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rect AFM measurements of morphology and interaction force at solid-liquid interfaces between DTAC/CTAC and mica 被引量:2
1
作者 XIE Zhen JIANG Hao +1 位作者 SUN Zhong-cheng YANG Qin-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182-2190,共9页
The adsorption of dedecyltrimethylammoium chloride(DTAC) and hexadecyltrimethylammoium chloride(CTAC) on muscovite mica substrates was examined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Adsorption morphology images and inte... The adsorption of dedecyltrimethylammoium chloride(DTAC) and hexadecyltrimethylammoium chloride(CTAC) on muscovite mica substrates was examined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Adsorption morphology images and interaction forces of cationic surfactants at solid-solution interfaces were measured in tapping mode and Pico Force mode, respectively. The imag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dsorbed structure was varied by a variety of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s. The adsorbed layer on mica was monolayer at first, and then became bilayer. A striped adsorbed structure was observed in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CTAC,which could not be found in any other concentrations of DTAC. For force measurements, the repulsive force was exponentially decreasing with the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till a net attractive force appeared. A largest attractive force could be observed at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which was close to the point of charge neutralization.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hydrocarbon chain length on adsorption. An adsorption simulation was established to gi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ationic surfactants and m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cationic surfactants interaction forc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偏转原理的AFM光电检测系统设计
2
作者 王旭东 温阳 +3 位作者 王慧云 秦丽 温焕飞 马宗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79,共4页
利用光偏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光电检测系统,研究了影响光偏转噪声的影响因素。设计了新型螺旋式嵌套结构调节准直光斑,使激光发散角降低到0.053°,利用压电陶瓷特性设计了高精度三维调节结构,可以在α,β,γ方向... 利用光偏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光电检测系统,研究了影响光偏转噪声的影响因素。设计了新型螺旋式嵌套结构调节准直光斑,使激光发散角降低到0.053°,利用压电陶瓷特性设计了高精度三维调节结构,可以在α,β,γ方向精准调节偏转角度,36mm的聚焦焦距满足了小型化、集成化的设计目标。基于该高灵敏度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AFM系统得到了清晰的硅材料表面台阶结构,系统分辨率达到了0.1nm,为今后的亚原子测量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光偏转 准直调节 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高宽比CD-AFM探针的设计与制备
3
作者 贺龙 李淑娴 +4 位作者 苗斌 李加东 陈颖 苗小浦 吴森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3,428,共6页
针对传统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和关键尺寸原子力显微镜(CD-AFM)探针受限于针尖有效扫描高度较低,无法对深沟槽和大悬垂侧壁结构进行精准扫描成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高宽比针尖结构的新型CDAFM探针设计与制备方案。开发的新型CD-AFM探... 针对传统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和关键尺寸原子力显微镜(CD-AFM)探针受限于针尖有效扫描高度较低,无法对深沟槽和大悬垂侧壁结构进行精准扫描成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高宽比针尖结构的新型CDAFM探针设计与制备方案。开发的新型CD-AFM探针针尖有效高度为5.1~5.8μm,高宽比达到14,相较于传统硅基CD-AFM探针,其有效高度提升了约4倍。利用开发的探针完成了标称深度为2.3μm、深宽比为4.6的深沟槽样品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尺寸原子力显微镜探针 深沟槽 大悬垂侧壁 大高宽比 有效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o-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functional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anel
4
作者 Liberata Guadagno Marialuigia Raimondo +3 位作者 Luigi Vertuccio Giuseppina Barra Maurizio Arena Massimo Viscard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29-139,共11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ssessment of vibro-acoustic properties of a multifunctional carbon fiber reinfo rced panel manu factured by bulk infu sion,a modified resin film infusion process.The components of the epoxy ...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ssessment of vibro-acoustic properties of a multifunctional carbon fiber reinfo rced panel manu factured by bulk infu sion,a modified resin film infusion process.The components of the epoxy resin were chosen to contrast the electrical insulating property and poor flame resistance of the epoxy resins impregnating carbon woven fabric.To confe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o the resin a percentage of 0.5 wt%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MWCNTs)was dispersed in the resin,whereas to increase flame resistance a percentage of 5 wt%of Glycidil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GPOSS)was solubilized in the epoxy mixture.Furthermore,as hardener agents,a mixture of 4,4’-DiaminoDiphenyl Sulfone(DDS)(53.4 wt%)and Bis(3-Aminophenyl)Methyl Phosphine Oxide(BAMPO)(46.7 wt%)was used.The values of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ere found satisfactory enough,being4.02×10^(-2)S/m for the multifunctional resin and 1.39×10^(4)S/m for the in-plane conductivity of the panel,whereas the Limiting Oxygen Index(LOI)value of the multifunctional resin was found to increase from 27%to 36%.Considering these promising results,an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of the vibro-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 manufactured multifunctional panel was also performed.The panel was tested mainly to evaluate its low-frequency vibration damping and sound insul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manufactured panel demonstrated an improved efficiency if compared to a baseline configuration,presenting almost the double modal damping and a gain of 10 dB on the global noise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aterials Electrical properties DAMPING Tunnel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TUNA) Vibro-acoustic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IR的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定量检测新方法
5
作者 罗放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
基于原子力-红外检测平台开发了一种定量检测聚合物中少量添加剂的方法。通过表征不同抗氧剂168含量的聚丙烯试样,统计不同试样特征红外吸收峰处的红外图像高亮点占比和平均信号强度变化,成功绘制了抗氧剂含量标准曲线,拟合度高达0.9967... 基于原子力-红外检测平台开发了一种定量检测聚合物中少量添加剂的方法。通过表征不同抗氧剂168含量的聚丙烯试样,统计不同试样特征红外吸收峰处的红外图像高亮点占比和平均信号强度变化,成功绘制了抗氧剂含量标准曲线,拟合度高达0.9967,这一方法可用于未知试样中不同添加剂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红外技术 抗氧剂 聚丙烯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致密砂岩储层黏土矿物形貌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坤阳 杜谷 +1 位作者 王冠 何佳乐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3,共9页
致密砂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储层矿物学特征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热点。黏土矿物作为致密砂岩储层的主要组成矿物之一,目前对其形貌特征的研究主要依赖于电子显微术,但受其表面电荷吸附性及样品... 致密砂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储层矿物学特征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热点。黏土矿物作为致密砂岩储层的主要组成矿物之一,目前对其形貌特征的研究主要依赖于电子显微术,但受其表面电荷吸附性及样品表面导电膜二次改造的影响,很难对其表面形貌特征进行准确的精细刻画。然而,致密砂岩储层主体孔径在20~500nm,伊蒙混层黏土、绿泥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为纳米孔隙发育的主要矿物之一,随着致密砂岩储层微纳米孔隙系统的研究深入,黏土矿物纳米形貌特征的研究对于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对黏土矿物纳米/亚纳米形貌特征的研究对于储层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到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晚成岩阶段中伊蒙混层黏土矿物发育平行阶梯条纹,阶梯的两面凹角处形成了大量的纳米孔隙,是无机纳米孔隙的主要组成部分;绿泥石主要呈面平棱直的理想晶体生长终态,生长层在纵向上有规律地无隙叠置,晶体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伊利石发育平行阶梯条纹或波纹状阶梯,晶体形态不规则,处于亚稳定状态。其次,川西须家河组晚成岩阶段的黏土矿物构造背景相似、经历的成岩演化序列相同,但是通过AFM观察到川西须家河组晚成岩阶段不同种类黏土矿物晶体形态各异、晶面阶梯发育程度不尽相同,表明黏土矿物的形貌特征与成岩作用之间存在着空间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致密砂岩 伊蒙混层黏土 绿泥石 伊利石 生长阶梯 川西须家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对微波场下低盐鲟鱼肌原纤维蛋白预凝胶化的影响
7
作者 石彤 解钰 +3 位作者 张昊 王鑫 李梦哲 高瑞昌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60,共10页
为探究精氨酸(Arg)对微波场下低盐肌原纤维蛋白预凝胶化的影响,利用200 W微波分别在不同Arg浓度条件下加热肌原纤维蛋白1、3 min和5 min(<40℃),对该加热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特性、结构特性、分子间作用力和形态学特性进行研究... 为探究精氨酸(Arg)对微波场下低盐肌原纤维蛋白预凝胶化的影响,利用200 W微波分别在不同Arg浓度条件下加热肌原纤维蛋白1、3 min和5 min(<40℃),对该加热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特性、结构特性、分子间作用力和形态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溶液的溶解度随微波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在相同的微波时间下,适宜浓度的Arg能够显著提高其溶解度(P<0.05)。在微波处理5 min时,随Arg浓度的增加肌原纤维蛋白浊度显著降低(P<0.05)。肌原纤维蛋白粒径随Arg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Arg抑制了微波加热过程中较大蛋白聚集簇的形成。未添加Arg溶液的肌原纤维蛋白经微波加热3 min,其离子键和氢键含量显著降低,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含量显著增加(P<0.05);40 mmol/L Arg抑制了蛋白分子间的离子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增强了氢键和二硫键的贡献。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300 K模拟系统中Arg与肌球蛋白结合后,均方根偏差约从0.52 nm增大至5.85 nm;Arg-肌球蛋白复合物与肌球蛋白自身相比具有较高的回旋半径。以上结果表明,Arg促进了低盐条件下肌原纤维蛋白聚集体的解聚,使其在微波场下的聚集特征由原来以较大蛋白簇为主转变为以较小颗粒为主;此外,肌球蛋白的结构紧密性因Arg的结合而下降,蛋白构象更加松散,为其在后续凝胶增强阶段的进一步交联提供充足的储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低盐 肌原纤维蛋白 精氨酸 解聚 原子力显微镜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油微胶囊沥青自修复微观机理
8
作者 吕悦晶 夏毅 +2 位作者 汤文 钟闻华 油川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594,共9页
为解决微胶囊沥青自修复微观机理尚未明确的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玉米油微胶囊,通过石油醚浸泡法测定囊芯质量分数并验证稳定性;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微胶囊形貌特征,设计玉米油微胶囊沥青划痕法自修复试验,并观测自修复行为;基于原子... 为解决微胶囊沥青自修复微观机理尚未明确的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玉米油微胶囊,通过石油醚浸泡法测定囊芯质量分数并验证稳定性;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微胶囊形貌特征,设计玉米油微胶囊沥青划痕法自修复试验,并观测自修复行为;基于原子力显微镜试验获取自修复沥青的微观特征参数,并量化分析微胶囊对沥青自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玉米油微胶囊的壁材固化稳定,囊芯质量分数为52%;玉米油微胶囊个体呈不规则球状结构,粒径分布主要为0~30μm,平均粒径为23.7μm;划痕受力后的微胶囊破裂释放玉米油再生剂,再生剂通过毛细作用扩散并填充裂缝实现沥青的自修复;4%、8%微胶囊沥青样品表面的峰状结构平均面积分别减少17%、27%,均方根粗糙度修复率分别为36%、41%;玉米油微胶囊的加入降低了老化对沥青表面微观参数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对老化沥青进行了修复。所制玉米油微胶囊改变老化沥青组分可以实现对老化沥青的性能再生,可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养护 沥青自修复 玉米油微胶囊 afm技术 峰状结构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和珊瑚树叶片表面特征的AFM观察 被引量:36
9
作者 石辉 王会霞 +1 位作者 李秧秧 刘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71-1477,共7页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女贞(Ligustrum lucidum)、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幼叶和成熟叶的表面特征,并探讨了叶面微结构对滞尘能力的可能影响以及抵抗干旱、污染物等胁迫的能力。女贞幼叶和成熟叶正背面的粗糙度Ra分别为417.8、...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女贞(Ligustrum lucidum)、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幼叶和成熟叶的表面特征,并探讨了叶面微结构对滞尘能力的可能影响以及抵抗干旱、污染物等胁迫的能力。女贞幼叶和成熟叶正背面的粗糙度Ra分别为417.8、794.5、1069、957.4 nm;珊瑚树幼叶和成熟叶正背面的粗糙度Ra分别为471.3、469.6、291.1、865.9 nm。和幼叶相比,成熟叶表面的粗糙度发生变化,但2个物种的变化趋势不同,这种变化可能与气孔的发育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叶片表面形态结构、蜡质含量和成分的影响不同有关。叶片表面存在大量的沟状、孔状峰谷区域和直径约为10μm的凹陷,有利于PM10的滞留。女贞和珊瑚树成熟叶气孔只分布在叶下表皮且下陷。这些特征均说明女贞和珊瑚树具有较强的滞尘能力和抵抗干旱、污染物胁迫的能力,作为绿篱植物对消减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和提高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叶表面微结构 粗糙度 滞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共价结合在化学修饰云母片上的AFM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祭美菊 侯鹏 +3 位作者 沈佳尧 李松 陆祖宏 何农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21-1623,共3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自1986年发明以来, 已经成为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有效工具,尤其在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结构方面的应用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 DNA 共价偶联 化学修饰 云母片 afm 脱氧核糖核酸 原子力显微镜 生物学研究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弯曲法的AFM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标定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森 陈庆超 +3 位作者 张超 傅星 胡晓东 胡小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46-2453,共8页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在微纳米尺度力学测量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微悬臂梁探针的弹性常数是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弯曲法是标定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一类重要方法,基于弯曲标定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在微纳米尺度力学测量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微悬臂梁探针的弹性常数是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弯曲法是标定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一类重要方法,基于弯曲标定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实现方案,并研制了相应的标定系统。借助精密运动定位台使微悬臂梁接触超精密天平并产生弯曲,分别以天平和光杠杆机构同步测得接触力和梁的弯曲量,再根据胡克定律直接算得弹性常数。利用所研制的系统对多种型号的微悬臂梁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测量相对标准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悬臂梁 弹性常数 标定 天平 光杠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的药物刺激前后淋巴瘤活细胞的形貌及弹性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密 刘连庆 +4 位作者 席宁 王越超 董再励 肖秀斌 张伟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02-1508,共7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发明为研究单个活细胞的形貌结构及物理特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然而,由于缺少合适的固定方法,利用AFM对动物悬浮活细胞的形貌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柱阵列和静电吸附相结合的动物...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发明为研究单个活细胞的形貌结构及物理特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然而,由于缺少合适的固定方法,利用AFM对动物悬浮活细胞的形貌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柱阵列和静电吸附相结合的动物悬浮细胞固定方法.通过微柱阵列的机械钳制和多聚赖氨酸的静电吸附实现了对单个淋巴瘤B细胞的固定,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FM动态观测了不同浓度Rituximab刺激下淋巴瘤B细胞的表面形貌及弹性的变化.经过0.2 mg·mL-1的Rituximab刺激2 h后,细胞表面的褶皱增加,细胞的杨氏模量从196 kPa减小到183 kPa.经过0.5 mg·mL-1的Rituximab刺激2 h后,细胞形貌发生显著变化并出现突起结构,细胞的杨氏模量从234 kPa减小到175 kPa.实验结果表明淋巴瘤细胞形貌和弹性变化的幅度随着Rituximab刺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加深了对Rituximab作用效果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淋巴瘤 弹性 力曲线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真空沿面闪络后表面形貌的AFM分析及分形特征提取 被引量:17
13
作者 谢庆 付可欣 +3 位作者 陆路 梁少栋 黄河 律方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45-255,共11页
系统而准确地描述绝缘材料表面形貌特征有利于进一步掌握材料表面形貌的放电损伤规律,对建立表面形貌与闪络特性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电场下对环氧树脂进行真空沿面闪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不同闪络次数、不同放电位... 系统而准确地描述绝缘材料表面形貌特征有利于进一步掌握材料表面形貌的放电损伤规律,对建立表面形貌与闪络特性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电场下对环氧树脂进行真空沿面闪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不同闪络次数、不同放电位置的试样表面形貌特征,并引入分形理论对形貌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闪络损伤增强,试样表面形貌依次经历了毛刺状、颗粒状、山峰状和连续山峦状的演变过程,表面粗糙度不断增大,且极不均匀电场下闪络对表面形貌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环氧树脂表面形貌具有分形特性,利用分形维数与多重分形参数能定量表征表面形貌的复杂程度及高度分布状况。研究发现,闪络后环氧树脂的沿面耐压性能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介质的沿面绝缘特性与表面粗糙度及分形参数间均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表面形貌 原子力显微镜 沿面闪络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作用的AFM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洁生 彭喜春 杨维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8,共4页
溶血性毒素是有毒藻类分泌较多的一类毒素,具有溶血活性。运用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的溶血现象。结果显示,经毒素处理后的兔血红细胞边缘凹凸不平,只剩下一小部分残骸... 溶血性毒素是有毒藻类分泌较多的一类毒素,具有溶血活性。运用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的溶血现象。结果显示,经毒素处理后的兔血红细胞边缘凹凸不平,只剩下一小部分残骸。该毒素可能由于其双亲性质与血红细胞膜表面的膜脂连接,产生脂溶效应,使细胞膜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溶血毒素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聚焦定位的AFM自动逼近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剑 马骏驰 +2 位作者 于鹏 魏阳杰 袁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7,共10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纳米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常用工具。AFM扫描成像前需要手动或半自动操作步骤实现探针与样品逼近过程,自动化程度低、操作繁琐,探针容易受损。由此,提出了一种粗精结合的分段式自动定位方法。在粗定位阶段,采用自动聚...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纳米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常用工具。AFM扫描成像前需要手动或半自动操作步骤实现探针与样品逼近过程,自动化程度低、操作繁琐,探针容易受损。由此,提出了一种粗精结合的分段式自动定位方法。在粗定位阶段,采用自动聚焦定位方法,提出了一种最强边缘拉普拉斯算子均值算法,具有很强的抗噪性能,可以适应AFM长行程、不同纹理样品自动聚焦,以确定探针和样品的相对位置;精定位阶段,采用精确力反馈控制方法,当样品和探针作用力超过设定值时,探针在Z向纳米平台的带动下能够自动回退,使针尖得到有效保护。通过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技术融合,可以实现探针-样品逼近过程的自动化操作,提高AFM的易用性和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自动逼近 自动聚焦 清晰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的细胞表面超微形貌成像与机械特性测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密 刘连庆 +1 位作者 席宁 王越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7-712,共16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其独特的优势(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皮牛级力灵敏度、免标记、可在溶液下工作)成为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手段.AFM不仅可以对活细胞表面超微形貌进行可视化表征,同时还可通过压痕技术对细胞机械特性(如杨氏模量)进行定... 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其独特的优势(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皮牛级力灵敏度、免标记、可在溶液下工作)成为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手段.AFM不仅可以对活细胞表面超微形貌进行可视化表征,同时还可通过压痕技术对细胞机械特性(如杨氏模量)进行定量测量,为原位探索纳米尺度下单个活细胞动态生理活动及力学行为提供了可行性.过去的数十年中,研究人员利用AFM在细胞超微形貌成像和机械特性测量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展示了有关细胞生理活动的大量新认识,为生命医药学领域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AFM自身的性能也在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本文结合作者在应用AFM观测纳米尺度下癌症靶向药物作用效能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了AFM成像与细胞机械特性测量的原理,总结了近年来AFM用于细胞表面超微形貌成像与机械特性测量所取得的进展,讨论了AFM表征与检测细胞生理特性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细胞 超微形貌 成像 机械特性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成像AFM的细胞及分子力学特性探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密 席宁 +1 位作者 王越超 刘连庆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6-1114,共9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发明为微纳尺度下高分辨率探测天然状态生物样本的物理特性提供了强大工具,是对传统生化特性检测方法的有力补充.近年来,多参数成像模式AFM的出现使得人们不仅可以获取生物样本表面形貌特征,还能同时获取生物样本多...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发明为微纳尺度下高分辨率探测天然状态生物样本的物理特性提供了强大工具,是对传统生化特性检测方法的有力补充.近年来,多参数成像模式AFM的出现使得人们不仅可以获取生物样本表面形貌特征,还能同时获取生物样本多种力学特性图(如杨氏模量、黏附力、形变等),为研究生物结构、力学特性及其生理功能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多参数成像AFM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为细胞/分子生理活动及相关疾病内在机理带来了大量新的认识.本文结合作者在AFM细胞探测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多参数成像AFM工作原理,总结了多参数成像AFM在细胞及分子力学特性探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多参数成像 力学特性 细胞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酯酰乙醇胺与硬脂酸和十八醇二元混合体系单层膜的热力学特性和AFM观测 被引量:17
18
作者 常怡光 孙润广 郝长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9-565,共7页
利用表面压力-平均分子面积(π-A)曲线的关系,分别研究了在水/空气界面上形成的磷酯酰乙醇胺(PE)与硬脂酸(SA)和十八醇(OD)二元混合体系的热力学特性.根据对弹性模量(CS-1)、过量分子面积(Aex)以及表面过量吉布斯自由能(ΔGex)等热力学... 利用表面压力-平均分子面积(π-A)曲线的关系,分别研究了在水/空气界面上形成的磷酯酰乙醇胺(PE)与硬脂酸(SA)和十八醇(OD)二元混合体系的热力学特性.根据对弹性模量(CS-1)、过量分子面积(Aex)以及表面过量吉布斯自由能(ΔGex)等热力学参数的数据计算,定量分析了混合单层膜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PE/SA和PE/OD单层膜两种组分之间摩尔比对其热力学参数有影响.热力学分析表明,在XSA=0.2,0.8和XOD=0.8处,PE/SA和PE/OD二元混合体系的热力学参数[过量分子面积(Aex)和表面过量吉布斯自由能(ΔGex)]相对理想状态均表现为负偏差作用,说明分子之间的作用为引力作用.相反,PE/OD二元体系在XOD=0.2,0.4,0.6处,表现为正偏差作用,这说明分子之间的作用为斥力作用.AFM观测为PE/SA和PE/OD单层膜热力学特性的理论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酯酰乙醇胺 单层膜 弹性模量 过量吉布斯自由能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激条件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超微结构与粘滞力的AFM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明铅 蔡继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63-1268,共6页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探测了静息、脂多糖(LPS)或伴刀豆蛋白(ConA)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形态结构、超微结构及粘滞力特性。从AFM图像可知,经LPS或ConA刺激活化后的淋巴细胞比静息状态的淋巴细胞有...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探测了静息、脂多糖(LPS)或伴刀豆蛋白(ConA)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形态结构、超微结构及粘滞力特性。从AFM图像可知,经LPS或ConA刺激活化后的淋巴细胞比静息状态的淋巴细胞有所增大,并且表面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颗粒状聚合物。利用AFM高空间分辨的力位移曲线测量系统,发现经LPS或ConA刺激活化后淋巴细胞的粘滞力是静息状态淋巴细胞的2~3倍。通过AFM探测淋巴细胞活化状态的可视化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淋巴细胞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淋巴细胞 形态结构 粘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AFM悬臂的高阶谐振特性研究及实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强先 袁丹 +2 位作者 尤焕杰 赵阳 程真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47-2652,共6页
为了提高动态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灵敏度、分辨率、扫描速度等,基于硅悬臂器件具有多阶谐振模态的特性,提出一种利用硅悬臂高阶谐振而进行扫描测量的高阶谐振表面测量方法,并对相应动态AFM悬臂的高阶谐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分... 为了提高动态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灵敏度、分辨率、扫描速度等,基于硅悬臂器件具有多阶谐振模态的特性,提出一种利用硅悬臂高阶谐振而进行扫描测量的高阶谐振表面测量方法,并对相应动态AFM悬臂的高阶谐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了高阶谐振悬臂的工作原理,给出了悬臂的振动方程和振型函数,从理论上证明了高阶谐振悬臂较其初级谐振模式具有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空间分辨率;由于频率的提高,悬臂的动态测量性能明显改善。基于自制的轻敲式AFM,通过实验证实了高阶谐振现象的存在;实验测得的一阶二阶谐振悬臂的灵敏度,空间分辨率和最小可探测力梯度分别为8 V/μm,17 V/μm;1.33 nm,0.47 nm;1.80×10-7N/m,0.54×10-7N/m,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一致;通过二阶谐振扫描获得了光栅试样表面轮廓图,证明了该高阶谐振特性研究的正确性及利用高阶谐振特性进行扫描测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悬臂 高阶谐振 动态afm 最小可探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