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红霞 李玉博 +4 位作者 张颂函 吴竞 董茂锋 王伟民 赵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38,271,共8页
为明确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上施用后的残留行为和膳食暴露风险,研究基于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目标农药在芥蓝上残留分析方法,得到芥蓝中2种农药的残留水平,结合我国膳食结构不同性别/年龄组食物消费量及体重数据评估了高效氯氰菊... 为明确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上施用后的残留行为和膳食暴露风险,研究基于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目标农药在芥蓝上残留分析方法,得到芥蓝中2种农药的残留水平,结合我国膳食结构不同性别/年龄组食物消费量及体重数据评估了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对各类消费人群的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分别在0.01~1.0 mg/L和0.005~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6 7。在3个添加水平下,芥蓝中2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0.6%~113.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5%,定量限均为0.01 mg/kg。10%高氯·吡丙醚微乳剂以推荐高剂量施药,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半衰期分别为3.9~10.1 d和4.8~6.3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最后一次施药3、5、7、10 d后,芥蓝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最终残留量≤0.904 mg/kg,吡丙醚的最终残留量≤0.202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我国不同人群的长期慢性暴露风险最大值为27.26%;短期急性暴露风险最大值为67.17%,表明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高效氯氰菊酯 吡丙醚 膳食摄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色绿僵菌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杀蝇蛆的增效作用
2
作者 李倩楠 马园 +5 位作者 郝陆瑶 张艳妮 郭志凯 丁玉林 杜山 王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3,共6页
为了研究棕色绿僵菌(Metarhizium brunneum)与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复配在蝇蛆防控中的应用,试验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和棕色绿僵菌的相容性,以及单一棕色绿僵菌组、棕色绿僵菌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制剂组杀蝇蛆毒性试验。结果表... 为了研究棕色绿僵菌(Metarhizium brunneum)与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复配在蝇蛆防控中的应用,试验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和棕色绿僵菌的相容性,以及单一棕色绿僵菌组、棕色绿僵菌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制剂组杀蝇蛆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较高浓度的下,高效氯氰菊酯对棕色绿僵菌的菌丝生长情况、孢子萌发率和孢子产量等无显著影响;高效氯氰菊酯与棕色绿僵菌联合使用确实可以增加棕色绿僵菌对蝇蛆的致死率,其中孢子浓度为1×10^(8)个/mL、1×10^(7)个/mL对蝇蛆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从90.0%、86.7%提高到100%;孢子浓度为1×10^(6)个/mL、1×10^(5)个/mL、1×10^(4)个/mL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从86.7%、50%和36.7%提高到93.3%、70%和63.3%。说明棕色绿僵菌与高效氯氰菊酯相容性良好,可以一起使用。低剂量的高效氯氰菊酯与棕色绿僵菌联用应用可以降低高效氯氰菊酯的使用量并提高生物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绿僵菌 高效氯氰菊酯 蝇蛆 生物防治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洗及烹饪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曾静 乔雄梧 +3 位作者 孙瑞卿 秦曙 金静 马利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0-401,共12页
为明确不同清洗和烹饪方式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2种脂溶性农药(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模拟厨房常用5种清洗方式(食用盐水、食用小苏打水、淘米水、自来水、食用醋水溶液)分别清洗芥菜和普通白菜,以及4种烹饪方式(... 为明确不同清洗和烹饪方式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2种脂溶性农药(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模拟厨房常用5种清洗方式(食用盐水、食用小苏打水、淘米水、自来水、食用醋水溶液)分别清洗芥菜和普通白菜,以及4种烹饪方式(煮、蒸、炒、腌制)烹饪加工后,利用QuEChERS样品前处理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样品加工前后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变化,计算加工因子,并根据我国3个代表性人群(儿童、育龄妇女、一般人群)的膳食数据,估算加工前后农药膳食暴露量变化以及对长期膳食暴露风险的贡献率(ADIi%)和短期膳食暴露风险(%ARfD)的影响,评价了清洗和烹饪加工过程对减少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以及降低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不确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芥菜采用食用小苏打水清洗,普通白菜采用食用盐水清洗,对2种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最好,显著优于自来水清洗;经过清洗、烹饪后,其加工因子(PFTotal)在芥菜中介于0.06~0.24(虫螨腈)和0.04~0.11(高效氯氰菊酯)之间,在普通白菜中介于0.05~0.21(虫螨腈)和0.06~0.11(高效氯氰菊酯)之间,清洗及烹饪加工使得2种农药的估算暴露风险值降低了76%~96%。研究表明,日常厨房加工可不同程度降低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对我国代表性人群的长期及短期膳食暴露风险,针对芥菜和普通白菜而言,厨房加工可使高效氯氰菊酯残留的%ARfD<100%,但不能使虫螨腈残留的%ARfD<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螨腈 高效氯氰菊酯 芥菜 普通白菜 加工因子 清洗 烹饪 膳食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土-聚己内酯基农药缓释膜的研制
4
作者 雷萌萌 胡涛 +3 位作者 蔡鹏 王志辉 陈静 丁师杰 《非金属矿》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浇铸法制备凹土-聚己内酯负载高效氯氰菊酯复合农药缓释膜,并探索了凹土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仪、X射线衍射(XRD)仪、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得的农药缓释膜结构及(亚)微观形... 采用浇铸法制备凹土-聚己内酯负载高效氯氰菊酯复合农药缓释膜,并探索了凹土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仪、X射线衍射(XRD)仪、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得的农药缓释膜结构及(亚)微观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膜的力学性能、润湿性能、透光率及不透明度,研究了农药缓释膜在50%乙醇溶液中的药物释放行为及药物释放机理。结果表明,当凹土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0%,高效氯氰菊酯含量为5%时,制得农药缓释膜的断裂伸长率为(20.08±3.92)%,拉伸强度为(3.98±0.69)MPa,接触角为(91.3±0.24)°,不透明度为(20.99±1.69)mm^(-1),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农药缓释膜药物释放较为缓慢,其释放机理属于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凹土 浇铸法 农药缓释膜 高效氯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氰戊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袁玉伟 司朝光 +2 位作者 林桓 王静 叶志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99-1202,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GC-ECD)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研究了毒死蜱、氰戊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在春季结球甘蓝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3种农药的半衰期不同,在甘蓝中不具有积累性残留效果。按照农药推荐使用量,毒死蜱、高效氯氰菊... 采用气相色谱法(GC-ECD)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研究了毒死蜱、氰戊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在春季结球甘蓝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3种农药的半衰期不同,在甘蓝中不具有积累性残留效果。按照农药推荐使用量,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半衰期分别为2.1、3.7和2.8d。参照我国、日本和国际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残留限量要求,计算出3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建议高效氯氰菊酯的安全间隔期为3d,适合在甘蓝种植中使用;其他两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范围在3~14d之间,应该执行良好农业操作,严格遵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结论认为3种农药不同的最大残留限量(MRL)都在其理论MRL的范围内,都具有安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氰戊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 农药残留 甘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小菜蛾羧酸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夏冰 石泰 +1 位作者 梁沛 高希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3-27,共5页
就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对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 inneae羧酸酯酶(Car E)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用亚致死剂量的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分别处理阿维菌素敏感和抗性小菜蛾 ,使敏感品系 Car E比活力上升 ,抗性品系 Ca... 就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对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 inneae羧酸酯酶(Car E)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用亚致死剂量的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分别处理阿维菌素敏感和抗性小菜蛾 ,使敏感品系 Car E比活力上升 ,抗性品系 Car E比活力下降。酶动力学研究表明 ,两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对小菜蛾 Car E与底物 α- NA亲和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敏感品系中 ,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前后 Car E的 Km 值无明显变化 ;抗性品系中 ,用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处理后 ,小菜蛾体内 Car E的 Km 值显著高于对照 ,即其对 α- NA的亲和力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高效氯氰菊酯处理组 Car E的 Km 值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亚致死剂量 小菜蛾 羧酸酯酶 影响 阿维菌素 高效氯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解去除食用叶菜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存政 骆爱兰 +1 位作者 王冬兰 刘贤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6-200,共5页
以青菜为介质,测定经存储、加工及理化处理过程的高效氯氰菊酯农药的残留下降情况。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对去除青菜中残留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均有一定作用。随着存储和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青菜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逐渐减少,存储72h的消... 以青菜为介质,测定经存储、加工及理化处理过程的高效氯氰菊酯农药的残留下降情况。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对去除青菜中残留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均有一定作用。随着存储和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青菜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逐渐减少,存储72h的消解率为28.01%,紫外照射1h的消解率为20.45%。水温的升高或碱性的增强,青菜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消解加快,80℃水溶液处理5min的消解率为96.07%,pH9水溶液处理1h的消解率为40.15%。洗涤剂浸泡,其残留下降亦加快,2%的洗涤剂溶液处理1h的去除率为49.04%。臭氧处理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去除作用效果最明显,处理30min去除率可达50.27%。而进一步再与紫外线、NaHCO3、双氧水联合处理,高效氯氰菊酯残留下降则更显著,表现出明显协同效应。同时建立了多残留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六六六、DDT多个单体,及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和取代苯基类杀菌剂百菌清,其检测限与回收率均达到了农药多残留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消解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高效氯氰菊酯对鲫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高平 陈昌福 +2 位作者 胡琼予 徐进 艾晓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鱼,研究在不同水温、pH值和鱼规格下高效氯氰菊酯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对鲫96h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值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随鱼规格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渔业生产中应该... 以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鱼,研究在不同水温、pH值和鱼规格下高效氯氰菊酯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对鲫96h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值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随鱼规格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渔业生产中应该根据不同环境因子和鱼的大小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Carazsius auratus) 高效氯氰菊酯 急性毒性 水温 PH 鱼的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菊酯类农药对鲤血清CAT和SOD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靳晓敏 吴垠 +2 位作者 杨松 桂远明 刘艳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5-618,共4页
通过对鲤肌肉注射不同浓度的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研究了2种菊酯类农药对鲤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各浓度组(6、60、600、6000μg·kg-1)短时间(24h)作用均使酶活性极... 通过对鲤肌肉注射不同浓度的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研究了2种菊酯类农药对鲤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各浓度组(6、60、600、6000μg·kg-1)短时间(24h)作用均使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长时间(168h)作用则极显著抑制其活性(P<0.01)。功夫菊酯低浓度(6μg·kg-1)短时间(24h)作用使酶活性不显著升高(P>0.05),低浓度长时间(96、168h)及高浓度(600、6000μg·kg-1)在各时间点作用均使酶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随2种农药注射浓度增大、作用时间延长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且各浓度组在48h均已极显著抑制酶活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反式氯氰菊酯 功夫菊酯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其降解条件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洁 姚开 +2 位作者 贾冬英 迟原龙 李清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6-180,共5页
从长期施用高效氯氰菊酯农药的菜园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高效氯氰菊酯的细菌GCN019。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析,将菌株GCN019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确定了影响该菌株降解高效氯... 从长期施用高效氯氰菊酯农药的菜园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高效氯氰菊酯的细菌GCN019。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析,将菌株GCN019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确定了影响该菌株降解高效氯氰菊酯的主要因素,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其降解条件。结果表明,降解体系中高效氯氰菊酯浓度和接种量及初始pH是影响其降解的主要因素;优化条件下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可达到73.94%,与所建立的模型预测值(74.30%)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生物降解 荧光假单胞菌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对绿色型豌豆蚜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0
11
作者 王小强 刘长仲 +1 位作者 邢亚田 石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9-286,共8页
为了了解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不同亚致死剂量对绿色型豌豆蚜实验种群参数的影响,阐明绿色型豌豆蚜发育及繁殖与亚致死剂量的关系,并为豌豆蚜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22~24℃,光照周期L∶D=16 h∶8 h,相对湿度(RH... 为了了解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不同亚致死剂量对绿色型豌豆蚜实验种群参数的影响,阐明绿色型豌豆蚜发育及繁殖与亚致死剂量的关系,并为豌豆蚜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22~24℃,光照周期L∶D=16 h∶8 h,相对湿度(RH)70%~80%条件下,采用带虫浸叶法确定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绿色型豌豆蚜的亚致死剂量,通过叶碟饲养,记录其发育历期、产蚜量和寿命。结果表明,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LC20、LC10分别处理成蚜后,成蚜平均寿命和平均产蚜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中阿维菌素LC20处理平均寿命最短为3.34 d,高效氯氰菊酯 LC20处理平均产蚜量最低为14.30头;F1代除3龄历期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龄期历期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成虫期、存活率、平均产蚜量、净增殖率及平均世代周期均表现为LC10大于LC20,在阿维菌素LC10下,F1代成蚜寿命、成蚜平均产蚜量、净增殖率及平均世代周期达到最大值且均大于对照,分别为9.76,77.76,65.32,12.41。表明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成蚜后,对其寿命和繁殖力均起到抑制作用,但对F1代影响表现为大部分生物学参数随亚致死剂量降低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型豌豆蚜 吡虫啉 阿维菌素 高效氯氰菊酯 亚致死效应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对大型蚤的慢性毒性 被引量:22
12
作者 谭亚军 李少南 吴小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2-66,共5页
主要进行了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和三唑磷对大型蚤的21d慢性毒性试验。浓度≥0.5μg/kg的毒死蜱和≥0.05μg/kg的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能显著延长大型蚤的第一次怀卵和产卵时间,而三唑磷在所测范围(0.05~2.0μg/kg)内对这... 主要进行了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和三唑磷对大型蚤的21d慢性毒性试验。浓度≥0.5μg/kg的毒死蜱和≥0.05μg/kg的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能显著延长大型蚤的第一次怀卵和产卵时间,而三唑磷在所测范围(0.05~2.0μg/kg)内对这两项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与第一次怀卵时间和第一次产卵时间相比,第一次产卵数、21d产卵总数、产卵次数、内禀增长力等似乎是更为敏感的生殖毒理学指标。21d试验结束时,毒死蜱和三唑磷对大型蚤体长变化没有显著影响,而0.025μg/kg及以上浓度氰戊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显著缩短了大型蚤的体长。综合各项指标,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和三唑磷对大型蚤最大无影响浓度(NOEC)分别为0.005、0.005、0.01、0.05μg/kg。相对有机磷杀虫剂而言,体长可以作为衡量菊酯类杀虫剂亚慢性毒性的一个特殊指标。将48h急性毒性数据与NOEC相对照,求得4种杀虫剂的应用因子(AF)介于0.004~0.012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杀虫剂通过漂移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后形成的残留量,有可能对以大型蚤为代表的水生无脊椎动物造成急性和慢性毒害。由于不同药剂之间AF值相差较大,应当通过实测而不是预测来确定特定农药对水蚤的安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戊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 三唑磷 毒死蜱 大型蚤 慢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的微胶囊化及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列忠 陈建明 +2 位作者 赵敏 张珏锋 何月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微囊悬浮剂(CS),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微胶囊化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产品对蛴螬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SUR-1(植物皂素和明胶等比例组合物)是较为理想的成囊助剂,...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微囊悬浮剂(CS),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微胶囊化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产品对蛴螬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SUR-1(植物皂素和明胶等比例组合物)是较为理想的成囊助剂,当其质量分数为0.2%时两种农药的包覆率可达98%以上,囊形均匀、圆滑,囊径和囊壁厚度适中,但其用量不宜过高,当其质量分数为0.4%时,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包覆率分别仅有74.2%和68.1%,同时,释放速率也显著下降。20%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CS在有效成分含量(下同)600g/hm2用量下,对蛴螬60d的防效可达70%以上,而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土壤中的降解较为迅速,当施药剂量分别为1 440和33.75g/hm2时,60d的防效分别仅为32.3%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高效氯氰菊酯 微囊悬浮剂 蛴螬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毛阿敏 魏克强 +3 位作者 赵辉 刘婉莎 刘娥娥 吕虹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9-696,共8页
为研究水体中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本实验室测得高效氯氰菊酯致克氏原螯虾的96hLC50为0.2μg·L-1的基础上,将克氏原螯虾分别暴露于0、0.005、0.01、0.02、0.04μg·L-1的高效氯氰菊酯溶液... 为研究水体中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本实验室测得高效氯氰菊酯致克氏原螯虾的96hLC50为0.2μg·L-1的基础上,将克氏原螯虾分别暴露于0、0.005、0.01、0.02、0.04μg·L-1的高效氯氰菊酯溶液中,在24、48、72h和96h后分别测定其鳃、肝胰腺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染毒96h期间各组织中的SOD活性变化规律相似,均为先上升后下降;肝胰腺中的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而鳃和血清中的CAT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则一直高于对照组,随着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染毒96h后,0.04μg·L-1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肝胰腺、鳃和血清中的SOD活性分别下降了28.3%、44.1%和27.2%,CAT活性分别下降了38.1%、39.4%和12.3%,而MDA含量分别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0.72、1.09倍和0.46倍。研究结果提示,高效氯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的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克氏原螯虾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丙二醛(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壁材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在土壤中迁移与光解的差异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贵森 杨法辉 +3 位作者 郭慧玲 商建 高志山 刘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4-220,共7页
分别制备了以脲醛树脂、密胺树脂、聚氨酯和聚脲为壁材的10%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采用土壤薄层层析法、紫外光解法和室内自然光照对比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各微囊悬浮剂在土壤中的迁移以及在紫外光和自然光照下的光解作用。结... 分别制备了以脲醛树脂、密胺树脂、聚氨酯和聚脲为壁材的10%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采用土壤薄层层析法、紫外光解法和室内自然光照对比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各微囊悬浮剂在土壤中的迁移以及在紫外光和自然光照下的光解作用。结果表明:在粒径相近的情况下,以水为展开剂时,分别以聚脲、聚氨酯、密胺树脂和脲醛树脂为壁材的微囊悬浮剂的迁移性依次减小;同一壁材的微囊悬浮剂,迁移性随粒径增加而增大;在紫外光照射下,光解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原药,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以及以聚脲、聚氨酯、密胺树脂和脲醛树脂为壁材的微囊悬浮剂,其半衰期分别是2.3、9.4、20.7、39.0、45.8和51.9 h;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上述各药剂的半衰期分别是5.8、5.9、6.9、6.7、12.9和17.3 d。将高效氯氰菊酯制备成微囊悬浮剂后其在自然条件下的光解明显低于原药和乳油,可延长其持效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微囊悬浮剂 迁移 光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桃小食心虫成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全林发 仇贵生 +4 位作者 孙丽娜 李艳艳 闫文涛 岳强 张怀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6-323,共8页
为研究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雌、雄蛾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药膜法,以LC_10、LC_20和LC_40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桃小食心虫成虫24 h,分别测定药剂压力解除后0、6、12和24 h桃小食心虫... 为研究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雌、雄蛾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药膜法,以LC_10、LC_20和LC_40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桃小食心虫成虫24 h,分别测定药剂压力解除后0、6、12和24 h桃小食心虫雌、雄蛾体内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效氯氰菊酯LC_10浓度处理能抑制桃小食心虫成虫的ECOD比活力,且随处理浓度增加,高效氯氰菊酯对ECOD活性的诱导作用逐渐体现,LC_40浓度处理组EC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此外,LC_20和LC_40浓度处理组可诱导桃小食心虫雄蛾CarE和GSTs比活力的增加,但对于雌蛾则结果相反。当药剂压力解除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成虫体内ECOD、CarE和GSTs活性总体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而药剂浓度越高对其解毒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越显著,且存在一定性别差异。研究显示,从短期响应来看,桃小食心虫雌、雄蛾体内的3种解毒酶在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胁迫后均表现较为活跃,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动态变化。由于雌、雄蛾个体的生理机能以及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异,这种生理响应机制存在一定的剂量和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高效氯氰菊酯 亚致死浓度 解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龙 龚道新 +1 位作者 赵佳 廖婵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0-155,共6页
为了评价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上的使用安全性,在陕西、福建等十二地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甘蓝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抽滤、盐析、浓缩后,正己烷定容至5 mL,进行气相色谱检测。结... 为了评价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上的使用安全性,在陕西、福建等十二地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甘蓝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抽滤、盐析、浓缩后,正己烷定容至5 mL,进行气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在0.01~5.00 mg/L范围内,高效氯氰菊酯质量浓度与其响应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为0.9999。在添加水平为0.05、0.5、5 mg/kg时,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添加回收率范围在83%~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6%~9%,方法定量限为0.05 mg/kg。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在甘蓝上施药浓度为33.75 g/hm2,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7 d,末次施药后7 d时,甘蓝样品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为<0.05 mg/kg(低于定量限)~0.28 mg/kg,规范残留试验中值(standard test median residue,STMR)为0.13 mg/kg;末次施药后10 d时,甘蓝样品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为<0.05 mg/kg(低于定量限)~0.21 mg/kg,STMR为0.07 mg/kg,残留量均低于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5 mg/kg)。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山西、浙江、湖南和广西四地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8、2.0、2.7、3.7 d,相关系数在0.967~0.994之间。高效氯氰菊酯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ational estimated daily intake,NEDI)为0.575 mg,风险商为45.6%,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摄入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甘蓝 气相色谱法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飞 王军 李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837-10838,10855,共3页
[目的]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情况。[方法]2007~2008年在北京郊区和安徽萧县两地进行高效氯氰菊酯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用气相色谱测定其含量。[结果]高效氯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19%~90.... [目的]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情况。[方法]2007~2008年在北京郊区和安徽萧县两地进行高效氯氰菊酯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用气相色谱测定其含量。[结果]高效氯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19%~90.04%和82.29%~90.5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26%~9.65%和5.46%~10.79%。消解动态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苹果中比在土壤中消解快,其消解半衰期在苹果和土壤中分别为5.04~6.99d和8.95~13.64d;2年试验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按45.0和67.5mg/kg(有效成分浓度)推荐剂量施药2~3次,采收期距最后1次施药间隔14d,苹果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均低于2.0mg/kg,说明该药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结论]高效氯氰菊酯属于易降解农药,其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残留量与使用浓度和施药次数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土壤 高效氯氰菊酯 残留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Ⅱ.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对棉叶蝉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莫俊杰 何觉民 +3 位作者 莫福章 陆建农 何仪 李进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1-63,共3页
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对棉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铃重、铃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250~300倍对棉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和药后7 d的防效均为91%,药后14 d的防效为92%,持效期为14 d左右;此外,高效氯氰菊酯250~375倍有... 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对棉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铃重、铃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250~300倍对棉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和药后7 d的防效均为91%,药后14 d的防效为92%,持效期为14 d左右;此外,高效氯氰菊酯250~375倍有较好的保叶效果,且对棉花质量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效氯氰菊酯 棉叶蝉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 被引量:14
20
作者 单娟 姚国旗 +1 位作者 王文博 曹冰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98-100,共3页
研究了玉米植株、鲜食玉米籽粒和玉米粉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分析方法。植株和鲜食籽粒中高效氯氰菊酯经丙酮:石油醚(体积比1:1)高速匀浆提取;玉米粉中的高效氯氰菊酯用丙酮超声提取;提取物用弗罗里硅土+氧化铝净化;用带ECD检测... 研究了玉米植株、鲜食玉米籽粒和玉米粉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分析方法。植株和鲜食籽粒中高效氯氰菊酯经丙酮:石油醚(体积比1:1)高速匀浆提取;玉米粉中的高效氯氰菊酯用丙酮超声提取;提取物用弗罗里硅土+氧化铝净化;用带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高效氯氰菊酯的最低检出量为1.0×10-12 g,在植株、玉米粉和鲜食籽粒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mg/kg,平均回收率在94.2%~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3%~7.0%,符合残留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残留 玉米 气相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