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修剪物替代木屑栽培香菇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朱留刚 孙君 +3 位作者 林清霞 余海燕 余长城 张文锦 《茶叶学报》 2025年第2期28-35,共8页
【目的】探索茶树修剪枝叶替代木屑栽培香菇的可行性,获得适宜的茶树修剪枝叶添加比例,为开辟茶有机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以茶树修剪枝叶为替代基质原料,以0%(CK)、20%(PF-5)、40%(PF-4)、60%(PF-3)、80%(PF-2)和100%(P... 【目的】探索茶树修剪枝叶替代木屑栽培香菇的可行性,获得适宜的茶树修剪枝叶添加比例,为开辟茶有机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以茶树修剪枝叶为替代基质原料,以0%(CK)、20%(PF-5)、40%(PF-4)、60%(PF-3)、80%(PF-2)和100%(PF-1)等质量比例替代木屑为处理,比较其对香菇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和品质营养成分等的影响。【结果】(1)杂菌感染率,添加有茶修剪枝叶的处理均低于CK,且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下降,当替代比例≥60%时表现出与CK的显著差异。其中PF-4的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达1.36 mm·d^(-1),显著高于CK(P<0.05),其次为PF-5(P>0.05);(2)单筒鲜菇产量,各替代处理的第一、二、三潮和总量均以PF-4为高(总量718.83 g·袋^(-1)),较CK分别提高了16.20%(P<0.05)、 9.70%、8.45%、11.78%(P<0.05)。添加茶修剪枝叶处理的平均生物学效率,均高于CK,增幅达8.45%~33.90%,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又以PF-4最高为60.45%。(3)菇盖内含品质营养成分,粗蛋白含量随着收获潮次的增加而递减,其中第一潮所有茶修剪枝叶替代处理均高于CK,增幅为4.75%~9.69%;氨基酸总量也以第一潮为高且与粗蛋白含量的变化一致,其中以PF-4含量最大较CK增幅为9.96%;粗纤维含量表现为同潮次均随茶修剪枝叶替代比例的增加而递减,与CK同比其第一、二、三潮次分别下降了1.76%~37.32%、5.39%~17.12%和14.53%~49.86%。(4)茶修剪枝叶添加处理的产投比均显著高于CK(P<0.05),增幅高达78.69%~122.95%。【结论】利用茶修剪枝叶替代传统木屑栽培香菇不仅技术上可行,且适当的替代比例(≤40%)可起到增产提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修剪枝叶 替代率 香菇 产量 营养成分 投入产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典型区域杨树大径材人工林复合经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俊龙 吴中能 +5 位作者 苗婷婷 丁昌俊 苏晓华 孙慧 闫彩霞 杨传宝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本文对杨树大径材培育周期内的5个典型复合经营模式生长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选择出适宜长江沿江典型区域种植的杨树大径材复合经营模式。结果表明:参试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杨树的胸径、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比纯林增加15.31%(YM)~20.... 本文对杨树大径材培育周期内的5个典型复合经营模式生长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选择出适宜长江沿江典型区域种植的杨树大径材复合经营模式。结果表明:参试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杨树的胸径、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比纯林增加15.31%(YM)~20.92%(YYD)、9.52%(YM)~11.31%(YY)、45.66%(YM)~61.38%(YYD)。采用间作模式的6年生杨树复合经营总收益均大于杨树纯林,杨树间作模式的总产值为杨树纯林的2.78(YM)~4.47倍(YYD)。采用多作物间作模式总收益及总产值明显高于单作物间作模式。其中套种6年杨树-油菜-黄豆(YYD)模式累计总收益(11 905元/667m^(2))最高,杨树-小麦-黄豆(YMD)累计总收益(11 599元/667m^(2))次之。5个模式下6年生杨树木材收益由高到低依次为:YYD(7 244元/667m^(2))>YMD(7 197元/667m^(2))>YY(7 106.5元/667m^(2))>YM(6 539.6元/667m^(2))>YC(4 408.48元/667 m^(2))。杨树-油菜-黄豆(YYD)是促进大径材杨树生长、材积和经济效益最高的优选模式。此研究旨在为长江沿江典型区域杨树的大径材培育和复合经营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地区 杨树大径材 林农复合经营 产投比 收支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LC串联谐振功率自均衡单元的模块化光伏直流升压变换器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小全 侯鹏辉 +2 位作者 侯锦涛 金科 张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7-1102,共16页
该文基于半有源桥(SAB)结构,提出一种带有LC串联谐振功率自均衡单元的输入独立输出串联(IIOS)型光伏直流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半有源桥隔离变换器作为子模块单元,实现输入输出电气隔离以及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并通过多个子模... 该文基于半有源桥(SAB)结构,提出一种带有LC串联谐振功率自均衡单元的输入独立输出串联(IIOS)型光伏直流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半有源桥隔离变换器作为子模块单元,实现输入输出电气隔离以及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并通过多个子模块单元输出串联实现端口电压匹配以满足直流并网要求。在LC功率均衡支路作用下,该变换器能实现各子模块输出端口的均压控制,控制方法简单,二次侧通过器件复用进一步减少了开关管使用数量,且原二次侧所有开关管均能实现零电压开通(ZVS),效率较高。针对起动时可能产生的系统过电流及谐振电容过电压问题,提出软起动控制策略,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证明了所提变换器工作原理和子模块输出均压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搭建输出功率600 W三模块小型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独立输出串联(IIOS)型变换器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功率失配 电压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荔枝养分投入限量标准及减量潜力分析
4
作者 吴小巧 朱镕 +6 位作者 钟于秀 王鸿霖 李伟芳 洪秀杨 李菊 阮云泽 李婷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314,共11页
海南是我国荔枝最南端的生产区,但生产中养分过量投入和土壤退化的问题较为严重,缺乏合理的养分投入标准。本研究根据作物产量水平及当下优化管理获得氮素盈余关键阈值,解析不同类型农户养分管理水平的差异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 海南是我国荔枝最南端的生产区,但生产中养分过量投入和土壤退化的问题较为严重,缺乏合理的养分投入标准。本研究根据作物产量水平及当下优化管理获得氮素盈余关键阈值,解析不同类型农户养分管理水平的差异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对海南主产区荔枝产量、养分管理和土壤肥力现状进行剖析,基于养分平衡原理,通过定量作物养分需求规律及优化条件下的合理氮素盈余水平,明确荔枝养分用量上限,提出海南荔枝氮、磷、钾养分投入减量目标,对不同经营规模的农户养分收支平衡和土壤肥力差异开展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产量水平下荔枝氮、磷、钾用量上限分别为200、100、260 kg/hm^(2)(产量<10 t/hm^(2));273、136、355 kg/hm^(2)(产量为10~20 t/hm^(2));439、220、571 kg/hm^(2)(产量为20~42 t/hm^(2))。农户施肥过量投入现象较为突出,且随着经营规模的增加,养分过量投入加剧。小农户、中等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主体氮素投入分别高于氮肥投入上限的60%、97%、131%;磷素投入量分别高于磷肥投入上限的204%、236%、258%;钾素投入量分别高于钾肥投入上限的70%、101%、119%。同时海南荔枝氮、磷、钾养分投入均显著高于全国荔枝施肥平均水平的70.8%、189.9%、123.4%。(2)海南荔枝园氮、磷、钾养分盈余分别为365、377、542 kg/hm^(2),养分利用效率(NUE)分别为34%、21%、27%,大量磷素在土壤中固定或损失。不同类型农户养分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只有1.2%的小农户处于高氮产出和低氮盈余区间,而中高经营主体均处于高氮素盈余水平区间。(3)荔枝果园土壤磷素过量积累和土壤酸化问题突出,46%的果园土壤全磷含量超过0.96 g/kg,处于较丰富水平。94%的果园为酸性土(pH4.5~5.5),77%的果园土壤质量指数(IFI)综合评级较低。针对目前海南荔枝养分投入不合理及土壤退化问题,应尽快采取和推广肥料定额制度,同时提高有机肥和化肥利用效率,推动荔枝产业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养分投入 养分平衡 化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农田氮素养分收支平衡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方玉东 封志明 +1 位作者 胡业翠 王霖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5-41,共7页
该文基于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图形数据以及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的数据,详细研究了中国2000多个县域单元农田氮素养分的收支平衡状况,并将研究结果利用GIS技术进行了空间表达。研究发现,中国农田氮素投入总量为34.22×106t,农... 该文基于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图形数据以及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的数据,详细研究了中国2000多个县域单元农田氮素养分的收支平衡状况,并将研究结果利用GIS技术进行了空间表达。研究发现,中国农田氮素投入总量为34.22×106t,农田氮素支出总量为31.57×106t,农田氮素处于盈余状态,盈余总量为2.65×106t;在县域层面上,农田氮素处于亏缺的县域单元数占全部县域单元数的37.68%,其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43.10%,农田氮素处于盈余的县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耕地面积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亏缺的县域单元离散分布在几乎全国的每个省份;在全国层面上,化学氮肥、有机氮肥、生物固氮、其他来源的氮素养分投入分别占全部氮素投入的76.54%、16.26%、3.10%、4.09%,化学氮肥在所有氮肥总投入中占有绝对优势;人畜粪尿是有机氮肥投入的主要来源;全国农田氮素生物产出总量为19.87×106t,占农田氮素总支出的比重为62.85%,在省域水平上,黑龙江省农田氮素生物产出占全部氮素生物产出的比例最高,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氮素 养分收支平衡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田不同轮作模式养分平衡现状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胡万里 段宗颜 +2 位作者 陈拾华 杜彩艳 鲁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4-597,共4页
对云南省五大粮食主要产区1139份农田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云南几种主要轮作模式的周年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单季投入肥料种类平衡,得出几种轮作模式中除了烤烟-小麦轮作模式的养分比较合理外,其它轮作模式的养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亏缺状况,... 对云南省五大粮食主要产区1139份农田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云南几种主要轮作模式的周年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单季投入肥料种类平衡,得出几种轮作模式中除了烤烟-小麦轮作模式的养分比较合理外,其它轮作模式的养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亏缺状况,主要亏缺的养分为钾和磷,其中钾亏损比较突出,这主要由于单季作物的养分投入不协调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轮作模式 养分平衡 投入/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林养分循环 Ⅱ.毛竹林内降水的养分输入及其林地迳流的养分输出 被引量:19
7
作者 傅懋毅 曹群根 +1 位作者 方敏瑜 谢锦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97-505,共9页
在我国亚热带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主要产区浙、赣两省的三块试验林中对毛竹林内降水的养分输入及其小流域迳流的养分输出进行了连续四年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林内降水中的养分物质浓度及其输入量的季... 在我国亚热带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主要产区浙、赣两省的三块试验林中对毛竹林内降水的养分输入及其小流域迳流的养分输出进行了连续四年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林内降水中的养分物质浓度及其输入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且与林内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林内降水中各养分物质的浓度及输入量依大小顺序列为K^+>Ca^(2+)>Mg^(2+)>NH_4^+-N>NO_3^--N>PO_4^(3-)。迳流水养分输出量的季节变化动态与迳流水量的季节增减趋势相一致,其养分物质浓度及输出量高低顺序为K^+>Mg^(2+)>速效N>PO_4^(3-)。除作为养分移动载体的林内降水及迳流水外,毛竹生长发育特性、土壤生物活动及施肥、抚育等人力措施亦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的养分输入与输出产生影响。文中建立了浙江省庙山坞试验林林内降水中养分元素钾的年输入量GM(1,1)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养分 毛竹林 林地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丘陵区县级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研究——以四川省犍为县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廷轩 马国瑞 +2 位作者 张锡洲 王昌全 何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实地调查和土壤分析数据,采用典型抽样法,以犍为县为例,研究了近14年(1985~1999年)来该县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养分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田氮素由持平转向盈余;磷素全面扭亏为盈,盈余率已超出50%...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实地调查和土壤分析数据,采用典型抽样法,以犍为县为例,研究了近14年(1985~1999年)来该县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养分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田氮素由持平转向盈余;磷素全面扭亏为盈,盈余率已超出50%;钾素一直处于大比例亏缺状态。通过1981年和2000年的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对比研究,获得了近20年来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基本趋势,以及农田养分平衡状况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并针对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养分变化的趋势,提出了四川紫色丘陵区县级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养分变化的相应调控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养分平衡 收支结构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农田钾素养分收支平衡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方玉东 胡业翠 +2 位作者 封志明 李新举 吴佩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基于农田养分收支平衡模型、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GIS技术,研究了2000年我国农田K素的平衡特征,并利用GIS技术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空间表达与分析。主要结论有:①我国农田K素投入总量为1.068×10~7 t,农田K素总支出为1.458×10~7t... 基于农田养分收支平衡模型、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GIS技术,研究了2000年我国农田K素的平衡特征,并利用GIS技术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空间表达与分析。主要结论有:①我国农田K素投入总量为1.068×10~7 t,农田K素总支出为1.458×10~7t,农田K素处于亏缺状态,亏缺量为3.90×10~6t,平均单位耕地K素亏缺40 kg/hm^2;②在县域层面上,农田K素处于亏缺的县域单元数占全部县域单元数的77.39%,我国绝大多数的县域单元农田K素处于亏缺状态;③我国农田K素输入中化肥K素投入4.77×10~6t,有机肥K素投入总量为4.98×10~6t;④在全国层面上,由人畜禽粪尿提供的K占全部有机K肥总投入的比例为48.98%,由秸秆提供的K占全部有机肥K素投入总量的比例为51.02%;⑤全国农田K素支出总量中K素生物产出总量为1.335×10~7t,占农田K素总支出的比重为9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钾素 养分收支平衡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氮素循环与平衡 被引量:116
10
作者 赵荣芳 陈新平 张福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4-697,共14页
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氮素输入输出的数量特征、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评估其优化潜力。研究表明,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每年的氮素输入中,化学氮肥、农家肥、降水、灌溉、非生物固氮和种子带入农田的氮分别... 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氮素输入输出的数量特征、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评估其优化潜力。研究表明,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每年的氮素输入中,化学氮肥、农家肥、降水、灌溉、非生物固氮和种子带入农田的氮分别为545、68、21、15、15和5kghm-2a-1,氮素年输入总量为669kghm-2a-1;每年的氮素输出中,作物收获带走的氮为311kghm-2a-1,而氨挥发、反硝化和淋洗损失的氮分别为120、16和136kghm-2a-1,氮素年输出总量为583kghm-2a-1;氮素年盈余量为86kghm-2a-1。目前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氮素处于大量赢余状态,从而导致氮素大量损失。因此,加强氮肥管理,提高氮肥利用率,加大有机肥施用的力度,是华北地区农田氮素资源管理的长期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循环 氮素输入 氮素输出 氮素平衡 氮素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千烟洲试区杉木人工林降雨过程及养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永瑞 林耀明 +2 位作者 李家永 刘允芬 杨汝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定位试验研究千烟洲试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及养分动态结果表明 ,该森林生态系统年降雨量为 1392 .0mm ,其中以林冠穿透雨形式输入林地水量占年降雨量的 89.38% ,以树干流形式输入林地水量占0 .2 7% ,林冠年截流量占 10 .35 %... 定位试验研究千烟洲试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及养分动态结果表明 ,该森林生态系统年降雨量为 1392 .0mm ,其中以林冠穿透雨形式输入林地水量占年降雨量的 89.38% ,以树干流形式输入林地水量占0 .2 7% ,林冠年截流量占 10 .35 %。以地表径流形式输出该系统的水量占年均降雨量的 9.4 %。该森林生态系统中随降雨年输入的N、P、K、Ca、Mg、Fe、Mn、Sr、Zr、Na、Si 11种营养元素总量为 14 4 .0 32kg/hm2 ,随地表径流年输出林地养分总量为 15 5 .335kg/hm2 ,年亏损量 11.30 3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降雨过程 养分动态 水文过程 森林生态系统 定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中县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养分变化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锡洲 刘岱 +1 位作者 李廷轩 王昌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B12期21-25,共5页
根据 6年相关农业统计资料和土壤养分分析数据 ,研究了资中县 1985~ 1999年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农田氮素大量盈余 ,盈余率超过 5 0 %;磷素盈余率超出 80 %;钾素 1998年前一直处于亏缺 ... 根据 6年相关农业统计资料和土壤养分分析数据 ,研究了资中县 1985~ 1999年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农田氮素大量盈余 ,盈余率超过 5 0 %;磷素盈余率超出 80 %;钾素 1998年前一直处于亏缺 30 %以上的状态 ,1998、 1999年已趋于平衡。同时 ,通过对 1983年和 2 0 0 0年土壤养分含量的对比分析 ,研究了近 2 0年来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阐述了农田养分平衡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中县 农田养分平衡 土壤养分 动态变化 收支结构 调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自动均压均流特性的组合式LLC谐振变换器 被引量:29
13
作者 郝瑞祥 雷浩东 +1 位作者 贺涛 游小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51-160,共10页
提出一种具有自动均压和均流特性的组合式LLC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拓扑基于多个LLC模块的ISOP结构,通过在变换器前级开关电容网络中加入飞跨电容实现各串联模块输入端电压的均衡,在不同模块的谐振槽中串联耦合电感实现各模块电流的均... 提出一种具有自动均压和均流特性的组合式LLC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拓扑基于多个LLC模块的ISOP结构,通过在变换器前级开关电容网络中加入飞跨电容实现各串联模块输入端电压的均衡,在不同模块的谐振槽中串联耦合电感实现各模块电流的均衡。该拓扑保持了传统LLC谐振变换器的高效率、软开关和低电磁干扰(EMI)等优良特性,且具有控制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优点,非常适用于高降压比、大功率输出场合。以两个LLC模块的组合式变换器为例,对该拓扑的均压和均流原理进行详细分析。最后,通过一台输入400~550V、输出48V/24A的实验室样机,对该拓扑的均压和均流效果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自动均压均流 飞跨电容 耦合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平衡单元的输入并联输出并联型LLC谐振变换器模块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闯 徐鑫哲 +2 位作者 刘海洋 齐瑞鹏 蔡国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59-167,共9页
输入并联输出并联(IPOP)型直流变换器广泛适用于低电压大电流工作场合,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各子模块之间的输入电流均流(ICS)和输出电流均流(OCS)问题,现有解决方法均为闭环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电流平衡单元的IPOP型LLC谐振变换器模块,通... 输入并联输出并联(IPOP)型直流变换器广泛适用于低电压大电流工作场合,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各子模块之间的输入电流均流(ICS)和输出电流均流(OCS)问题,现有解决方法均为闭环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电流平衡单元的IPOP型LLC谐振变换器模块,通过电流平衡单元电磁耦合作用可以开环实现LLC谐振变换器模块间ICS和OCS,使整体IPOP型直流变换器稳定工作。LLC谐振变换器工作在近似谐振频率下可实现高频隔离直流变压器功能,保证逆变侧零电压开关(ZVS)及整流侧零电流开关(ZCS),同时具备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采用电流平衡单元代替传统闭环控制策略解决IPOP系统模块间电流不平衡问题,省去采样和控制电路,提高系统稳定性,降低系统成本。通过对电流平衡单元的电磁模型分析,导出等效电路模型,并通过其工作暂态电流与稳态电流仿真说明电流平衡原理。最后搭建基于电流平衡单元的IPOP型LLC直流变换器实验系统,验证所提出电流平衡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平衡单元 输入并联输出并联 LLC谐振变换器 高频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辣椒轮作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平衡状况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文华 刘建玲 +1 位作者 贾可 孟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3-218,共6页
采用肥料定位试验与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北方裸菜地主要种植方式大白菜—辣椒轮作中土壤自然供氮、磷、钾、锌、硼能力,土壤氮、磷、钾的收支平衡及相应土壤养分的消长状况。主要结果:大白菜—辣椒轮作中:全肥处理(NPKZ... 采用肥料定位试验与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北方裸菜地主要种植方式大白菜—辣椒轮作中土壤自然供氮、磷、钾、锌、硼能力,土壤氮、磷、钾的收支平衡及相应土壤养分的消长状况。主要结果:大白菜—辣椒轮作中:全肥处理(NPKZnB)大白菜和辣椒的年均产量分别为111.6,23.7 t/hm2,-N、-P、-K的相对产量分别为全肥的56.7%,63.6%,84.7%;辣椒上-N-、P-、K、-Zn-、B的相对产量分别为全肥的45.8%,45.9%,67.7%,88.0%,84.9%,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大白菜限制产量的因子为:N>P>K,辣椒为:N,P>K>Zn,B。P2O5用量180kg/hm2,K2O用量300 kg/hm2的处理,土壤磷和钾养分分别盈余70.3%和2.0%,土壤有效磷(Olsen-P)、有效钾分别年均增加3.3和37.2 mg/kg,积累的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分别占土壤磷和钾积累量的7.1%和28.3%。大白菜茬口N,P2O5,K2O推荐用量为225,90,150 kg/hm2,辣椒茬口分别为337.5,213,337.5 kg/hm2并配合施用一定的锌和硼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定位 大白菜-辣椒轮作 产量效应 供应能力 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非饱和土堤初始浸润线的一种解析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伟 秦建设 高玉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4-317,共4页
土堤的非饱和非稳定渗流计算分析中,堤内初始的浸润线位置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分析土堤受到降雨、蒸发、径流及入渗影响作用,引入平均渗透强度的概念,建立了土堤的水收支平衡模型.将前阶段土体内部的渗流场视为一个暂态稳定渗流场,推导... 土堤的非饱和非稳定渗流计算分析中,堤内初始的浸润线位置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分析土堤受到降雨、蒸发、径流及入渗影响作用,引入平均渗透强度的概念,建立了土堤的水收支平衡模型.将前阶段土体内部的渗流场视为一个暂态稳定渗流场,推导了土堤由于长期水分运动特征引起的初始浸润线的解析解.通过对日本江户川堤防的浸润线实测值与解析解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结果.并对长江永安堤防初始浸润线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堤 非饱和非稳定渗流 浸润线 渗流场 堤防 水收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典型茶园生态系统中重金属流及其平衡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麻万诸 章明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2-370,共9页
选择浙西北、浙中、浙东和浙南等4个代表性产茶县市(长兴县、兰溪市、绍兴县和龙泉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茶叶生产过程中有机肥、化肥、大气沉降、茶叶收获物和地表径流中重金属流的定点定量分析,探讨了茶叶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年平衡值... 选择浙西北、浙中、浙东和浙南等4个代表性产茶县市(长兴县、兰溪市、绍兴县和龙泉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茶叶生产过程中有机肥、化肥、大气沉降、茶叶收获物和地表径流中重金属流的定点定量分析,探讨了茶叶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年平衡值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茶园生态系统中重金属来源物和农产品及排水中重金属流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在施用化肥为主的茶园中,Zn、Cu和Pb输入主要为大气沉降,其次为有机肥施用;As的输入主要为大气沉降,其次为化肥施用;化肥施用对Cd和Hg的输入有较大的影响。在施用有机肥为主的茶园中,Zn、Cu、Cd和Hg的输入主要为有机肥的施用,其次为大气沉降;Pb和As的输入主要为大气沉降,其次为有机肥施用。以地表径流流失的Zn和Cu量高于因茶叶收获带走的Zn和Cu,而Pb、Cd、Hg和As的输出主要是通过茶叶的收获。在施用化肥为主的茶园中,Zn、Cu、Pb、Cd、Hg和As的年平衡值平均分别为313.0、11.8、41.2、2.95、0.22、2.18 g/hm2;在施用有机肥为主的茶园中,Zn、Cu、Pb、Cd、Hg和As的年平衡值平均分别为849.3、303.4、66.3、2.59、0.47、7.43 g/hm2。茶园系统中重金属的年平衡值有机肥施用为主的茶园高于化肥施用为主的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生态系统 重金属元素 土壤 平衡值 输入 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目标多重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8
作者 方天治 张先云 +2 位作者 黄淳 何玮 沈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9-1200,共12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直流电压输入、大功率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如果将ISOP逆变器的拓扑应用在并网场合,那么一个大容量的并网逆变器就可以由多个小容量的标准化逆变器模块组成,这将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且...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直流电压输入、大功率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如果将ISOP逆变器的拓扑应用在并网场合,那么一个大容量的并网逆变器就可以由多个小容量的标准化逆变器模块组成,这将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且有利于系统的设计。本文基于ISOPLCL型并网逆变器组合系统,给出其优化拓扑以降低系统的体积和质量,并据此筛选控制变量,进而提出一种分布式控制策略以实现并网系统的多重控制目标,其包含模块间的功率均衡、谐振尖峰的抑制和进网电流的高功率因数。然后,论文在所提分布式控制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冗余运行方案,保证ISOP逆变器并网系统中故障模块的平滑退出和备份模块的顺利投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并网逆变器 功率均衡 LCL滤波器 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桥直流变压器/变换器ISOP组合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子龙 肖岚 赵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5819-5826,共8页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直流变换器,高电压是其设计难点之一,利用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结构可解决高压问题。对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组合式直流变换器,可采用两类模块即全桥直流变压器和全桥直流变...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直流变换器,高电压是其设计难点之一,利用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结构可解决高压问题。对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组合式直流变换器,可采用两类模块即全桥直流变压器和全桥直流变换器的组合结构将高压直流电变换成低压直流电,供电给负载。不同于传统的ISOP组合变换器,其模块间采用开环与闭环相结合的方式,只需保证各个模块间的压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简化了整个变换器的控制方式。该文对两类模块的输出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该组合变换器的均压设计,搭建两台全桥直流变压器和一台全桥直流变换器ISOP的仿真模型及原理样机,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谐振变换器 直流变压器 输出特性 均压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砭峪水库氮、磷营养盐季节变化及其收支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廷林 秦昌海 李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6,共6页
以石砭峪水库为研究对象,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对水库上游来水、库区及放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分析了水库氮(N)、磷(P)营养盐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现场模拟实验对水库N、P营养盐收支状况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石砭峪水库N、P含量... 以石砭峪水库为研究对象,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对水库上游来水、库区及放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分析了水库氮(N)、磷(P)营养盐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现场模拟实验对水库N、P营养盐收支状况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石砭峪水库N、P含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总氮(TN)和总磷(TP)年均值分别为2.65mg/L和0.04mg/L,较高的N、P含量导致水库浮游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水库供水水质下降;水库TN、TP年输入量分别为226.50t和4.38t,年输出量分别为218.11t和4.31t,年滞留量分别为49.87t和1.07t;水库TN、TP输入负荷大小顺序是上游入流>库区周边地表径流>水库沉积物释放>大气沉降;水库TN和TP的年均沉积量分别为41.48t和1.00t;水库沉积物的TN、TP年释放量分别为7.29t和0.33t,对藻类生长繁殖的作用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砭峪水库 营养盐 季节变化 收支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