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贝叶斯优化LightGBM算法的主动式搜索时间调整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青 鲁成 +1 位作者 马天祥 段昕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8,48,共10页
针对5G配电终端延迟波动较大导致保护闭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LightGBM算法的主动式搜索时间调整方法。该方法以无线通信终端延迟波动历史数据以及温度、日期时间等特征变量为输入,对延迟进行预测并动态调整设备参数。首先,... 针对5G配电终端延迟波动较大导致保护闭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LightGBM算法的主动式搜索时间调整方法。该方法以无线通信终端延迟波动历史数据以及温度、日期时间等特征变量为输入,对延迟进行预测并动态调整设备参数。首先,对原始特征变量进行特征工程预处理,然后同历史延迟数据一并通过LightGBM算法进行数据的拟合,在训练过程中引入贝叶斯优化算法进行参数寻优,并利用最终加权组合,结合终端实时监测延迟进行预测值的调整,最终实现5G终端延迟的高精度预测。以河北南网某5G配网试点的数据进行训练与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延迟预测,较随机森林回归,XGBoost等算法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优化 机器学习 5G通信 馈线自动化 延迟波动 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作物现代病虫测报建设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刘万才 黄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9-167,共9页
2000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国各级植保部门抓住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在新型测报工具研发应用、信息系统建设、预报发布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明显进展。尤其是开发应用了重大... 2000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国各级植保部门抓住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在新型测报工具研发应用、信息系统建设、预报发布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明显进展。尤其是开发应用了重大病虫害远程监测物联网,实现了对田间作物长势、病虫害种类和数量,以及农田小气候的远程实时监测;开发了害虫性诱实时监控系统和病害实时预警系统,实现了对性诱剂敏感害虫以及对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赤霉病的远程实时监测;建成和应用了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采集规范化、报送网络化、处理自动化、预报展示可视化;创新实施"电视—广播—手机—网络—明白纸""五位一体"现代病虫预报发布模式,极大地提高了预报信息的传输速度和覆盖面。但当前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气候异常、耕作制度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导致病虫害暴发、重发频率提高,而测报体系又面临严重的人手不足、保障不力等问题;二是生态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对病虫测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势特色园艺作物将成为大产业,但技术贮备不足;四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迫使加快技术革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下一步推进现代测报建设的对策:一是加强网点建设,推进测报装备自动化;二是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测报手段信息化;三是创新预报方式,推进预报发布多元化;四是加强技术研究,推进预测方法模型化;五是简化测报方法,推进测报调查实用化;六是加强体系建设,推进测报队伍专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智能化 测报工具 信息平台 预报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岩溶塌陷定量预报预测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蒙彦 黄健民 +2 位作者 雷明堂 李瑜 戴建玲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总结分析现有岩溶塌陷预报预测方法的基础上,从灰色系统理论出发,选取带有时间因子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因素为已知信息,应用灰色Verhulst模型对桂林柘木村岩溶塌陷的发生时间进行了预报预测验证。验证结果显示,预测时间和实际塌陷时间基... 在总结分析现有岩溶塌陷预报预测方法的基础上,从灰色系统理论出发,选取带有时间因子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因素为已知信息,应用灰色Verhulst模型对桂林柘木村岩溶塌陷的发生时间进行了预报预测验证。验证结果显示,预测时间和实际塌陷时间基本吻合。柘木村3月份岩溶塌陷的预测时间为2000年3月17日,实际塌陷时间为2000年3月20日,预测值比实际值提前3天,准确率为90%;8月份岩溶塌陷的预测时间为2000年8月14日,实际塌陷时间为2000年8月14日,准确率为100%。另外,作者对预报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便能改进模型,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定量预报 自动化监测 灰色VERHUL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2
4
作者 李澍森 杨迎建 +6 位作者 吴夕科 陈晓燕 李敏 石延辉 左文霞 程军照 张长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对电力系统的各种研究中有关配电系统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我国由于对配电网的投资长期不足,专门研究配电网的机构很少,较全面系统阐述配电网问题的文章也很少。为了使更多的研究及工程技术人员关注配电网问题,同时为我院新成立的... 对电力系统的各种研究中有关配电系统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我国由于对配电网的投资长期不足,专门研究配电网的机构很少,较全面系统阐述配电网问题的文章也很少。为了使更多的研究及工程技术人员关注配电网问题,同时为我院新成立的配电研究所发展方向和定位目标进行论证,在归纳近年学术刊物及会议有关配电系统研究有关论文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配电系统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问题,对配电系统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其中最值得关注和有待研究的问题作一概述,可见配电网规划、负荷预测日显重要,配电网自动化仍是国内研究热点,电能质量及定制电力技术发展声速,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研究将是新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配电网规划 配电网自动化 电能质量 定制电力 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站海温短期预报自动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燕 张建华 +1 位作者 刘钦政 王旭 《海洋预报》 2007年第4期33-41,共9页
对大连、深圳等7个沿海城市海洋观测站自1991~2002年的海温、气象要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经验预报因子,针对各个预报站点建立了短期海温统计预报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后报试验,模式运行稳定后投入到海温预报业务化使用,实现了预报... 对大连、深圳等7个沿海城市海洋观测站自1991~2002年的海温、气象要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经验预报因子,针对各个预报站点建立了短期海温统计预报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后报试验,模式运行稳定后投入到海温预报业务化使用,实现了预报流程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统计预报 相关性分析 逐步回归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洋 罗毅 +3 位作者 易秀成 涂光瑜 陈维莉 江伟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31-34,51,共5页
提出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开发中运用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理论,以保证和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的观点。建立了基于改进的JM模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可靠性模型,改进模型在原有的JM模型基础上定义了故障消除概率,从而克服了... 提出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开发中运用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理论,以保证和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的观点。建立了基于改进的JM模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可靠性模型,改进模型在原有的JM模型基础上定义了故障消除概率,从而克服了原模型对于排错过程估计过于乐观的不足。该模型可以根据软件测试中搜集的故障数据,预测出软件系统可靠性增长的趋势,从而得出软件可以达到的可靠性指标及达到该指标所需要的测试时间。算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软件开发 软件可靠性 JM模型 软件可靠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暴的自动识别、跟踪与预报 被引量:27
7
作者 肖艳姣 汤达章 +1 位作者 李中华 蒋义芳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23-229,共7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体扫描资料对风暴进行实时地自动识别、跟踪、结构分析和临近预报。风暴的识别基于某个连续区域的体积和雷达反射率大于给定的体积阈值和反射率阈值;用矩心跟踪法匹配相邻两时刻的风暴,对风暴的合并与分裂进行了处理;... 利用多普勒雷达体扫描资料对风暴进行实时地自动识别、跟踪、结构分析和临近预报。风暴的识别基于某个连续区域的体积和雷达反射率大于给定的体积阈值和反射率阈值;用矩心跟踪法匹配相邻两时刻的风暴,对风暴的合并与分裂进行了处理;根据风暴在过去各个时刻的中心位置和体积,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外推来预报其在下一时刻的位置和面积。结果表明本方法能较好地识别、跟踪和警戒强对流性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 自动识别 矩心跟踪法 风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流动视角的工程技术预测——以谐波减速器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怀兰 廖岭 周源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317-3325,共9页
以知识流动为视角,立足于文献和专利数据,并结合聚类分析和主路径分析法,构建了定量的技术预测模型。以谐波减速器为例,基于1980~2009年的文献和专利数据,运用该模型进行技术预测,然后与2010~2014年的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证明,该技术预... 以知识流动为视角,立足于文献和专利数据,并结合聚类分析和主路径分析法,构建了定量的技术预测模型。以谐波减速器为例,基于1980~2009年的文献和专利数据,运用该模型进行技术预测,然后与2010~2014年的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证明,该技术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预测出谐波减速器未来五年的技术:未来各国将致力于对影响传动装置高精度、零回差、高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高可靠性等性能相关的技术研究及对传动装置小型化、轻质化、组成部件的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自动化 技术预测 知识流动 谐波减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主要产粮地区灾害天气的天气分型 被引量:2
9
作者 邹旭东 杨洪斌 张云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0-794,814,共6页
简要叙述了包括河南、黑龙江、山东、辽宁等国内主要产粮地区暴雨、冰雹、沙尘暴、寒潮、干旱、大风等灾害天气的天气分型研究成果,明确应将天气分型的工作重点放在应用天气分型结论形成自动业务化的天气预测模式上,以期为灾害天气预警... 简要叙述了包括河南、黑龙江、山东、辽宁等国内主要产粮地区暴雨、冰雹、沙尘暴、寒潮、干旱、大风等灾害天气的天气分型研究成果,明确应将天气分型的工作重点放在应用天气分型结论形成自动业务化的天气预测模式上,以期为灾害天气预警和常规天气预报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天气 天气分型 自动业务化 天气预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预测的有限自动机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弋 刘特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50-54,共5页
负荷预测是整个电力系统规划的依据,目前,国内外就此建立的数学模型也很多,特别是灰色预测模型[1,2]对此有过成功的运用,我们现引进有限自动机理论对模型作进一步剖析。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有限自动机 负荷预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负荷短期预测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集成
11
作者 李鹏 任震 熊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56,共3页
基于广州电网负荷短期预测系统的开发 ,讨论了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实现短期负荷预测功能的集成要点 .同时就软件层次、数据交换。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短期预测 调度自动化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失功率匹配的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喜行 黄纯 +2 位作者 申亚涛 胡念恩 万子恒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3-120,共8页
配电网现阶段仍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低、非自动化线路,缺少馈线终端等自动化装置,故障定位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损失功率匹配的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分析故障后跳闸开关与线路损失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故障定位原理,并... 配电网现阶段仍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低、非自动化线路,缺少馈线终端等自动化装置,故障定位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损失功率匹配的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分析故障后跳闸开关与线路损失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故障定位原理,并阐明其工程可行性;其次,通过超短期负荷预测判断线路是否发生异常功率损失并计算线路损失功率,通过短期负荷预测计算故障时线路各开关的应载功率;最后,将线路损失功率值与各开关功率值进行匹配,从而定位故障引起的跳闸开关的位置,确定故障区段。仿真算例及工程实例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定位故障区段,缩小抢修范围,且不依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适用于非自动化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配电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配电自动化 故障定位 多源信息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州市大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预报研究 被引量:51
13
作者 李法然 周之栩 +2 位作者 陈卫锋 朱红 陈世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4-803,共10页
提出了一个大雾预报的天气学模型,为了建立客观预报模式,必须把相应环流背景信息进行量化处理。该模式应用多种物理量来描述大雾发生前天气形势的变化,既便于量化又很容易实现预报的客观化和自动化。给出了物理量转换、组合计算方法,定... 提出了一个大雾预报的天气学模型,为了建立客观预报模式,必须把相应环流背景信息进行量化处理。该模式应用多种物理量来描述大雾发生前天气形势的变化,既便于量化又很容易实现预报的客观化和自动化。给出了物理量转换、组合计算方法,定向输送量概念对背景场的动态量化十分有效。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大雾预报模型,选取的预报因子、预报指标可以较完整地描述形成大雾的整个背景场,包含的信息量大,业务应用效果明显。用于建模的神经网络设计和参数化方案对其他预报系统建设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市 浙江 大雾天气 成因分析 客观预报模式 量化处理 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技术预测工具应用态势分析
14
作者 孙棕檀 李云 +1 位作者 李浩悦 特日格乐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96,共5页
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发布的《美国联邦政府技术预测工具应用现状与潜在应用》研究报告对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技术预测工作开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对联邦政府机构期望拥有的技术预测工具能力进行了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联邦政府机构技术预测... 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发布的《美国联邦政府技术预测工具应用现状与潜在应用》研究报告对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技术预测工作开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对联邦政府机构期望拥有的技术预测工具能力进行了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联邦政府机构技术预测工具的应用态势进行了总结,为我国开发相应技术预测工具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 技术预测工具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及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芳毅 王喜春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9期75-79,共5页
介绍了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发展现状,指出了大坝作为低空空域的重要经济目标是目标防护的重点和安全监测信息化应用在目标防护中的重要性,明确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根据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目标和监... 介绍了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发展现状,指出了大坝作为低空空域的重要经济目标是目标防护的重点和安全监测信息化应用在目标防护中的重要性,明确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根据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目标和监测业务确定了功能需求,分析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应用的多种技术手段和成果需求,阐述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综合应用中的快速反应机制的技术特点、技术路线、实现方案及实例应用,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测 自动化 分析评价 数据库 预测预警 快速反应机制 目标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应流量自动化实时报汛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冰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了研制相应流量计算模型,对常用的相应流量计算模型的适用范围、精度进行了分析,包括单一线模型、单值化模型、动态差分模型、经验绳套模型。针对不同流量的计算方法,结合人机交互技术,建立了相应流量计算模型。通过选择具有不同水位... 为了研制相应流量计算模型,对常用的相应流量计算模型的适用范围、精度进行了分析,包括单一线模型、单值化模型、动态差分模型、经验绳套模型。针对不同流量的计算方法,结合人机交互技术,建立了相应流量计算模型。通过选择具有不同水位流量关系的典型水文测站,对模型的预报精度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一次洪水过程的大部分时段预报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预报精度提高;测站水位流量关系的静态单值化精度对相应流量自动化实时报汛精度影响很大,是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应流量 水情 自动实时报汛 计算模型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网电力负荷预测模块功能的研制
17
作者 席尚华 周正贵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 1999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研究城网自动化系统中负荷预测模块的功能,开发DAS平台下负荷预测模块的模型库及其控制程序.
关键词 配电系统自动化 负荷预测 预测模型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850PHA温度格点资料实现锦州地区温度预报自动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翠艳 白雪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6期96-98,共3页
利用EC850PHA温度格点资料,采用SPSS数学处理软件,找出锦州地区未来7天日最高和日最低气温与EC850PHA温度格点资料的多元线性方程,从而做出预报,通过VB编程,实现自动预报未来7天锦州地区日最高、日最低气温的目的,从而减少预报气温的主... 利用EC850PHA温度格点资料,采用SPSS数学处理软件,找出锦州地区未来7天日最高和日最低气温与EC850PHA温度格点资料的多元线性方程,从而做出预报,通过VB编程,实现自动预报未来7天锦州地区日最高、日最低气温的目的,从而减少预报气温的主观性,以便提高温度预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850PHA温度格点 锦州地区 温度预报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暴雨预报自动化系统
19
作者 毕春盛 李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7-39,共3页
中期暴雨预报系统实现了从信息采集、预报制作到服务全过程自动化。中期暴雨预报方法主要有:环流分型相似预报、暴雨个例相似预报和中期暴雨预报专家系统,采用层次分析动态决策方法进行预报集成。该系统在业务预报中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 暴雨 中期预报 降水预报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电网水调自动化新系统开发及应用
20
作者 孙鹏武 冉本银 《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 2007年第4期6-10,共5页
介绍了西北电网水调自动化新系统的双网双机并行体系结构、数据库及其管理子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子系统、高级应用软件。阐述了新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点,包括以中间层作为系统的通信和集成框架,实现了图模库一体化及统一数据库界面... 介绍了西北电网水调自动化新系统的双网双机并行体系结构、数据库及其管理子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子系统、高级应用软件。阐述了新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点,包括以中间层作为系统的通信和集成框架,实现了图模库一体化及统一数据库界面的数据采集方式。该系统的投入运行提升了西北电网水电调度技术水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水电 自动化 数据库 中间层 水文预报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