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岭隧道时滞型突水突泥机理及防控措施研究
1
作者 林之恒 张广泽 袁东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1,共5页
研究目的:随着西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不断推进,山岭隧道施工面临突水突泥问题越发频繁严重,其中具有显著突发性与时滞型特征的突涌灾害因发灾时空不确定性,成为施工安全管控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山岭隧道发生的时滞型突... 研究目的:随着西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不断推进,山岭隧道施工面临突水突泥问题越发频繁严重,其中具有显著突发性与时滞型特征的突涌灾害因发灾时空不确定性,成为施工安全管控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山岭隧道发生的时滞型突水突泥灾害事件的孕灾环境和过程机理,提出时滞型突水突泥的定义、分类、探测与预报技术,以期指导现场施工风险判识和防控,形成一套成熟可靠的防控技术。研究结论:(1)结合时滞型突水突泥时空特征,可划分为涌水-管涌型、流土-塌方型和复合型三大类;(2)时滞型突水突泥诱发地段通常表现为地表负地形、构造破碎带、物探低阻异常区、最大主应力与负地形或构造呈小夹角的孕灾环境特征;(3)基于围岩破碎程度、出水状态、初支施作情况和施工掉块或塌方影响因素,建立了时滞型突水突泥风险发生等级及概率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将时滞型突水突泥风险发生等级划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4)时滞型突水突泥风险防控应按照“宁强勿弱,一次通过”原则,通过加大探测范围、长距离提前泄水降压、提前分级强化施工措施和分级控制减小灾变风险;(5)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复杂地质环境下时滞型突水突泥预测和防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时滞型突水突泥 过程机制 孕灾环境 风险判识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事故统计及发生规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业娇 高富 +2 位作者 段泽宇 崔梦圆 周爱桃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8,共9页
为了深入分析中国煤矿瓦斯动力灾害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采用数据统计及图表分析法,以2009—2023年中国110起煤岩瓦斯动力灾害事故为数据基础,从事故类型、事故等级、地区分布与时间分布4个维度进行梳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煤矿瓦斯动力... 为了深入分析中国煤矿瓦斯动力灾害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采用数据统计及图表分析法,以2009—2023年中国110起煤岩瓦斯动力灾害事故为数据基础,从事故类型、事故等级、地区分布与时间分布4个维度进行梳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煤矿瓦斯动力灾害事故类型以煤与瓦斯突出为主,事故等级以较大事故为主,地区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南地区偏多的规律,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3月份及10—12月份;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事故主要集中在开采深度500 m以下,多发生在中国中部及东部地区。从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减少地区特征影响及加强事故多发月份管理4个方面提出安全防治措施。此次事故统计分析对煤炭企业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安全防治及后续相关研究有着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 发生规律 事故类型 地区分布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地震灾害全球概览
3
作者 李美仪 冯蔚 +1 位作者 王武星 钱庚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9-1157,共9页
利用多种途径搜集到的地震灾害信息,整理2024年全球地震活动和受灾情况,绘制2024年灾害地震分布图,分析形成重灾年的地震震级特征;对导致人员伤亡的地震灾害信息和损失情况进行全面汇总,并对重大地震灾害进行深入分析,总结2024年全球地... 利用多种途径搜集到的地震灾害信息,整理2024年全球地震活动和受灾情况,绘制2024年灾害地震分布图,分析形成重灾年的地震震级特征;对导致人员伤亡的地震灾害信息和损失情况进行全面汇总,并对重大地震灾害进行深入分析,总结2024年全球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相较于往年,2024年全球地震活跃度较低,未出现8级或更高级别强震,7级及以上地震的发生频率也有所下降。2024年全球地震灾害表现出伤亡轻、灾害地震多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重大灾害分布集中,以及伤亡原因明确的特征。针对该年度地震灾害伤亡原因和21世纪以来灾害地震活动情况,提出一系列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和建议,并强调未来地震防御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年 全球范围 地震灾害 伤亡概况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对菊花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4
作者 赵艳莉 王二虎 +3 位作者 卞书迅 蔡站立 张瑞芳 赵亚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112-117,共6页
菊花是河南省重要的特色花卉,在河南省各个城市广泛种植,成为该省的重要文化符号。近年来,河南省菊花产业受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较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此,阐述了洪涝、高温、大风、低温、霜冻和冰雹6种农业气象灾害的致灾特点... 菊花是河南省重要的特色花卉,在河南省各个城市广泛种植,成为该省的重要文化符号。近年来,河南省菊花产业受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较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此,阐述了洪涝、高温、大风、低温、霜冻和冰雹6种农业气象灾害的致灾特点及其对菊花的危害,并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以减轻农业气象灾害给菊花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菊花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菊花 影响 防灾减灾措施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城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5
作者 李帅 李嘉 +2 位作者 张凯 魏明秋 李樋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181-186,194,共7页
河北省宽城县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尤其在强降雨和地震等极端自然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为当地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通过对宽... 河北省宽城县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尤其在强降雨和地震等极端自然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为当地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通过对宽城县区域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和气象条件的综合分析,结合多次现场勘查及地质灾害数据,系统研究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存在12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包括崩塌(75处)、泥石流(35处)、滑坡(12处)、地面塌陷(3处)。崩塌和泥石流为主要灾害类型,集中分布于宽城镇、龙须门镇、塌山乡等地。滑坡主要分布于龙须门镇及塌山乡的低山丘陵区,且以小型滑坡为主。泥石流灾害则以沟道型泥石流为主,分布于地形起伏较大的沟谷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起伏、岩性脆弱带,以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不仅有助于丰富宽城县地质灾害的理论认识,还对类似地质背景区的灾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分布规律 防控建议 宽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全球地震灾害概要 被引量:1
6
作者 冯蔚 钱庚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928,共13页
利用2023年度全球地震灾害资料,对2023年全球地震活动及灾害进行梳理,绘制了1980年以来全球灾害地震频次与伤亡情况变化曲线及2023年灾害地震分布图,全面汇集了灾害地震信息及损失情况,并详细分析了重大地震灾害。与往年地震情况相比,2... 利用2023年度全球地震灾害资料,对2023年全球地震活动及灾害进行梳理,绘制了1980年以来全球灾害地震频次与伤亡情况变化曲线及2023年灾害地震分布图,全面汇集了灾害地震信息及损失情况,并详细分析了重大地震灾害。与往年地震情况相比,2023年全球地震活动性与21世纪平均水平持平,未发生8级以上强震,但7级以上地震频次增加。2023年全球地震灾害表现为频次高、伤亡重,“双震”频发并造成重大伤亡是本年灾害地震的突出特征。针对年度地震灾害伤亡原因和历史灾害地震活动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及建议,列举了未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关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地震 灾害情况 伤亡趋势 双震型地震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煤田矿井顶板水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回贵 苏德国 +1 位作者 许国胜 王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42,共8页
黔北煤田近年来发生了22起工作面顶板涌水事故,对该地区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研究黔北煤田矿井顶板水害特征及防治措施,以黔北煤田某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域顶板水害的充水水源、水化学特征、突水通道、水害特征,并... 黔北煤田近年来发生了22起工作面顶板涌水事故,对该地区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研究黔北煤田矿井顶板水害特征及防治措施,以黔北煤田某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域顶板水害的充水水源、水化学特征、突水通道、水害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顶板水害防治措施。研究发现:长兴组含水层的水质类型为SO_(4)^(2−)、HCO_(3)^(−)-Na^(+),玉龙山段含水层的水质类型为HCO_(3)^(−)、SO_(4)^(2−)-Ca^(2+)和HCO_(3)^(−)、SO_(4)^(2−)-Na^(+)、Ca^(2+);区内各含水层的pH值以弱碱性为主,范围为7.63~8.18。开采9号煤层时,顶板水害的充水水源主要为长兴组灰岩含水层;顶板涌水特征主要表现为:涌水突发性强、水头值大、衰减速度快、涌水持续时间较短,涌水出现的位置绝大部分处于工作面下三分之一位置。针对黔北煤田顶板水害问题,提出了控制工作面开采速度,避免工作面长时间停采;加强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水害防治,以及提前施工顶板水疏放孔等防治水措施。研究结果为黔北煤田顶板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防治措施 水化学特征 黔北 疏放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糜子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侯晓敏 闫锋 +2 位作者 董扬 赵富阳 李清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14-118,共5页
糜子是重要的救灾救荒作物,也是北方旱作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作物。为深入推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糜子生产和产业发展,本研究针对该地区糜子种植过程中遭遇的6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类型,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估。针对每种灾害类型对糜子生长情... 糜子是重要的救灾救荒作物,也是北方旱作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作物。为深入推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糜子生产和产业发展,本研究针对该地区糜子种植过程中遭遇的6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类型,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估。针对每种灾害类型对糜子生长情况的影响、采取的防治措施,以及种植管理中的关键注意事项3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农户田间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合理推进相关气象灾害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灾害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2年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业娇 崔梦圆 +3 位作者 段泽宇 滕婷 刘洋 李焘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2,109,共8页
基于2011—2022年全国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的统计结果,采用数据统计法,按照煤矿企业性质、事故类型、事故等级和发生地区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趋势图、柱状图及百分比图对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总结,并对煤矿热动力... 基于2011—2022年全国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的统计结果,采用数据统计法,按照煤矿企业性质、事故类型、事故等级和发生地区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趋势图、柱状图及百分比图对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总结,并对煤矿热动力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12年我国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逐渐减少,以瓦斯爆炸类型为主,多以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的形式发生;乡镇煤矿企业和国有煤矿企业伤亡损失严重,情况严峻;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为事故多发地区。根据分析结果,从政策、经济、监管、企业及技术层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热动力灾害 瓦斯爆炸 事故特征 规律分析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建军 刘军 王中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对陕西省煤矿瓦斯灾害特征进行了整体分析,并重点分析了韩城矿区3号和11号煤层瓦斯突出特点。分别对高瓦斯矿井、瓦斯突出矿井采取的灾害防治方法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瓦斯突出矿井形成了地面L型钻井水力压裂区域瓦斯排... 对陕西省煤矿瓦斯灾害特征进行了整体分析,并重点分析了韩城矿区3号和11号煤层瓦斯突出特点。分别对高瓦斯矿井、瓦斯突出矿井采取的灾害防治方法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瓦斯突出矿井形成了地面L型钻井水力压裂区域瓦斯排采技术、穿层钻孔高压水射流钻扩一体化瓦斯抽采技术等10项瓦斯抽采技术、瓦斯抽采“四化”经验和智能管控平台系统,但在矿井通风、瓦斯地质、瓦斯抽采和瓦斯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高瓦斯矿井形成了诸多先进经验、典型先进模式,但在瓦斯地质、通风系统、防突措施、安全防护、监测监控和管控模式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灾害防治对策,认为高瓦斯矿井应从瓦斯地质探测、瓦斯抽采系统、通风系统及瓦斯管理等方面加强针对性瓦斯防治对策:瓦斯突出矿井应进一步开展突出机理及规律精细化研究,实施区域性预测及大区域预测防控技术,推广瓦斯灾害远程在线智能预警,加强矿井防突技术、设施及人才管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灾害 高瓦斯矿井 瓦斯突出矿井 防治现状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放顶煤技术在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伟轩 陈敬川 +3 位作者 张立辉 刘生优 贺鑫 潘卫东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9-258,共10页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系统保护为研究对象,以含水层保护和水砂灾害安全防控为研究目标,研发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的智能放顶煤关键技术,应用井工煤矿动力突水溃砂防控技术,得出特厚煤层上覆地下水系统保护的根本途径。研发应用一种智能放顶煤技术,包括顶煤运移跟踪系统、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基于水文地质条件精细探查、覆岩破坏高度的实测、顶煤采放高度确定,应用多轮记忆放煤智能放顶煤技术,控制采动裂隙带高度。以应用工作面为例,应用水文地质精细探查与钻探验证、覆岩破坏高度获取、智能放顶煤技术后,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实现了上覆含水层水砂灾害的安全精准控制,有效保护了煤层上覆强富水含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运移跟踪系统 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 覆岩精细地质探查 覆岩破坏高度实测 采放高度智能控制 上覆含水层保护 水砂灾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 被引量:148
12
作者 刘玲 沙奕卓 白月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7,共6页
阐述了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
关键词 中国 农业气象灾害 区域分布 减灾对策 气象保障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的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会平 潘安定 +1 位作者 王艳丽 骆丽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广东省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地震、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软土地基变形等地质灾害是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消极因素。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具有波动性,过去35年来存在两个明显的高发期,分别是... 广东省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地震、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软土地基变形等地质灾害是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消极因素。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具有波动性,过去35年来存在两个明显的高发期,分别是1985-1992年和1997年至今;其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耦合性,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的粤西、粤北低山丘陵区和人类活动剧烈、经济发达的沿海平原地区都是重灾区。地质灾害与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它们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将生态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并调整人类的经济行为,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治 地震 滑坡 崩塌 地裂缝 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 软土地基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灾害对江西柑桔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曾小军 周军 +6 位作者 丁建 刘芬 黄荣华 管珊红 付英 王影 许晶晶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41-143,145,共4页
介绍了江西省柑桔产业发展的现状,综述了近年来低温冻害、季节性干旱对江西柑桔生产的影响,阐述了这2种气象灾害的气象特征、柑桔的受害特征以及灾害的评估和防治措施,并讨论了今后在柑桔防灾减灾方面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柑桔 气象灾害 影响 防治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海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 被引量:15
15
作者 甘申东 章卫胜 +2 位作者 宗虎城 张金善 林瑞栋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8,共8页
系统总结了我国南海沿海台风风暴潮的生成特点、灾害损失发生规律、灾害特征、灾害成因及强度影响因素等.重点讨论1990—2009年间台风风暴潮的特点,指出近些年来南海沿海台风风暴潮发生频率及其强度均有增加的趋势,特大台风风暴潮发生... 系统总结了我国南海沿海台风风暴潮的生成特点、灾害损失发生规律、灾害特征、灾害成因及强度影响因素等.重点讨论1990—2009年间台风风暴潮的特点,指出近些年来南海沿海台风风暴潮发生频率及其强度均有增加的趋势,特大台风风暴潮发生的频率及损失强度也加大了.最后针对如何有效防御台风风暴潮灾害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珠江三角洲以及海南等地区预防和抵御台风风暴潮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风暴潮 致灾因子 成灾特点 灾害分析 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42
16
作者 魏书精 孙龙 +1 位作者 魏书威 胡海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0,64,共6页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发生、发生规律、频率、周期、强度、种类、区域分布等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并对相关的研究...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发生、发生规律、频率、周期、强度、种类、区域分布等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重点剖析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鼠害和森林火灾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灾害管理策略与措施,为及早预测气候变化可能对森林带来的灾害影响,积极主动地应对气候变化,将气候变化对森林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水平提出应对策略,同时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重点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森林灾害 病虫鼠害 森林火灾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非工程防灾减灾 被引量:23
17
作者 尤建新 陈桂香 陈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4-198,共5页
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减灾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研究和实践通常都偏重于前者。从工程措施作用的有限性、新型生命线系统灾害的特点及灾害损失类型的变化论证了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必要性,进而说明了如何从管理体制、技术立法、灾害保... 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减灾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研究和实践通常都偏重于前者。从工程措施作用的有限性、新型生命线系统灾害的特点及灾害损失类型的变化论证了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必要性,进而说明了如何从管理体制、技术立法、灾害保险及灾害教育等方面构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非工程防灾减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命线系统 非工程措施 管理体制 保险 防灾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8
作者 金菊良 杨齐祺 +5 位作者 周玉良 崔毅 张宇亮 蒋尚明 张明 袁潇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5,共15页
干旱分析是全面认识干旱及其影响的有效途径,是旱灾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基础,可为旱灾风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以旱灾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旱灾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出发,提出了由14类分析技术组成的干旱分析技术体系,其中的关键技术... 干旱分析是全面认识干旱及其影响的有效途径,是旱灾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基础,可为旱灾风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以旱灾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旱灾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出发,提出了由14类分析技术组成的干旱分析技术体系,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干旱区划、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旱灾脆弱性分析和抗旱能力分析。系统综述了这14类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从致灾因子、承灾体、防灾减灾措施、孕灾环境的单方面研究逐步过渡到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研究和多种干旱分析技术的复合研究,从定性分析过渡到定量分析,从统计分析过渡到物理成因解析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系统 旱灾风险管理 干旱分析技术 致灾因子 承灾体 防灾减灾措施 孕灾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城市外洪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被引量:28
19
作者 刘家宏 梅超 +3 位作者 刘宏伟 房小怡 倪广恒 靳文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近年来,特大城市极端暴雨内涝和流域洪水叠加导致的洪涝灾害风险呈增加趋势,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亟待开展流域洪水和城市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研究。融合气象科学、水文科学、信息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重点解... 近年来,特大城市极端暴雨内涝和流域洪水叠加导致的洪涝灾害风险呈增加趋势,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亟待开展流域洪水和城市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研究。融合气象科学、水文科学、信息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重点解决城市外洪内涝组合致灾机理与灾害链风险传递规律关键科学问题;突破流域-城市一体化协同监测与早期风险感知技术、城市外洪内涝链生灾害智能预警与定向发布技术、跨尺度洪涝耦合模拟与联合防控场景推演技术、城市洪涝联防联控应急预案编制与智能化决策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构建以空天地气象水文协同观测、社会经济多源信息汇聚分析、灾害动力模型推演为基础的联防联控应急指挥决策业务系统,突出实时性、动态化、精准性和智能化,支撑特大城市外洪内涝全过程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业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洪水 城市内涝 灾害链 联防联控 “四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海燕 李家稳 +1 位作者 曾学贵 陈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6-59,共4页
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广深线 (广州—深圳 )及秦沈线 (秦皇岛—沈阳 )的工程设计过程 ,分析了可能引发铁路事故发生的几方面的主要原因 :速度控制问题、轨道故障、自然灾害等 ,并对这些事故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 事故预防 高速铁路 轨道事故 自然灾害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