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韭菜气力扶禾装置的设计
1
作者 张红 熊龙驰 +2 位作者 颜宏烨 陈禹奇 程强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针对目前韭菜收割机在收割韭菜时会出现收割不完整、收割效率低和无法有效收割倒伏韭菜等现象,为提高韭菜的收割效率及完整度,结合韭菜风力敏感特性与种植模式,设计一款气力扶禾装置。在传统锥形筒扶禾装置的基础上设置出风口,以传统直... 针对目前韭菜收割机在收割韭菜时会出现收割不完整、收割效率低和无法有效收割倒伏韭菜等现象,为提高韭菜的收割效率及完整度,结合韭菜风力敏感特性与种植模式,设计一款气力扶禾装置。在传统锥形筒扶禾装置的基础上设置出风口,以传统直接接触的物理扶禾为主,气力间接接触为辅,完成扶禾作业。运用Standard k-epsilon湍流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影响出风口速度的3个主要因素:出风口角度、直径与总数量,寻求最佳参数组合。以韭菜倒伏率、茎叶损失率为评价指标,进行田间收割试验。结果表明,当出风口角度为30°、出风口直径为8 mm、出风口总数量为8个时,扶禾效果最好;与传统扶禾装置相比,新型气力扶禾装置的韭菜倒伏率降低3.071%,茎叶损失率降低1.691%,总体满足韭菜的收割要求。研究结果为风力扶禾装置的开发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气力扶正 扶禾装置 仿真分析 收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协调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余光正 胡越 +4 位作者 刘晨曦 汤波 辛焕海 马骏超 崔葛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8-600,I0016,共14页
随着传统同步机组被电力电子设备逐步取代,电力系统由原来的“物理同步”逐渐转变为“控制同步”。因此,由变流器控制环节引发的稳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含跟网/构网型设备的混联多馈入系统中构网型设备能够抑制弱电网下由... 随着传统同步机组被电力电子设备逐步取代,电力系统由原来的“物理同步”逐渐转变为“控制同步”。因此,由变流器控制环节引发的稳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含跟网/构网型设备的混联多馈入系统中构网型设备能够抑制弱电网下由跟网型设备并网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然而其在强电网下容易导致系统出现低频振荡现象。而目前电力系统仍处于向“双高”系统转变的过渡阶段,关于不同电网强度下混联多馈入系统中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对电网电压支撑能力的量化评估及其在多频段下的协调优化配置方法仍不清晰。为此,该文首先对单馈入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进行模态分析,探究不同电网强度下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对应的主导振荡模态在多频段下的分布特性,并形成混联多馈入系统的协调优化配置原则。其次,基于模态解耦的思想对混联多馈入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等效近似,揭示多频段下系统主导振荡模态阻尼比与跟网/构网型支撑能力量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一种面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提升的跟网/构网型协调优化配置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混联多馈入系统等效近似方法的正确性和协调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构网型设备 混联多馈入系统 模态解耦 电网电压支撑能力 协调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响应面法的硅基MEMS后坐保险机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震全 聂伟荣 王鹤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9,共8页
为提升硅基MEMS后坐保险机构的抗过载能力和环境区分能力,采用响应面方法对机构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首先分析后坐保险机构工作原理,并确定机构的性能指标,然后建立机构的CAE参数化模型,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方法获得合适的有限元... 为提升硅基MEMS后坐保险机构的抗过载能力和环境区分能力,采用响应面方法对机构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首先分析后坐保险机构工作原理,并确定机构的性能指标,然后建立机构的CAE参数化模型,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方法获得合适的有限元分析样本点,在ANSYS中对样本点进行分析计算,根据获取的响应值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算法的响应面模型。通过对响应面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到参数对后坐保险机构性能的影响程度为弹簧线宽>齿宽>限位梁宽>齿高。使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后坐保险机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了变量参数的优选解组合。比较优化前后性能指标,机构在勤务跌落载荷和发射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应力分别降低了19.21%和1.44%,勤务跌落载荷下最大位移降低了11.05%,发射载荷下最大位移提升了2.24%。通过优化设计,后坐保险机构的抗过载性能和环境区分性能有了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坐保险机构 支持向量回归(SVR) 响应面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昊天 周星彤 +10 位作者 尹泽琳 杜娟 张奉庆 陈海波 卿平 王小虎 张泽 邹亮 陈伊 金琰 王现强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9-366,共8页
目的:分析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24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LVAD植入的151例患者,分析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发生和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患... 目的:分析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24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LVAD植入的151例患者,分析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发生和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生存情况,并分析LVAD植入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LVAD植入术后21例(13.9%)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15例缺血性脑卒中、5例出血性脑卒中(症状性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神经系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08/人年,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06/人年和0.02/人年。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相比,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术前合并主动脉瓣反流及三尖瓣反流比例更高、术前甘油三酯水平更低,术中同期主动脉瓣置换术比例更高、术中同期左心耳切除比例更低(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甘油三酯水平(HR=0.21,95%CI:0.08~0.56,P=0.002)为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中位随访时间为508.0(186.5,931.5)d,1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12例未遗留后遗症,3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5例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均死亡,其中2例患者因颅内出血相关并发症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生存率低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log-rank P=0.005)。结论:LVAD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出血性脑卒中虽较少见,但预后更差。术前高甘油三酯水平为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神经系统并发症 人工心脏 机械循环辅助 终末期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形履带车铰接装置强度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张海箐 燕碧娟 +1 位作者 李占龙 高山铁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9-646,676,共9页
针对全地形履带车铰接装置受载复杂、服役性能差、极易发生失效等问题,对其强度及相关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首先,建立了上仰、下俯典型工况下的铰接装置力学分析模型,获得了车辆空载、满载1.0倍、满载1.5倍时的关键铰接部位载荷数据;然... 针对全地形履带车铰接装置受载复杂、服役性能差、极易发生失效等问题,对其强度及相关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首先,建立了上仰、下俯典型工况下的铰接装置力学分析模型,获得了车辆空载、满载1.0倍、满载1.5倍时的关键铰接部位载荷数据;然后,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铰接装置的三维模型,并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了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分析;最后,探讨了应力、应变、变形量随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仰工况时全地形履带车铰接装置在满载1.5倍的载荷最大,此时最大应力、应变、变形量分别达到451.01 MPa、0.002 194 8、4.686 1 mm,最大应力、应变和变形量与支架厚度和俯仰角度呈反比,且随着垂向载荷和纵向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其中纵向载荷对铰接装置最大应力的影响更为突出。该研究结果可为各类铰接装置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也可为履带车性能提升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强度 履带车辆 铰接装置 应力和应变 变形量 支架厚度 俯仰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护帮装置的煤壁变形监测和集中载荷反演技术
6
作者 于翔 王国法 +3 位作者 王家臣 李良晖 吴昊阳 王雨兵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8,26,共11页
煤壁片帮是制约煤炭安全高效开发的主要因素,精准监测煤壁支护状态是提高煤壁稳定性、保证回采安全的基础。针对传统煤壁变形监测技术精度低、范围小、实时性差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智能护帮装置,创新性地将FBG... 煤壁片帮是制约煤炭安全高效开发的主要因素,精准监测煤壁支护状态是提高煤壁稳定性、保证回采安全的基础。针对传统煤壁变形监测技术精度低、范围小、实时性差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智能护帮装置,创新性地将FBG嵌入液压支架护帮板中,构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煤壁集中载荷反演模型,以监测煤壁支护状态。针对复杂工况下变截面结构件受力情况理论计算的局限,基于分布式光栅应变数据,通过PSO−RBF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微观力学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对煤壁护帮板集中载荷位置及大小的高精度反演。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多点标定实验样本上的预测误差较低,拟合优度较高;水平、竖直方向位置坐标及载荷大小在训练集上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606,0.2487,0.9732;相比于载荷大小预测,模型对集中载荷位置预测的误差更小。研究成果为煤壁支护状态监测与回采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也为液压支架其他结构件所受围岩载荷的精准测量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壁变形监测 智能护帮装置 液压支架护帮板 集中载荷反演 光纤布拉格光栅 PSO−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ddlebrook的舰船电力电子化推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
7
作者 徐成虎 李维波 +2 位作者 张浩 彭智明 方华亮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240,共9页
[目的]针对电力电子化装置占比增长的舰船直流推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提出基于Middlebrook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方法]首先,基于Middlebrook阻抗比稳定性判据,通过系统模型简化、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处理以及三相交流系统d... [目的]针对电力电子化装置占比增长的舰船直流推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提出基于Middlebrook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方法]首先,基于Middlebrook阻抗比稳定性判据,通过系统模型简化、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处理以及三相交流系统dq变换等,推演建立直流母线小信号输出阻抗、逆变器与电机的小信号输入阻抗模型;然后,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在确保系统稳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支撑电容取值;最后,搭建舰船直流推进系统仿真模型,开展支撑电容与直流母线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仿真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之后,明显提高了系统稳定裕度,进而降低了支撑电容取值,这将有利于缩减舰船直流推进系统变流器整体尺寸。[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电力电子化占比增长的综合电力系统电压振荡及其抑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化装置 舰船直流推进 稳定性分析 Middlebrook判据 小信号模型 支撑电容 粒子群算法 船舶推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山区简支梁桥桥墩选型及隔震技术研究
8
作者 何畅 徐略勤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6,共8页
为选取高烈度山区简支梁桥合适的桥墩类型,提升该类桥梁抗震性能,以西香高速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不同跨径和墩高下双柱空心墩、双柱圆墩、独柱空心墩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并总结适用于该类桥梁的隔震技术。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跨... 为选取高烈度山区简支梁桥合适的桥墩类型,提升该类桥梁抗震性能,以西香高速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不同跨径和墩高下双柱空心墩、双柱圆墩、独柱空心墩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并总结适用于该类桥梁的隔震技术。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跨径、墩高的简支梁桥,总体上双柱圆墩桥梁的自振周期最长,双柱空心墩和独柱空心墩桥梁的自振周期接近;综合考虑横桥向及顺桥向抗弯能需比,独柱空心墩和双柱圆墩较双柱空心墩桥梁抗震性能更优;在U形和V形山谷中,最大墩高为60 m的简支梁桥更宜选择独柱空心墩方案;铅芯橡胶支座配合顺桥向防落梁装置及横桥向蝶形软钢限位挡块等隔震技术能有效提升高烈度山区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高烈度山区 桥墩 抗震性能 隔震技术 防落梁装置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曲面梁形态优化及恒压支撑装置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苗 张文卓 +3 位作者 李伟东 刘杰 邹青海 邢旭文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8,共8页
基于超前支护设备顶梁支撑结构研究一种恒压支撑装置的设计方法,恒压支撑装置由正刚度线性弹簧、负刚度非线性平面曲梁及承压气囊组合而成。通过对巷道顶板应力场分析,得到支撑结构的边界条件;利用B样条曲线简述负刚度非线性平面曲梁的... 基于超前支护设备顶梁支撑结构研究一种恒压支撑装置的设计方法,恒压支撑装置由正刚度线性弹簧、负刚度非线性平面曲梁及承压气囊组合而成。通过对巷道顶板应力场分析,得到支撑结构的边界条件;利用B样条曲线简述负刚度非线性平面曲梁的特点;基于遗传算法与非线性有限元法对负刚度非线性平面曲梁进行形态优化设计;依据恒压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对线性螺旋弹簧刚度/强度特性进行分析与设计;对恒压支撑装置的零部组件进行设计,实现支撑装置输出压强大小恒定及自我保护功能。恒压支撑装置设计方法为综掘巷道超前支护研制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压支撑装置 非线性平面曲梁 形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能液压支架金字塔点阵吸能构件优化及试验分析
10
作者 沈佳兴 潘子豪 +2 位作者 冷岳峰 徐平 范中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32-2140,共9页
为提高吸能液压支架的吸能性进而提高其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多层点阵吸能构件。根据吸能构件立柱的结构及吸能空间设计了金字塔点阵吸能构件的基本结构。以吸能构件的吸能最大、支撑力均值在允许范围内最大及支撑力波动系数最小为优化目... 为提高吸能液压支架的吸能性进而提高其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多层点阵吸能构件。根据吸能构件立柱的结构及吸能空间设计了金字塔点阵吸能构件的基本结构。以吸能构件的吸能最大、支撑力均值在允许范围内最大及支撑力波动系数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以金字塔胞体的立足直径和跨度为优化设计变量,以吸能构件的支撑力峰值和支撑力均值在允许范围内为约束条件,利用Workbench软件分别对金字塔高度为30,40,50 mm的吸能构件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三组优化解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佳结构参数。采用压缩试验对等比例缩小的最优参数的单层吸能构件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其吸能量为4.18716 kJ,计算得到原尺寸单层吸能构件吸能量为113.05332 kJ,吸能构件整体吸能量为565.2666 kJ,与仿真结果相对误差仅为-9.92%。该吸能构件比传统薄壁结构吸能构件的吸能性提高50%以上,证明了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和吸能构件的高吸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能支架 金字塔结构 点阵吸能构件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断裂倒伏风险评估原理与防护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邵卓平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强度缺陷和风雪荷载是导致古树断裂倒伏的两大因素。古树的风险评估就是通过望诊、检测、探根及测绘,找出安全隐患、确定缺陷位置及大小、分析古树受力破坏方式、测算剩余强度和稳定性,而古树的安全防护就是设计安装必要的支撑与拉纤来... 强度缺陷和风雪荷载是导致古树断裂倒伏的两大因素。古树的风险评估就是通过望诊、检测、探根及测绘,找出安全隐患、确定缺陷位置及大小、分析古树受力破坏方式、测算剩余强度和稳定性,而古树的安全防护就是设计安装必要的支撑与拉纤来防止这种破坏发生。本文阐述了古树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了不同类型支撑与拉纤的设计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断裂倒伏 风险评估 支撑 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实验综合实验平台设计
12
作者 邹建 龚永智 李耀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结构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实验课程,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和抗剪实验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了一体支座、对中系统、垂直度校正器、上梁装置、试件加载系统,最后对实验平台承载力进行了验算。实验平台采用2种形式,一种为自平... 结构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实验课程,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和抗剪实验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了一体支座、对中系统、垂直度校正器、上梁装置、试件加载系统,最后对实验平台承载力进行了验算。实验平台采用2种形式,一种为自平衡式,另一种为地槽固定式。该实验平台除了用于梁的抗弯实验之外还可以用于柱的抗压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平台 一体支座 对中系统 垂直度校正器 上梁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时支护新装置的工序优化与支护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云柱 成云海 +4 位作者 王贯东 苏畅 李峰辉 许文涛 马梦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针对掘进工作面存在的掘支平行作业难、用时比重失调问题,为实现平行作业、快速支护,设计了新的临时支护装置,具有尺寸可调、快速响应、及时支护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加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介绍了装置的结构设计;以新巨龙煤矿综掘... 针对掘进工作面存在的掘支平行作业难、用时比重失调问题,为实现平行作业、快速支护,设计了新的临时支护装置,具有尺寸可调、快速响应、及时支护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加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介绍了装置的结构设计;以新巨龙煤矿综掘施工技术为例进行工艺优化,从理论上提出一种分区平行作业的施工技术;通过顶板两端简支岩梁力学模型,展开装置临时支护作用机理分析;并对装置的支护性能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巷道顶板松动范围0~3.30 m时,装置支护所需承受的载荷为158.40 kN;仿真得到最大等效应力为57.37 MPa,在装置顶梁下端与耳座位置交接处,最大位移量出现在中间梁上端中部,为0.30 mm,装置的结构设计能满足支护要求。此研究可为实现快速掘进的平行作业,高效支护和安全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临时支护装置 分区平行作业 工序优化 支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竖齿摇摆自复位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广治 刘建明 孙家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6-205,共10页
底端固结在基础上的剪力墙,在地震中墙角最易损伤破坏,且耗能较差,震后不宜修复。提出了一种新型竖齿摇摆自复位剪力墙(self-centering vertical tooth swing shear wall,SCVT-SW)体系。SCVT-SW体系由钢筋混凝土墙体、碟簧复位装置、软... 底端固结在基础上的剪力墙,在地震中墙角最易损伤破坏,且耗能较差,震后不宜修复。提出了一种新型竖齿摇摆自复位剪力墙(self-centering vertical tooth swing shear wall,SCVT-SW)体系。SCVT-SW体系由钢筋混凝土墙体、碟簧复位装置、软钢阻尼器以及竖齿摇摆支座等组成,所有部件均通过高强螺栓相连,便于施工和震后对受损部件更换。SCVT-SW体系的工作原理是:在地震过程中,由墙体两侧的竖向碟簧复位装置提供墙体摇摆复位弯矩,软钢阻尼器消耗地震能量,竖齿摇摆支座在提供水平抗剪能力并将墙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传递到墙体基础的同时起到固定铰支座的作用。理论分析给出了SCVT-SW体系中墙体截面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非线性数值模拟,对新型剪力墙与普通剪力墙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设计了9组不同工况的对比参数。结果表明:与普通剪力墙相比,SCVT-SW骨架曲线没有明显下降段,残余变形更小;SCVT-SW体系的正截面承载力随着墙角两侧碟簧装置的预压力的增大而提高,最大提升27.8%;残余变形随碟簧装置刚度增大而减小,工况7比工况5减小了19.4%,工况8比工况5减小了46.9%,因此通过增大碟簧装置预压力与碟簧装置刚度来减小SCVT-SW的残余变形,提高复位能力的效果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剪力墙 碟簧装置 摇摆支座 滞回性能 功能可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梁桁架式纵隔板疲劳开裂弹性阻尼支撑处治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桑毅彩 朱世峰 +2 位作者 吴海军 暨仕瑀 邓扬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针对钢箱梁桁架式纵隔板中出现的早发性、多发性、再发性疲劳开裂病害,分析桁架式纵隔板病害原因,基于能量法,提出将端部刚接斜腹杆变为端部铰接的弹性阻尼支撑处治技术。研制弹性阻尼支撑装置(Elastic-Damping Support Device,EDSD),... 针对钢箱梁桁架式纵隔板中出现的早发性、多发性、再发性疲劳开裂病害,分析桁架式纵隔板病害原因,基于能量法,提出将端部刚接斜腹杆变为端部铰接的弹性阻尼支撑处治技术。研制弹性阻尼支撑装置(Elastic-Damping Support Device,EDSD),将斜腹杆局部切除并安装EDSD,通过EDSD中设置的弹性阻尼单元耗散外部荷载输入结构的大部分能量,保障结构在长期车辆荷载等作用下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能。结合某斜拉桥钢箱梁桁架式纵隔板疲劳开裂处治需求,开展了该处治技术实桥应用,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及实桥监测。结果表明:钢箱梁内斜腹杆局部改造安装EDSD后可大幅降低斜腹杆应力水平,有效降低斜腹杆疲劳易损部位开裂风险,增加疲劳寿命;安装EDSD的斜腹杆上的既有裂缝均无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箱梁 桁架式纵隔板 斜腹杆 疲劳开裂 弹性阻尼支撑装置 处治技术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涧锟 师文钊 +1 位作者 刘瑾姝 陆少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90,共12页
柔性相变复合材料因其兼具优异的相变储能特性、耐受外力形变的柔性及与控温器件复合的可加工性,在智能材料开发中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中详述了通过聚合物网络共混、多孔骨架吸附及相变分子结构设计等3种支撑结构策略制备柔性相变... 柔性相变复合材料因其兼具优异的相变储能特性、耐受外力形变的柔性及与控温器件复合的可加工性,在智能材料开发中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中详述了通过聚合物网络共混、多孔骨架吸附及相变分子结构设计等3种支撑结构策略制备柔性相变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在电池热管理器件、可穿戴电子器件和柔性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柔性相变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相变复合材料 支撑结构 热能储存 电池热管理器件 可穿戴电子器件 柔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心力衰竭机械循环支持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静 吴明祥 苏晞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心脏的机械循环支持(MCS)是代替或辅助心脏功能、向心外提供血液灌注、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器官功能恢复的人工器械。在过去的20年中,MCS更多地应用于心力衰竭程度更严重、合并症更复杂的患者,同时还包括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骤停而... 心脏的机械循环支持(MCS)是代替或辅助心脏功能、向心外提供血液灌注、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器官功能恢复的人工器械。在过去的20年中,MCS更多地应用于心力衰竭程度更严重、合并症更复杂的患者,同时还包括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骤停而紧急复苏的心原性休克患者。近年来,随着终末期心力衰竭患病率的持续上升及此类患者因心功能受限所致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且对这类患者的药物治疗无效,使以心室辅助装置应用为主的MCS日渐成为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重要替代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循环支持 心室辅助装置 心原性休克 终末期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下基于GM-SVR方法的航空保障特种装置可靠性评估
18
作者 刘洋 宋庭新 谈太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1-208,共8页
航空保障特种装置的可靠性评估面临失效样本数据偏少的问题。为更加准确评估小样本情况下的可靠性,采用改进的平均秩次法计算样本的经验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GM-SVR的三参数威布尔分布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灰色模型(GM)在位... 航空保障特种装置的可靠性评估面临失效样本数据偏少的问题。为更加准确评估小样本情况下的可靠性,采用改进的平均秩次法计算样本的经验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GM-SVR的三参数威布尔分布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灰色模型(GM)在位置参数上的优势和支持向量回归(SVR)在小样本下的良好效果,对威布尔分布的3个参量进行精确估计。采用MATLAB工具箱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GM-SVR方法在故障数据样本较少情况下,参数估计精度高于传统的概率统计方法。以喷气偏流板为例,计算了威布尔分布的形状参数、尺度参数和位置参数,得到相关系数为0.9953,均方根误差为0.038,证明了在小样本情况下GM-SVR方法的拟合精度良好,可对航空保障特种装置的可靠性进行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支持向量回归 可靠性分析 航空保障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主推进机械装置可靠性评估
19
作者 仲崇丽 刘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6-149,共4页
为分析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构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多维评估指标获取准确的可靠性评估结果,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主推进机械装置可靠性评估方法。采集海量船舶主推进机械装置运行相关数据,获取初始评估指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 为分析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构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多维评估指标获取准确的可靠性评估结果,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主推进机械装置可靠性评估方法。采集海量船舶主推进机械装置运行相关数据,获取初始评估指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因子分析法分析初始指标间的相关性,选取相互独立的评估指标构建最终的船舶主推进机械装置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支持向量机构建可靠性评估模型,将多维评估指标数据输入评估模型内,通过核函数将多维评估指标数据映射至高维空间内进行分类,输出可靠性评估等级。实验结果显示:选择的评估指标的方差解释均在0.8以上,说明所选评估指标信息量保全较多;评估结果与其研究对象实际运行情况完全一致,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推进机械装置 可靠性评估 因子分析法 指标体系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体类零件加工支撑装置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顺利 蒋姗姗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6期141-143,164,共4页
随着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箱体类零件采用焊接方式初加工,再由机床精加工,精加工时,通过增加内部支撑装置防止零件加工时产生变形。对于高度较小且深度较大的箱体类零件,如高度小于300 mm、且深度大于1 500 mm的箱体类零件,由... 随着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箱体类零件采用焊接方式初加工,再由机床精加工,精加工时,通过增加内部支撑装置防止零件加工时产生变形。对于高度较小且深度较大的箱体类零件,如高度小于300 mm、且深度大于1 500 mm的箱体类零件,由于手臂可触及的范围有限,无法将支撑装置放置到指定位置,箱体类零件得不到很好支撑,导致零件加工后变形量较大。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一种支撑装置,利用UG三维建模技术及虚拟样机技术对产品进行设计和虚拟装配,验证了支撑装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支撑装置的使用使高度较小且深度较大的箱体类零件的制造周期缩短25%以上;同时,装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显示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和显示支撑装置的支撑力,将支撑装置的调整时间减少30%以上,很好地解决了高度较小且深度较大的箱体类零件在机加工过程中支撑较难的问题,提高箱体类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制造质量,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体类零件 机加工 防变形 加工精度 支撑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