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系统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机理
1
作者 李增辉 王超 +4 位作者 许丹 顾雪平 董时萌 蔡宇 刘翔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030-7044,I0002,共16页
该文基于大电网运行实践,聚焦于全网电力平衡资源的统一优化,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的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integrated power balancing,IPB)机理。首先,构建IPB的数学模型,其中涉及“平衡区域”、“输电通道”和“输电路径”等关键要素。基... 该文基于大电网运行实践,聚焦于全网电力平衡资源的统一优化,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的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integrated power balancing,IPB)机理。首先,构建IPB的数学模型,其中涉及“平衡区域”、“输电通道”和“输电路径”等关键要素。基于数学模型,推导IPB的网络方程,用以描述网络结构约束;其次,将电力平衡目标如电力供应和新能源消纳等与网络方程结合,推导作为IPB基本数学原理的动态方程,方程由4种过程形式组成——自然互济供电、成本互济供电、自然互济新能源消纳和成本互济新能源消纳;再次,将实际工程条件引入动态方程,分析总结工程实践用一体化电力平衡基础模式及其衍生的8种子构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提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平衡 电力调度 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 电网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合有术:创新型制造企业如何应对双元创新悖论?——基于圣泉集团的单案例研究
2
作者 王琳 周昕怡 +3 位作者 张心舒 陈志军 刘振 张月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0,共15页
创新型制造企业通常面临着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带来的悖论张力,有效应对双元创新悖论、实现平衡是其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基于圣泉集团的创新发展实践,试图解开企业双元创新悖论的动态应对过程,分析管理者的作用机制并提炼悖论应对... 创新型制造企业通常面临着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带来的悖论张力,有效应对双元创新悖论、实现平衡是其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基于圣泉集团的创新发展实践,试图解开企业双元创新悖论的动态应对过程,分析管理者的作用机制并提炼悖论应对过程背后的主导逻辑。研究发现:创新型制造企业对双元创新悖论的应对策略呈现“结构分离—间断整合—全面协同”的动态过程,从而实现悖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平衡;双元创新悖论应对策略在不同阶段的动态演变,是受到高管创新认知的驱动作用,具体通过兼容性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赋能和引领行动升级;企业有效应对双元创新悖论的过程受到更深层的非对称性平衡逻辑的主导。研究结论解开了创新型制造企业双元创新悖论的应对过程,弥补了现有研究视角单一化、静态性的不足,为企业有效处理双元创新悖论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创新悖论 高管创新认知 悖论分离 悖论整合 非对称性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的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
3
作者 黄大为 陈柄运 +2 位作者 于娜 杨冬锋 孔令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1-3045,I0015,共16页
针对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和容量配置问题,该文提出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的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运用基于图论的能源枢纽(energy hub,EH)建模方法,刻画综合能源站内部的多能流耦合关系与分布特征,基于顶点子图分解... 针对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和容量配置问题,该文提出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的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运用基于图论的能源枢纽(energy hub,EH)建模方法,刻画综合能源站内部的多能流耦合关系与分布特征,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将待选设备抽象为顶点子图,使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问题转化为顶点子图组合合并问题;通过对多能流平衡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形成汇集-分配节点与待选设备能流关联矩阵,将待选设备以0-1变量与整数变量组合形式引入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的约束方程,建立综合考虑经济性和节能性指标,以及设备选型、容量配置和运行约束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算例仿真,实现设备选型与容量配置的协同规划,验证所提建模方法在能源站从无到有的系统设备选型、结构搭建与容量配置规划问题中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站 容量优化配置 多能流平衡网络 顶点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功率可调节裕度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志颖 王致杰 王鸿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1,共7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结构改变导致系统灵活性和环保性下降的问题,提出考虑功率可调节裕度的区域综合能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重点分析净负荷预测误差和可调度机组对系统可调节能力的影响;其次,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建立...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结构改变导致系统灵活性和环保性下降的问题,提出考虑功率可调节裕度的区域综合能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重点分析净负荷预测误差和可调度机组对系统可调节能力的影响;其次,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建立日前调度模型,以实现系统低碳经济运行;然后,以系统动态功率可调节裕度最大为目标,建立日内滚动优化调度模型;最后,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并设置多个场景,通过CPLEX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建优化模型提高系统的可调节裕度。因此,所提出的优化调度方法可实现系统在低碳经济运行的同时,提高系统多能源功率的可调节裕度,增强系统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优化 综合能源系统 数学模型 灵活性供需平衡 动态功率调节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化与均等化: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及纾解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健 何浩 +1 位作者 张铁民 王惠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7,共9页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面临多维现实挑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系统论述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底层逻辑及纾解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呈现显著差异:...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面临多维现实挑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系统论述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底层逻辑及纾解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呈现显著差异:城市中心主义引发的人才选择机制差异,导致城乡教育失衡;传统观念扎根以及“离农”“为农”矛盾相互交织,进一步扩大了乡村体育教师的缺口;重智轻体的痼疾长期存在,促使传统体育文化和乡土知识内容逐渐消弭;教师“易下难留”与生源“城挤村空”的局面并存,加剧了教育内卷化。为解决乡村体育教师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基于政府、教师和实践三个层面的底层逻辑,提出了以下纾解路径:借鉴“定期流动制”填补乡村体育教师缺口,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扭转“离农为农”矛盾,通过均衡配置编制资源与完善法治保障体系,为乡村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提供坚实支撑;培育共生共荣关系,激活教师的多元角色赋能,共同促进课程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塑造乡村教育思维新格局,缓解教育内卷化问题,形成教育多元协同发展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体育教师 城乡体育一体化 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锻炼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肌肉力量、皮肤触觉、本体感觉和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张藤 毛德伟 宋祺鹏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1-637,共7页
目的 探究16周太极拳锻炼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肌肉力量、足底皮肤触觉、本体感觉运动觉和姿势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39名老年人按照年龄分为60~75岁组(n=24)和76~90岁组(n=15),两组均接受16周太极拳锻炼。在锻炼前后分别测量肌肉力量、足... 目的 探究16周太极拳锻炼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肌肉力量、足底皮肤触觉、本体感觉运动觉和姿势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39名老年人按照年龄分为60~75岁组(n=24)和76~90岁组(n=15),两组均接受16周太极拳锻炼。在锻炼前后分别测量肌肉力量、足底皮肤触觉、本体感觉运动觉和压力中心均方根(CoP-RMS)。结果 16周太极拳锻炼后,76~90岁组第五跖骨头皮肤触觉、踝关节背屈/跖屈本体感觉运动觉阈值显著降低,而60~75岁组无显著性变化。60~75岁组和76~90岁组在内外方向的CoP-RMS均显著降低。结论 经过16周太极拳锻炼,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足底皮肤触觉、本体感觉运动觉和姿势控制显著提高。尤其是对于75岁以上老年人,太极拳锻炼能更大程度提高其足底皮肤触觉、本体感觉运动觉和姿势控制。太极拳锻炼为7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了一种合适且有效的锻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老年人 感觉运动整合 足底敏感性 平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碳足迹及氮素流动分析
7
作者 刘文超 徐书含 +5 位作者 梁硕硕 冯娴雯 陆萍 张翰林 曹林奎 沙之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32-1747,共16页
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通过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和环境绿色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典范。本研究通过对比上海多元种养循环型(MCLS)、种养循环型(CLS)、有机水稻种植型(OR)3种生态农场和常规水稻... 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通过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和环境绿色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典范。本研究通过对比上海多元种养循环型(MCLS)、种养循环型(CLS)、有机水稻种植型(OR)3种生态农场和常规水稻种植型(CK)农场,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结合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类型农场的碳足迹及其氮循环利用效率,并针对农场的碳排放现状,以养殖业规模为基础,通过设置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有机肥全替代及30%替代)来优化农场的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场总碳足迹为CLS>MCLS>OR>CK,分别为3508.24、1736.47、232.60和104.21 t CO_(2);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为MCLS>CLS>OR>CK,分别为76.69、50.29、21.04和13.63 t(CO_(2))·hm^(-2);单位产值碳足迹为CLS>OR>CK>MCLS,分别为4.14、3.79、3.11和2.10 t(CO_(2))·万元^(-1);单位营养密度单元碳足迹为CLS>OR>MCLS>CK,分别为0.044、0.042、0.020、0.019 kg(CO_(2))·NDU^(-1);单位面积碳固定量为MCLS>CLS>OR>CK,分别为11.58、9.08、8.57和6.47 t(CO_(2))·hm^(-2)。与种植型农场相比,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MCLS、CLS)同时提高了碳排放量和碳固定量。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能源消耗和养殖过程的直接排放为主要的排放源,两者占比达75%以上;种植型农场物资投入碳排放占总碳排放量的40.61%~50.78%。除OR外,其余农场种植部分普遍存在氮肥过量投入的情况,因此氮素利用效率低于30%,种养结合模式将农场的氮素利用效率提高至50%左右。在肥料减量及30%有机肥替代化肥情景下,各类型农场碳排放强度减少约30%。通过调整施肥措施及能源利用等方式,生态农场有进一步减排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场 种养结合 碳足迹 氮素平衡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桥臂级平均值模型及运行特性分析
8
作者 余欣洋 王琛 +3 位作者 王毅 韩冰 曹赛 于义轩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3,共11页
为了研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在嵌入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后内部动态特性的变化规律,对MMC-BESS的运行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桥臂级平均值模型(arm average model,... 为了研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在嵌入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后内部动态特性的变化规律,对MMC-BESS的运行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桥臂级平均值模型(arm average model,AAM)进行验证。首先,在假设桥臂中各储能子模块状态一致的前提下,将离散环节连续化,并根据电路特性方程构建了MMC-BESS的AAM电路模型。然后,根据交流端、直流端以及储能端之间的功率关系对MMC-BESS的运行模式进行划分,建立了桥臂电流与电池功率之间的关系,并对电池功率不均衡状态下的桥臂电流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分别搭建了MMC-BESS的开关模型和AAM模型,并基于AAM验证了多种工况下的桥臂电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AAM在显著提高仿真效率的同时可保证较高的准确性,电池功率的大小与均衡状况对桥臂电流的成分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平均值模型 桥臂电流 运行模式 电池功率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网链融合的节点业务负载均衡方法
9
作者 白瑞 阳周明 +2 位作者 赵建文 崔新悦 李海川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6,76,共8页
针对网链融合场景下,各末端节点间流量不均、负载失衡问题,定义迁移率来描述组网中节点间的流量转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启发式业务负载均衡算法,通过将节点按照业务分组避免启发式算法迭代次数高、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仿真结果显示了... 针对网链融合场景下,各末端节点间流量不均、负载失衡问题,定义迁移率来描述组网中节点间的流量转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启发式业务负载均衡算法,通过将节点按照业务分组避免启发式算法迭代次数高、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仿真结果显示了定义的迁移率在算法以及给定拓扑及参数下的动态变化,并计算了对应的平均服务延迟。结果表明,算法可以根据末端节点的负载情况进行调整以均衡服务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链融合 迁移率 负载均衡 平均延迟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10
作者 王婧 张健 许文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0,共5页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不断增加,如何通过站城一体化布局提升客流效益是当前各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需对城市轨道交通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产业功能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不断增加,如何通过站城一体化布局提升客流效益是当前各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需对城市轨道交通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产业功能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通过详细梳理北京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现状及其与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对轨道交通客流与周边用地进行比较分析,挖掘不同产业对轨道交通依赖程度的差异,探索线路廊道客流与沿线产业布局的关联性。以北京地铁16号线、7号线为例,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客流不足的原因,对北京市轨道交通与产业的融合规划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结果及结论]北京市轨道交通与不同产业的互动关系呈现显著差异:金融、商务、科技研发等高端产业高度依赖轨道交通,而工业园区、高教园区等需根据需求量级提供差异化服务。基于北京市的实际发展状况,建议采取强化区域功能耦合、平衡就业与居住关系、优化轨道交通站点与产业布局等发展策略,以实现轨道交通与产业空间的深度融合,从而有力推动北京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产业发展 职住平衡 廊道 通勤客流 融合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电氢供需平衡的江河水网挖潜型水路氢链
11
作者 随权 韩玉 +2 位作者 李佳蓉 梁静 李忠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40,共9页
当前主流的车辆运氢和管道输氢模式难以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通过船舶运氢的方式,能够将电网送端弃电转化为氢气,解决能量供需时空错位的问题。为此,提出了江河水网挖潜型水路氢链。梳理了绿氢链路研究现状,分析了其限制与缺陷;阐释了... 当前主流的车辆运氢和管道输氢模式难以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通过船舶运氢的方式,能够将电网送端弃电转化为氢气,解决能量供需时空错位的问题。为此,提出了江河水网挖潜型水路氢链。梳理了绿氢链路研究现状,分析了其限制与缺陷;阐释了江河水网挖潜型水路氢链架构,并介绍了电氢融合带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江河水网挖潜型水路氢链所需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江河水网挖潜型水路氢链的运行算例,以期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融合 电力电量平衡 江河水网 水路氢链 运氢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重力储能的风储一体化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
12
作者 陈凯垣 王海云 买买提沙比尔·玉苏甫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94,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新型重力储能的风储一体化系统模型及其控制策略。首先,将新型重力储能并入风电机组直流侧,构建风储一体化的模型;其次,针对该模型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其中机侧变流器采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网侧变流器采用P/Q功率指令控制,... 提出一种基于新型重力储能的风储一体化系统模型及其控制策略。首先,将新型重力储能并入风电机组直流侧,构建风储一体化的模型;其次,针对该模型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其中机侧变流器采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网侧变流器采用P/Q功率指令控制,储能变流器采用定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最后,在电网侧附加频率下垂控制,实现重力储能主动参与调频。通过对系统内功率平衡及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模型有望将新型重力储能应用于高风电渗透率下的电网,有效平抑风电出力波动带来的安全稳定问题,提升电网对风能的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重力储能 永磁同步电机 功率平衡 风储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推进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9,共9页
经济学领域的高/低技能均衡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以理解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行为的转变。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企业陷入低技能均衡,缺少动力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迈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积极转向高... 经济学领域的高/低技能均衡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以理解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行为的转变。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企业陷入低技能均衡,缺少动力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迈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积极转向高技能均衡,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产生强烈需求。推动需求转化为行动,需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企业“高附加值、高技术、高技能”发展的能力,搭建产教融合实体平台,提供有效的产教融合数字治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 高/低技能均衡 技能投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技术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鸿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39-42,共4页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林业技术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本文分析了当前林业技术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环节,并探索其融合发展策略。其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技术更新及普及难度较大、应用成本较高、文化和...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林业技术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本文分析了当前林业技术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环节,并探索其融合发展策略。其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技术更新及普及难度较大、应用成本较高、文化和知识的传承局限、经济效益略低和气候变化等。基于此,提出通过加强基础培训、进阶培训等系统化技术培训来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建立知识更新机制,确保新技术有效融入林业实践;提供专项资金或补贴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推动分布式应用模式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搭建区域性数据共享平台;启动专项计划建立林业知识数据库,同时将现代林业科技整合融入相关课程体系;发展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林产品等绿色经济,推行经济激励措施,以推动林业可持续实践;推广实时数据监测、多样化林业管理,以强化林业适应性管理等策略。本文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林业 融合发展 生态平衡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气神一体化理论探讨针刺效应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亚鹏 孙霄 +4 位作者 孙一珂 寇明智 田嘉怡 李婉君 马淑然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2,共5页
基于中医学“形气神一体化”理论,系统探讨针刺效应的内在机制。通过分析形气神与经络、腧穴及脉诊的关联,进一步揭示形、气、神三者如何协同影响针刺疗效。结果表明,形是针刺效应的物质基础,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形体结构;气是针刺效... 基于中医学“形气神一体化”理论,系统探讨针刺效应的内在机制。通过分析形气神与经络、腧穴及脉诊的关联,进一步揭示形、气、神三者如何协同影响针刺疗效。结果表明,形是针刺效应的物质基础,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形体结构;气是针刺效应的动力,针刺激发“得气”,调节气机;神是针刺效应的调控因素,针刺调整精神状态,提高疗效。形、气、神三者相辅相成,维持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针刺通过调节形气神的协同状态,不仅在缓解疾病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在提升患者心理健康及整体生命质量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形气神一体化理论为针刺效应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可为针灸临床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并为经典针灸文献的解读带来新视角。本研究强调,形气神的协同状态对针刺疗效至关重要。因此,未来针刺研究应重视形气神一体化理论,注重患者形体、气机和精神状态的综合调控,以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气神 一体化 针刺疗法 效应机制 经络腧穴 整体观 阴阳平衡 自我修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一体化阵列功率补偿及其动态阵列重构
16
作者 杨洪明 刘璐雨 +2 位作者 段献忠 Archie James Johnston 杨洪朝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55-3465,I0002,I0003,共13页
针对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功率降低,进一步导致光伏阵列行电流不均衡,功率-电压(P-U)输出特性曲线产生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solar cell-supercapacitor,SCS)一体化阵列方案,由SCS器件、动态重构拓扑与... 针对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功率降低,进一步导致光伏阵列行电流不均衡,功率-电压(P-U)输出特性曲线产生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solar cell-supercapacitor,SCS)一体化阵列方案,由SCS器件、动态重构拓扑与常规光伏阵列相连接组成。基于SCS器件的超级电容充/放电特性,提出行电压闭环控制策略,根据光伏阵列行电压与最大功率点电压的偏差,以一体化阵列输出功率最大为控制目标,以开关矩阵连接方式为决策变量,调整SCS器件与光伏阵列连接方式,均衡光伏阵列各行电流,实现SCS器件对阴影遮挡电池进行功率补偿。搭建9×9的SCS一体化阵列仿真模型,对比分析4种典型动态云层阴影遮挡模式下,全交叉型(total-cross-tied,TCT)、静态阵列重构技术、动态阵列重构技术、SCS一体化阵列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SCS一体化阵列填充因子达77.4%,功率损耗约18W,优于其他3种方案。SCS一体化方案有效提高了局部阴影遮挡下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遮挡 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一体化阵列 动态重构 行电压闭环控制 功率补偿 行电流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与专利融合的利益平衡理念及其策略
17
作者 王庆廷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13,共9页
利益平衡属于标准与专利融合的基础课题,既有理论研究与策略实践并未足够重视。在解析利益相关方的核心诉求与失衡状态基础上,可以将利益平衡理念概括为既确保专利得到适当创新激励,又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技术扩散,进而增加社会总体福利。... 利益平衡属于标准与专利融合的基础课题,既有理论研究与策略实践并未足够重视。在解析利益相关方的核心诉求与失衡状态基础上,可以将利益平衡理念概括为既确保专利得到适当创新激励,又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技术扩散,进而增加社会总体福利。依循利益平衡理念,在宏观层面需要推行三大策略:一是立足不同融合阶段采取对应式平衡策略,融合前尽量减少融合机会,融合中着力采用间接融合方式,融合后为标准的有效实施清除障碍;二是区分不同要素类型采取侧重式平衡策略,重点规制公益性强的标准、与标准关系近的专利,以及投机性强的专利权人;三是结合不同规制方式采取递进式平衡策略,遵循“市场优先,法律殿后”的基本方式顺位、“私法→社会法→公法”的法律规范次序,以及“强制协商→慎用禁令→裁断许可费”的诉讼救济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标准 必要专利 FRAND许可 间接融合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模块化输入独立输出串联光伏直流汇集变换器
18
作者 周月宾 魏丞崧 +1 位作者 朱小全 吴越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874-4888,共15页
多端口输入独立输出串联(IIOS)型直流变换器具有独立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高升压比和高效率等优点,适用于分布式光伏中压直流汇集场合。针对分布式光伏系统输入功率不匹配会造成子模块输出电压不均匀,会导致器件过电压和系统最大... 多端口输入独立输出串联(IIOS)型直流变换器具有独立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高升压比和高效率等优点,适用于分布式光伏中压直流汇集场合。针对分布式光伏系统输入功率不匹配会造成子模块输出电压不均匀,会导致器件过电压和系统最大输出功率损失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功率解耦多绕组变压器(PD-MWT)的多端口输入独立输出串联型双半桥变换拓扑结构,与现有其他多端口IIOS变换器相比,该拓扑结构将子模块变换器中的隔离变压器和用于电压均衡的多绕组变压器集成在一个PD-MWT中,可以显著地减小整个IIOS系统的体积和尺寸。此外,该变换器仅需在电路中配置较少的传感器就能实现MPPT控制和输出均压均衡,且网侧开关管比其他IIOS变换器具有更低的电流应力。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三模块900 W小型样机实验验证了该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DC-DC变换器 光伏直流汇集 中压直流 功率失配 电压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系统分析学科展望:从静态平衡到动态控制
19
作者 雷晓辉 许慧敏 +1 位作者 何中政 龙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0-777,共8页
传统的水资源规划与分析学科主要依赖于简化的水量平衡方程,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计算步长的水资源供需分析。随着水利行业工作重心由供需平衡向精细化运行管理转变,水系统实时调度和控制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水资源系统分析学科的静态平... 传统的水资源规划与分析学科主要依赖于简化的水量平衡方程,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计算步长的水资源供需分析。随着水利行业工作重心由供需平衡向精细化运行管理转变,水系统实时调度和控制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水资源系统分析学科的静态平衡理论方法局限性逐渐显现。为此,本文从水系统控制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现有水系统分析方法在模拟和优化方面的不足,把水资源系统的范畴拓展到涵盖流域水系、梯级水电、河渠输水、城市供排水等更广义的水系统范畴,并引入水系统控制论方法,提出“模型降阶-高效模拟-优化求解-预测控制”的水系统分析研究范式,旨在推动水资源系统分析学科体系从静态平衡向动态控制的研究范式拓展,为水利行业的精细化运行管理提供有力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水系统实际运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量平衡 动态特性 系统控制 线性化 积分时滞 LQR M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67~115GHz宽带平衡式三倍频器芯片
20
作者 何锐聪 王亚冰 +1 位作者 何美林 胡志富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1-697,共7页
基于GaAs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pHEMT),研制了一种W波段的毫米波宽带三倍频器芯片。采用输入和输出Lange耦合器和两个反向并联晶体管对设计了平衡式倍频器电路拓扑,较好地抑制了基波、偶次谐波等信号,并且110 GHz处的峰值功率比传统... 基于GaAs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pHEMT),研制了一种W波段的毫米波宽带三倍频器芯片。采用输入和输出Lange耦合器和两个反向并联晶体管对设计了平衡式倍频器电路拓扑,较好地抑制了基波、偶次谐波等信号,并且110 GHz处的峰值功率比传统三倍频器提高约4 dB。利用晶体管对紧凑的输入和输出匹配结构减小了芯片面积。测试结果表明,输入功率为22 dBm时,该三倍频器在输出频率67~115 GHz内的饱和输出功率大于5 dBm,变频损耗小于17 dB,在110 GHz处的峰值输出功率为8 dBm,倍频效率约为4%。该芯片尺寸为1.40 mm×0.80 mm,能够与功率放大器集成,实现宽带毫米波收发系统的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 赝配高电子迁移率场效晶体管(pHEMT)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 三倍频器 平衡式电路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