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ural Network Predictive Control of Variable-pitch Wind Turbines Based on Small-worl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8
1
作者 WANG Shuangxin LI Zhaoxia LIU Hairu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5-I0015,17,共1页
通过将混沌映射用于产生初始节点集和进行算子构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实数编码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采用4种算法对多例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仿真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快速搜索到最优值的能力。将上述... 通过将混沌映射用于产生初始节点集和进行算子构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实数编码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采用4种算法对多例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仿真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快速搜索到最优值的能力。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变桨距风电机组启动并网时的转速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其预测模型由基于现场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仿真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根据风速扰动提前预测电机的转速变化,使控制器超前动作,保证系统输出跟踪参考轨迹的方向稳步改变,确保风电机组平稳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小世界 风力发电机组 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变桨距 实时编码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燃气轮机的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保洋 祝培旺 +4 位作者 吕洪坤 来振亚 丁历威 帅威 肖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3,I0014,共10页
微型燃气轮机因其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可作为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灵活调度资源,填补因气象条件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带来的能量缺口,也可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并网提供支撑。为解决微型燃气轮机在复杂系统中的控制问题,同时适应微燃机自... 微型燃气轮机因其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可作为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灵活调度资源,填补因气象条件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带来的能量缺口,也可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并网提供支撑。为解决微型燃气轮机在复杂系统中的控制问题,同时适应微燃机自身的强耦合、非线性和时变性特点,该文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燃机动态模型,并提出一种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引入模型在线修正、PI静差控制等方法,以解决线性模型难以准确调控非线性系统和全局控制问题。结果表明,构建的燃机模型在孤网模式和并网模式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8%和0.52%。提出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响应多能互补系统调度时平均相对误差相较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分别降低了36.67%和88.05%,在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方面均优于其他算法,具有优秀的控制性能,且展现出与调度算法很好的适配性,有较好的发展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仿真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优化控制 多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减压阀控制器硬件性能的影响因素和优化设计
3
作者 艾超 黄科雨 +3 位作者 马德江 陈立娟 高伟 曹晓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9,共14页
比例减压阀是工程机械装备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元件,其压力控制性能直接受到控制器性能的影响。以比例减压阀用控制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器数学模型和整阀模型。然后,分析电阻、电感、频率和占空比对控制器输出电流大小和纹波的影响。其... 比例减压阀是工程机械装备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元件,其压力控制性能直接受到控制器性能的影响。以比例减压阀用控制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器数学模型和整阀模型。然后,分析电阻、电感、频率和占空比对控制器输出电流大小和纹波的影响。其次,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电流、电流纹波为指标,综合考虑电阻、电感、PWM频率、PWM占空比等影响因素,优化设计控制器关键参数。最后,结合比例减压阀实物,验证优化后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控制器优化前的误差约为2.9%,控制器优化后的误差约为2.5%。研究成果为高性能比例减压阀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减压阀 控制器硬件 影响因素 正交实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权重-蒙特卡洛法的PMSG低电压穿越性能优化研究
4
作者 高本锋 张江放 +3 位作者 邓晓洋 吴林林 王潇 郑展翔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9-449,共11页
新能源汇集送端电网配套火电机组少,电网强度较弱,交流短路故障下的电压跌落以及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易引发风电脱网,需同时关注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和机端暂态过电压特性。针对现有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所用的目标函数不能同时兼顾... 新能源汇集送端电网配套火电机组少,电网强度较弱,交流短路故障下的电压跌落以及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易引发风电脱网,需同时关注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和机端暂态过电压特性。针对现有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所用的目标函数不能同时兼顾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和暂态过电压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权重-蒙特卡洛法的永磁直驱风力机(PMSG)低电压穿越性能优化方法。首先,建立PMSG的暂态无功电压响应解析模型,通过参数灵敏度分析辨识弱电网下影响PMSG低电压穿越性能的关键控制参数,并计算得到待优化参数的优化可行域。然后,基于组合权重法确定能够同时反映PMSG低电压穿越特性和机端暂态过电压特性的综合优化指标。以此为基础,在优化可行域内运用蒙特卡洛算法对关键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对优化后的控制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控制参数的PMSG在弱电网下的低电压穿越综合性能有明显提升,且表现出较好的动态响应性能,优化控制参数也适用于不同电压跌落程度的工况,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低电压穿越 控制参数优化 暂态过电压 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余热锅炉预测控制器设计
5
作者 吕吏轩 高志亮 +2 位作者 刘洋 赵珺 王伟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余热锅炉汽水平衡控制对实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ombined cycle gas-steam turbine,CCGT)节能减排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CCGT频繁变负荷给余热锅炉汽水平衡带来了大幅度扰动,现有控制策略没有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因此,提出了... 余热锅炉汽水平衡控制对实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ombined cycle gas-steam turbine,CCGT)节能减排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CCGT频繁变负荷给余热锅炉汽水平衡带来了大幅度扰动,现有控制策略没有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方法。在余热锅炉三冲量液位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该方法将系统运行的能耗和效率加入目标函数,结合NSGAⅡ动态求解设备的变负荷控制量。利用国内某CCGT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满足稳态跟踪控制的基础上,具有更低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余热锅炉 三冲量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流动及压力脉动特性优化研究
6
作者 袁聪 蒋涛 +3 位作者 王康生 邵园园 徐连琛 郑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191,共4页
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涡带及压力脉动特性是机组稳定运行的最大威胁。为缓解尾水管涡带并降低压力脉动幅值,设计了两种结构优化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尾水管内的流动特性及压力脉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尽管安装导流装置或... 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涡带及压力脉动特性是机组稳定运行的最大威胁。为缓解尾水管涡带并降低压力脉动幅值,设计了两种结构优化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尾水管内的流动特性及压力脉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尽管安装导流装置或加沟槽后,压力脉动幅值均能有效降低,但增加尾水管导流装置的效率更高。最终认为,在尾水管中增加导流板可以有效的优化机组的稳定性,提高机组宽负荷运行性能提供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尾水管 涡带 压力脉动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集的透平柱肋冷却流动换热拓扑优化
7
作者 王晓 陈娉婷 +1 位作者 毛军逵 黎民祺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9-1226,共8页
目前,研究者主要采用尺寸或形状优化的方式来改善传统圆形柱肋冷却的流动传热性能。然而,通过拓扑优化方法可以更充分地挖掘柱肋冷却的优化潜力。本研究在圆形柱肋结构基础上采用基于水平集的拓扑优化方法改善柱肋冷却通道的换热和压损... 目前,研究者主要采用尺寸或形状优化的方式来改善传统圆形柱肋冷却的流动传热性能。然而,通过拓扑优化方法可以更充分地挖掘柱肋冷却的优化潜力。本研究在圆形柱肋结构基础上采用基于水平集的拓扑优化方法改善柱肋冷却通道的换热和压损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通道扰流元件形状在柱肋下游呈现水滴型结构;水滴型结构对流动的干扰使优化模型的速度场呈现沿流向一直加速的效果和尾流区的低速区域减小的特征,从而使努塞尔数呈现沿流向逐渐增加的趋势;该优化模型具有最高的换热强度和较小的压力损失,表现出最高的综合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透平叶片 拓扑优化 柱肋 水平集法 换热和压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比例积分微分优化算法的风机变桨控制参数优化研究
8
作者 兰杰 林淑 +2 位作者 张严 王剑宇 苗强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5,共11页
变桨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是确保风机稳定功率输出、优化运行条件以及减少机械负荷疲劳的重要基础。在风机投运前,需离线完成变桨控制系统参数的精细化设计与整定。工程中,这些参数的优化与设计主要依靠风电工程师通过经验知识和仿真软件... 变桨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是确保风机稳定功率输出、优化运行条件以及减少机械负荷疲劳的重要基础。在风机投运前,需离线完成变桨控制系统参数的精细化设计与整定。工程中,这些参数的优化与设计主要依靠风电工程师通过经验知识和仿真软件进行人工整定,该方式存在人员培训和优化时间成本高,且面临整定结果精确度低和一致性差等问题。而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优化算法在变桨控制参数智能整定过程中也存在着开发探索能力有限以及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因此,基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思想,设定收敛且随机的控制器参数,引入新的控制目标、控制误差和Levy飞行策略,提出了改进的比例积分微分优化算法。将IPIDOA与PIDOA、哈里斯鹰优化算法、鲸鱼优化算法、灰狼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优化算法在4个单峰基准函数、4个多峰基准函数和风机变桨控制参数优化实例上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IPIDOA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佳的参数寻优能力,同时在多类优化实例中具有更强的寻优稳定性。同时,通过计算IPIDOA的时间复杂度、对比上述各算法在风机变桨控制系统参数优化研究的收敛曲线,证明了IPIDOA具有优秀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变桨控制 参数优化 智能整定 改进比例积分微分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机循环负压降尘装置参数优化研究
9
作者 邢旭文 何少杰 +5 位作者 田园 肖鹏 武琨琪 张英华 张金宝 滕胜杰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84,共14页
有效开展掘进巷道工作面粉尘治理是确保井下作业安全的重要前提之一。针对高浓度粉尘环境中传统的喷雾降尘方式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根据负压卷吸与喷雾降尘协同增效的理念研发一种应用于掘进机上的循环负压降尘装置。通过建立仿真模型... 有效开展掘进巷道工作面粉尘治理是确保井下作业安全的重要前提之一。针对高浓度粉尘环境中传统的喷雾降尘方式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根据负压卷吸与喷雾降尘协同增效的理念研发一种应用于掘进机上的循环负压降尘装置。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对射流卷吸机制的影响因素开展数值模拟,基于装置内外循环负压流场变化规律优化引射管形状、叶轮设置、文丘里管数量等参数,并采用相似实验的方式验证优化后装置的降尘效率。结果表明:在假设喷雾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装置的引射管形状采用圆锥形、叶轮片数量为8片、叶轮转速为2400 r/min、文丘里管数量为10个、叶轮安装位置距引射管入口300 mm时,循环负压性能最为理想,其相似模型的降尘效率可达8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防治 循环负压 射流卷吸机制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与模糊控制算法的高氮钢加压电渣炉熔速控制
10
作者 汪元根 郎佳红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为了提高氮钢加压电渣炉的熔速控制精度,文章设计了一种结合PID与模糊逻辑的控制系统,再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基于PID与模糊控制算法的高氮钢加压电渣炉熔速控制研究,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响应能力,还实现了系统的... 为了提高氮钢加压电渣炉的熔速控制精度,文章设计了一种结合PID与模糊逻辑的控制系统,再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基于PID与模糊控制算法的高氮钢加压电渣炉熔速控制研究,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响应能力,还实现了系统的高精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 模糊逻辑 熔速控制 高氮钢 加压电渣炉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构网型配储风机的储能DC/DC变换器动态性能提升方法
11
作者 史皓男 孙毅超 +3 位作者 唐小波 王伟 杨冬梅 韦徵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共10页
风力发电机内部配储系统通常需要采用DC/DC变换器连接到直流母线,而采用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的储能DC/DC变换器由于动态性能不佳,在电网惯量/频率支撑过程中易导致母线电压跌落较多甚至产生欠压停机的风险。文... 风力发电机内部配储系统通常需要采用DC/DC变换器连接到直流母线,而采用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的储能DC/DC变换器由于动态性能不佳,在电网惯量/频率支撑过程中易导致母线电压跌落较多甚至产生欠压停机的风险。文中提出采用自抗扰控制对LLC型储能DC/DC变换器的抗扰性能与动态性能进行提升,并利用改进灰狼算法对自抗扰控制器的6个核心参数进行离线自寻优。改进灰狼算法将动态邻域搜索引入到传统灰狼算法的位置更新策略中,有效提升了自寻优算法的收敛速度。所提改进灰狼优化自抗扰控制方法能够缩短母线电压恢复时间,快速协调配储风机和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有效提升配储风机的母线电压稳定性和惯量/频率支撑能力。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型储能DC/DC变换器 自抗扰控制 改进灰狼算法 离线自寻优 动态领域搜索 配储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灵敏度的风电并网系统短路电流控制参数寻优方法
12
作者 林威 方宇迪 +1 位作者 林毅 王潇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2,共9页
直驱风力发电机(PMSG)由于其优越性成为主流机型并广泛应用于电网,但由于缺乏量化分析方法,难以评估其控制参数对短路电流特性的影响。文章通过PMSG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计算方法,经派克变换得到三相短路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并基于轨迹灵敏... 直驱风力发电机(PMSG)由于其优越性成为主流机型并广泛应用于电网,但由于缺乏量化分析方法,难以评估其控制参数对短路电流特性的影响。文章通过PMSG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计算方法,经派克变换得到三相短路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并基于轨迹灵敏度方法,从发电机参数、电压跌落系数和PI参数3个方面量化分析不同控制参数对短路电流的影响机理,筛选出灵敏度较大的参数作为主导参数,构建优化目标函数,对PMSG短路电流的主导控制参数进行寻优。最后在PSCAD平台上建立PMSG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仿真验证分析PMSG的短路电流特性以及控制参数寻优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轨迹灵敏度分析法可以量化分析控制参数对短路电流特性的影响,可为实际工程的参数整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轨迹灵敏度 量化分析 短路电流特性 控制参数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余压发电透平发电机组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鑫 朱万炫 +4 位作者 李和平 张雪辉 许剑 韩汶昕 徐江荣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87-3298,共12页
本文研究了透平发电机组的物理模型,重点详细介绍了透平膨胀机调速系统、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据此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起透平发电机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透平膨胀机及其调速系统、同步发电机及励磁系统、电力负载模... 本文研究了透平发电机组的物理模型,重点详细介绍了透平膨胀机调速系统、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据此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起透平发电机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透平膨胀机及其调速系统、同步发电机及励磁系统、电力负载模型等。然后根据建立的仿真模型对透平发电机组运行工况进行了常规PID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优化,采用模糊PID控制进行了空载启动和投切负载的仿真研究,根据仿真结果对比了常规PID和模糊PID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显示模糊PID控制器比常规PID控制器的启动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使得发电机组的响应过程更加快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压发电 透平发电机组 仿真模型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联合作用下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减振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一帆 孙洪鑫 +3 位作者 王修勇 陈安华 彭剑 左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7,共13页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在复杂深海环境下产生有害振动会威胁风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针对该问题并结合美国NREL的5 MW样机的漂浮平台几何结构构造,提出利用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s,TMDs),即分别在漂浮平台的3根浮筒中布置T...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在复杂深海环境下产生有害振动会威胁风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针对该问题并结合美国NREL的5 MW样机的漂浮平台几何结构构造,提出利用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s,TMDs),即分别在漂浮平台的3根浮筒中布置TMD,形成等边三角形布置,对随机风浪联合作用下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平台纵摇振动进行控制。为了更好地描述分布式TMDs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减振效果,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和模态叠加法,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TMDs耦合系统提出并建立了9自由度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H_(∞)算法,即以平台纵摇频响函数的峰值为优化目标,对分布式TMDs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中考虑了3个TMDs之间的耦合关系。对风机-TMDs耦合系统开展了风浪联合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分布式TMDs对平台纵摇响应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最优设计下的分布式TMDs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平台纵摇振动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在三种不同工况的随机风浪荷载作用下,分布式TMDs对平台纵摇固有频率附近的功率谱密度曲线峰值减振率和标准差减振率能分别达到39%和5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 多体耦合动力学模型 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300MW机组高压进汽结构气动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志德 刘云锋 +1 位作者 管伟诗 魏红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共2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300MW汽轮机的高压进汽结构进行了气动优化,通过增大关键部位通流面积、增大过渡倒圆,降低了流速,总压损失由4.11%降低到0.045%,出口静压不均匀度由0.67降低到0.020。
关键词 汽轮机 高压进汽 气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LQR的Spar型海上浮式风力机载荷抑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耀振 刘爽 +1 位作者 杨文祥 侯明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6,共9页
针对复杂环境变化易引起海上浮式风力机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LQR、模糊PI相结合且易于工程应用的桨距控制新方案,实现维持浮式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稳定、抑制浮台运动、减少叶根及塔基疲劳载荷的目的。模糊PI根据发电机转子... 针对复杂环境变化易引起海上浮式风力机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LQR、模糊PI相结合且易于工程应用的桨距控制新方案,实现维持浮式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稳定、抑制浮台运动、减少叶根及塔基疲劳载荷的目的。模糊PI根据发电机转子转速误差变化动态选择期望的PI增益,模糊LQR基于模糊规则自适应调整闭环反馈增益,在保证风力机输出功率和浮台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叶根和塔基疲劳载荷。基于FAST与Matlab/Simulink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联合仿真,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通过时域、频域分析表明,与PI控制相比,所提方案在减少叶根处平面外载荷和塔基横向载荷方面有明显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载荷 最优控制系统 模糊LQ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D优化布置的水轮发电机组碰摩系统振动抑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雷克 聂梁 +2 位作者 张金剑 王雪妮 马震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1,共11页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转子-转轮系统碰摩故障问题,采用磁流变液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对轴系振动进行抑制,旨在探究MRD对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规律及其对系统碰摩故障的抑制效果。首先,将机组轴向位置函数引入MRD非线性动力...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转子-转轮系统碰摩故障问题,采用磁流变液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对轴系振动进行抑制,旨在探究MRD对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规律及其对系统碰摩故障的抑制效果。首先,将机组轴向位置函数引入MRD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推导了碰摩故障下含轴向分布参数的MRD-转子-转轮系统动力学方程。其次,基于数值模拟方法,以机组转速为控制参数对比分析了是否考虑MRD的转子-转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最后,研究了不同MRD轴向布置参数对碰摩转子-转轮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RD的加入对转子、转轮非稳态运动具有良好约束作用,能够显著减小转子、转轮振动幅值,有效避免了机组轴系碰摩故障的发生;当阻尼器位置参数s_(1)、s_(2)分别取0.25与0.95时,MRD对系统的减振效果最佳。通过在机组轴系合理布置MRD,可有效改善系统振动情况,从而为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控制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转子-转轮系统 碰摩 磁流变液阻尼器(MRD) 振动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过程轨迹优化与控制方案
18
作者 刘凯 张永亮 聂聆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51,共9页
为应对组合动力飞行器涡轮/冲压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推力陷阱问题,开展了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阶段飞行/推进一体化保护控制研究。该研究利用组合动力爬升段飞行轨迹优化方法,解决模态转换过程中组合发动机总推力无法满足... 为应对组合动力飞行器涡轮/冲压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推力陷阱问题,开展了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阶段飞行/推进一体化保护控制研究。该研究利用组合动力爬升段飞行轨迹优化方法,解决模态转换过程中组合发动机总推力无法满足平飞加速需求的推力陷阱问题。结合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完成了宽速域飞行器/发动机一体化轨迹跟踪控制设计,利用迎角、油门等变量的协同调节实现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轨迹优化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模态转换过程中的推力不足问题,一体化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爬升轨迹跟踪,避免模态转换过程对组合动力飞行器飞行任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速域飞行器 涡轮/冲压发动机 飞行/推进一体化控制 轨迹优化 轨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T小汽轮机带小发电机运行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青云 高玉峰 +10 位作者 何洋 王海涛 谭祥帅 高奎 何胜 高景辉 孟颖琪 杨博 牛利涛 陈志刚 李华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为了满足火电机组启动运行的灵活性、高效性及经济性,将抽汽背压式汽轮机(BEST)小汽轮机带小发电机系统(简称BEST系统)应用于双机回热系统机组,根据BEST系统及机组启动方式,结合调试调整试验的启动运行历史过程及数据,进行BEST系统在多... 为了满足火电机组启动运行的灵活性、高效性及经济性,将抽汽背压式汽轮机(BEST)小汽轮机带小发电机系统(简称BEST系统)应用于双机回热系统机组,根据BEST系统及机组启动方式,结合调试调整试验的启动运行历史过程及数据,进行BEST系统在多方式启动及运行的特性分析试验,优化现有控制逻辑,提出BEST小汽轮机带小发电机运行控制策略。避免了在BEST系统启动顺控、变流器启停顺控、BEST小汽轮机与变流器的无扰切换、燃煤机组辅机故障减负荷(RB)及甩负荷工况中BEST系统缺乏相应控制策略的问题,实现了BEST系统全过程无断点的运行控制。优化后BEST系统运行过程中重要参数保持安全稳定,该控制方法对具备BEST系统的同类型机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回热系统机组 抽汽背压式汽轮机 启动及运行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风速预测的直驱风电机组减载调频策略
20
作者 王印松 袁环环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9,共9页
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常用的减载调频控制策略缺乏对风电机组运行经济性和调频能力的考虑,易导致系统出现调频能力不足或备用功率冗余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减载率的优化减载调频策略。首先划分不同的风速模式,确立不同模式下的超速... 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常用的减载调频控制策略缺乏对风电机组运行经济性和调频能力的考虑,易导致系统出现调频能力不足或备用功率冗余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减载率的优化减载调频策略。首先划分不同的风速模式,确立不同模式下的超速与变桨距协调控制方案;其次考虑系统调频能力和发电量两因素,设计函数求取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减载率;由于风速波动频繁,风机控制具有延迟,因此利用风速预测和滑动窗口法对最优减载率做进一步调整;最后搭建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改进的频率控制动态调整减载率参与系统调频。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与常用的策略相比在实时风速、负荷扰动下系统频率动态偏差减小、达到最低值的时间延长,风机发电量增加,桨距角变化量减小。该策略能满足调频需求,提升调频质量,减小机械磨损,提高风机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风电机组 可变减载率 超速控制 变桨距控制 优化减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