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5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P和鱼藤酮处理对采后番石榴果实冷害的影响及其与糖代谢的关系
1
作者 孔祥佳 陈惠玉 +3 位作者 孟鹏 黄姝玲 赵峰 李守江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8-1248,共11页
为研究外源三磷酸腺苷(ATP)和鱼藤酮处理对冷藏番石榴果实冷害的影响及与糖代谢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将采后红香番石榴果实分别采用蒸馏水、0.8 mmol/L ATP、0.2 mmol/L鱼藤酮进行处理,在(4±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番石榴果实冷... 为研究外源三磷酸腺苷(ATP)和鱼藤酮处理对冷藏番石榴果实冷害的影响及与糖代谢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将采后红香番石榴果实分别采用蒸馏水、0.8 mmol/L ATP、0.2 mmol/L鱼藤酮进行处理,在(4±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番石榴果实冷害指数、商品率、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ATP处理降低果实冷害,提高蔗糖单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酸性转化酶(AI)活性和贮藏后期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降低中性转化酶(NI)和贮藏后期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c)活性,抑制果糖和贮藏中期葡萄糖含量上升,使蔗糖、可溶性总糖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提高果实的抗冷性和商品率;鱼藤酮处理加剧果实冷害,通过同时抑制SSs、贮藏中期SPS活性升高,AI、NI和贮藏中、后期SSc活性降低,加快蔗糖分解,果糖含量增加,降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果实商品率低。因此,ATP处理能增强番石榴果实的抗冷性,这可能与提高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而鱼藤酮处理诱导糖代谢失衡,加剧冷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糖代谢 atp 鱼藤酮 冷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5B 调节鸡原始生殖细胞形成的功能初探
2
作者 孙长花 赵娟娟 姚泽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201,共6页
为了研究ATP5B在鸡原始生殖细胞(PGCs)形成过程中的具体功能,通过构建家鸡ATP5B的短发夹RNA(shRNA)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制备低表达ATP5B的鸡胚胎干细胞(ESCs)株,并对ATP5B在ESCs分化为PGCs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研究。依据家鸡ATP5B的转录本设... 为了研究ATP5B在鸡原始生殖细胞(PGCs)形成过程中的具体功能,通过构建家鸡ATP5B的短发夹RNA(shRNA)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制备低表达ATP5B的鸡胚胎干细胞(ESCs)株,并对ATP5B在ESCs分化为PGCs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研究。依据家鸡ATP5B的转录本设计2个RNA干扰靶点以构建ATP5B干扰载体,通过qRT-PCR方法检测各靶点对ATP5B的干扰效率,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shRNA干扰载体,并进行慢病毒包装。利用ATP5B的慢病毒载体侵染ESCs后进行视黄酸(RA)诱导,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收集各组不同时间的细胞,通过qRT-PCR、流式细胞术和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PGCs的形成效率以及生殖相关的标记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ATP5B干扰载体被成功构建,分别命名为sh ATP5B-1、sh ATP5B-2,其中sh ATP5B-2干扰效率高。ATP5B低表达的ESCs细胞株,体外利用RA诱导,6 d后观察发现PGCs样细胞明显增多,且C-kit和Cvh等PGCs形成标记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上升(P<0.01),而Oct4和Nanog等多能性标记基因的表达则极显著下降(P<0.01)。ATP5B表达抑制后,CVH标记阳性细胞比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成功制备了ATP5B低表达的ESCs细胞株,证实ATP5B可以作为ESCs分化为PGCs的一个体外负向调控因子,为系统解析鸡PGCs的发生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合成酶亚基β基因 胚胎干细胞 分化 原始生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P/P2X7R/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黑逍遥散对APP/PS1小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志鹏 吕育洁 +3 位作者 胡韵韵 杨娇 陈怡琴 王虎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探究黑逍遥散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16周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BG组(P2X7R特异性拮抗剂,30 mg/kg)及黑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22.10、11.05、5.53 g/kg),以同周龄、同系种雄性C57BL/6J... 目的探究黑逍遥散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16周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BG组(P2X7R特异性拮抗剂,30 mg/kg)及黑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22.10、11.05、5.53 g/kg),以同周龄、同系种雄性C57BL/6J小鼠为空白组,每组12只。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给药90 d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组织MyD88表达,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促炎因子(TNF-α、IL-6)、抗炎因子(IL-10)及ATP、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RT-qPCR法检测海马组织P2X7R、TLR4、MyD88、NF-κB-P 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2X7R、TLR4、MyD88、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海马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排列不规则,细胞质染色加深;海马组织MyD88免疫荧光表达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NF-α、IL-6、ATP、Aβ水平升高(P<0.01),P2X7R、TLR4、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p-NF-κB-P65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黑逍遥散各剂量组及BBG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加,排列较为整齐;海马组织IL-10水平升高(P<0.01),TNF-α、IL-6、ATP、Aβ水平降低(P<0.05,P<0.01),P2X7R、TLR4、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p-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黑逍遥散高、中剂量组及BBG组MyD88免疫荧光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黑逍遥散能显著改善APP/PS1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内Aβ异常聚集、抑制ATP/P2X7R/NF-κB信号通路活化、减轻脑内神经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逍遥散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炎症 atp/P2X7R/NF-κB信号通路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合酶动态结构的开放探索性实验教学
4
作者 刘旖璇 刘洋 +4 位作者 朱文苑 胡晓倩 昌增益 秦咏梅 王青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5-631,共7页
开放探索性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的ATP合酶项目利用活细胞蛋白质光交联和高通量凝胶电泳技术对ATP合酶动态结构开展分析研究,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以关键科学问题为线索,充分调动学生... 开放探索性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的ATP合酶项目利用活细胞蛋白质光交联和高通量凝胶电泳技术对ATP合酶动态结构开展分析研究,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以关键科学问题为线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开放实验模块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文献阅读和实验设计,ATP合酶项目中学生能够加深对ATP合酶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学习和实践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技术。实验中学生自行完成实验材料的准备和实验条件的摸索,通过活细胞蛋白质光交联技术处理大肠杆菌样品,学习高通量凝胶电泳装置的组装、制胶和应用,逐步优化和完善实验操作及处理以获得高质量的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ATP合酶ε亚基在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动态结构变化。开放实验模块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自开展以来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支持。ATP合酶项目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实验课教学与前沿科研实验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深入体会实验技术在解决关键问题中的改造和创新。该实验内容兼具探索性和综合性,充分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合酶 动态结构变化 光交联技术 高通量凝胶电泳 开放探索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固定化多聚磷酸激酶用于合成ATP和GTP
5
作者 胥睿睿 杨凤玲 +4 位作者 孙晓源 卢杰 王阳 康振 李江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2,共6页
多聚磷酸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能够利用广泛分布、成本低廉且稳定的多聚磷酸盐作为磷酸基供体,用于合成ATP和GTP,后者为细胞提供必要的能量并参与合成众多含磷酸重要化合物。该文旨在借助合成生物学新技术,通过多聚磷酸激酶催化... 多聚磷酸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能够利用广泛分布、成本低廉且稳定的多聚磷酸盐作为磷酸基供体,用于合成ATP和GTP,后者为细胞提供必要的能量并参与合成众多含磷酸重要化合物。该文旨在借助合成生物学新技术,通过多聚磷酸激酶催化、高效廉价地合成ATP和GTP。首先根据不同多聚磷酸激酶家族对不同底物催化能力的分析,筛选了属于多聚磷酸激酶第二家族、来源于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的聚磷酸激酶Dr PPK2,验证了其同时合成ATP和GTP的活性。接着优化了反应体系中的pH值、Mg^(2+)浓度和催化温度,大幅提高了其合成GTP的效率,最高转化率>92%。为了简化催化流程、节约合成成本,通过添加自组装标签CipA,实现了Dr PPK2的自组装固定化,通过离心可获得高纯度蛋白并实现酶的重复利用,首轮转化率>90%,有效重复效率超过10次。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高效且易于扩大规模的ATP和GTP生物合成自组装固定化系统,为其他含磷酸的化合物合成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激酶 atp GTP 催化体系优化 自组装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1A2/ATP1A3基因变异患儿10例遗传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裴培 李伟华 +8 位作者 淮婉 姚如恩 葛禾佳 王纪文 王秀敏 吉炜 周昀箐 贺影忠 韩凤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0-597,共8页
目的总结10例ATP1A2及ATP1A3基因变异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类型,丰富对该疾病的基因型-表型关联认识,促进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了解。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1月至2024年6月诊治的10例ATP1A2及ATP1A3基因变异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遗... 目的总结10例ATP1A2及ATP1A3基因变异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类型,丰富对该疾病的基因型-表型关联认识,促进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了解。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1月至2024年6月诊治的10例ATP1A2及ATP1A3基因变异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遗传学及临床特征,结合文献检索,总结已报道的ATP1A2及ATP1A3基因变异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共纳入ATP1A2及ATP1A3基因变异患儿10例,女3例、男7例,起病年龄0至14岁;以惊厥起病3例,以肌无力起病2例,偏瘫起病1例,交替性偏瘫起病1例,注意力缺陷障碍伴遗尿起病1例,1例以惊厥合并肌无力起病,语言运动障碍起病1例。基因检测ATP1A2变异3例,ATP1A3变异7例,均为点突变。目前ATP1A2基因(NM_000702.3)变异c.587G>A(p.Arg196His)及c.2841-2A>C突变位点和ATP1A3基因(NM_152296.4)变异c.1013C>T(p.Ala338Val)及c.2426C>A(p.Ala809Asp)突变位点尚未见报道。结论新发现的变异丰富了ATP1A2及ATP1A3基因变异谱及临床表现谱,同时提示临床工作者对于以癫痫、肌无力及偏瘫等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疾病,若疗效欠佳时应及时完善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1A2基因 atp1A3基因 儿童交替性偏瘫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OSCP亚基基因克隆及其对ATP合酶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陈昕 戴习林 +4 位作者 贾垂攀 董汪茗 何薄 罗振辉 步晓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71,共9页
为了探究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ATP合酶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OSCP)亚基基因在ATP合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中的作用,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OSCP亚基cDNA全长,利用siRNA成功抑制OSCP亚基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并进行了ATP合... 为了探究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ATP合酶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OSCP)亚基基因在ATP合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中的作用,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OSCP亚基cDNA全长,利用siRNA成功抑制OSCP亚基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并进行了ATP合酶其他亚基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罗氏沼虾ATP合酶OSCP亚基基因cDNA全长922 bp,编码209个氨基酸,为疏水性蛋白;一致性对比和进化关系分析表明,罗氏沼虾OSCP亚基基因与美国龙虾一致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组织定量PCR结果显示,OSCP亚基基因表达量在罗氏沼虾心脏组织中最高;利用siRNA对罗氏沼虾OSCP亚基基因表达进行抑制,有效siRNA的最适注射剂量为1.2μg/g,当罗氏沼虾心脏中OSCP亚基基因的表达下调时,ATP合酶α、β、γ、δ、b和d亚基基因表达量出现显著下调(P<0.05)。研究表明,OSCP亚基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时,会影响ATP合酶其他亚基的基因表达,进而影响ATP合酶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atp合酶 基因克隆 OSCP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作物中潜在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
8
作者 桑鹤天 张悦婧 +1 位作者 石珍珍 冯汉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分析作物中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拟南芥外ATP受体蛋白质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9(lecRK-1.9)和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5(lecRK-1.5)的氨基酸序列,通过BLAST比对和同源树构建,以油菜和玉米为例,在两种作物中筛选与le... 为分析作物中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拟南芥外ATP受体蛋白质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9(lecRK-1.9)和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5(lecRK-1.5)的氨基酸序列,通过BLAST比对和同源树构建,以油菜和玉米为例,在两种作物中筛选与lecRK-1.9和lecRK-1.5亲缘关系相近的蛋白质;使用ExPASy ProtParam、Cell-PLoc、MEME等工具对这些蛋白质进行理化分析、亚细胞定位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油菜、玉米中的12个候选蛋白质的理论等电点为6.52~8.91,大多为疏水蛋白质;12个蛋白质中有6个蛋白质在质膜上具有定位,12个蛋白质二级结构比例均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相似,其中有8个蛋白质在保守结构域的位置及顺序上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这些在油菜、玉米中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蛋白质在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以及保守结构域具有高相似性的蛋白质,可作为油菜、玉米中胞外ATP受体蛋白质的参选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胞外atp受体 蛋白质亲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微生物ATP生物荧光增幅检测技术的双培养体系构建及可行性研究
9
作者 李婷 马紫英 +4 位作者 刘吉泉 崔生辉 景宇 白飞荣 姚粟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8-676,共9页
建立了基于双培养体系的化妆品微生物ATP生物荧光增幅24 h检测方法,开展了富集培养体系促生长能力测试和产品适用性试验。选择11株生长缓慢的丝状真菌、酵母菌和细菌代表菌株,针对培养温度、增菌培养基配方等参数进行优化,开发了促进真... 建立了基于双培养体系的化妆品微生物ATP生物荧光增幅24 h检测方法,开展了富集培养体系促生长能力测试和产品适用性试验。选择11株生长缓慢的丝状真菌、酵母菌和细菌代表菌株,针对培养温度、增菌培养基配方等参数进行优化,开发了促进真菌生长的培养体系为TLE培养基,培养温度25℃;细菌培养体系为MTAT培养基、培养温度32.5℃,建立了ATP生物荧光增幅24 h检测方法。收集的32株与化妆品原料及生产环境相关的菌株在富集培养体系中生长良好,ATP生物荧光增幅24 h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符合促生长试验要求。分别选取了不同功能宣称、使用部位、生产剂型、使用方法的6种化妆品,接种6株《中国药典》(2020版)推荐菌株,进行了产品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产品背景值符合方法要求,接菌后的供试样品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因此,ATP生物荧光增幅24 h检测方法在化妆品及相关领域开展微生物快速筛选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增幅 化妆品 双培养体系 促生长能力 产品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P与ATP相互转化反应可逆性的探究
10
作者 汪兴泽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4,共4页
不少高中生物学教师认同ADP和ATP的相互转化反应不可逆。他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酶具有专一性,催化ATP合成的酶与催化ATP水解的酶不同。本文以ATP合酶、肌酸激酶等为例,阐述了这些酶既能催化ATP合成又能催化ATP分解。故依据酶不同来判断AT... 不少高中生物学教师认同ADP和ATP的相互转化反应不可逆。他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酶具有专一性,催化ATP合成的酶与催化ATP水解的酶不同。本文以ATP合酶、肌酸激酶等为例,阐述了这些酶既能催化ATP合成又能催化ATP分解。故依据酶不同来判断ATP与ADP转化反应不可逆缺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与atp 可逆反应 atp合酶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通过抑制CBS/H_(2)S/ATP5A通路诱导肝毒性
11
作者 席晨 魏静瑶 周婕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3-1289,共7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MT)的肝脏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L02细胞与小鼠暴露于MT后,检测MT对肝细胞活力、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线粒体功能、细胞凋亡及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硫化氢(H_(2)S...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MT)的肝脏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L02细胞与小鼠暴露于MT后,检测MT对肝细胞活力、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线粒体功能、细胞凋亡及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硫化氢(H_(2)S)/ATP合成酶α亚基(ATP synthase F1 subunit alpha,ATP5A)通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T能抑制L02细胞存活率、降低CBS水平与ATP5A硫巯基化(SH-ATP5A)、增加ROS、降低线粒体膜电势、抑制H_(2)S与ATP生成,最终活化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P<0.05)。此外,MT能损伤小鼠肝功能、使肝脏病理改变,伴有CBS与SH-ATP5A水平下降、H_(2)S与ATP生成减少,以及caspase-3活化(P<0.05)。蛋氨酸或硫氢化钠均可通过提高胞内H_(2)S水平,减轻MT对L02细胞及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P<0.05)。结论MT通过抑制CBS/H_(2)S/ATP5A通路活性,使ROS堆积、线粒体功能障碍、caspase-3活化,引起肝细胞凋亡。提高胞内H_(2)S水平,能增加ATP5A的S-巯基化修饰,从而减轻MT的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CBS H_(2)S atp5A 凋亡 肝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1A2基因突变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慧敏 赵昊天 +2 位作者 郑宁 张涵 邵硕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经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KYLL-202309-169。患儿女,16岁,2023年2月因“发热、头痛、左侧肢体无力1天”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1日前出现头痛,以右侧为著,伴有发...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经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KYLL-202309-169。患儿女,16岁,2023年2月因“发热、头痛、左侧肢体无力1天”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1日前出现头痛,以右侧为著,伴有发热,最高达39℃,伴呕吐胃内容物,持续性的左侧肢体无力。既往有类似发热、惊吓后左侧肢体无力史,并在短期内恢复,家属诉幼时疑似发热后智力较同龄人低,未进行系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 atp1A2 磁共振成像 基因突变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培养体系的化妆品微生物ATP生物荧光增幅法适用性研究
13
作者 刘瑞娜 姜彪 +4 位作者 林雅芳 杨丽哲 翟磊 李昆 姚粟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919,共11页
为评估基于双培养体系的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化妆品微生物快速筛查中的适用性,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无菌检查法和微生物计数法中方法适用性试验要求,广泛选择了涵盖不同产品类型、功能宣称、作用部位、产品剂型、使用人群等20个... 为评估基于双培养体系的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化妆品微生物快速筛查中的适用性,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无菌检查法和微生物计数法中方法适用性试验要求,广泛选择了涵盖不同产品类型、功能宣称、作用部位、产品剂型、使用人群等20个国内外品牌的51种市售化妆品产品进行方法适用性研究,通过样品影响测试和接菌试验结果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51种产品中有45种产品本底荧光信号值小于3倍空白培养基信号值,符合样品影响测试要求;6种产品未通过样品影响测试。将6株代表菌株按照10~100 CFU/g的终浓度接种于45种符合样品影响测试要求的产品,经双培养体系增菌培养后在42种产品中均可阳性检出;在3种产品中部分菌株未阳性检出。综上,基于双培养体系的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化妆品中微生物污染样品的快速筛查方面具有良好适用性,为化妆品生产全过程的微生物安全控制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培养体系 atp生物荧光增幅法 化妆品 微生物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列车TSN网络接口的ATP设备适配技术
14
作者 高占盈 赵东 +2 位作者 陈立 赵晓宇 夏凯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随着以太网通信技术逐渐成熟,基于以太网的列车网络开始逐渐应用,但传统以太网存在延时高、确定性差等问题。通过设计基于列车时间敏感网络(TSN)接口的ATP设备适配装置,提出适配装置实现方法,优化列车与ATP设备间的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 随着以太网通信技术逐渐成熟,基于以太网的列车网络开始逐渐应用,但传统以太网存在延时高、确定性差等问题。通过设计基于列车时间敏感网络(TSN)接口的ATP设备适配装置,提出适配装置实现方法,优化列车与ATP设备间的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提高通信效率;搭建仿真环境TSN测试平台测试适配装置功能与性能,验证了该适配装置在提高列车通信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的有效性。基于列车TSN网络接口的ATP设备适配技术研究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列车与ATP设备间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还为未来列车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网络接口 时间敏感网络(TSN) 列车自动防护(atp) 通信效率 通信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gen Sulfide Prevents ATP-induced Neurotoxicity via Inhibiting The NLRP1/caspase-1/gasdermin D-mediated Pyroptosis Pathway
15
作者 REN Yan-Kai LI Ying-Hong +4 位作者 LI Man-Li YANG Kun-Li FAN Zhi-Ru ZHANG Si-Yu LI Dong-Liang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4-734,共11页
Objective Stroke is a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with ischemic stroke accounting for 80%-85%of cases.Despite the prevalence,effective treatments remain scarce.The compelling evidence suggest that ... Objective Stroke is a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with ischemic stroke accounting for 80%-85%of cases.Despite the prevalence,effective treatments remain scarce.The compelling evidence suggest th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TP in the brain post-stroke can trigger irreversible neuronal damage and necrosis,contributing to a range of neurocellular dysfunctions.Pyroptosis,a recently identified form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is characterized by caspase-1 activation and the action of the Gasdermin D(GSDMD)protein family,leading to cell perforation and inflammatory death.Methods In this study,human neuroblastoma SH-SY5Y cell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ATP-induced neurotoxicity 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hydrogen sulfide(H_(2)S)against this toxicity through the antagonization of pyroptosis.We employed CCK-8 and LDH assays to assess cell viability.YO-PRO-1 fluorescent dyes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conducted for detecting changes in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Western blot analysis was used to measure protein levels associated with cellular dysfunction.Result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TP enhance cytotoxicity and increase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in SH-SY5Y cells,that are mitigated by the H_(2)S donor NaHS.Furthermore,ATP was found to promote the activation of the 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1(NLRP-1),caspase-1,and the cleavage of GSDMD,with NaHS significantly attenuating these effects.Conclusion Ou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H2S protects SH-SY5Y cells from ATP-induced neurotoxicity through a mechanism mediated by the NLRP1,caspase-1,and GSDMD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atp H2S NLRP1 CASPASE-1 GSDMD PYROPT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地铁车辆车载ATP安全制动监控算法研究
16
作者 刘澳 胡波 +2 位作者 许丰磊 董振威 苗峰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9,共7页
车载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核心安全设备,它为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保驾护航。因此,掌握车载ATP的核心控制算法是实现车载ATP自主化的关键一步。为了在施加紧急制动时,最大程度地使用电制... 车载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核心安全设备,它为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保驾护航。因此,掌握车载ATP的核心控制算法是实现车载ATP自主化的关键一步。为了在施加紧急制动时,最大程度地使用电制动、减少制动盘和闸片磨耗,文中基于两级紧急制动的设计理念,针对某型地铁车辆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车载ATP安全制动曲线模型,通过研究EB级紧急制动时电制动和磁轨制动的特性,设计了EB级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的监控算法。车载ATP根据此算法实时判断EB级紧急制动的施加过程是否满足安全停车要求;若不满足,则迅速切换为以空气制动为主的UB级紧急制动。装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列车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有效管理两级紧急制动,确保列车在安全防护距离内停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制动 车载列车自动防护 紧急制动距离 可保证紧急制动率 故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Attapulgite处理对苹果梨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文浩 毕阳 +3 位作者 葛永红 齐志国 张海霞 张霞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54-158,共5页
在离体条件下,105、0 g/L和100 g/L的Attapulgite均可抑制Penicillium expansum菌丝的生长,其中以100 g/L的抑菌效果最好,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可达55.9%.采用50 g/L和100 g/L的Attapulgite以Tween60做表面活性剂对果实进行15 min真空渗... 在离体条件下,105、0 g/L和100 g/L的Attapulgite均可抑制Penicillium expansum菌丝的生长,其中以100 g/L的抑菌效果最好,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可达55.9%.采用50 g/L和100 g/L的Attapulgite以Tween60做表面活性剂对果实进行15 min真空渗透处理,可显著降低损伤接种P.expansum的病斑面积,其中100 g/L的处理效果优于50 g/L处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经Attapulgite处理的果实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T)和-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明显升高,总酚含量也有所增加.由此表明,Attapulgite处理对苹果梨果实青霉病的抑制与其的直接抑菌作用和诱导体内的抗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梨 attapulgite 青霉病 腐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重组磷酸ABC转运体ATP酶的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18
作者 张小玲 李日顺 +3 位作者 樊擎莹 王海堃 王瑜欣 汪洋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猪链球菌(S.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评估猪链球菌磷酸ABC转运体ATP酶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构建了猪链球菌磷酸ABC转运体ATP酶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蛋白的重组表达,纯化并制备该重组蛋白的... 猪链球菌(S.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评估猪链球菌磷酸ABC转运体ATP酶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构建了猪链球菌磷酸ABC转运体ATP酶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蛋白的重组表达,纯化并制备该重组蛋白的亚单位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后两周,检测其血清抗体效价、免疫保护率、各脏器载菌量以及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蛋白经大肠杆菌表达后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ELISA检测表明该蛋白可以诱发小鼠产生高水平IgG抗体,免疫组小鼠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该重组蛋白对小鼠感染2型猪链球菌(S.suis serotype 2,S.suis 2)的保护率达到60%,显著降低了小鼠大脑、心脏及肺脏的载菌量,免疫组小鼠细胞因子IL-1β、IFN-γ、IL-6、IL-8和TNF-α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研究表明猪链球菌重组磷酸ABC转运体ATP酶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是猪链球菌病潜在的亚单位疫苗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亚单位疫苗 磷酸ABC转运体atp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AgCl/ZnO/ATP光催化降解水体中吡虫啉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阳阳 杨嘉伟 +4 位作者 孙磊 王嘉宁 叶静怡 包家华 杨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66-5575,共10页
利用水热法和沉淀-光还原法成功制备具有高效光催化活性的Ag/AgCl/ZnO/ATP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探究其对水体中吡虫啉(IMI)的光降解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Ag/AgCl/ZnO/ATP光催化剂表现出优异光催化性能,30min内可以完全去... 利用水热法和沉淀-光还原法成功制备具有高效光催化活性的Ag/AgCl/ZnO/ATP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探究其对水体中吡虫啉(IMI)的光降解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Ag/AgCl/ZnO/ATP光催化剂表现出优异光催化性能,30min内可以完全去除IMI.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反应速率常数是AgCl的7.2倍;在pH 5~11范围内对IMI具有优异的光降解效果;水体中SO_(4)^(2-)和NO_(3)^(-)对光催化剂降解IMI均有一定促进作用;经过5次循环重复使用后仍能保持高效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结合表征和实验验证可知,AgCl/ZnO异质结的构成,有效地抑制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使得IMI在活性物质(h^(+)、⋅O_(2)^(-)、⋅OH)作用下发生硝基去除、脱氯以及吡啶和咪唑的开环,最终实现对IMI的高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gCl ZNO atp 异质结 光催化 吡虫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5J通过TOMM20调节线粒体功能并促进人肝细胞癌细胞转移 被引量:2
20
作者 冷君志 王根旺 +3 位作者 刘迪 柳科军 王琦 惠永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1-437,共7页
目的:探讨ATP合成酶H+转运线粒体F0复合体亚基F6(ATP5J)通过调节肝癌细胞线粒体功能介导细胞骨架重塑影响肝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细胞癌Li-7细胞株,基因修饰ATP5J表达(过表达和敲减)。使用JC-1染色检测每组细胞线粒... 目的:探讨ATP合成酶H+转运线粒体F0复合体亚基F6(ATP5J)通过调节肝癌细胞线粒体功能介导细胞骨架重塑影响肝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细胞癌Li-7细胞株,基因修饰ATP5J表达(过表达和敲减)。使用JC-1染色检测每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情况;利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Li-7细胞的活性氧(ROS)含量;线粒体ATP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功能;微丝绿色荧光探针(Actin-Tracker Green-488)检测细胞骨架重塑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ATP5J和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M20)的表达水平。结果:过表达ATP5J可上调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线粒体ATP荧光强度、诱导细胞骨架重塑、促进细胞侵袭和TOMM20蛋白表达,抑制ROS生成(P<0.01)。相反,敲减ATP5J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ATP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细胞侵袭能力和TOMM20表达,促进ROS产生,阻断细胞骨架重塑(P<0.01)。结论:ATP5J可调节肝癌细胞线粒体能量转化,其通过TOMM20调节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线粒体ATP产生介导细胞骨架重塑影响肝癌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线粒体功能 atp5J蛋白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