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Classical Conditional Power under Normal Models
1
作者 ZHANG Ying-Ying 《应用概率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304,共28页
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analysis of a power is important and useful in clinical trials.A Classical Conditional Power(CCP)is a probability of a classical rejection region given values of true treatment ... 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analysis of a power is important and useful in clinical trials.A Classical Conditional Power(CCP)is a probability of a classical rejection region given values of true treatment effect and interim result.For hypotheses and reversed hypotheses under normal models,we obtain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the ROC curves of the CCP,find optimal ROC curves of the CCP,investig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ROC curves of the CCP,calculate critical values of the False Positive Rate(FPR),True Positive Rate(TPR),and cutoff of the optimal CCP,and give go/no go decisions at the interim of the optimal CCP.In addition,extensive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exemplify our theoretical results.Finally,a real data example is performed to illustrate the go/no go decisions of the optimal C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a under the curve(auc) classical conditional power(CCP) go/no go decisions historical and interim dat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统计与机器学习模型耦合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山东 李军 +2 位作者 江兴元 杨义 赵荣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7-1839,共13页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一种重要手段,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选取和优化至关重要。以思南县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土地利用、年平均降雨量等16个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frequency ratio,FR)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uppo...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一种重要手段,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选取和优化至关重要。以思南县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土地利用、年平均降雨量等16个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frequency ratio,FR)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相耦合,引入网格搜索方法来获取SVM模型、RF模型及其耦合模型最优参数组合并用于模型训练,最终构建SVM、RF、FR-SVM及FR-RF模型对整个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预测,并进行了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验证。结果表明:与单一机器学习模型相比,耦合机器学习有更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有更高的准确率。单一模型中,RF模型有较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耦合模型中,FR-RF模型有较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且FR模型和FR-RF模型中没有滑坡灾害样本落在极低易发区,表明无论是单一模型还是耦合模型,RF模型的性能优于SVM模型。4种模型的ROC预测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316、0.8439、0.8644、0.9104,说明FR模型与RF模型结合的耦合模型有更高的准确率,该模型更适用于思南县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评价结果可为当地滑坡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频率比模型 机器学习模型 耦合模型 ROC曲线 思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CL3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昊天 彭友谊 +1 位作者 龚彩平 杨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究血浆趋化因子CCL3水平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经临床诊断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纳入感染组,健康查体或非感染性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剔除不符合要... 【目的】探究血浆趋化因子CCL3水平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经临床诊断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纳入感染组,健康查体或非感染性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剔除不符合要求样本,取其血常规的残余血标本,检测血浆中CCL3水平,分析感染患者和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等血常规指标及血浆CCL3水平,评估CCL3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总计纳入257例,其中感染组167例,经临床症状、血常规、炎症指标或病原学检查明确为现症感染。对照组90例确定无现症感染。感染组的WBC、NEUT以及CCL3水平高于对照组,感染组的淋巴细胞、EOS计数低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01)。以上述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得出WBC、NEUT、EOS、CCL3水平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在所有差异指标中,CCL3水平检验效能优于WBC和NUET,EOS则无检验效能,CCL3的AUC为0.844(95%CI:0.795,0.892),敏感度84.4%,特异性69.8%,最佳阈值为106.405 ng/mL。【结论】血浆CCL3水平对预测感染性疾病有临床诊断价值,可能成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CCL3 感染性疾病 诊断性试验 ROC曲线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重平衡的AUC优化Boosting算法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秋洁 茅耀斌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67-1475,共9页
接收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常被用于度量分类器在整个类先验分布上的总体分类性能.原始Boosting算法优化分类精度,但在AUC度量下并非最优.提出了一种AUC优化Boos... 接收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常被用于度量分类器在整个类先验分布上的总体分类性能.原始Boosting算法优化分类精度,但在AUC度量下并非最优.提出了一种AUC优化Boosting改进算法,通过在原始Boosting迭代中引入数据重平衡操作,实现弱学习算法优化目标从精度向AUC的迁移.实验结果表明,较之原始Boosting算法,新算法在AUC度量下能获得更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优化 BOOSTING 精度优化 数据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模型的灵台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估
5
作者 安亚鹏 汪霞 +4 位作者 张芮 刘兴荣 张国信 唐家凯 周自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0,98,共8页
以灵台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多年平均降雨量、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和道路缓冲区10个因素作为地质灾害评价因子,利用逻辑回归(LR)、决策树(DT)和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地质灾害... 以灵台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多年平均降雨量、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和道路缓冲区10个因素作为地质灾害评价因子,利用逻辑回归(LR)、决策树(DT)和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预测精度评价.结果表明,RF模型的地质灾害极高易发区包含57.32%的地质灾害点,高于LR和DT模型的54.88%和48.78%;RF模型的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47处/km^(2),高于LR和DT模型,表明RF模型在预测成功率上高于LR和DT模型.RF模型评价结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83,优于LR和DT模型,其中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占比分别为4.9%和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发性评价 逻辑回归模型 决策树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家族C糖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周紫如 孙梦菲 +7 位作者 张华坤 孙淑妍 孙琦 李锋 陈云昭 禹洁 曹玉文 崔晓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9-1027,共9页
目的:探讨Rh家族C糖蛋白(RHC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RHCG作为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ESCC组织样本143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10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将... 目的:探讨Rh家族C糖蛋白(RHC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RHCG作为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ESCC组织样本143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10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将143例ESCC样本分为2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6分为RHCG低表达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6分为RHCG高表达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43例ESCC组织和105例正常组织中RHCG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RHCG蛋白在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2数据库分析多种肿瘤组织中RHCG mRNA表达情况。培养ESCC TE-1细胞,设置不同Lipofectamine 2000∶RHCG比例,在6孔细胞培养板中转染TE-1细胞,RHCG转染组质粒添加量分别为2.0、2.5和3.0μg,分别转染24和48 h,转染空载体的正常对照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转染后各组TE-1细胞中RHCG蛋白表达量并验证最佳转染条件,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迁移细胞数。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ESCC、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多种癌组织中RHCG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RHCG蛋白主要位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胞膜上,ESCC组织中RHCG蛋白表达强度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χ^(2)=109.373,P<0.001),且RHCG低表达组患者分化程度差于RHCG高表达组(P=0.041)。RHCG诊断ES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及75.0%;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RHCG高表达组比较,RHCG低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更短,预后较差[风险比(HR)=0.269,95%置信区间(CI)=0.113~0.639,P=0.020];COX回归分析,RHCG低表达可作为影响ES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4.569,95%CI=1.315~15.877,P=0.017)。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最佳转染条件为RHCG质粒3.0μg转染48 h,此时RHCG过表达效果最佳,RHCG蛋白表达量最高。CCK-8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接种细胞第4天时,过表达RHCG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01)。在TE-1细胞中,过表达RHCG组TE-1细胞克隆形成数低于对照组(t=17.70,P<0.001)。Transwell小室实验,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RHCG组TE-1细胞迁移数减少(t=23.74,P<0.001)。结论:RHCG在ESCC组织中低表达且与ESC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过表达RHCG可以抑制TE-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RHCG有望成为ESCC新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家族C糖蛋白 食管鳞状细胞癌 诊断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7
作者 张冰 林琳 +2 位作者 季建敏 吴萸 沈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目的:评估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4年5月本中心符合研究要求的203例新诊断DLBCL患者。根据诊断时血浆FIB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FIB的临界值,将患... 目的:评估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4年5月本中心符合研究要求的203例新诊断DLBCL患者。根据诊断时血浆FIB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FIB的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FIB、低FIB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FIB对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FIB对OS的影响;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FIB等指标的差异。结果:ROC曲线分析得出FIB临界值为3.49 g/L,低FIB组(≤3.49 g/L)较高FIB组(>3.49 g/L)中性粒细胞(ANC)(P=0.001)和血小板(PLT)(P=0.027)显著降低,前白蛋白(PA)(P=0.001)显著升高。高FIB与患者较差的OS显著相关(P=0.005)。单因素分析发现FIB对患者生存有影响(HR=2.031,95%CI:1.221-3.375,P=0.006)。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升高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2.684,95%CI:1.478-4.875;P=0.001)。与初发或复发的DLBCL患者相比,完全缓解患者FIB(P_(初发)<0.001,P_(复发)=0.001)和ANC(P_(初发)<0.001,P_(复发)=0.021)降低,白蛋白(P_(初发)<0.001,P_(复发)=0.018)和PA(P_(初发)<0.001,P_(复发)<0.001)升高。结论:FIB升高是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血浆FIB水平与DLBCL患者ANC、PLT和PA等实验室指标与疾病状态相关,动态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纤维蛋白原 生存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2活性对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陈俊霖 郜赵伟 +1 位作者 董轲 李自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4-1099,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腺苷脱氨酶2(ADA2)活性的变化,阐明其对SLE患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69例SLE患者(SLE组)及69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SLE患者疾病活动度采用SLE...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腺苷脱氨酶2(ADA2)活性的变化,阐明其对SLE患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69例SLE患者(SLE组)及69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SLE患者疾病活动度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表示,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ADA2活性。根据患者是否具有下列临床症状进行亚分组(关节炎、肌炎、血尿、蛋白尿、脓尿、脱发、新发皮疹、黏膜溃疡、胸膜炎、低补体血症、抗双链DNA抗体升高、血小板降低和白细胞减少症)。分析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患者血清中ADA2活性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DA2活性的诊断效能。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DA2活性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组患者血清中ADA2活性升高(P<0.01)。ROC曲线分析,当ADA2活性截断值为8.5 U·L-1时,诊断效能最佳,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95%置信区间(CI):0.817~0.94],诊断特异度为89.86%,灵敏度为75.36%。血清中ADA2活性与SLE患者SLEDAI呈正相关关系(r=0.32,P=0.007)。临床症状的亚组分析,具有症状的SLE患者血清中ADA2活性高于不具有症状的SLE患者(P<0.01),具有肌炎、血尿症状、蛋白尿、脓尿、脱发、新发皮疹、黏膜溃疡、胸膜炎、低补体血症、抗双链DNA抗体升高、血小板降低和白细胞减少症状的SLE患者与无症状组SLE患者血清中ADA2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中ADA2活性升高,其可作为SLE的诊断指标。血清中ADA2活性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与患者的关节炎表现有关,可以作为病情评估及监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2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疾病活动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及肾小球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肾损伤阶段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琳 谢荣荣 +5 位作者 杨芳远 李眉 罗莎 万晓华 田玮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7,共9页
目的探讨肾小管及肾小球相关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不同肾损伤阶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272例,完善临床生化指标及... 目的探讨肾小管及肾小球相关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不同肾损伤阶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272例,完善临床生化指标及尿蛋白四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α1-微球蛋白/肌酐(urinary α1-microglobulin to creatinine ratio,UA1CR)、免疫球蛋白G/肌酐(urinary immunoglobulin G to creatinine ratio,UIGG)、转铁蛋白/肌酐(urinary transferrin to creatinine ratio,UTRF);进行眼底照相、核医学99mTc-EC检测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flow,ERPF)和99mTc-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根据ACR和眼底检查结果分为4组:正常蛋白尿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132例,即对照组(ACR≤30 mg/g);正常蛋白尿合并DR 32例,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前期组;微量蛋白尿组78例(30<ACR≤300 mg/g)和大量蛋白尿组30例(ACR>300 mg/g)。比较四组间尿蛋白四项和ERPF、GFR的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上述各指标在不同肾损伤阶段的诊断价值。结果尿蛋白四项和ERPF、GFR的水平在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蛋白正常组中,DR组中肾小管功能标志物UA1C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肾小球功能标志物ACR、UTRF和GFR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UIGG较对照组升高(P<0.01)。在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四项随肾损伤程度增加而增加,而ERPF和GFR随肾损伤程度增加而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在尿蛋白排出正常的T2DM患者中合并DR组中肾小管功能标志物UA1CR和ERP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68.2%(P<0.01)和60.5%(P<0.05),而肾小球功能标志物ACR和GFR的AUC均小于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四项及GFR在微量和大量蛋白尿组的AUC均大于60%(P<0.05),ERPF在大量蛋白尿组AUC为67.2%(P<0.05)。结论T2DM极早期微血管改变即ACR正常仅有DR时,肾小管标志物UA1CR先于肾小球标志物ACR和GFR发生变化。肾损伤早期,肾小管标志物诊断效能优于肾小球;肾损伤后期,肾小球标志物诊断效能优于肾小管。提示DKD肾小管功能的改变可能早于肾小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标志物 Α1-微球蛋白 肾有效血浆流量 ROC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和分型以及临床转归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璐 陈涛 +2 位作者 高洪蛟 陈彦希 任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92-2599,共8页
背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发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危害大但手术后治愈率高的疾病,已被各大高血压指南推荐扩大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但该类患者的确诊、分型和治疗后临床转归判定方式繁多且存在较多争议。卡托普利... 背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发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危害大但手术后治愈率高的疾病,已被各大高血压指南推荐扩大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但该类患者的确诊、分型和治疗后临床转归判定方式繁多且存在较多争议。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因其便捷、安全可直接用于社区、门诊,期望CCT能对PA患者进行全程管理以改善预后。目的 探究CCT对PA的诊断、分型以及临床转归的判断能力。方法 选取2020-10-01—2022-12-30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接受内分泌性高血压病因筛查并登记的8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筛选后最终3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3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纳入EH组,247例PA患者分别纳入单侧醛固酮瘤(APA)组81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组55例和未分型PA(u-PA)组111例。比较4组间差异并绘制CCT后各指标及联合诊断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其次绘制CCT后各指标诊断APA和IHA亚型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CT对APA和IHA的分型判断能力。最后根据术后临床结局将单侧肾上腺切除患者分为3组:未缓解组11例、临床改善组27例和临床缓解组54例,比较3组间差异并判断CCT对APA患者术后临床转归的判断能力。结果 CCT后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对PA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21,95%CI=0.893~0.950),最佳截断值为11.7 ng/d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6%和86.0%;CCT后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对PA也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0.868,95%CI=0.823~0.923),最佳截断值为2.8(ng/dL)/(mU/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2%和81.0%。CCT后PAC>17.0 ng/dL可协助诊断APA亚型,CCT后PAC<11.7 ng/dL同时ARR<2.8(ng/dL)/(mU/L)的患者可排除APA亚型。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87.2%患者经CCT后PAC<11.7 ng/dL,89.7%患者CCT后ARR<2.8(ng/dL)/(mU/L)均接近术后临床缓解水平(88.0%)。结论 CCT可全程用于PA患者的诊断、分型和临床转归评价,CCT后PAC及CCT后ARR诊断PA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7 ng/dL和2.8(ng/dL)/(mU/L),也可用于APA的分型判断以及术后生化缓解的判断。CCT前采血检验临床意义小,可适当简化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单侧醛固酮瘤 醛固酮/肾素比值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的新乡市洪水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红艳 郝景开 +3 位作者 刘大为 张峰 毛立波 王有理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12,164,共10页
为提高新乡市洪水风险评价模型的评估能力,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逻辑回归(LR)模型、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RF)模型以及结合元启发式算法粒子群优化(PSO)的PSO-BP模型和PSO-RF模型6种方法对新乡市进行洪水风险评估,生成包含200个洪水位... 为提高新乡市洪水风险评价模型的评估能力,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逻辑回归(LR)模型、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RF)模型以及结合元启发式算法粒子群优化(PSO)的PSO-BP模型和PSO-RF模型6种方法对新乡市进行洪水风险评估,生成包含200个洪水位置的洪水清单图。选择9个洪水影响因子,采用方差膨胀因子分析了洪水影响因子与洪水发生的相关性。利用混淆矩阵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对比6种洪水风险评估方法的评估能力,最后获得6种方法的洪水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PSO-RF、PSO-BP模型的评估效果优于单一算法,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3、0.947;根据得到的洪水风险分布图,新乡市至少36.5%的地区被列为高度易受洪水影响的地区,耦合元启发式算法后的洪水风险评价模型具有更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评价模型 元启发式算法 洪水风险分布图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新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NN-LSTM的综合传动装置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海洋 陈涛 +2 位作者 贾然 邢培鑫 孙光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86-1994,共9页
针对履带装甲车辆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多变,导致综合传动装置数据异常、检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复合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滑动窗口对综合传动监... 针对履带装甲车辆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多变,导致综合传动装置数据异常、检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复合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滑动窗口对综合传动监测数据进行了降维和序列划分,提升了异常检测所用的数据质量;然后,使用改进型CNN-LSTM提取了序列数据中的空间特征,利用全连接层输出了数据类别,该方法将CNN和LSTM并联,并引入了残差连接结构,以提高网络对综合传动数据的学习能力;最后,搭建了综合传动装置的异常检测实验台,布置了多种传感器采集综合传动装置的状态数据,并对改进CNN-LSTM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残差连接结构改进的并联型CNN-LSTM复合模型,在综合传动系统漏油实验数据的测试集上的异常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2.7%,并且其接收者操作特性(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达到了0.982,相比于传统CNN-LSTM提升了0.034。改进CNN-LSTM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能够为综合传动装置的数据异常检测提供一种较为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装置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残差连接 主成分分析法 接收者操作特性 曲线下的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血清TBNK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丽媛 杨冬明 +2 位作者 倪超 钱方 王鹏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2-307,共6页
目的:探究肺癌化疗患者血清TBNK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的92例肺癌化疗患者,行标准方案化疗,检测首次化疗前、化疗1、3个周期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化... 目的:探究肺癌化疗患者血清TBNK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的92例肺癌化疗患者,行标准方案化疗,检测首次化疗前、化疗1、3个周期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预后,分为缓解组(63例)、未缓解组(29例),分析TBNK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Ⅲ期组化疗1、3个周期后CD3^(+)、CD3^(+)CD4^(+)、CD3^(-)CD19^(+)低于Ⅳ期组,CD3^(+)CD8^(+)、CD3^(-)CD16^(+)CD56^(+)高于Ⅳ期组(P<0.05);缓解组化疗1、3个周期后CD3^(+)、CD3^(+)CD4^(+)、CD3^(-)CD19^(+)低于未缓解组,CD3^(+)CD8^(+)、CD3^(-)CD16^(+)CD56^(+)高于未缓解组(P<0.05);肺癌化疗患者分期、预后与CD3^(+)、CD3^(+)CD4^(+)、CD3^(-)CD19^(+)呈正相关,与CD3^(+)CD8^(+)、CD3^(-)CD16^(+)CD56^(+)呈负相关(P<0.05);化疗3个周期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联合预测肺癌化疗患者预后的AUC最大,为0.907(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免疫功能状态及预后有关,监测相关指标水平可预测肺癌化疗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TBNK淋巴细胞亚群 化疗 ROC曲线 相关性 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标志物在区分子宫内膜病变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英祥 古健 王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3-929,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炎症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信息间的差异,通过...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炎症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信息间的差异,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术前血清炎症标志物及肿瘤标志物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有差异的指标使用ROC曲线来分析其特异度、敏感度及最佳截断值。共408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82名患者,子宫内膜癌组326名患者。【结果】患者术前血清白细胞计数(P=0.039)、单核细胞计数(P=0.046)、血小板计数(P=0.0317)、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P=0.017)、CA-125(P<0.0001)、HE4(P<0.0001)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间有统计学差异,为这些存在差异的指标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白细胞(P=0.041)、血小板(P=0.045)、PLR(P=0.007)、CA-125(P<0.0001)、HE4(P<0.0001)在子宫内膜癌的识别中,其预测价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单个指标,联合指标CA-125+HE4+PLR+白细胞+单核细胞具有最大AUC[0.76(0.70~0.81)],其预测价值更高。【结论】CA-125+HE4+PLR+白细胞+单核细胞联合筛查可帮助识别子宫内膜癌,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早期内膜癌保守治疗的患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癌 血清炎症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入路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1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拓托 欧云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poor wound healing,PWH)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受后入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24例患者,其中16例发生PWH,108...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poor wound healing,PWH)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受后入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24例患者,其中16例发生PWH,108例未发生PWH。根据术后是否出现PWH分为PWH组和非PWH组。对比研究2组患者术前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是否合并高血压/肺结核/糖尿病、手术固定节段数、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单核细胞计数和百分比、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采用单变量分析、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发现:合并肺结核(χ2=5.458,P=0.019)、手术固定节段数(Z=-3.407,P=0.001)、PLT(Z=-2.766,P=0.006)、MCV(Z=2.957,P=0.004)、MCH(Z=-3.001,P=0.003)、MCHC(Z=2.379,P=0.019)、中性粒细胞绝对值(Z=-3.723,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Z=-3.678,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Z=3.798,P<0.001)、Hb(Z=-3.225,P=0.001)、前白蛋白(Z=3.988,P<0.001)、白蛋白(Z=-3.562,P<0.001)、ESR(Z=-2.971,P=0.003)、CRP(Z=-4.305,P<0.001)为明显危险因素。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手术固定节段数、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术前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RP为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PWH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手术固定节段数、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术前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RP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个节段、71.5%、5.29×109/L、19.45%和40.95 mg/L。结论:缩短切口长度以减少手术创伤,术前监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CRP水平,可减少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发生PWH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愈合不良 危险因素分析 脊柱结核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外科手术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95%阳性预测值最佳吸光度/临界值建立方法学和重要性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金育 郭晶晶 +2 位作者 孟欢 陈瑾 王雅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共7页
目的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阳性预测值≥95%的最佳吸光度/临界值(signal-to-cutoff,S/CO),确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实验室医学决定水平,为探索不同系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95%阳性置信区间建立方... 目的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阳性预测值≥95%的最佳吸光度/临界值(signal-to-cutoff,S/CO),确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实验室医学决定水平,为探索不同系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95%阳性置信区间建立方法学。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CLIA)初筛检测同时进行HCV RNA检测的血浆样本共282例,其中抗体初筛有反应性(S/CO≥1)样本252例,阴性样本30例,进行重组免疫印记试验(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RIBA)并查阅其HCV RNA检测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得到预测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HCV感染的抗体S/CO值。结果初筛为阴性的30例样本双重确证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排除16例HCV感染史不明确的样本,丙型肝炎病毒抗体S/CO≥1的236例样本经双重确证试验得到真阳性样本188例,阴性样本48例,经ROC曲线分析,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本实验室抗体S/CO值为7.83,灵敏度为93.09%,特异度为95.8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8(P<0.0001)。结论为临床提供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HCV感染抗体的S/CO值以协助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重组免疫印迹试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阳性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CTA构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丽娇 徐楠 +5 位作者 刘鑫鑫 杜芳芳 郑枞 彭鸿钧 曹明哲 艾诗蓓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0,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筛查糖尿病肾脏病(DKD)高风险人群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以567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纳入建模的指标,构建基于OCT...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筛查糖尿病肾脏病(DKD)高风险人群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以567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纳入建模的指标,构建基于OCTA糖尿病肾脏病临床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临床有效性。【结果】构建基于OCTA的DKD临床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Brier=0.11。【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于OCTA结果进行糖尿病肾脏病临床预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从多维度验证模型,从而达到早期预警、提前实施干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糖尿病肾脏病 临床预测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决策曲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元中心引导的弱监督视频异常检测
18
作者 朱子蒙 李志新 +2 位作者 郇战 陈瑛 梁久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2-1457,共6页
针对监控视频异常的复杂多样性和短时持续性,引入弱监督视频异常检测方法,旨在仅使用视频级别的标签进行异常检测,并提出了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E)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异常回归网络VLARNet作为异常检测框架,以捕获时序数据中的时间... 针对监控视频异常的复杂多样性和短时持续性,引入弱监督视频异常检测方法,旨在仅使用视频级别的标签进行异常检测,并提出了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E)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异常回归网络VLARNet作为异常检测框架,以捕获时序数据中的时间依赖关系、去除冗余信息,保留数据的关键信息。该框架将异常检测视为回归问题,为学习检测特征,设计了异常分数回归的三元中心损失(TCLASR),与动态多实例学习损失(DMIL)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特征的区分能力。DMIL能够扩大异常实例与正常实例之间的类间距离,但同时也扩大了类内距离,而TCLASR可使来自同类的实例与类中心的距离更接近,与不同类中心的距离更远。对VLARNet在ShanghaiTech与CUHK Avenue数据集上进行了综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VLARNet能够有效利用视频数据的各种信息,在两个数据集上获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4.64%和93.00%,明显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弱监督学习 多实例学习 中心损失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与尿脱落细胞学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效能比较: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19
作者 王志婷 任敏 +5 位作者 薛田 王皓晨 常恒 柏乾明 周晓燕 朱晓丽 《中国癌症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0-1089,共10页
背景与目的: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比较了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尿脱落细胞学及二者联合检测在尿路上皮癌及其不同亚型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背景与目的: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比较了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尿脱落细胞学及二者联合检测在尿路上皮癌及其不同亚型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22年1月—2023年12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且符合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且获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050432-4-2307E)。收集患者本次TURBT后病理学诊断结果及术前1周的FISH和脱落细胞学检测结果,对FISH、脱落细胞学及二者联合检测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严格遵循《加强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报告质量》(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STROBE)指南及《诊断准确性研究报告规范》(Standards for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STARD)中的各项条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3例TURBT术后患者,其中136例为尿路上皮癌,147例为良性病变。136例尿路上皮癌中,根据病理学亚型分组,79(58.09%)例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57(41.91%)例为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根据恶性程度分组,112(82.35%)例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24(17.65%)例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136例尿路上皮癌中FISH、脱落细胞学、联合检测的准确率分别为79.51%、72.08%、77.39%,灵敏度分别为72.06%、58.82%、78.68%,特异度分别为86.39%、84.35%、76.19%。FISH、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脱落细胞学(0.792 vs 0.716,P=0.006;0.774 vs 0.716,P=0.004);FISH与脱落细胞学相比,净重分类改善(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提升15.28%(P=0.006)。79例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FISH的准确率高于脱落细胞学(86.28%vs 78.32%,P=0.011);FISH、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脱落细胞学(86.08%vs 67.09%,P=0.004;91.14%vs67.09%,P<0.001),AUC值也高于脱落细胞学(0.808 vs 0.713,P=0.004;0.784 vs 0.713,P=0.007);FISH与脱落细胞学相比,NRI值提升21.03%(P=0.003)。57例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3种检测方法的AUC值均较低(AUC<0.700)。112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中,FISH的准确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脱落细胞学(84.94%vs 76.45%,P=0.005;89.29%vs 66.07%,P<0.001),FISH及联合检测的AUC值也均高于脱落细胞学(0.847vs 0.752,P=0.002;0.827 vs 0.752,P=0.001),FISH比脱落细胞学的NRI值提升19.01%(P=0.003)。24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中,3种检测方法的AUC值均较低(AUC<0.600)。结论:尿路上皮癌中,尤其是浸润性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FISH的诊断效能优于脱落细胞学;FISH单独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与联合检测相当,且特异性高于联合检测。在非浸润性或低级别尿路上皮癌中,3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 荧光原位杂交 脱落细胞学 诊断效能 受试者工作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分系统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磊 王凤梅 +4 位作者 阚志超 李岩 肖时湘 刘华 李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1-57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几种不同评分系统比较,找出更适合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方法。方法:将142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根据其3个月后的存活及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n=72)及病死组(n=70),分别计算CTP、MELD、ANN、SOFA、... 目的:通过对几种不同评分系统比较,找出更适合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方法。方法:将142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根据其3个月后的存活及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n=72)及病死组(n=70),分别计算CTP、MELD、ANN、SOFA、SMSVH、LRM等评分,行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并进行比较。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分别为ANN、SOFA、LRM、MELD、CTP、SMSVH,相应数值分别为0.92、0.89、0.89、0.87、0.78和0.69。ANN、SOFA、LRM、MELD的AUC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N、SOFA、LRM、MELD的AUC值>CTP、SMSV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TP的AUC值>SMSV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N、SOFA、LRM、MELD较好;CTP稍差;SMSVH最差,不适用于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判断。ANN可能为最佳评分系统,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动态的临床观察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分系统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