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内法规法典化的理想图景、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立峰 夏清明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1,共10页
党内法规法典化是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此,党内法规法典化应当具备充分的法典化条件和坚实的法典化基础。党内法规法典是党内法规制度的结晶,因此,理想之典应当形体完备且实质良善。形体... 党内法规法典化是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此,党内法规法典化应当具备充分的法典化条件和坚实的法典化基础。党内法规法典是党内法规制度的结晶,因此,理想之典应当形体完备且实质良善。形体完备的法典在规范内容上是完整的、在体态上是简洁轻盈的、在语言表达上是通俗易懂的;实质良善的法典应当是能够善治的,并且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彰显中国气质的法典。但理想之典与现实之间存有差距,党内法规法典化虽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却依然面临着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化困境、党内法规法典化的模式选择之困、解法典化的冲击等困境。在此背景下,党内法规法典化需要平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比较理想的策略是,在推进党内法规法典化的过程中不应步子过大,应当放缓法典化进程,先制定“域法典”,尽快实现“一领域一规”,并率先实现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党的组织法规法典 法典化 体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如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基于山东省蒙阴县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钱淼 郭红东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基于山东省蒙阴县多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实地调查,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能够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体作用机制表现在两个方面。... 基于山东省蒙阴县多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实地调查,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能够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体作用机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具有独特的制度特征,其成员结构、出资机制、决策机制和分配机制的特殊安排能够发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产业组织过程中与村集体产生紧密的利益联结,使村集体能够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方式获得收益,发挥着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的作用。研究还发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作用不能脱离产业而独立存在,精准培育产业是其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据此,建议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可选模式,结合村庄的产业基础、集体资产与群众意愿等条件,因地制宜逐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运行机制 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组织法规法典之党的组织编的证成与构想
3
作者 王立峰 夏清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共11页
在党的组织法规法典编纂中,党的组织类法规是否需要纳入法典是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考虑到党的组织类法规的重要性及法典的完备性与体系性要求,需将党的组织类法规纳入法典并独立成编,避免出现因党的组织类法规缺位造成法典结构性缺陷... 在党的组织法规法典编纂中,党的组织类法规是否需要纳入法典是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考虑到党的组织类法规的重要性及法典的完备性与体系性要求,需将党的组织类法规纳入法典并独立成编,避免出现因党的组织类法规缺位造成法典结构性缺陷。党的组织类法规独立成编需妥善选择本编的名称,合理界定本编的调整范围,明确本编应吸收的规范范围。党的组织编的结构设计,在妥善选择“单独规定”还是“分别规定”、是否在党的组织编单设“一般规定”的前提下,以党章文本为参照,形成一般规定分编、党的中央组织分编、党的地方组织分编、党的基层组织分编、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分编、党组分编、党的工作机关分编七个分编。党的组织编作为法典的分则编,应处理好与上下编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各项规范,构建一部内容完备与体系严谨的党的组织法规法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类法规 党的组织法规 党的组织法规法典 党的组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建设的优化路径新探
4
作者 郭永虎 王亦然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成为一个具有理论意义与时代意义的政治议题。政党实力的彰显要仰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的发挥,以保证其理念、政策能够真正落实落地。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一亿多党员的大党,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成为一个具有理论意义与时代意义的政治议题。政党实力的彰显要仰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的发挥,以保证其理念、政策能够真正落实落地。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一亿多党员的大党,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建设,以应对国内国外复杂环境挑战、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建设的优化,要明确具体原则和目标,还要克服多重制约因素,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执行力,通过严密组织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号召力,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强大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政治功能 组织功能 基层党建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领域党建:体系逻辑与运行机制——基于政治系统视角的理论建构
5
作者 王杨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做好新兴领域党建,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从政治系统视角看,新兴领域党建是政治系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挑战,采取的主动的结构性策略,旨在通过政党体系的结构拓展与演化,引领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做好新兴领域党建,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从政治系统视角看,新兴领域党建是政治系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挑战,采取的主动的结构性策略,旨在通过政党体系的结构拓展与演化,引领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以维持国家政治系统的适应性与稳定性。本文总结了党通过新兴领域党建增进政治系统适应性的制度化、耦合、认同三重机制,并基于新兴领域内党组织的类型分化,分析了单位党组织、行业产业党组织和地域党组织差异化的功能实现机制,包括单位党组织中“元组织”机制推动参与式治理模式、行业产业党组织中联网机制推动平台型治理,及地域党组织中整合机制推动整体性治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兴领域党建总体工作方式与创新方向提出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领域党建 政治系统 新经济组织 新社会组织 新就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合治理视角下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多重逻辑及其转置机制——基于苏南M村的实证调研 被引量:2
6
作者 姚佩欣 葛笑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2,共11页
“党政经统合”通过基层党组织治理创新引领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其既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又激发了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研究以M村为案例,探索“党政经统合制”如何通过转置机制协调多重制度逻辑,以推动... “党政经统合”通过基层党组织治理创新引领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其既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又激发了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研究以M村为案例,探索“党政经统合制”如何通过转置机制协调多重制度逻辑,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研究发现,M村形成了价值逻辑、科层逻辑、市场逻辑与人情逻辑的协同共治结构。价值逻辑以“绿色惠民”为导向,通过政党意志实现集体经济的“共建共享”属性;科层逻辑依据权责清单与岗位职责,确保集体资产的规范化运营与管理;市场逻辑提升了资源配置效能,通过村企合作实现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人情逻辑活化了乡贤资源网络,有效激活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社会资本力量;而转置机制是统合型组织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底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新型集体经济 制度逻辑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约束、ESG表现与调节效应——基于党组织参与治理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庆瑞 秦梦柯 李晓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93,312,313,共14页
ESG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投资机构日益倾向于将ESG表现纳入投资决策体系,企业ESG表现如何影响融资约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ESG表现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ESG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投资机构日益倾向于将ESG表现纳入投资决策体系,企业ESG表现如何影响融资约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ESG表现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ESG表现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环境表现和公司治理是缓解融资约束主要驱动力。党组织“交叉任职”能够强化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而党组织“双向进入”影响不显著。异质性分析中,ESG表现对融资约束影响具有竞争公平性,即不存在“产权歧视”,并有助于缓解融资的“规模歧视”;但市场竞争程度越高越会削弱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将研究问题拓展到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价值判断上发现,ESG表现有利于改善融资效率,激励企业“脱虚向实”。研究为深入理解ESG表现影响融资约束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改善ESG表现并以此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ESG表现 党组织参与治理 交叉任职 双向进入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组织参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何以有效的一种解释框架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宝君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0,M0005,M0006,共15页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何以有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的治理难题,本研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功能、历史传统和制度优势等构建了“政党组织参与”的解释框架,为理解上述命题提供了一种...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何以有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的治理难题,本研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功能、历史传统和制度优势等构建了“政党组织参与”的解释框架,为理解上述命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政党组织参与”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基础,尤其是对于基层党组织而言,应当要实现权责匹配以规避“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党组织可以运用激励驱动、示范带动和科技推动“三动”机制激发参与动力,形塑榜样效应,降低参与成本。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有效性的关键在于为“政党组织参与”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党组织实现“两个转变”和“三个融合”。具体而言,在引领理念上实现组织覆盖向功能提升转变,在引领主体上实现各自为政向整合协同转变,在引领逻辑上实现党建逻辑与治理逻辑的融合,在引领机制上实现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的融合,在引领方式上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组织参与 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 政党功能 治理效能 激励驱动 示范带动 科技推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适性回应”:新兴领域党建何以有效的微观基础——基于上海市若干街镇的案例分析
9
作者 徐敏 刘靖北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83,共13页
借助“调适性回应”理论视角,以上海市部分街镇的经验材料为支撑,系统考察新兴领域党建在多层次互动结构下的回应功能与行动选择可以发现:新兴领域党建在有限资源供给与冲突制度情境的条件下,往往结合所在领域的结构性特征,通过组织结... 借助“调适性回应”理论视角,以上海市部分街镇的经验材料为支撑,系统考察新兴领域党建在多层次互动结构下的回应功能与行动选择可以发现:新兴领域党建在有限资源供给与冲突制度情境的条件下,往往结合所在领域的结构性特征,通过组织结构调适、关系情境调适、功能设置调适以及机制运行调适等策略,制造目标群体与上级党组织的双重合意性,进而有效化解新兴领域党建政策落地过程中的诸多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功能 党建 新兴领域 基层党组织 调适性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理论阐释与制度进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震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6,159,共15页
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路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从历史维度看,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 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路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从历史维度看,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与时俱进的,人民政协践行三者的有机结合也是不断拓展、延伸和深化的。从理论维度看,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三位一体、互为支撑,党的领导是保障、统一战线是方法、协商民主是路径,“三者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造。从制度维度看,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统一战线制度体系、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结合点就是人民政协制度,它是推动“三者有机结合”的重要依托。无论是历史维度、理论维度还是制度维度,最后都要落实到“三者有机结合”的具体实践之中,更多扎实的经验研究是继续深化“三者有机结合”研究的理论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统一战线 协商民主 有机结合 人民政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导向、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9,共8页
数字乡村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用好数字化优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就目标导向而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数字治理为牵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以数字经济为动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经济引领能力;以智... 数字乡村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用好数字化优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就目标导向而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数字治理为牵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以数字经济为动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经济引领能力;以智慧服务为方向,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就现实困境而言,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数字基础薄弱、主体力量缺乏、制度支撑不够等现实问题。就路径优化而言,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从理念创新、基础支撑、主体培育、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协同发力,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组织保障力、政治领导力和制度约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数字经济 基层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协同治理研究--基于第三方组织行动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诺斯 石宇杰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第三方组织介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协同治理是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益探索。当前的实践导师协同治理存在着形式化、短期化、低效化、偏离化的现实困境,而第三方组织的介入可以促使当前的封闭秩序... 第三方组织介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协同治理是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益探索。当前的实践导师协同治理存在着形式化、短期化、低效化、偏离化的现实困境,而第三方组织的介入可以促使当前的封闭秩序向契约秩序转化,并实现权力冲突的调和、交易活性的激发与企业参与意愿的增强。在可行性上,第三方组织受职能责任的驱动介入,而这种介入行为的合法性来自其社会权力,校企双方出于价值共创愿意与其黏合成协同治理共同体,数智技术强化了介入的可操作性。在实践进路上,第三方组织可以在实践导师协同治理“选用育评”各环节发挥功用,通过标准化选拔、定制化提升、契约化行动、系统化考核,实现实践导师协同治理的共生、共创、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第三方组织 校外实践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梁超 尚文茹 +6 位作者 黎芮希 朱袁婷 李毅超 吕埂 黄一卓 晁安琪 薛云云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和党组织凝聚力之间的作用机制,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领域的心理契约与党组织“凝聚力产出”之间的结合点。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实际,对组织承诺量表和组织凝聚力量表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测量... 目的:通过研究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和党组织凝聚力之间的作用机制,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领域的心理契约与党组织“凝聚力产出”之间的结合点。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实际,对组织承诺量表和组织凝聚力量表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测量量表,使用密歇根组织评估问卷,采用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信效度,运用回归分析检验作用机制。结果:组织承诺的规范承诺维度和工作满意度对公立医院党组织凝聚力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向影响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452和0.284,P<0.001);组织承诺通过工作满意度对党组织凝聚力发挥作用。结论:组织行为学对党建工作具有适用性,拓宽了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研究的思路;党性教育具有组织行为学层面的理论支撑。应从人力资源管理与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结合、党员理想信念和医德医风建设融合、培育情感与制度基础并重的医院文化3个方面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党组织凝聚力 组织承诺 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霍军亮 郭林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9,共10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和美乡村建设具有坚实的内在依据,在历史依据层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在现实依据层面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在使命依据层面是中国共产党践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和美乡村建设具有坚实的内在依据,在历史依据层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在现实依据层面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在使命依据层面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体现。河南W村在党组织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夯实和美乡村建设的生态根基;以多产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筑牢和美乡村建设的物质根基;以家风村风促文明乡风,打牢和美乡村建设的文化根基。W村的创新实践,在学理上体现着“问题驱动+组织引领”原则、“伦理道德+制度规范”原则和“村‘两委’主导+农民主体”原则。在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自身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重塑乡村伦理道德和制度规范,全面提升治理能力;明确建设主导与建设主体,形成和美乡村建设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人居环境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理论逻辑与着力方向
15
作者 郑士鹏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3-89,共7页
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组织功能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具有逻辑耦合性,两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 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组织功能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具有逻辑耦合性,两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增强和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需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作用,促进实现党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有机统一,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党的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政治功能 组织功能 党的组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增强基层治理效能的实践探索与实现机制——基于武汉市B社区的个案分析
16
作者 肖述剑 张妍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7,共14页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既是巩固党执政根基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关...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既是巩固党执政根基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关键是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实现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双融互促、同行同向。从理论逻辑上看,“党建引领”只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理论武装、组织引导和实际行动,才能统一多元治理主体的思想认识,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群众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提升党对基层治理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从实践逻辑上看,“党建引领”只有将党的价值主张、组织引领、资源整合和制度约束系统地融入基层社会,才能以共富聚民心、以发展促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实现政党建设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耦合。本文基于对武汉市B社区的个案分析,归纳总结了突出价值引领,确保方向不偏;聚焦组织下沉,激发治理动能;深化资源整合,夯实治理根基;强化制度保障,推动执行落实等经验举措,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基层党组织通过构建党员示范带动机制凝聚主体共治共识、完善延伸嵌合机制强化主体关系联结、建立资源统合机制汇聚主体治理合力、创新条块整合机制规范主体治理行动等党建引领增强基层治理效能的实现机制,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为克服基层治理困境、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增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领共治:村党组织助推农民组织化如何可能
17
作者 马良灿 罗晓梅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13,127,128,共13页
“党领共治”的核心是将党组织视为乡村治理的主要行动主体,它面向群众日常生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体察民情民意,回应民生诉求,密切党群关系。案例村积极践行“五组一联”治理模式,构建了“组织-主体-情感-利益”相互嵌合的实践机制。... “党领共治”的核心是将党组织视为乡村治理的主要行动主体,它面向群众日常生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体察民情民意,回应民生诉求,密切党群关系。案例村积极践行“五组一联”治理模式,构建了“组织-主体-情感-利益”相互嵌合的实践机制。通过组织再造、主体重建、情感培育和利益联结等机制,它成功将农民组织起来参与乡村建设与社区治理,形塑了“党领共治”的治理格局。在这种治理格局中,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属性相辅相成。以联系与服务为核心、以行动与实践为原则的党领共治,是将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职能联结起来的纽带,也是将农民组织起来的关键,它已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党建引领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领共治 农民组织化机制 群众路线 党群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乡村的发展历程、鲜明特色与时代价值研究
18
作者 文丰安 刘雯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70,330,共13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组织领导乡村发展工作的核心。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乡村发展,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的起始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巩固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组织领导乡村发展工作的核心。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乡村发展,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的起始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巩固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调整发展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建设阶段。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乡村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在领导乡村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乡村发展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土地问题,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各项举措。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村基层党组织 乡村发展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与跨域整合:新时代党组织联合的结构、过程与功能分析
19
作者 梁新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2,共11页
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是党建工作的基础。面对流动和分化的现代社会,传统党建模式中以单位、地域为基本单元的组织设置方式显现出封闭、固化等弊端,创新成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理念。作为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的产物,党组织联合成为... 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是党建工作的基础。面对流动和分化的现代社会,传统党建模式中以单位、地域为基本单元的组织设置方式显现出封闭、固化等弊端,创新成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理念。作为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的产物,党组织联合成为跨域治理中的重要变量。从结构形态看,党组织联合呈现出网络化特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多元主体围绕共同目标跨越组织边界,展开协作,纵横联结成网。从运行过程看,党组织联合通过组织重塑、利益联结、政治整合和激励约束四大机制共同推动组织体系有效运转。从实际功能看,党组织联合发挥跨域整合功能,充当“机动结点”,弥补体系缝隙;强化社会联结,整合碎片资源;创新跨域治理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打造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联合 结构—过程—功能 网络化 跨域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组织引领如何构建乡村治理的良性互动格局——以鄂东F村为例
20
作者 路歌 曹胜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核心是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实现这一转化,需要着力于构建党组织引领与群众自治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对鄂东F村的实证研究发现,构建党组织引领与群众... 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核心是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实现这一转化,需要着力于构建党组织引领与群众自治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对鄂东F村的实证研究发现,构建党组织引领与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格局,关键在于重构治理网络密切党群关系,激活治理机制构造党群多重联结,提升治理效能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党组织引领与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格局遵循三重递进逻辑:空间层面的相互靠近以奠定基础,行为层面的协同联动以形成支撑,效果层面的互促共进以实现深化。对党组织引领与群众自治良性互动格局的学术阐释,在理论层面有助于多维度立体化认识党组织引领与乡村治理的紧密关系,在现实层面可以实现两者相互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引领 群众自治 社会转型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