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和俊龙 潘朝阳 +1 位作者 张宏福 郝月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56-6269,共14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61.58±5.62)kg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28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2头猪。各组分... 本试验旨在探讨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61.58±5.62)kg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28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2头猪。各组分别饲喂4种粗蛋白质水平(15%、14%、13%、12%)的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其中前30 d为育肥前期,后30 d为育肥后期。结果表明:1)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干物质、粗纤维、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下降,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呈线性下降(P<0.05)。3)在育肥前期,12%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CREA)、尿素氮(UN)、葡萄糖(GLU)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在育肥后期,12%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TP、AL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EA、GLU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AST活性显著高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4)在育肥前期,14%、13%和12%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3%和12%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在育肥后期,14%和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SOD、GSH-Px活性显著高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由此可见,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干物质、粗纤维、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且能提高育肥猪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粕 低蛋白质饲粮 育肥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生化指标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蛇尾草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
2
作者 马雯芳 吴剑丽 +4 位作者 张秀丽 蓝昌斌 甘洁雪 周华锋 王剑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研究壮药蛇尾草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间的谱效关系,建立了蛇尾草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DPPH)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对蛇尾草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 为研究壮药蛇尾草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间的谱效关系,建立了蛇尾草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DPPH)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对蛇尾草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对蛇尾草抗氧化活性进行谱效分析。结果表明,以3号峰(毛蕊花糖苷)为参照峰,确定了11个共有峰,大部分批次蛇尾草的相似度>0.900;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22批样品分为两类;不同产地间蛇尾草毛蕊花糖苷含量在0.38%~4.82%;22批蛇尾草抗氧化活性良好,共有峰1、2、3(毛蕊花糖苷)、6、8、10、11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1、2、3(毛蕊花糖苷)、6、10号峰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呈正相关。建立的蛇尾草HPLC指纹图谱可靠、准确,可为蛇尾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筛选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尾草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抗氧化活性 谱效关系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木木屑中精油成分分析及抑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侯仰帅 姜媛媛 +2 位作者 晏明 余静 张利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以柏木木屑为原料进行柏木精油的提取,实现柏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柏木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精油成分,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精油和链霉素分别单独使用以及两者... 【目的】以柏木木屑为原料进行柏木精油的提取,实现柏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柏木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精油成分,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精油和链霉素分别单独使用以及两者联合使用时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情况,并测定了精油的总还原力以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结果】结果表明:精油主要成分为柏木醇(26.06%)、罗汉柏烯(18.25%)、α-柏木烯(15.06%)、(+)-花侧柏烯(8.23%)、α-姜黄烯(3.20%)、i-石竹烯(2.83%)、β-雪松烯(2.69%)和(+)-β-柏木烯(2.48%)等。柏木精油单独使用时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属高度敏感,对其他供试菌的抑菌效果属中度敏感。在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霍氏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炭疽杆菌的抑菌实验中,链霉素起主要作用;而在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实验中,柏木精油起主要作用。柏木精油的抗氧化活性与精油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DPPH·、·OH、O-2·的IC50(清除率达到50%时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5、2.23和1.30mg/mL,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柏木木屑精油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为生物杀菌剂以及天然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木屑 柏木精油 成分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腊肠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国栋 董玉启 +2 位作者 王春华 李正 朱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18-2923,共6页
目的研究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inn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腊肠果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 20、ODS、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DPPH和ABTS自由... 目的研究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inn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腊肠果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 20、ODS、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抗氧化活性;用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467炎症反应模型检测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7,4′四羟基黄烷(1)、(-)表儿茶素(2)、5,7,4′三羟基二氢黄酮(3)、7,8,3′,4′,5′五羟基黄酮8 O鼠李糖苷(4)、epizfzelechin(4β→8)epizfzelechin(5)、β腺苷(6)、3羟基乌苏12烯28酸(7)、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8)、βD吡喃葡萄糖基2甲基丁酸酯(9)、βD吡喃葡萄糖基2甲基丙酸酯(10)、D甘露糖醇(11)、β谷甾醇(12)。化合物1~2、4~5有较强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IC50(0.003±0)^(0.112±0.009)mg/mL。化合物1~3、8能够抑制LPS诱导细胞产生NO。结论化合物4~7、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3、8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肠树 果实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氧化活性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齿红山茶籽多酚组分的抗氧活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进英 钟海雁 +1 位作者 朱晓阳 周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齿红山油茶籽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分离制备,收集分离色谱图中10个主要峰,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0种馏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低于L-抗坏血酸;馏分3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 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齿红山油茶籽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分离制备,收集分离色谱图中10个主要峰,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0种馏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低于L-抗坏血酸;馏分3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生育酚,其它9种馏分的清除能力低于生育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多酚 抗氧化活性 DPPH AfffS 自由基清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藜麦乳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云成 徐书慧 +2 位作者 李佳佳 孟凡冰 黄雁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藜麦乳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以藜麦乳质量为基准,菌种接种量4%、发酵时间32 h、白砂糖添加量6%。通过对比经发酵和未经发酵藜麦乳的抗氧化活性、挥发性风味物质,表明植...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藜麦乳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以藜麦乳质量为基准,菌种接种量4%、发酵时间32 h、白砂糖添加量6%。通过对比经发酵和未经发酵藜麦乳的抗氧化活性、挥发性风味物质,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能有效提升藜麦乳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乳 植物乳杆菌发酵 制备工艺 抗氧化活性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椰子油不同提取方法下理化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光辉 FEILIANA Tandiono +4 位作者 陈佳子 叶耀坤 刘华 王瑛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共5页
采用湿磨加工、干法加工、热处理和酶解法从椰子中提取原生态椰子油(VCO),利用气相色谱仪、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VCO进行了理化特性的研究,并与商业椰子油进行对比。同时利用酶解法提取的VCO与商业棕榈油的抗氧化性... 采用湿磨加工、干法加工、热处理和酶解法从椰子中提取原生态椰子油(VCO),利用气相色谱仪、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VCO进行了理化特性的研究,并与商业椰子油进行对比。同时利用酶解法提取的VCO与商业棕榈油的抗氧化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VCO的脂肪酸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约为90%左右,酶解法提取的VCO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5.1%,干法加工提取的VCO具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较高;酶解法提取的VCO的氧化诱导时间差异显著,在140℃下的氧化诱导时间最长,达7.5 h,且显著长于棕榈油的,酶解法提取的VCO氧化稳定性最好;VCO熔点范围和结晶温度范围分别为25~26℃和-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椰子油 抗氧化活性 氧化诱导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植物精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计徐 朱洪龙 +7 位作者 夏伦志 周芬 陈丽园 吴义景 于政 汪兴生 谢继奎 吴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66-427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精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120头初始体重为(8.54±0.63)kg的28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精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120头初始体重为(8.54±0.63)kg的28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GP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 mg/kg金霉素,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CP250组)、500(CP500组)和750 mg/kg(CP750组)复合植物精油。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AGP组、CP250组和CP500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CP250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和AGP组相比,CP500组的肝脏和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3)与CON组相比,CP250组的总能、粗蛋白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与AGP组相比,CP250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4)与CON组相比,AGP组、CP250组、CP500组和CP750组的血清尿素氮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AGP组、CP250组和CP500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5)与CON组相比,CP500组和CP750组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AGP组、CP250组、CP500组和CP750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6)与CON组相比,AGP组、CP250组和CP500组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AGP组、CP250组、CP500组和CP750组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促进养分的消化吸收,调节机体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改善肠道形态结构,与抗生素促生长剂具有相似效果。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250 mg/kg复合植物精油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精油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肠道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吡咯喹啉醌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肖俊峰 史庆超 +3 位作者 柒启恩 张军 杨焕胜 温庆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06-2911,共6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吡咯喹啉醌(PQQ)与维生素E和有机硒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和背膘厚接近且妊娠90 d的第3胎大约克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 mg/kg维生素E和0.20 mg/kg有机硒,... 本试验旨在比较吡咯喹啉醌(PQQ)与维生素E和有机硒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和背膘厚接近且妊娠90 d的第3胎大约克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 mg/kg维生素E和0.20 mg/kg有机硒,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mg/kg PQQ。试验期为妊娠第90天至分娩后第7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PQQ对母猪产程、产仔数、产活仔数及仔猪初生窝重、仔猪平均初生重以及产后7 d仔猪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数值上有所升高;饲粮添加PQQ显著提高了初生仔猪和母猪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对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及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得出,围产期饲粮中添加PQQ较维生素E和有机硒对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能显著增强围产期母猪及初生仔猪的血清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喹啉醌 围产期 母猪 繁殖性能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对高温应激的生理学响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进 魏开金 +2 位作者 徐滨 马宝珊 朱祥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3,共5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高温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以及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分别采用30℃和35℃水温进行高温应激试验,应激前(0 h)和在应激后3、6、12、24和48 h分别采集样本,测定血淋巴液中... 本实验旨在研究高温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以及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分别采用30℃和35℃水温进行高温应激试验,应激前(0 h)和在应激后3、6、12、24和48 h分别采集样本,测定血淋巴液中LDH、GLU、TCHO、TP和TG含量,测定肝胰腺T-AOC、CAT、MDA以及HSP70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高温应激的初级阶段(6 h),克氏原螯虾血淋巴中的TCHO和LD含量急剧上升,而GLU含量持续上升到24 h;TG含量在应激的初级阶段变化不明显,但在6 h后急速上升,在12 h达到最高后开始回落;TP的含量在初级阶段出现下降,然后在12 h恢复至应激前水平。肝胰腺中的MDA含量在应激后持续上升,在24 h后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至应激前水平;T-AOC在应激后3 h上升至最高水平,随后降低;CAT的含量分别在应激后6 h和12 h上升至最高值然后回落。HSP70基因在应激前未检测到有表达,高温应激后3 h即可检测到少量表达,35℃组在6 h出现大量表达,并持续到12 h,随后24 h降低至无法检出;而30℃组在应激6 h后降低至无法检出。结果表明,30℃和35℃高温能引起克氏原螯虾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并对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 高温应激 生化指标 抗氧化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庆柱 张均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3-15,共3页
褪黑素(MT)由松果腺分泌,具有明显的生物节律性,包括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生命周期节律。MT分泌减少与机体衰老关系密切,有松果体钙化、生物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及自由基损伤等多种学说,尤其神经系统退变与自由基累积性损伤密切... 褪黑素(MT)由松果腺分泌,具有明显的生物节律性,包括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生命周期节律。MT分泌减少与机体衰老关系密切,有松果体钙化、生物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及自由基损伤等多种学说,尤其神经系统退变与自由基累积性损伤密切相关。MT是一强大的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可以对抗羟自由基对机体的攻击以及谷氨酸兴奋毒性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体内研究证明,遏制老化期MT的下降,保护MT生成的内源性节律或外源性使用MT能够明显地延长寿命,减少老年相关性疾病的发生。MT抗衰老研究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松果腺 昼夜节律 衰老 自由基损伤 兴奋毒性 抗氧化剂 抗衰老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与地衣芽孢杆菌联用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易鑫 杜红 +5 位作者 彭佳昊 徐丹 孙弟芬 陈芬 赵小玲 舒刚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9-13,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辣木叶与地衣芽孢杆菌及联用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50周龄海兰灰蛋鸡288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 试验旨在研究辣木叶与地衣芽孢杆菌及联用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50周龄海兰灰蛋鸡288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40 g/kg辣木叶,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0.1 g/kg地衣芽孢杆菌,试验Ⅲ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40 g/kg辣木叶和0.1 g/kg地衣芽孢杆菌。试验期为7周。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生产性能上无显著变化;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蛋黄颜色和蛋黄重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蛋壳重和蛋壳比例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蛋黄颜色和蛋黄重显著提高(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血清中的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肝脏抗氧化能力上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辣木叶以及辣木叶和地衣芽孢杆菌联合使用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改善作用不大,但对蛋品质和抗氧化能力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地衣芽孢杆菌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