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龟兹石窟壁画金翅鸟擒蛇平结图像及其来源
1
作者 李秋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4,共12页
渊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蛇身平结图像,在印度和中亚融入佛教物质文化,进而传入龟兹地区。罗马帝国两端有头蛇、中印度和东南印度一体多头蛇,与波斯双头鹰、印度人面鸟喙形金翅鸟像组合造型,形成龟兹特有的金翅鸟擒蛇平结表现。龟兹石窟金翅... 渊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蛇身平结图像,在印度和中亚融入佛教物质文化,进而传入龟兹地区。罗马帝国两端有头蛇、中印度和东南印度一体多头蛇,与波斯双头鹰、印度人面鸟喙形金翅鸟像组合造型,形成龟兹特有的金翅鸟擒蛇平结表现。龟兹石窟金翅鸟擒蛇平结图像,绘制在中心柱窟主室券顶中脊天相图中间,表述佛教徒战胜自我烦恼的根本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蛇身平结图像 金翅鸟擒蛇平结图像 古希腊罗马文化 印度和中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奎流斯法》:体育伤害责任的历史之源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0,共5页
古罗马的《阿奎流斯法》是现代大陆法系侵权法的起源,它包含了大量与体育伤害责任有关的条文。对这些条文原始文本的解读显示,《阿奎流斯法》确立的过错责任原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通过罗马人的体育实践发展而来的。在古罗马,尤其是古... 古罗马的《阿奎流斯法》是现代大陆法系侵权法的起源,它包含了大量与体育伤害责任有关的条文。对这些条文原始文本的解读显示,《阿奎流斯法》确立的过错责任原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通过罗马人的体育实践发展而来的。在古罗马,尤其是古典时期,对体育伤害责任的处理规则经由体育运动实践和古罗马法学家的研讨而具有了完整的内在机理。《阿奎流斯法》是体育比赛过失伤害免责规定的渊源,体现了在体育领域自古就有的特殊处理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奎流斯法》 体育法 体育伤害责任 古罗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希腊罗马:体育法制文明的先驱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毅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14,共6页
体育法的历史和体育的历史同样久远。古希腊罗马时代是体育法制文明的先驱,出现了包括法律、传统和习惯的各类规制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与体育生活的法律规范。古希腊是古代体育法的萌芽时期,各个希腊城邦参加奥运会的规矩、奥运会自身的... 体育法的历史和体育的历史同样久远。古希腊罗马时代是体育法制文明的先驱,出现了包括法律、传统和习惯的各类规制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与体育生活的法律规范。古希腊是古代体育法的萌芽时期,各个希腊城邦参加奥运会的规矩、奥运会自身的比赛规则、城邦对体育行为的管理等分别构成了体育国际法、体育自治法和体育国内法最早的雏形。这一时期,体育法有多样性、体育性和实践性3大特点。在古罗马,尤其是优士丁尼时期,体育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立法者将体育法融入罗马市民法,规定了体育不同于娱乐的特殊地位和运动员的特别法律身份。与古希腊相比,古罗马的体育法在形式上较为单一,主要以体育国内法为主,但展现了较高的立法技术,具有早期的军事性、后期的娱乐性和全面的社会性特征。研究表明:(1)古代体育法客观存在,并经历了从萌芽到发达的过程;(2)古代体育法具有厚重的历史基础,它们是历史地形成的;(3)以古希腊罗马体育法为代表的古代体育法制文明奠定了现代体育法的论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古希腊 古罗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罗马文学对中国蚕丝文化的异域想象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景婷 周莹 李鹏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5,共7页
中国蚕丝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典型代表之一。早在汉武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作为商品销往古罗马,成为西方认识中国的第一文化符号。一方面,丝绸逐渐成为古罗马贵族社会竞相追逐的奢侈品;另一方面... 中国蚕丝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典型代表之一。早在汉武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作为商品销往古罗马,成为西方认识中国的第一文化符号。一方面,丝绸逐渐成为古罗马贵族社会竞相追逐的奢侈品;另一方面,赛里斯(中国)和蚕丝意象也大量出现在古罗马文学中,承载着古罗马作家对中国蚕丝文化的浪漫想象。本文从丝绸风尚、蚕丝起源、丝国形象和丝绸贸易4个方面阐释古罗马文学对中国蚕丝文化的异域想象,旨在勾勒出中国丝绸和蚕丝文化在西方早期文明中对古罗马文学的影响,以及引发古罗马人对中国和中国人丰富的遐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蚕丝文化 古罗马文学 赛里斯 异域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人图书馆与古罗马文化 被引量:3
5
作者 禹群英 王俊杰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0-152,176,共4页
古罗马最初的私人图书馆是通过战争掠夺而来的,此后,罗马帝王、学者、书商、教父及基督教徒等为私人图书馆的兴盛做出了很大贡献。私人图书馆在保存和传承罗马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罗马文化载体与文化之间的错位... 古罗马最初的私人图书馆是通过战争掠夺而来的,此后,罗马帝王、学者、书商、教父及基督教徒等为私人图书馆的兴盛做出了很大贡献。私人图书馆在保存和传承罗马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罗马文化载体与文化之间的错位,从而展示了罗马文化的另一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罗马 私人图书馆 罗马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源于人文的追求——古希腊罗马高等教育人文主义传统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檀慧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9,共6页
现代大学的前身是欧洲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古希腊罗马文化及高等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而人文主义乃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以教育为本的思想。从历史的视角深入探讨古希腊罗马高等教育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思... 现代大学的前身是欧洲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古希腊罗马文化及高等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而人文主义乃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以教育为本的思想。从历史的视角深入探讨古希腊罗马高等教育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思想,在高等教育日益实用化和功利化的当今背景下,在帮助人们理解当代大学在价值选择上的矛盾和困惑以及促发人们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性质与功能等方面是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罗马 高等教育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世界的共和主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洋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共7页
古代世界的共和主义首先是一种政体实践,以罗马共和国为典型。发端于希腊的古典政治思想把它归结为混合政体,和君主制以及民主制严格区分开来。因此,它不仅是对君主制的反对,也是对民主制的反对。以此来看,古代共和主义和现代共和主义... 古代世界的共和主义首先是一种政体实践,以罗马共和国为典型。发端于希腊的古典政治思想把它归结为混合政体,和君主制以及民主制严格区分开来。因此,它不仅是对君主制的反对,也是对民主制的反对。以此来看,古代共和主义和现代共和主义具有十分不同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古罗马 罗马共和国 共和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嫁妆制度的变化看古罗马社会妇女的经济地位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越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6,共7页
古罗马实行的是嫁妆婚姻。"女儿出嫁给予嫁妆"从一种习俗变成法律的硬性规定;嫁妆的数额经历了由少到多的变化;妻子对嫁妆的权利则经历着从无到有的演变。这是一个逐渐对妇女有利的发展过程,也是罗马财产让渡的一个发展过程,... 古罗马实行的是嫁妆婚姻。"女儿出嫁给予嫁妆"从一种习俗变成法律的硬性规定;嫁妆的数额经历了由少到多的变化;妻子对嫁妆的权利则经历着从无到有的演变。这是一个逐渐对妇女有利的发展过程,也是罗马财产让渡的一个发展过程,它对于妇女而言不仅仅是获取陪嫁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嫁妆参与了社会财产的分配。罗马妇女通过嫁妆制度参与社会财产分配与让渡,在罗马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显示出自己独特的经济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罗马妇女 嫁妆 经济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空间的缩影 罗马人论罗马花园
9
作者 田甜 刘晓明 《风景园林》 201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侧重分析拉丁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花园文化表述,根据这些资料来讨论古罗马花园的起源与特征。通过研究古罗马重要的社会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建筑师对罗马花园的认知,探索文学作品中对花园的理想主义所带给古罗马花园的影响,理解古... 侧重分析拉丁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花园文化表述,根据这些资料来讨论古罗马花园的起源与特征。通过研究古罗马重要的社会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建筑师对罗马花园的认知,探索文学作品中对花园的理想主义所带给古罗马花园的影响,理解古罗马花园作为文化和文学空间对于当地生活环境和文化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古罗马花园 评论 空间形态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西方斗兽运动中的暴力叙事
10
作者 梁勤超 李源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7,共6页
暴力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一些运动与暴力从来都密不可分。根据西方斗兽运动历史出场顺序的先后,以克里特"抚牛腾跃"、古罗马"斗兽"和西班牙"斗牛"为节点,对不同时期斗兽运动中暴力叙事的表现与特征进行... 暴力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一些运动与暴力从来都密不可分。根据西方斗兽运动历史出场顺序的先后,以克里特"抚牛腾跃"、古罗马"斗兽"和西班牙"斗牛"为节点,对不同时期斗兽运动中暴力叙事的表现与特征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在宗教虔诚下,克里特"抚牛腾跃"表现为暴力的仪式性消解;在尚武强力的古罗马,斗兽则成了暴力的嗜血表演;而西班牙斗牛,却演绎成为暴力的悲剧艺术。在西方斗兽运动中,暴力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达成宗教虔诚、构建嗜血表演和生成悲剧艺术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兽运动 抚牛腾跃 古罗马斗兽 西班牙斗牛 暴力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埃涅阿斯纪》史诗中的艺术雕刻
11
作者 贾秀堂 丁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35-139,共5页
《埃涅阿斯纪》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史诗之一,是后人了解早期古罗马历史的重要文献。但作者维吉尔无意于"秉笔直书"这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是希望通过主人公埃涅阿斯的经历赞扬罗马历代祖先们英雄顽强的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文章... 《埃涅阿斯纪》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史诗之一,是后人了解早期古罗马历史的重要文献。但作者维吉尔无意于"秉笔直书"这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是希望通过主人公埃涅阿斯的经历赞扬罗马历代祖先们英雄顽强的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文章解析了维吉尔用雕刻艺术的方式处理神谕中的罗马史的别具匠心,并通过与荷马史诗中的艺术雕刻的表现形式进行比较,解构史诗中艺术雕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涅阿斯纪》 古罗马雕刻 人文史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罗马共和时期的阶级斗争与反高利贷立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里卡尔多.卡尔迪里 史志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91,共11页
在古罗马共和时期,反高利贷是贵族与平民之间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的诉求首先表现为解放因未清偿债务而沦为债务奴隶的债务人,后来平民对违反利率限制的高利贷者享有拘禁之诉的诉权,而后者要承担四倍罚金的惩罚。斗争的双方认为,求... 在古罗马共和时期,反高利贷是贵族与平民之间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的诉求首先表现为解放因未清偿债务而沦为债务奴隶的债务人,后来平民对违反利率限制的高利贷者享有拘禁之诉的诉权,而后者要承担四倍罚金的惩罚。斗争的双方认为,求助于法律是平衡彼此利益的唯一理想途径。《十二表法》规定了利率不得超过1/12,公元前357年颁布的《杜伊流斯和梅奈纽斯平民会决议》重申了《十二表法》的规定,公元前347年的平民会决议把允许的最高利率降低了一半,后来的《格努求斯平民会决议》完全禁止利息,这些法律大部分是平民自己的立法机构制定的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罗马 共和时期 阶级斗争 反高利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罗马宗教传统的特点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共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98,共3页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传统 早期 人类文明 罗马 敬畏自然 思想创造 超越自我 进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比较的视角论说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与历史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家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 中西比较 早期罗马宗教 早期基督教 金规则与忠恕思想 两河流域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基督教的命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林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101,共4页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20世纪中后期 早期 社会现象 罗马帝国 科学的理论 近代以来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约》金规则与《论语》忠恕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重跃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新约》 金规则 忠恕 马太福音 中文翻译 学术研究 否定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普林尼《博物志》知识特征研究——纪念老普林尼诞辰2000年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梦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8-235,共8页
老普林尼是罗马帝国早期著名的博物学家,他所著的37卷本《博物志》是后世学者研究西方古代罗马帝国早期科技史、知识史和文化史的珍贵文献。从博物学复兴和博物学文化研究成为科学史显学的大背景出发,研究《博物志》所记录、描述之知识... 老普林尼是罗马帝国早期著名的博物学家,他所著的37卷本《博物志》是后世学者研究西方古代罗马帝国早期科技史、知识史和文化史的珍贵文献。从博物学复兴和博物学文化研究成为科学史显学的大背景出发,研究《博物志》所记录、描述之知识的特征。采用变焦视角展开讨论,首先分析老普里尼组织文本和排列归类的思路,探讨《博物志》中知识所具有的总体特征;然后选取书中的典型片段进行案例分析,挖掘具体条目所体现的知识特征。老普林尼对自然物进行朴素的描述和关联,强调自然物对人的实用价值,他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学者的具有罗马特色的自然探究传统,是西方两千多年博物学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普林尼 《博物志》 古罗马科技史 博物学文化 知识史 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镜鉴”与“帝国荣光”:汉画“武王伐纣”与古罗马战争壁画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98,共12页
临沂吴白庄汉墓是山东地区东汉晚期画像石的代表,其中室南壁东门楣上的图像曾被前人识别为“行刑图”。通过图像分析及与考古出土实物的对比,该图应是分别描绘了帝辛阅简、好勇征伐、比干死谏、沉湎于酒以及武王率领胡汉士兵伐纣五个场... 临沂吴白庄汉墓是山东地区东汉晚期画像石的代表,其中室南壁东门楣上的图像曾被前人识别为“行刑图”。通过图像分析及与考古出土实物的对比,该图应是分别描绘了帝辛阅简、好勇征伐、比干死谏、沉湎于酒以及武王率领胡汉士兵伐纣五个场景,故将之定名为“武王伐纣图”更加贴切。此图系近年汉画故事之新品种,表现了汉人“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道德劝诫意图,传递出“商周易代”的合法性。同时,作为“道德镜鉴”的武王伐纣图像,与古罗马战争题材壁画传递的帝王崇拜和英雄主义有着鲜明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白庄汉墓 武王伐纣图 古罗马壁画 战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视角下路易丝·拉贝“歌集”的多声部意义
19
作者 马雪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3-160,共8页
路易丝·拉贝,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里昂著名女诗人,她的作品集中体现了16世纪里昂流行的各种思潮。本文以互文性视角来分析其诗歌,通过互文性解读尽量深入地挖掘其诗歌的多声部意义。虽然她的诗歌只围绕一个主要主题——爱情,但她用来... 路易丝·拉贝,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里昂著名女诗人,她的作品集中体现了16世纪里昂流行的各种思潮。本文以互文性视角来分析其诗歌,通过互文性解读尽量深入地挖掘其诗歌的多声部意义。虽然她的诗歌只围绕一个主要主题——爱情,但她用来编织诗歌文本空间的线却多种多样,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骑士文学和彼特拉克主义等都成为她的手中线。这些互文本共同构建了路易丝·拉贝的诗歌空间,将16世纪里昂社会写入了文本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丝·拉贝 互文性 古希腊罗马文化 骑士文学 彼特拉克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兰出土毛织物所见双蛇杖图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秋红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61-68,共8页
20世纪初,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发现一件毛织物,其上图像呈现出浓郁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气息,引发学界关注。本文以织物所见保存较为完好的双蛇杖图像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楼兰及其以西地区双蛇杖图像的发展谱系。认为楼兰织物双蛇杖图像杖头中部... 20世纪初,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发现一件毛织物,其上图像呈现出浓郁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气息,引发学界关注。本文以织物所见保存较为完好的双蛇杖图像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楼兰及其以西地区双蛇杖图像的发展谱系。认为楼兰织物双蛇杖图像杖头中部系平结、杖身无双翼,系古希腊罗马四种形式双蛇杖之一,主要流行于希腊化至罗马帝国时期。其自希腊化以来从地中海向东传播,在西北印度与中亚流行至贵霜王朝时期,继而进入楼兰。织物左侧人物像似头戴宽檐帽,很可能是双蛇杖持有者赫尔墨斯。右侧人物像残损过甚,却提示了双蛇杖持有者原初位于双身像或群像之中的重要信息,拉近了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关系,增加了织物图像粉本直接来自地中海周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兰 毛织物 双蛇杖图像 赫尔墨斯 古希腊罗马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