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1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仑卡奈单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
1
作者 张楠 解恒革 +3 位作者 王刚 周炯 郑坤木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5-919,共5页
目的观察仑卡奈单抗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24年6月26日至2025年3月1日在全国84个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仑卡... 目的观察仑卡奈单抗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24年6月26日至2025年3月1日在全国84个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64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评分,分别计算CDR总评分(CDR-global score,CDR-GS)和CDR各项目总分(CDR-sum of box,CDR-SB)。观察治疗3个月内静脉滴注相关反应(infusion-related reactions,IRR)和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myloid-related imaging abnormalities,ARIA)发生情况。ARIA包括ARIA水肿(ARIA with edema and effusion,ARIA-E)和ARIA出血(ARIA with hemosiderin deposit,ARIA-H)。454例患者进行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检测。对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基线CDR-GS为0.5分和1分的患者分别为301例(46.59%)和345例(53.41%);ApoEε4携带者202例(31.27%),其中ApoEε4纯合子携带患者17例(8.42%)。发生IRR 32例(4.95%),其中90.63%(29/32)发生于首次静脉滴注,轻度IRR 31例(96.88%),中度IRR 1例(3.13%),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晕、呕吐等。发生ARIA 16例(2.48%),其中ARIA-E 5例(31.25%),ARIA-H 10例(62.50%),ARIA-E伴ARIA-H 1例(6.25%)。5例ARIA-E中2例为症状性ARIA-E;影像学上,3例为轻度、2例为中度ARIA-E。10例发生ARIA-H的患者均无临床症状;影像学上,6例为轻度、4例为中度ARIA-H。17例ApoEε4纯合子患者中发生ARIA-H 1例(5.88%),其影像学严重程度为中度。年龄增长有增加ARIA发生风险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AD患者具有年龄较轻但疾病严重程度较高的特征,短期随访数据提示仑卡奈单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疾病特征 仑卡奈单抗 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制备、功能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秀清 韩田露 +4 位作者 刘纪元 郭汝杞 朱颖 黄雨洋 刘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5,共10页
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优异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备受关注,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然而天然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发挥有限,无法满足食品加工的需求,大豆蛋白改性成为研究热点。热、高压、酶法等改性... 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优异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备受关注,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然而天然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发挥有限,无法满足食品加工的需求,大豆蛋白改性成为研究热点。热、高压、酶法等改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突破。大豆蛋白单体或多肽可以在酸和高温的条件下进行自组装,随后聚集成淀粉样纤维,能够改变大豆蛋白溶解性、凝胶性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制备方法、形成机制,并分析了处理条件对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影响,概述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溶解性、凝胶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总结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淀粉样纤维 制备 功能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联合生态沟渠在盐度胁迫下的营养盐去除效果
3
作者 杨文焕 彭耀华 +3 位作者 徐岩 姚植 王乐乐 李卫平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0-439,共10页
为实现高效去除高盐湖体营养盐,以岱海湖为研究对象,本文基于混合植物生态沟渠技术,探究了植物+微生物联合生态沟渠在不同盐度梯度下对营养盐的去除效率、植物生长情况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发现,盐度胁迫下利用聚氨酯海绵将解淀粉芽孢... 为实现高效去除高盐湖体营养盐,以岱海湖为研究对象,本文基于混合植物生态沟渠技术,探究了植物+微生物联合生态沟渠在不同盐度梯度下对营养盐的去除效率、植物生长情况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发现,盐度胁迫下利用聚氨酯海绵将解淀粉芽孢杆菌固定在沟渠,能有效的强化系统中植物的耐盐性能,主要体现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氧化应激功能酶活性,加强植物对营养盐的同化吸收等.虽然向沟渠中投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并未使其成为系统中的绝对优势菌属,但其能够改善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系统中脱氮除磷相关功能微生物的丰度进而提高沟渠的水质净化能力.结果表明,植物+微生物组沟渠在不同盐度下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均显著高于单一植物/微生物生态沟渠,且在15g/L盐度下对营养盐去除效率最高,总氮(TN)、氨氮(NH_(4)^(+)-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_(Cr))平均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相较于植物沟渠,植物+微生物沟渠的3种抗氧化应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在15g/L盐度条件下分别提高了33.70%、43.64%、3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生态沟渠 盐度胁迫 抗氧化应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侣明 侯军文 +9 位作者 钟志民 葛璟洁 吴越 陈圣文 罗建华 杨贇豪 王静 林华媚 左传涛 管一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2例AD,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痴呆组(n=12)及MCI组(n=10);同时招募17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作为...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2例AD,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痴呆组(n=12)及MCI组(n=10);同时招募17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MR检查和18 F-贝他苯(18 F-FBB)PET显像,计算大脑皮层厚度和Aβ沉积值[即Centiloid(CL)值]并进行3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大脑皮层厚度分别为(2.18±0.14)、(2.35±0.08)及(2.36±0.09)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大脑皮层厚度显著低于MCI组及对照组(P均<0.05)。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CL值分别为77.97(63.07,95.55)、65.51(54.54,90.50)及-1.17(-9.66,4.8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及MCI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MCI组大脑皮层厚度与CL值呈中度负相关(r=-0.580,P=0.048),而在其余2组二者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AD源性MCI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Aβ异常沉积呈中度负相关,而在痴呆期二者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大脑皮质 淀粉样物质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乳球蛋白致敏性及功能属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铭 庞立冬 +4 位作者 刘时宇 黄镇 张微 杨鑫焱 满朝新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80,共10页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乳清蛋白中主要过敏原,所引起的食物过敏反应对婴幼儿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文章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致敏性的影响,利用多光谱学等技术...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乳清蛋白中主要过敏原,所引起的食物过敏反应对婴幼儿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文章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致敏性的影响,利用多光谱学等技术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构象和功能属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酶水解预处理后淀粉样原纤维改性会使二级结构中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改变表面疏水性以及荧光强度。不同酶水解后使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蛋白致敏表位被破坏或暴露,导致其致敏性升高或降低。菠萝蛋白酶水解后再进行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β-Lg可改善发泡性和发泡稳定性。不同酶水解后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β-Lg乳化性降低、乳化稳定性提高、还原能力降低,而仅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还原能力升高。研究有助于推动生产低致敏高品质蛋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球蛋白 致敏性 淀粉样原纤维 酶水解 功能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Amyloid-β_(1-42)致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及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筱筱 武雪玲 +3 位作者 贾世亮 张静 戴雪伶 孙雅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对Aβ_(1-42)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海马区微注射Aβ_(1-42)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痴呆模型,并使用COS干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COS对阿... 目的:探讨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对Aβ_(1-42)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海马区微注射Aβ_(1-42)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痴呆模型,并使用COS干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COS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抗氧化酶的活力以及蛋白质羰基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变化观察COS的抗氧化能力。结果:经行为学测试,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COS干预后,其学习记忆功能力有所改善。同时,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SOD和GSH-Px活力相比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增加;经COS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清中SOD和GSH-Px活力显著上升,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均显著减少。结论:COS对海马区微注射Aβ_(1-42)致痴呆大鼠有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具体的作用机制可能与COS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Amyloid对PC12细胞毒性损害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桂松 王勇 +1 位作者 周国庆 罗其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0-52,共3页
目的利用体外PC1 2细胞培养来研究Aβ对神经元细胞毒性作用 ,以探索早老性痴呆 (AD)的发生机制。 方法通过DNA末端标记及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研究了Aβ诱导培养的PC1 2细胞的形态学和分子生化改变。 结果Aβ可诱导PC1 2细胞核DNA... 目的利用体外PC1 2细胞培养来研究Aβ对神经元细胞毒性作用 ,以探索早老性痴呆 (AD)的发生机制。 方法通过DNA末端标记及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研究了Aβ诱导培养的PC1 2细胞的形态学和分子生化改变。 结果Aβ可诱导PC1 2细胞核DNA发生降解 ,出现染色质浓缩成块状 ,胞浆浓缩 ,胞膜内陷 ,凋亡小体形成等。 结论Aβ在AD发生中可能是通过诱导神经元凋亡而引起神经元丢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amyloid 早老性痴呆 细胞凋亡 神经细胞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黄酮对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及β-amyloid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楚晋 李林 +4 位作者 叶翠飞 刘莹 亚白柳 阎晓媛 张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9-448,共10页
观察不同月龄APP(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转基因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以及中药有效部位淫羊藿黄酮对10月龄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内APP、BACE的表达及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生成及含量的影响.用药组小鼠自4月龄... 观察不同月龄APP(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转基因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以及中药有效部位淫羊藿黄酮对10月龄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内APP、BACE的表达及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生成及含量的影响.用药组小鼠自4月龄开始灌胃给予淫羊藿黄酮小(0.03hg·kg-1/d)、大剂量(0.1g·kg-1/d)6个月至10月龄,正常对照组、转基因阴性对照组及模型组以同样方式灌胃给予蒸馏水.应用Morris水迷宫和物体识别方法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免疫组化学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海马CA1区及皮层中APP、BACE的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测定海马中不溶性Aβ1-42含量.研究结果表明,APP转基因小鼠在4月龄即出现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在水迷宫实验中,比转基因阴性对照组小鼠潜伏期延长28%(p<0.05).增龄至10月龄,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水迷宫潜伏期及游泳距离与转基因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分别加大为40%(p<0.01)和35%(p<0.05),物体识别实验中分辨指数的差异为61%(p<0.05).与正常对照组及转基因阴性对照组相比,10月龄转基因模型小鼠海马CA1区及皮层中APP和BACE的表达明显增加,海马中Aβ1-42的含量明显升高.淫羊藿黄酮大剂量可明显改善10月龄APP转基因小鼠Morris水迷宫作业成绩,提高模型鼠物体识别能力,明显减少APP转基因模型小鼠海马和皮层APP及BACE的表达,降低海马Aβ1-42的含量.提示淫羊藿黄酮能改善APP转基因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减少Aβ经由淀粉源途径生成及含量,对防治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PP转基因小鼠 学习记忆 Β-淀粉样肽 Β-分泌酶 淫羊藿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P/P2X7R/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黑逍遥散对APP/PS1小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孟志鹏 吕育洁 +3 位作者 胡韵韵 杨娇 陈怡琴 王虎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探究黑逍遥散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16周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BG组(P2X7R特异性拮抗剂,30 mg/kg)及黑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22.10、11.05、5.53 g/kg),以同周龄、同系种雄性C57BL/6J... 目的探究黑逍遥散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16周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BG组(P2X7R特异性拮抗剂,30 mg/kg)及黑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22.10、11.05、5.53 g/kg),以同周龄、同系种雄性C57BL/6J小鼠为空白组,每组12只。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给药90 d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组织MyD88表达,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促炎因子(TNF-α、IL-6)、抗炎因子(IL-10)及ATP、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RT-qPCR法检测海马组织P2X7R、TLR4、MyD88、NF-κB-P 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2X7R、TLR4、MyD88、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海马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排列不规则,细胞质染色加深;海马组织MyD88免疫荧光表达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NF-α、IL-6、ATP、Aβ水平升高(P<0.01),P2X7R、TLR4、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p-NF-κB-P65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黑逍遥散各剂量组及BBG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加,排列较为整齐;海马组织IL-10水平升高(P<0.01),TNF-α、IL-6、ATP、Aβ水平降低(P<0.05,P<0.01),P2X7R、TLR4、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p-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黑逍遥散高、中剂量组及BBG组MyD88免疫荧光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黑逍遥散能显著改善APP/PS1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内Aβ异常聚集、抑制ATP/P2X7R/NF-κB信号通路活化、减轻脑内神经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逍遥散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炎症 ATP/P2X7R/NF-κB信号通路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表达下调诱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促进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沉积
10
作者 张立飞 王宁 +6 位作者 田园 师姝 张稳稳 杜凯丽 刘婷 王丽 王晓晖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9-727,共9页
目的探究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CDS1)对小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 目的探究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CDS1)对小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APP过表达,刚果红染色观察细胞内淀粉样物质沉积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P62蛋白表达情况;通过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CDS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的CDS1蛋白表达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APP过表达后,再过表达CDS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Ⅱ、P6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及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均有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LC3-Ⅱ、P62蛋白均升高。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蛋白质组学结果中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筛选到其中一条差异代谢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从该通路中获取到差异表达蛋白CDS1。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相比,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中CDS1蛋白表达量下降(0.46±0.07 vs 1.00±0.25,P<0.01);与感染空载病毒载体的HT22细胞相比,慢病毒过表达APP的HT22细胞中CDS1蛋白表达量下降(0.68±0.18 vs 1.00±0.13,P<0.01)。在APP过表达的HT22细胞过表达CDS1后,神经细胞的自噬流明显恢复(LC3-Ⅱ:1.00±0.15 vs 0.21±0.05,P<0.01;P62:1.00±0.16 vs 0.67±0.10,P<0.01),并且Aβ沉积明显减少。结论CDS1表达下调诱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促进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淀粉样物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 自噬 溶酶体 海马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微小RNA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林娜 张靖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R在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单纯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AA、IL-6、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1-3p、miR-182-5p、miR-128-3p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对脓毒症并发AKI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观察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28 d后观察组74例患儿生存,26例患儿死亡。生存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均低于死亡患儿(P<0.05)。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AUC为0.926(95%CI=0.856~0.969,P<0.05)。结论 脓毒症并发AKI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异常高表达,临床检测各项指标水平对患儿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及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和去泛素化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研究
12
作者 王语晴 侯志涛 +2 位作者 李松哲 郝志华 陈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7-433,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有毒蛋白质聚集和相关神经变性为特征的多因素疾病。AD以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Aβ)和Tau蛋白的病理性沉积为特征,Aβ和Tau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进一步诱导神经炎症、线粒体自噬...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有毒蛋白质聚集和相关神经变性为特征的多因素疾病。AD以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Aβ)和Tau蛋白的病理性沉积为特征,Aβ和Tau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进一步诱导神经炎症、线粒体自噬障碍和内质网应激,加剧突触损伤及神经元死亡。神经元细胞对蛋白质错误折叠特别敏感,引起这些病理特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相关蛋白生成与降解的失衡。泛素/26S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26S proteasome system,UPS)能够识别神经系统中错误折叠或损伤的蛋白质,是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在UPS中,泛素化水平受到泛素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s,E3s)和去泛素化酶(deubiquitylases,DUBs)共同严格调控。该文综述了E3s和DUBs酶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泛素化 泛素连接酶 去泛素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与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冰 钟文文 李彬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淀粉样蛋白A(SAA)与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4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微出血分为CMBs组117例和非CMBs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淀粉样蛋白A(SAA)与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4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微出血分为CMBs组117例和非CMBs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识别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比较CMBs组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血清ALP和SAA水平。探讨二者是否与脑微出血的严重程度存在关联,并评估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CMBs组年龄、高血压比例、血清ALP、SAA水平均高于非CMB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高血压、血清ALP、SAA水平均为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ALP和SAA单独和联合预测脑微出血的AUC值分别为0.801、0.813、0.914,联合预测价值高于单独预测价值。相关分析显示,二者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二者与脑微出血不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ALP和SAA升高与脑微出血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脑微出血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碱性磷酸酶 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程守正 李太文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创伤、炎症等刺激后,血清SAA水平迅速升高,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对SAA的基因调控、蛋白结构及生物学...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创伤、炎症等刺激后,血清SAA水平迅速升高,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对SAA的基因调控、蛋白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SAA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SAA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其在牙周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和牙周炎防治策略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辅助性T细胞17 TOLL样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苁蓉散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神经元细胞凋亡和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的影响
15
作者 蔡元钦 向阳 +3 位作者 龙清华 王曦 张婧凡 曾楚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2-1128,共7页
目的探讨苁蓉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神经元凋亡和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2月龄)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美金刚组(0.025 g/kg)和苁蓉散低、中、高剂量组(4.62、9.24、18.48 g/kg),除空白组外,... 目的探讨苁蓉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神经元凋亡和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2月龄)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美金刚组(0.025 g/kg)和苁蓉散低、中、高剂量组(4.62、9.24、18.48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Aβ_(1-42)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每天1次,连续28 d。给药结束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位点APP裂解酶1(BACE1)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苁蓉散中、高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神经元损伤减轻,尼氏体数量增加(P<0.01),海马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0.01),海马组织APP、BACE1、Bax、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苁蓉散可以减轻AD大鼠认知损伤、海马神经元损伤和神经元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散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神经元损伤 凋亡 淀粉样前体蛋白(APP) β位点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通过调控阿尔茨海默症的致病机制对其进行治疗的研究
16
作者 王凯丽 吴韬 任朝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3-540,共8页
阿尔兹海默症因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致病因素繁多以及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等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揭示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多种致病机制,而纳米医学领域也掀起了针对这些致病机制进行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热潮。纳米材料独... 阿尔兹海默症因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致病因素繁多以及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等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揭示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多种致病机制,而纳米医学领域也掀起了针对这些致病机制进行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热潮。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促使其在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持续稳定调节并释放治疗药物,确保药物在治疗部位浓度达到理想水平;同时可以精准地与治疗靶点结合并发挥作用,因此,开发出新型纳米药物已成为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病理特征和致病机制,包括β-淀粉样蛋白聚集、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等;另外,重点探讨了纳米材料在清除病变蛋白质(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抑制氧化应激以及缓解神经炎症等方面的治疗策略。最后,本文展望了当前纳米材料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包括药物的脑部递送效率过低及其治疗后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等,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本文旨在通过对纳米材料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研究现状的讨论,推动纳米材料在阿尔兹海默症治疗中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纳米材料 淀粉样蛋白 氧化应激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17
作者 王亮亮 韩苗苗 +1 位作者 曹崇江 周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为改善燕麦蛋白基复合膜理化特性,本实验将天然燕麦蛋白(OP)改性制备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OPA)并进行表征,以此为基质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共同制备复合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 为改善燕麦蛋白基复合膜理化特性,本实验将天然燕麦蛋白(OP)改性制备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OPA)并进行表征,以此为基质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共同制备复合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所得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及性能,并测定复合膜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含水量、水溶性、水蒸气透过性。结果表明,燕麦蛋白改性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相较于OP/CMCNa复合膜,利用OPA制备的复合膜表面更加光滑,结构更加紧密。且OPA/CMCNa复合膜水溶性较OP/CMCNa复合膜降低了7.02%~15.84%,耐水性显著提高。其中由OPA8制备的复合膜穿刺距离提高到6.513 mm,受力提高到701.2 g,机械性能显著提高。综上,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可有效改良天然燕麦蛋白基复合膜的透明度、耐水性和机械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改性燕麦蛋白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蛋白 淀粉样聚集体 复合膜 结构特性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药小红参醇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18
作者 于兴志 杨丽萍 +2 位作者 杨林 施云杰 段小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7-1966,共10页
目的研究彝药小红参醇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基于转基因秀丽隐杆线虫的AD模型,探讨小红参醇提物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诱导的毒性作用的药效和机制。秀丽... 目的研究彝药小红参醇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基于转基因秀丽隐杆线虫的AD模型,探讨小红参醇提物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诱导的毒性作用的药效和机制。秀丽隐杆线虫同步化后分为对照组、小红参醇提物低、高剂量组,研究小红参醇提物对线虫瘫痪、寿命、脂褐素水平、行为学、生长发育、热应激和氧化应激、ROS水平、Aβ聚集的影响,用GFP报告基因线虫实验和RNAi实验探究胰岛素信号通路中重要转录因子DAF-16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小红参醇提物干预后可以有效改善线虫瘫痪表型(P<0.001),显著延长线虫寿命并降低线虫体内脂褐素水平(P<0.001),显著增强线虫抽咽和运动能力(P<0.001),并显著提高其抗氧化应激和热应激损伤能力(P<0.001),显著降低线虫体内ROS含量(P<0.001),显著减少线虫头部Aβ蛋白沉积(P<0.01),且对线虫生长发育没有影响(P>0.05),同时促进报告基因线虫TJ356中DAF-16的核易位,在RNAi致线虫DAF-16沉默表达后,小红参醇提物延缓线虫瘫痪水平作用丧失,而L4440空载体对照组中小红参醇提物给药可以显著降低线虫瘫痪水平(P<0.001)。结论小红参醇提物能够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线虫模型的瘫痪表型,具有一定抗氧化、抗衰老和抗Aβ蛋白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下游转录因子DAF-16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参醇提物 阿尔茨海默病 秀丽隐杆线虫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保护 DAF-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对amyloid-β聚集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冰石 薛山 宋国丽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1-609,共9页
阐述金属复合物和纳米粒子对β-类淀粉蛋白(amyloid-β,Aβ)聚集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Aβ蛋白聚集过程始于寡聚体内核的组装,最终形成具有β-片层结构的螺旋状纤维.纳米粒子对纤维形成中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从而影响... 阐述金属复合物和纳米粒子对β-类淀粉蛋白(amyloid-β,Aβ)聚集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Aβ蛋白聚集过程始于寡聚体内核的组装,最终形成具有β-片层结构的螺旋状纤维.纳米粒子对纤维形成中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从而影响Aβ的纤维化聚集.认为揭示Aβ聚集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将有助于控制Aβ的纤维化聚集,减少其神经毒性,以此可寻找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生物大分子 金属复合物 纳米粒子 阿尔茨海默症 β-类淀粉蛋白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Amyloid蛋白在恒河猴脑组织中的形态学特点
20
作者 赵乔 蔡青 +4 位作者 孟霞 朱立鸣 李胜利 焦守恕 王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5-18,81,82,共6页
目的观察βamyloid蛋白在不同年龄的恒河猴脑中的表达及其组织学和细胞超微结构水平的分布特点。方法分别取脑组织额叶、海马、颞叶和顶叶做免疫组化,观察βamyloid蛋白在组织学上的分布特点及与年龄的关系;选用23岁恒河猴一只,灌注后... 目的观察βamyloid蛋白在不同年龄的恒河猴脑中的表达及其组织学和细胞超微结构水平的分布特点。方法分别取脑组织额叶、海马、颞叶和顶叶做免疫组化,观察βamyloid蛋白在组织学上的分布特点及与年龄的关系;选用23岁恒河猴一只,灌注后取上述部位做免疫电镜,观察βamyloid蛋白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的分布特点。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可观察到年轻猴的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中有少量的Aβ40颗粒,以额叶和海马居多。在老年猴脑中Aβ40常聚集成团状斑块。年轻猴脑细胞内未见明显的颗粒状Aβ42,而老年猴的额叶有多量的Aβ42细胞外散在斑块,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内也见有Aβ42颗粒状沉积。免疫电镜可观察到Aβ40的胶体金颗粒大部分存在于老年猴神经细胞细胞质中,在细胞间质和小胶质细胞中也可见少量的胶体金颗粒,多见于额叶;标记Aβ42的胶体金颗粒也是多见于神经细胞中,在小胶质细胞中少量存在,同时在颞叶的神经纤维束中也可见Aβ42标记的胶体金颗粒。结论Aβ42是恒河猴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并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βamyloid蛋白 胶体金颗粒 免疫电镜 老年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