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锻炼对儿童注意力和认知灵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武艳钦 付全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目的: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功能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体育锻炼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是体育锻炼的单独作用还是锻炼中认知任务的作用,抑或二者存在某种交互作用,学界还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对一般性体育锻炼和不同... 目的: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功能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体育锻炼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是体育锻炼的单独作用还是锻炼中认知任务的作用,抑或二者存在某种交互作用,学界还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对一般性体育锻炼和不同认知参与的体育锻炼进行控制,考察不同锻炼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和认知灵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自变量为儿童锻炼活动中认知参与程度(高认知参与锻炼组,一般性锻炼组,控制条件下的自然成长组),选取4~5岁儿童120名,随机分配到3组,每组各40人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结果:3组儿童在认知能力和身体能力方面均有提高;在注意转移能力和注意交换稳定能力方面,组别主效应显著,高认知参与锻炼组与一般性锻炼组和控制组差异显著,一般性锻炼组与控制组差异边缘显著;在持续性注意力反应时和正确率变化方面,组别和时间交互作用达到显著和边缘显著水平;在持续性注意力变化方面,组别和时间交互作用达到边缘显著和显著水平;在集中性注意力变化方面,组别和时间交互作用显著;认知灵活性方面,组别和时间交互作用显著。结论:参加额外体育锻炼对儿童的注意力和认知灵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与参加一般性体育锻炼和不参与额外体育锻炼相比,较高认知参与的体育锻炼更有利于儿童注意力和认知灵活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参与 体育锻炼 注意力 认知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分布不平衡的课堂参与度自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嘉豪 徐敏 +1 位作者 孙众 周修庄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1-437,共7页
在线课堂学习参与度自动评估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使用计算机视觉特征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在线课堂学习参与度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VGGFace网络和C3D网络分别对学习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进行特征编码;然后,设计基于... 在线课堂学习参与度自动评估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使用计算机视觉特征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在线课堂学习参与度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VGGFace网络和C3D网络分别对学习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进行特征编码;然后,设计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层级联聚合模块,对视频片段的特征进行融合,使得参与度高度相关的帧序列获得更大的权重.由于低参与度样本的数量和高参与度样本相比非常少,课堂参与度自动识别属于类别不平衡的数据分类问题.类别高度不均衡,导致模型训练存在很大挑战.为了缓解参与度数据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影响,本文提出采用双边分支网络作为参与度识别基本的网络结构.其中,传统学习分支进行表征学习,重新平衡分支关注少数样本分类,将特征学习和分类器学习进行分别建模.在DAiSE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参与度自动识别性能,尤其对少数类样本的分类具有明显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度识别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不平衡样本分类 双边分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运动改善焦虑的潜在机制--注意偏向的中介与调节
3
作者 王志锋 薛海红 +2 位作者 王逢云 蒋兵 王冬梅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71,共11页
目的:探讨注意偏向在体育运动改善个体焦虑的中介作用,以及注意偏向成分对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机制。方法:以50名焦虑个体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运动干预组进行每周3次、每次1 h、共计12周的有氧运动,对照组不进行运动... 目的:探讨注意偏向在体育运动改善个体焦虑的中介作用,以及注意偏向成分对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机制。方法:以50名焦虑个体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运动干预组进行每周3次、每次1 h、共计12周的有氧运动,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干预。采用点探测任务测评运动干预前后被试的注意偏向,以及两种注意偏向成分(注意定向和注意解除)的变化;通过建立有调节的中介过程模型,分析注意偏向在体育运动与个体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注意定向和注意解除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机制。结果:1)体育运动可以降低个体焦虑和点探测任务中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P<0.01),对一致条件和非注意分配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2)体育运动可以降低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P<0.01)和注意解除困难(P<0.01),对注意定向没有显著影响(P>0.05);3)注意偏向在体育运动和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注意定向调节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部分路径和直接路径,注意解除调节这一中介过程的全部路径。结论:体育运动可以降低焦虑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且主要降低了注意解除这一注意偏向成分;注意偏向在体育运动和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过程受注意定向和注意解除这两种注意偏向成分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焦虑 注意偏向 注意定向 注意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机器人自动上/下线飞行跟踪控制
4
作者 卓浩泽 王志永 +3 位作者 李泰霖 杨忠 蒋圣超 王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204,共9页
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具有分布广和跨越大等特点,确保其安全和稳定运行尤为重要。现有的输电线路断股修复任务通过人工或爬线机器人完成,存在作业风险高、机器人上线难度大等问题。针对此文章提出一种可以通过飞行挂线完成输电线路断股... 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具有分布广和跨越大等特点,确保其安全和稳定运行尤为重要。现有的输电线路断股修复任务通过人工或爬线机器人完成,存在作业风险高、机器人上线难度大等问题。针对此文章提出一种可以通过飞行挂线完成输电线路断股修复任务的飞行机器人,设计自适应模糊自抗扰(adaptive fuzzy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FADRC)控制器,确保机器人能够实现自动飞行上/下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在提高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方面表现出色,同时也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断股修复 飞行机器人 自动上/下线 飞行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注意定向加速还是注意解除困难? 被引量:52
5
作者 张禹 罗禹 +2 位作者 赵守盈 陈维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9-1138,共10页
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普遍存在。注意定向加速和注意解除困难在不同阶段对注意偏向产生影响。威胁刺激属性、呈现时间以及被试特征是重要的调节因素。以杏仁核为核心的杏仁核?前扣带回网络可能是注意定向加速的神经基础,而以眶额叶为中... 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普遍存在。注意定向加速和注意解除困难在不同阶段对注意偏向产生影响。威胁刺激属性、呈现时间以及被试特征是重要的调节因素。以杏仁核为核心的杏仁核?前扣带回网络可能是注意定向加速的神经基础,而以眶额叶为中心的前额叶皮层可能是注意解除的神经基础。未来还需要就注意定向加速与注意解除困难的关系、注意偏向的调节机制以及其神经基础做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偏向 注意定向加速 注意解除困难 杏仁核 眶额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应激对威胁刺激注意定向和注意解除的影响: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禹 高朋 +1 位作者 赵守盈 张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1-392,共12页
急性应激和注意偏向是焦虑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和症状保持的两个重要因素。急性应激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以及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因而影响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但是急性应激如何影响注意偏向中的注意定向和注意解除... 急性应激和注意偏向是焦虑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和症状保持的两个重要因素。急性应激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以及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因而影响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但是急性应激如何影响注意偏向中的注意定向和注意解除尚不清楚。本项目采用点探测任务、威胁线索空间提示任务,结合恐惧条件反射、眼动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急性应激对注意定向和注意解除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结果可为治疗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提供支持,为公共卫生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注意定向 注意解除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自尊水平者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45
7
作者 李海江 杨娟 +1 位作者 贾磊 张庆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7-916,共10页
本研究分别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角度出发,以大学生情绪面孔(高兴,中性,愤怒)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探讨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无效线索条件下,低外显自尊个体对以... 本研究分别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角度出发,以大学生情绪面孔(高兴,中性,愤怒)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探讨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无效线索条件下,低外显自尊个体对以愤怒为提示线索的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高兴和中性,说明低外显自尊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愤怒)的注意偏向是一种注意的解脱困难;高内隐自尊个体在无效线索条件下,对以高兴和愤怒为提示线索的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说明高内隐自尊个体更易受到情绪性信息(愤怒和高兴)的吸引,是一种选择性的注意维持倾向,表现为注意的解脱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 内隐自尊 注意偏向 注意解脱 注意警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焦虑障碍中的注意偏差三成分研究述评 被引量:31
8
作者 刘静怡 黄希庭 杨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4-670,共7页
社交焦虑障碍表现为对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存在显著并持续的害怕,并表现出对社交刺激具有注意偏差,即注意增强、注意固着和注意回避,这三个成分交互作用促使社交焦虑持续发展。目前主要采用视觉搜索任务、点探测任务、空间线索任务,并结... 社交焦虑障碍表现为对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存在显著并持续的害怕,并表现出对社交刺激具有注意偏差,即注意增强、注意固着和注意回避,这三个成分交互作用促使社交焦虑持续发展。目前主要采用视觉搜索任务、点探测任务、空间线索任务,并结合眼动技术对此进行研究,但三成分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疑惑,三者是否具有时间进程,如何衔接转换,仍需进一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障碍 注意偏差 注意增强 注意固着 注意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抑郁症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27
9
作者 乐洪波 马树华 +7 位作者 程晓玲 王兆新 胡治国 张慧红 丘春柳 李惠 张龚巍 廖玲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95-799,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方法:从35名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被试中,筛选出符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方法:从35名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被试中,筛选出符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重度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重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组)20名。选取在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方面与抑郁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20名。采用NimStim情绪面孔图片库中的负性情绪面孔和中性情绪面孔作为刺激材料,应用注意偏向研究中常用的线索-靶子任务进行研究,比较两组被试线索效应、注意施加、注意解除得分。结果:抑郁组对负性情绪面孔线索效应得分大于对中性情绪面孔线索效应得分(21.73msvs.3.91ms,P<0.01);抑郁组注意施加得分大于对照组(17.25msvs.1.64ms,P<0.001);对照组与抑郁组注意解除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50msvs.0.57ms,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信息加工存在注意偏向,对负性情绪信息缺乏保护性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偏向 线索-靶子任务 重度抑郁症 注意施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丽 李运 +1 位作者 李力红 白学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2-1453,共12页
采用经典前线索范式的变式,通过100%有效的提示考察了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要求被试在整个实验中只搜索一个固定颜色的目标,但是通过在每个试次前对目标进行提示加强注意控制定势的强度。实验2通过在每个试... 采用经典前线索范式的变式,通过100%有效的提示考察了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要求被试在整个实验中只搜索一个固定颜色的目标,但是通过在每个试次前对目标进行提示加强注意控制定势的强度。实验2通过在每个试次中变化要搜索的目标颜色使被试必须建立两个更强的注意控制定势。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和目标颜色相匹配的线索捕获了注意,而和目标颜色无关的线索被抑制;实验2的捕获效应和抑制效应都显著大于实验1;对无关冲突线索和无关中性线索的注意抑制效应没有差异,抑制效应显著小于捕获效应。研究表明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通过把注意从和目标不匹配的特征位置转移发挥作用,支持注意转移假说;对匹配线索的捕获和对无关线索的抑制运用了同一加工系统,抑制作为捕获的附加产品出现,两者都可以作为注意捕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捕获 注意控制定势 相倚捕获假说 简单过滤说 注意转移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焦虑特质的注意偏向特点 被引量:40
11
作者 高鹏程 黄敏儿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7-318,共12页
采用"同中选异任务"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检测了高、低焦虑特质在平静和焦虑状态下的注意敏感性和锁定特点。发现高焦虑特质对威胁信息并非特别敏感,而是一旦注意了,则锁定其中,难以摆脱。低焦虑特质则对快乐信息更敏感,而且更... 采用"同中选异任务"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检测了高、低焦虑特质在平静和焦虑状态下的注意敏感性和锁定特点。发现高焦虑特质对威胁信息并非特别敏感,而是一旦注意了,则锁定其中,难以摆脱。低焦虑特质则对快乐信息更敏感,而且更容易锁定其中,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研究推测,较高的状态焦虑,较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与高焦虑特质对威胁信息较强的注意锁定特点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焦虑特质 注意敏感 注意转移 同中选异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游戏对个体注意偏向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甄霜菊 谢晓东 +1 位作者 胡丽萍 张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3,160,共7页
采用空间线索任务,以身体攻击图片和表情图片两类实验材料,对暴力游戏玩家的注意偏向机制及其时间进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暴力游戏对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玩家对于他们所熟悉的身体攻击图片,在线索仅呈现100 ms时即产生对攻... 采用空间线索任务,以身体攻击图片和表情图片两类实验材料,对暴力游戏玩家的注意偏向机制及其时间进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暴力游戏对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玩家对于他们所熟悉的身体攻击图片,在线索仅呈现100 ms时即产生对攻击信息的注意警觉,在500 ms时该注意偏向消失;对于表情图片,暴力游戏玩家在线索呈现500 ms时表现出对负性表情和愉快表情的注意回避,在1 250 ms时注意回避消失。从而表明,暴力游戏经验与个体对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的改变有关,且这种改变依赖于刺激内容及加工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游戏 注意偏向 注意警觉 注意解脱 注意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投入问题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龚朝花 李倩 龚勇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9,共7页
文章从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问题出发,采用文献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对学习投入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1)学习者在初级智慧学习环境中存在"钻空子"、分心、转换学习目标、脱离任务目标、粗心大意和偷懒作弊等六大非投入行为;... 文章从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问题出发,采用文献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对学习投入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1)学习者在初级智慧学习环境中存在"钻空子"、分心、转换学习目标、脱离任务目标、粗心大意和偷懒作弊等六大非投入行为;(2)西纳特拉学习投入模型、ICAP模型和克拉克与梅耶的学习投入观是理解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投入内涵最具代表性的学说;(3)促进4E学习的ART-Plus模型以智慧评估、智慧资源、智能技术、智慧教学法为核心,以学习联盟、泛在—全纳学习网络和智慧服务为基础;(4)未来智慧学习环境中需要解决的学习投入问题包括学习投入测量、跟踪、策略以及学习者特征和学习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习环境 学习投入 非投入行为 ART-Plu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控制定势和线索类型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丽 白学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93-1104,共12页
采用前线索范式,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注意控制定势和线索类型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要求被试搜索颜色奇异项目标或突现目标,涉及较弱的注意控制定势,结果表明,突现线索在作为匹配线索和不匹配线索时都能捕获注意,而颜色奇异项线索只... 采用前线索范式,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注意控制定势和线索类型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要求被试搜索颜色奇异项目标或突现目标,涉及较弱的注意控制定势,结果表明,突现线索在作为匹配线索和不匹配线索时都能捕获注意,而颜色奇异项线索只有在作为匹配线索时才能捕获注意。实验2要求被试搜索具体特征的红色或白色目标,使被试建立较强的特征搜索定势,结果表明,颜色奇异项线索和突现线索在作为匹配线索时都能捕获注意,但是在不匹配条件下,颜色奇异项线索被抑制了,而突现线索不能捕获注意;实验3采取go/no-go范式,要求被试对红色目标进行反应,对白色目标进行抑制,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线索-目标时间间隔来进一步考察注意捕获的机制,结果表明,在600 ms间隔下,no-go突现线索被抑制,而对于go颜色奇异项线索来说,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加,注意捕获效应减少。结果与相倚捕获假说和抑制独立捕获假说不符,支持注意转移假说: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通过把注意从和目标不匹配的特征位置转移发挥作用;颜色奇异项线索和突现线索的注意捕获机制相同,但是突现线索相对于颜色奇异项线索来说,在与目标不匹配的条件下,更容易捕获注意,更难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捕获 注意控制定势 相倚捕获假说 搜索模式 注意转移假说 抑制独立捕获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注意力投入特征与学习完成度的关系——基于点击流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爽 郑勤华 +1 位作者 杜君磊 王双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学生在线学习的注意力控制问题将成为制约高校学生在线学习质量与效率日益突出的问题。该文基于典型高等教育开放在线学习场景案例课程12463名注册学生的点击流数据,从多元需求视角考察了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投入与其学习方式和完成... 学生在线学习的注意力控制问题将成为制约高校学生在线学习质量与效率日益突出的问题。该文基于典型高等教育开放在线学习场景案例课程12463名注册学生的点击流数据,从多元需求视角考察了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投入与其学习方式和完成度的关系。研究首先从内容访问、任务参与和绩效表现三个维度定义出多元学习需求的五个学习完成度指标作为聚类特征,最终发现五种在线学习模式,即系统学习型、绩效驱动的测试型、全面视听型、选择视听型、访客型。之后,考察了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基本特征、分配特征与转移模式,发现不同学习模式下学习注意力特征的共性与差异;最后,采用循环神经网络LSTM-RNN方法构建学习完成度相关预测模型,发现带有投入特征向量的学生注意力转移序列能较好预测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完成度。相关结果为兼顾多元学习需求的在线学习服务体系设计和学生支持提供依据。该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并对“后疫情”时代高校在线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模式 多元学习需求 注意力投入 注意转移序列 学习完成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双语者情绪注意偏向中的双语优势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焦江丽 刘毅 闻素霞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0-595,共6页
采用改进的点–探测范式,考察熟练双语者在情绪注意偏向中对情绪信息加工的优势效应及该效应产生的原因。采用2(熟练双语者和非熟练双语者)×3(靶刺激与消极词汇出现的位置一致、不一致和中性条件)×2(线索呈现时间为100 ms和40... 采用改进的点–探测范式,考察熟练双语者在情绪注意偏向中对情绪信息加工的优势效应及该效应产生的原因。采用2(熟练双语者和非熟练双语者)×3(靶刺激与消极词汇出现的位置一致、不一致和中性条件)×2(线索呈现时间为100 ms和400 ms)的混合实验设计,记录被试对靶子的按键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发现:线索呈现100 ms和400 ms时,两组被试在注意定向分数上无显著差异;线索呈现100 ms时,两组被试的注意解除分数无显著差异;线索呈现400 ms时,熟练双语者的注意解除分数显著小于非熟练双语者。结果表明,在情绪注意偏向任务中,熟练双语者比非熟练双语者表现出了对情绪词汇信息更好的注意抑制控制能力,体现出对情绪信息加工的双语优势效应,产生这一优势效应的原因是熟练双语者在注意的晚期阶段比非熟练双语者具有更好的情绪信息注意解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者 情绪注意偏向 双语优势效应 注意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质焦虑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永红 李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2-127,共6页
探讨特质焦虑运动员的注意偏向特点及其作用机制。筛选高特质焦虑运动员和低特质焦虑运动员各32名作为实验对象,以情绪词(负性词、中性词和正性词)为刺激材料,进行点探测任务和线索靶子实验任务。结果表明:1)高特质焦虑运动员对负性情... 探讨特质焦虑运动员的注意偏向特点及其作用机制。筛选高特质焦虑运动员和低特质焦虑运动员各32名作为实验对象,以情绪词(负性词、中性词和正性词)为刺激材料,进行点探测任务和线索靶子实验任务。结果表明:1)高特质焦虑运动员对负性情绪词附近靶子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中性词附近靶子的反应时,而低特质焦虑运动员对两种类型的情绪词附近靶子的反应时与中性词附近靶子的反应时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2)高特质焦虑运动员在有效线索情况下的反应时没有差异,而在无效线索情况下对以负性情绪词为线索的靶子反应时显著长于以中性和正性情绪词为线索的靶子反应时。高特质焦虑运动员对负性情绪信息表现出注意偏向,这种注意偏向是一种注意的解除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焦虑运动员 注意偏向 注意解除 点探测任务 线索靶子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哭泣表情面孔的注意偏向:眼动的证据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俊才 石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3,共9页
研究采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和线索-靶子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以微笑、哭泣和中性表情面孔为刺激材料,综合考察哭泣表情面孔在识别和解离过程中的注意偏向。研究发现:在识别阶段,哭泣表情面孔的识别正确率和反应速度都显著优于微笑表情面... 研究采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和线索-靶子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以微笑、哭泣和中性表情面孔为刺激材料,综合考察哭泣表情面孔在识别和解离过程中的注意偏向。研究发现:在识别阶段,哭泣表情面孔的识别正确率和反应速度都显著优于微笑表情面孔,进一步的兴趣区注视偏向分析发现,哭泣和微笑表情面孔的注视模式既具有一致的规律,又存在细微的差异;在解离阶段,返回抑制受线索表情类型的影响,在有效线索条件下,哭泣表情线索呈现后个体对目标刺激的平均注视时间和眼跳潜伏期都显著短于其它表情线索。表明哭泣表情面孔在识别和解离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注意偏向表现,在识别阶段表现为反应输出优势和注视模式上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在解离阶段表现为有效线索条件下,对目标刺激定位和视觉加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哭泣表情面孔 注意偏向 表情识别 解离过程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学习参与度识别方法研究——基于一项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深度学习实验分析 被引量:75
19
作者 曹晓明 张永和 +2 位作者 潘萌 朱姗 闫海亮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44,共13页
学习参与度是表征学生学习参与情况的重要指标,其自动识别方法是研究如何精确刻画学习效果变化动因及进行智慧教学决策的基础。现有研究已发现,学习参与度同情感投入、行为投入与认知投入存在直接关系,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自动评估具有合... 学习参与度是表征学生学习参与情况的重要指标,其自动识别方法是研究如何精确刻画学习效果变化动因及进行智慧教学决策的基础。现有研究已发现,学习参与度同情感投入、行为投入与认知投入存在直接关系,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自动评估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但相关研究数量有限,且主要聚焦在基于图像模态的表情识别领域。真实教学情境中的学习参与度识别应基于多模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具体来说,可采用基于众包的方法建立多模态数据集,设计多模态融合的深度学习分析模型,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完善模型的数据验证,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因此,开展深度学习的实验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该实验截选了中国大学MOOC网上的三门不同学科的视频片段,招募50位被试进行自主学习,每隔3秒自动记录被试脸部图像、脑电波数据和学习日志,初步建立了含3万余条面部表情图片和脑电波数据的多模态数据集,并基于后期融合策略及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中的ResNet架构,构建了一个多模态融合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模型训练。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对未知被试的学习参与度预测的准确率可达87%,基于多模态的学习参与度识别方法,要优于基于单模态的学习参与度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学习参与度识别 人工智能 多模态融合 注意力 精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刻板印象对注意定向和解脱的影响
20
作者 李文福 贾磊 +1 位作者 罗俊龙 张庆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6-170,共5页
采用注意线索任务分析了性别刻板印象对注意定向和解脱的影响,发现有效提示条件下刻板印象的激活可以加快被试的注意定向,使注意迅速指向与性别刻板印象一致的女性信息,但无效提示条件下,以上注意促进效应消失;对解脱量的进一步分析显示... 采用注意线索任务分析了性别刻板印象对注意定向和解脱的影响,发现有效提示条件下刻板印象的激活可以加快被试的注意定向,使注意迅速指向与性别刻板印象一致的女性信息,但无效提示条件下,以上注意促进效应消失;对解脱量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刻板不一致条件下,个体对于男性的解脱量显著高于对于女性的解脱量,表现出对于男性刻板不一致信息的解脱困难.结果表明:性别刻板印象对于注意的定向和解脱过程存在显著影响,并呈现出一种不同注意阶段、不同性别加工差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 性别 注意线索任务 注意定向与解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