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培养物对湖羊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程鹏 张惠 +2 位作者 高俊玲 王栋麟 全英凯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99,共5页
试验旨在评估不同厂家酵母培养物对湖羊生长性能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酵母培养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合理应用奠定基础。选取体重22 kg的2~3月龄湖羊40只,随机分成4组,试验1、2、3组每天在日粮精补料中添加不同品牌的酵母培养物10 g/头,... 试验旨在评估不同厂家酵母培养物对湖羊生长性能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酵母培养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合理应用奠定基础。选取体重22 kg的2~3月龄湖羊40只,随机分成4组,试验1、2、3组每天在日粮精补料中添加不同品牌的酵母培养物10 g/头,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40 d,测定各组羊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经济效益。结果显示:试验1、2组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湖羊经济效益,试验1、2、3组每头羊养殖利润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4.10、46.60、21.95元。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提高育肥期湖羊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其中增加养殖收益,酵母培养物2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酵母培养物 平均日增重 平均日采食量 料重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对大针茅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及饲喂效果评价
2
作者 余小红 德庆哈拉 +3 位作者 乌达巴拉其其格 刘晗璐 张海华 塔娜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21,共5页
试验旨在提高成熟期大针茅青贮品质及家畜利用率。试验利用自主分离的鹿源植物乳杆菌和禾草源布氏乳杆菌对大针茅青贮调制,进行感官评价、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含量分析,并比较其与压捆青干草饲喂哺乳期母羊的效果。将30只体况良好、体重... 试验旨在提高成熟期大针茅青贮品质及家畜利用率。试验利用自主分离的鹿源植物乳杆菌和禾草源布氏乳杆菌对大针茅青贮调制,进行感官评价、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含量分析,并比较其与压捆青干草饲喂哺乳期母羊的效果。将30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产羔日期相近的3岁哺乳期乌珠穆沁母羊同哺乳羔羊(3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对母羊与羔羊。两组母羊饲喂不同粗饲料,青贮组饲喂大针茅青贮,干草组饲喂压捆青干草。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结合感官评定和发酵品质,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混合发酵的大针茅属于优良等级青贮。与大针茅鲜草相比,大针茅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分别降低了9.11%、7.67%和26.68%。青贮组母羊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干草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干草组(P<0.05)。青贮组羔羊平均日增重相比干草组提高了19.60%(P<0.05)。研究表明,大针茅通过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联合发酵,能够明显改善饲用品质和适口性,提高母羊和羔羊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针茅青贮 乳酸菌 发酵品质 采食量 平均日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慧牧场管理系统的奶牛养殖生产性能关键指标分析与提升建议
3
作者 李志佳 徐伟 +2 位作者 赵慧秋 马修国 马志愤 《中国乳业》 2025年第5期40-48,共9页
[目的]基于河北省规模化牧场生产数据,系统分析关键性能指标现状,为提升牧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智慧牧场管理系统,采集河北省17家规模化牧场2021—2024年间118143头奶牛的生产数据,重点分析牛群结构、产奶性能... [目的]基于河北省规模化牧场生产数据,系统分析关键性能指标现状,为提升牧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智慧牧场管理系统,采集河北省17家规模化牧场2021—2024年间118143头奶牛的生产数据,重点分析牛群结构、产奶性能、健康管理和饲养效率等核心指标,并与系统内352家牧场均值及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显示,2024年样本牧场305天校正产奶量达10 673 kg,显著高于系统均值10.47%(p<0.05);成母牛乳房炎(16.1%)和蹄病(10.1%)发病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产后代谢病(酮病3.3%)和繁殖疾病(胎衣不下8.5%)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牧场经营策略调整明显,成母牛年死淘率达43.7%,其中主动淘汰占比41.1%。后备牛培育成效显著,各阶段日增重均优于国家标准,但犊牛腹泻(17.8%)和肺炎(11.6%)发病率仍高于行业推荐值。[结论]河北省采用智慧牧场管理系统的牧场在产奶性能和健康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同牧场间管理差异导致指标分化明显。建议从优化牛群结构、加强遗传改良、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建立科学淘汰机制以及实施标准化后备牛培育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牧场生产效益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牧场管理系统 奶牛养殖 生产性能 疾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备牛不同生产阶段生长发育与头胎泌乳性能的关联分析
4
作者 徐伟 董飞 +6 位作者 马志愤 吴洁 窦立静 赵慧秋 李志佳 马修国 陈龙 《中国乳业》 2025年第5期31-39,48,共10页
[目的]统计2014—2024年出生后备牛4个生产阶段称重数据和产奶数据,第一,分析近10年各阶段体重(kg)、平均日增重(kg/d)变化情况;第二,分析体重与平均日增重关系、两者与头胎产奶量的关系。[方法]平均日增重计算方法一:(某阶段体重-出生... [目的]统计2014—2024年出生后备牛4个生产阶段称重数据和产奶数据,第一,分析近10年各阶段体重(kg)、平均日增重(kg/d)变化情况;第二,分析体重与平均日增重关系、两者与头胎产奶量的关系。[方法]平均日增重计算方法一:(某阶段体重-出生重)÷日龄;平均日增重计算方法二:(指定阶段体重-前一阶段体重)÷(指定阶段称重日期-前一阶段称重日期),分析后备牛生长发育情况和初产生产性能。[结果](1)后备牛断奶平均日增重由2015年0.80 kg/d增长至2023年0.88 kg/d;初产体重上升,初产日龄下降。(2)各阶段平均日增重存在较大差异,断奶平均日增重0.85~1.00 kg/d,转育成平均日增重最大0.95~1.10 kg/d,转参配平均日增重0.86~0.96 kg/d,初产平均日增重最低0.75~0.83 kg/d。(3)初产体重越大的牛只,头胎305天产奶量和高峰产奶量越高,但牛只多数集中在(550,600]kg(A组),(600,650]kg(B组)体重范围内(占比70.5%,其中48.6%牛只在660~690日龄内)。(4)A、B两组断奶体重、平均日增重差异不大,但转育成、转参配阶段,两组牛只体重差异逐渐拉大,B组初产体重高出A组45 kg左右;随日龄增加,A、B两组平均日增重差异逐渐明显,B组初产平均日增重较A组高60 g/天。(5)660~690日龄分组(22~23月龄),B组305天产奶量较A组高约360 kg,高峰产奶量高约1.3 kg;B组305天产奶量较C组(500,550]kg,高出约848 kg,高峰产奶量高出约3.3 kg。[结论]为实现后备牛在22~24月龄达到初产体重600~650 kg(产前体重640~690 kg),牧场管理者需定期监测后备牛体重和评估日粮,监控生长发育状态,平衡日龄与体重关系,为后备牛提供充足但不过量营养摄入量,确保最佳发育状态,发挥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牛 体重 平均日增重 产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断奶日龄与生长速度及产奶性能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陈世伟 姜徽 +4 位作者 黄旺洲 王红斌 李晓锐 马调调 陶永康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断奶日龄对犊牛后期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0~180日龄不同平均日增重对成年后首个泌乳期产奶水平的影响。试验以我国甘肃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2020—2022年出生的1105头荷斯坦母犊牛为对象,根据不同断奶日龄将断...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断奶日龄对犊牛后期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0~180日龄不同平均日增重对成年后首个泌乳期产奶水平的影响。试验以我国甘肃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2020—2022年出生的1105头荷斯坦母犊牛为对象,根据不同断奶日龄将断奶母犊牛分为7组,计算各组犊牛断奶时、180日龄时的体重和对应阶段的平均日增重,以及试验期间各组母犊牛腹泻、肺炎或其他疾病的发病率;根据0~60日龄和61~180日龄两个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将母牛分别分为5组和6组,分别计算两个阶段不同平均日增重的各组母牛头胎产奶高峰日、高峰产奶量及305 d产奶量。结果显示,在56~58日龄断奶的荷斯坦母犊牛,出生到断奶和出生到180日龄时的平均日增重和180日龄时的体重均可达到较高水平。提高断奶体重能够明显改善断奶后犊牛的健康状况。0~60日龄平均日增重为0.86~0.90 kg/(头·d)能够显著提高荷斯坦母犊牛成年后首个泌乳期的产奶量(P<0.05)。61~180日龄平均日增重为1.21kg/(头·d)及以上可使荷斯坦母犊牛成年后首个泌乳期的高峰产奶量和305d产奶量达到最高。研究表明,在犊牛培育过程中,牧场选择适宜的断奶日龄和不同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既有助于提升成年后首个泌乳期的产奶性能,还能够降低犊牛培育成本,结果可为今后甘肃地区后备牛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犊牛 断奶日龄 平均日增重 产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柴胡汤加味联合亚硒酸钠VE粉治疗猪黄膘病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郭广玲 任忆秋 +1 位作者 赵成莹 侯国生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验证不同剂量大柴胡汤加味联合亚硒酸钠VE粉对猪黄膘病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的中兽药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对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辖县某生猪养殖场自然感染黄膘病的患猪(110日龄左右,(47.1±1.21) kg)20头,随机分为... [目的]验证不同剂量大柴胡汤加味联合亚硒酸钠VE粉对猪黄膘病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的中兽药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对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辖县某生猪养殖场自然感染黄膘病的患猪(110日龄左右,(47.1±1.21) kg)20头,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和试验D组),每组5头患猪,试验A、B、C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40、60、80 g/d)大柴胡汤加味散和100 g亚硒酸钠VE粉,试验D组只给患猪喂服100 g亚硒酸钠VE粉,10 d为1个治疗周期,试验期15 d,对猪黄膘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给药第5天,4组患猪治愈率相同,均为60%;给药第10天,试验C组患猪治愈率最高,为100%;停药后第5天,4组患猪均治愈率均为100%。与试验D组相比,试验B组和试验C组患猪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显著提高13.22%和16.68%,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提高3.43%、4.39%。试验C组患猪的料肉比较试验A组和试验D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0.31、0.53。[结论]大柴胡汤加味的剂量为80 g/d时联合100 g亚硒酸钠VE粉治疗猪黄膘病效果最佳,且可以改善患猪的预后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加味 亚硒酸钠VE粉 猪黄膘病 治愈率 平均日增质量 平均日采食量 中西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与舍饲牦牛日增重、瘤胃发酵和血液参数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红山 马志远 +3 位作者 裴成芳 吴刀知才让 甘水燕 周建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8-458,共11页
为对比研究放牧与舍饲饲养模式对育肥牦牛日增重、瘤胃发酵和血液参数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2头年龄相同(4岁)、体重相近(202±5.2 kg)、健康状况良好的去势公牦牛,随机分为2组,即自然放牧组(NG)和舍饲组(HF)。NG组牦牛采用传统的草地... 为对比研究放牧与舍饲饲养模式对育肥牦牛日增重、瘤胃发酵和血液参数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2头年龄相同(4岁)、体重相近(202±5.2 kg)、健康状况良好的去势公牦牛,随机分为2组,即自然放牧组(NG)和舍饲组(HF)。NG组牦牛采用传统的草地放牧育肥模式,HF组牦牛采用现代短期舍饲育肥模式。结果表明:1)HF组牦牛平均日增重较NG组显著提高了36%(P<0.05),其提高。2)NG组牦牛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均显著低于HF组(P<0.05)。3)NG组牦牛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数均显著高于HF组(P<0.05),而白细胞数和平均血红蛋白量却显著低于HF组(P<0.05),其余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均不受育肥模式的影响(P>0.05)。4)NG组牦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极显著高于HF组(P<0.01),其余抗氧化指标在两组间无差异(P>0.05)。综上所述,与传统放牧组相比,短期舍饲育肥可改善牦牛瘤胃发酵功能,提高其日增重,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肥育效果;然而,放牧组牦牛血液组织中具有更高的携氧与抗氧化能力,表明其对高原环境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育肥模式 平均日增重 瘤胃发酵 血液参数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曲珠利对断乳奶犊牛亚临床球虫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旭 龚美光 +1 位作者 张慧峰 潘保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3,共5页
为观察托曲珠利(TOL)对断乳奶犊牛亚临床球虫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效果,本试验将30头断乳犊牛根据球虫感染情况分为A组(治疗对照组,n=10)、B组(TOL治疗组,n=10)、C组(预防对照组,n=5)和D组(TOL预防组,n=5),其中,A组和B组犊牛均为球虫阳性,... 为观察托曲珠利(TOL)对断乳奶犊牛亚临床球虫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效果,本试验将30头断乳犊牛根据球虫感染情况分为A组(治疗对照组,n=10)、B组(TOL治疗组,n=10)、C组(预防对照组,n=5)和D组(TOL预防组,n=5),其中,A组和B组犊牛均为球虫阳性,C组和D组犊牛均为球虫阴性,所有犊牛饲养在同一圈舍。B组和D组按15 mg/(kg·bw)口服5%TOL混悬液,A组和C组不给药。记录用药后84 d内犊牛粪便样品评分、平均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增重和平均日增重(ADG),评估TOL对犊牛亚临床球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犊牛粪便样品评分在用药后23、28、35和45 d显著降低(P<0.05),14~32 d的粪便样品OPG极显著降低(P<0.01),ADG无显著差异(P>0.05),增重显著提高(P<0.05)。与C组相比,D组犊牛粪便样品评分在用药后19、21、25和35 d显著降低(P<0.05),14~30 d的粪便样品OPG显著降低(P<0.05),首次检出卵囊平均时间推迟了34 d, ADG无显著差异(P>0.05),增重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使用TOL可有效治疗和预防犊牛亚临床球虫病,并改善因球虫感染对犊牛体重增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曲珠利 球虫病 亚临床感染 增重 平均日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育肥肉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淑枝 吴振洲 +1 位作者 栗文钰 解祥学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7期91-98,共8页
该文选取40头健康、体重约460 kg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20 g/(d·头)复合酶制剂。试验期共计67 d,其中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试验期间每天记录采食量,试验期第1天... 该文选取40头健康、体重约460 kg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20 g/(d·头)复合酶制剂。试验期共计67 d,其中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试验期间每天记录采食量,试验期第1天和最后1天晨饲前称重。试验期最后一天称重后晨饲前收集瘤胃液,用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液中的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干物质、淀粉、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育肥肉牛瘤胃液中的丙酸浓度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糖酶的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降低了瘤胃NH3-N浓度和乙酸/丙酸(P<0.05)。可见,复合酶制剂可以改善育肥肉牛瘤胃酶活性,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从而改善育肥肉牛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 育肥肉牛 表观养分消化率 瘤胃发酵 日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羊全混合颗粒日粮体外营养物质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育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淑枝 吴振洲 +7 位作者 栗文钰 王丽娟 刘仰知 乔梁 陈玉艳 孙玉飞 王影 杨慧杰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该体外试验采用两阶段消化法,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复合酶Ⅰ(100g/t)和复合酶Ⅱ(100g/t),体外消化48h,用以评估不同酶制剂对肉羊全混合颗粒日粮体外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饲养试验选... 该体外试验采用两阶段消化法,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复合酶Ⅰ(100g/t)和复合酶Ⅱ(100g/t),体外消化48h,用以评估不同酶制剂对肉羊全混合颗粒日粮体外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饲养试验选取体重(20.83±0.42)kg、50-60日龄的120只小尾寒羊公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为基础全混合颗粒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复合酶Ⅰ(100g/t)和复合酶Ⅱ(100g/)。饲喂期共计90d,其中预饲期为7d,试验期83d。体外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显著地提高了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P<0.01),提高幅度分别为8.72%、11.52%和19.62%;但粗蛋白消化率未受到复合酶的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处理对瘤胃pH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显著降低了瘤胃氨态氮浓度(P<0.01),试验Ⅱ组显著提高了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1)。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显著地提高了育肥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可见,复合酶对肉羊体外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有一定影响;饲养试验表明,添加复合酶Ⅱ(100g/t)可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 育肥肉羊 体外消化 瘤胃发酵 日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速度猪肠道的形态结构、短链脂肪酸及菌群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明君 潘鹏丞 +5 位作者 徐文文 潘星辰 覃兆鲜 覃倩 谢炳坤 陈宝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8-93,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长速度猪的肠道形态结构、短链脂肪酸及肠道菌群之间的差异。选取50头日龄、体重相近的仔猪,在60、240日龄测定所有猪的生长指标数据,计算平均日增重(ADG),选择ADG最高的4头猪作为高日增重组(HW组),ADG最低的4头猪作...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长速度猪的肠道形态结构、短链脂肪酸及肠道菌群之间的差异。选取50头日龄、体重相近的仔猪,在60、240日龄测定所有猪的生长指标数据,计算平均日增重(ADG),选择ADG最高的4头猪作为高日增重组(HW组),ADG最低的4头猪作为低日增重组(LW组),测定肠道形态、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及菌群差异。结果表明,在肠道形态结构上,HW组大肠相对重量显著低于LW组(P<0.05),小肠的重量、长度、肠道密度以及大肠的长度均高于LW组。在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方面,HW组的回肠和结肠中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LW组(P<0.05),回肠中戊酸和结肠中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LW组(P<0.05)。菌群结构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HW组的回肠Ace指数显著低于LW组(P<0.05);微生物组成分析表明,回肠与结肠存在2个差异菌门,回肠和结肠中各存在14个差异菌属。研究表明,猪肠道的重量、长度及密度与生长速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戊酸和丁酸的含量以及肠道菌群对猪的生长速度存在调控作用,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日增重 肠道形态 短链脂肪酸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价配合饲料对断奶犊牛增重的影响
12
作者 罗东 王亭帅 +1 位作者 潘浩 龚飞飞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对犊牛而言,更早地采食饲料,有助于断奶后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使用颗粒状全价配合饲料,能最大限度降低犊牛因日粮变化而带来的胀气及营养性腹泻现象。本试验结合市面上常用的犊牛颗粒料饲料产品,搭配全混合日粮技术,制造断奶犊牛全价... 对犊牛而言,更早地采食饲料,有助于断奶后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使用颗粒状全价配合饲料,能最大限度降低犊牛因日粮变化而带来的胀气及营养性腹泻现象。本试验结合市面上常用的犊牛颗粒料饲料产品,搭配全混合日粮技术,制造断奶犊牛全价配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保证犊牛日粮的稳定性的同时,该产品更易使用,在断奶犊牛饲养中推广使用还需进行推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针对断奶犊牛使用颗粒状的全价配合饲料是完全可行的。蛋白含量与淀粉含量分别为20%和24.1%的全价混合饲料组,平均日增重860 g/头/d,略低于对照组断奶犊牛平均日增重低49 g/头/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犊牛 全价配合饲料 平均日增重 干物质采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木聚糖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修启 邢宝松 +1 位作者 张兆敏 李春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结果表明,小麦日粮猪的日增重与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呈显著正相关;料重比显著降低,提示对小麦日粮来讲,木聚糖酶在提高猪生产性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当小麦价格低于玉米时,简单地用小麦大量代替玉米,添加木聚糖酶,在养... 结果表明,小麦日粮猪的日增重与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呈显著正相关;料重比显著降低,提示对小麦日粮来讲,木聚糖酶在提高猪生产性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当小麦价格低于玉米时,简单地用小麦大量代替玉米,添加木聚糖酶,在养猪生产上是可行的,适当增加酶的添加量,可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础日粮 添加量 营养水平 木聚糖酶 生产性能 日增重 料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杨小军 潘翠玲 +5 位作者 朱于敏 黄耀凌 张源淑 李爱学 陈伟华 邹思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8-392,共5页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的γ-氨基丁酸(GABA)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旨在探讨GABA对断奶仔猪的生长和激素变化的调节作用。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28日龄杂交断奶仔猪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分...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的γ-氨基丁酸(GABA)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旨在探讨GABA对断奶仔猪的生长和激素变化的调节作用。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28日龄杂交断奶仔猪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分别饲喂添加0、0.04%和0.08%GABA的日粮。试验期28 d。试验结果表明:在43~56日龄,GABA显著改善了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48 9)和日采食量(P=0.035 6),但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在试验全期(28~56日龄),随着日粮中GABA水平的增加,仔猪的日采食量(P=0.110 7)和平均日增重(P=0.131 7)呈增加趋势。0.08%的GABA可以显著增强42日龄仔猪血清胃泌素水平,0.04%和0.08%GABA均可显著增强56日龄仔猪血清胃泌素水平(P<0.05)。0.08%GABA均能显著提高42日龄和56日龄仔猪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42日龄时,2个GABA组血清游离脂肪酸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56日龄时,日粮添加0.08%的GABA显著了提高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P<0.05)。42日龄时,日粮添加0.08%GABA的仔猪血清脂肪酶活性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56日龄时,2个GABA组血清脂肪酶活性均显著升高,且0.08%GABA组较0.04%GABA组也有显著增强(P<0.05)。本试验结果提示GABA能够短期改善仔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并调节与采食关系较为密切的胃泌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 日采食量 日增重 激素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杂籼稻糙米代替玉米日粮对肉鸡增重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何瑞国 王玉莲 +4 位作者 马立保 和希顺 郑桂菊 胡洪涛 王志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6,共2页
选择1日龄AA肉雏鸡4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10只。1组为玉米日粮组,2,3和4组依次以糙米取代日粮中玉米50%,70%和100%。饲养45d,结果表明:1,2,3和4组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980,2.067,... 选择1日龄AA肉雏鸡4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10只。1组为玉米日粮组,2,3和4组依次以糙米取代日粮中玉米50%,70%和100%。饲养45d,结果表明:1,2,3和4组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980,2.067,2.206和2.325kg;日增重依次为42.7,44.7,47.8和50.4g;与1组比较,2,3和4组鸡的日增重依次提高4.7%,11.9%和18.0%;料肉比依次下降0.5%,2.9%和7.1%;每千克增重耗料成本依次下降0.04元,0.13元和0.31元。说明,随日粮中糙米代用量的增加,试验鸡增重加快,料肉比和增重成本下降。说明糙米作为肉鸡的能量饲料是可行的、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糙米 肉用仔鸡 日增重 饲料报酬 增重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花生秧粉粗饲料的研制及其在肉鸭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术娜 王全 +2 位作者 徐丽娜 刘利 朱宝成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0-44,共5页
研究旨在探明复合菌剂发酵花生秧粉的营养价值及其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利用发酵花生秧粉进行肉鸭节粮养殖的可行性。利用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花生秧粉并对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以42日龄的樱桃谷肉鸭为供试动物,共分为4组,对照组饲... 研究旨在探明复合菌剂发酵花生秧粉的营养价值及其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利用发酵花生秧粉进行肉鸭节粮养殖的可行性。利用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花生秧粉并对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以42日龄的樱桃谷肉鸭为供试动物,共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试验组Ⅰ饲喂90%常规饲粮+10%发酵花生秧粉,试验组Ⅱ饲喂85%常规饲粮+15%发酵花生秧粉,试验组Ⅲ饲喂80%常规饲粮+20%发酵花生秧粉,预饲期7 d,正式试验为期21 d,测定并计算各组供试鸭的日增重、料重比与增重成本。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秧粉经复合菌剂发酵,其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下降25.57%(P<0.01)、11.35%(P<0.01)与9.50%(P<0.01);粗蛋白、有机酸与总能分别增加52.23%(P<0.01)、66.34%(P<0.01)与52.98%(P<0.05)。试验组Ⅰ平均日增重提高10.35%(P<0.01),料重比下降9.23%(P<0.01)、增重成本降低13.64%;试验组Ⅱ平均日增重提高21.93%(P<0.01),料重比降低17.69%(P<0.01),增重成本降低23.83%;而试验组Ⅲ平均日增重下降9.66%(P<0.01),料重比增加10.79%(P<0.01),增重成本增加0.07%。花生秧粉经复合菌剂发酵后其饲用价值大大提升,可作为一种新型高蛋白饲草应用于肉鸭养殖中;以15%发酵花生秧粉替代肉鸭日粮效果最好,可显著促进肉鸭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花生秧粉 肉鸭 日增重 料重比 增重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猪低蛋白质日粮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平衡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唐茂妍 陈旭东 +3 位作者 梁富广 计成 马秋刚 何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7-403,共7页
试验通过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尿素氮的影响,以建立生长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对日粮可消化氨基酸的回归模型。选取体重30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生长猪68头... 试验通过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尿素氮的影响,以建立生长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对日粮可消化氨基酸的回归模型。选取体重30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生长猪68头,随机分为17个处理,每个处理4头猪,运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1/2实施),研究得出日增重和料重比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的回归方程。生长猪日增重(Y1,g)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X1,%)、蛋氨酸+胱氨酸(X2,%)、苏氨酸(X3,%)和色氨酸(X4,%)水平的回归方程为:Y1=-5.5680+7.5878X1+3.0452X2+9.1835X3+4.2269X4+5.2004X1X2-1.9056X1X3+2.2334X1X4-6.005X1^2-7.3694X2^2-7.5432X3^2-22.0732X4^2(R^2=0.9640,P〈0.05);生长猪料重比(Y2,g)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X1,%)、蛋氨酸+胱氨酸(X2,%)、苏氨酸(X3,%)和色氨酸(X4,%)水平的回归方程为:Y2=12.1760-9.8436X1-19.0432X2-2.4867X3-11.7330X4-1.8750X1X2-6.8750X1X3+1.5625X1X4+8.9866X1^2+23.2745X2^2+7.9684X3^2+33.4705X4^2(R^2=0.9213,P〈0.01);日增重达到最大值(0.775kg)时,日粮的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78%、0.48%、0.51%和0.14%。相应的氨基酸比例为Lys:(Met+Cys):Thr:Trp=100:61:64:18。料重比最小(2.69)时,对应的日粮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77%、0.44%、0.49%和0.16%。氨基酸比例为Lys:(Met+Cys):Thr:Trp=100:57:64:21。对日增重和料重比进行综合考虑,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可消化氨基酸的比例范围为Lys:(Met+Cys):Thr:Trp=100:(57-61):64:(18-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猪 日增重 料重比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玉米秸秆粉饲料的研制及其对肉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全 李术娜 +2 位作者 李红亚 刘征 朱宝成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48,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剂发酵玉米秸秆粉的营养变化,考察不同添加比例的发酵秸秆饲料对肉鹅生长性能的影响与肠道微生物的分布情况。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50日龄北京白鹅300只,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试验组Ⅰ饲喂75%常规日粮+25%发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剂发酵玉米秸秆粉的营养变化,考察不同添加比例的发酵秸秆饲料对肉鹅生长性能的影响与肠道微生物的分布情况。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50日龄北京白鹅300只,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试验组Ⅰ饲喂75%常规日粮+25%发酵玉米秸秆粉,试验组Ⅱ饲喂70%常规日粮+30%发玉米酵秸秆粉,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21 d,测定并计算各组供试肉鹅的日增重、料重比、增重成本和肠道菌群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经复合菌剂发酵,其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下降20.02%(P<0.01)、14.76%(P<0.01)与17.71%(P<0.01);粗蛋白、有机酸与总能分别增加2.1倍、41.04 mg/g和15.69%(P<0.05)。试验组Ⅰ平均日增重提高21.1%(P<0.01),料重比下降6.95%(P<0.01),增重成本降低26.67%;试验组Ⅱ平均日增重提高7.23%(P<0.01),料重比下降3.31%(P<0.01),增重成本降低28.38%。肠道益生菌明显增加,大肠杆菌得到有效抑制。玉米秸秆粉经复合菌剂发酵后其饲用营养价值大大提高,为其成为一种优良的高蛋白饲料提供了试验基础。试验以25%发酵玉米秸秆粉替代肉鹅常规日粮的效果最好,可显著促进肉鹅生长、降低养殖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玉米秸秆粉 肉鹅 日增重 料重比 增重成本 菌群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臭材料及其施用方式对猪舍空气净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廷生 刘冠琼 +2 位作者 郭黛健 雷雪芹 赵芙蓉 《家畜生态学报》 2005年第5期55-58,共4页
选择40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0头,分别 作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1组饲料中添加1.5%沸石粉,并在猪舍地面撒布煤灰 粉(1 kg/m2),每天撒3次。试验2组在猪舍地面撒布沸石粉+EM制剂混合物(1 kg/... 选择40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0头,分别 作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1组饲料中添加1.5%沸石粉,并在猪舍地面撒布煤灰 粉(1 kg/m2),每天撒3次。试验2组在猪舍地面撒布沸石粉+EM制剂混合物(1 kg/m2),每 天撒3次。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与对照组相比,NH3、CO2和H2S浓度分别降低27. 27%、11.11%和35.00%;45.46%、16.67%和56.67%,除臭效果较好,试验1组与对照组平 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而试验2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 除臭 平均日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对饲喂含霉变饲料小鼠体重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艳姣 崔亚利 +3 位作者 陈宝江 孙海云 李三吓 李同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31-3536,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缓解霉变饲料对小鼠平均日增重和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18-22 g昆明小鼠130只,随机分为13组。分别饲喂添加0、10%、20%、30%霉变玉米面和0、0.1%、0.3%、0.5%GOD的饲料,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不...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缓解霉变饲料对小鼠平均日增重和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18-22 g昆明小鼠130只,随机分为13组。分别饲喂添加0、10%、20%、30%霉变玉米面和0、0.1%、0.3%、0.5%GOD的饲料,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不同霉变玉米添加量的饲料饲喂小鼠60 d,与试验对照组比较,0.3%GOD能显著或极显著改善小鼠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2)添加10%霉变玉米面,0.3%和0.5%GOD组与试验对照组比较,极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的数量(P〈0.01),增加了乳酸杆菌数量(P〈0.01);添加20%霉变玉米面,饲喂60 d时,3种不同浓度的GOD极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数量(P〈0.01),提高了乳酸杆菌数量(P〈0.01);添加30%霉变玉米面,3种不同浓度的GOD显著或极显著减少了肠道大肠杆菌数量(P〈0.05或P〈0.01),0.3%GOD效果较好,饲喂60 d时,0.3%和0.5%的GOD添加量极显著提高了肠道乳酸杆菌数量(P〈0.01)。结果提示,GOD能够缓解霉变饲料对小鼠生长造成的影响。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低于67.77μg/kg时,添加0.3%的GOD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小鼠 adg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