EVMT),respectively,through a self-made vacuum ... A binary eutectic mixture composed of tetradecanol(TD)and myristic acid(MA)was maximally absorbed into the microstructures of expanded perlite(EP)and expanded vermiculite(EVMT),respectively,through a self-made vacuum adsorption roller to prepare phase change material(PCM)particle(PCP).Then EP and EVMT-based composite PCM plates were respectively fabricated through a mold pressing method.The thermal property,chemical stability,microstructure and durability wer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e(FT-IR),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nd thermal cycling test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PCPs have high latent heats with 110 J/g for EP-based PCP and more than 130 J/g for EVMT-based PCP,compact microstructure without PCM leakage,stable chemical property and good durability.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proved the feasibility for the vacuum adsorption roller used in the composite PCM fabrication.Results of thermal storage performance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 fabricated PCM plates have better thermal inertia than common building materials,and the thermal storage performance of PCM plates has nonlinearly changed with outside air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Therefore,PCM plates show a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thermal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storage phase change material expanded perlite expanded vermiculite binary eutectic mix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静电纺LA-PA/PET复合相变纤维形态和热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柯惠珍 蔡以兵 +1 位作者 魏取福 乔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9-312,共4页
以月桂酸和棕榈酸二元低共熔混合物(LA-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纳米二氧化硅(SiO2)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的LA-PA/PET/SiO2定形相变复合纤维。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纳米S... 以月桂酸和棕榈酸二元低共熔混合物(LA-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纳米二氧化硅(SiO2)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的LA-PA/PET/SiO2定形相变复合纤维。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纳米SiO2对静电纺LA-PA/PET/SiO2复合相变纤维的形貌结构和热学性能的影响。SEM观察结果显示,随着纳米SiO2的加入,复合相变纤维表面呈现出光滑的形态特点,纤维直径有所降低;且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DSC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含量对复合相变纤维的熔化焓值和结晶焓值有一定的影响,对相变温度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相变纤维 la-pa二元低共熔物 纳米SIO2 形貌 热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的现场复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幸福 潘江 +4 位作者 王光耀 刁福广 孙建平 李婷 王彭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5-1131,共7页
将温标固定点技术应用于船载现场是实现温度量值扁平化,提升海洋温度测量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弥补ITS90温标在海洋温区(-5~35℃)范围内固定点数目不足,不能对NTC热敏电阻进行有效校准的缺陷,研制了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开展了船载控温... 将温标固定点技术应用于船载现场是实现温度量值扁平化,提升海洋温度测量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弥补ITS90温标在海洋温区(-5~35℃)范围内固定点数目不足,不能对NTC热敏电阻进行有效校准的缺陷,研制了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开展了船载控温箱微型Ga-In固定点温坪复现研究,同时探索了环境温度条件下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的复现。采用切线交点法和三次多项式拟合法对微型Ga-In固定点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重复性优于1 mK;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应该在固态并低于熔点的环境下保存。采用切线交点法赋值得到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相变温度为15.6549℃,扩展不确定度为1.54 mK(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计量 微型共晶固定点 Ga-In二元合金 NTC热敏电阻 海洋温度传感器 现场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晶焊技术的高温压力传感器无引线封装技术研究
4
作者 王宇峰 王丙寅 +2 位作者 赵艳栋 雷程 梁庭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1,27,共5页
针对MEMS高温压力传感器在高温特种环境下存在引线电学失效的不可靠性因素,制备了基于共晶焊技术的无引线封装SOI高温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利用金锗合金焊料共晶焊接技术完成芯片与陶瓷基板的焊盘之间的连接。推力测试结果表明:其焊接强... 针对MEMS高温压力传感器在高温特种环境下存在引线电学失效的不可靠性因素,制备了基于共晶焊技术的无引线封装SOI高温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利用金锗合金焊料共晶焊接技术完成芯片与陶瓷基板的焊盘之间的连接。推力测试结果表明:其焊接强度最大值可达28.30 MPa,均值约为26.47 MPa。完成300℃环境下的老化后,其300℃高温环境下零点漂移为0.216%,时漂约为7.64μV/h。老化后常温静态压力测试线性度为0.126%,迟滞为0.136%,重复性为0.197%,均小于2‰,基本误差为0.433%。研究结果验证了金锗焊料共晶焊接制备无引线封装压力传感器的技术路线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MEMS) 共晶 无引线封装 高温压力传感器 二元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共晶糖醇颗粒的制备及其作为降温材料在传统卷烟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凯 刘雯 +3 位作者 徐建荣 黄朝章 王道铨 王夺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3,共7页
为拓宽传统卷烟用降温材料的筛选范围,利用木糖醇和赤藓糖醇的二元相图计算糖醇共晶点温度,通过熔融法制备木糖醇与赤藓糖醇二元共晶糖醇颗粒,将其作为降温材料应用于传统卷烟中,并评价其吸热降温效果。结果表明:二元共晶糖醇共晶点处... 为拓宽传统卷烟用降温材料的筛选范围,利用木糖醇和赤藓糖醇的二元相图计算糖醇共晶点温度,通过熔融法制备木糖醇与赤藓糖醇二元共晶糖醇颗粒,将其作为降温材料应用于传统卷烟中,并评价其吸热降温效果。结果表明:二元共晶糖醇共晶点处的木糖醇与赤藓糖醇物质的量之比为7.6∶2.4,命名为木7.6赤2.4共晶糖醇颗粒,共晶点温度约为89℃;该共晶糖醇颗粒的制备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反应,其形貌特征与木糖醇颗粒相似,表面较为光滑,将其应用于中短支卷烟时,较空白卷烟的主流烟气温度降低了6.8℃;木糖醇颗粒可有效截留主流烟气中的水分,所添加二元共晶糖醇颗粒中的木糖醇含量越多,卷烟出口处所捕集到的水分越少;二元共晶糖醇颗粒可截留部分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其中木7.6赤2.4共晶糖醇颗粒卷烟出口端捕集到的焦油量最少,但二元共晶糖醇颗粒对主流烟气中的烟碱含量和CO含量均未产生明显影响;添加木7.6赤2.4共晶糖醇颗粒的卷烟其烟气的甜感有所提升,但吸阻略有增加,且卷烟的烟气热感有所下降,感官品质整体评价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共晶糖醇颗粒 传统卷烟 主流烟气温度 降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低共熔脂肪酸相变微胶囊的设计与工艺优化
6
作者 袁红平 洪枢 +4 位作者 邓竣骞 吴新宇 李晓玉 肖俊 连海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43,共10页
单一脂肪酸的相变温度普遍较高且易泄漏,不能满足其作为相变材料对夏季建筑空调能耗调节的需求。本工作基于真实溶剂类导体屏蔽模型(conductor-like screening model for real solvents,COSMO-RS),采用COSMOthermX软件对7种中链脂肪酸... 单一脂肪酸的相变温度普遍较高且易泄漏,不能满足其作为相变材料对夏季建筑空调能耗调节的需求。本工作基于真实溶剂类导体屏蔽模型(conductor-like screening model for real solvents,COSMO-RS),采用COSMOthermX软件对7种中链脂肪酸和10种长链脂肪酸两两组合的136种二元低共熔脂肪酸进行设计计算,筛选预测其共熔温度与摩尔比。进而将最优组合作为芯材,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MUF)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系统地探讨不同工艺条件(芯壁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转速等)对该微胶囊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SMO-RS模型可以直观地判断材料氢键供体(hydrogen bond donor,HBD)与受体(hydrogen bond acceptor,HBA)之间的关系,最优组合月桂酸(lauric acid,LA)与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MA)摩尔比为0.66∶0.34的LA-MA(LM)理论共熔温度(33.25℃)与实验结果(33.1℃)相似度达98.08%;在芯壁比2∶1、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80℃、搅拌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MUF对芯材LM的包覆效率为61.37%,较好地解决了泄漏问题,对降低建筑空调制冷能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 肉豆蔻酸 二元低共熔脂肪酸 相变微胶囊 COSM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共晶定向凝固的多相场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耀产 杨根仓 +2 位作者 王锦程 赵达文 樊建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26-1032,共7页
借助于多相场模型,利用移动盒算法模拟了小Peclet数下二元共晶模型合金的定向凝固过程。同时研究了共晶生长层片间距调整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当初始层片间距小于最小过冷层片间距时,层片调整通过两相的竞争生长与层片湮没进行;相反,当... 借助于多相场模型,利用移动盒算法模拟了小Peclet数下二元共晶模型合金的定向凝固过程。同时研究了共晶生长层片间距调整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当初始层片间距小于最小过冷层片间距时,层片调整通过两相的竞争生长与层片湮没进行;相反,当初始层片间距大于最小过冷理论时,层尖的形核分叉生长使层片生长趋于稳定;再现了共晶1λ振荡不稳定性生长,通过分析局部动力学得出1λ振荡不稳定性生长原因为溶质再分配与共晶两相的体积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场法 定向凝固 二元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脂肪酸/SiO_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6
8
作者 付路军 董发勤 +1 位作者 杨玉山 何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8-551,共4页
针对适用于建筑领域的相变储能材料,选用癸酸(CA)分别与月桂酸(LA)、肉豆蔻酸(MA)和棕榈酸(PA)复合制备了二元低共熔脂肪酸作为储能材料。通过施罗德公式计算得到二元低共熔脂肪酸的混合比例和理论相变温度。基于CA-MA优异的性能,采用溶... 针对适用于建筑领域的相变储能材料,选用癸酸(CA)分别与月桂酸(LA)、肉豆蔻酸(MA)和棕榈酸(PA)复合制备了二元低共熔脂肪酸作为储能材料。通过施罗德公式计算得到二元低共熔脂肪酸的混合比例和理论相变温度。基于CA-MA优异的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A-MA/SiO2定形相变储能材料。采用FT-IR、SEM、DSC、TG对CA-MA/SiO2的结构、形貌、热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3种二元低共熔脂肪酸适合于建筑领域。CA-MA较好地被固定在SiO2多孔网络中,储能材料和SiO2之间仅为物理结合,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定形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0.96℃,相变焓为70.17J/g,相变温度适中,相变焓高,热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低共熔脂肪酸 复合相变材料 储能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共晶比例法制备铜基大块非晶合金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英俊 孙剑飞 +2 位作者 李永泽 孙继库 沈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79-1183,共5页
采用二元深共晶比例法,设计了系列Cu-Ti-Zr-Ni非晶合金成分。采用传统的铜模铸造法,由成分为Cu52.55Ti30.05Zr11.4Ni6与Cu53.1Ti31.4Zr9.5Ni6的两种合金可以制备出临界直径达5mm的完全非晶组织。两合金均具有较高的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 采用二元深共晶比例法,设计了系列Cu-Ti-Zr-Ni非晶合金成分。采用传统的铜模铸造法,由成分为Cu52.55Ti30.05Zr11.4Ni6与Cu53.1Ti31.4Zr9.5Ni6的两种合金可以制备出临界直径达5mm的完全非晶组织。两合金均具有较高的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分别为0.603与0.598,其合金成分更加接近体系深共晶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玻璃形成能力。其中Cu52.55Ti30.05Zr11.4Ni6的玻璃转变温度(694K)与过冷液相区宽度(52K)均较高,表明该合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 二元深共晶 玻璃形成能力 约化玻璃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油与五种油脂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婷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6-29,共4页
利用等温相图,研究了棕榈仁油与5种常见人造奶油基料油——棕榈油、棕榈油硬脂、棕榈油软脂、氢化棕桐油和牛脂之间的二元相容性。结果表明,棕榈仁油与棕榈油系列油混合物在20~25℃内出现严重的共晶现象,与牛脂在10℃内出现偏晶现... 利用等温相图,研究了棕榈仁油与5种常见人造奶油基料油——棕榈油、棕榈油硬脂、棕榈油软脂、氢化棕桐油和牛脂之间的二元相容性。结果表明,棕榈仁油与棕榈油系列油混合物在20~25℃内出现严重的共晶现象,与牛脂在10℃内出现偏晶现象,在20~25℃出现严重的共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油 棕榈油 相容性 等温曲线 二元混合 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苯物系固液平衡测定与正规溶液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东炜 陈效宁 +1 位作者 张文想 李复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49,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邻二溴苯与间二溴苯、对二溴苯与间二溴苯和对二溴苯与邻二溴苯的3个二元固液平衡数据,同时绘制出相应的简单低共熔型二元相图。各物系低共熔摩尔分数组成和温度分别为:邻二溴苯(x)+间二溴苯(1?x),x=0.4485,T=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邻二溴苯与间二溴苯、对二溴苯与间二溴苯和对二溴苯与邻二溴苯的3个二元固液平衡数据,同时绘制出相应的简单低共熔型二元相图。各物系低共熔摩尔分数组成和温度分别为:邻二溴苯(x)+间二溴苯(1?x),x=0.4485,T=240.4K;对二溴苯(x)+间二溴苯(1-x),x=0.1002,T=260.9K;对二溴苯(x)+邻二溴苯(1?x),x=0.1306,T=272.3K。采用单参数正规溶液模型计算,温度均方根偏差不大于1.1K,说明正规溶液模型适用于上述弱极性异构体物系固液平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平衡 相图 邻二溴苯 间二溴苯 对二溴苯 差示扫描量热法 正规溶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蓄冷剂液固相图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岑幻霞 鄢永红 童景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30,共6页
用UNIFAC法计算脂肪酸二元低共熔体液固平衡相图。测其凝固点,绘出实测相图。测出比热及相变潜热,并进行50次冻熔实验。证明该蓄冷剂过冷度小,凝固时不分层,可逆性好。对UNIFAC法某些参数进行修正后,计算相图与实测... 用UNIFAC法计算脂肪酸二元低共熔体液固平衡相图。测其凝固点,绘出实测相图。测出比热及相变潜热,并进行50次冻熔实验。证明该蓄冷剂过冷度小,凝固时不分层,可逆性好。对UNIFAC法某些参数进行修正后,计算相图与实测相图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固液平衡 相图 低共熔混合物 空调蓄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无机纳米颗粒基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 被引量:28
13
作者 孟多 王立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6,共6页
以工业水玻璃为纳米SiO2前驱物,以癸酸(CA)和月桂酸(LA)二元低共熔酸为相变芯材,在表面活性剂的参与下,采用溶胶-凝胶法一步制备出纳米级复合定形相变蓄热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方差扫描量热法和热... 以工业水玻璃为纳米SiO2前驱物,以癸酸(CA)和月桂酸(LA)二元低共熔酸为相变芯材,在表面活性剂的参与下,采用溶胶-凝胶法一步制备出纳米级复合定形相变蓄热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方差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技术对此定形相变蓄热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并采用瞬态热线法测量了其导热系数.结果表明:相变芯材在吸热熔化后不会产生流动和渗漏;复合相变材料中脂肪酸含量(质量分数)为46%,具有良好的相变蓄热性能(相变温度19.57℃,相变潜热71.28J/g)和热稳定性;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为0.178W/(m.K),可作为一种良好的隔热、保温建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玻璃 脂肪酸低共熔物 溶胶-凝胶法 定形相变材料 保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尚建丽 李乔明 +1 位作者 王争军 赵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94,共3页
选择了几种脂肪酸,依据二元低共熔原理,制备出适合建筑材料使用的二元有机相变储能材料。通过DSC分析了复合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焓等热性能,结果表明:当CA∶LA;CA∶MA;CA∶PA的质量比分别为53.45∶46.55∶60.2∶39.8∶61.6∶38.4时... 选择了几种脂肪酸,依据二元低共熔原理,制备出适合建筑材料使用的二元有机相变储能材料。通过DSC分析了复合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焓等热性能,结果表明:当CA∶LA;CA∶MA;CA∶PA的质量比分别为53.45∶46.55∶60.2∶39.8∶61.6∶38.4时,其相变焓和相变温度分别为CA-LA:120.7J/g;20.82℃,CA-MA:120.3J/g;19.15℃,CA-PA:142.9J/g;22.05℃,适合于民用建筑对相变材料的要求。通过SEM分析检测了珍珠岩吸附相变材料后的表面微观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羧酸均匀吸附在多孔基体中,此种材料可以应用于夹心节能建筑围护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共熔体 相变储能材料 潜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相场模型的二元合金共晶层片生长方式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智平 李生建 +1 位作者 冯力 路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8,共4页
基于界面场的多相场模型,模拟研究有机合金CBr4-C2Cl6的层片形貌以及初始层片间距和初始过冷度对其形貌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层片间距增大,共晶层片生长方式依次呈现以下形态:规则形态、低对称性震荡、更低对称性震荡、形核及分... 基于界面场的多相场模型,模拟研究有机合金CBr4-C2Cl6的层片形貌以及初始层片间距和初始过冷度对其形貌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层片间距增大,共晶层片生长方式依次呈现以下形态:规则形态、低对称性震荡、更低对称性震荡、形核及分叉;在等温凝固条件下,初始过冷度越高,共晶层片生长形态越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 层片生长 多相场方法 二元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墙板用癸酸-硬脂酸/膨胀珍珠岩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魏艳玲 徐玲玲 李文浩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3,共6页
采用真空吸附法将液态的癸酸-硬脂酸(CA-SA)二元共晶相变材料封装入多孔膨胀珍珠岩(EP)中,制备颗粒定型复合相变材料CA-SA/EP,并以石膏为无机基体研制储能墙板。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采用真空吸附法将液态的癸酸-硬脂酸(CA-SA)二元共晶相变材料封装入多孔膨胀珍珠岩(EP)中,制备颗粒定型复合相变材料CA-SA/EP,并以石膏为无机基体研制储能墙板。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多路温度测试仪和热扩散系数测试仪表征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以质量比4∶1的CA-SA二元共晶相变材料在EP复合相变材料中的最佳吸附质量分数为75%,且在EP的多孔网络结构中均匀分布,复合过程中CA-SA二元共晶相变材料与EP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没有新产物形成;CA-SA/EP颗粒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分别为20.7℃和120.4 J/g,500次热循环后,颗粒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墙板 二元癸酸硬脂酸共晶混合物 膨胀珍珠岩 真空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基大块金属玻璃组分设计与热力学行为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培友 童婷 王永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2-55,60,共5页
采用"二元共晶混合"法设计Cu基Cu_(51.31)Ni_(6.48)Ti_(27.77)Zr_(14.44)、Cu_(51.93)Ni_(6.25)Ti_(27)Zr_(14.82)、Cu_(52.55)Ni_6Ti_(26.25)Zr_(15.2)和Cu_(53.17)Ni_(5.76)Ti_(25.49)Zr_(15.58)合金组分,用水冷铜模铸造法... 采用"二元共晶混合"法设计Cu基Cu_(51.31)Ni_(6.48)Ti_(27.77)Zr_(14.44)、Cu_(51.93)Ni_(6.25)Ti_(27)Zr_(14.82)、Cu_(52.55)Ni_6Ti_(26.25)Zr_(15.2)和Cu_(53.17)Ni_(5.76)Ti_(25.49)Zr_(15.58)合金组分,用水冷铜模铸造法制备出直径为3 mm的合金棒。采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该合金的微结构,采用DSC和DTA测试热力学数据。结果表明,富Cu基大块金属玻璃具有较高的玻璃形成能力,其临界直径可达3 mm,其过冷液态区ΔT_x最大值和参数γ最大值分别为49 K和0.400。由于4个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差别不大,故表征玻璃形成能力的热力学参数ΔG值也差别不大,且最低的ΔG值对应着具有较好玻璃形成能力的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金属玻璃 二元共晶 玻璃形成能力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B基CA-MA二元低共熔脂肪酸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苗扬 李丽萍 +1 位作者 曲美洁 张秀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233-237,共5页
以聚-β-羟丁酸酯(PHB)作为基体材料,癸酸-肉豆蔻酸(CA-MA)二元低共熔脂肪酸作为相变剂,利用浇注法制备了含有不同比例脂肪酸的室温相变材料。通过热循环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 以聚-β-羟丁酸酯(PHB)作为基体材料,癸酸-肉豆蔻酸(CA-MA)二元低共熔脂肪酸作为相变剂,利用浇注法制备了含有不同比例脂肪酸的室温相变材料。通过热循环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和动态机械分析(DMA)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滤纸扩散法得出PHB对CA-MA二元低共熔脂肪酸的最大包覆量为40%,此时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4.65℃,相变焓值为140.26 J/g,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相变性能。添加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后,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4.58℃,相变焓为139.74 J/g,且CMC的加入使CA-MA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9℃左右,同时储能模量(E')提高了5 GPa,材料的刚性提高且微观形貌分散性良好;材料经历热循环前后相变温度、相变焓值和最初热分解温度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法定形 二元低共熔脂肪酸 室温 可降解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熔融盐低温共熔区的密度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庆国 冯建茹 +1 位作者 吴玉庭 郭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37-43,共7页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计算熔融盐的密度并与实验数据做比较,进行误差分析得出二次多项式模型是最佳的计算方法。混合熔融盐熔点到各组分盐熔点之间的温度区域,称之为“低温共熔区”。其熔融盐是固液共存状态,热物性无法直接测量,必须采用...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计算熔融盐的密度并与实验数据做比较,进行误差分析得出二次多项式模型是最佳的计算方法。混合熔融盐熔点到各组分盐熔点之间的温度区域,称之为“低温共熔区”。其熔融盐是固液共存状态,热物性无法直接测量,必须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取。采用二次多项式模型,利用外插法对混合熔融盐低温共熔区的密度进行计算,得到了全温度范围内的密度并且误差很小,证明此理论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在研究混合熔融盐密度时,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数据均来自同一文献或者同一研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模型 二元混合物 熔融盐 密度 低温共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A-SA/PET/MWNTs复合相变纤维的制备及储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柯惠珍 蔡以兵 +1 位作者 魏取福 徐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25,31,共4页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棕榈酸和硬脂酸二元低共熔物(PA-SA)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新型的PA-SA/PET/MWNTs定形相变复合纤维。研究了强酸处理后的MWNTs对静电纺PA-SA/PET/MWNTs复合相变纤维的形貌...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棕榈酸和硬脂酸二元低共熔物(PA-SA)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新型的PA-SA/PET/MWNTs定形相变复合纤维。研究了强酸处理后的MWNTs对静电纺PA-SA/PET/MWNTs复合相变纤维的形貌结构和储热性能的影响。FT-IR光谱分析表明,强酸处理后在MWNTs的表面成功的引入了羧基(-COOH)官能团。SEM观察表明,随着MWNTs的加入,复合相变纤维表面沟槽变得更加明显且纤维直径明显增大。DSC分析表明了MWNTs的含量对复合相变纤维的熔化焓值和结晶焓值有一定的影响,对熔化温度和结晶温度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相变纤维 PA-SA二元低共熔物 多壁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